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至温岭公路 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 改建工程 PPP 施工总承包项目经理部 编 制 人:
日
期:
目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 ................................................ 1 1.1
编制依据 ...................................................... 1 1.2
编制原则 ...................................................... 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2 2.1
路线概况 ...................................................... 2 2.2
水文、气象 .................................................... 2 2.2.1
水文 ..................................................... 2 2.2.2
气象 ..................................................... 2 第三章
便道整体布置与规划 ............................................. 4 3.1
施工便道总平面布置 ............................................ 4 3.2
施工便道规划原则及标准 ........................................ 5 3.2.1
便道标准及典型断面 ....................................... 5 3.2.2
河道、沟渠位置 ........................................... 8 3.3
施工便道平面布置 .............................................. 9 3.4
施工便道工程数量表 ........................................... 22 第四章
便道施工安排及资源配置 ........................................ 25 4.1
便道施工管理人员配置 ......................................... 25 4.2
便道施工劳动力配置 ........................................... 25 4.3
机械设备 ..................................................... 25 4.4
计划工期 ..................................................... 26 第五章
施工工艺及方法 ................................................ 28 5.1
施工测量 ..................................................... 28 5.2
便道施工步骤及方法 ........................................... 28 5.3
便道防排水 ................................................... 28 5.4
便道施工标准及注意事项 ....................................... 29 第六章
安全管理计划 .................................................. 31 第七章
环境管理计划 .................................................. 33 第八章
绿色施工管理计划 .............................................. 34 8.1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措施 ............................. 35
8.1.1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体系 .................................. 35 8.1.2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 36 8.2
成品保护 ..................................................... 38 第九章
附件 .......................................................... 39 9.1
附表 ......................................................... 39 9.2
附图 ......................................................... 41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1
第一章
编制依据 及原则 1.1
编制依据 1)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 《浙江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 4)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5)
中建八局标准化管理手册(2017 版)。
1.2
编制原则 施工便道应根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尽量利用红线内土地,减少临时用地,避免破坏环境,保证沿线道路和水系畅通。施工便道尽量设置在路基坡脚与红线之间,会车道以及红线外部分采取临时征地来解决用地问题,以满足便道的施工要求。编制此方案前,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勘察,对于河道、水渠等障碍物进行提前调查,设计解决措施。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2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
