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
财务舞弊的治理与防范
— 基于对金亚科技案例研究
Financial Fraud and The Measures to Prevent — —
Based on the case of Geeya Technology technology
学生姓名
舒丹丹
指导教师
徐银娟
论文类别
案例分析型
年
级
2016 级
专
业
会计学
学
号
1610030231
二〇一八年四月
声明及论文使用的授权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
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本人同意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上网公布全部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摘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近几年上市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运用各种不正当的方法粉饰报表欺骗广大报表使用者的事件层出不穷,使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苦不堪言。上市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促使着参与证券市场上交易的人数也逐渐增加,致使社会公众更加关注与其利益相关的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证券市场中的上市公司良莠不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频频出现在各大经济新闻中,财务舞弊事件的频发,大大降低了证券市场运行机制的运行效率。本文主要搜集了金亚科技公司 2014 年度至 2016年度的相关信息,主要采取对比大量数据和文献的研究方法,剖析金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舞弊的方法、动机及其原因,并提出防治财务舞弊的几点建议,期待能够为我国公司财务舞弊的防范治理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
金亚科技;财务舞弊;防范建议 Abstract As our country"s economy is booming,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e public has been using all sorts of unjustifiable methods for its own interests to sugarcoat it and to cheat the people of the report, and the investors in the capital markets are miserable. The number of listed compani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nd encourag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ock market also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the social public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its stakeholders the timeliness and authenticity of the financial information. The good and bad are intermingled of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securities market, the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problems appeared in the major economic news, financial fraud and greatly reduces the efficiency of securities market operation mechanism. In this paper, we collected 2014 year to 2016 year jyc Technology company, mainly adopts comparative large amounts of data and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alyzes Geeya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the motive and reason of financial frau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inancial fraud, expect to offer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prevention management career in our country render an own. Keywords:
Geeya Technology Co.,Ltd ; Financial Fraud ;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目
录 一、绪论 .................................................................................................................................... 1
(一)研究背景 .............................................................................................................................. 1
(二)研究的意义 .................................................................................................................... 1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2
二、相关概念界定 .................................................................................................................... 2
(一)财务舞弊 ........................................................................................................................ 2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 .................................................................................................... 3
三、相关理论 ............................................................................................................................ 3
(一)舞弊三角理论 ................................................................................................................ 3
