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对于职业化工会干部管理问题研究

对于职业化工会干部管理问题研究

时间:2025-08-03 23:13:35 浏览次数:

 关于职业化工会干部管理问题的研究 今年,从富士康员工以“十三连跳”发出无声的呐喊,到天津丰田工人罢工表达自己的诉求,再到南海本田工人罢工要求加薪,由此看来,在社会矛盾叠加、贫富分化严重、“资强劳弱”的背景下,如不尽快创新和重构有效的劳工维权机制,中国内地的劳资冲突有进一步发展甚至失控的危险。传统意义上的工会干部由于在经济收入上存在着对企业的依附关系,他们履行维权职责要看资方的脸色行事,很难理直气壮站在资方的“对立面”来维护劳动者权益,他们往往维权不到位,甚至不敢维权。因此,要建构有效的劳工维权机制,破解非公企业工会发挥作用难和维权难的问题,就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工会主席的企业雇员身份,使工会主席的工作具有独立性。这就要实行工会干部职业化制度,职业化是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也是建构有效的劳工维权机制的基础保证。因此,培育职业化的工会干部队伍,让他们代表劳动者依法科学维权,是促进市场经济中劳动关系健康发展的客观必然,是新时期工会组织体制改革与创新中的重要环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工会干部职业化在促使劳资双方力量均衡,倡导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浪潮中,已经初步登上历史舞台。全国许多城市都在积极推进工会干部职业化,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在职业化工会干部管理等问题上,还需积极探索,有待规范与加强,工会干部职业化问题全国应统一规范标准。那么怎么管理才能使职业化工会干部队伍发挥其积极作用,使之更好的利于职业化工会干部队伍的建设呢? 1、明确职业工会干部的工作定位、工作职责。

 职业工会干部是与企业没有劳动关系而又在企业专门从事工会工作的具备专业化的工会知识与技能的工会工作者。职业化工会干部这种特殊身份和劳务关系有别于机关工会干部、国有企业工会干部和非公企业内部的员工工会干部,职业工会干部不能自居为上级工会领导。工会工作是一项社会职业,工会干部不是“官员”,他们是职业化的工会活动家,是工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

 职业工会干部的职责,总的说来就是贯彻《工会法》和各项劳动法律法规,积极协调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双赢。其主要任务包含:一是推动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以及工资共决、工资合理增长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二是建立劳动竞赛和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竞赛机制,激发广大职工增产节约、创

 新技术、发展经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促进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组织职工群众共谋企业发展;四是建立困难职工帮扶和救助机制,解决好企业内部的民生问题,增强企业对职工群众的凝聚力。

 对职业工会干部工作职责的明确定位将有助于对工会干部这个职业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一方面,可使得工会干部了解自身的职业定位与职业要求,另一方面也使整个社会对职业化工会干部这个新兴职业形成较为全面的客观认识。

 2、实行工会干部公开招聘。

 要改变工会干部职务被当作是政治和经济地位与待遇的做法,工会干部的产生不要由上级组织指定委任,而要通过上级组织推荐后直接选举或公开招聘的方式,把真正受会员欢迎、为会员认可、热心工会工作、职业素质高的人聘到工会干部的位置上来,为工会干部的职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3、组织设置、人员编制与企业分离。

 工会干部的职业化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要解决基层工会干部的职业化问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要使基层工会干部与企业脱离,因为只要工会干部是企业中人,从企业拿工资奖金福利,他就没有独立性可言。可以按照属地和行业相结合,而又各自独立的原则,在街道、乡镇建立地区工会性质的一级工会,街道、乡镇辖区内工会按照行业原则建立行业性的联合工会,联合工会下面以企业为单位建立工会小组。行业工会及以上工会干部全部专职。

 4、工资福利等由上级工会或从工会经费支付。

 这一点与身份独立的作用相同。身份独立之后,工资福利等由上级工会发给,不端企业的“饭碗”。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各方努力,加大工会经费的收缴力度,充实工会的经济实力,还要从制度上保证工会经费在社会的监督上真正独立自主。

 5、建立进入与退出的职业流动机制 工会干部职业化要成功推动,需要建立一个进入与退出的职业流动机制。其关键在于良性流动的动态机制的构建。任何一个职业都需要有一个“职业蓄水池”以保证其可持续发展,但是这个“蓄水池”不能是有形地存在于某个人才库中,而是应当无形地存在于整个劳动力市场中。职业化工会干部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中根据劳动者的能力特点和兴趣爱好自主产生,可以根据劳动者的择业倾向和从业兴趣自由流动,从而实现职业化

 工会干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们可以通过规范的职业资格认证来保证职业化工会干部的产生、进入和退出,来保证工会干部职业化的可持续推进,同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来建立起职业化工会干部的市场动态管理机制,实现职业化工会干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这种流动机制的建立,依托于工会干部职业资格制度的出台。因此,推进职业化工会干部职业资格制度的建设,进而推动工会干部的职业化进程,对新时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6、建立考核、保障与激励机制 建立职业化工会干部的管理机制,主要是健立考核机制、保障机制与激励机制。考核机制要体现奖惩分明。对工会工作考核要抓三个环节,一是看工作计划,考核工会干部的思路;二是看工作过程,考核工会干部的能力;三是看工作成绩,考核工会干部的绩效。只看结果不管过程的考核,不利于干部能力素质要素的同向提升,也是考核者能力不全的一方面体现。

 保障机制要体现关爱人心。职业工会干部为工人维权,但是职业工会干部的权益由谁来维护?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保障机制。“保障”包括对工会工作的支持帮助、对工会干部合法权益的维护、对工会干部身心健康的关心

 激励机制的健立,可以给予职业化工会干部符合他们的劳动付出以合理公平的回报,提升现有的待遇水平,保障他们的生活和工作,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认同感,从而呵护他们工作激情。职业工会干部维权的持续动力机制的解决依托于有效的激励机制的构建。激励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个方面,其中物质激励包括合理公平的薪酬激励和一些必要保障等,精神激励则包括社会地位、职业生涯路径清晰度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激励机制的构建还需要配套的制度支持:职业工会干部的人事管理,需要解决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水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待遇问题,也需要有规范性政策来指导和支持。

 7、加强培训力度。

 目前在“资强劳弱”的格局下,随着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劳动关系的日趋复杂,我们必须培育具有专业化的技能水平,且与企业脱离经济依附关系的职业化工会干部队伍,这就对新形势下的职业化工会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职业工会干部的培训工作也是提出了十分艰巨的任务。这主要是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善的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和职业标准,建立中长期的培训规划,强化对各级工会干部的工会法律知识、

 劳动法律法规、经济理论、工资财会理论与实践、谈判技巧、语言与攻关艺术等方面的培训。这种培训,要做到定期化、制度化、科学化,强调针对性,增强有效性,使职业工会干部始终保持较高的素质,满足新时期有效开展工会工作、发展工会事业的需要。

 高素质的职业化工会干部人才队伍,使得劳动者维权更有效、更专业化,增强了工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促进企业发展、用工稳定,协调化解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职业化 工会 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