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文明行为调查报告

文明行为调查报告

时间:2025-08-02 19:46:52 浏览次数:

小学生文明行为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小学生的心理不断成长的特征和行为的可塑性使他们的语言不断发展,行为习惯也不断形成。在社会背景、学校教育、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成长中,有不少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文明的语言和行为的现象。社会发展不断进步,国民的素质也随之要提高,教育也要更关注学生的文明语言和文明习惯的形成,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和素养。

当下,我市正在创建文明城市,说文明的语言、做文明的事是我们每个市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在这次创文明城市的活动中,找出、分析出小学生说不文明语言和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指导,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成为健全人格奠定基础。正成为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调查内容

以自贡市沿滩区逸夫小学校六年级,六年级(2)班71人,六年级(3)班71人,共计抽样调查学生150人。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共发出问卷150份,收回150份,调查讨论下面三方面内容:1、是家庭状况方面;
2、是学生情绪及人际关系方面。了解小学生什么时候做事不文明及不文明行为的起因。3、环境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方面。

1

三、调查方法

1.观察法:仔细观察不文明语言和行为何时出现及内容。 2谈话法:通过谈话了解学生为什么说话不文明、做事不文明并分析原因。

四、调查结果

1)小学生为什么说话不文明、做不文明的事。

①家庭环境。我们的学生多数来在农村,而且多数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隔代教育,少数学生属于单亲家庭。缺乏规范、科学地教育,行为习惯我行我素、贪吃贪玩,脾气固执、倔强、不听教导。心理素质差。这部分学生占20%。

② 一半的学生是独生子女,长期被老人溺爱,说话做事自由散漫。自我为中心,受不得一点委屈,挫折能力降低。心理不健全。这部分学生占60%。

③、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家长都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子女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德的发展。不会言传身教,对子女的一言一行不规范、不科学、不严格。长此以往,子女的自我约束能力差,时常管不住自己的嘴、自己手。与同学交往易发生矛盾而产生愤怒情绪,说话会口不择言,甚至出手,一般都是发生在男生身上。这部分学生占70%。

④由于他人的行为、举止或衣着而取笑别人,做不到起码的尊重,说一些不雅的绰号。很多学生说不文明语言都收出于一种反抗的情绪,对某件事不满的时候,甚至难过的时候。

2

这部分学生占20%。

⑤还有大部分学生的不文明语言行为是从长辈周围的嘴里听出来的,有的是从电视网络学来的,不自觉就讲出来,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习惯。这部分学生占10%。

⑥由于电视、手机、网络出现,学生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早熟现象依旧严重,越来越显现出对成人化行为的推崇。于此同时,小学生对于抵抗挫折的能力却在降低。学生不文明的语言和行为依旧严重。这部分学生占25%。

⑦没有责任心,方便自己,不顾他人。随手扔丢习惯成自然,环境意识淡薄,所以教室里每天都会产生字纸,零食摊前到处是零食垃圾袋,不文明的行为严重。这部分学生占65%。

2)小学生不文明语言和行为后心理表现和想法:

①部分小学生自尊心强,脾气暴躁,受挫能力差,与同学发生口嘴、矛盾时说一些不文明的话和做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心理觉得舒服。

② 学生学习负担重,又经不起好吃好穿的诱惑,做一些不文明的事来发泄心理的不满。成为一种习惯。

③环境意识淡薄,一个清晰、清洁的城市给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

3)小学生什么时候会做不文明的事。“

①与同学玩、交往的时候,不遵循游戏规则或以自我为中心,发生矛盾时会说不文明的话。

3

②对同学不满,暗地里骂人以发泄自己的情绪。

③教室里、零食摊前、公共场所、随手乱扔乱丢,污染环境。五、调查对策研究 分析。

为了加快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以促使学生文明行为的形成。通过此次对农村小学生文明状况的调查分析,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 加大学校教育对心理问题和行为习惯的重视程度。

