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党团工作

行政法题库

2025-09-03人已围观

行政法题库
  行政法题库 试题 1:

  行政处罚只能( )。

  A.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

  B.由公安机关执行

  C.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

  D.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

  答案: D

  试题 2:治安行政案件的审级适用( )。

  A.二审终审

  B.一审终审

  C.一审一复核

  D.一审二复核

  答案: A

  试题 3:下列行政强制措施当中,( )属于间接执行性强制措施。

  A.查封、扣押

  B.强制收购

  C.限价出售

  D.代执行

  答案: D

  试题 4:行政机关向相对方收取公路养路费、港口建设费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 )。

  A.行政处罚

  B.行政征购

  C.行政征收

  D.行政征用

  答案: C

  试题 5: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即( )。

  A.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B.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C.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D.授权的行政行为与委托的行政行为

  答案: A

  试题 6:《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通常由( )的行政主体管辖。

  A.违法行为人住所地

  B.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

  C.违法行为损害发生地

  D.违法行为发生地

  答案: D

  试题 7:( )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A.法律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国务院部委规章

  答案: C

  试题 8: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

  A.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

  B.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C.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

  D.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

  答案: B

  试题 9: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 )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具体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行政处分行为

  D.民事侵权行为

  答案: A

  试题 10:下列组织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

  A.全国人大

  B.各级人民政府

  C.法院

  D.社会团体

  答案: B

  试题 11: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 )。

  A.各社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

  B.行政机关缔结买卖合同而形成的关系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D.行政机关与相对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民事关系

  答案: C

  试题 12: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 )。

  A.政治监督

  B.法律监督

  C.对行政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

  D.市场监督

  答案: D

  试题 13:吊销违法者的经营许可证是(

  )。

  A.执行罚

  B.行政处罚

  C.行政处分

  D.行政强制执行

  答案: B

  试题 14:对因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起诉,由原告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这种管辖属于(

  )。

  A.指定管辖

  B.特殊地域管辖

  C.协议管辖

  D.合并管辖

  答案: B

  试题 15:在行政复议中,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原因耽误法定期限的,可以在障碍消除后的(

  )日内提出申请延长期限。

  A.10

  B.15

  C.

  D.30

  答案: A

  试题 16:在第二审程序中,有权提起上诉的是第一审程序中的(

  )。

  A.共同诉讼人

  B.人民检察院

  C.第三人

  D.当事人

  答案: D

  试题 17:行政诉讼参加人不包括(

  )。

  A.原告

  B.被告

  C.证人

  D.第三人

  答案: C

  试题 18:对妨碍行政诉讼的拘留决定不服可以( )。

  A.起诉

  B.上诉

  C.申请复议

  D.申诉

  答案: D

  试题 19:原告在行政诉讼中的义务有(

  )。

  A.举证

  B.履行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C.监督审判活动

  D.收集证据

  答案: B

  试题 20: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的审理的主要监督方式是(

  )。

  A.提起诉讼

  B.抗诉

  C.参与诉讼

  D.上诉

  答案: B

  试题 21: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各自辖区内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是(

  )管辖。

  A.级别

  B.地域

  C.指定

  D.移送

  答案: B

  试题 22:《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A.15 日

  B.一个月

  C.二个月

  D.三个月

  答案: D

  试题 23:下列案件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

  )。

  A.人民政府对某工作人员的开除决定

  B.政府关于在某日某时对某条街禁止通行的决定

  C.人民政府责令某企业停产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定

  D.某国家机关对其内部某公务员的降职决定

  答案: C

  试题 24:下列行为不属于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

  )。

  A.收容审查

  B.劳动教养

  C.逮捕

  D.行政拘留

  答案: C

  试题 25:行政案件的审判权由(

  )独立行使。

  A.人民法院

  B.审判员

  C.合议庭

  D.审判委员会

  答案: A

  试题 26: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 2 个月内作出(

  )。

  A.复议判决

  B.复议决定

  C.复议裁定

  D.复议仲裁

  答案: B

  试题 27:在我国,提出复议申请的法定期限一般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日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10

  B.15

  C.

  D.

  答案: B

  试题 28:行政复议不用(

  )原则。

  A.调解

  B.便民

  C.准确

  D.一级复议

  答案: A

  试题 29:行政复议是(

  )的活动。

  A.行政监察

  B.特定行政

  C.行政机关

  D.人民法院

  答案: C

  试题 30:根据(

  )规定,因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国家不予赔偿。

  A.《行政法》

  B.《行政诉讼法》

  C.《宪法》

  D.《国家赔偿法》

  答案: D

  试题 31:行政责任是基于(

  )关系而发生的。

  A.行政

  B.行政法律

  C.法律

  D.其他

  答案: B

  试题 32:行政违法的主体是(

  )。

  A.行政主体

  B.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

  C.行政相对方

  D.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答案: D

  试题 33: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相对方权利义务决定时,要说明作出决定的事实原因和法律依据,这是行政程序的(

  )制度。

  A.辩论

  B.通知

  C.说明理由

  D.资讯公开

  答案: C

  试题 34:对所有相对方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给相关利害关系人以同等的辩论机会,这体现了行政程序的(