路线概况 余姚至温岭公路是台州境内的重要区域干线公路。本标段为其中的临海改建段,路线全长 37.710km (其中新建段 31.562km, 104 国道共线利用段 6.147km);设置市区连接线(3.6Km)和沿江连接线(约 5.5Km)2 条连接线。其中本标段承建 K0+000~K21+144 及市区连接线,总长:25.39km,标段范围内共有 2 处隧道(大岗山隧道单洞累计长 3591米,西岙连拱隧道单洞累计长 600m),桥梁 8 座,互通 2 处采用一级公路标准。本标段施工段附近主要交通干道为 75 省道、214 省道、临海大道、铁路大道、83 省道(S327)、902 县道六条干道。本标段施工原材及主要机械均由以上六条干道通过既有村路及预选施工便道进场。
2.2
水文、气象 2.2.1
水文 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含水层性质,测区地下水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大类,其中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又可细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两类。
2.2.2
气象 1、气温:工程区域气候的月变化呈单峰型:1-7 月气温逐月升高,7 月至翌年 1 月又逐月降低,最高气温达 41.2℃, 最低气温达-9.9℃,区内历年平均气温 17℃,历年平均最高气温 21.2℃,历年平均最低气温 13.8℃。
2、降水:工程区域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 1500~2100mm 之间,降水量不仅空间分布不均,年际变化也较大,且年内分配有显著差异。梅汛期(4 月 16 日至 7 月 15 日)降水量一般在 400~700mm 之间,约占全年的 22~40%,台汛期(7 月 16 日至 10 月15 日)降水量通常为 350~1000mm,约占全年的 20~50%。梅雨和台风暴雨是本流域洪水的主要成因。
3、风:工程区域年平均风速 2.5m/s,最大风速 20~25m/s,风向呈季节性变化,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据洪家气象站资料:常风向为 NW 向(P=16%)、NNW 向(P=10%),平均风速分别为 3.1m/s 和 2.7m/s;最大风速和风向为 19.0m/s (ESE、NNE),出现日期分别为 1985 年 7 月 31 日和 1989 年 9 月 15 日,次强风速为 17.0m/ s(ENE),出现日期为 1985 年 7 月 30 日。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3
4、相对湿度:工程区域空气湿润,年平均相对湿度 80%左右。
5、日照:工程区域年平均日照数 1950 小时。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4
第三章
便道整体布置与规划 3.1
施工便道总平面布置
图 3.1-1
K0+000~K15+502.96 段施工便道总平面布置图
图 3.1-2
K15+502.96~K21+144 及市区连接线段施工便道总平面布置图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5
3.2
施工便道规划原则及标准 临时便道设施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少占或不占用基本农田用地、普通耕地。所有临时用地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及地方政府政策办理。
3.2.1
便道标准 及典型断面 1、一般路段:便道路面顶宽设置 4.5m,原地表以上填高 120cm,地表以下清除淤泥表土以 20cm 考虑,回填宕渣。根据现场实勘并且结合施工图纸,便道填筑坡脚为设计路基坡脚,填筑坡度 1:1.5,在便道外侧距便道坡脚 1m 挖自然排水、渗水沟,便道暂定设置在主线路基右幅,在挡墙或半填半挖段等路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路线偏移。
图 3.2-1
一般路基便道断面图
图 3.2-2
半填半挖路基便道断面图 2、挡墙路段:挡墙段为方便挡墙基坑开挖,以及保障便道在挡墙施工时的正常使用功能,现便道填筑坡脚距征地红线 8m。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6
图 3.2-3
挡墙段便道断面图 3、桥梁段施工便道 1)桥侧便道顶宽设置 3m,原地表以上填高 120cm,地表以下清除淤泥表土以 20cm考虑,回填宕渣,为节省临时租地占地面积,填筑坡度以 1:1 控制,在便道外侧挖自然排水、渗水沟。具体路段见 3.3 便道具体规划。施工便道断面图及使用地段如:
图 3.2-4
桥侧主便道典型横断面图 2)桥侧支便道设置 为方便桥梁下部结构及桩基施工,满足汽车吊、钻机、砼罐车等施工机械站位使用。在最外侧桩基横向两米处设置 8m 宽,0.5m 厚宕渣铺筑施工便道,具体布置见下图: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7
图 3.2-5
桥侧支便道布置示意图 4、会车道设置 根据标准化要求以及现场实际情况每 200m 设置一个长度不小于 20m,路面宽度为6.5m 的会车道,并在两端增设不小于 10m 的过渡段。
图 3.2-6
便道会车道断面图
图 3.2-7
便道会车道平面图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8
3.2.2
河道、沟渠位置 1、在沟渠宽度和水流量不大的段落埋设过水混凝土圆管涵,两侧用浆砌片石砌筑,中间填筑宕渣,保证管涵埋深不小于 80cm。(具体工程数量表见附表 9.1-1)
图 3.2-8
河道、沟渠位置埋设圆管涵 2、在跨越较宽河道且水流量较大的河流段架设钢便桥 (详见钢便桥专项施工方案,具体工程数量表见附表 9.1-2)。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9
图 3.2-9
河流位置架设钢便桥 3.3
施工便道 平面布置 依据施工便道规划原则,结合地方临时征地相关政策及现场实际情况,暂拟定 14 条施工便道(具体详情见附图)。布置如下: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10