将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文明习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纳入议事日程。健康的心理与文明的习惯息息相关,所以要开设开展心理咨询、专门的心理教育活动课,又要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应根据农村小学生年龄和身心特征,多进行正面引导。在健康的心里教育中,说文明的话、做文明的事。对不文明的学生通过对心理及时咨询指导、矫正训练,增强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中,用《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要求学生、规范学生。让学生处处以此为标准,教育要常抓不懈,抓好典型,做好榜样。

二) 改变教育教学观念。

重点提高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真正关心、爱护学生,与学

4

生平等和谐相处,增进师生感情。参与学生沟通,掌握学生心态,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做文明学生,帮助学生克服不文明的行为。

三) 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功能,共同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和行为习惯。

学生的成长是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结合的,应开辟与学生沟通的多种渠道,使得学生随时能与教师、家长、同伴沟通。应该注意三方共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特别是要转变家长的意识和改进教育方法,不能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和奖券人格的培养。因为家长教育观念,教养水平,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特别明显。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甚至相矛盾最易导致学生行为不规范、我行我素成为自然。为了更多的了解学生并与家长沟通,可以:定时、定点开展全班家长会。根据不同学生平时的学习、行为的表现。开展个别或部分学生家长会。不定时的、有针对的家访,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等情况,给学生家庭送去温暖。常电话联系及时了解学生信息,加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六、总结

经过这次调查,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农村家庭状况以及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行为习惯的状况。随着经济园区的建设,农村土地大量被占,大量家庭举家迁往城镇。

5

城镇娱乐生活丰富多彩,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贪吃贪玩现象蔚然成风。由于许多家长外出打工,学生长期缺乏父母教导,导致不少学生学习习惯差,心理缺乏沟通、脆弱孤僻,注重物质享受、缺乏习惯的正确规范的培养、抗挫能力差等。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学习和行为习惯差。有人说: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失败的人让懒惰成为一种习惯,成功的人让文明行为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始终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超越自我,让文明行为成为习惯,我们的人生也定会因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显得绚丽多姿,异彩纷呈!

6

大学生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日常校内大学生的行为观察及了解本校学生关于日常规范的调查。此次研究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并且可以引起各位同学的注意。要在生活中讲文明,懂礼貌,树新风。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不仅要充实自己的科技文化知识更要注重素质的培养。此次调查为了使广大的大学生朋友深刻了解自身所负担的社会责任,从而可以进一步改善本校不文明行为。使在校大学生的行为更加文明规范,让校园的不文明现象得到改观,使校园风气更加文明和谐。通过此次我们对校园不文明现象的调查促使很多同学也就如何提高中学生素质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开展实践活动,树立校园“文明规范”,以先进事迹感染学生;
建立制度,狠抓不良风气;
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等等。让同学们体会到了以“德”为先,做文明守信自律的大学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优秀的德行应该反映在人生的方方面面,作为个性和人格适于雕琢的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历史责任,保持良好习惯,摒除不文明行为,并且要持之以恒,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明是非、知荣辱,树立良好的公德心,作乐于奉献、知礼向善、富有责任感、诚实守信的大学生。因此我们进行了这次的校园不文明现象的调查。

