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三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心理健康论文 2000 字三篇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如何在中小学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心理健康,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析和理解。总的来说,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在 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 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 规范和与年龄教育相符等等。
近年来,心理健康得到了普遍发展。在欧美等国家,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心理咨询和心 理治疗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产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被认为是人们对传统心理咨询不满后改 革和完善的产物。西方学者认为心理咨询只会改善治疗,忽视发展;它只服务于少数有问 题的学生,却忽略了大多数“正常”学生。心理咨询只是被动地等待问题的发生进行补救, 而不是积极地预防问题的发生。
在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欧美西方等国家有着不同的背景。我们的学校 没有心理咨询发展的历史,因而在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时,我们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 与学校的德、智、体、美、劳诸学科进行比较,学者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以上各学科有 着部分重叠和相互交叉的关系,认为德、智、体、美、劳诸教育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说,各育都可被视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另一方面,对学生传授 心理知识,安排心理辅导活动等内容,又都是其他各育无法取代的。而在实践中遇到的最 大困难就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容易混淆,在这一点上,也可看出我们与欧美等西 方国家开展心理教育的不同之出。因此,对西方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还要 根据我国国情与教育实践具体情况而定。目前,全国各地都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二、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 挑战。一方面,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向学校的传统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21 世纪的 社会更需要心理健全的人,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学校教育面临的 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青春期是一个人成长的美好时期,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塑造和培养健 全人格的重要时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向高校输送有用人才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在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心理的发展和成熟。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护和提高学生的 身心健康。由于种种原因,学校教育长期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导致许多教师要么没有充分 意识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要么在遇到学生心理问题时束手无策,更不用说指导 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了。调查显示,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中,约 1/5 的儿童和青少年存在 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盗窃、撒谎、作弊、自私、任性、挫折承受
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显性和隐性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和行为问题不仅严 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而且给正常的教育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直接影响学校教育 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紧迫和重要的意 义。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并且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
也就是说,同一个人,在人生发展不同的时期或阶段,由于对该阶段发展的任务的适应情 况不同,其心理发展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会变得不健康。如:同样进入青春期,有的孩 子适应得好,顺利度过,健康快乐地进行下一人生发展的阶段;而有的孩子适应得不好, 或加入了不良团伙,或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面临着心理危机。一个面临心理危机的青春 期学生,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关注与帮助,在其后的发展中就有可能摆脱心理危机而踏上 心理健康发展的道路。心理健康的这种阶段正说明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也说 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从差异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相对的。心理健康不是绝对的。学生不能分为两类:
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时,也没有绝对心理健康的学生。换句话说,心理健康是我们社 会每个成员都会面临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有心理健康和不健康的方面。只有哪种情况占主 流,程度不同。这种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表明,心理健康具有全体员工的特点。开展心理健 康教育十分必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于教育者来说,只有树立科学的认识和正确 的观念,中小学才能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问题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实践中,许多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一些误区。他们认为“精 神病”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教育不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心理健康教 育与精神病学的治疗模式完全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需要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应对现实生活 中的各种压力,以及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主动适应社会,适应自身 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预防问题, 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从本质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有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个别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诚然,个别学生 在心理健康发展方面需要得到特别的教育和帮助。但是,如前所说,心理健康是全员性的 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 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许多研究与实践证明,有时这些‘好’ 学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 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及时的帮助教育。如,一些‘好’学生 由于长期被宠、被捧,心理健康承受能力已变得极脆弱,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有的还采取 极端措施进行打击、报复,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清华大学铊中毒便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还有的就此迈上了自杀、轻生的道路来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压力。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并只
是个别生教育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学 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关热词搜索: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心理健康 三篇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