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对双方农业影响的研究
】
【摘要】此课题主要探讨自 2018 年年底美国悍然挑起对中国的贸易战至今,双方农业的状况,以及对如何发展提出建议。收集双方政府官方公开的数据,整理行业相关新闻以及参阅相关学术文章。对中美农业代表性农产品大豆的进出口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运用 sas 进行数据预测。将数据进行梳理,分析及预测,促进有效的风险管制,防范重大冲突。
文章主要运用图表分析法对比中美贸易战前后双边农业贸易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双方农业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暴露出两国农业结构的弊端。而两国要利用新形势发展农业,不仅需要各自对国内农业发展模式进行改革,也需要双方进行务实性的合作和建立良性竞争才能实现共赢。
【关键词】农产品;进出口;大豆;趋势
Study on the Impact of Sino-US Trade Wars on Agriculture of both side [Abstract] The paper focus on the situation of agriculture between the two sides and the suggestions on how to develop since the U.S. brazenly started the trade war against China at the end of 2018. I collect public government data, collate industry-related news and refer academic articles. Analyze the import and export index of representative agricultural products,soybeans, and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by sas. Combing, analyzing and predicting the data can promote effective risk control and prevent the major conflicts.
The paper mainly uses the chart analysis method to compare the bilateral agricultural trade data before and after the Sino-US trade war, and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both sides of agriculture are affected to a certain extent. At the same time exposed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of them. In order to make use of the new situation to develop agriculture, not only the two countries need to reform their domestic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l, but also to carry out pragmatic cooperation and establish healthy competi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win-win results.
[Key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import and export
soybeans
trends
目
录
1 前言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 1.3 文献综述 ................................................................................................................ 2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3.2 文献述评.............................................................................................................. 3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3 2 中美贸易战的相关概述 ........................................................................ 4 2.1 中美贸易战的起因及现状 .................................................................................... 4 2.2 中美双边贸易发展概况 ........................................................................................ 4 3 贸易战对中国的农业影响 .................................................................... 6 3.1 贸易战对中国贸易大环境的影响 ........................................................................ 6 3.2 贸易战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 6 3.3 中国大豆进口的数据分析 .................................................................................... 8 3.3.1 中国大豆历年进口量的数据分析...................................................................... 8 3.3.2 中国大豆历年进口金额的数据分析.................................................................. 9 3.3.3 贸易战以来中国大豆进口数据的变化............................................................ 10 4 贸易战对美国的农业影响 .................................................................. 