二、调查手段

本次采用实地观察及访谈的手段

三、调查地方

重点调查地方为寝室、食堂、图书馆

四、调查对象

重庆科技学院学生

五、调查结果

(一)、本次重点调查地方不文明行为如下

1、食堂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食堂是在校大学生的一个“心仪”之处。

人多的地方就杂,所以我们注意到了食堂里的各种现象。针对食堂里的一些现象,我们做了一个调查。无规矩不成方圆,排队是一个经久不变的话题。调查中发现,除个别情况外,98%以上的大学生在打饭的时候都自觉排队。这说明大学生的素质普遍都很高。食堂是一个公众场合,个人的行为要考虑到公众的感觉,但是有些人自顾自的方便,出入食堂穿着太随便。譬如身着睡衣和拖鞋穿梭于食堂,不管怎样,这在我们看来是不文明的行为。更有甚者,一些热恋中的情侣为一表恩爱,竟当众互相喂饭。通过调查60%以上的人看不惯这种行为。这种亲密的行为不应该出现在公共场合。且大多数人认为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作秀,“爱”的成分不多,明显在哗众取宠。建议恋中的情侣们不要在公众场合有过分亲密的行为。说到食堂,想必大多数人也会随之想到在食堂工作的叔叔阿姨们了吧。他们的工作是很辛苦的。我们吃完饭后应该自觉收拾碗筷,减轻他们的工作量,这也是大学生高素质的一种体现。不要吝啬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值得高兴地是,被调查的大部分学生对饭后不收碗的现象都很反对,说明我们大学生在这方面的做的还是挺好的。食堂是一个吃饭的地方,谁不想有一个好的环境来好好的享受美食呢?只要每一个人都注意平常的一举一动,好环境自然来!

2、寝室

当你坐在温馨的食堂时,你会觉得舒服;
当你觉得每一个人都很尊重你,关心你时,你会感到窝心;
当你的耳边不再有那些难听的话语时,你会高兴;
当你生活在一个文明的校园时,你会额外开心„„

同样的,在宿舍里,我们也需要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来休息和学习, 宿舍是经历一天劳顿后,疲惫身心的“休养所”。可是很多同学精力旺盛,使得本是沟通感情的“卧谈会”却成了嬉笑怒骂、高声喧闹的场所,严重影响其他同学入睡。其次,大多同学不爱护自己所居住环境的卫生,随地乱扔垃圾,同时没有节俭意识,浪费水电现象极其严重!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女生宿舍较为突出,大多喜欢开卧谈会,晚上聊天到很晚,这样不但影响自己休息,扰乱了生活规律,还影响到他人的作息时间,而男生宿舍,大多数男生是因为网络游戏而导致晚睡,夜深人静之时,还有敲键盘的声音!除此之外,随地扔垃圾,大吵大闹,浪费水电等等现象是宿舍里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也体现了大学生的自身修养素质,这将降低我们的层次。

我们的宿舍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爱护,唯有杜绝那些不文明现象,才能创造一个文明的宿舍,让我们大家都携手起来,共建我们共同的文明宿舍吧!

3、图书馆

我们还对同学们在图书馆内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并对同学们展开了书面调查,发现同学们在图书馆内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占位的现象。有些同学习惯把书放在桌面上占位,但比他或她早到的同学却没有了自习的位置。第二,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噪声污染”相当严重。手机来电没调成静音,高跟鞋拖鞋与地面“缠绵”,这些都对大家的学习环境造成了坏的影响。第三,在借书的过程中没有把借书牌放在书的位置。

据了解,这些行为在各大高校普遍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势头,阻碍了大学生“文明修身”的进程。因为这种行为在同学之间是会互相传染的,就拿第一个占位问题来说,就是一个互相影响的典型。其实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当自觉维护公共的学习环境,减少影响他人的行为,利人的同时也是利人。

但还是有积极的一面的,同学们其实挺自觉爱护从图书馆借来的书籍的,很少同学有折书或在书中作记号的习惯,也会按时归还书籍。这说明同学们有爱护公共书籍,遵守借书规则的意识的,这是好的一面,我们应当发扬下去,争取做得更好。

此外在调查中还发现学生主要有以下不文明行为:

1、手机“歌声嘹亮”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已成为大学生常用的通讯工具,给大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绝大多数学生有随身携带手机的习惯。于是,无论是在自习室,图书馆,还是在课堂上,总会听到“时尚”但刺耳的手机铃声,严重影响的自习纪律和纪律,甚至影响老师的讲课情绪,又是老师人不可忍,只好“拍案叫绝”.就学生本身而言,上课时接受那些没必要电话,也会严重影响到自己的学习的,浪费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

