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准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生字。
2、能够准确理解“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祭祀、如许、先前、稀奇、无穷无尽”等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闰土是个勇敢机智、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理解:“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等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补写“我”的外貌。
学习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大家了解鲁迅吗?看过那些鲁迅写的作品和相关与他的故事。(生说……)今天,我们要来理解一位与我们年龄相仿的朋友。出示课题“少年闰土”本篇课文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
二、自主学习。
1、课文写了少年闰土的哪几件事?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2、课文是怎样写闰土的?少年闰土的形象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整体感知,小组合作,自主释疑
1、选择几个问题读课文,利用字典,自学生字和新词。
2、选择自己最喜欢交流的小伙伴,讨论自己学不懂的生字和新词。
四、重点学习四件事,品读、感悟。
1、选择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交流。出示:“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
2、稀奇事在课文中是指那些事?闰土的什么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引入第四段的学习。
师引:快速读课文第四段,看看讲了几件事?交流板书(雪地捕鸟 瓜地刺猹 海滩拾贝 海边看鱼)
3、说说“稀奇”的意思,对我们来说,什么样的事是稀奇事?
4、说说你准备怎么学这几事?能够用什么方法学?
五、引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出示句子:“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结合引导课堂争议:“课文中的‘我’与闰土相比,到底谁的知识更多?”
1、质疑问难,根据句子,你有那些问题?(他们指谁?……)
2、联系上下文,自由独立思考。
3、找自己在班级里最喜欢的同学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综合意见。
“我”对闰土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对现状的不满。)
得出结论:
“我”:书本知识丰富。
少年闰土:生活经历丰富,见多识广。
六、理解闰土的外貌
1、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想一想:外貌与生活环境有什么联系?
2、教师读:“他正在厨房里,一张圆脸,头戴一顶帽子……”让学生听,把老师漏读的字用铅笔轻轻划去,比较着读,仔细品味有何区别。
3、讨论交流(紫色说明闰土生活在大海边,身体十分健康;小毡帽说明闰土生活在农村;银项圈说明闰土的父亲十分疼爱他;)
4、师生小结:人物的外貌、打扮、穿着和生活环境、身份有密切的关系。
七、引导实行自主迁移。
过渡:“我”生活在高墙大院里,闰土生活在大海边,生活环境有很大差别,除了这个点,“我”与少年闰土之间还有那些区别?
师生讨论、小结,教师板书。(身份不同;穿着、打扮不同;外貌不同……)
1、 引导迁移
作者在课文中为什么没有写“我”的外貌呢?是不是作者鲁迅忘了写呢?请你根据刚才我们讨论的结果和课文中“我”的身份,把“我”的外貌补写完整。
2、自由选择学习伙伴,展开讨论。
3、补写。
4、交流、修改。
5、教师出示下水文:“瞧!那不是地主家的小少爷吗?头戴瓜帽,长得又白又胖,脑后拖着一条长辫子,走起路来大摇大摆的。脖子上挂着一块小巧玲珑的玉佩,一双乌黑的眼睛,似乎提不起一点精神……”
6、说说为什么这样写?“
八、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我”
出身
农家少年
地主少爷
(书本知识丰富)
外貌
紫色圆脸
戴小毡帽
?
项戴银圈
生活经历
瓜地刺猹
海滩拾贝
雪地捕鸟
四角天空
海边看鱼
勇敢机智 向往、羡慕 聪明能干 对现状的不满 见多识广 生活经验丰富
相关热词搜索: 少年 设计 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