12 4.1 贸易战对美国贸易大环境的影响 ...................................................................... 12 4.2 贸易 战对美国农业的影响 .................................................................................. 12 4.3 美国大豆出口的数据分析 .................................................................................. 13 4.3.1 美国大豆历年出口量的数据分析.................................................................... 13 4.3.2 美国大豆历年出口金额的数据分析................................................................ 15 4.3.3 贸易战以来美国大豆出口数据的变化............................................................ 15 5 中美双方大豆贸易趋势预测 .............................................................. 17 5.1 时间序列方法介绍 .............................................................................................. 17
5.2 建立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 18 5.2.1 数据处理............................................................................................................ 18 5.2.2 模型的拟合及检验............................................................................................ 20 5.3 利用模型预测 2020 一季度美国出口中国大豆总量 ........................................ 21 6 新形势下中美双方农业发展路径 ...................................................... 24 6.1 新形势下中美双方农业贸易的发展趋势 .......................................................... 24 6.2 针对美国农业产能过剩问题的相关建议 .......................................................... 24 6.3 中国利用新形式发展农业的对策分析 .............................................................. 26 7 结论 ....................................................................................................... 28 参考文献 .................................................................................................. 29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从 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到 1979 年中美正式签署双边贸易协定,两国打破了距离和思想的限制,对双方敞开大门,但是两国的贸易发展并不是一路顺畅。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一步一步挑起两国之间的摩擦,从 2016 年的小打小闹到 2018 年反复对中国加征进口关税。中国政府予以反击也先后公布加征大额关税的美国产品清单,随后双方进行的多次高级别谈判均以失败告终。直到2020 年 1 月 16 双方第一阶段协议正式签署,中美两国长达一年多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本文就中美贸易争端下两国农业的影响进行研究,反思并探讨新的发展路径。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18 年 6 月美国出尔反尔单边撕毁联合声明开端,中美双方于 7 月 6 日正式交锋。两国的紧张关系使得世界经济笼罩在阴霾之下。美国对华的贸易战抑制了中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对美国自身农业造成极大的影响,可谓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本文利用数据对比对继续进行贸易战的消极影响进行强调。对双方的贸易趋势进行预测,在贸易磋商的背景下,对双方农业如何发展提出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下,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本质上其实是美国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守成大国对快速崛起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忌惮和扼制,是两国之间关于全球战略的一种竞争,是两国之间一种更深层次的博弈 [1] 。但这是一种逆潮流的做法,不能阻止经济全球化的脚步。本文通过对农业数据的梳理,分析及预测,强调贸易摩擦对双方的利益损失。针对贸易摩擦下两国的农业提出建议,促进有效的风险管制,防范重大冲突。但根本上还是需要双方进行务实性的合作和建立良性竞争,合作共赢。
2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紧张的博弈下,中美双方的经贸合作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在国内,多数学者从中美贸易争端的产生原因,对中美双方的各行业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方式进行探讨。陈继勇(2018)主要针对中美双方贸易争端的实质进行讨论,指出美国以巨额贸易逆差对中国进行打压只是借口。造成中美巨额贸易逆差一方面是统计方法不同,根本原因是美国限制国内高新技术流入中国造成的进出口不平衡。杜鹃(2019)从农业的角度出发,主要探讨在贸易争端下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及农作物生产所受影响。提出通过政策引导,对外开放等解决国内农产品供需不平衡问题。国内针对此次争端中农业的相关研究讨论较多的是大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是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裴蓉硕士(2019),她采用定量分析的方式,验证中美大豆贸易对彼此之间乃至对全球大豆市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2] 。