(二)GONE 理论 ..................................................................................................................... 4
三、金亚科技案例分析 ............................................................................................................ 5
(一)金亚科技的基本情况 .................................................................................................... 5
1.公司简介 ................................................................................................................................. 5
2.金亚科技组织结构图 ............................................................................................................. 6
(二)金亚科技舞弊事件简述 ................................................................................................ 6
(三)金亚科技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 7
1.伪造预付工程款 ..................................................................................................................... 7
2.虚增收入,虚增未确认融资收益 ......................................................................................... 9
3.大股东侵占公司资金 ........................................................................................................... 10
(四)金亚科技财务舞弊造成的后果 .................................................................................. 11
1.引发金亚科技的股价迅速下跌 ........................................................................................... 11
2. 公司声誉受损,盈利能力下降 ......................................................................................... 11
(五)金亚科技财务舞弊的原因分析 .................................................................................. 12
1.内部原因 ............................................................................................................................... 12
2.外部原因 ............................................................................................................................... 12
四、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危害及防治建议 .............................................................................. 13
(一)财务舞弊事件造成的危害 .......................................................................................... 13
1.阻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 13
2.严重危害投资者的信心及损害其利益 ............................................................................... 13
3.不利于建设诚信和谐的社会 ............................................................................................... 13
(二)预防财务舞弊的治理建议 .......................................................................................... 13
1.完善监管制度以及处罚机制 ............................................................................................... 14
2.制定科学的战略目标,严格执行内控 ............................................................................... 14
3.加强公司的审计制度 ........................................................................................................... 14
五、总结与展望 ...................................................................................................................... 14
参考文献 .................................................................................................................................. 16
致 谢 ........................................................................................................................................ 18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加入证券市场交易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致使社会公众更加关注与其利益相关的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证券市场上的企业鱼龙混杂,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频频出现在各大经济新闻中,影响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财务舞弊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为了在金融市场上骗取更多资金的主要方式。在发生轰动全球的安然,雷曼兄弟,世通以及长达七年的东芝财务舞弊等事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对证券市场说我影响很大,尤其是对资源最优配置机制影响更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危害很大。近几年的财务造假事件屡见不鲜,给中小投资者造成巨大危害,引发社会公众对财务舞弊的问题的高度重视。在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制度深度强化下,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所运用的手法也越来越多种多样,虚构资金、财务报表数据的造假都是上市公司可能采取舞弊的手段。