(1)K0+000-K5+112 主线起点至两头门溪桥施工便道 该段为原有路基加宽,施工便道主要利用原有 34 省道为主施工便道(具体详情见 34省道交通组织设计)。两头门溪桥跨现状河流,现埋设两道 8m 长,Ø1.5 涵管保持流水通畅,铺筑桥侧便道。于 K3+572 汇溪桥处增设双幅宽为 9m,长为 32m 钢便桥用以老桥拆除后保持交通通畅,便道设置在主线路基右幅。桥侧便道 170m,桥侧支便道 204m,红线内主线便道 152m。
图 3.3-1
K0+000-K5+112 主线起点至两头门溪桥施工便道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11
(2)K5+112-K5+776 两头门溪桥至甬台温高速分离立交 6#墩施工便道 该施工便道设置在主线路基右幅,连通两头门溪桥桥尾与甬台温高速分离立交 6#墩。桥梁 0#-6#跨需设桥侧便道。桥侧便道 190m,桥侧支便道 159m,红线内主线便道总长471m。
图 3.3-2
K5+112-K5+776 两头门溪桥至甬台温高速分离立交 6#墩施工便道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12
(3)K5+831-K9+061 甬台温高速分离立交 7#墩至 75 省道互通段施工便道
该便道 K6+420-K6+540 段为满足左幅挡墙施工,该段桩号内便道设置在主线左幅,其余段设置在主线路基右幅。在 K8+256 大田港中桥段设置长 48m 钢便桥(详见钢便桥专项施工方案)。桥侧便道 279m,桥侧支便道 386m,红线内主线便道 2951m。
图 3.3-3
K5+831-K9+061 甬台温高速分离立交段至 75 省道分离施工便道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13
(4)K9+061-K9+945 75 省道互通至西岙隧道进口施工便道
便道设置在主线路基右幅,是混凝土、钢筋等材料运输和西岙隧道进口段施工的主要便道,根据现场需要,将该便道 K9+400-K9+945 路面加宽至 4m,采用 20cm 厚 C20混凝土进行硬化。桥侧支便道 181m,红线内主线便道长约 884m。
图 3.3-4
K9+061-K9+945 75 省道分离至西岙隧道进口施工便道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14
(5)K10+245-K12+755 西岙隧道出口至铁路大道互通段施工便道 便道设置在主线路基右幅,连接西岙隧道与铁路大道互通,路基施工可由铁路大道互通沿主线北方向,利用现状道路进入。红线内主线便道长 2510m。
图 3.3-5
K10+245-K12+755 西岙隧道出口至铁路大道互通段施工便道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15
(6)K11+040-K11+220 段挖方施工便道 根据项目前期规划 K11+040-K11+220 段挖方料用于 75 省道路基填筑,该便道由 75省道互通经 75 省道沿线路经现状村道与 K10+820 进入主线便道。
图 3.3-6
K11+040-K11+220 段挖方施工便道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16
(7)K13+480-K14+942 铁路大道互通至邵家港渡桥段施工便道
该便道设置在主线路基右幅,便道可由铁路大道经东邵线进入现有村道于主线K13+520 处接入路基主线便道,红线内便道长 1462m。
图 3.3-7
K13+480-K14+942 铁路大道互通至邵家渡港桥桥头便道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17
(8)K14+942-K15+502.96 邵家渡港桥施工便道 为满足邵家渡港桥施工进度要求,前期在主线便道未填通之前可利用现有道路东邵线,于主线 K14+900 处进入主线连接桥侧便道,于 K15+322 段增设 2#钢便桥 60m(15*4)连通桥侧便道(详见钢便桥专项施工方案)。新建桥侧便道长 568m,桥侧支便道 431m。
图 3.3-8
K14+942-K15+502.96 邵家渡港桥施工便道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18
(9)邵家渡桥尾至东导渠桥头段施工便道 该段施工便道设置在红线路基内,施工车辆可经临牛线进入主线路基施工便道内,主线路基清表整平后可直接填筑宕渣,直接作为施工便道使用,总长 958m。
图 3.3-9
邵家渡桥尾段路基施工便道 (10)东导渠桥梁施工 根据现场调查,东导渠桥施工车辆可经 83 省道行至交叉口位置,同交管、路政部门联系,经审批同意后,开口转至桥侧新建便道,此位置桥梁部分施工需红线外征地,按桥侧便道、支便道标准新建施工便道,与省道交叉口水渠位置,填筑便道前埋设 0.3m 砼圆管涵,K16+800 左右处自然水渠埋设一道 7m 长的 3-Φ1.8m 砼圆管涵,17+200 位置处自然水渠埋设一道 15m 长的 2-Φ2m 砼圆管涵。经现场实际调查该位置需征地范围内现状为农田。此处需修筑桥侧便道 1250m,桥侧支便道 931m,共需征地 14 亩。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19
图 3.3-10 东导渠桥梁施工施工便道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20
(11)K18+500 大挖方至 K21+200 段前期施工便道 该位置临建 902 县道及大钓线,交通便利,前期场站、大挖方、路基等开工点施工可直接利用既有线通行,可利用长度为 2745m。
图 3.3-11
K18+500 大挖方至 K21+200 段前期施工便道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21
(12)大岗山隧道出口至市区连接线终点施工便道 此处施工便道可从 K20 位置主线路基与大钓线交叉口处直接进入市区连接线,沿市区连接线路基到达大岗山隧道出口位置,路基内便道长 466m。
图 3.3-12
大岗山隧道出口至市区连接线终点施工便道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22
(13)市区连接线起点至大岗山隧道进口施工便道 市区连接线起点靠近 S327 既有省道,前期施工便道可沿工厂内既有道路连接至市区连接连接线路基,利用市区连接线内路基通行至大岗山隧道进口。此处利用既有 366m,利用市区连接线路基 740m。
图 3.3-13
市区连接线起点至大岗山隧道进口施工便道 3.4
施工便道工程数量表 表 3.4-1
施工便道工程数量表 序号 使用范围 长度(m)
占地面积(㎡)
需征地桩号 需征地面积 需填筑宕渣(m³)
