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0410-2017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向市人大)

0410-2017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向市人大)

时间:2025-08-02 13:33:30 浏览次数:

 2017 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中共海宁县委 海宁县人民政府 (2017 年 4 月 13 日)

 尊敬的水泉主任及各位领导:

 现在,我就海宁县 2017 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个简要汇报。

 一、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海宁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三个第一”的殷切期望和“强南富北、民生立县、挺进五强”的发展主线,坚持“稳住、进好、调优”总要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推进“二次创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一季度,全县预计(下同)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10.5%,增速较去年同期快 0.4 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 65.87 亿元,增长 11.74%;工业总产值 658.6 亿元,增长 16.9%,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 601.5 亿元,增长 17.4%;固定资产投资 207 亿元,增长 1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4.5 亿元,增长 7%;外贸进出口总额 7.8 亿美元,增长25%;引进市外境内资金形成固定资产投资 47.4 亿元,增长 12.9%。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发展来势较好。

 一是工业 经济明显回暖。

 。1-2 月,全县工业生产持续回升、稳中趋快,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2.3%,增速居全市第一;规模工业企业

 利润 14.8 亿元,而去年同期仅 0.93 亿元(不含大众)。主导产业稳健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电子信息三大产业共完成产值 267.9 亿元,增长 18.4%,其中上汽大众、广汽三菱凭借上市的新车型,产值分别增长 75.1%、251.6%。重点企业止跌回升,其中三一重工挖掘机 2 月份的销量超过 3600 台,增长 360%;中联重科、铁建重工产值分别增长 127%、99.4%。

 二是服务业发展亮点纷呈。围绕生产性服务业扩张、生活性服务业提质目标,制定出台系列措施,明确产业支持和分类考核办法,深入推进“个转企”和“企业主辅分离”,努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层次提高、比重提升。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由 15 家增至 35 家,1-2 月实现营业收入 2.4 亿元,同比增长 92.9%,较去年同期高 57 个百分点。房地产发展形势良好,1-2 月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 39.5 万平方米,增长 29.4%;商品房销售额 23.1 亿元,增长 49%,去库存效益明显。金融存贷持续增长,截止 3 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083.2 亿元,同比增长 21.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921.8 亿元,同比增长 36.7%。

 三是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调结构、补短板,一季度共完成农业招商引资 3.6 亿元,新增土地流转 2500 亩。完善“县+镇+企”三级创客平台,加大“三个一百”创客典型招募力度,洽谈创客项目 60 家。

 四是全域旅游方兴未艾。积极探索全域旅游模式,举办了“花漫浏河·樱爱如约”第二届红樱文化旅游节、开慧镇首届乡村厨艺大赛、浔龙河大型新春梦幻灯会、春华镇第二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旅游人气剧增,引爆了旅游经济。一季度,共接待旅游人数 197.1万人次,同比增长 15.6 %;旅游总收入达 21.9 亿元,增长 14.8%。

 春节期间,浔龙河灯展共接待游客近 20 万人,综合收入逾 850 万元。春华镇 5000 亩油菜花海先后被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新闻联播》等媒体报道。

 (二)强势推进项目建设,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一是管理机制日趋完善。制定了《海宁县 2017 年重大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分解表》、《海宁县 2017 年重大项目开工时间节点表》,明确责任单位,细化建设任务,倒排时间节点。健全县级领导联点帮促重大项目机制,坚持“周排查、月调度、季讲评、年考核”,确保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今年我县纳入市对县考核的重大项目共铺排 127 个,年度计划投资 229.75 亿元,一季度预计完成 80.08 亿元,为年度计划的 34.86%。应开工的世景国际广场等 8 个市重大项目全部开工,另外洋湖小学、星沙城区社区公园及配套 2 个项目提前开工。二是“二次创业” 全面推进。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指挥长的“二次创业”指挥部,全力以赴推进以黄花综保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区建设。截至目前,黄花综保区 2.5 万平方米的必检房建项目和 11公里市政道路均已符合验收条件,建成标准厂房、标准仓库、冷链仓库 4.1 万平方米,正在进行机械安装,另有 7.2 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仓库和 8000 平方米进口药品监管仓库正在抓紧建设。

 三是 民生工程 加快推进 。县妇幼保健院即将于 6 月建成营业;星沙联络线万家丽路以西段将于 6 月 30 日通车;宁华南路顺利竣工并通过验收,物流大道二期、捞刀河南路、东十一线等项目稳步推进。同时,招商项目取得较大突破,总投资 50 亿元的广汽三菱 15万辆整车和 30 万台发动机项目成功签约,其中一期年产 15 万台发动机项目于 3 月 29 日开工建设。

 (三)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一是 强化环境保护整治。利用中央将对我省开展环保督察的契机,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县区联动,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坚持问题导向,坚决按照中央省市交办的任务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隐患问题抓整改,严格环境审批管理,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环境监测、饮用水源保护等系列工作,努力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二是 加强城乡建管。完成湘郡、湘绣社区公园建设和 5座公共站厕改造,社区提质提档、城区美化亮化工作等加紧推进。全面推进绿色城市建设,铺排“千园之城”公园 9 个,大力实施三年造绿大行动,磁浮生态景观走廊二期等 4 个市造绿复绿重点项目均启动建设。制定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提升方案和城市管理考核办法,开展市政管理平台建设,实施智能监控监视管理。成立黄花、金井 2 个执法分局,全面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三 是 致 力美丽乡村建设 。制定《海宁县 2017 年整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开展开慧镇、金井镇整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完成 2017年度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特色村建设项目铺排,形成“18+8”的市级示范村、特色村创建格局,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四是协调推进社会事业,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一是 切实强化社会保障 。按照“脱贫不脱政策,摘帽不摘扶持”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回头看”,推动造血式扶贫,确保脱贫质量。春节慰问各类对象 37960 人,发放慰问金 3500 余万元。大幅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人员供养标准,今年 1 月 1 日起城乡居民低保标准从450 元/月/人提高到 550 元/月/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达 160元/月,为全省最高水平。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4150 人,带动城乡