  )原则。

  A.程序法定原则

  B.相对方参与原则

  C.程序公正原则

  D.效率原则

  答案: C

  试题 35:行政裁决的对象是(

  )。

  A.特定的民事纠纷

  B.特定的行政纠纷

  C.特定的经济纠纷

  D.特定的刑事纠纷

  答案: A

  试题 36:行政裁决的机关是(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国家立法机关

  D.法律授权的特定的行政机关

  答案: D

  试题 37:(

  )不属于行政给付的内容。

  A.职务方面的权益

  B.物质方面的权益

  C.与物质有关的权益

  D.救灾扶贫

  答案: A

  试题 38:行政给付的对象是(

  )。

  A.行政系统内部的公务员

  B.行政行为相对方的公民

  C.特定公民

  D.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

  答案: C

  试题 39:行政诉讼强制的主体是(

  )。

  A.行政主体

  B.有权国家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答案: D

  试题 40:(

  )属于行政处罚简易程序。

  A.立案

  B.调查取证

  C.制作当场处罚决定书

  D.制作申辩笔录

  答案: C

  试题 41:受行政处分的是(

  )。

  A.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

  B.作为行政相对方的法人

  C.行政系统内部的公务员

  D.行政系统的国家机关

  答案: C

  试题 42:(

  )不能成为监督行政的主体。

  A.国家机关

  B.社会组织

  C.行政主体

  D.公民

  答案: C

  试题 43:行政监督的对象是(

  )。

  A.行政相对方

  B.行政主体

  C.国家行政机关

  D.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

  答案: A

  试题 44:行政确认的外部表现形式往往以(

  )等形式出现。

  A.许可证

  B.执照

  C.技术鉴定书

  D.律师证

  答案: C

  试题 45:许可证一经(

  ),即获得法律效力。

  A.公证机关公证

  B.行政机关批准

  C.申请人申请

  D.行政机关颁发

  答案: D

  试题 46: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

  )行为。

  A.认定

  B.批准

  C.允许

  D.认可

  答案: B

  试题 47:(

  )不发生财产所有权的转移。

  A.行政征收

  B.行政征用

  C.行政没收

  D.行政征购

  答案: B

  试题 48: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应予以(

  )。

  A.宣布无效

  B.撤销

  C.废止

  D.变更

  答案: C

  试题 49:行政行为撤销的效力可一直追溯到行政行为(

  )。

  A.被撤销之日

  B.被废止之日

  C.被变更之日

  D.作出之日

  答案: D

  试题 50:行政立法的主体是(

  )。

  A.国家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

  C.国家行政机关

  D.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答案: C

  试题 5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机关中,(

  )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省级人大

  C.国务院各部委

  D.国务院

  答案: D

  试题 52: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

  A.行政法律关系

  B.社会关系

  C.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

  D.行政法律规范

  答案: C

  试题 53:制定编制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

  A.规定机构设置

  B.规定机构职责权限

  C.规定机构形式

  D.控制编制

  答案: D

  试题 54:在下列几种行为中,对(

  )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行政处罚

  B.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

  C.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为

  D.行政强制措施

  答案: C

  试题 55:原房屋纳税人把房卖给甲,由甲纳税,这种情况属于(

  )。

  A.行政法律关系客体变更

  B.行政法律关系内容变更

  C.行政法律关系消灭

  D.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变更

  答案: D

  试题 56:依监督检查机构的任务划分,行政监督检查分为专门监督检查和业务监督检查。其中,(

  )部门的监督检查属于专门监督检查。

  A.审计部门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物价部门

  D.卫生部门

  答案: A

  试题 57:行政执法行为的失效方式之一是(

  )。

  A.撤销

  B.过时

  C.修改

  D.完成

  答案: A

  试题 58:行政执法行为必须是(

  )的真实意思表示。

  A.相对人

  B.行政机关

  C.双方当事人

  D.行政机关行政工作人员

  答案: B

  试题 59:行政行为是(

  )的行为,这是行政行为的主体特征。

  A.行政机关

  B.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C.相对人

  D.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

  答案: A

  试题 60:行政行为法具有的两种属性之一是(

  )。

  A.分散性

  B.统一性

  C.多样性

  D.程序性

  答案: D

  试题 61:行政诉讼中,负举证责任的是(

  )。

  A.行政机关

  B.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

  C.律师

  D.证人

  答案: A

  试题 62:行政诉讼中,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A.某个体摊贩对罚款、吊销营业执照不服

  B.某企业认为某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的经营自主权

  C.某国家机关一处长对撤销职务不服

  D.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答案: C

  试题 63:行政诉讼一般都由(

  )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A.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B.原告

  C.复议机关

  D.原告选择决定

  答案: A

  试题 64: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是(

  )。

  A.不明确的

  B.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

  C.恒定的

  D.谁提起诉谁就是原告

  答案: C

  试题 65:行政机关组织法的内容之一是(

  )。

  A.经费来源

  B.内部机构设置

  C.工作计划

  D.公文行文关系

  答案: B

  试题 66:行政机关组织法的核心内容是(

  )。

  A.行政机关内部机构设置

  B.行政机关的职权

  C.工作制度

  D.行政机关设立、变更、撤销程序

  答案: B

  试题 67:行政机关主持,以国家政策为法律依据,以自愿为原则,通过说服教育,促使双方当事人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协议,消除争议纠纷的诉讼外和解活动,称为(