备注 1 主线起点至两头门溪桥施工便道K0+000-K5+112 5307 4097 K4+932-K5+102 1003 2823 利用原有 34省道4780m,详情见交通组织设计方案 2 两头门溪桥至甬台温高速分离 6#墩施工便道 K5+112-K5+776 821 7000 K5+583.5-K5+776 1121 5253 主线便道设置在路基红线内,利用村道 221m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23
3 甬台温高速分离 7#墩至75省道互通段施工便道 K5+831-K9+061
3616 33674 K5+831-K5+964 K6+638-K6+674 K8+201-K8+311 1697 25992 主线便道设置在路基红线内,利用村道 2451m 4 75 省道互通至西岙隧道进口施工便道 K9+061-K9+945 1065 10094
0 7599 主线便道设置在红线内 5 西岙隧道出口至铁路大道互通段施工便道 K10+245-K12+755 2510 25200
0 20043 主线便道设置在路基红线内,利用村道 290m 6 K11+040-K11+220段挖方施工便道
利用现状村道,总长2858m 7 铁路大道互通至邵家港渡桥段施工便道K13+480-K14+942 1462 14315
0 11389 主线便道设置在路基红线内,利用村道 227m 8 邵家渡港桥施工便道 K14+942-K15+502.96 991.96 6900 K14+942-K15+510 3452 4708 利用现状村道,总长1538m 9 东导渠桥桥头至邵家渡桥尾段路基施工 958 4471
0 1341.3 利用主线路基 10 东导渠桥桥梁施工 3163 24185.6 K16+434-K18+485 13793.6 18437.6
11 K18+500 大挖方至K21+200 段前期施工 2507 11281.5
0 3391.65 利用既有线(大钓线)
12 K18+500 大挖方至K21+200 段中后期施工(运梁通道)
500 2250
0 675 利用主线路基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24
13 大岗山隧道出口至市区连接线终点施工 466 3488.4
0 1046.52 利用市区连接线路基 14 市区连接线起点至大岗山隧道进口施工 1278.2 7350.64
1104.64 2848.2 利用市区连接线路基及既有道路 15 合计 24645.16 154307.14
22171.24 105547.27 需征地:33.3亩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25
第四章
便道施工安排及资源配置
4.1
便道施工管理人员配置 表 4.1-1
主要负责人员配置表 序号 职务 职 责 1 项目经理 施工全面负责 2 生产经理 施工现场负责人 3 技术总工 负责技术 4 测量主管 复测测量 5 质量主管 检测质量 6 试验 检测压实度及承载力 7 安全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4.2
便道施工劳动力配置 表 4.2-1
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班组长 人 4 2 浆砌工人 人 18 3 机械司机 人 15 4.3
机械设备 表 4.3-1
机械设备数量表 序号 名
称 单
位 型
号 数
量 1 装 载 机 台 ZL-50 4 2 挖 掘 机 台 CAT330 6 3 砂浆搅拌机 台 JZC750 4 4 压路机 台 YZ30H-1 5 5 自卸汽车 台 25T 16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26
4.4
计划工期 表 4.4-1
工期计划表 序号 使用范围 长度(m)
计划开工日 计划完工日期 工期 备注 1 主线起点至两头门溪桥施工便道K0+000-K5+112 5307 2019 年 8 月 15 日 2019 年 8 月 25 日 10 利用原有 34省道
详情见交通组织方案 2 两头门溪桥至甬台温高速分离6#墩施工便道 K5+112-K5+776 821 2019 年 8 月 15 日 2019 年 8 月 30 日 15 主线便道设置在路基红线内,利用村道 221m 3 甬台温高速分离7#墩至 75 省道互通段施工便道 K5+831-K9+061
3616 2019 年 8 月 20 日 2019 年 11 月 10日 82 主线便道设置在路基红线内,利用村道 2451m 4 75省道互通至西岙隧道进口施工便道 K9+061-K9+945 1065 2019 年 8 月 20 日 2019 年 9 月 15 日 26 主线便道设置在红线内 5 西岙隧道出口至铁路大道互通段施工便道 K10+245-K12+755 2575 2019 年 9 月 6 日 2019 年 12 月 15日 100 主线便道设置在路基红线内,利用村道 290m 6 K11+040-K11+220 段挖方施工便道
利用现状村道,总长2858m 7 铁路大道互通至邵家港渡桥段施工便道K13+480-K14+942 1462 2019 年 8 月 6 日 2019 年 10 月 6 日 61 主线便道设置在路基红线内,利用村道 227m 8 邵家渡港桥施工便道 K14+942-K15+502.96 991.96 2019 年 8 月 25 日 2019 年 10 月 30日 67 利用现状村道,总长1538m 9 东导渠桥桥头至邵家渡桥尾段路基施工 958 2019 年 9 月 11 日 2019 年 9 月 30 日 19 利用主线路基 10 东导渠桥桥梁施工 3163 2019 年 8 月 1 日 2019 年 11 月 2 日 94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27
11 K18+500 大挖方至K21+200 段前期施工 2745 2019 年 9 月 25 日 2019 年 9 月 30 日 5 利用既有线(大钓线)
12 K18+500 大挖方至K21+200 段中后期施工(运梁通道)
2652.5 2019 年 9 月 31 日 2020 年 2 月 10 日 133 利用主线路基 13 大岗山隧道出口至市区连接线终点施工 466 2019 年 12 月 21日 2019 年 1 月 21 日 30 利用市区连接线路基 14 市区连接线起点至大岗山隧道进口施工 1278.2 2019 年 10 月 2 日 2019 年 11 月 2 日 31 利用市区连接线路基及既有道路 15 合计 27982.7 2019 年 8 月 1 日 2020 年 2 月 10 日 194 节点工期为打通运梁通道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28
