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问题青少年在青少年人群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阻碍青少年发展的重要问题。问题青少年的矫正难度在于教育者对矫正实质的错误认知,它的矫正管理是一种在预防的基础上,让青少年对自身内在问题进行防御的机制,青少年问题的矫正要有针对性。本文是阐述了阻碍青少年问题的矫正管理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问题青少年 矫正管理 困境 解决策略
引言
研究问题青少年,首先要清楚问题青少年的内涵和其研究对象,这是进行理论研究和开展实践工作的基础条件。然后要弄清目前阻碍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的困难所在,针对困难所在的点,积极进行创新,改善现状,这是进行研究探索的主要思路。而当前对问题青少年研究的难点不仅停留在实践操作的方面,还有对于其本身实质理解的偏差,使得问题青少年的研究进展一直不容乐观。
一、对问题青少年矫正管理的概述
质化和量化两者相结合是青少年问题的重要方法,它的研究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融合不同学科的研究特色,成为研究问题青少年矫正管理的方向。要建立对于问题青少年的研究范式,增强发展的推进力量。通过建立科学化的问题青少年矫正管理的范式,为研究学家提供一个研究的概念框架,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和标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问题青少年矫正管理的发展进程。可以通过对不同国家的青少年进行调查分析,经过比较性的研究,查看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问题青少年的研究工作的进展和方法的异同,这有助于相关机构改进做法。问题青少年的研究方法与相应国家的法律和对犯罪所采取的政策有着重要的关系。世界各国的研究机构都要遵守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准则,对问题青少年的犯罪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在惩罚与教育之间寻求一种平衡。青少年相关法律的发展完善对于问题青少年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对问题青少年特点的研究成果,对青少年犯罪特点进行分析,解决困扰当前青少年发展的问题。
二、问题青少年矫正管理的难点
当前青少年语言体系的建立,很大一部分受到成年人教育者的影响,致使青少年很难突破教育者的意识范畴,从而无法建立独立的自我意识,因此成年人要给青少年留下自我意识发展的空间。青少年本身的年龄特点易于冲动和急躁,同时还要适应外界生活的准则,当自己的所思所想受到社会准则的不允许时,青少年会压抑自己的想法,但是压抑并不代表着消失,在某些情况下青少年可能会通过其他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很有可能做出犯罪等违法行为。近些年来,在学校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成为校园的施暴者的时间频发,这表明压抑青少年的内心情感不是解决问题青少年的有效方式。有些时候,成人在管教未成年人时,无法确定自身的管教范围,有些人就采取了比较稳妥的方式,就是对任何事都要插手过问,来减少对于教育的疏漏。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为了青少年的发展,因为成年人这样做事的出发点是为了减轻教育给自己带来的麻烦,从而教育效果也达不到预期所想。成年人要引导青少年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多给青少年留下反省的空间,让青少年通过自身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问题,更有效地改掉自己的毛病,也避免了因成年人教育产生的抵触心理,减少了青少年犯罪的几率。家庭关系也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内容,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但是目前我们国家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家庭伦理宗教文化特点分明,在这种文化下,规定的家庭角色的内容都是固定不变的,青少年在家庭中要服从于家长的意见,这样不利于家庭和谐关系的养成。成年人要不仅要关注青少年的学习情况,还要关注青少年内心世界,可以从游戏的角度入手,进入青少年的内心世界,了解青少年的心理思维,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困扰青少年的问题。
三、对问题青少年矫正管理的策略
要在现阶段的基础上,转变教育的思维,改变传统的子从父的伦理观念,与孩子建立亦师亦友的家庭關系,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让青少年在家庭中阐述内心的困惑,及时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国家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要以保护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建立更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条例,约束青少年的行为,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让青少年不碰法律的底线。国家还要加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建立,让青少年明确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在教育中不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讲求德育,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成长为栋梁之材,先要建立良好的品德。可以在中小学生阶段开设道德教育的选修课、实践课,加重优秀文化在课程中的占优比重,以教育的方式推动青少年人格的建立,减少问题青少年的出现。
结语
青少年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对青少年的教育质量决定了未来国家的发展质量,对青少年问题的研究发展要提起重视。可以根据问题青少年的所处阶段进行矫正预防,尽量在不知不觉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的生活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时刻关注青少年内心的发展变化,让青少年积极建立内在的防御机制,减少外界环境对于青少年的干扰,保障青少年能够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郭文梅,廖磊.社区矫正中青少年的教育矫正研究综述[J].法制博览,2019,(03):47-49.
[2]苏春景,杨虎民.双预机制视角下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的原则与路径[J].中国特殊教育,2017,(10):63-68.
[3]杨虎民,苏春景.大数据视角下问题青少年教育研究范式的创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8):145-147.
[4]孔海燕,毕宪顺.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研究新视域——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6,(09):174-179.
相关热词搜索: 矫正 青少年 探索 教育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