  )。

  A.行政仲裁

  B.行政裁决

  C.行政调解

  D.行政和解

  答案: C

  试题 68: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的(

  )行为,也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进行层级监督的较规范的具体行政行为。

  A.行政诉讼

  B.司法性行政

  C.行政仲裁

  D.行政调解

  答案: B

  试题 69:行政法制外部监督是指(

  )。

  A.行政系统以外的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B.行政系统以外的司法机关监督

  C.行政系统自身的监督

  D.行政系统以外的国家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

  答案: D

  试题 70:行政法制内部监督又称为(

  )。

  A.一般监督

  B.自身监督

  C.专门监督

  D.司法监督

  答案: B

  试题 71: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

  )决定的。

  A.行政法关系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B.行政管理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

  C.行政法律规范的数量众多

  D.行政法是基本部门法

  答案: B

  试题 72:行政法律责任必须由有关(

  )依照行政法律规范,包括实行规范和程序规范所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予以追究。

  A.司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人民法院

  D.国家机关

  答案: D

  试题 73:行政法律关系中最主要的是(

  )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A.行政机关与公务员

  B.行政机关相互

  C.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

  D.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

  答案: C

  试题 74: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强制性,相对一方当事人如有违反,作为当事人另一方的国家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即可依法强制执行,包括申请(

  )强制执行。

  A.公安机关

  B.上级行政机关

  C.人民法院

  D.司法机关

  答案: C

  试题 75: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

  A.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总和

  B.双方所订的契约

  C.当事人诉讼的权利

  D.违约的赔偿责任

  答案: A

  试题 76:行政处理决定的特征之一是(

  )。

  A.主体是公民

  B.主体行政机关

  C.不影响相对人的权利

  D.不影响相对人的义务

  答案: B

  试题 77:行政处分是按行政隶属关系,但对(

  )适用的行政制裁手段。

  A.国家行政机关

  B.行政违法者

  C.全体国家行政工作人员

  D.相对人一方

  答案: C

  试题 78:狭义的编制包括一个行政组织、一个单位的(

  )。

  A.行政组织形式

  B.人员定额及人员结构

  C.行政机构的设置

  D.行政机构的调整合并、撤销等

  答案: B

  试题 79:收容审查属于(

  )。

  A.行政处分

  B.人身罚

  C.行政强制措施

  D.行为罚

  答案: C

  试题 80: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制定(

  )。

  A.行政法规

  B.单行条例

  C.自治条例

  D.地方规章

  答案: D

  试题 81:生效的执法行为,具有依法采取一定手段,使其内容完全实现的效力。这种效力称为(

  )。

  A.确定力

  B.拘束力

  C.执行力

  D.强制力

  答案: C

  试题 82:如果侵权行政行为是因行政工作人员的过错所致,行政机关赔偿损失之后,可以责令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

  )赔偿费用。

  A.部分

  B.全部

  C.部分或全部

  D.双倍

  答案: C

  试题 83: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作为参照的是(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规章

  答案: D

  试题 84:纳税属于(

  )。

  A.权利性行政处理决定

  B.义务性行为行政处理决定

  C.行政处罚

  D.行政裁决

  答案: B

  试题 85:某人对应交税额不服,这时他可以(

  )。

  A.提起行政诉讼,从而不交税金

  B.需先交税金,然后提起行政诉讼

  C.因诉讼而可以减免税金

  D.暂不交税金,待诉讼结束再交纳

  答案: B

  试题 86:某企业非法集资,被处以资金冻结,这是属于(

  )。

  A.财产罚

  B.行政强制措施

  C.申诫罚

  D.能力罚

  答案: B

  试题 87:民族自治机关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

  )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行政机关。

  A.权力机关

  B.审判机关

  C.检察机关

  D.军事机关

  答案: A

  试题 88:民族自治地方和行政机关所享有的自治权之一是(

  )。

  A.可组织军队

  B.可组织独立的税收机关

  C.可组织独立的边防部队

  D.可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部队

  答案: D

  试题 89: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标的是(

  )。

  A.抽象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精神财富

  D.物质财富

  答案: B

  试题 90: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

  )。

  A.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的法院管辖

  B.复议机关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C.既可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D.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答案: A

  试题 91:国务院根据 1983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对职工退休退职办法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的决定所进行的立法是(