第五章
施工工艺及方法 5.1
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以实际使用为准则,严格控制路线走向(中轴线位置)、纵向坡度及线路加宽段位置及宽度,以方便施工重型车辆通行;并严格控制线路的横向坡度,以利于排水。施工便道在测量过程中采用莱卡 TS09 全站仪和苏光 DSZ2 水准仪。
5.2
便道施工步骤及方法 1、场地清理 临时便道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应施工前砍伐或移植,砍伐的树木应堆放在临时用地之外,并妥善处理。临时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20cm 内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予以及时处理。
2、土石方开挖 施工便道在满足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挖方,连接现有道路;采用挖掘机开挖为主,推土机整平。
3、填方地段 ① 基底清理
施工前按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施工便道用地测量放线,对用地范围内的树木进行砍伐,并清除树根和地表耕植土;对于软基地段要预先清楚淤泥进行换填或进行抛石挤淤处理。
② 填方处理 施工便道以填筑宕渣为宜,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 30cm,采用推土机辅以人工摊铺、压实机械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以满足实际使用要求为标准。填筑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填筑。软基路段,再填筑之前铺垫一层大块径碎石,用以加固地基。
4、铺筑路面 在特大桥、隧道洞口、拌合站和预制场等大型作业区进出便道 200m 范围路面宜采用20cm 的 C20 混凝土铺筑,平常段路面铺设宕渣,在铺设前分段检测压实度,严格控制路面标高。
5.3
便道防排水 1) 路面修整的同时,在施工便道一侧修筑排水沟,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施工便道一侧距便道坡脚 1m 范围修筑排水沟,排水沟采用 50cm*30cm 土质边沟,排水沟纵坡依实际地形坡度为准,并连接至便道外侧自然排水沟内。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29
2) 便道路面应保持顺直、干净、美观,路况完好,无坑洼,无落石头,无淤泥,无积水。
3)跨沟渠、河道施工,埋设圆管涵,为防止冲刷,底部先用浆砌片石铺底,放置管涵后,两侧用浆砌片石砌筑,中间采用河卵石填筑,管涵顶部保证埋设深度不下于 80cm。
4)根据现场实地勘探调查,为保证施工进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现需在 K3+572,K8+256,K15+322 处增设钢便桥。K3+572 处为双幅钢便桥 9m 宽,其余两处为单幅钢便桥4.5m 宽,采用钢管支撑柱,横向、纵向均用工字钢连接,纵梁工字钢上横铺槽钢作为桥面,支撑柱间用槽钢焊接作为剪刀撑。钢便桥两侧用 Ø48mm 钢管做立柱,栏杆高度 1.2m,栏杆纵向 1.5 米一根立柱(与桥面槽钢焊接),高度方向设置两道横杆,用红白油漆刷好,确保水上作业安全。在钢便桥两端行车方向,设置明显减速标志,起到警示作用。
5.4
便道施工标准及注意事项 1、施工便道应根据运输荷载、使用功能、环境条件进行设计和施工,不得破坏原有水系、降低原有泄洪能力,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双车道施工便道宽度不宜小于 6.5m。
2)单车道施工便道宽度不宜小于 4.5m,并宜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应设在视野良好地段,间距不宜大于 300m。设置错车道路段的施工便道宽度宜不小于 6.5m,有效长度宜不小于 20m。
3)路拱坡度应根据路面类型和现场自然条件确定,并应大于 1.5%。
4)施工便道应根据需要设置排水沟和圆管涵等排水设施 5)施工便道在急弯、陡坡、连续转弯等危险路段应进行硬化,设置警示标志,并根据需要设置防护设施。
6)施工便道中易发生落石、滑坡等危险路段应根据需要设置防护设施。
2、施工便道与既有道路平面交叉处应设置道口警示标志,有高度限制的应设置限高架。
3、施工便桥应根据使用要求和水文条件进行设计,并应设置限宽、限速、限载标志,建成后应验收。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30
图 5.4-1
便道标志标牌效果图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31
第六章
安全管理计划 1、 安全防护措施 工程开工前与交通管理部门及公路维护部门联系,申请便道施工期间临时封闭标段范围内的部分的行车道,改移既道路或分拆另一侧行车道,以达到确保车辆通行和便道正常施工的目的。
① 在原有道路边开口处悬挂现场施工警示牌、安全警示牌、安全警示灯、20m 处设置减速帯。
② 在施工区域两端 8 米外进行围挡,上行一侧 15 米范围内采用锥筒沿线设置引导标识,标识两侧 20 米处设置警示牌与交通疏导标识牌,并悬挂爆闪灯,在两侧 60 米处设置限速标识。
③ 路口处设置明显的交通标识,指导车辆分流。同时,为确保施工与行车两不误,在封闭点设置交通管理人员,实行不间断执勤,确保正常施工和防止交通事故。
④ 在原有道路开口处及沿施工占用车道周围采用临时红色防护桶、或安全警示带予以分隔。所有标识均需符合交通管理部门相关要求。
⑤ 抓好安全教育,正确处理安全与施工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⑥ 参加施工人员,要做到遵章守纪,作业标准,行为规范,增强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现场施工有序,作业流程顺畅。
⑦ 按规定给施工人员配齐劳动护用品和现场防护设施。
⑧ 加强与建设单位和地方政府部门及驻地群众的配合协作。
2、土石方施工安全措施 (1)土石方施工时,光电缆区域根据产权单位提供的具体位置、埋深和走向,设立醒目标志,并在现场与有关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在标志线 5m 范围内,严禁使用机械开挖,采用人工小心开挖。