 就业 5396 人。积极推进春华集镇电磁厂棚户区改造,完成廉租住房货币补贴 114 户、223 人、107040 元。

 二是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不动产登记工作全面推进。启动 4 所市实事幼儿园、20 所中小学校新建或改扩建项目建设。加快北师大海宁附属学校落地,完成湖师大附中星沙学校(高沙学校)筹建用地手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基本药物制度,积极推进县人民医院建设和精神病院择址新建,卫计服务不断优化。举办新春有奖猜灯谜、“三八”跳绳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做强“五彩星沙”、“活力星沙”、“书香星沙”系列品牌。

 三是保障大局和谐稳定。启动 197 个村(社区)“两委”同步换届工作,确保换届选举依法依规。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管控大整治行动和“打非治违”行动,一季度共排查隐患 315 条,收缴罚款 36.8 万元,工矿商贸领域未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完善应急工作机制,扎实做好涉军等重点群体的矛盾排查和信访维稳工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季度,虽然我县各项工作实现“开门红”,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体现在:

 一是企业成本费用快速上涨。当前,企业用工、物流、融资等成本均处于高位且呈快速增长趋势,尤其是企业用于购买员工社保的支出每年以 10%以上的速度增长;工业产品价格增长空间有限,部分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

 二是 工程机械行业持续下行。1-2 月工程机械行业完成产值 91 亿元,同比下降 1.5%,虽然降幅较去年底收窄 5.6 个百分点,但是持续下行态势明显。受下行影响,工程机械配套企业呈现出向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三是消费市场需求不旺。1-2 月,全县完成社零总额 69.8

 亿元,同比增长 5.5%,较去年同期下降 3.3 个百分点,其中限上部分 46.2 亿,同比增长 1.4%,较去年同期下降 4.9 个百分点,现历年来同期增长率最低值。受汽车板块整体环境低迷、高基数及透支效应影响,1-2 月汽车板块负增长 0.41%,同比下降 0.7%,而汽车板块在全县限上总额中占比 80.6%,在汽车行业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中,社零面临巨大压力。

 四是部分项目建设进度滞后。一方面,受天气、腾地等因素影响,部分项目施工进度缓慢;另一方面,一些需要请市协调对接和县级以上相关单位审批的项目程序繁杂,手续难办。

 三、下阶段工作重点 下阶段,我们将按照炼红书记关于海宁县要着力打造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第一县、第一极、第一城”的指示要求,进一步认清新形势、把握新要求,进一步坚定方向、明确重点、狠抓关键,在落实上下功夫、用真劲,全力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海宁创建国家中心城市作贡献。

 (一)以转型升级为核心加快推进产业发展。一是大力振兴实体经济。贯彻落实正月初七省委家毫书记到海宁经开区调研时关于“产业园区是实体经济最重要的载体,必须聚焦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快发展实体经济”的指示精神,抢抓海宁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战略机遇,支持经开区打造自主创新示范区和 5000 亿级园区,推动三一重工、铁建重工、山河智能、中联重科等工程机械企业智能化转型。支持广汽三菱、上汽大众、广汽菲克、长丰集团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经开区和黄兴会展经济区为抓手,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临空经济

 区为依托,继续加大黄花综保区招商力度,着力引进航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以全域旅游为契机,加速发展休闲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鼓励企业“主辅分离”,全面推进“个转企”,着力提升服务业占比。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做优省会近郊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二是以黄花综保区为核心加快推进“二次创业”。贯彻省、市委重大决策,把临空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精准对标,紧紧围绕临空经济建设开展“二次创业”,努力打造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狠抓基础配套,狠抓产业圈建设,扎实开展临空经济核心区环境整治、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环境保护“四大行动”,切实解决临空经济核心区域建设、规划、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征地拆迁腾地速度,为尽早启动黄花机场第三跑道和 T3 航站楼建设创造条件;扎实推进 143 个临空经济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机场东扩工程第二跑道、空管中心等 55 个重点项目尽早竣工投入使用;做好 4 月底黄花综合保税区预验收工作,确保 5 月 31 日前实现封关运行,为今年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 10 亿美元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以共建共享为核心加快推进“民生立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民生立县三年行动计划”,努力让人民群众经济更富有、生活更富裕、内心更富足。落实和北师大合作办学,加快推进一批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新建和提质改造;以纪念田汉诞辰 120 周年为契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力推

 每一个镇都有文旅项目;确保 6 月 1 日之前县妇幼院投入使用,确保三季度新的县人民医院启动建设;严格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做好中央省市环保督察迎检工作,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打好蓝天保卫战;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不断巩固扶贫脱贫成果,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过得更好。

 四是以深化改革为核心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地位,继续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抓好财税、金融、国企国资、非公经济、产权保护、社会民生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完善产业引导、财政资金、人才激励、行政管理等制度,加快“智慧政务”建设,探索大数据应用服务,让全县人民更好地享受到改革的成果。

 五是以创新社会治理为核心全力确保安全稳定。牢固树立现代法治理念,推进精细化社会治理。突出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开展社会化禁毒,推动县区劳动仲裁一体化。强化信访源头治理,畅通群众合理诉求渠道。以更强的责任意识、更硬的工作举措、更大的工作力度,抓好安全生产、舆情应对等工作,绝不允许发生政治事件、群体性事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恶性舆情事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相关热词搜索: 经济社会发展 市人 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