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我在边界上做校长

我在边界上做校长

时间:2025-08-02 15:08:21 浏览次数:

我当校长整整15年,回顾走过的路,似乎能找到自己行走的轨迹。以传统的眼光看,我做校长似乎并不那么“一心一意”,并不那么“专心致志”。

春天,校园里的亭台楼阁间,春风荡漾,百花盛开,如同苏州园林一般。一天中午,刚接待完外省的校长参观访问团,回到办公室,坐在椅子上,我陷入了沉思。客人與我告别,诚恳地说:柳校长,你们的学校真漂亮,就像一座苏州园林。边上另一位客人马上“纠正”道,不只是像,简直就是一座苏州园林。

iiiiuiN駟tyMӭtziii饨ky报告的做法,不轻易召开教师大会,全体教师集中会一学期一般不超过三次,即开学、期中与期末各一次。每次改成教育教学主题会或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由教师来讲,不讲“道理”,只讲案例。教师准备发言的过程,其实是他们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过程,将零碎的做法、經验上升到理性、理论的高度。这是为了让教师转换角色,从被管理对象到主动走到台上做主人。久而久之,这就成了学校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气息,蕴含着核心价值观,对师生起着价值引领的作用。

校长,本质上是一位教师。但校长的独特岗位,使得他与普通教师有一定的区别。区别在哪里?校长的影响主要是思想影响,应以理念引领学校的发展。我常说,一个校长不在于他在学校里每天具体做了什么,而在于是否在学校营造了一种氛围。这种氛围是否有利于学校全体成员加快实现学校的愿景?

校园里经常有参观考察的人,常常对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感兴趣,但他们更感兴趣的,往往是这里的文化。来者常问我一个问题:柳校长,你是怎么使自己的理念,让学校教师认同的?我说:恰恰相反,学校的理念从来不是校长关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而是来自历史、实践、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实际。例如,我们有“推门听课”的制度。一次会上,一位教师提出建议,改动一个字,把“推门听课”改成“开门听课”。一字之改,境界完全不一样了,教师从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欢迎。所谓“每一个老师都是校长”,本意就在这儿,要让教师主动、自觉、创造性地工作。

我从教已有38年,12年做语文教师,11年在苏州市教育局先后担任政策法规处处长、办公室主任,然后是15年的校长。这三段经历对我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机关工作让我学会了宏观思考。宏观思考好比“坐飞机思考”,坐在飞机上,俯视大地,大山大河,一目了然,是坐在地上很难看清的。我在边界上行走,是不是就是在山脊上行走?我希望这样的行走,是我做校长的姿势。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长、书记,诗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政协委员,苏州市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苏州市特级校长)

责任编辑:孙建辉

sunjh@zgjszz.cn

相关热词搜索: 我在 边界 上做 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