(2)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要严加管理,经常检查检修制动、装载等安全部位技术状况,不可松懈和疲劳作业,必要时设置防护栏,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采用机械填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在填土区边缘应设置安全标志; ② 土方机械作业时,无关作业人员不得靠近机械; ③ 在挖掘机土斗的回转半径范围内,人员不得停留或通过; ④ 装载机的运行道路宽度应大于装载机宽度 1.0m。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32
3、防洪、防汛保障措施 (1)应急小组建立及其主要职责 为保障洪、汛期间杜绝事故的发生,快速有效的减除险情,我项目部专门成立了防洪、防汛应急小组,其组织结构如下: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生产经理
组员:各部门人员以及现场班组 (2)防洪、防汛保障措施 成立防洪渡汛领导小组,经常保持与当地防汛、气象部门取得联系,随时掌控并了解本地的天气情况和汛情,派专人 24h 值班,每天检测水位变化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有关防洪渡汛的安全教育培训,宣传防洪渡汛的意义,培训相关的防洪知识渡汛方案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33
第七章
环境管理计划 施工进场后做好全面规划,对环保工作综合治理,并与地方环保部门取得联系,按地方环保规定,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
1、成立环保小组,建立环保措施,项目经理部、队分级管理,负责检查、监督各项环保工作的落实。
2、对职工进行环保知识教育,使人人心中都明确环保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主动地参与环保工作,自觉遵守环保的各项规章制度。
3、废弃物的处理,开挖土石方的弃土、杂物等应统一运至指定弃土场、弃土场应堆置整齐、稳定、排水畅通、避免对土堆周围的建筑物,排水及其它任何设施产生干扰或损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施工及生活中的污水或废水,要集中沉淀处理,经检验符合标准后,才能排放到河流或沟溪中。不准将含有污染物质或可见悬浮物质的水,直接排入河流、水道或现有的灌溉系统中。
5、机动车在工地内行驶通过限速等措施避免产生灰尘,经常对工地洒水清洗道路。禁止在工地点火烧残留的废物或其它东西。时刻维护工地范围内的排水系统,防止污水、废水到处流淌。
6、新修便道为保证生态环境的迅速恢复、应对上下边坡撒播草籽,同时可以和当地政府协商其它恢复措施,对需要复耕的场地应迅速整平并做好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34
第八章
绿色施 工管理计划 在本工程施工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进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切实抓好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节约工作,实现绿色施工目标。在现场实施过程中,以如下几点作为总则:
(1)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
(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运用 ISO14000 和 ISO18000 管理体系,将绿色施工有关内容分解到管理体系目标中去,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
(3)实施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4)本工程绿色施工总体框架。
绿色施工施工管理 组织管理 规划管理 实施管理 实施管理 评价管理 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环境保护 扬尘控制 噪音控制光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土壤保护建筑垃圾控制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材措施 周转材料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提高用水效率非传统水源利用用水安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能措施机械设备与机具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施工用电及照明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临时用地保护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8-1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图 (5)施工便道与 75 省道、83 省道平交处应设施便于社会车辆和施工车辆通行的导行及警示标志,省道两侧 300 米范围内便道用 C20 混凝土硬化,厚度为 20 公分,并设置便于车辆通行的转弯半径。同时交叉口两侧设置洗车装置,避免施工车辆污染主线道路。导行示意图如下: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35
图 8-2
省道交叉口车辆导行示意图 8.1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措施 8.1.1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体系 1、环保、水保目标 在施工中,自觉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进行环境管理,切实抓好施工期间的环境与生态保护工作,实现如下环境目标:
(1)保持水土,杜绝水土流失现象,完工后及时清理场地,恢复周边环境。