目前国外关于中美磋商的讨论较多是贸易战中美方的战略,面对的现实问题,以及如何应对等方面的阐述。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C. Fred Bergsten(2018)从宏观视角论述中美之间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的必要性。他认为平衡很重要,多方位深度解读两国在协作贸易投资方面获益的必然性。探讨了商品贸易关税、农业服务贸易壁垒、出口管制等问题。Mark Ash(2020)指出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从 18 年度被巴西大豆出口替代,预测在贸易协定下,美国对中国大豆市场占有率可能会提高。实际销售取决于市场情况,且美国大豆库存可能增加。Getachew Nigatu 等人(2020)考察供需因素的变化,估计农业商品价格对商品市场的贸易影响。以便于政府修订农业市场有关问题的决策。
随着两国贸易磋商的进行,国内外针对农业方面的研究应该多为双方恢复合作后,如何建立良性竞争,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美的贸易紧张局势不仅影响到双方,更会延伸至全球多个国家。而关于如何建立风险防御机制也会成为中美两国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
3 1.3.2 文献述评 中美贸易争端的步步升级对中美双方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打击,国内外学者关于两国的应对举措和相关政策的研究越来越多。通过上文提及的国内外学者目前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学者注重分析各行业所受影响,提出应对相关策略,而国外学者较少关注国内受影响方面,而更注重寻求原因,预测风险及趋势。但两国对于此次争端的研究都不够全面,探讨不应仅限于国内,应拓宽视野才能更全面的建立解决机制。
此前关于在贸易磋商下中国农业所受影响,美国农业所受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将两国所受影响进行对比的分析较少。本文利用两国农业贸易数据比对,侧面分析双方农业所受影响,能更好的探讨如何取长补短,提升各自的竞争力优势。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此次研究主要利用图表分析法,利用真实数据比对,探讨中国与美国农业的发展现状。通过两国农业对比参照,深入了解在贸易战中双方农业的发展。最后利用时间序列分析对双方具有代表性的大豆贸易进行预测,探讨在这一状况下中美双方的农业如何寻求更好的发展。
文章关于中美双方农业发展的探讨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一)主要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缘由,重点研究当前中美双方在贸易磋商下的贸易现状。对此次贸易战的背景进行深度分析探讨。
(二)利用中国海关总署及美国农业部公开的农业数据以及具体的大豆进出口数据的两项指标进行对照分析。客观分析在贸易磋商下中美双方农业及大豆产业所受影响。
(三)将收集到的中美双方农业及大豆产业的数据进行对比讨论。通过 sas预测双方大豆未来发展趋势。
(四)通过中美双方大豆贸易的预测,宏观分析未来双边农业贸易发展新路径。
4 2 中美贸易战的相关概述 2.1 中美贸易战的起因及现状 美国方面声称主动挑起争端是由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过大,并且美方认为中国的限入政策和外汇倾销行为对美国出口贸易是极大的不公平。在中美第一阶段谈判中,美方要求中方停止各种形式的“中国制造”的政府支持,而自己却仍用多种方式补贴自己本国农业、制造业等。可见中美货物贸易巨额逆差并不是这场争端的主要原因,其本质原因是中国发展自身的比较优势产品对美国的出口不断扩大,这一行为分走了美国的一块“蛋糕 ”。美方认为其握在手上的世界经济主导权受到了挑战,便对中国实施全方位追击围堵,想要守住手中紧握的“蛋糕 ”。
中美贸易争端中双方制裁手段步步升级,在长达一年多的争斗中,双方都受损且急需进入止血阶段,双方也表达暂缓的诚意。在 2020 年新春伊始中美双方签署了第一阶段的贸易协定,协议中美国仍保留对中方加征关税的要求,这并未满足中方的要求,也是贸易回归正常化的绊脚石。此外还有关于中方要从美国购买产品的数额规定。第一阶段的协议签署,并不是这场博弈的结束,而是第二阶段谈判的预告。
2.2 中美双边贸易发展概况 2015 年到 2017 年中美双边贸易稳步增长。2018 年全年中美双边货物进出口额超过 6 千亿美元,2019 年全年双边货物进出口额超 5 千亿美元,从 2018年到 2019 年双边贸易总额急剧下降近 1 亿美元(见图 2-1)。中美双边货物进出口额的下滑侧面反映了这场贸易争端给双方的经济贸易往来带来重创,更制约了双方的经济发展。
5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图 2-1 2015-2019 年 1-11 月中美双边贸易总额 中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农业及制造业体量大,服务业蓬勃发展。但农业总体技术水平不高,且发展模式多为高耗能高污染,部分农场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多依赖进口。为进行产业升级,推行工业计划,鼓励“中国制造”,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而美国作为全球霸主,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先优势,同时农业具有高度机械化专业化的优势。美国既是农业出口大国,也是专利大国。美国为防止国内高新技术流入中国,对中国的出口限制也较多。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产品多为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等,同时中国也进口大量美国农产品如棉花、水果、猪肉、大豆等。而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多为轻工产品比如家具、玩具等,同时还有少数农产品如果蔬类。
