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浙江宁波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公需课答案高分 节能环保产业方面生态工业的分类包括哪些

浙江宁波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公需课答案高分 节能环保产业方面生态工业的分类包括哪些

时间:2025-07-31 18:56:50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浙江宁波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公需课答案高分 节能环保产业方面生态工业的分类包括哪些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浙江宁波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公需课答案高分 节能环保产业方面生态工业的分类包括哪些

1.()是指如果某一国生产的产品不能达到进口国在节能和减排方面设定的标准,就将被征收的特别关税。(1.0分)

A.碳税

B.碳关税

C.环境税

D.资源税

我的答案:B√答对

2.全球每年1260万死亡人数中,有()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1.0分)

A.10%

B.23%

C.32%

D.35%

我的答案:B√答对

3.世界上第一本将环保作为主题的科普图书是()。(1.0分)

A.《封闭圈》

B.《增长的极限》

C.《只有一个地球》

D.《寂静的春天》

我的答案:D√答对

4.()的和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0分)

A.人与自然

B.人与人

C.人与社会

D.人与人工自然

我的答案:A√答对

5.通过金融契约将募集的资金专门用于资助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或为这些项目进行再融资的债券工具是()。(1.0分)

A.绿色信贷

B.绿色债券

C.绿色发展基金

D.碳金融

我的答案:B√答对

6.在水体中开展的水产农牧化的产业被称为()。(1.0分)

A.白色农业

B.蓝色农业

C.绿色农业

D.棕色农业

我的答案:B√答对

7.中国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主要依靠的是()。(1.0分)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我的答案:B×答错

8.()是环境权的核心,是指日照权、眺望权、景观权、嫌烟权、亲水权、清洁空气权、公园利用权、历史性环境权、享有自然权等。(1.0分)

A.环境资源使用权

B.环境状况知情权

C.环境参与权

D.环境侵害请求权

我的答案:A√答对

9.从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1.0分)

A.发展低碳经济

B.推进清洁生产,实行节能减排

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D.发展共享经济

我的答案:A√答对

10.()成为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的第三种空气污染问题,已被列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世界最大危害之一。(1.0分)

A.室内空气污染

B.石油型(或交通型或氧化型)污染

C.混合型污染

D.特殊型污染

我的答案:A√答对

11.()通过了推动世界和平与繁荣、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议程——《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1.0分)

A.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

B.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C.第一届联合国环境大会

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

我的答案:D√答对

12.()年,联合国委托以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了一篇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布伦特兰报告》)。(1.0分)

A.1986

B.1987

C.1988

D.1989

我的答案:B√答对

13.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以()为固定中心的全球资源的跨国界集散成为资源、环境主要利用形态,人们可以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得到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服务支撑。(1.0分)

A.城市

B.农村

C.城镇

D.区域

我的答案:A√答对

14.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增加导致的全球变暖。(1.0分)

A.有害气体

B.稀有气体

C.温室气体

D.空气污染物

我的答案:C√答对

15.()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布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1.0分)

A.十七大

B.十八届三中全会

C.十九大

D.十三届人大

我的答案:B√答对

16.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包括()。(1.0分)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特殊性原则

我的答案:D√答对

17.2016年3月,正式发布的()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具体化、规则化、操作化。(1.0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B.《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D.《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我的答案:A√答对

18.我国首次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在()。(1.0分)

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九大

19.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国家文件是()。(1.0分)

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D.《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我的答案:A√答对

20.在生态文明社会,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应该是()。(1.0分)

A.敬畏自然

B.征服自然

C.改造自然

D.顺应自然

我的答案:D√答对

21.()提出,必须牢牢把握物联网新一轮生态布局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深化物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1.0分)

A.《“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B.《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C.《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年)》

D.《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

22.()把绿色发展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1.0分)

A.十六大报告

B.十七大报告

C.十八大报告

D.十九大报告

我的答案:D√答对

23.2018年10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如果气候变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预计全球气温增幅最早可能会在()达到1.5℃。(1.0分)

A.2025年

B.2030年

C.2035年

D.2050年

我的答案:B√答对

24.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中第六项“(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修改为“(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1.0分)

