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果树流胶病的发生与防治

果树流胶病的发生与防治

时间:2025-08-03 01:35:05 浏览次数:

摘 要:介绍了常见的桃、李、杏流胶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其防治要点,以期为果农提供参考。

关键词:流胶病;症状;规律;防治要点

流胶病是桃、李、杏等果树常见的病害,该病不仅损害树体、削弱树势,还严重影响果树产量,为此宜做好此病的防治,以提高果树产量和经济效益。

1 李树流胶病

李树流胶病是近年来李园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

1.1 症状 主要危害李树1~2年生枝条,受危害后枝条皮层呈疱状隆起,随后陆续流出柔软透明的树胶,树胶与空气接触后变成红褐色至茶褐色,干燥后则成硬块,病部皮层和木质部变褐坏死,影响树势,重者部分枝条干枯乃至全株枯死。

1.2 发生规律 枝干受冻、虫咬伤、机械伤及真菌危害均可造成流胶,一般雨后发生流胶较重。黏壤土和肥沃土李园易发生流胶病。此病周年均有发生,尤以高温多雨季节多见。

1.3 防治要点 ①注重土壤管理:及时清园、松土培肥,挖通排水沟,防止土壤积水;增施富含有机质的粪肥或麸肥及磷钾肥,保持土壤疏松,以利根系生长,增强树势,减少发病。②及时防治天牛等蛀干害虫,消除发病诱因。冬季树干涂白,预防冻害和日灼伤。③化学防治:5~6月份为防治适期,可用12.5%烯唑醇(特谱哇)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或25%澳菌清(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每隔15天喷1次,连喷3~4次,也可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雾,施药时药液要全面覆盖枝、干、叶片和果实,直至湿透。④加强树冠护理:合理修剪,切不可修剪过重;李园作业时注意不要损伤树干皮层;在干旱高温季节及时灌水,也能有效地预防该病的发生危害。⑤发芽前将流胶部位病组织刮除,伤口涂5°Be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流胶较重时,在病部先用刀尖纵向画道,然后涂抹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

2 桃树流胶病

桃树流胶病分侵染性和非侵染性2种类型。

2.1 症状 侵染性流胶病又名桃瘤皮病,主要发生在枝干上。一年生枝染病,皮层产生疣状小突起,或环绕皮孔出现1~2cm的凹陷病斑,并从皮孔中渗出胶液;病斑扩展,侵染点增多到绕枝干一周后,病斑上部枝干常枯死;多年生枝受害产生水泡状隆起,并有树胶流出,受害处变褐、霉烂。非侵染性流胶病:主要危害主干和主枝桠处,流胶量小。流出的胶初为无色半透明的稀薄而有黏性的软胶,与空气接触后变为茶褐色或红褐色,干燥后变为坚硬的胶块,遇雨吸水后膨胀为冻状胶体。该病常导致树体早衰,甚至死亡。

2.2 发病规律 高湿是病害发生的重要条件,春季低温多阴雨易引起树干发病,4~6月为发病盛期,到9月下旬~10月中旬缓慢停止。在低温多雨、管理粗放、排水不良、土壤粘重、树体衰弱的情况下,病害易于发生。早春树液流动旺盛,病害发生多,低温雨后更甚。一般树龄大的桃树流胶严重,幼龄树发病轻。砂壤和砾壤土栽培流胶病很少发生,粘壤土和肥活土栽培流胶病易发生。

2.3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首先要加强桃园管理,提高抗病虫能力。一是增施有机肥,促进植株正常生长;二是搞好排水排涝,防止果园积水; 三是注意防冻害和日灼(可在秋冬季用20%~25%石灰乳涂刷树干,既能杀菌消毒,又能预防冻害和日灼),减少不必要的机械损伤及重度修枝,避免为病菌入侵创造条件。②清理果园和病虫害防治。一是在冬季剪除病虫枝干,集中烧毁,减少侵染源。二是抓好病虫害防治,重点抓好干腐病和食心虫、介壳虫、吉丁虫、天牛、桃蚜、桃瘤蚜等蛀食性害虫的防治。3月下旬~4月上旬桃蚜、桃瘤蚜大量孵化时,喷施50%辛硫磷乳剂2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1~2次;桃蚜、桃瘤蚜孵化后,及时喷施50%抗蚜威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3000倍液。③药剂防治:一是早春萌动前,喷5°Be石硫合剂或50%退菌特可湿粉剂800倍液,每10天喷1次,连喷3次,杀死越冬后的病菌;二是3月下旬~4月上旬发病初期,喷50%退菌特可湿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每10天喷1次,连喷3~4次;三是在桃花生长旺盛期的5~6月,正值高温高湿季节,病害发生严重,应采用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粉剂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雾,每7~10天喷1次,连喷3~4次。也可在发芽前后刮除病斑,用402抗菌剂100倍液涂抹病斑,杀死病菌。

3 杏树流胶病

3.1 症状 流胶主要发生在杏树的主干和主枝的桠杈处,发病初期,病部流出淡黄色透明柔软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胶体经空气氧化变成红褐色,成为晶莹柔软的胶块,最后变成茶褐色硬质胶块;流胶处常呈肿胀状,树皮裂缝,病部皮层及木质部逐步变褐、变黑、腐朽,有时腐生别的杂菌,严重削弱树势,重时使树体衰弱死亡。

3.2 发病规律 4~10月间均可发病,春季发生最多;雨季,特别是长期干旱后突降暴雨,易引发流胶;果园渍害、施肥或修剪等栽培管理不当、树势弱、老龄树发病重;黏壤土和肥沃土栽培重于砂壤土;蝽象危害是果实流胶的主要诱因。

3.3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加强果园管理,壮树防病。增施有机肥,合理施氮肥;低洼地注意排水;合理修剪,减少伤口;冬春季树干涂白,预防冻害和日灼伤。②药剂防治。⑴发芽前将流胶部位病组织刮除,伤口处涂抹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或3~5°Be石硫合剂,然后涂白铅油或煤焦油保护。⑵发病初期喷洒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甲·硫悬浮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⑶及时防治食心虫、介壳虫、蚜虫、天牛、蝽象等,减少病虫伤。⑷于花后和新梢生长期各喷1次0.01%~0.1%矮壮素,促进枝条早成熟预防流胶。(收稿:2014-11-09)

参考文献:

[1]冯玉增,冯自民.图说李杏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冯玉增,胡清坡.桃病虫害诊治原色图谱[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

[3]夏孔建.李树病虫害分类综合防治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09.19

作者简介:刘林中(1968-),男,汉族,河南沈丘县人,大学文化,工程师,从事林木病虫害防治和林业技术推广等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 流胶病 果树 防治 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