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课复习重点
第一章
中国国防
1 1、 、 国防的定义、基本要素
定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要素:
国防的主体是国家; 国防的目的:捍卫国家的主权;保卫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 国防的手段:军事、政治、经济、外交 国防的对象:侵略、武装颠覆
2 2、 、 国防的 基本类型;
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3 3、 、 国防历史的启示;
(1)
经济发展史国防强大的基础 (2)
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
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坚强的关键
4 4、 、 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动员法的 基本情况 ;
我国国防法规的基本法——《中国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我国第一部全面调整和规范国防教育的法律——国防教育法 第一部推动中国和平统一的法律——《反分裂国家法》
5 5、 、 我国国防领导 体制 ;
国防领导体制,亦称军事领导体制,是指国防领导的组织体系及相应制度,它包括国防领导机构的设置、职权划分、相互关系等。
6 6、 、 我国武装力量 建设 ;
我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7 7、 、 国防 动员的 概念
(1)
动员的主体,通常是国家动员是一种高度体现国家意志,维护国家利益,在国家授权下以国家名义实施的行为,是国家履行职能的特殊表现。
(2)
动员的对象,是一切能够为战争服务的“人力、物力、财力”。
(3)
动员的手段,是国家“采取紧急措施”,通过转变体制而形成的动员机制。
(4)
动员的实质,是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
(5)
动员的过程,分为平时动员准备和战时动员实施 (6)
动员的作用,在于夺取战略主动权,全力保障战争的实施。
8 8、 、 国防动员的内容 。
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交通战备动员、人民防空动员、政治动员
第二章
军事思想
1 1、 、 军 军 事思想的概念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概括。
2 2、 、 著名的军事思想家及其代表性著作和理论
孙武“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3 3、 、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含义
(1)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
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 (3)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4)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4 4、 、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
产生时期:1921-1935 (2)
形成时期:1935-1945 (3)
发展时期:1945-今
5 5、 、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1)
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军事理论的方法论 (2)
人民战争思想 (3)
人民军队思想 (4)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5)
国防建设思想 1、简述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主要内容要点:
(1)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革命道路 (2)组织最广大的人民革命统一战线 (3)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4)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5)各种斗争形式相配合 (6)创立与人民战争相适应的战略战术 (7)坚持军民结合增强战争力量或国防力量的方针 (8)正确处理战争和国防建设中人民的长远利益与暂时利益的关系
6 6、 、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的主要内容
以“实事求是”为总的指导原则,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关系的理论为依据,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支有中国特色的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军队,阐明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一系列基本原则,是一套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包括:无产阶级战争观的新拓展、新时期人民军队建设和中国特色的国防。
2、简述邓小平新时期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主要内容要点:
(1)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
(2)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
(3)坚持人民战争,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4)军队建设必须坚持为现代化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5)始终不渝地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政治上永远合格 (6)质量建军,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7)从严治军,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 (8)军队和国防建设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事业
7 7、 、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要内容
其核心思想是:以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以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为目标,以机械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为任务,以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全面建设一支欠打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
8 8、 、 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要内容
(1)新世纪新阶段军事战略思想 (2)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建设思想 (3)新世纪新阶段的国防建设思想
第三章
战略环境
1 1、 、 战略含义与构成要素
战略亦称军事战略,是指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构成要素:战略目的、战略方针、战略力量、战略措施
2 2、 、 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仲得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时代主题、世界战略格局、世界经济形势、周边安全形势
3 3、 、 国际战略格局基本类型
单极格局、两极格局、多极格局、多元交叉格局
4 4、 、 国际战略 格局 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
历史演变 (1)19 世纪及其以前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2)20 世纪上半叶的帝国主义阶段 (3)20 世纪 50 年代至 90 年代的两极对立阶段 发展趋势 (1)多极化趋势在进一步发展,但是过程漫长 (2)未来国际战略格局中各方关系将日趋复杂化 (3)国际反恐斗争影响国际战略格局演变
5 5、 、 5 5、 、 我国安全政策
6 6、 、 6 6、 、 掌握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征,关注我国周边的热点问题 。
我国周边地区热点之一的朝鲜半岛是东亚各国利益的交汇点,各大国都不希望朝鲜半岛出现危机。
书本 P165
第四章
军事高技术
1 1 、 高 技术、 军事高技术 的 概念
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技术群。
军事高技术,就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高技术。
2 2 、 军事高技术的主要特点
高技术的特点:
高智力、高投资、高竞争、高风险、高效益、高保密、高速度 军事高技术的特点:
发展的超前性、效果的突然性、应用的双重性、高度的保密性
3 3 、 军事高技术的分类
军事基础高技术和军事应用高技术
4 4 、 精确制导技术的分类
自主式制导、寻的式制导、遥控式制导、复合式制导
5 5 、 了 解导弹多种角度的分类
(1)按发射点和目标位置分:从地面发射的、从空中发射的、从水面发射的、从水下发射的 (2)按作战任务分:战略导弹、战术导弹 (3)按射程分:近程导弹、中程导弹、远程导弹、洲际导弹 (4)按弹道特征分:飞航式导弹、弹道式导弹 (5)按攻击的目标类型分:反坦克导弹、反舰导弹、反雷达导弹、反卫星导弹、反导弹导弹
6 6 、 精确制导武器的定义
精确制导武器,可分为导弹和精确制导弹药两大类。
7 7 、 了解侦察监视技术、电子对抗技术、 指挥控制技术、。
新概念武器的基本情况。
侦察监视技术:地面侦察监视技术、水下侦察监视技术、航空侦察监视技术、航天侦察监视技术 电子对抗: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电子设备的摧毁与反摧毁 新概念武器: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环境武器、非致命武器、基因武器
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
1 1 、战争形态基本概念及划分
战争形态是指由主战兵器、军队编成、作战思想、作战方式等战争诸要素构成的战争整体。可分为四种战争形态: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
2 2 、 信息化战争的定义
信息化战争是指在信息时代,信息化军队在多维空间用信息化武器装备所进行的,以信息站为主要作战样式的战争。
3 3 、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
精确战、网络战、电子战、情报战、心理战
4 4 、 信息化战争的特点
战场空间多维化、作战力量一体化、战争过程短暂化、作战行动实时化、作战样式多样化、作战效果精确化
相关热词搜索: 书背 军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