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给力
资本垂青
文化产业0 :2010 闪亮新星
2011 年 01 月 04 日 10:24
来源:光明日报
张玉玲
同样,岁末的演出市场也是好戏连台,国家大剧院在自己三岁生日之时,奉上了精心打造的第一部原创舞剧《马可·波罗》;在一路之隔的人民大会堂,上演的是经典的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音乐会《蓝色的呼唤》和东方演艺集团的《魅力东方》;而“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大河之舞》也在北展剧场再次激情呈现,一票难求。
就算足不出户,也还有“文化大餐”伴随着你,电视剧《金婚风雨情》、《民国往事》细水长流、回味无穷;刚刚在美国上市的当当网,会送来预定的好书,让你挑灯夜读不空虚……
岁末的节日中,文化产品繁花似锦,而回望这一年,更有一些文化产品让我们感动流泪、开心一笑、或抚卷沉思。
当我们心甘情愿地掏出钱来购买这些文化产品时,就成为文化市场的消费者,就能享受到中国的文化产业带来的精神愉悦。正如专家所言,当中国人均收入突破 3000 美元时,文化消费会增强,达到 4000 美元时,文化消费会呈现“井喷”。
强劲增长中国的文化消费,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2009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 8400 亿元的基础上,2010 年文化产业依然能保持 20%的增长。强劲增长中国的文化消费,也吸引国际社会的关注,2010 年中国进口 24 部电影,共取得近 40 多亿元人民币票房,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中,中国市场风景独好,成为好莱坞的第二大市场。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今天,文化产业无疑是 2010 年中国闪亮的新星。
政策措施给力文化产业
12 月 8 日,天津格外寒冷,而“第四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挂牌仪式上,却分外热烈振奋,至此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已达 204 个——未来中国的百亿级、千亿级文化企业将从这里诞生;这些文化的龙头企业,是中国文化产业的“脊梁”,更承载与国际大集团共舞的希望。
大唐西市是此次命名的基地之一,其执行总裁李中航评价说,文化部协调了金融、税收、土地等多部门,对基地的支持措施实实在在,为文化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他相信,作为古代丝绸之路起点的大唐西市,将在今天又迎来一个发展的新起点。
就在这次会议上,文化部蔡武部长语重心长地谈起了文化系统的“转变思路”——以前管唱唱跳跳,擅长于抓文化事业,财政给多少钱,文化办多少事,
而现在要抓产业,要按市场规律去配置文化资源,这将是新的挑战。2010 年,全国共有 343 家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是 2009 年转企改制院团数的近 5 倍。
同样,地方政府也在转变思路,重新审视文化产业的位置,“文化立省”、“文化立市”成为发展的新航标。从深圳的文博会到北京的文博会,新产品、新观念层出不穷,文化产业的交易额也创下新高;从湖南到云南,已成为支柱产业的文化产业,改写了区位和地缘上并无优势的版图,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演绎着文化产业异军突起的传奇……
所有这些转变,归根结蒂源于 2010 年中央对文化产业的认识深化,源于自上而下的重视:从 7 月 23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再到 10 月 18日,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对文化产业也寄予厚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同时,文化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党中央的这些远见政策,吹响文化产业全速前进的号角。
金融资本垂青文化产业
岁末的资本市场,刮起了“文化旋风”:12 月 8 日,最大的中文网上书店当当网在美国成功上市,创始人李国庆夫妇的身价达 10 亿美元,让人们看到坚持的价值,看到了 12 年苦苦经营的回报。在国内,12 月 9 日,“旅游文化演艺第一股”宋城股份登陆深交所创业板;12 月 15 日,深圳创业板又迎来了“民营出版传媒第一股”湖南天舟文化。
名不见经传的民营文化企业,如何能得到金融资本垂青?当当网在电子商务中“全力捕捉和满足市场需求”,成功躲过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冲击,紧紧抓住了资本市场的机遇;宋城的启示是,旅游文化演艺也可做成产业,《宋城千古情》保持着每天数场的演出纪录,最多的一天演 8 场,是目前最成功的旅游演出品牌;而天舟文化从长沙黄泥街经营图书发行业务起步时,就秉承“规范化”运营,脚踏实地地管理好 300 多个合作经销网点……
民营文化企业成功打开资本市场的大门,得益于 2010 年密集出台的政策支持,4 月九部委“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政策”出台,这是建国 60 年来第一个如此高规格的政策;2010 年,文化部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六家银行启动全面战略合作,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目前,已有 30 多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获得文化部合作银行的贷款,涉及贷款金额 130 多亿元。
金融资本,为生机勃勃的文化产业输入新的血液,也为文化产业在“十二五”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提供新的动力。
相关热词搜索: 垂青 文化产业 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