5583.95785.96359.76335.25412.250005200540056005800600062006400660068007000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2015 年- - 2019 年1 1- - 11 月中美双边贸易总额双边贸易总额(亿美元)
6 3
贸易战对中国的农业影响 3.1 贸易战对中国贸易大环境的影响 持续升级的中美贸易博弈下,中国的贸易市场就在动荡和猜忌的阴霾下开始了 2019。这场争端对中国的贸易环境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的对外贸易来讲,可能造成中国进出口由顺差转为逆差,关税上调导致中国出口企业大幅度降低生产同时节约各环节成本,随之带来大型规模化企业面临亏损或倒闭,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受限,造成市场商品急缺最终引起物价上涨 [3] 。就国内的贸易环境而言,经济下行,企业的减产或倒闭带来企业员工收入下降甚至失业的风险,但百姓生活成本却不断增高,最终引起消费水平降低。
在持续的阴雨中,既带来负面的影响也可以带来一部分积极效应。中国对外出口受限,但是对内进口扩大,刺激了中国的对外开放力度,也倒逼政府扩张内需 [4] 。在合理的开放力度下,吸收外企的经营模式等而不再是单纯的吸收外资,同时刺激企业自主研发形成新兴市场。经济下行倒逼各级政府特别关注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营商环境。
3.2 贸易战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在这场争端中,中国农业所受影响短期重于长期。不仅仅是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及价格水平等方面的变动,而且涉及国内养殖生产及农业的经济发展。
(一)对国内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中国是产粮大国无人不晓,尽管中国产粮总量位居全球之首,粮食进口量却依旧在增加。可以说,中国的农产品进口也跃居全球前列。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农产品进口额从 2015 年的 1168.8 亿美元增长到 2019 年的 1509.7 亿美元。但是巨大的农产品进口额伴随着不小的贸易逆差,2015 年农产品的贸易逆差额为 462.0 亿美元,到 2019 年时已经达到 718.7 亿美元。从 17 年到 19 年我国的农产品贸易逆差连续增加。考虑到 18 年开始的中美贸易争端也有可能是贸易逆差增加的影响因素。
争端期间,中国两次公布对美农产品的加税,加征关税的产品涉及大豆,玉
7 米,水果,肉类等大宗农产品。一旦关税加征,国内农产品的进口总量一时会受到抑制造成需求紧张。所需的大量大豆,玉米及水果等会造成国内的一大缺口,因而需要重新转向其他国家进口。一旦其他国家为抢先占据中国农产品市场,增加国内农产品生产,也有造成全球农产品供给过剩的风险。但是长期来说,中国有了新的长期稳定的农产品进口伙伴,摆脱对进口美国农产品的过度依赖,更利于维持国内农产品进口市场的稳定。同时中国出口美国的农产品多为果蔬类,而美对中的加征关税一定程度影响中国果蔬类出口。但鉴于国内市场对此类农产品的消化能力较强,而短时间内果蔬类产户及相关企业的收益可能未能达到期望值。
(二)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就农产品而言,中国对大豆进口依存度高,主要用于生产饲料原料。中国暂停对美国大豆的进口将会转向其他国家进口,便会引起进口价格上升,虽然短期内进口量难以弥补缺口,但刺激中国大豆生产及转基因加速开放,一定时间过后大豆价格会回归正常水平。同时玉米可以作为饲料作物生产的替代品,本次争端可能助推玉米的竞争优势,提升玉米价格,进一步改善我国玉米供需格局。
大豆、玉米等饲料作物生产原料价格上升后,会冲击养殖盈利,即养殖业饲养成本提高,同时带动农副产品价格上升。以猪肉为例,19 年非洲猪瘟影响国内猪肉产量,使得我国猪肉进口量增多,而美国作为我国主要的猪肉进口国之一,争端影响猪肉进口成本,国内养殖成本提高便影响猪肉市场的最终销售价格水平[5] 。
(三)对中国养殖生产及农业经济的影响 国内农产品贸易受到的影响会延伸到养殖生产方面。正如前文提及的,中国主要从美国进口大豆和猪肉。进口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的时候,可能会抬高物价。在国内,大豆主要用于榨油,豆粕用于制作家禽饲料等,一旦大豆供给产生缺口,可能会提高养殖户的饲养成本。多方因素影响最终导致家禽肉类物价也走高,作为饲料替代品的谷类也产生积极的效应。随着物价的上涨,供不应求的状态能刺激国内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产。
一段时间内,农产品的进口和价格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很快会产生进口替代效应,促成新的进口合作伙伴,同时助推国内农业自产,降低一定程度的进口依赖。中国的农业经济受创,引起国内对农产品巨大贸易逆
8 差的反思。相关政府也能制定更为有效的政策,助推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升级。
3.3 中国大豆进口的数据分析 农业是中国实施反制的关键。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 年到 2017年中国期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占大豆进口总量一直维持在 40%上下,而从巴西进口的大豆占比一直在 50%上下波动。可见美国和巴西大豆进口均对国内大豆市场占有一定份量。美国农业部公开的 2015 年到 2017 年间的数据显示,美国出口中国的大豆占大豆出口总量一直维持在 60%上下,可以见得中国在美国大豆出口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虽然中美两国的农业贸易往来中,不仅是大豆贸易,果蔬、棉花贸易也较为频繁。但相较而言,大豆在两国的进出口市场占比更为显著。在两国多轮反制措施中,大豆的进出口数据变化明显,所以以大豆作为分析对象具有代表性。
3.3.1 中国大豆历年进口量的数据分析 2015 年到 2019 年间,中国大豆进口量从逐步增长到逐渐下降,期间 2017 年达到最峰,比 2016 年增加 1000 多万吨,增长率达到 13.8%。但是从 2018 年开始,大豆进口量骤减,与达到巅峰期之前的 2016 年相当甚至更少,直到 2019 年,大豆进口量达到五年期间最少,增长率从 18 年到 19 年维持负数(见图 3-1)。可见,在 18 年到 19 年贸易争端的不断升级期间,大豆的进口量一路下跌,2 年间大豆进口量减少近 2 万吨。而中国大豆进口国中,以 2017 年为参考对象,即在贸易争端之前巴西是中国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占总进口量的 53%。美国次之,占总进口的 34%,即在这场争端之前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总量占大豆进口总量不到一半,但份量占比还是比较重(见图 3-2)。关于这次贸易争端对中国大豆进口量下跌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分析比对。