2、我为校园“添姿加彩”

在教室的课桌上、洁白的墙壁上以及学校的栏杆上处处都留下了学生的“杰作”,本应该是学生学习载体的东西,却被一些人当作情感宣泄的河床。不仅如此,同学们丢弃的果皮纸屑也使课桌担当了“新型垃圾站”这一重要角色。曾记否,那“意气风发”的太阳能热水读卡器,短短两年,“下岗”已过半,系统几近瘫痪。冬天来临时,幸免下来的热水供应点上,又排起了苦等的长龙。同病相怜的还有角落处那些垃圾桶,饱受摧残,严重变形。

3、占位子狂潮

大学素来都有占座的传统,尤其是年检逼近时。一番楼盘分析下来,有空调的教室为最优,地处阳面是其次,没暖气又位居阴面的作垫底。于是乎就有某君第一时间奔赴在前线,拎着一沓小册子,哗啦啦地占据一片座位。这还不算,如果你圈地完成,抓紧时间合理利用也罢,只是时间一分分过去,人也到齐了,那片封地却突然热闹起来——在聊天?! 有的同学甚至把书放那,人就不见了,站着为资本别的同学已不敢轻易坐下,老师闹鬼所以有这样一个笑话:说图书馆老经常闹鬼,很多时候同学找的一个空位子坐下时,背后总会传来:这有人!结果这同学别吓一大跳。

4、抽自己的烟,让别人受去吧

校园里“吸烟一族”还不少呢,食堂、寝室、教室、会场„„处处能见着他们的身影:嘴里叼着根烟,一阵“烟雾缭绕”,一股“香味”弥漫开来,正在吃饭的无心思吃饭,正在学习的无心思再学习,正在听报告的更没有心思了。不仅如此,调查表明,吸二手烟几乎等同于吸烟,感情全校的师生都在接受香烟的毒害。损人损己之事,还是少干为妙。

5、当浪费成为一种习惯

洗手间水龙头哗啦啦的水声,同学们你来我往却对此毫无反应,只留下脚步声为它“伴奏”;
走廊上彻日彻夜亮着的路灯,教室里全部开着的灯光,似乎都默默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着讽刺——如今的学生节能意识竟是如此薄弱。

6、在图书馆的书本中乱写乱画,甚至撕去书本中的不菲章节,问校园什么东西最沧桑,图书馆的书肯定在黯然自怜。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本书拿来,站的角度不同,各自认为的重点不同,你划一段,我划一段,顷刻间“斑马线”就形成,更有甚者直接在书上开起论坛,后面的人对“先驱”留下的笔记有异议,辩,又一段洋洋洒洒。还有些同学岁不兴玩文字,但人家好复制粘贴,直接撕下心仪的那几页。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学校有限的图书资源,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

7、出口成“脏”

把脏话当口头禅的同学可真不少,有的同学甚至在公共场合也是脏话连篇,没有一点忌讳,似乎说脏话已成为一种习惯,甚至一种时尚。有的同学面对不文明行为时,为了表明自己持批判态度,便破口大骂,不曾想在鄙视不文明的同时也在制造不文明。

六、调查总结

通过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情况看,在我们的校园里不文明的现象到处可见,例如:图书馆里串头接耳,打闹。公共场合抽烟,阅览室大声喧哗等等。这就充分说明了现代大学生里还有一大部分人文明意识淡薄、道德素养低下。我们作为大学生应该是一个讲文明讲道德的高素质人才,可是每天都有不文明的行为发生在我们身边。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 ,是我们树立良好形象的基地。可在这片神圣的土地里却有很多不文明的现象,其实大家都知道做这些事情是不对的。但由于他们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再加上道德的约束力越来越小,所以导致这种不文明的行为频频出现,这也从侧面上反映了整个社会的风气,近些年来,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人们传统的文化道德思想的认同受到冲击,同时又没有新的公认的道德体系出现为大众接受,法律对于这些行为又是鞭长莫及,所以才会屡禁不止。

