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发改局一季度经济运行调查报告

发改局一季度经济运行调查报告

时间:2025-08-02 22:37:11 浏览次数:

  1 1

 发改局一季度经济运行调查报告 3 篇

  发改局一季度经济运行调查报告第 1 篇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紧紧围绕创建工贸园林中心城市总体目标,主动适应新常态,以转方式、调结构为重点,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着力破解要素瓶颈制约,经济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一季度,全县生产总值完成 32.3 亿元,占年计划的 22.7%,同比增长8.7%;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1.6 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5 个百分点。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特点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1-3 月份,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7 亿元,同比增长 8.7%,比去年同期高出 2.6 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增加值完成 0.5 亿元,同比增长 3.6%,二产增加值完成 18 亿元,同比增长 8.2%,三产增加值完成 13.8 亿元,同比增长 9.5%。一、二、三产结构调整为 1.6:55.7:42.7;服务业比重占 GDP 的 42.7%,比 2014 年底提高 2.6 个百分点,服务业继续发挥经济稳定器和结构调整优化器的作用。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1-3 月份,农业总产值完成 2.6 亿元,同比增长 2.1%;实现增加值 0.7 亿元,同比增长 1.1%。种植业,小麦生产形势较好,苗情长势良好,特点:一、二类麦田面积大,且群体适宜,大蘖数量足,叶龄适中,个体健

  2 壮。特别是麦田墒情较好,大部分麦田带绿越冬,对小麦返青生长十分有利。计划春播总面积 13 万亩左右,其中棉花 9万亩,春玉米 0.5 万亩,油料 2.5 万亩,杂粮 0.6 万亩。畜牧业,生猪养殖受市场价格影响处于低谷;奶牛养殖业受进口奶影响,奶价下降,利润大幅缩水;肉牛、肉羊养殖业继续向规模化发展,市场价格回落;截止目前肉、蛋、奶产量分别为 3321 吨、3130 吨、1530 吨。林业,截至目前,全县完成造林 5321 亩,植树 62.8 万株;分别占任务的 75.6%、92.8%。

 工业经济平稳运行。1-3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完成 42.5 亿元,占年计划的 24.9%,同比增长 11.9%,高于上年同期 1.9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 9.4 亿元,占年计划的 26.1%,同比增长 10.5%,高于全市水平 5.5 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5.9 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7 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 3.3 亿元,同比增长 4.7%。四大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羊绒产业,一季度加工经销各类无毛绒 5380 吨,同比增加 4%;其中山羊绒 1300 吨,同比增加 1.5%,绵羊绒 3990 吨,同比增加 5%。深加工呈现正增长,纺纱 1600 吨,同比增加 1.2%,织衫 355 万件,同比增加 1.4%。目前新上双系统电脑横机 125 台。一季度行业实现销售额 41 亿元,同比增加 7%;实现税收 6008.8 万元,同比增长 20.4%。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今年以来,企业继续扩大

  3 生产经营突破点,开发适合企业发展的产销体系,通过提高产品的研发技术、加快设备的更新换代步伐,新能源整车、橡胶密封件系列、橡塑制品系列、车辆饰件系列、进排气系统、铸造及操纵系统等六大系列产品的生产销售保持较好业绩,行业保持了稳定发展。一季度行业实现销售收入 35.7亿元,同比增长 17.8%。战略金属与耐火材料产业,由于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整治环境污染和产能过剩的原因,合金、耐火材料行业受到影响,部分企业通过引进设备、提升装备水平、积极拓展市场维持了生产基本稳定。一季度合金、耐火行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 13.1 亿元、1.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9%、5%。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1-3 月份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8 亿元,占年计划的 12.7%,同比增长 20.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9.9 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5.8 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 8 位。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8.0 亿元,同比增长 22.5%;工业技改投资增长较快,成为工业投资的主要支撑。技改投资完成 17.2 亿元,同比增长 64.0%,占工业投资的 95.8%。

 项目建设进展顺利。1-3 月份,全县新建、续建固定资产1000 万元以上项目 56 个,总投资 148.2 亿元,固定资产总投资 119.15 亿元。其中工业项目 47 个,超亿元 29 个;城建项目 9 个,超亿元 7 个。中航集团年产 33 万吨航空航天