A.社会文明建设

B.生态文明建设

C.物质文明建设

D.精神文明建设

我的答案:B√答对

25.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不包括()。(1.0分)

A.经济与文化可持续发展

B.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C.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D.资源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的答案:A√答对

26.2017年6月1日,()宣布退出《巴黎协定》。(1.0分)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我的答案:B√答对

27.()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绿色发展规划。(1.0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B.《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D.《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我的答案:B×答错

28.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不仅要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范围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范围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这属于生态文明意识中的()意识。(1.0分)

A.发展

B.全球

C.公众参与

D.环境道德

我的答案:A×答错

29.()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1.0分)

A.森林

B.湿地

C.海洋

D.耕地

我的答案:B√答对

30.2018年12月,中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正式落户()。(1.0分)

A.四川成都

B.重庆璧山

C.新疆喀什

D.内蒙古呼和浩特

我的答案:B√答对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的体现包括()。(1.0分))

A.道家的“道法自然”

B.佛家的“三世”和“尊重生命”

C.墨家的“节用”和“民本技经”

D.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与“仁民爱物”

我的答案:ABCD√答对

2.人类面临的生态困境包括()。(1.0分))

A.全球气候变暖

B.臭氧层耗损与破坏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酸雨蔓延

E.城市热岛效应

我的答案:ABCDE√答对

3.水污染的危害有()。(1.0分))

A.污染物通过饮水和食物进入人体,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B.破坏水体中的生态平衡

C.影响水生动植物,进一步影响人类的生存

D.破坏工农业生产,严重阻碍经济的持续增长

我的答案:ABCD√答对

4.在节能环保产业方面,生态工业的分类包括()。(1.0分))

A.先进环保装备制造

B.产业园区绿色升级

C.新能源汽车和绿色船舶制造

D.资源循环利用

我的答案:ACD√答对

5.重建经济秩序的措施包括()。(1.0分))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有害物质的国际间流动,减少在贫困地区设置污染性工业

B.消除贫困

C.制止战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削减核武器数量,把核力量对全球生态环境进行毁灭性打击的可能性控制到最小限度

D.加强对生物基因的保护,建立全球性的生态保护区,设置以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的贸易限制,划分生态环境脆弱类型,规定不同地区资源环境成本核算的级差标准

我的答案:ABCD√答对

6.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包括的目标类别有()。(1.0分))

A.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

B.年度评价结果

C.公众满意程度

D.生态环境事件

我的答案:ABCD√答对

7.当前,我国土壤污染呈现的趋势是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1.0分))

A.由农业向工业转移

B.由城区向农村转移

C.由地表向地下转移

D.由上游向下游转移

我的答案:BCD√答对

8.我国面临的国土生态安全问题包括()。(1.0分))

A.水污染、大气污染

B.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

C.森林锐减、草地退化、湿地减少

D.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我的答案:ABCD√答对

9.下列国际组织中,对环境问题进行关注的有()。(1.0分))

A.世界自然保护同盟

B.世界自然基金会

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D.绿色和平组织

我的答案:ABD×答错

10.生态安全的特点包括()。(1.0分))

A.生态危机影响深远化

B.生态危机后果严重化

C.生态安全“代际”化

D.生态安全全民化

我的答案:ABCD√答对

11.重建经济秩序的措施包括()。(1.0分))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有害物质的国际间流动,减少在贫困地区设置污染性工业

B.消除贫困

C.制止战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削减核武器数量,把核力量对全球生态环境进行毁灭性打击的可能性控制到最小限度

D.加强对生物基因的保护,建立全球性的生态保护区,设置以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的贸易限制,划分生态环境脆弱类型,规定不同地区资源环境成本核算的级差标准

我的答案:ABCD√答对

12.汞、镉、铅、钴、铊、锰、砷等重金属污染可能会引发的病症有()。(1.0分))

A.癌症、结石

B.关节疼痛

C.神经错乱、健忘

D.失眠、头晕和头痛

13.下列选项中,对生态工业化道路的描述正确的有()。(1.0分))