(2)控制噪声排放,昼间:70dB、夜间:55dB,不发生噪声扰民事件; (3)生产、生活污水达到污水排放综合标准,防止饮用水污染; (4)气体、烟尘排放达标; (5)施工场地扬尘符合规定要求; (6)生活办公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分类管理,逐步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7)最大限度节约能源、资源,降低能耗、资源消耗; (8)无严重扰民;无环保事件发生。
(9)交工验收后 2 年内通过环评验收。
2、 环保、水土保护管理体系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36
施工过程中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和水土保持方面的法律、法规,针对施工内容制定具体的环保、水土保持措施,签订责任合同,明确自己的环保、水土保持目标。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体系组织保证 工作保证 制度保证 经济保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编制实施性环保措施 各项环保水土保持措施包保责任制建立制度,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把环保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了解情况,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按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落实抓好环保、水土保持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环保责任制;定期进行环保、水土保持工作检查奖罚措施经济兑现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体系组织保证 图 8.1-1
环保、水土保持体系框图 8.1.2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施 1、水土保持方案和措施 (1)施工前,做好施分部的排水系统,并在施工期间经常检查和维护。
(2)做好对腐殖土的清理和再利用。
(3)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临时设施,并将临时用地恢复原貌, (4)雨季施工时,雨前将填铺的松土压实,并做好防护措施。
(5)路基填筑时同步进行边坡防护,采取必要的措施使植物草籽尽快存活。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水泥、粉煤灰、宕渣、砂石等细颗粒建筑材料尽量安排库内存放。露天存放时严密苫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以减少扬尘。
(2)非施工作业面裸露场地,用密目网进行覆盖,防止扬尘。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37
(3)齿锯切割木材时,在锯机的下方设置遮挡锯末挡板,使锯末在内部沉淀后回收。
(4)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围墙围栏,即挡噪声又挡粉尘。
(5)土方施工时,分层分段有序施工,并进行洒水、喷淋压尘处理,当风速达到 5级以上时,停止土方施工作业。
(6)保证运土车、垃圾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大型货物运输车辆运行状况完好,表面清洁。散装货车箱带有可开启式翻盖,装料限高,限制超载。
(7)施工垃圾使用封闭的专用容器吊运,并选择有垃圾消纳资质的承包商外运至规定的垃圾处理场,严禁随意凌空抛散造成扬尘。施工垃圾及时清运,清运前,要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8)施工现场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专用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在易产生扬尘的季节,施工场地采取洒水降尘。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人为噪声的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2)强噪声作业时间的控制 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 22 时,早晨作业不早于 6 时,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办理夜间施工手续,并尽量采取降噪措施。
利用既有道路运输施工物资时,尽量把运输时间安排在白天。途经村镇、学校时,减速慢行,禁止鸣笛。
(3)强噪声机械的降噪措施 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加工、制作作业,采用集中加工,减少因施工现场的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
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设置封闭的机械棚,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
(4)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控制 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建立噪声监测设备,采取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受控、达标的目的。
4、防止水、油污染措施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38
(1)现场车辆清洗处设置洗车台、沉淀池。排放的废水要排入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
(2)施工现场临时食堂,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道排放要经过隔油池。每天清扫、清洗,油物随生活垃圾一同收入生活垃圾桶,隔油池定期清理,排水沟和沉淀池每周清理两次。