  )。

  A.行政法的制定

  B.职权立法

  C.一般授权立法

  D.特别授权立法

  答案: D

  试题 92:国务院的性质、地位、组成、职权和领导体制等,由(

  )规定。

  A.民法

  B.国务院组织法

  C.编制法

  D.特别法

  答案: B

  试题 93:管理方行政违法的主体只能是(

  )。

  A.国家行政机关

  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工作人员

  C.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工作人员

  D.相对人

  答案: B

  试题 94: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行政机关(

  )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A.不能

  B.可以

  C.应当

  D.不能自行

  答案: D

  试题 95: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诉讼的被告为(

  )。

  A.作出原具体行为的行政机关

  B.复议机关

  C.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同是被告

  D.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 A

  试题 96:对不应处罚的人进行处罚属于(

  )。

  A.行政越权

  B.滥用职权

  C.行政不当

  D.行政程序违法

  答案: B

  试题 97:颁发营业执照属于(

  )。

  A.权利性行政处理决定

  B.行政奖励

  C.行政处罚

  D.义务性行政处理决定

  答案: A

  试题 98:(

  )是我国行政法的基本法源。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D.与行政管理有关的法律解释

  答案: A

  试题 99:某旅馆经理于某,为了保持其旅馆“生意兴隆”,明知其旅馆内存在卖淫、嫖娼活动,却放任不管,不采取措施予以制止。于某的行为(

  )。

  A.构成犯罪

  B.属于民事违法

  C.不属于违法

  D.属于行政违法

  答案: D

  试题 300:行政处罚只能(

  )。

  A.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

  B.由公安机关执行

  C.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

  D.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

  答案: D

  试题 301:治安行政案件的审级适用(

  )。

  A.二审终审

  B.一审终审

  C.一审一复核

  D.一审二复核

  答案: A

  试题 302:下列行政强制措施当中,(

  )属于间接执行性强制措施。

  A.查封、扣押

  B.强制收购

  C.限价出售

  D.代执行

  答案: D

  试题 303:行政机关向相对方收取公路养路费、港口建设费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

  )。

  A.行政处罚

  B.行政征购

  C.行政征收

  D.行政征用

  答案: C

  试题 304: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即(

  )。

  A.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B.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C.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D.授权的行政行为与委托的行政行为

  答案: A

  试题 305:《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通常由(

  )的行政主体管辖。

  A.违法行为人住所地

  B.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

  C.违法行为损害发生地

  D.违法行为发生地

  答案: D

  试题 306:(

  )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A.法律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国务院部委规章

  答案: C

  试题 307: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

  A.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

  B.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C.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

  D.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

  答案: B

  试题 308: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

  )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具体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行政处分行为

  D.民事侵权行为

  答案: A

  试题 309:下列组织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

  A.全国人大

  B.各级人民政府

  C.法院

  D.社会团体

  答案: B

  试题 310: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

  )。

  A.各社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

  B.行政机关缔结买卖合同而形成的关系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D.行政机关与相对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民事关系

  答案: C

  试题 311: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

  )。

  A.政治监督

  B.法律监督

  C.对行政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

  D.市场监督

  答案: D

  试题 312:吊销违法者的经营许可证是(

  )。

  A.执行罚

  B.行政处罚

  C.行政处分

  D.行政强制执行

  答案: B

  试题 313:对因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起诉,由原告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这种管辖属于(

  )。

  A.指定管辖

  B.特殊地域管辖

  C.协议管辖

  D.合并管辖

  答案: B

  试题 314:在行政复议中,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原因耽误法定期限的,可以在障碍消除后的(

  )日内提出申请延长期限。

  A.10

  B.15

  C.7

  D.30

  答案: A

  试题 315:在第二审程序中,有权提起上诉的是第一审程序中的(

  )。

  A.共同诉讼人

  B.人民检察院

  C.第三人

  D.当事人

  答案: D

  试题 316:行政诉讼参加人不包括(

  )。

  A.原告

  B.被告

  C.证人

  D.第三人

  答案: C

  试题 317:对妨碍行政诉讼的拘留决定不服可以(

  )。

  A.起诉

  B.上诉

  C.申请复议

  D.申诉

  答案: D

  试题 318:原告在行政诉讼中的义务有(

  )。

  A.举证

  B.履行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C.监督审判活动

  D.收集证据

  答案: B

  试题 319: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的审理的主要监督方式是(

  )。

  A.提起诉讼

  B.抗诉

  C.参与诉讼

  D.上诉

  答案: B

  试题 320: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各自辖区内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是(

  )管辖。

  A.级别

  B.地域

  C.指定

  D.移送

  答案: B

  试题 321:《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A.15 日

  B.一个月

  C.二个月

  D.三个月

  答案: D

  试题 322:下列案件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

  )。

  A.人民政府对某工作人员的开除决定

  B.政府关于在某日某时对某条街禁止通行的决定

  C.人民政府责令某企业停产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定

  D.某国家机关对其内部某公务员的降职决定

  答案: C

  试题 323:下列行为不属于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

  )。

  A.收容审查

  B.劳动教养

  C.逮捕

  D.行政拘留

  答案: C

  试题 324:行政案件的审判权由(

  )独立行使

  A.人民法院

  B.审判员

  C.合议庭

  D.审判委员会

  答案: A

  试题 325: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 2 个月内作出(

  )。

  A.复议判决

  B.复议决定

  C.复议裁定

  D.复议仲裁

  答案: B

  试题 326:在我国,提出复议申请的法定期限一般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日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10