  4 用特种合金材料、羊绒深加工、亿利橡塑 ONOSCR 尾气后处理系统、御捷新能源电动汽车等 12 个市重点项目顺利建设,完成投资 5.66 亿元,占年度计划的 30.9%。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在元旦、春节两节的拉动下,1-3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18.9 亿元,占年计划的25.2%,同比增长 9.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0.6 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0.6 个百分点,增速位于全市第 5 位;其中城镇完成 10.2 亿元,同比增长 13.2%;乡村完成 8.7 亿元,同比增长 5.6%;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零售总额实现 2.1 亿元,同比增长 36.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18.2 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29.2 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 2 位。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平稳运行。1-3 月份,财政收入完成 3.0 亿元,占年计划的 27.1%,同比增长 7.5%,占 GDP比重为 9.3%;其中:国税完成 1.4 亿元,同比增长 7.2%;地税完成 1.22 亿元,同比增长 5.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 1.6 亿元,占年计划的 27.3%,同比增长 9.6%。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155.7 亿元,比年初增加 13.7 亿元,同比增长 12.4%,其中城乡储蓄存款余额 123.7 亿元,同比增长 17.2%,比年初新增 12.0 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9.9 亿元,比年初增加 1.8 亿元,同比增长 11.6%。

 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1-3 月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 6272 元,占年计划的 26.1%,同比增长 10.7%;农

  5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 2813 元,占年计划的 24.2%,同比增长 11.0%。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长8.7%,虽比去年同期增长 2.1 个百分点,但离全年目标任务仍差 1.3 个百分点,仅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 22.7%。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回落 2.9、0.6、2.8 个百分点。

 二是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压力大。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仅完成 18.8 亿元,只占年度计划的 12.7%,未完成时间进度目标。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647 万元,同比下降 40%;销售商品住房 289 套,建筑面积3.25 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套数和面积分别减少336 套和 3.64 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 53.76%和 52.83%。主要原因是受宏观环境影响,部分项目业主投资信心不足;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将面临不确定性,购房者观望情绪较浓。

 三是财政金融发展趋缓。财政收入和公共预算收入虽然均完成时间进度,但增速放缓;财政收入增速为 7.5%,比去年同期回落 0.9 个百分点;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为 9.6%,比去年同期回落 3.2 个百分点。存款增幅同比下降 1.7 个百分点;贷款增幅同比下降 12.6 个百分点。

  6

 四是企业生产经营存在一定困难。今年以来,受市场需求不旺、劳动力资源价格普遍上涨,企业资金回笼慢,融资成本高等因素影响,大部分企业生产运营成本上升、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整治环境污染和产能过剩的影响,合金、耐火材料行业市场持续低迷,合金和耐火材料税收分别实现 569 万元、723 万元,同比分别下降 25.2%,30.3%;羊绒大多数企业也面临着产销率低、库存增加的市场风险。

 三、上半年形势预测及下一步工作措施建议

 从宏观形势分析,国际经济环境好于去年,制造业投资有望持续回升,引导过剩产能逐渐推出,推动经济转型经济再平衡,经济下行压力将逐步缓解;从发展机遇分析,二季度将稳增长政策或陆续出台;从我县自身发展看,当前我县经济正逐步向好运行,发展中拥有诸多新的增长点和积极因素。一是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随着二季度温度回升,项目开工率将提升,御捷新能源汽车、圣雪绒羊绒深加工等重点项目将加快建设进度,投资完成将会高于一季度;二是重大项目的储备。投资 162.5 亿元韩国沛锦公司光学晶体项目的引进将给我县经济带来新的增量。三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县雨污分流、供水管网以及地表水厂的加快建设,完善了城市功能,优化了发展环境。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7