9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图 3-1 2015-2019 年 1-11 月中国大豆进口量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图 3-2 2017 年中国大豆进口国别分布 3.3.2 中国大豆历年进口金额的数据分析 2015 年到 2019 年间,中国大豆进口金额起伏较大,期间 2017 年达到最高峰,比 2019 年多近 1000 百万美元,增长率达到 16.6%。从 2018 年开始,大豆进口金额骤减,增长率从 18 年到 19 年维持负数(见图 3-3)。可见,在 18 年到8169839195538231789714.40%2.70%13.80%-4.30%-4.10%-10.00%-5.00%0.00%5.00%10.00%15.00%20.00%70007500800085009000950010000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2015 年- - 2019 年1 1- - 11 月中国大豆进口量及增长情况进口数量(万吨)
数量增长率(%)53%34%7%6%2017 年大豆进口国别分布2017年中国大豆进口国别分布 巴西 美国 阿根廷 其他
10 19 年贸易争端的不断升级期间,大豆的进口金额一路下跌,2 年间大豆进口金额均维持在较低水平。
以中国每年进口大豆的平均单价从 2015 年到 2019 年均维持在 410 美元/吨上下。其中进口平均单价最高的一年是 2018 年,为 431.6 美元/吨,进口平均最低的一年是 2019 年,398.2 美元/吨。可见,中美贸易争端中 18 年的加征关税措施使得大豆进口价格有一定的波动。而进口量及进口金额的变化落差一定程度受到 8 月 6 日中国商务部宣布的暂停对美农产品采购反制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可以得到验证。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图 3-3 2015-2019 年 1-1 月中国大豆进口金额及增长情况 3.3.3 贸易战以来中国大豆进口数据的变化 以中美双方正式交锋为开端,探讨每月大豆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受影响的程度。从 2018 年 9 月开始到 11 月中国进口大豆总量逐渐下跌,期间进口美国大豆总量不到 40 万吨,直到 2019 年 1 月,在 90 天休战期间进口量有所回升(见图 3-4)。从争端开始到19年5月份以前,中国进口美国大豆占大豆进口总量的比例不高,一定程度受到 18 年 8 月底的非洲猪瘟的影响。此后中国从美国进口发大豆维持较高水平,直到 9 月份下跌,期间中国商务部于 8 月 16 日宣布暂停采购美国农产品,是对美国威胁继续加增关税的强硬回击,综合考虑 9 月份到 10 月份大豆34769.133984.739637.735521.531447.5-13.60%-2.30%16.60%-0.40%-7%-20.00%-15.00%-10.00%-5.00%0.00%5.00%10.00%15.00%20.00%3000031000320003300034000350003600037000380003900040000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2015 年- - 2019 年1 1- - 11 月中国大豆进口金额及增长情况进口金额(百万美元)
金额增长率(%)
11 进口量下跌受到其一定的影响。随后 11 月份大豆进口量稳步回升。
数据显示,大豆进口量在贸易战期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依照价格水平波动较小的情况下,其造成了一定的短期影响,但由于美国不是中国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对美国大豆依赖性较低,且随后产生的进口替代效应及自产机制也使得进口量得到一定恢复。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图 3-4 2018 年 9 月-2019 年 11 月中国大豆进口量
32455850741148345837124025632936849338959548855701002003004005006007002018 年9 月-2019 年12 月美国大豆出口量总出口量当值期(万吨)
出口中国大豆总量当值期(万吨)
12 4 贸易战对美国的农业影响 4.1 贸易战对美国贸易大环境的影响 在这场争端中,中美双方两败俱伤,美国的贸易环境大受打击。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在不同程度转化为对本土企业的打击。关税增加不仅仅打击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美国更是把“刀子”扎向自己的企业。美国国内的进出口商品同样面临着挑战,随着成本增加,出现订单减少等问题,美国各大企业面临减产歇业,裁员倒闭。而就特朗普指出的贸易逆差问题,美方数据显示,18 年 1 月至 10 月,中美贸易逆差为 3445 亿美元,而 2019 年同期贸易逆差为 2945 亿美元,就美方的制裁而言,美对中的贸易逆差虽有减少,但是对自身行业打击还是很大。
美方原本预计 19 年美国经济增长将超过 3%,而根据美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 年实际增率为 2.7%。就美国的贸易环境而言,中国在美投资大幅下跌,同时影响美中营商氛围及双边关系,其中大受打击的是农业。美对中的农产品出口从 19 年的 250 亿美元一度跌至 70 亿美元。对于美国来说,贸易环境受到的负面影响不比中国受到的小。不仅仅是农产品的出口、囤积问题,还有农户的种植、养殖状况造成经济受损。
4.2 贸易战对美国农业的影响 在这场争端中,美国农业受到的影响持续时间较长,而美国农民、农场主或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从 2018 年 9 月到 2019 年 9 月,美国农场破产数量达到 580家,同比增长 24%,就农产品来说,中国是美国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国之一,而一旦将中国排除在美国出口市场以外,农产品的市场和价格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6] 。即便大幅度增加农产品对其他国家的出口,也很难填补在中国损失的销量。
(一)对美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美国具有较为完整的农业体系,高效的产值更利于农产品的出口。美国主要出口大豆、棉花、玉米和小麦等农产品,其中中国是美大豆的最大出口国,也是棉花的第三出口国。贸易战期间,美国多次对中国商品加征 25%、10%不等的关税。在此期间包含中国出口美国果蔬类的关税加征,但鉴于中国不是美国最大的