长期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思想根深蒂固,要想改变这种思想,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不可否认,我校绝大多数学生的素质是高的,能够做到“文明行事”,但不文明行为仍然存在。这是因为大家反对这种不文明现象的态度还不是很坚决,虽然认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但没有从行动上去杜绝这种现象,有的甚至“两耳不闻窗外事”,持听之任之的态度。大部分同学都认为不文明行为是素质低的表现,应加强教育,但实际生活中大家没有用行动来反对不文明行为,没有尽力阻止它们的发生,在客观上默认了它们的现实性,滋长了各种歪风邪气。文明监督成为现实的要求和呼唤。

综合调查的情况我现在提几点建议:

一、校园呼唤文明行为,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

二、相应的宣传与造势工作尚需加强,让了解与自已相关的事情细致些。

七、采取对策

在调查中,我们向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征求了改进校园不文明现象的解决办法。总结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教育。

这里并不是强调要告诉学生什么是不文明行为,因为几乎所有学生都对什么样的行为是不文明都有清楚的认识,我们建议的是,希望学校能帮助学生们树立起校园行为的荣辱观,在自己做好对自己的管束的同时,也要勇于指出他人的不文明行为,积极帮助改善校园文明情况,营造良好校园文明氛围。

二、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

从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于关乎自己利益的事情尤为看重。在做好监督机制的前提下,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和个人的利益挂钩,即使不能真正落实到扣分或加分,也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同学们对校园不文明行为的重视,收敛,甚至彻底改掉不文明习惯。

第三、注重思想道德教育,转变大学生的认知错误。

高校在重视知识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同时,更应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的教育。要让他们知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通过教育和引导,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自觉文明意识,增强抵制不文明思想行为侵蚀的能力;
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大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将自觉文明意识转化为自觉的文明行为。在教育过程中,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在教育、灌输的基础上,重视集体的影响、约束作用,先进典型的示范、激励作用,正确舆论的导向、监督作用等,并随时注意纠正不良思想和行为。

四、强化校规校纪的严肃性。

做到全方位育人校规校纪是学校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制定的具体管理制度,也是规范大学生言行和道德标准的手段。校规校纪教育既是纪律教育的具体化,又是约束大学生言行、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的重要环节。加强校规校纪教育,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纪律意识,使大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创造条件。

校园不文明行为

调查目的:了解校园不文明现象,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调查时间:2014年1月10日

调查地点:教学楼1号、图书馆、民族餐厅、西操场

调查方式:观察法,对校园不同地点的观察

一、前言

校园作为学习活动的场所,而良好的环境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愉悦的心情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旦这种学习场所被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充斥,我们的心情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应该倡导校园文明现象,创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优雅环境。

二、校园不文明现象

教学楼:教学楼墙上桌子乱涂乱画、不冲厕所、桌子内有大量垃圾、占座 图书馆:占座现象、将随后拿来看的书不能放回原位

民族餐厅:占座、打饭时不排队、浪费严重

西操场:场地具有瓜子皮、垃圾

三、调查结果分析

1、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占座现象属于相对严重的现象,就其原因有个人原因,也有校方的管理原因。对于个人而言:特殊时期占座属于“正常”,比如临近期中期末考试、考研、考公务员时期,考试大军将座位变得供不应求,但是在平时比如图书馆,本身有些人已经有座位,但是就是将自己的包包、书籍或随身带的东西放在座位上,给人这个座位有人的错觉。就其校方的管理团队而言,可供上自习的教室少,平时在一些时期开放的可供自主学习的教室有限。