(3)油漆油料库的防漏控制。施工现场要设置专用的油漆油料库,油库内严禁放置其它物资,库房地面和墙面要做防渗漏的特殊处理,储存、使用和保管要专人负责,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4)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5)在有可能漏油机械的下方铺设托盘集油,最后集中处理。
5、光污染控制措施 (1)电弧焊焊接时,采取有效防护遮挡措施; (2)工地周遍及高处设置大型罩式灯,随着工地的进度及时调整罩灯的角度,保证强光线不射出工地外。施工工地上设置的镝灯照射方向始终朝向工地内侧。
(3)必要时在工作面设置挡光彩条布或者密目网遮挡强光。
8.2
成品保护 本项目在考虑施工方便和合理的同时,积极响应公司及地方节约环保的要求,施工便道在规划时,尽量考虑利用原有道路为主;对原有道路不满足施工车辆通行的段落,逐个进行拓宽和修缮,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便道进行治理和维护,做到满足施工的同时地方原有道路不损坏,若发现路面有破裂或者塌陷及时进行修补,做到不影响地方交通车辆和行人通行。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39
第九章
附件 9.1
附表 9.1-1
临时管涵工程数量表 序号 桩号 材料 管径(m)
涵洞长度 1 K5+017 混凝土圆管涵 2-Φ1.5 桥侧 8 2 K5+160 混凝土圆管涵 0.4 10 3 K5+210 混凝土圆管涵 0.5 10 4 K5+440 混凝土圆管涵 0.4 10 5 K5+650 混凝土圆管涵 0.5 6 6 K6+120 混凝土圆管涵 0.3 10 7 K6+380 混凝土圆管涵 0.3 10 8 K6+656 混凝土圆管涵 2-Φ1.5 桥侧 8 9 K6+775 混凝土圆管涵 0.4 10 10 K6+880 混凝土圆管涵 0.5 10 11 K7+250 混凝土圆管涵 0.3 10 12 K7+370 混凝土圆管涵 0.3 10 13 K7+730 混凝土圆管涵 0.4 10 14 K7+860 混凝土圆管涵 0.3 10 15 K8+040 混凝土圆管涵 0.3 10 16 K9+370 混凝土圆管涵 1.5 10 17 K9+680 混凝土圆管涵 1.5 10 18 K9+790 混凝土圆管涵 2-Φ0.5 10 19 K10+570 混凝土圆管涵 0.4 10 20 K10+720 混凝土圆管涵 0.5 10 21 K10+810 混凝土圆管涵 0.5 10 22 K11+380 混凝土圆管涵 0.4 10 23 K11+540 混凝土圆管涵 0.5 10 24 K13+600 混凝土圆管涵 0.3 10 25 K13+820 混凝土圆管涵 0.3 10 26 K13+900 混凝土圆管涵 0.4 10 27 K14+140 混凝土圆管涵 0.3 10 28 K14+350 混凝土圆管涵 0.5 10 29 K14+790 混凝土圆管涵 0.4 10 30 K14+870 混凝土圆管涵 2-Φ1.5 10 31 K15+140 混凝土圆管涵 3-Φ1.5 8 32 K16+680 混凝土圆管涵 0.3 14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40
33 K16+790 混凝土圆管涵 3-Φ1.8 7 34 K17+300 混凝土圆管涵 2-Φ2.0 15 9.1-2
钢便桥工程数量表 序号 桩号 跨径 单幅长度(m)
1 K3+572 双幅 2×16 64 2 K8+256 单幅 15+18+15 48 3 K15+322 单幅 4×15 60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41
9.2
附图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42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43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44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45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46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47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48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49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50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51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52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53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54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55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56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57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58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59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60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61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62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63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64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65
相关热词搜索: 便道 市政工程 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