  B.15

  C.5

  D.3

  答案: B

  试题 327:行政复议不用(

  )原则。

  A.调解

  B.便民

  C.准确

  D.一级复议

  答案: A

  试题 328:行政复议是(

  )的活动。

  A.行政监察

  B.特定行政

  C.行政机关

  D.人民法院

  答案: C

  试题 329:根据(

  )规定,因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国家不予赔偿。

  A.《行政法》

  B.《行政诉讼法》

  C.《宪法》

  D.《国家赔偿法》

  答案: D

  试题 330:行政责任是基于(

  )关系而发生的。

  A.行政

  B.行政法律

  C.法律

  D.其他

  答案: B

  试题 331:行政违法的主体是(

  )。

  A.行政主体

  B.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

  C.行政相对方

  D.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答案: D

  试题 332: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相对方权利义务决定时,要说明作出决定的事实原因和法律依据,这是行政程序的(

  )制度。

  A.辩论

  B.通知

  C.说明理由

  D.资讯公开

  答案: C

  试题 333:对所有相对方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给相关利害关系人以同等的辩论机会,这体现了行政程序的(

  )原则。

  A.程序法定原则

  B.相对方参与原则

  C.程序公正原则

  D.效率原则

  答案: C

  试题 334:行政裁决的对象是(

  )。

  A.特定的民事纠纷

  B.特定的行政纠纷

  C.特定的经济纠纷

  D.特定的刑事纠纷

  答案: A

  试题 335:行政裁决的机关是(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国家立法机关

  D.法律授权的特定的行政机关

  答案: D

  试题 336:(

  )不属于行政给付的内容。

  A.职务方面的权益

  B.物质方面的权益

  C.与物质有关的权益

  D.救灾扶贫

  答案: A

  试题 337:行政给付的对象是(

  )。

  A.行政系统内部的公务员

  B.行政行为相对方的公民

  C.特定公民

  D.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

  答案: C

  试题 338:行政诉讼强制的主体是(

  )。

  A.行政主体

  B.有权国家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答案: D

  试题 339:(

  )属于行政处罚简易程序。

  A.立案

  B.调查取证

  C.制作当场处罚决定书

  D.制作申辩笔录

  答案: C

  试题 340:受行政处分的是(

  )。

  A.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

  B.作为行政相对方的法人

  C.行政系统内部的公务员

  D.行政系统的国家机关

  答案: C

  试题 341:(

  )不能成为监督行政的主体。

  A.国家机关

  B.社会组织

  C.行政主体

  D.公民

  答案: C

  试题 342:行政监督的对象是(

  )。

  A.行政相对方

  B.行政主体

  C.国家行政机关

  D.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

  答案: A

  试题 343:行政确认的外部表现形式往往以(

  )等形式出现。

  A.许可证

  B.执照

  C.技术鉴定书

  D.律师证

  答案: C

  试题 344:许可证一经(

  ),即获得法律效力。

  A.公证机关公证

  B.行政机关批准

  C.申请人申请

  D.行政机关颁发

  答案: D

  试题 345: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

  )行为。

  A.认定

  B.批准

  C.允许

  D.认可

  答案: B

  试题 346:(

  )不发生财产所有权的转移。

  A.行政征收

  B.行政征用

  C.行政没收

  D.行政征购

  答案: B

  试题 347: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应予以(

  )。

  A.宣布无效

  B.撤销

  C.废止

  D.变更

  答案: C

  试题 348:行政行为撤销的效力可一直追溯到行政行为(

  )。

  A.被撤销之日

  B.被废止之日

  C.被变更之日

  D.作出之日

  答案: D

  试题 349:行政立法的主体是(

  )。

  A.国家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

  C.国家行政机关

  D.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答案: C

  试题 350: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机关中,(

  )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省级人大

  C.国务院各部委

  D.国务院

  答案: D

  试题 351: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

  A.行政法律关系

  B.社会关系

  C.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

  D.行政法律规范

  答案: C

  试题 352:制定编制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

  A.规定机构设置

  B.规定机构职责权限

  C.规定机构形式

  D.控制编制

  答案: D

  试题 353:在下列几种行为中,对(

  )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行政处罚

  B.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

  C.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为

  D.行政强制措施

  答案: C

  试题 354:原房屋纳税人把房卖给甲,由甲纳税,这种情况属于(

  )。

  A.行政法律关系客体变更

  B.行政法律关系内容变更

  C.行政法律关系消灭

  D.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变更

  答案: D

  试题 355:依监督检查机构的任务划分,行政监督检查分为专门监督检查和业务监督检查。其中,(

  )部门的监督检查属于专门监督检查。

  A.审计部门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物价部门

  D.卫生部门

  答案: A

  试题 356:行政执法行为的失效方式之一是(

  )。

  A.撤销

  B.过时

  C.修改

  D.完成

  答案: A

  试题 357:行政执法行为必须是(

  )的真实意思表示。

  A.相对人

  B.行政机关

  C.双方当事人

  D.行政机关行政工作人员

  答案: B

  试题 358:行政行为是(

  )的行为,这是行政行为的主体特征。

  A.行政机关

  B.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C.相对人

  D.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

  答案: A

  试题 359:行政行为法具有的两种属性之一是(

  )。

  A.分散性

  B.统一性

  C.多样性

  D.程序性

  答案: D

  试题 360:行政诉讼中,负举证责任的是(

  )。

  A.行政机关

  B.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

  C.律师

  D.证人

  答案: A

  试题 361:行政诉讼中,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A.某个体摊贩对罚款、吊销营业执照不服

