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人身伤亡事故现场
处置方案
编制单位:X XX 车间
3 2013 年 年 2 2 月 月 6 16 日编制
4 2014 年 年 1 1 月 月 8 18 日修订
1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在冰雪路面、大雾弥漫、连续弯道、保养不达要求、酒后开车、疲劳驾驶、超载、超高、超长、超速行驶等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交通人身伤亡事故。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六条规定:“根据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程度和数额,交通事故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1)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 1 至 2 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 1000 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 200 元的事故; (2)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 1 至 2 人,或者轻伤 3 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 3 万元的事故; (3)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 1 至 2 人,或者重伤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 3 万元以上不足 6 万元的事故; (4)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 3 人以上,或者重伤 11 人以上,或者死亡 1 人,同时重伤 8 人以上,或者死亡 2 人,同时重伤 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 6 万元以上的事故。
1.2 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见下表:
厂内外机动车道或驾驶机动车时。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
1.3.1 可能发生的季节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都有可能发生,雨雪天气更容易发生交通人身伤亡事故
1.3.2 造成的危害程度 交通事故可造成人体损伤、骨折、出血,严重可导致死亡。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4.1 路面情况:冰雪路面、湿滑路面、乡村路面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1.4.2 气候环境:狂风暴雨、大雾弥漫、酷暑炎热、冰寒严冬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1.4.3 地理环境:高原山区、连续弯道、狭窄车道、山体滑坡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1.4.4 设备因素:未及时消缺、保养不达要求、修理质量低劣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1.4.5 生理因素:酒后开车、疲劳驾驶、视力欠佳、听力不济、年高迟钝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1.4.6 违规运输:超载、超高、超长、装载重心偏离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1.4.7 操作因素:超速行驶、弯道超车、占道行驶、麻痹驾驶、判断失误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组织人员如下:
组
长:车间主任 副组长:车间副主任、车间安全员 成
员:车间干部、当班人员 (事故发生时,如组长不在,由副组长任组长)
2.2 应急组织职责
1)负责组织制定、修订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方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2)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事故应急现场处置工作。
3)批准本方案的启动和终止。
4)负责与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联系工作,并接受指挥部的指令和调动。
5)负责组织对事故受伤、被困或遇难人员进行抢救。
6)深入事故现场,及时对事故进行了解、掌握、分析和评估, 7)制定事故现场救援方案,并组织实施。
3 应急处置
1 3.1 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与报警时的必要信息
击目者发现事故发生要第一时间进行高声呼救,同时拨打或要求
其他目击者拨打应急电话,向应急指挥小组报告事故的相关信息。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前期的应急处置工作。
3.2 应急处置相关程序
3.2.1 事故报警程序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当班班长,班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生产部当班调度、本单位负责人,由当班调度、单位负责人将事故信息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相关部门,应同时拨打 120 报警求救。
3.2.2 应急措施启动程序 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将事故信息报告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现场处置指挥小组接到报警后;各成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对警情做出判断,确定是否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后,应急响应程序要及时启动。
3.2.3 应急救护人员引导程序 应急救援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侦查、分析、评估,制定救援方案,各应急人员按照方案有序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
3.2.4 扩大应急程序 事故超出现场处置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经现场应急指挥小组组长同意,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请示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报告流程见图一:
图一:事
故
报
告
流
程
3.3 应急处置措施
3.3.1 现场交通事故发生后司机必须立即停车,停车后按规定拉紧驻车制动,切断电源,开启危险信号灯,如夜间发生事故还需开示宽灯、尾灯。在公路发生事故时还须在车后按规定设置危险警告标志。
交通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员应迅速判断事故原因。在保证自身安全和避安全区域。视情况及时向应急救办报告。
现场人员应立即对交通事故中受伤人员进行救护,若为项目部内部道路交通事故应根据需要拨打 120 医疗急救电话求救,并在医疗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协助医务人员实施各项救护措施。若为项目部车辆出车途中交通事故应根据需要拨 122 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求救,并在救助人员到达现场后协助救助人员实施各项救助措施。
交通事故车辆司机或事故发现人员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
重大 事故发生 现场第一目击者呼喊,向岗位一操报告 岗位一操向班长报告 班长电话向车间主任报告 车间主任向生产部和公司领导报告 事故程公司领导向当地安监部门报告
3.3.2 人员救护判断方法 :
(1
(2)如认识可直接喊其姓名。
(3)无反应时立即用手指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 5 秒。以上 3步动作应在 10 秒以内完成,伤员如有反应后应即停止掐压穴位,拍打肩部不可用力太重。
(4)呼救 一旦初步确定伤员意识丧失应立即大声呼救。
(5)放置体位如伤员面部向下应一手托住颈部另一手扶着肩部以脊柱为轴心,使伤员头、颈、躯干平稳地直线转至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四肢平放,将手臂举过头,拉直双腿,并解开上衣,暴露胸部或仅留内衣,气温低时要注意使其保暖。
(6)通畅气道伤员呼吸微弱或停止时应立即采用仰头举额法通畅伤员气道,即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角处抬起下颏。
严禁用枕头等物垫在伤员头下,手指不要压迫气道,颈部上抬时要控制后仰程度。
(7)判断呼吸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畅通气道后 10s 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
现场应急救护交通事故受伤人员流程见图二:
图二:交通事故伤员现场救护流程
无 轻轻拍打、高声呼喊 流血 无 有 无 有。10 秒内,看胸部起伏,喉结旁凹陷处手指试颈动脉跳动
无。10 秒内,看腹部起伏,口鼻处听呼气声,手指试呼气气流 有 有 骨折 事故发生 伤情判定
交谈保持清醒 止血 有无意识固定骨折部位 有无意识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5 秒有无呼吸有无心跳 口对口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 通畅气道: 让受害者仰卧,头低稍后仰 现场施救成功 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受害者下颌,捏住受害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
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 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让 受 害 者仰卧,头低稍后仰急 救 者 位于受害者一侧,面对受害者,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 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 60~80 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3.4 报警方式及报告相关内容要求
3.4.1 报警内容 事故报告人员在向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报告事故时,应报告如下情况: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位置、时间、人员受伤情况、波及范围、处理情况、事故的初步原因判断、事故发展趋势和联系电话等有关内容。
3.4.2 报警电话 生产部调度室:xx
车间主任:xx 车间安全员:xx
急救电话:120
相关应急联系人员电话见附件。
4 注意事项
4.1 事故现场针对伤员进行的心肺复苏应坚持不断地进行,不得随意放弃抢救。
4.2 应尽早争取医疗救护人员对伤员进行救助。
4.3 现场自救和互救的注意事项。
4.4 应第一时间使伤员脱离事故危险源并转移至安全区域。
4.5 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伤员进行力所能及的救治。
附件 1 1 :相关应急人员联系电话
XX 车间 2014 年 1 月 18 日
姓名 职务 电话 姓名 职务 电话
相关热词搜索: 伤亡 处置 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