2、其他不文明行为,个人的自身素质占主要原因,一些人从小养成随手乱仍垃圾的习惯,在他们眼里,这是很不起眼的一部分,殊不知一切从小事做起。在桌子、墙壁的乱涂乱画,是一些人惯有的做法,有考试的信息,也有他们自己所谓的“艺术”之作,这些行为破坏了校园的某些正常秩序,例如经常需要保洁阿姨擦洗,还需要学校定期对破坏严重的部分维修,于己于他都是一种负担。

3、排队在生活中很常见,在银行里,在吃饭的时候,在领取赈灾物品时,然而在校园民族餐厅我们可以看到,打饭没有秩序,甚至时而出现推挤现象,这给餐厅业主带来了很大的烦恼,明明大大的几个字写着:请自觉排队,但是没有人管他,依然我行我素,在拥挤中打自己的饭,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有内外因,外因主要是学生刚下完课,人流大,餐厅本身也小,内因主要是大家潜意识里都想早点打到饭,从小没有排队的习惯;
其次平时的学习生活很忙,大家很少注意这些“微小”的行为。

4、近平主席上台以来,提倡节俭,因此节俭之风在全国盛行,但是对于校园而言,节俭之风似乎并不是那么有成效,浪费依然很严重,比如在餐厅,不根据自己的量打饭,这种现象的产生,个人的原因是主因。校园的学生来自南北方,生活习惯不一样;
其次学生花的是父母的钱,抱着一种不珍惜,不节俭的态度;
但是对于餐厅方面来说,饭菜质量差、可选的余地少、餐厅竞争力低。

四、解决对策

1、对于占座:首先校方应该满足学生的上自习需求,及时调整可开放的教室数量,保证自习可上,特殊时期可安排一定的工作人员进行疏导,做到人性化服务。其次对于学生自身而言,需要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素质,保证自己的行为不影响第三方,做到德行天下,传播文明行为。

2、乱扔垃圾等行为:首先校方管理团队应设立较合理的垃圾箱放置点,保证垃圾有地方可放,并且还应派工作人员及时清理垃圾,而且应该对放垃圾做一些宣传引导。其次对于个人而言,向前一步,文明一大步,这应该还是个人的自身修养问题,个人应养成良好的习惯,虽然是一小步的差距,但是确是文明的差距。

3、排队:首先应该保证餐厅的服务质量,并且设立疏导人员,在高峰期进行提示,一旦提示久了,势必会形成一种自觉意识,不必为这种现象烦扰,而且打饭窗口也应有所提示。其次对于个人而言,大学生本身就是文明的象征,象征着高素质,所以应该养成主人翁意识,自觉排队,互相谦让,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浪费历来是一大诟病,对于校方餐厅而言,首先应提高饭菜质量,饭菜应具有多样性,不在以单一的形式呈现;
其次。对于学校而言,应将餐厅出租给有能力,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公司或个体户,并且应适当提高民族餐厅的数量,以便存在竞争力;
加大对节俭的宣传,响应国家的号召。对于个人,浪费不浪费虽然取决于自身,但是应主动适量打饭,多了解外界粮食的动态,为后代多考虑;
我们的节俭,或许可以为其他贫困地区的人带来一定意义的缓解,这不仅仅是一份社会责任,更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在享受各种权利的同时,还应当履行社会责任,实现自身的价值。

五、总结

大学校园是学习、生活的地点,也是我们的另一个“家’,所以爱护靠大家。当你看见不文明行为时,应当本着一种主人翁的意识去制止、劝导。一个优雅、舒适、有秩序的校园环境不仅仅关系着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更是社会文明风气的体现,也是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属于社会的前沿,因此社会道德文明建设应当首先从校园开始,鼓励大学生树立健康、文明的社会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我们的国人的素质才会不断的提高,国家才会更加富强、文明。

调查报告说明

办学行为自查报告

银行员工行为自查报告

校园不文明现象调查报告

不文明现象调查报告(共7篇)

相关热词搜索: 调查报告 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