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街道组织工作实施意见

街道组织工作实施意见

时间:2025-08-02 19:26:28 浏览次数:

 街道组织工作实施意见

  街道组织工作实施意见

  各党组织:

  200*年*街道组织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大精神和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好字优先、干字当头”为工作主基调,紧紧围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中心工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队伍、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统筹推进各项组织工作,为建设“现代新城区、和谐新街道、魅力新鹿山”提供组织保证。

  一、实施“双基工程”,不断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认真抓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认真完成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选出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群众公认的新一届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全面实行“个人自荐、组织推荐、党员民主推荐、群众推荐测评、党内民主选举”的“四推一选”换届选举方式,推行参选人选举纪律承诺、竞职演说,在条件具备的村试行村党组织班子直选。认真做好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的换届选举工作。换届结束后,及时组织新一届村级班子上岗培训,实施新一轮创业承诺活动,进一步激发新一届村级班子的创业热情。

  2、全面实施专职驻村指导员制度。完善专职驻村指导员制度,整合专职驻村指导员资源,配优配强专职指导员力量。明确专职指导员任期目标,滤布完善专职指导员日常管理,加强督促检查,严格捆绑考核,确保专职驻村指导员队伍真正发挥作用。深化“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完善管理,发挥作用。

 3、积极推进村级规范化管理。以落实《鹿山街道村级组织工作规则》为重点,协调村级组织的运转。以落实每季工作讲评、不作为问责和诫勉辞职制度为重点,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在村级组织换届前,开展“村级规范化管理推进月”活动,夯实村级组织换届的基础;在村级组织换届结束后,开展“村级规范化管理深化月”活动,认真落实村级组织换届后续工作,夯实新一届村班子协调运转、民主管理的基础。

  4、认真落实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继续开展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创业绩效百分考核制度。大力宣传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精神,全面实施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两个《意见》,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二、深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深入贯彻《中共富阳市委关于进一步深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通知》(富委〔2006〕55 号)精神,在广大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组织。把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实施党员人才工程、推进“三心工程”、建立“新三会”制度、创建“五好”非公企业党组织等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要按照“小型、业余、灵活、分散”的原则,创新工作方法和载体,不断增强党在广大非公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非公企业党的活动为“企业所需要、业主所理解、党员所欢迎、员工所拥护”。

  坚持组建和规范并重,切实扩大党在非公企业中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压滤机滤布到 200*年底前,实现职工***名以上企业有党员,职工***名以上企业建立党组织。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建立新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回访制度的通知》(富委组[2004]96 号)要求,对各新建的非公企业党组织进行一次回访。非公企

 业建立党组织后,各单位要建好党员活动室,统一规范有关设施的配备和制度上墙工作。同时,督促指导企业党组织及时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发展党员、民主评议等各项党内基本规章制度,做到党内组织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和正常化。

  三、抓好其他领域党建工作。

  加强和改进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针对单位特点抓好党建。街道机关支部要围绕“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目标,认真落实《鹿山街道机关内部管理制度汇编》,坚持以人为本抓队伍,以民为本抓服务,坚持观念创新,机制创新,通过开展机关干部绩效考核和开展争创“学习型、效能型、创新型、阳光型”干部活动,确立一种干事的导向,形成一种向上的风气,强化一种人格的力量,倡导一种勤勉敬业、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激励干部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争做阳光官员,争当阳光干部,积极营造创业实干的良好氛围。老干部党支部要在去年创建“示范性老干部党支部”的基础上,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丰富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注重发挥老干部的作用,使老干部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四、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1、规范党员发展工作。妥善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全面推行发展党员“三公开”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分级实施发展党员工作预警机制,完善党员发展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入党积极分子公推优选新机制,从源头上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入党积极分子按照“公开报名、组织考察、演讲测评、支部确认、教育管理”的程序挑选考察培养。

  积极宣传落实好《关于规范党员异地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试行)》。根据中央组织部有关文件精神,外出人员申请入党,若其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单位或地点,并已连续工作生活两年以上,可以向外出工作生活所在地有关党组织提

 出入党申请。否则,应向其原单位或其户籍所在地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接收入党申请的外出工作生活所在地党组织,必须征求原单位或其户籍所在地党组织意见后,才能发展党员。《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和中央组织部有关文件明确规定: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后,要进行政治审查。异地入党的,入党前必须到原户籍所在地进行政治审查。政治审查要形成综合性的政审材料。凡没有经过政治审查的,不能发展入党。街道受理政审的单位为街道党工委。各村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收到外地政审函后,须将情况及时报街道党工委,由街道党工委统一受理政审。

  各村村委会成员、群团组织负责人、报帐员如申请入党必须向所在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2、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农村党员每月集中学习日制度,深化流动党员“安家工程”,完善“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完善本地村企党员“双向联系、双重管理”的做法。健全党员百分考核、党内“双评”等党员评议考核制度,完善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疏通不合格党员出口。各党组织要将党员参加学习日活动情况列入党员年度百分考核内容,全年党员无故不参加学习超过3 次以上或虽然向党组织请假但一年累计缺席 6 次以上的,当年度评议党员时应确定为不合格党员。

  3、规范几种不同类型党员组织关系的管理。

  大中专毕业生党员的组织关系管理。已经落实工作单位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及时转移到所在单位党组织。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编入居民党支部统一管理。在外找到工作,但工作单位不固定、流动性大、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由街道党工委发给《流动党员活动证》,按照流动党员管理办法管理。

  复退军人党员的组织关系管理。对复退军人党员,凡落实了工作单位的,应

 及时将组织关系转移到所去单位党组织。若该单位未建立党组织或暂时落实不了工作单位的,应将组织关系转到入伍前所在村党组织。

  离退休党员和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党员的组织关系管理。根据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中组发[2004]10 号)规定,离退休党员应当将其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所居住的社区党组织,如要求将组织关系接转到原籍地的,应落实到街道居民党支部。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党员,原所在单位党组织应当主动向党员所去地(单位)党组织提供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等材料,帮助党员及时落实组织关系。如找到新的工作单位,应及时将组织关系转入新的工作单位党组织。如没有找到工作,户籍是居民的党员组织关系转入居民党支部,户籍是农村的组织关系转入居住地党组织。

  4、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深化党员“双联”活动,完善党员服务承诺制度,健全党员服务网络,拓展发挥党员作用的载体和途径,充分发挥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以拓展学用工作为重点,推进远程教育的不断深入。

  继续开展“五好”学用示范点创建和“百村百品”活动。建立巡检制度,每季不少于一次对各单位远教系统等进行检查。加强对各单位站点管理员的管理。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开展优秀基层站点管理员评比工作,增强管理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积极创建和开展远程教育“五好”示范点,在 2007 年的基础上再创建 2-3 个富阳市村级“五好”学用示范点。

  五、突出提升素质,抓好组工干部能力素质建设。

  抓学习提高,进一步提升组工干部素质能力。深入学习党的十*大精神,重点把握其中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把党的十*大精神学好、学透,切实做到以先进的理论武装组工干部。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加强对组工干部

 的业务培训。抓作风转变,进一步树立组工干部公道正派形象。严格组织工作各项纪律,加强组工干部纪律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组织工作的严肃性和严密性。加强组工信息调研工作,加强对组织工作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做好调研结果的高效转化,提升组织工作质量。

相关热词搜索: 组织工作 实施意见 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