  B.某企业认为某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的经营自主权

  C.某国家机关一处长对撤销职务不服

  D.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答案: C

  试题 362:行政诉讼一般都由(

  )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A.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B.原告

  C.复议机关

  D.原告选择决定

  答案: A

  试题 363: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是(

  )。

  A.不明确的

  B.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

  C.恒定的

  D.谁提起诉谁就是原告

  答案: C

  试题 364:行政机关组织法的内容之一是(

  )。

  A.经费来源

  B.内部机构设置

  C.工作计划

  D.公文行文关系

  答案: B

  试题 365:行政机关组织法的核心内容是(

  )。

  A.行政机关内部机构设置

  B.行政机关的职权

  C.工作制度

  D.行政机关设立、变更、撤销程序

  答案: B

  试题 366:行政机关主持,以国家政策为法律依据,以自愿为原则,通过说服教育,促使双方当事人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协议,消除争议纠纷的诉讼外和解活动,称为(

  )。

  A.行政仲裁

  B.行政裁决

  C.行政调解

  D.行政和解

  答案: C

  试题 367: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的(

  )行为,也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进行层级监督的较规范的具体行政行为。

  A.行政诉讼

  B.司法性行政

  C.行政仲裁

  D.行政调解

  答案: B

  试题 368:行政法制外部监督是指(

  )。

  A.行政系统以外的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B.行政系统以外的司法机关监督

  C.行政系统自身的监督

  D.行政系统以外的国家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

  答案: D

  试题 369:行政法制内部监督又称为(

  )。

  A.一般监督

  B.自身监督

  C.专门监督

  D.司法监督

  答案: B

  试题 370: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

  )决定的。

  A.行政法关系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B.行政管理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

  C.行政法律规范的数量众多

  D.行政法是基本部门法

  答案: B

  试题 371:行政法律责任必须由有关(

  )依照行政法律规范,包括实行规范和程序规范所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予以追究。

  A.司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人民法院

  D.国家机关

  答案: D

  试题 372:行政法律关系中最主要的是(

  )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A.行政机关与公务员

  B.行政机关相互

  C.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

  D.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

  答案: C

  试题 373: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强制性,相对一方当事人如有违反,作为当事人另一方的国家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即可依法强制执行,包括申请(

  )强制执行。

  A.公安机关

  B.上级行政机关

  C.人民法院

  D.司法机关

  答案: C

  试题 374: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

  A.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总和

  B.双方所订的契约

  C.当事人诉讼的权利

  D.违约的赔偿责任

  答案: A

  试题 375:行政处理决定的特征之一是(

  )。

  A.主体是公民

  B.主体行政机关

  C.不影响相对人的权利

  D.不影响相对人的义务

  答案: B

  试题 376:行政处分是按行政隶属关系,但对(

  )适用的行政制裁手段。

  A.国家行政机关

  B.行政违法者

  C.全体国家行政工作人员

  D.相对人一方

  答案: C

  试题 377:狭义的编制包括一个行政组织、一个单位的(

  )。

  A.行政组织形式

  B.人员定额及人员结构

  C.行政机构的设置

  D.行政机构的调整合并、撤销等

  答案: B

  试题 378:收容审查属于(

  )。

  A.行政处分

  B.人身罚

  C.行政强制措施

  D.行为罚

  答案: C

  试题 379: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制定(

  )。

  A.行政法规

  B.单行条例

  C.自治条例

  D.地方规章

  答案: D

  试题 380:生效的执法行为,具有依法采取一定手段,使其内容完全实现的效力。这种效力称为(

  )。

  A.确定力

  B.拘束力

  C.执行力

  D.强制力

  答案: C

  试题 381:如果侵权行政行为是因行政工作人员的过错所致,行政机关赔偿损失之后,可以责令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

  )赔偿费用。

  A.部分

  B.全部

  C.部分或全部

  D.双倍

  答案: C

  试题 382: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作为参照的是(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规章

  答案: D

  试题 383:纳税属于(

  )。

  A.权利性行政处理决定

  B.义务性行为行政处理决定

  C.行政处罚

  D.行政裁决

  答案: B

  试题 384:某人对应交税额不服,这时他可以(

  )。

  A.提起行政诉讼,从而不交税金

  B.需先交税金,然后提起行政诉讼

  C.因诉讼而可以减免税金

  D.暂不交税金,待诉讼结束再交纳

  答案: B

  试题 385:某企业非法集资,被处以资金冻结,这是属于(

  )。

  A.财产罚

  B.行政强制措施

  C.申诫罚

  D.能力罚

  答案: B

  试题 386:民族自治机关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

  )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行政机关。

  A.权力机关

  B.审判机关

  C.检察机关

  D.军事机关

  答案: A

  试题 387:民族自治地方和行政机关所享有的自治权之一是(

  )。

  A.可组织军队

  B.可组织独立的税收机关

  C.可组织独立的边防部队

  D.可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部队

  答案: D

  试题 388: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标的是

  (

  )。

  A.抽象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精神财富

  D.物质财富

  答案: B

  试题 389: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

  )。

  A.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的法院管辖

  B.复议机关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C.既可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D.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答案: A

  试题 390:国务院根据 1983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对职工退休退职办法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的决定所进行的立法是(