13 果蔬进口国,并未造成较大的市场动荡。相反中国的反制手段对于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冲击较大,中对美商品的关税加征其中包含几类大宗农产品。就大豆这一商品而言,中国无疑是最大的买家,占据美大豆出口市场的一大份额。一旦中国加税反击,造成美大豆出口商出口受制,而国内的消费能力较低,国内库存堆积。这对美国的农业贸易的打击具有较长的连锁反应。
(二)对美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高度的机械化、规模化使得美国农民生产成本维持在较低水平,而一旦关税的提高,会导致大批出口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减少,同时销售成本提高。从 19 年7 月中国对美加征关税到 12 月,美国大豆价格走高,12 月大豆期货涨至最高水平。大豆出口量的减少不仅会造成销售成本提高,而且会导致农民的大豆大量囤积。农民的经济损失巨大,而这损失不是美国推出的农业补贴能解决的问题。一旦美国出口的一类农产品有了松动,会引起连锁反应。由于大豆进口国需求量的减少,农民会转向种植其他作物比如前文提及的可作为大豆替代品的玉米,于是会导致玉米价格水平波动,最终也会影响与农业密切关系的美国企业。
(三)对美国农业生产及农业经济的影响 18 年 12 月,美国大豆协会就曾发表声明,呼吁中美两国修复关系。谈及美国大豆的滞销,多数农民未能承担生产机械所耗费的成本,进而转向种植其他农作物作为补贴。原本种植大豆的农户可能会选择更受市场欢迎的玉米、棉花等。而未能承受这一打击的部分农场就会走向破产,这对美国农业经济造成长期的影响。美国自身的农业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随后要修复商品滞销、农场破产、出口商利益受损等的问题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政府的帮扶。
4.3 美国大豆出口的数据分析 4.3.1 美国大豆历年出口量的数据分析 2015 年到 2019 年间,美国大豆出口量维持在 5000 万吨上下,期间 2017 年达到最高峰,比 2016 年增加 1000 多万吨,增长率达到 20%。随后出口量逐渐减少,18 年大豆出口量达到 5 年间的最低值,比 17 年降低 17%(见图 4-1)。可见,在 18 年到 19 年贸易争端的不断升级期间,大豆的进口量一路下跌,随后 19年有所回升,但依旧低于争端前的出口量。而美国大豆出口国中,以 2017 年为
14 参考对象,即在贸易争端之前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占总出口量的 61%,美国出口中国大豆占其大豆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可见中国市场对于美国大豆行业的重要性,而其他国家对美国大豆的进口量相对来说占比较低(见图 4-2)。美国的大豆出口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而关于这次贸易争端对美国大豆出口量的影响以及大豆出口量的下跌需要进一步分析比对。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图 4-1 2015-2019 年美国大豆出口量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图 4-2 2017 年美国大豆出口国别分布
48165765555446205229-3%20%-4%-17%13%-20%-15%-10%-5%0%5%10%15%20%25%3000350040004500500055006000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2015 年-2019 年美国大豆出口量及增长情况出口数量(万吨)
数量增长率(%)61%6%4%4%4%21%2017 年美国大豆出口国别分布中国 墨西哥 印度尼西亚 日本 荷兰 其他
15 4.3.2 美国大豆历年出口金额的数据分析 2015 年到 2019 年间,美国大豆出口整体维持在 200 亿美元上下,波动较大,期间 2016 年达到最高峰,比 2015 年多近 4000 百万美元,增长率达到 21%。从 2016 年开始,大豆出口金额逐渐降低,18 年出口总金额达到最低,比最高峰少了近 6000 百万美元,直到 19 年才有所回升,但也维持在较低水平(见图 4-3)。可见,在 18 年贸易争端的不断升级期间,大豆的出口金额变化明显,2 年间大豆出口金额均维持在较低水平。验证了中国市场对美国大豆出口的重要性,一旦双方的贸易出现问题,美国的大豆出口受到的打击也比较明显。
美国大豆出口平均单价从 2015 年到 2019 年均维持在 370 美元/吨上下。其中出口平均单价最高的一年是 2017 年,为 396.7 美元/吨,出口平均单价从 18 年一路下跌为 369.3 美元/吨,19 年为 356.9 美元/吨。可见,中美贸易争端中大豆进口价格受到一定的影响,因为大豆出口减少而导致大豆过量囤积,最终造成美大豆价格一定程度下降。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图 4-3 2015-2019 年美国大豆出口金额及增长情况 4.3.3 贸易战以来美国大豆出口数据的变化 从美国农业部下载的月度出口量数据进行分析,2018 年 9 月到 2019 年 1218879.722867.421582.217063.118659.7-21%21%-5%-21%9%-25%-20%-15%-10%-5%0%5%10%15%20%25%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2200024000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2015 年-2019 年美国大豆出口金额及增长情况出口金额(百万美元)
金额增长率(%)
16 月美国大豆出口量波动较大,低位维持在 200 万吨的水平,高位维持在 500 万吨剩下。其中 2019 年 1 月份大豆出口量逐渐下跌,4 月份达到争端开始以来的最低为 240 吨,随后稳步回升直到 8 月份以后波动较大,这段期间出口中国的大豆总量维持在较低水平(见图 4-4)。依数据显示,在争端开始到 5 月份以前,美国大豆最大出口市场为欧盟。从19年5月以后美国出口中国大豆总量占比可知,其大豆出口较依赖中国市场,在 9 月份中方宣布停止采购美国农产品时,当月出口总量变有了明显的下跌。
数据显示,美国大豆出口量在贸易战期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早期影响并不明显,在有其他大豆出口国的情况下大豆出口维持在一定水平。但其造成了一定的长期影响,在中国大豆进口逐渐转移分散后可以明显看出美国大豆出口水平较之前更低。数据的对比验证了前文所述的,中国对美国的关税制裁打击了美国大豆出口贸易。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图 4-4 2018 年 9 月-2019 年 12 月美国大豆出口量