(二)研究的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金亚科技财务造假案例,通过解析该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手段,以及造成的危害,有助于给我国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以警示和借鉴的作用。
研究财务舞弊问题以及提出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有秩运行和公司治理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一,我国资本市场成立和运行时间与国外的资本市场相比还有一段差距,缺乏效率。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证券市场中信息的真实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有效程度。因此,增强证券市场上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披露信息的及时性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研究财务造假问题可以加强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信息管理体制,使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信息更加完善可以有效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促进资本市场的良好发展,给不法公司敲起警钟。第三,真实的财务信息可以让债权人更加了解资金需求公司的财务状况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提升资金利用率,避免因需求资金方财务信息不真实而承受损失。第四,通过分析金亚科技财务造假案例可以充分了解该公司的财务舞弊的手段,以及金亚科技篡改报表数据的方法。金亚科技操纵利润的手段可以为上市公司研究财务造假方面提供帮助,同时也为我国证券市场管理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提供一些良好的建议。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Edward Lee (2013)通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后得出,中国公司财务舞弊代价小,成本低,给一些不良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导致有许多不良企业决定铤而走险,骗取广大投资者的资金,从中获得不法收益。
吴灿森(2014)指出,财务造假发生的最主要的动因就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控流程执行不严格,公司治理机制欠缺,审计人员存在工作质量、道德品质偏差更重要的是监管、处罚制度不够严厉等。
李清和任朝阳(2016)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中 A 股市场 2003 年至 2012 年的财务舞弊事件的研究,结果表明财务舞弊公司的大多是资金缺乏,偿债压力较大,以在成长期和衰退期的公司居多,且该种公司通常没有长期合作的会计师事务所。
梁秀芬(2016)以 GONE 理论为基础对大量财务造假案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公司面临的压力和舞弊的动机成正比,即压力给财务舞弊的发生提供了动因,内控运转机制不健全,内控执行不到位,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扩大了舞弊事件发生的可能。
由以上国内外多位学者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外国学者们在比较早的时候就开始在财务舞弊的防范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有较大篇幅都在对财务舞弊形成的动因、危害、手段等方面的介绍。财务舞弊的案例在国内外都频频出现,我国资本市场成立较晚,有很多事件的处理都需要借鉴国外的一些经典理论。我国大多通过对经典案例进行钻研,重点考虑影响较广的舞弊案件中财务舞弊动因方面的研讨,但缺少综合内外部原因的来分析舞弊事件发生的动因以及防范的方法。因此,本文使用多种财务舞弊理论结合东芝财务舞弊的案例来分析财务舞弊的动因,经过充分的研究和探讨后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防治建议,为我国上市公司舞弊行为防范和治理提供具备现实意义的建议。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财务舞弊 2006 年,我国财政部公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141 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在这条准则中的第六条将舞弊界定为: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治理层和管理层以及职工或第三方运用欺诈的方法谋取不正当或者不合法的利益的蓄意行为。我国舞弊的定义中包含有法律的概念,强调的是运用了不合法不合规的手段谋取了不正当的利益,然而准则并没有严格规定注册会计师要判断有关管理层是否存在财务舞
弊方面的问题,仅指出注册会计师需要注意引起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方面相关的舞弊。
综上所述,本论文对财务舞弊的定义为财务舞弊是指在制作财务报表的过程中,违背会计准则的规定,运用不合法、不合规的手段,扭曲会计报表的真实数字,对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等做出不真实陈述,而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
(二)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真实发生的业务与会计记录不同致使的信息不真实的情形,即财务报告反映的情况与真实的原始凭证不一致。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对会计行业信息的可靠程度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紧接着会计信息失真情形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以下简要介绍两大类会计失真的表现形式:
第一,会计从业人员有预谋做出某种篡改数据等行为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简单的说在这种情况下当会计人员在进行处理财务数据时,明知我国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不允许的情况下,不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进行操作做出不正确的账务处理,得出不真实的财务数据的行为。
第二,会计从业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致使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可能是由于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能及时更新,会计处理跟不上会计政策的改变,致使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导致财务信息的不真实。
