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闫平是我国当今一名画风独特、影响广泛的女画家。她以她的日常生活为题材,用色彩描绘出她个人真实的生活感受,抒发她个人的生命激情,激发她生命中的智慧和潜能。她油画中的色彩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生命力,在现代油画创作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油画之路。
关键词:闫平;油画;色彩;艺术特点
1、闫平油画的色彩运用特点
(1)用色彩描绘生命体验
闫平的油画都是以她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所见所闻为创作素材,都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可见可感的具体物象,每一幅画都是平日琐碎生活的影子,她用色彩叙述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闫平的日常生活简单朴素,平平淡淡,和风细雨,没有暴风骤雨和电闪雷鸣,所以她用色彩描绘琐碎的日常生活的生命体验。她的《乡村戏班子》系列,就是她早年在农村插队时的记忆。画面中在鲜艳的颜色背后流淌着她对戏班子的淡淡的哀愁,表达了她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她的《母与子》系列画,浓浓的母子亲情被她浓淡相宜的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儿子也慢慢长大了,母子情感也逐渐得到积淀和升华,《母与子》系列作品也逐渐趋于成熟,创造出一个充满亲情的艺术世界。
(2)用色彩书写生命激情
闫平是一个非常感性的女人,她的画室里面到处是花花草草。闫平最热衷于描绘百合,因为百合虽没有艳丽奢华的外表,但大气、简单,浓香扑鼻,同时也因为百合有百年好合的美好喻意。闫平强调自我表达,表现内心情感,用主观色彩表达艺术激情,色彩语言更加自由,也更加纯粹。闫平的作品大都是生活中琐碎的细节,都是她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有许多还是她深深印入脑海中的回忆。闫平从杂乱无章的客观事物中,发现美感,产生创作欲望,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创作,创作出充满生活激情的画面效果。
(3)用色彩激发智慧潜能
闫平的绘画就是让画面具有音乐感,点、线、面的组合具有强烈的节奏感。闫平刻意使节奏与平面形成鲜明对比,画面的整体布局,色彩的深浅、冷暖,线条的长短、粗细,用笔的轻重、快慢等,都显示其内在的节奏。节奏在闫平的画中反映出一种气势和力度,一种自然、流畅、明达的美。闫平作品中灵动的线是画面的表情,形体的表现方式非常严谨,追求高度概括简练,适度变形夸张,追求多一笔太繁,少一笔则太简。画面色彩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浓淡相宜,点、线、面的组合安排,完美无缺,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
2、闫平油画中的色彩彰显生命活力
(1)闫平油画的色彩情感丰富
闫平的日常生活是简单平静的,但闫平的油画丰富多彩、充满激情。她的绘画运用色彩打破平静,躁动和激情随着画面上的色彩和线条的流动而流溢出来,让人们的情绪难以平静。闫平对色彩的理解和把握,来源于她的真实而平静的日常生活,来源于她对个体生命的理解和体验。闫平对色彩的运用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闫平油画的色彩灿烂、明快、绚丽,呈现出了非凡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油画《戏班子》系列,闫平用亮丽的色彩描绘他们“艳丽” 的外表,也对他们艰难生活寄托着淡淡的哀愁和怜悯,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感伤的情怀。
(2)闫平油画的色彩温暖明朗
闫平是一个纯粹的画家,她的油画创作,特别讲究用色用笔,用自己那宽宏大量而又温柔细腻的女性心态来体悟油画色彩。她喜欢温暖和明朗的色彩,常用蓝色、粉红色和玫瑰色,因为这些色彩柔和温馨,豪华缤纷。《母与子》系列,光线斑驳陆离,看似零乱无序,实则生动灵性,画面人情味极浓,把一位慈祥的母亲对儿子的生活和生命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喜欢粉色系,粉色使她联想到婴儿皮肤和女人都渴望的爱情,她以明晰的色相和丰富的色调来传达思想情感和审美意趣。油画《生命的怒放冬去春来》,笔触鲜明,色调多变,室内的光线与色彩明朗,使中国观众耳目一新,感受到艺术与人性的欢快与明朗。
(3)闫平油画的色彩温馨细腻
闫平油画的色彩已脱开写实束缚,多主观意念。她在油画创作中能根据自然色调来把控画面色彩关系,这说明她的写实功力非常深厚。她运用色彩熟练自如,创作的母子主题系列作品,画面母子形象新鲜活泼,栩栩如生,温情连绵,用变幻莫测的光与色述说母子的平常而又温馨的生活。《母与子》系列作品,都是由她自己的亲身感受创作而成的,也反映了新时代下许许多多平民百姓的母子生活,描绘了人世间纯真浓厚的母子情感,表达了人间最平凡也最伟大、最久远的母子之爱。闫平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不厌其烦地画着《母与子》系列,在创作中感受人生、品味人生。画面中那些肯定而坚决的笔触,就像母爱那样深重和决绝,《母与子》系列,使人们感受到一个温馨细腻的充满爱的世界。闫平采取表现主义方式充分表现自己的内心激情,笔触大胆,色彩艳丽,情绪就如涓涓细流般随笔端融注到画布上,她用温馨细腻的色彩表现母子之爱,给画坛带来新鲜气息,她在当代美术界独树一帜。
(4)闫平油畫的色彩清新明亮
闫平油画的色彩表现是清新明亮的,带有表现主义。闫平不仅关注色彩引起人的心理反映和情绪感受,而且也关注色彩和线条及画面的构成形式,更加注重把色彩融入个人的生命体验中,让色彩来充分表现个人的情感,激发个人的智慧,使色彩迸发出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闫平喜爱粉红色,因为粉红色是女性独有的情感,也是画家个体生命的粉红,粉红色彩在色彩对比和色彩构图中是极其重要,粉红色彩无论是色相、明度还是纯度都容易引起人们视觉上的审美快感。油画《紫色》,画面中花朵与绿叶相互交织、相互映衬,使整个画面产生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能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画面主色调是紫红色,以绿色和淡紫色来点缀,红绿对比映衬,显得画面生机勃勃。位于画面中央的少女身着素色衣物,将紫红两色分开,营造出画面的节奏感和旋律性。
参考文献
[1]王克举、闫平.色彩印象语言/ 油画语言研究[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2]王静.牡丹亭下女儿香——闫平·刘曼文谈话录[J].东方艺术大家,2006(5).
作者简介:
曹宗欣(1992-),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美术,研究方向为油画。
相关热词搜索: 油画 色彩 艺术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