  )。

  A.行政法的制定

  B.职权立法

  C.一般授权立法

  D.特别授权立法

  答案: D

  试题 391:国务院的性质、地位、组成、职权和领导体制等,由(

  )规定。

  A.民法

  B.国务院组织法

  C.编制法

  D.特别法

  答案: B

  试题 392:管理方行政违法的主体只能是(

  )。

  A.国家行政机关

  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工作人员

  C.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工作人员

  D.相对人

  答案: B

  试题 393: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行政机关(

  )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A.不能

  B.可以

  C.应当

  D.不能自行

  答案: D

  试题 394: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诉讼的被告为(

  )。

  A.作出原具体行为的行政机关

  B.复议机关

  C.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同是被告

  D.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 A

  试题 395:对不应处罚的人进行处罚属于(

  )。

  A.行政越权

  B.滥用职权

  C.行政不当

  D.行政程序违法

  答案: B

  试题 396:颁发营业执照属于(

  )。

  A.权利性行政处理决定

  B.行政奖励

  C.行政处罚

  D.义务性行政处理决定

  答案: A

  试题 397:(

  )是我国行政法的基本法源。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D.与行政管理有关的法律解释

  答案: A

  试题 398:某旅馆经理于某,为了保持其旅馆“生意兴隆”,明知其旅馆内存在卖淫、嫖娼活动,却放任不管,不采取措施予以制止。于某的行为(

  )。

  A.构成犯罪

  B.属于民事违法

  C.不属于违法

  D.属于行政违法

  答案: D

  试题 498:行政处罚只能(

  )。

  A.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

  B.由公安机关执行

  C.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

  D.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

  答案: D

  试题 499:治安行政案件的审级适用(

  )。

  A.二审终审

  B.一审终审

  C.一审一复核

  D.一审二复核

  答案: A

  试题 500:下列行政强制措施当中,

  (

  )属于间接执行性强制措施。

  A.查封、扣押

  B.强制收购

  C.限价出售

  D.代执行

  答案: D

  试题 501:行政机关向相对方收取公路养路费、港口建设费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

  )。

  A.行政处罚

  B.行政征购

  C.行政征收

  D.行政征用

  答案: C

  试题 502: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即(

  )。

  A.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B.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C.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D.授权的行政行为与委托的行政行为

  答案: A

  试题 503:《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通常由(

  )的行政主体管辖。

  A.违法行为人住所地

  B.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

  C.违法行为损害发生地

  D.违法行为发生地

  答案: D

  试题 504:(

  )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A.法律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国务院部委规章

  答案: C

  试题 505: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

  A.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

  B.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C.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

  D.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

  答案: B

  试题 50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

  )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具体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行政处分行为

  D.民事侵权行为

  答案: A

  试题 507:下列组织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

  A.全国人大

  B.各级人民政府

  C.法院

  D.社会团体

  答案: B

  试题 508: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

  )。

  A.各社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

  B.行政机关缔结买卖合同而形成的关系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D.行政机关与相对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民事关系

  答案: C

  试题 509:行政复议审查的对象是(

  )。

  A.具体行政行为

  B.内部行政行为

  C.行政行为

  D.抽象行政行为

  答案: A

  试题 510: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

  )。

  A.政治监督

  B.法律监督

  C.对行政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

  D.市场监督

  答案: D

  试题 511:吊销违法者的经营许可证是(

  )。

  A.执行罚

  B.行政处罚

  C.行政处分

  D.行政强制执行

  答案: B

  试题 512:对因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起诉,由原告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这种管辖属于(

  )。

  A.指定管辖

  B.特殊地域管辖

  C.协议管辖

  D.合并管辖

  答案: B

  试题 513:在行政复议中,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原因耽误法定期限的,可以在障碍消除后的(

  )日内提出申请延长期限。

  A.10

  B.15

  C.7

  D.30

  答案: A

  试题 514:在第二审程序中,有权提起上诉的是第一审程序中的(

  )。

  A.共同诉讼人

  B.人民检察院

  C.第三人

  D.当事人

  答案: D

  试题 515:行政诉讼参加人不包括(

  )。

  A.原告

  B.被告

  C.证人

  D.第三人

  答案: C

  试题 516:对妨碍行政诉讼的拘留决定不服可以(

  )。

  A.起诉

  B.上诉

  C.申请复议

  D.申诉

  答案: D

  试题 517:原告在行政诉讼中的义务有(

  )。

  A.举证

  B.履行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C.监督审判活动

  D.收集证据

  答案: B

  试题 518: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的审理的主要监督方式是(

  )。

  A.提起诉讼

  B.抗诉

  C.参与诉讼

  D.上诉

  答案: B

  试题 519: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各自辖区内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是(