综上所述,无论哪种形式造成的会计信息不真实,都会影响到公司历史数据信息的真实性。这样一来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利用不正确的会计信息时,就没法对企业的真实、可靠的财务状况有一个全方面的掌握,将会影响到使用这些财务信息的投资者做出的有效的财务决策,同样也会影响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正确性。由此可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相关理论 (一)舞弊三角理论 舞弊三角理论(如下图 1)由史蒂文﹒阿伯雷齐特提出的,该理论也得到了美国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肯定。史蒂文经过对财务舞弊行为的研究他认为,财务舞弊的发生离不开三方面的因素,分别是压力、机会、借口。舞弊行为的发生是舞弊三因素的协
同作用,三者相互作用舞弊才能够发生。舞弊者的压力是舞弊行为发生的动机,压力是舞弊者做出舞弊行为的驱动因素。机会是舞弊者进行舞弊的渠道,运用这个渠道舞弊者能够开展舞弊行为,并且能够把财务造假的行为掩藏起来不被发现从而逃避处罚。当舞弊者在面临压力和机会之后,就会制造出一些舞弊的借口,这样一起财务舞弊的案件就会悄悄萌发了。所以,防治财务舞弊行为既要通过加强内控的管理运行机制,还应当从舞弊三角理论的各个因素下手,消除意图舞弊者的“压力”“机会”和“借口”
机会
压力
借口 图 1:
舞弊三角理论 (二)GONE 理论
GONE 理论(如下图 2)通过对大量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进行研究,指出财务舞弊的动因有 4 个因素,分别是贪婪(G)、机会(O)、需要(N)、暴露(E)。公司财务舞弊的产生需要同时具备需要因子、贪婪因子、机会因子、和暴露因子,这四个因素互相协同、密不可分,共同决定着财务舞弊的风险。在这四个因子中,贪婪因子和需要因子形成了财务舞弊的内因,机会因子从内部治理方面对财务舞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说明,暴露因子从外部监管方面阐述了财务舞弊的原因,一同形成了财务舞弊的外因。“贪婪”是人体内心的一种过度需求的欲望,与个人的价值观和自身素养相关,正因为公司管理层对利润和权利的贪婪,才会诱发财务舞弊发生的内部原因。“机会”是指发生财务舞弊行为的渠道和方法,这些机会可能产生于内部的缺陷或者管理机制不完善等情况,舞弊者想趁此机会进行舞弊。对于机会因素能做到的只有尽量避免。“需要”主要是公司管理层希望达到业绩指标而运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如篡改业务数据等方法。需要因素是致使公司财务舞弊的直接原因。“暴露”是财务造假被发现的可能性,也是财务造假行为被发现之后所受到的惩戒力度的大小,该因素直接影响着舞弊者决定是否做出舞弊行为。
舞 弊
图 2:
GONE 理论
上述介绍的两种理论结合下文所介绍的金亚科技的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金亚科技的财务舞弊事件舞弊动因符合上述两种理论。下面我们着重介绍舞弊三角因素在金亚科技财务舞弊案例中的运用,金亚科技的压力是真实的财务数据达不到周旭辉所制定的目标利润,机会是可以通过和外部伪造交易数据以达到伪造目标利润的效果,借口是为了满足第一大股东周旭辉制定目标利润。只有这三个因素的同时作用,造成了金亚科技舞弊事件的发生。
三、金亚科技案例分析 (一)金亚科技的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1999 年 11 月,金亚科技在中国四川成都市金牛区成立,所属行业为制造业,主要业务为有线数字电视,数字电视前端系列设备,通信设备等。2007 年 9 月,该公司经四川省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准许改制为金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九千万元。
金亚科技(300028)的股票于 2009 年 10 月 30 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三千七百万股。截至 2016 年 6 月底,该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超过 3 亿万股,注册资本为超 3 亿万元。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即实际控制人为周旭辉,其持有金亚科技的股票股数占股票总数的比例为 36.36%。
贪 婪 G (Greed )
机 会 O(Opportunity )
需 要 N ( Need )
暴 露 E ( Exposure )
舞 弊 ( Fraud )
2.金亚科技组织结构图
金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结构分为五个层级,分别为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监事会(行政副总)、各事业部、各事业部下的相关部门。该公司最高权力机构为股东大会,设有董事会及监事会监督股东做出的优质的商业决策。下图为金亚科技的组织结构图,如下图 3 所示
图 3:金亚科技组织结构图
(二)金亚科技舞弊事件简述
金亚科技早在 2007 年就有一些财务造假的迹象,直到 2015 年金亚科技财务造假情形愈演愈烈,同年 2 月,金亚科技第一大股东周旭辉扬言收购天象互动,引起该公司的股价大幅上涨, 2015 年 6 月,第一大股东周旭辉收到证监会送来的《调查通知书》 ,在证监会精心调查之后,金亚科技(300028.SZ)财务造假事件已成事实,2017 年 11月 13 日金亚科技在公告中描述了金亚科技 2014 年伪造财务数据的过程,主要为周旭辉为了达到目标利润,要求财务部按照目标利润调整真实的财务数据,通过虚增收入、减少成本,等多种手段来达到目标利润。除此之外根据对外的公告显示,金亚科技调整了2014 年度财报中虚增的利润总额近八千多万元,虚增的银行存款近 2.17 亿元元,以及
虚假列示的预付宏山公司约为 3.1 亿元工程款。下图 4 为金亚科技财务舞弊的重要时刻流程图。
在金亚科技虚假陈列会计信息事件曝光之后,证监会对该公司以及参与该事件主要人员的处罚如下,对金亚科技处于 60 万的罚款,周旭辉给与警告并处以 90 万元的罚款,其他主要参与者分别处以 30 万以下的罚款。此外,对周旭辉处以终生不得进入证券市场的惩罚。
(三)金亚科技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1.伪造预付工程款
通过对比金亚科技在巨潮资讯网上发布的纠错公告和其近几年年报的数据后发现数据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在该公司 2014 年年报中的附注显示,该公司与四川宏山建设公司签订了智能物联网产业园基地项目的施工合同。该施工项目的总投资额为约为7.75 亿元,合同规定金亚科技应当提前支付 40%的工程款,即 3.1 亿元。根据附注的该施工合同和报表中预付账款所列数据我们可能认为,这笔预付账款是有理有据的,但通过仔细研究合同条款后发现存在以下可疑点:
(1)四川宏山建设公司的资质存在问题。通过多方面调查发现,首先,根据该公司官网提供的业务数据,四川宏山建设公司以往承建的项目规模不大,较为缺乏承建大规2015-2-13 宣布收购天象股价,股价猛涨。
2015-6-4 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涉嫌违法违规 2015-6-9 “一”字跌停,宣布停牌。
终止重大资产重组议案。
2015-8-27 2015-8-31 发布公告虚增净利润和调减所有者权益。
2016-1-18 再次发布自查报告,九大项目调整近 12 亿元。
图 4:金亚科技财务舞弊事件经过
模建设的经验。此次和金亚科技签订的巨额施工合同不免让人怀疑该公司是否具备承接该业务的能力。其次,四川宏山建设公司在 2015 年 1 月被泸州市工商管理局罗列在行政处罚名单上,其原因为从六年前开始该公司一直未参加国家规定的企业年度检验,导致吊销了营业执照。由以上两点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四川宏山建设公司从信用和资质上都存在这一定的问题,金亚科技与该公司签订巨额的施工合同难道不应该事先审查一番施工单位的资质吗?
