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29 沂邳线沂南县城至兰山费县界段大中修工程二合同
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编制:机务安全科 审核:
批准:
山东科达基建有限公司 S229 沂邳线沂南县城至兰山费县界段大中修工程二合同 项目经理部 2020 年 6 月 11 日
触电现场处置方案 1
总则 1.1 危险性分析 触电事故和其他事故比较,其特点是事故的预兆性不直观、不明显,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因此,在保护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体触电伤害事故是极易发生的。所以,施工中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发生触电事故时要正确处理,抢救伤者。
1.2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生产现场管辖范围内发生触电事故的现场处置工作。本方案可以独立使用,也可结合要本项目的《综合应急预案》使用。
2
事件特征 2.1 事故类型 依据造成触电事故的触电方式,把触电事故大体分为如下类型:
使用电动工具与临时用电闸箱触电;使用施工电源触电;现场集中控制的开关柜配电间堆放杂物,防雨、防潮不当导致触电;宿舍、办公室、活动板房配电线路短路接地;施工现场及生活电源未统一布置,乱接电源及不规范接法造成触电。
2.2
危害程度 当人体触电时,人体与带电体接触不良部分发生的电弧灼伤、电烙印,由于被电流熔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等侵入人体皮肤引起(的)皮肤金属化,严重时也可能致人死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部位较多,
发生触电事故几率大,危害严重。
2.3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2.3.1 高、低压交流系统无接地或防漏电系统失灵发生漏电。
2.3.2 无证人员乱接乱拉电线、无证操作。
2.3.3 人员误操作导致漏电。
2.3.4 大雾、雷雨等自然灾害导致漏电。
2.3.5 设备绝缘受损放电、爬电现象。
3
应急组织及职责 现场指挥:由当值班组长担任;负责现场指挥及事故升级预警上报工作。
抢险组员:最初发现触电受伤人员的第 1 位员工;负责现场的急救工作。
支援组员:当班其他员工;负责对外报警和汇报领导。
4
应急处置程序 任何人发现发生触电事故后,应立即向运行人员报警,运行当班项目负责人接到报警,立即汇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和应急办公室,并指派人员到现场核实,要求其反馈现场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作救援处置。待项目应急救援指挥人员赶到现场后,应向应急救援指挥人员说明情况并按指挥人员的命令执行。
4.1 事故升级及预警 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启动项目级应急综合预案。
(1)当有人员受到触电重伤晕迷、停止呼吸或心跳停止时;
(2)当有多人受到轻伤或伤情不明确、不断恶化时; (3)应急现场总指挥觉得应提前预警的其它情况。
4.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2.1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接到施工现场及其它与有关的工作场所发生触电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上报业主应急领导小组和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启动本方案。
4.2.2进入应急状态后应立即用最快方式通知工作组人员迅速结集,并立即通知施工现场各班组长立即停止施工生产工作,组织现场救护人员对伤者进行救助,根据伤者情况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通知专业救护人员迅速赶到事发现场,并组织其他无关人员进行撤离,保护好事故现场。
4.2.3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2.3.1 现场紧急救护 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因为有触电的危险;如触电者处于高处,解脱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因此要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 5s 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或医护人员接替救治。
急救要点: ①迅速关闭开关,切断电源。
②用绝缘物品挑开或切断触电者身上的电线、灯、插座等带电物品。
③保持呼吸道畅通。
④选择呼叫 120 急救服务。
⑤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坚持长时间进行。
⑥妥善处理局部电烧伤的伤口。
⑦对触电受伤症状较轻或经抢救好转时,应让其安静地休息,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要注意观察,防止病情突然加重。
4.2.3.2 触电紧急救援:
心肺复苏法,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
通畅气道,触电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通畅。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
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颏法。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严禁用枕头或其它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更加重气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 1~1.5s。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博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
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嘴唇紧闭,防止漏气。
胸外按压,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
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 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 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
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正确的按压姿势。
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
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
3~5 厘米;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博动。
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医院时,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法抢救,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能中止。
应创造条件,用塑料袋装入砸碎冰屑做成帽状包绕在伤员头部,露出眼睛,使脑部温度降低,争取心肺完全复苏。
4.3
事件报告流程 4.3.1
发生触电伤害伤亡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报警。
4.3.2
当班现场管理人员接到报警立即汇报应急总指挥或应急办公室。
4.3.3
报警和接警时要清楚如下信息:
4.3.3.1
事故的性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 4.3.3.2
人员受伤的程度,典型症状等,受困人情况、人数等; 4.3.3.3
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它应对措施; 4.3.3.4
现场救治所需的专业人员及设备; 4.3.3.5
报警单位、联系人员及通讯方式。
5
注意事项 (1)若触电事故发生在生产或施工现场,进入现场的施救人员必须佩戴齐全劳动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
(2)现场施救时要将伤员移至安全的地方; (3)现场施救要正确及时,严防造成伤员伤事扩大; (4)联系医疗单位救治时必须以就近为原则; (5)如伤者在不易救援的地方时,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之后才能接近进行救援,避免救援者发生事故;
(6)现场警戒组应保护好事故现场,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破坏事故现场,以便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调查。
相关热词搜索: 处置 触电 事故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