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整洁等美的现象对学生习惯的影响》 实施方案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教育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克服自己的不足,把一些好的现象,好的成果变为自己所固有能力。我校是一所乡村学校,学生来源层次不齐,学生的学习水平,生活习惯也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家长们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同,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较弱,学生在校有各种各样的不良习惯。老师们再三强调,总是不见好转。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低年级学生的爱好之一就是画画。因此,希望通过学生接触美术和对美的印象,了解形成审美观念,从而促进学生习惯养成和良好品德的发展。
二、课题拟定 美术是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事物以及表现和表达情绪、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学生来说正处于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正确的导向会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很大的作用。
一二年级学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自我意识,表现出了一定的自尊感。当他们犯错误时,如果直接批评他们,必定会造成他们的心理压力,从而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在不知觉中强化他们的错误行为习惯。如果能从侧面利用学生的模仿心理和强烈的自尊心来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这种手段可能更为有效。。
三、研究目标 目 标:
1、通过美的情景影响学生的审美。
2、通过情景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个人行为习惯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访谈,了解学生在家生活、学习情况,为课题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3.特殊问题研究:对学习习惯较差,问题较大的学生采用个案观察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一日生活、学习活动得以正常开展。
4.通过家长园地、组织开放日,家长会等活动,及时与家长沟通。
5、经验总结法: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总结研究成果。
五、实施步骤及研究措施 课题研究的对象 阳伯小学一,二年级学生 1.准备阶段(2019.9——2019.10)
了解学生心理,收集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分析并制定对学生行为习惯影响的方案。
2.实施阶段(2019.10——2020.3)
(1)发放学生问卷调查表
(2)针对各类学生非正向行为,收集各种类别的有教育意义的情景照片,影片。如:整洁的教室,规律的作息等。
(3)通过召开家长会,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幼儿个人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4)开展卫生习惯评比
(5)做好研究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和原始资料的积累。
3.总结阶段(2020.5—2020.6)
(1)整理研究过程的资料,案例。
(2)写课题研究结题论文。
课题内容:
一是从学生心理特点入手。小学时期的学生“模仿性”较强,喜欢模仿成人或电视上一些人物的动作。要很好的针对这一特质有效引导学生行为。
二是从“实”出发。任何的研究都不能脱离实际,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通过对比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对美好事物的认识。要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和理解能力,不能建空中楼阁。
三是从“做”出发,也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尝试,从而获得有效经验。只有学生通过实践得来的才会让学生牢记,通过潜移默化
的思维和行动影响,让学生将这些美好现象从脑海中的印象转变为自己的习惯。
六、预期成果 1、通过学习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良好的行为习惯。
2、学生通过模仿形成好的审美意识进而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使行为习惯趋于良性发展。
3、通过对美的理解正确导向,确定学生审美对行为习惯的影响,并在全校推广。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整洁 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