 (一)着力加快转型升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一是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坚持新型工业化,注重产业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全力抓好企业技改提升,加快推进产业晋档升级。加快组建羊绒产业技术研究院,设立产业创新基金,密切与武汉纺织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攻关产业关键技术;抓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研究院和汽车及零部件技术创新联盟运营,开展人才引培、技术攻关和技术成果转化等服务;积极筹建稀有金属技术研究院,推动产品向高端提升发展;健全完善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二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和方向,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工作推进机制,加大现有战略性新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落实各项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加快我县六个一工程建设;督促推动物流集聚区加快建设,全力做好一期公路货运区清场工作,推进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快督促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进度,健全配套设施,加快吸纳销售、物流、设计、仓储等关联企业入驻,重点打造全省电子商务示范性园区;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

 (二)着力加快项目建设,推动投资稳步增长。一抓重点项目,继续推进项目建设节点工期承诺、台账管理、定期

  8 调度、进度考核等制度,重点抓好中航年产 33 万吨航空航天用特种合金材料、亿利橡塑 ONOSCR 尾气后处理系统等 12个市重点项目,加强督促协调,确保项目加快推进;二抓项目招商,围绕特色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及企业技术改造,组织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招商模式,完善招商政策,提高招商质量;积极对接京津冀,开展全方位招商引资;三抓战略合作,对我县中航上大等 3 个央企合作项目及时跟踪监督,力促项目顺利推进;进一步摸排、挖掘、梳理项目,争取谋划出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向央企推介,使央企对接工作常态化;四抓资金争取,紧盯国家投资政策,潜心研究国家投资导向,及时捕捉投资和项目信息,做好我县项目的包装和申报工作,积极向上争列重点项目和资金支持。五抓要素保障,积极探索优化要素资源协调保障机制,破解项目建设用地、资金等要素瓶颈。

 (三)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探索农业发展新途径,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化、合理化利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搞好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加大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项目的投入力度。切实抓好各项民生项目,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确保项目稳步推进。

 发改局一季度经济运行调查报告第 2 篇

  今年是实施十三

  9 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基础的关键之年。面对如此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迎难而上、众志成城,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为核心,多措并举,真抓实干,踏实推进全县经济平稳发展。一季度全县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整体经济运行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一季度,全县生产总值 509895 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 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62320 万元,增长 3.5%;第二产业增加值 34483 万元,增长 8.0%;第三产业增加值 113092 万元,增长 9.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2.5%、19.7%和27.8%,分别拉动GDP增长2.7、1.0 和 1.4 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从三次产业结构看,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 71.1:6.8:22.2,其中,第一产业比重同比下降1.9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 1.4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0.6 个百分点,结构调整持续稳步推进。

 (一)农业生产继续保持了平稳增长,海洋渔业仍占主导地位。

 一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 362320 万元,同比增长3.5%。粮食总产量 4137.31 万吨,同比下降 19%;蔬菜产量

  10 17.8 万吨,增加 1.1%;水果产量 1.26 万吨,同比增长 10.5%;畜牧业稳定发展。肉类总产量 0.77 万吨,增长 1.5 %;乳猪出栏 19 万头,增长 2.3%;生猪出栏量 4.8 万头,同比下降5.8%;家禽出栏 80 万只,增长 3.8%;渔业保持平稳发展。深海网箱养殖达 3400 口,渔业实现增加值 287233 万元,增长 1.3%,占 GDP 的比重 56.1%,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 41.6%,拉动 2 个百分点。新建花卉苗木基地 1500 亩、热带水果基地 1.8 万亩。

 一是粮食生产保持稳定。一季度粮食播种面积 1.7 万亩,比上年同期减少 0.1 万亩;粮食产量 0.4 万吨,下降 0.13吨。二是经济作物稳定增产。与粮食作物相比,经济作物种植效益好,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呈现逐年上升的势头。全县春季瓜菜面积 11.4 万亩,产量 17.8 万吨,分别增长 0.8%和1.1%;一季度种桑养蚕种植面积达到 2818 亩,其中多文镇530 亩,皇桐镇 1592.8 亩,博厚镇 487.5 亩,南宝镇 138 亩,波莲 216.5 亩,今年计划新种 590 亩,目前已完成种植 390亩。三是热带水果生产稳中有升。我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面向市场,优化水果产品结构,提升果类品质。大力发展特色热带水果种植,热带水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一季度,全县热带水果实有面积 77372亩,同比增长 5.8%;其中香蕉 4.2 万亩,蜜柚 1.8 万亩,凤梨 1.1 万亩,荔枝 0.4 万亩,莲雾 350 亩;蜜枣 800 亩,橙

