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少见原发胃肠道结外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

少见原发胃肠道结外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

时间:2025-08-02 01:59:54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 探讨少见原发胃肠道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原发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所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3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2例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壁的弥漫或局限性增厚,1例表现腔内溃疡型肿块,6病例出现肠系膜或腹膜后肿大淋巴结。结论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有浸润、结节、轻中度均匀强化的特征,对该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不具有特异性,因此需要积累经验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非霍奇金淋巴瘤;CT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 intestinal lymphoma,PGIL)是起源于胃肠道粘膜下层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1]。其影像学表现在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文献报道[2],约60%的病例只通过CT表现就可预测肿瘤的组织学类型。笔者收集了2006年10月~2014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淋巴瘤患者13例,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及误诊原因,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3例患者中男9例,女4例,年龄22~68岁。均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结肠、直肠淋巴瘤患者可同时伴有大便带血、变形、里急后重等症状;2例患者出现不全肠梗阻症状;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病程长短不一。

1.2仪器与方法 CT扫描需前禁食12h,口服温开水800~1000ml充盈胃肠道。所选病例均行腹部平扫或增强扫描,采用PHILIPS 64排螺旋CT,扫描参数120kv、200mA、层厚5mm。增强扫描时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00mgI/mL),剂量2mL∕kg,以2.5mL/s肘静脉推注。

2结果

13例PGIL发生在胃部5例(胃窦1例、胃体小弯2例、胃大弯侧1例、胃体及胃底1例)、小肠及结肠各4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2.1胃淋巴瘤的CT表现 5例胃部患者CT表现中3例侵及胃壁全层,2例外侵,主要表现为胃壁弥漫性增厚(见图1)。

图1 A~B女,60岁,非霍奇金淋巴瘤,胃大弯壁弥漫性明显增厚。C.光镜形态符合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瘤细胞浸透胃壁全层(HE×10)。

2.2小肠及结肠恶性淋巴瘤的CT表现 4例小肠淋巴瘤中,有3例表现为小肠壁弥漫性增厚,最厚达1.8 cm,受累肠段6~10cm,周围脂肪间隙尚清晰,对应肠腔均轻度扩张;2例小肠系膜淋巴结肿大;4例结肠淋巴瘤表现为结肠壁弥漫性增厚,壁厚0.7~1.66cm,受累肠段4~8 cm,增强后表现为轻中度强化。

3讨论

3.1胃肠道淋巴瘤病理机制 因为胃肠道有丰富的淋巴组织,所以PGIL是结外淋巴瘤最常见的部位,其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多认为与EB病毒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继发性免疫功能异常等有关。按其细胞组成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占绝大多数,且B细胞来源最多,成人则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最为常见。

3.2胃肠道淋巴瘤CT表现 PGIL的CT表现大体可分为4类:①弥漫浸润型:表现为胃肠道壁的局限或弥漫性均匀增厚,常多个节段受累,可间隔正常肠管。②节段型:多见于肠淋巴瘤,是相对于弥漫浸润型而言的。③结节型或息肉型:为单发或多发向腔内生长的肿块,窄基底或宽基底。④溃疡型:由其他3种类型转化而来的,病理基础是肿块本身的缺血坏死,严重时可诱发胃肠道穿孔;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受累肠管多无明显狭窄反而有轻度扩张。本组中6例为此征象,其原因是由于肿瘤破坏了其植物神经丛并取代了肠壁的固有肌层,从而导致肠壁肌张力的下降,引起肠管扩张,称之为"空气征"。受累段周围轮廓较光整,脂肪层清晰,如脂肪层密度增高且模糊不清时,提示病变向邻近器官侵犯。临床上小肠淋巴瘤常表现腹部不适或隐痛,不具有特异性,当出现肠梗阻、消化道出血、黑便时提示疾病处于中晚期,预后较差。

PGIL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但很容易与粘膜来源的癌相混淆。本组病例中有5例误诊为癌,其中2例胃淋巴瘤导致胃腔狭窄,胃周淋巴结肿大,与胃癌的某些特征相重叠,而胃淋巴瘤的发病率明显低于胃癌,这可能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另2例胃淋巴瘤胃壁弥漫性增厚,可能因为对本病的认识不足误诊为胃癌。

肠道淋巴瘤中以T细胞性淋巴瘤最多见,其中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最多,临床上有发热、腹泻、消化道出血、严重时可出现穿孔,常误诊为克罗恩病或肠结核。本组中有2例结肠淋巴瘤误诊为癌,主要表现为肠壁的弥漫性增厚,肠腔狭窄,但这些表现均不具有特异性。病变段小肠或结肠出现特征性的管腔扩张是淋巴瘤的特征表现,本组中CT正确诊断的4例小肠淋巴瘤和2例结肠淋巴瘤均有此表现。此外小肠淋巴瘤易误诊为小肠Crohn病,该病也常引起肠壁的增厚,但一般为多节段狭窄,范围较广泛,且有肠系膜侧肠壁为重的偏心性特点,当引起瘘道或线样溃疡时,可形成炎性包块,容易导致肠梗阻[3]。

综上所述,CT扫描能够为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提供有力证据,尽早治疗,从而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Aledavood A,Nasiri MR,Memar B,et al.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J].J Res Med Sci,2012,17(5):487-490.

[2]明兵等.空回肠常见原发恶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6):897-899.

[3]彭卫军.淋巴瘤影像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162-174.

编辑/王海静

相关热词搜索: 淋巴瘤 少见 胃肠道 影像 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