A.科技含量高

B.经济效益好

C.资源消耗低

D.环境污染少

我的答案:ABCD√答对

14.我国的环境标准由“五类”“三级”组成。其中,“五类”指五种类型的环境标准,包括()。(1.0分))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基础标准

D.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E.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我的答案:ABCDE√答对

15.造成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有()。(1.0分))

A.人口众多、资源紧缺

B.单位产值能耗高、节能技术不先进

C.生态意识落后、环境政策实施不力

D.经济发展思路和政绩观存在偏差

16.我国的资源环境法律体系包括()。(1.0分))

A.环境保护法律

B.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C.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

D.环境保护部门规章

我的答案:ABCD√答对

17.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包括()。(1.0分))

A.项目地址

B.项目类型

C.生产工艺

D.生产管理

我的答案:ABCD√答对

18.贫困与生态环境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在我国,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1.0分))

A.山区

B.高原地区

C.气候条件恶劣的内陆

D.生态过渡带

我的答案:ABCD√答对

19.《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到2030年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1.0分))

A.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

B.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

C.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女童的权能

D.为所有人提供水和环境卫生并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

我的答案:ABCD√答对

2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1.0分))

A.源头保护制度

B.损害赔偿制度

C.责任追究制度

我的答案:ABC√答对

21.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洁能源的有()。(1.0分))

A.煤炭

B.海洋能

C.风能

D.地热能

我的答案:BCD√答对

22.关于中国的能源现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1.0分))

A.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开采条件较差

B.能源对外依存度上升较快

C.能源矿产资源消耗量大

D.能源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我的答案:ABC√答对

23.生态旅游业的产业特征包括()。(1.0分))

A.综合性

B.动态性

C.持续性

D.过时性

我的答案:ABC√答对

24.发展生态产业集群的核心是()。(1.0分))

A.促进产业集群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B.模仿自然生态系统

C.应用物种共生、物质循环的原理

D.设计出资源、能源多层次利用的生产工艺流程

我的答案:ABCD×答错

25.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包括()。(1.0分))

A.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

B.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抉择

C.是参与全球治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举措

D.是提高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

我的答案:ABCD√答对

26.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技术包括()。(1.0分))

A.燃料替代

B.植树造林

C.二氧化碳固存

D.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我的答案:ACD×答错

27.中国颁布的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文件包括()。(1.0分))

A.《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

B.《“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C.《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

D.《“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

我的答案:ABCD√答对

28.关于风能,下列描述正确的有()。(1.0分))

A.蕴藏量大

B.分布广泛

C.永不枯竭

D.多集中在沿海和开阔大陆的收缩地带

我的答案:CD×答错

29.海洋能指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自然能源,主要包括()。(1.0分))

A.潮汐能

B.波浪能

C.海水温差能

D.海水盐差能

我的答案:ABCD√答对

30.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1.0分))

A.自动识别技术

B.传感器技术

C.无线通信技术

D.有线通信技术

我的答案:ABC×答错

31.关于我国的东海经济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1.0分))

A.以长三角经济圈和海峡西岸经济圈为依托

B.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

C.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新兴产业的聚集区

D.中国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

我的答案:ABC√答对

32.大气污染的危害有()。(1.0分))

A.危害人体健康

B.影响动植物生长

C.破坏经济资源

D.改变地球的气候,造成全球变暖、臭氧层耗损、酸雨等全球环境问题

我的答案:ABCD√答对

33.国土空间是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地域空间,包括()及其底土和上空。(1.0分))

A.陆地

B.陆上水域

C.内水

D.领海

我的答案:ABCD√答对

34.世界CDM市场的主要供应国包括()。(1.0分))

A.中国

B.印度

C.巴西

D.韩国

我的答案:ABCD√答对

35.循环经济“3R”原则包括()。(1.0分))

A.减量化

B.再循环

C.再利用

D.再思考

我的答案:AB×答错

36.《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求()带头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1.0分))

A.发达国家

B.最不发达国家

C.经济转型国家

D.发展中国家

我的答案:AC√答对

37.从社会层面讲,生活方式绿色化是一个社会转变过程,需要从()等多方面协调推进。(1.0分))

