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潜叶蛾又名鬼画符,是柑桔类果树新梢上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害虫,以幼虫潜蛀入植株的新梢、嫩叶内,在上下表皮的夹层内形成迂回曲折的虫道,使叶片卷曲硬脆而脱落,新梢生长受阻,影响树势和抽梢结果,幼虫危害的伤口又利于溃疡病和螨类等病虫害的侵入危害。目前防治柑桔潜叶蛾农药种类繁多,笔者选择10种防治柑桔潜叶蛾常用农药,对其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信丰县大阿镇禾西村廖德仁果园,果园地为黄土缓坡,总面积1.67hm2,共计1250株纽贺尔脐橙,树龄9年,果园管理较好,柑桔树长势好。种植规格为3.5m×4m,预计2009年株产果35kg,施药时为柑桔秋梢抽发盛期。果园杂草覆盖率30%左右,各试验小区的土壤、栽培、肥水等条件基本一致且与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相符。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11个处理,处理①:18%杀虫双AS 200ml/667m2,南昌农药厂生产;处理②:10%吡虫啉WP 50g/667m2,河北威远生化生产;处理③:20%氯虫苯甲酰胺SC100ml/667m2,美国杜邦公司生产;处理④:20%丁硫克百威EC 100ml/667m2,青岛东生药业有限公司供应;处理⑤:1.8%阿维菌素EC 50 ml/667m2,河北威远生化生产;处理⑥:2%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SG 60ml/667m2,河北威远生化生产;处理⑦: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 40ml/667m2,南京红太阳公司生产;处理⑧:20%甲氰菊酯EC40 ml/667m2,南京红太阳公司生产;处理⑨:5%丁烯氟虫腈EC100ml/667m2,大连瑞泽公司生产;处理⑩:15%茚虫威SC 24ml/667m2,美国杜邦公司生产。另设空白对照(CK)。
药剂处理区每小区333m2,约25株果树;空白对照区133m2,计10株果树。各小区随机排列,不设重复。
1.3 施药方法及器械
于2009年8月26日,脐橙秋梢1~3cm长时,潜叶蛾盛发期施药1次。采用WS-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工作压力0.2~0.4Mpa,喷片孔径1.3mm,流量0.65~0.88L/min。按试验设计用药量每小区配置好药液50kg,以新梢为重点,叶片正、反两面均匀喷透,喷至柑桔树滴水。使用方法与本地农业生产实践相符。
1.4 调查方法
8月26日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1、3、7天进行残虫调查,共调查4次。每小区对角线调查5个点。每点定株调查2株,在每株的东西南北中方向各选取2个芽,挂牌定点,每个芽调查顶梢5~10片叶,统计活虫数和防效。
1.5 药效计算方法
防效=〔1-(CK0虫量×PT1虫量)/ (CK1虫量×PT0虫量) 〕×100%
式中:PT0虫量——处理区药前活虫数, PT1虫量——处理区药后活虫数,CK0虫量——对照区药前活虫,CK1虫量——对照区药后活虫数。
2结果与分析
2.1防治效果评价
从表1看,药后7天,防效以10%吡虫啉最好,达95.92%;20%氯虫苯甲酰胺次之,防效达90.71%;5%丁烯氟虫腈、15%茚虫威、20%丁硫克百威防效都在85%以上。20%甲氰菊酯、1.8%阿维菌素、15%茚虫威速效性较好,药后3天防效达50%以上。
2.2对作物的安全性
经田间观察供试药剂对脐橙生长未出现不良的影响,新梢叶片、果实生长正常,对脐橙的安全性较好。
3小结与讨论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供试药剂对柑桔潜叶蛾防效较好,且对脐橙生长安全。从速效性来说,20%甲氰菊酯、1.8%阿维菌素、15%茚虫威防效较好;从持效性来说,以10%吡虫啉、20%氯虫苯甲酰胺、5%丁烯氟虫腈、15%茚虫威、20%丁硫克百威防效较好。从防治效果和成本考虑,可选择10%吡虫啉、20%氯虫苯甲酰胺、1.8%阿维菌素防治柑桔潜叶蛾。
柑桔潜叶蛾主要危害嫩梢、嫩叶,应采取抹芽控梢,适时放梢,药剂保梢的防治措施。在梢长1~3cm用第1次药,以新梢为重点均匀透彻喷雾。7天后再喷药1次,视放梢情况连续用药2~3次。
(收稿:2009-09-17)
相关热词搜索: 柑桔 药剂 十种 防治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