32455850741148345837124025632936849338959548855701002003004005006007002018 年9 月-2019 年12 月美国大豆出口量总出口量当值期(万吨)
出口中国大豆总量当值期(万吨)
17 5 中美双方大豆贸易趋势预测
中美的经贸磋商以来,双方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受关税政策影响较大,其中各类大宗产品的进口也成为中国反制美国的手段。本文以大豆为例,探讨了大豆对两国农业经贸的重要性,验证了大豆进出口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争端发生后中美双方的大豆进出口波动水平较大,同时给两国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未来双方的大豆贸易趋势也是一大热点。利用 SAS,参考近五年的中美大豆贸易往来数据,预测接下来一季度的贸易趋势。
5.1 时间序列方法介绍 时间序列是指同一种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相继观察值排列而成的一组数据序列,时间序列预测方法通过以时间序列的历史数据揭示现象的时间变化规律,把规律延长到未来,在许多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7] ,其中 SAS 系统是最权威的时间序列分析软件。
本文采用随机时序分析(见图 5-1),首先需进行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序列平稳是我们利用已知的模型进行分析预测的基本,本文采用现在广泛使用的单位根检验方法进行分析。
随后我们需要观察序列值彼此的相关性,即白噪声检验。考虑有限性的影响,当白噪声检验延迟一定阶数以后自相关数接近零,此时可以判断序列为平稳的白噪声序列,即满足 , 0 , 0 k γ k 。本文选择 0.05 的显著性水平。
主要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差分运算和 ARMA 模型拟合。差分方法可以便捷、有效提取确定性信息,需要 BIC 准则进行定阶。
q p ARMA , 也叫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对数据进行了差分处理以后的差分平稳序列要用 q d p ARIMA , , 进行拟合。
最后模型检验主要是检验这个模型对有效信息的提取效果。当剩下的残差序列呈现纯随机性,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数据预测了。最终根据检验得到置信水平大于 95%的预测结果。
18
图 5-1 建模流程 5.2 建立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5.2.1 数据处理 我们要通过 2019 以前的数据,检验 19 年第四季度的数据预测是否准确。
首先,根据 2015 年到 2019 年美国出口中国大豆总量的数据绘制时序图(见图 5-2)
, 再进行单位根检验(见表 5-1)。根据结果可以看出原始序列不够平稳,所以取对数对序列进行处理。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图 5-2 2015 年-2019 年美国出口中国大豆总量
02000000400000060000008000000100000002015012015032015052015072015092015112016012016032016052016072016092016112017012017032017052017072017092017112018012018032018052018072018092018112019012019032019052019072019092019112015 年-2019 年 美国 出口中国大豆 总量Metric Tons
19 表 5-1 增广 Dickey-Fuller 单位根检验 类型 滞后 Rho Pr < Rho Tau Pr < Tau F Pr > F 零均值
0 -9.3688 0.0300 -2.33 0.0203 - - - 1 -14.5222 0.0060 -2.64 0.0090 - - 单均值
0 -16.7993 0.0175 -3.13 0.0294 4.92 0.0439 - 1 -32.9702 0.0005 -3.95 0.0030 7.82 0.0010 趋势
0 -16.7934 0.0986 -3.08 0.1206 4.82 0.2266 - 1 -34.0299 0.0008 -3.96 0.0156 7.85 0.0174 原始数据取对数后检验平稳性,单位根检验(见表 5-2)及白噪声的自相关检查(见表 5-3)显示结果为非平稳序列,考虑对其进行差分处理。
表 5-2 增广 Dickey-Fuller 单位根检验 类型 滞后 Rho Pr < Rho Tau Pr < Tau F Pr > F 零均值
0 -0.4530 0.5769 -0.55 0.4730 - - - 1 -0.5739 0.5506 -0.57 0.4662 - - 单均值
0 -13.6480 0.0429 -2.78 0.0673 3.88 0.0987 - 1 -27.7062 0.0005 -3.64 0.0078 6.63 0.0025 趋势
0 -14.4382 0.1647 -2.89 0.1739 4.24 0.3408 - 1 -29.2320 0.0034 -3.75 0.0270 7.06 0.0349 表 5-3 白噪声的自相关检查 至滞后 卡方 自由度 Pr > 卡方 自相关 6 69.33 6 <.0001 0.752 0.415 0.086 -0.248 -0.392 -0.421 12 95.28 12 <.0001 -0.344 -0.160 0.050 0.203 0.301 0.303 进行二阶差分后的数列其单位根检验结果 Pr 小于 0.001(见表 5-4),白噪声的自相关检查结果为 Pr 小于 0.05(见表 5-5),因此认定为平稳的非白噪声序列。符合模型要求。
表 5-4 增广 Dickey-Fuller 单位根检验 类型 滞后 Rho Pr < Rho Tau Pr < Tau F Pr > F 零均值
0 -73.5109 <.0001 -10.80 <.0001 - - - 1 -144.034 0.0001 -8.29 <.0001 - -
20 类型 滞后 Rho Pr < Rho Tau Pr < Tau F Pr > F 单均值
0 -73.5127 0.0005 -10.69 0.0001 57.16 0.0010 - 1 -144.103 0.0001 -8.21 0.0001 33.69 0.0010 趋势