  11 子 536 亩。四是退蔗改种步伐加快。2017 年,全县退蔗改种3 万亩,2018 年退蔗改种任务 2 万亩,目前一季度,已完成退蔗改种 1.5 万亩。

 (二)工业生产形势发展向好

 今年一季度,全县工业生产形势转好,全县工业增加值12499 万元,同比增长 35.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8245万元,增长 76.9%。

 1、成品糖价格稳定,制糖企业生产经营好转。

 全县整体来看,今年制糖企业产值有明显的增长,甘蔗原料充足。去年年底临高龙津糖业有限公司因生产安全事故停产,县城区的制糖企业仅剩临高龙力糖业有限公司。由于竞争环境转好,龙力糖业有限公司今年增加了一个月的生产期,产量增长。在成品糖市场价格稳定向好的背景下,销量与利润率都有明显增长。一季度,工业产值 13782 万元,增长 73.3%。

 2、造船工业生产增长快速

 海南凯鸿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渔船建造采取公司+渔民合作形式,关于该企业与乐东县政府关于前几年 30 艘钢制渔船建造遗留的问题,目前已顺利完成 12 艘,今年预计完成剩下的 18 艘。在此基础上该企业正在着手准备二期生产基地项目建造,在渔船制造作为主营业务的同时,准备将船舶修理服务提升到第二重要业务的战略位置,预计船舶修理服

  12 务业务的顺利开展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今年 1 季度该企业工业产值达 1709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62.8%。

 3、生物柴油生产快速增长。

 海南环宇新能源有限公司经过去年的重组、收购,已在去年年底完成了公司整体交接。今年一季度已恢复正常生产,产量提高显著。企业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同时,不断提高生产效益。1 季度工业总产值 7280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51.4%。

 (三)第三产业增速明显,成为一季度增长新亮点

 服务业增长快速,一季度,服务业完成增加值 113092 万元,增长 9.6%,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27.8%。

 旅游业发展保持活力。近年来,我县积极贯彻落实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王佐故居、临高角解放公园、文庙、牌坊群、高山岭、彩桥红树林等景点成为我县乡村旅游的新亮点,新增的旅游亮点项目为我县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接待能力也随着提高。一季度,旅游接待人数 32.3 万人次,增长 34.0%,旅游收入 1.49 亿元,同比增长 30%。

 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的增长。乡镇、城市居民的购买力的提高刺激消费品市场的发展,1、2 月迎来元旦节、春节、情人节、元宵节,节日气氛热烈为消费品市场增添了活力,同时外出务工人员反乡,来海南过冬候鸟游客也达到高峰,使得消费需求大大增加。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 100745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9.9%。

 (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重要拉动力。我县继续坚持把抓项目、促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大力推进项目投资工作,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督查力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成为经济增长重要拉动力。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98723 万元,同比增长18.8%,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 67636 万元,同比增长 0.5%,其他投资 31087 万元,同比增长 96.7%。房地产投资是拉动全县投资增长的主力,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县投资比重为 68.5%。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态势总体平稳、稳中趋缓,增幅同比下降 1.6 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增幅同比下降 1.9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幅上升 1.4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6%,增幅同比上升 0.6 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第一产业支撑全县经济发展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

  14

 一季度第一产业产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 71.1%,对 GDP 增长贡献率为 52.5%。由此可见,我县的经济支柱仍然是第一产业。全县经济发展欲更上一层,必然离不开经济结构的调整,这已成为经济转型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几点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一是调精做优农业,培育产品品牌,扩大有效需求;二是做大做强海洋产业,丰富海洋产品,提升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三是打造旅游珍珠链,培育支撑产业,增强临高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四是推动房地产的转型升级,挖掘产业潜力,发挥引领作用;五是培育运动、医疗、康体、文化等新的产业业态,重点培育 12 个重点产业,构建多元产业体系。

