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夏大豆华夏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效栽培技术

夏大豆华夏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效栽培技术

时间:2025-08-03 00:07:43 浏览次数:

摘要 介绍华夏6号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为该品种的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夏大豆;华夏6号;特征特性;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0-0037-01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ly Effectiv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Summer Soybean Huaxia 6

CHEN Hui-yun 1 FAN Da-yong 1 SHI Zhi-si 1 CHENG Yan-bo 2 MA Quan-zi 1 ZHOU Bin 1

(1 Gu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Guilin Guangxi 541006;

2 Agricultural College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bstract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performance of Huaxia 6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e cultivation technologies were summariz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lanting of Huaxia 6 .

Key words summer soybean;Huaxia 6;characteristics;effective;cultivation technology

广西属中亚热带、南亚热带气候区,以气温高、热量丰富、夏长冬暖、雨量充足、夏湿冬干为特点。大豆在广西既是粮食作物,又是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4万~28万hm2,年产约36万t,在广西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大豆是一种优良的轮作换茬和间套种作物,具有培肥土壤、改良土壤结构、肥地养地等作用,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复种指数等。针对我区气候特点和生产情况,筛选出夏大豆品种华夏6号,研究其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华夏6号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以桂早1号为母本,从巴西引进耐酸铝低磷大豆品种BRS157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倒伏、抗病性强、耐旱等特点,2012年通过广西大豆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桂审豆2012003号)。2014年生产示范,华夏6号平均产量2 604.0 kg/hm2,比当地主栽品种桂夏1号增产8.2%,特别适合在广西中、北部地区种植,2014年列为广西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现将华夏6号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1 华夏6号的主要特征特性

1.1 植株性状

华夏6号属有限结荚习性,直立型。株高58.2 cm,株高中等,主茎13.2节,分枝3.2个,单株荚数50.7个,单株粒数98.0粒,单株粒重14.2g,粒较小,百粒重14.3g。白花,棕毛。荚褐色,粒椭圆,种皮黄色有光泽,脐浅褐色。该品种生长健壮,繁茂性好,落叶性良,分枝中,结荚多,荚褐色,粗蛋白含量为38.31%,粗脂肪含量为21.40%。

1.2 生育期

全生育期夏播100 d,比对照种桂夏1号早熟5 d,属早熟夏大豆品种。

1.3 抗性与适应性

经过多年多点试验表明,该品种田间表现为早熟,丰产性、稳定性、抗倒伏性好,抗病性强,较耐旱,成熟整齐一致,另外该品种耐酸铝能力强,对低磷土壤适应性强[1]。

1.4 适宜种植范围和栽培模式

试验表明,华夏6号夏播适宜在广西中、北部地区种植,尤其适合与玉米、幼龄果树等作物间套作。春玉米套种夏大豆是广西夏大豆生产的一种重要模式,7月上中旬,在玉米株间开穴点播或在行间开沟播种大豆,玉米成熟后,将秸秆平铺在大豆行间,10月中旬大豆成熟收获。

2 品种产量表现

2.1 品比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表现

2009—2010年参加广西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统计13个试点汇总平均产量2 526.6 kg/hm2,比对照桂夏1号增产3.3%,居第1位;2011年参加广西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统计7个试点汇总平均产量2 246.9 kg/hm2,比对照桂夏1号增产1.9%,居第2位。

2.2 生产示范结果

为了检验华夏6号在生产实际中的产量表现,2014年在桂林市雁山、灵川、河池市金城江、贺州市富川、柳州市沙塘等县(区)进行华夏6号高产栽培技术生产示范,面积共为6.4 hm2。从表1可以看出,华夏6号平均产量2 604.0 kg/hm2,比对照种增产8.2%,增产效果显著。通过示范,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加快了大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3 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3.1 轮作倒茬

在华夏6号栽培的过程中,重茬2年以上的地块可与玉米、油菜、马铃薯等作物进行轮作,以培肥地力,降低病虫害及杂草生长量,提高大豆产质量。

(下转第45页)

(上接第37页)

3.2 播种时间及种植密度

该品种是夏播品种,播种时间以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宜,播种深度一般2~3 cm,大田栽培密度为19.5万~22.5万株/hm2,播种量为50~70 kg/hm2。行距0.4~0.5 m,株距0.10~0.13 m。播后3 d内用丁草胺225 mL/hm2对水225 kg/hm2封闭,3~4叶时间苗,4~5叶前定苗,做到苗匀、苗壮、苗齐。

3.3 施肥

科学合理的施肥是夺取大豆高产优质的一项关键性措施。肥力高的地块不需要施用肥料;肥力中等的地块施45%复合肥(15-15-15)150 kg/hm2 [2];肥力低的地块,施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分别为75、450、600 kg/hm2作种肥;配合施用高效根瘤菌菌肥、微肥。

3.4 花荚期管理

开花结荚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水、肥需求达到高峰。因此,初花开始,用磷酸二氢钾2.25~3.45 kg/hm2、硼砂1.5 kg/hm2配合敌杀死或灭多威等0.75~0.90 kg/hm2,间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以保荚、增粒、促粒重、防治虫害;若大豆生长过旺,初花期用0.01%~0.02%多效唑化控。

3.5 病虫害防治

3.5.1 虫害防治。大豆黑潜蝇:苗期至开花期用40%乐果乳油、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喷雾,或用90%万灵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等喷防;卷叶螟:在卵孵化盛期,用毒死蜱、辛硫磷、阿维菌素、氟虫腈等喷防;斜纹夜蛾:低龄幼虫期,用90% 敌百虫或80% 敌百虫乳油750~1 125 mL/hm2对水喷雾或用阿维菌素、毒死蜱、辛硫磷、氟虫腈等喷防;大豆蚜虫:用50%辛硫磷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 000倍液均匀喷雾。大豆食心虫:用10%氯氰菊酯乳油525~675 mL/hm2,或敌杀死乳油,有效成分7.5~15.0 g/hm2,对水600 kg/hm2均匀喷雾[3-4]。

3.5.2 病害防治。大豆根腐病:用50%多菌灵拌种,或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25%甲霜灵、霜霉威、多菌灵等喷防;大豆菌核病: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40%核菌净1 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5]。

3.6 收获

9月下旬至10月,大豆进入黄熟末期,籽粒变硬,具有本品种色泽,即为适宜收获期。

4 参考文献

[1] 徐昌,王智昭.广西旱作间套种现状及发展意见[J].广西农业科学,1993(4):164-165.

[2] 梁江,陈渊.广西大豆生产及育种展望[J].杂粮作物,2006,26(5):356-359.

[3] 程艳波,年海.早熟大豆华春3号的特征特性及其高效栽培技术[J].大豆科技,2009(4):44-45.

[4] 梁江.高蛋白大豆新品种挂春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8):994-997.

[5] 黄雪松,李艳兰.广西2007年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价[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29(1):23-28.

相关热词搜索: 华夏 高效 栽培技术 大豆 性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