图 5 :金亚科技 2010-2014 净资产变化表(单元:万元)
(2)重大投资项目未经董事会等有关机构决议。根据金亚科技对外披露的财报我们可以了解该公司的资产总额为 13 亿元,净资产为 6.28 亿元(如图 5),而与四川宏山建设公司签订的施工合同上记载的总投资额为 7.75 亿元,可以得出此项目的投资总额占公司总资产比重近 60%。如此大额的投资项目,金亚科技即未经董事会投票决议,也没有对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更为重要的在大量翻阅金亚科技的公告信息和相关新闻后居然没有查到有关该施工项目的公开招标信息,如此重大的投资项目都没有公开招标的信息,让人产生怀疑。
(3)该施工合同付款条件存在问题。付款条件和付款方式都是在一份合同中最关键的部分。在金亚科技与四川宏山建设公司签订的这份施工合同的付款条款中,我们可以看出金亚科技采用一次性结算方式直接预付 3.1 亿元(总投资的 40%)的预付款给四川宏山建设公司。3.1 亿元对金亚科技来说也不是一笔小的资金,采用一次性结算付款方式向一个资质达不到要求的公司支付大额预付款,不禁让人产生怀疑。
由以上列举的三个疑点,我们可以充分的了解到该施工项目合同的不真实性。根据金亚科技在公告中发布的自查报告中也承认了预付该笔施工项目的工程款并没有实际支付,并且调整了资产负债表中其他非流动资产和现金流量表中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共调整了 3.1 亿元如下表 1 所示。金亚科技在财务数据造假的过程中虚增了收入和净利润,虚增的这部分收入和利润通过转入预付账款来达到对外披露的虚假财务报表的收支平衡。
表 1: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及合并现金流量调整的项目 合并报表项目 2014 年 12 月 31 日 更正前 更正后 更正数 其他非流动资产 31,048.16 48.16 31,000.00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34,698.21 3,698.21 -31,000.00 资料来源:巨潮资讯网整理所得 2.虚增收入,虚增未确认融资收益 对于金亚科技具体如何虚增收入的手段,根据现有资料我们无法出具确凿的证据,但是在 2013 年报董事会报告中金亚科技与四川南充和山东阳谷的早期销售合同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两份合同信息具体如下:2007 年金亚科技与山东阳谷签订了价值 1250万元的机顶盒的销售合同,该合同的约定的付款方式同样为分期收款,且分期收款期限长达 8 年如下图 3-6 所示。
2009 年金亚科技与四川南充于签订的价值 1.084 亿元的销售机顶盒及前端设备的销售协议,该笔协议在签订时约定的付款方式为分期收款,且分期收款的期限长达 12年如下图 3-6 所示。
表 2:金亚科技分期付款销售情况
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项 目 含 税价款 项目可收回现金流总额 融资性收益 年折现率 分期收款时间 山东阳谷项目 1250 2784.60 1534.60 29.22% 8 年 四川南充项目 10840 24848.32 14008.32 25.27% 12 年 资料来源:巨潮资讯网整理所得 通过分析表 2 中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到这两项销售项目存在以下问题:
(1)销售项目年折现率异常高,收款期限太长。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项项目的年折现率都超过 25%,且高出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四倍多(该期银行贷款利率为 6%)。这显然有点不符合常理。从上表我们还可得知山东阳谷项目收款期限为 8 年,四川南充
项目收款期限长达 12 年。这么长的收款期限不禁让我们产生怀疑,且该公司在曾发布在巨潮资讯网上的公告中也明确提及该公司数字电视设备及软件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充分的确定金亚可以明知自己所处的行业更新换代较快,但还是约定了如此长时间的分期收款条款,显然有违常理。
(2)融资收益额超出项目合同价款。我们在表 3-6 中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无论是山东阳谷项目还是四川南充项目,其项目的融资性收益额比含税的项目价款还高出许多,这与基本常识相悖。并且通过调查 2009 年的我国经济形势,我国那段时间刚经历过金融危机正处于经济复苏阶段,那时我国采用宽松货币政策,故当时银行贷款利率应该会有所下调,且据了解四川南充隶属于四川地方政府的广电公司,该公司的现金流应该能得到一定的保障,这就很难理解,为何四川南充会愿意和金亚科技签订如此高额折现率的合同?可想而知,其原因就是串通伪造交易事实,虚增收入。这一点猜测在 2013 年年报中得到证实,当年年报显示该与四川南充项目协议在该年已经终止,并且签订了合同终止协议,这就意味着在 2013 年和之后年度的分期收款额都无法收回,于是该公司把全部核销了南充的剩余未收长期款,所以该公司 2013 年度利润总额骤然减少六千千多万元。这不禁让我们产生怀疑,为何这巨额的长期应收款项说不收就不收了呢?原因只有一个,这笔交易原本就是不真实的,虚假的交易。