0 -73.5207 <.0001 -10.60 <.0001 56.16 0.0010 - 1 -144.389 0.0001 -8.14 <.0001 33.19 0.0010 表 5-5 白噪声的自相关检查 至滞后 卡方 自由度 Pr > 卡方 自相关 6 15.06 6 0.0198 -0.383 -0.132 0.211 -0.221 0.025 -0.017 5.2.2 模型的拟合及检验 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模型拟合,为了选择合适模型,我们可以用系统提供的 MINIC 命令做相对最优模型识别(见表 5-6)。在自相关延迟阶数小于等于5,移动平均延迟阶数小于等于 5 的范围内所有模型中,当 p=0,q=4 时为最优选择,所以选择模型 4 , 2 , 0 ARIMA 。
表 5-6 Minimum Information Criterion Lags MA 0 MA 1 MA 2 MA 3 MA 4 MA 5 AR 0 0.318174 -0.01512 -0.11623 -0.06263 -0.13885 -0.09306 AR 1 0.277222 0.017632 -0.05896 -0.02792 -0.07572 -0.01938 AR 2 0.28648 0.082937 -0.07554 -0.00841 -0.01429 0.043877 AR 3 0.296025 0.15372 -0.00973 0.064101 0.004632 0.059973 AR 4 0.26285 0.051879 0.007337 0.075042 0.078206 0.131446 AR 5 0.322002 0.109115 0.041717 0.097007 0.1319 0.191359 将得到的模型拟合结果做残差的自相关检查。Pr 值都显著大于显著性检验水平 0.05,可以认为该残差序列即为白噪声序列(见表 5-7)。故模型对序列的 4 , 2 , 0 ARIMA 建模是正确的。
表 5-7 残差的自相关检查 至滞后 卡方 自由度 Pr > 卡方 自相关 6 2.16 2 0.3397 -0.040 0.007 -0.078 -0.127 -0.037 -0.102
21 至滞后 卡方 自由度 Pr > 卡方 自相关 12 8.25 8 0.4099 -0.040 -0.121 0.111 0.034 0.184 0.155 18 9.67 14 0.7859 0.055 -0.077 0.016 0.028 -0.084 -0.034 24 11.16 20 0.9418 -0.014 -0.005 -0.006 0.046 0.063 0.094 利用此模型将 2015 年到 2019 年 9 月份美国出口中国的大豆总量对 2019 年最后一个季度的出口量进行预测。图表中,观测值 57、58、59 分别表示 2019 年10 月、11 月及 12 月。2019 年第四季度的实际发生值取对数后,分别 14.382、15.260、14.781。可以看出实际发生值在预测结果的范围内(见表 5-8)。也就证明可以用此模型继续预测 2020 年一季度美国出口中国大豆总量。
表 5-8 以下变量的预测:lnx 观测 预测 标准误差 95% 置信限 57 13.4891 1.5458 10.4593 16.5188 58 13.1637 2.5863 8.0946 18.2328 59 12.7197 3.3902 6.0750 19.3644 5.3 利用模型预测 2020 一季度美国出口中国大豆总量 鉴于对预测结果的检验可知得出的结果相对误差较小。利用 2015 年至 2019年的完整数据对模型预测 2020 一季度的美国大豆出口中国的贸易额(见表 5-9),模型拟合的结果为 ) 2 , 2 , 0 ( ARIMA 。
表 5-9 Minimum Information Criterion Lags MA 0 MA 1 MA 2 MA 3 MA 4 MA 5 AR 0 0.323512 -0.05281 -0.16458 -0.10251 -0.13643 -0.11729 AR 1 0.273854 -0.00125 -0.13282 -0.08709 -0.08931 -0.04962 AR 2 0.261936 0.049893 -0.09423 -0.029 -0.01881 0.021306 AR 3 0.271143 0.115332 -0.02893 0.041686 0.006152 0.047657 AR 4 0.228939 0.014178 -0.02915 0.039552 0.072225 0.117979 AR 5 0.288293 0.060136 0.019364 0.082474 0.119365 0.18864 验证性地检查滞后 1 阶至 24 阶的 Pr 值都显著大于显著性检验水平 0.05,可
22 以认为该残差序列即为白噪声序列(见表 5-10)。
表 5-10 残差的自相关检查
至滞后 卡方 自由度 Pr > 卡方 自相关 6 6.03 4 0.1966 -0.007 0.005 0.122 -0.231 -0.092 -0.134 12 14.42 10 0.1549 -0.110 -0.105 0.134 0.079 0.142 0.220 18 16.54 16 0.4156 0.066 -0.058 0.019 0.007 -0.119 -0.060 24 18.47 22 0.6777 -0.025 -0.030 0.008 0.035 0.075 0.104 得到预测结果,将得到的对数结果还原,图中观测值 60、61、62 代表 2020年 1 月、2 月及 3 月。1 月份约 2150691.551 吨、2 月份约 2005291.511 吨、3 月1869721.412 吨(见表 5-11)。得到的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误差范围,最终的实际发生值可能在预测值左右。
表 5-11 以下变量的预测:lnx 观测 预测 标准误差 95% 置信限 60 14.5813 1.5206 11.6009 17.5617 61 14.5113 2.4415 9.7260 19.2966 62 14.4413 3.1362 8.2944 20.5881 根据预测结果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在步入 2020 年,中美双方的大豆贸易会逐步回暖。考虑往常春节影响,第一季度双方的大豆贸易较其他季度会较低,但较之前 19 年第一季度的贸易量显示数据已有所回升。中美的大豆贸易恢复繁荣是国内外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所期待的,正如美国大豆协会呼吁的,只有两国的贸易重新交好,贸易市场稳定,才能多数避免普通从业者的损失。根据之前两国正常贸易往来及争端关键期的大豆数据,利用软件预测出来的数据结果也有一定的可信度。接下来我们从政治及经济发展方面来分析。
首先,在 2020 年 1 月两国的第一阶段协议签署后,中国也承诺会增加对美农产品的采购。就政治方面来说,美国的农业已经达到了高效率,高科技的发达国家水平,其农业经济发展也是到了稳定阶段。而且美国农业部的农业预测报告对未来 8 年的经济增长都持乐观态度。如果因为与中国的大豆贸易受限,打破国内农业贸易一直以来维持的平衡也是得不偿失。
中国的农业处于产业结构升级阶段,农...
相关热词搜索: 中美 影响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