 (二)加快特色小镇建设,致力发展特色产业

 在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经济效益,大力指导鼓励农户种植效益高的优质品种,大力推进区域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基地建设,推行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生产模式。努力提升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要全力推进新盈、调楼、博厚、加来、多文等特色产业小镇建设,使之成为拉动临高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三)抓实抓好招商工作

 结合十二个重点产业发展和特色小镇创建,以招商活动

  15 为抓手,组织我县招商团队,主动出击、有针对性地推介我县重点招商项目,扩大招商引资影响面。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做到服务零距离,确保招商签约项目顺利落地,有效推进。

 发改局一季度经济运行调查报告第 3 篇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经济平缓增长,利润利税小幅回升。

 (二)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重点项目完成情况良好

 (四)消费品市场发展趋缓,住宿餐饮业形势严峻

 (五)居民收支持续增长,食品价格涨幅明显

 1-8 月,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 103.6,除食品外其它商品价格基本保持稳定。由于雨水、高温等多变气候因素,鲜菜、鲜蛋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市场供需不断变化,导致食品价格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价格同比上涨 8.4%,其中猪肉、牛肉、鲜蛋、鲜菜类商品价格均比去年同期增长 10%以上。

 (六)财政收入稳定增加,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二、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产品价格低位运行,企业效益下降

 (二)订单不足、库存积压,流动资金周转困难

 (三)部分投资项目进展缓慢,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弱

 受宏观形势影响,项目建设融资相对困难,部分企业自

  16 有资金不足,许多项目处于半停工状态,影响了项目建设的进度。同时,如凯欧电机科技有限公司、陈氏家俬等企业都有较大的用地缺口,无法满足企业正常发展。由于新开工项目大都需要新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审批程序比较繁琐,耗时较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

 (四)消费增长缓慢,高端住宿餐饮企业惨淡经营

 一部分以中高端公务接待为主的酒店、宾馆,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淄博市环球客运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淄博原山旅游宾馆、淄博翰林养生会馆等限额以上住餐单位营业额均较去年同期下降 10%以上,且由于房租、人工成本上升,盈利能力进一步下滑,甚至出现大额亏损的状况。

 三、经济运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努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整体实力

 坚持引进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的大项目。一是加强对市、区重点项目的调度管理和协调服务,对重点项目建设全程提供有效服务,推动项目顺利开工投产。二是着力加强项目策划储备。针对产业链短缺和高端环节,策划、研发和引进项目,围绕产学研合作,策划一批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产业化项目,加快项目、技术和人才引进。

 (二)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7

 对传统产业拉长产业链、产业聚集、工艺装备升级、节能技术改造、零增地改造等方面进行扶持,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增值税抵扣、进口先进设备免关税等优惠政策,调动企业主动实施技术改造的积极性,推动全区主导产业向高端化、高附加值化迈出坚实的步伐。同时,深入实施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工程,鼓励条件较好的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通过技术购买、项目合作、共建研发中心等形式,加强与高校院所的合作,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千方百计促进城乡居民增收,不断拓展消费热点

 近几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物价、房价的不断上涨,严重制约了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依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积极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优化分配制度,保证中低阶层居民收入能有较高的增长速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居民的支出预期,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培育和挖掘新的市场消费热点来刺激居民消费,在鼓励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的同时,大力培育文化旅游、家政养老、休闲健身等消费热点,积极完善特色商业街建设,形成有一定规模能够吸引人气的核心商圈。完善配套商业设施,提升商务环境品质,留住商务和高端消费人群能够在当地消费,促进当地消费品市场能繁荣发展。

  18

 四、全年及明年预期

 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而严峻,经济环境中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虽然全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取得一定成果,但受工业产品价格低位运行、订单不足、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影响,工业经济各项指标预计与上年持平或略增。

 明年,全区将根据形势新变化适时调整经济政策的力度和节奏,立足自身产业发展现状和特色优势,强化内涵,提质增效。同时,全区将有多个市区重点项目完工投产,将有力地促进全区经济实现较好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调查报告 经济运行 发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