A.改变消费理念

B.制定政策制度

C.推动全民行动

D.完善保障措施

我的答案:ABCD√答对

38.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1.0分))

A.生态文明的环境建设——环境持续化

B.生态文明的经济建设——经济绿色化

C.生态文明的政治建设——政治民主化

D.生态文明的科技建设——科技生态化

我的答案:ABCD√答对

39.对公民个人和企业来说,环境权就是享有在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主要包括()。(1.0分))

A.环境资源使用权

B.环境状况知情权

C.环境参与权

D.环境侵害请求权

我的答案:ABCD√答对

40.近40年来,国际社会制定的生态环境类公约包括()。(1.0分))

A.《生物多样性公约》

B.《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C.《京都议定书》

D.《巴黎协定》

我的答案:ABCD√答对

1.环境保护单行法是针对特定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对象和特定的污染防治对象,调整各自专门的环境社会关系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传统科学技术造成了工农业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用生态化的科学技术重建全球工农业生态系统,才能使人类的经济系统与周围资源、环境相协调。(1.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早在20世纪中叶,一些有识之士就组建了国际组织开始关注环境和生态问题。(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4.核能发电是利用核反应堆中核聚变所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发电的方式。(1.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国际环境公约。(1.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6.物联网是指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基础上,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射频识别装置、激光扫描器、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7.管仲学派把天、地、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有共同的基本生存法则,其以“人与天调”、“天人相因”为基础的生态智慧,对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有重要的启迪意义。(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8.环境标准是具有法律性质的技术标准,是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实施污染控制,而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称。(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9.我国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文件,就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提出了目标。(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0.生态安全的要素不安全往往具有局域性,生态安全的功能不安全往往具有整体性,甚至具有全球性。(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1.林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错

12.绿色发展基金是专门针对资源节约、低碳经济、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污染防治、生态文明试验等绿色发展项目而建立的专项投资基金,其目的是通过资本的投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3.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指导,包括《“十三五”规划纲要》《“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4.2019年9月,我国生态环境部修订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管理规程》,制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试行)》。(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5.物联网是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置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实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6.生态意识是指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即处理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开发与保护、生产与生活等关系应具备的生态观念。(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7.酸雨会使土壤酸性增强,导致大量农作物与牧草枯死,破坏森林生态系统,使河水、湖水酸化成为“死河”、“死湖”,渗入地下使地下水长时期不能利用;严重侵蚀桥梁楼屋、船舶车辆,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8.代际生态伦理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9.把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是中国倡导的生态文明引领世界文明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生态文明将会成为世界正义话语权的旗帜,这是中国对世界的普适价值的贡献、全球范式的贡献、思想的贡献。(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0.国际环境法作为调整国际自然环境保护中的国家间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国际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环境问题发展的产物。(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1.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确立,为身陷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灾难和生态危机的人类点亮了发展道路上的灯塔,生态文明应该成为人类的永恒主题。(1.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2.“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是继2000年千年首脑会议之后,国际发展领域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会议,开启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3.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听力会下降,甚至产生噪声性耳聋。人们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要高出低噪声环境下2~3倍。(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4.碳资产是一种额外收益,是可以交易的资产,存在无形的社会附加值。(1.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错

25.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提出了综合治理、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技术创新、调整能源结构、严格节能准入、完善环境政策、严格依法监管、统筹区域治理、建立应急体系、明确各方责任10条35项综合治理措施。(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6.我国在生态发展方面的基本国情是自然资源禀赋总量小、人均少、质量总体不高。(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错

27.与地球上的太阳能发电站相比,太空的太阳能发电能够持续不断地提供强度更大的能源供应。(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8.荒漠化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和丧失,造成了可利用土地被蚕食、土壤贫瘠、生产力下降等,进而加深贫困程度,加剧自然灾害发生,制约经济发展,严重影响社会稳定。(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9.《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0.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全民的事业,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也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公民自觉参与,是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1.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相关热词搜索: 节能环保产业方面生态工业的分类包括哪些 继续教育 高分 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