  )管辖。

  A.级别

  B.地域

  C.指定

  D.移送

  答案: B

  试题 520:《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A.15 日

  B.一个月

  C.二个月

  D.三个月

  答案: D

  试题 521:下列案件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

  )。

  A.人民政府对某工作人员的开除决定

  B.政府关于在某日某时对某条街禁止通行的决定

  C.人民政府责令某企业停产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定

  D.某国家机关对其内部某公务员的降职决定

  答案: C

  试题 522:下列行为不属于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

  )。

  A.收容审查

  B.劳动教养

  C.逮捕

  D.行政拘留

  答案: C

  试题 523:行政案件的审判权由(

  )独立行使。

  A.人民法院

  B.审判员

  C.合议庭

  D.审判委员会

  答案: A

  试题 524: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 2 个月内作出(

  )。

  A.复议判决

  B.复议决定

  C.复议裁定

  D.复议仲裁

  答案: B

  试题 525:在我国,提出复议申请的法定期限一般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日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10

  B.15

  C.5

  D.3

  答案: B

  试题 526:行政复议不用(

  )原则。

  A.调解

  B.便民

  C.准确

  D.一级复议

  答案: A

  试题 527:行政复议是(

  )的活动。

  A.行政监察

  B.特定行政

  C.行政机关

  D.人民法院

  答案: C

  试题 528:根据(

  )规定,因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国家不予赔偿。

  A.《行政法》

  B.《行政诉讼法》

  C.《宪法》

  D.《国家赔偿法》

  答案: D

  试题 529:行政责任是基于(

  )关系而发生的。

  A.行政

  B.行政法律

  C.法律

  D.其他

  答案: B

  试题 530:行政违法的主体是(

  )。

  A.行政主体

  B.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

  C.行政相对方

  D.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答案: D

  试题 531: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相对方权利义务决定时,要说明作出决定的事实原因和法律依据,这是行政程序的(

  )制度。

  A.辩论

  B.通知

  C.说明理由

  D.资讯公开

  答案: C

  试题 532:对所有相对方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给相关利害关系人以同等的辩论机会,这体现了行政程序的(

  )原则。

  A.程序法定原则

  B.相对方参与原则

  C.程序公正原则

  D.效率原则

  答案: C

  试题 533:行政裁决的对象是(

  )。

  A.特定的民事纠纷

  B.特定的行政纠纷

  C.特定的经济纠纷

  D.特定的刑事纠纷

  答案: A

  试题 534:行政裁决的机关是(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国家立法机关

  D.法律授权的特定的行政机关

  答案: D

  试题 535:(

  )不属于行政给付的内容。

  A.职务方面的权益

  B.物质方面的权益

  C.与物质有关的权益

  D.救灾扶贫

  答案: A

  试题 536:行政给付的对象是(

  )。

  A.行政系统内部的公务员

  B.行政行为相对方的公民

  C.特定公民

  D.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

  答案: C

  试题 537:行政诉讼强制的主体是(

  )。

  A.行政主体

  B.有权国家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答案: D

  试题 538:(

  )属于行政处罚简易程序。

  A.立案

  B.调查取证

  C.制作当场处罚决定书

  D.制作申辩笔录

  答案: C

  试题 539:受行政处分的是(

  )。

  A.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

  B.作为行政相对方的法人

  C.行政系统内部的公务员

  D.行政系统的国家机关

  答案: C

  试题 540:(

  )不能成为监督行政的主体。

  A.国家机关

  B.社会组织

  C.行政主体

  D.公民

  答案: C

  试题 541:行政监督的对象是(

  )。

  A.行政相对方

  B.行政主体

  C.国家行政机关

  D.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

  答案: A

  试题 542:行政确认的外部表现形式往往以(

  )等形式出现。

  A.许可证

  B.执照

  C.技术鉴定书

  D.律师证

  答案: C

  试题 543:许可证一经(

  ),即获得法律效力。

  A.公证机关公证

  B.行政机关批准

  C.申请人申请

  D.行政机关颁发

  答案: D

  试题 544: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

  )行为。

  A.认定

  B.批准

  C.允许

  D.认可

  答案: B

  试题 545:(

  )不发生财产所有权的转移。

  A.行政征收

  B.行政征用

  C.行政没收

  D.行政征购

  答案: B

  试题 546: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应予以(

  )。

  A.宣布无效

  B.撤销

  C.废止

  D.变更

  答案: C

  试题 547:行政行为撤销的效力可一直追溯到行政行为(

  )。

  A.被撤销之日

  B.被废止之日

  C.被变更之日

  D.作出之日

  答案: D

  试题 548:行政立法的主体是(

  )。

  A.国家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

  C.国家行政机关

  D.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答案: C

  试题 549: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机关中,(

  )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省级人大

  C.国务院各部委

  D.国务院

  答案: D

  试题 550: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

  A.行政法律关系

  B.社会关系

  C.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

  D.行政法律规范

  答案: C

  试题 551:制定编制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

  A.规定机构设置

  B.规定机构职责权限

  C.规定机构形式

  D.控制编制

  答案: D

  试题 552:在下列几种行为中,对(

  )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行政处罚

  B.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

  C.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为

  D.行政强制措施

  答案: C

  试题 553:原房屋纳税人把房卖给甲,由甲纳税,这种情况属于(

  )。

  A.行政法律关系客体变更

  B.行政法律关系内容变更

  C.行政法律关系消灭

  D.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变更

  答案: D

  试题 554:依监督检查机构的任务划分,行政监督检查分为专门监督检查和业务监督检查。其中,(

  )部门的监督...

  相关热词搜索:

  行政法

  题库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