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海外华人大牛鲍哲楠、崔屹、冯新亮、陈忠伟、孙学良、胡良兵、余桂华等人最新研究成果
1、Science:基于离子弛豫动力学的人工多模受体
不同类型的人体皮肤温度感受器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触觉刺激。在这里,浦项科技大学 Unyong Jeong 与斯坦福大学鲍哲楠团队合作提出了一种可变形的人工多模离子受体,它可以在没有信号干扰的情况下区分热和机械信息。通过对离子弛豫动力学的分析,导出了两个变量:电荷弛豫时间作为应变不敏感的内在变量来测量绝对温度,归一化电容作为温度不敏感的外部变量来测量应变。该人工受体具有简单的电极-电解质-电极结构,只需在两个
测量频率下测量变量,即可同时检测温度和应变。类似人体皮肤的多模式受体阵列,称为多模态离子电子皮肤(IE M - skin),提供各种触觉运动(剪切、挤压、扩散、扭转等)的实时力方向和应变分布。该成果以“Artificial multimodal receptors based on ion relaxation dynamics”为题,发表在 Science 上。
DOI: 10.1126/science.aba5132。
相关热词搜索: 等人 海外华人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