摘要: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3月13日-2012年1月2日我院收治的35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通过B超诊断后,31例确诊为原发性胆囊癌,诊断符合率为88.57%,4例出现误诊,误诊率11.43%。4例误诊患者中,假阴性3例,均误诊为肝癌,假阳性2例,手术结果显示胆囊息肉1例,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1例。结论:B超诊断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创伤小等多种优点,且可进行多次检查,是原发性胆囊癌首选的诊断方法,若能结合CT进行诊断,则可有效提高原发性胆囊癌诊断的准确率,促进患者疾病的治疗。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癌;B超;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111-01
原发性胆囊癌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约为0.5%-5%。目前,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死亡率也出现逐年升高的现象,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应给予高度重视。由于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因此早期诊断存在一定的难度,大部分患者检查时已属于中晚期癌症,预后差,生存率低。我院于2010年3月13日-2012年1月2日对35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给予B超检查,对患者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3月13日-2012年1月2日我院收治的35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45-82岁,平均(60.2±6.1)岁;病程5个月-5年,平均2.3年;所有患者皆出现腹胀及腹痛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呕吐及发热症状,18例患者存在胆结石病史及胆囊炎病史。
1.2方法:选择MK-600型与EVB-40型实时超声诊断仪,其探头频率为3.5MHz,于空腹状态下,对患者胆总管、左右侧肝内胆管、胰腺段、胆囊、十二指肠上段、肝总管等进行全面的扫查,参照实用超声诊断学的相关标准及全国超声诊断学术会议所颁布的超声生理参考值标准,判定患者病情,若患者胆囊内产生异常回声,则需变换体位进行二次探测[1]。
2结果
35例患者通过B超诊断后,31例确诊为原发性胆囊癌,诊断符合率为8857%,4例出现误诊,误诊率11.43%。4例误诊患者中,假阴性3例,均误诊为肝癌,假阳性2例,手术结果显示胆囊息肉1例,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1例。
3讨论
原发性胆囊癌是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早期诊断对患者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预后,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因此应给予高度重视。
B超检查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其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超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创伤小等多种优点,且可进行多次检查,是原发性胆囊癌首选的诊断方法[2]。通过B超检查,可观察患者胆囊壁具体的厚度,同时可观察患者淋巴结、肝脏及胆囊腔内肿块的转移灶,促进原发性胆囊癌诊断水平的提高,因此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B超检查同样存在着不足之处,其受结石的影响较大,若患者胆囊里出现大量结石,则不利于B超检查,可降低原发性胆囊癌诊断的准确率,因此应格外注意,在检查过程中可对此更换患者体位,达到移动结石的目的,同时需密切观察患者胆囊壁的所出现变化,提高原发性胆囊癌诊断的准确率[3]。除此之外,在B超检查过程中,还可运用以下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率。(1)若为单个微小隆起样病变,其厚度不超过5mm,则应进行重点随访,密切观察其大小变化[4]。(2)给予多次B超检查,进行多体位与全方位地扫查,密切关注患者胆囊壁的变化情况。(3)可采取多种诊断方法,若为可疑病例,则可采取分辨率较高的机器进行检查,若能结合CT进行诊断,则可有效提高原发性胆囊癌诊断的准确率[5]。本研究35例患者通过B超诊断后,31例确诊为原发性胆囊癌,诊断符合率为88.57%,4例出现误诊,误诊率11.43%。4例误诊患者中,假阴性3例,均误诊为肝癌,假阳性2例,手术结果显示胆囊息肉1例,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1例。
总之,B超诊断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创伤小等多种优点,且可进行多次检查,是原发性胆囊癌首选的诊断方法,若能结合CT进行诊断,则可有效提高原发性胆囊癌诊断的准确率,促进患者疾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李程.超声在非肿瘤性胆囊息肉和胆囊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实践,2009,10(02):102-103
[2]王宏,臧鹏程.原发性胆囊癌40例超声诊断及误漏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2(24):547-548
[3]Kim JH,Kim TK,Eun HW,et al.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efficacy of combined use of MR imaging, MR cholangiography,and contrast-enhanced dual-phase three-dimensional MR angiography[J]. 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2010,15(03):1102-1105
[4]吕校平,司芩.原发性胆囊癌的影像学诊断现状及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0,8(02):361-363
[5]杨新焕,袁曙光,闫东,郝建成,郝金刚.原发性胆囊癌的MRI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0,20(02);78-80
相关热词搜索: 原发性 诊断 分析 胆囊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