通过以上两点分析,可以充分了解到这两笔交易的不真实性,金亚科技公司通过与这两家公司的非正常交易,来达到虚增收入,且通过销售合同中的分期付款条款来确认不真实的未确认融资收益。
3.大股东侵占公司资金 通过对比2014年与2015年金亚科技报表中其他应收款占流动资产的比率我们可以了解到,2014 年的占比约为 2.49%,2015 年的占比约为 33.05%。(如表 3 所示)仅通过一年的时间其他应收款占流动资产的比值增长了 12 倍,这不免让人产生怀疑。
表 3:金亚科技调整前其他应收款和流动资产分析表
项目 2014 年 2015 年
其他应收款 0.17 亿元 1.97 亿元
流动资产 7.02 亿元 5.96 亿元 其他应收款占流动资产的比率 2.49% 33.05% 资料来源:巨潮资讯网整理所得
经查阅金亚科技的相关公告了解到2015年2月金亚科技第一大股东周旭辉将要收购仅成立一年注册资本为 1000 万元的天象互动,并且建立了资产重组预案。经过周旭辉
反复购买天象互动的股权后,最终拟用 2.2 亿元买入天象互动 10%的股份。在金亚科技财务造假的事件公之于众后,该公司在自查报告中列举了,周旭辉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况属实,并且通过虚增货币资金项目把大股东占用公司的 2.17 亿元的款项隐瞒,致使银行存款虚增 2.17 亿元。周旭辉占用公司的资金原本应当计入其他应收款,但是由于公司隐瞒大股东侵占资产未将 2.17 亿元计入其他应收款。同时,该公司的自查报告中显示,货币资金项目调减 2.21 亿元,其他应收款项目调增约 2.35 亿元。具体调整数据如下表 4 所示。
表 4:资产负债表项目变更对比(单元:万元)
资料来源:巨潮资讯网整理所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周旭辉也许一开始就是拿金亚科技的 2.17 亿元的资金去买入天象互动的 10%的股权,然后通过虚增货币资金来达到隐瞒周旭辉占用公司资金进行非经营性活动的目的。在自查后的公司公告中显示,周旭辉将持有的天象互动 10%的股权转让用来归还挪用公司的资金。
(四)金亚科技财务舞弊造成的后果 1.引发金亚科技的股价迅速下跌 金亚科技财务造假事件爆发后,其公司股票处于长期停牌和股价暴跌的状态。每日都呈现“一”字跌停状态,经统计至少跌停过 14 次。截止 2018 年 3 月 15 日金亚科技的股价由原来68元每股跌至现今4.55元每股。股价的猛跌让金亚科技的股东苦不堪言,根据对金亚科技频频发出的有关的退市公告了解来看,金亚科技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退出深交所。
2. 公司声誉受损,盈利能力下降
在舞弊事件爆发后,金亚科技对外披露的年报中净利润的数额始终以负数填列,该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中显示 2015 年 2016 年净利润分别约为-260 万元, -211 万元。在舞弊事件爆发后,社会公众对金亚科技信誉产生了不好印象,故对其生产的产品的质量也产生了怀疑,所以导致公司的主营业务下滑迅速。证券法也严格规定了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将会暂停上市。由此可见,金亚科技的财务状况不断恶化,离退市也不远了。
报表项目 2014 年调整前 2014 年调整后 调减的差额 货币资金 34,523.39 12,428.85 22,094.54 其他应收款 1,752.84 25,300 23,500
(五)金亚科技财务舞弊的原因分析 1.内部原因
(1)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流于形式。金亚科技有着较为健全的内控制度,但是其内控执行的效果却差强人意。虽然金亚科技的内控严格规定了采用人员轮岗制度,严格执行授权审批制度,但是由于公司第一大股东周旭辉的股权持有比例远远高于第二大股东至第六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之和(如表 5 所示),周旭辉在金亚科技公司内部占据者一个不容撼动的地位,这就很容易出现管理层的地位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问题。所以健全的内控机制是公司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更重要的是有效地执行才能发挥内控原有的效果,公司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
表 5 :2009 年金亚科技公司申请上市时的股权结构 股东名称 持股数量(万股)
持股比例 周旭辉 3,999.60 36.36% 李宏伟 1,000.00 9.09% 王仕荣 820.20 7.45% 郑林强 780.2 9.09% 长沙鑫奥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700.00 6.36% 深圳市杭元福创业有限公司 550.00 5.01% 资料来源:巨潮资讯网整理所得
(2)战略目标脱离实际。周旭辉为了提高自身的身价,不顾公司的整体情况,没有考虑市场的供需情况,盲目制定战略计划,不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盲目扩建公司的规模,用尽一切手段让公司上市好在资本市场上大捞一笔扩建资金。盲目扩张只会让公司的资金越来越缺乏,等到公司真正需要资金发展主营业务的情况下,缺乏资金的困境将会把公司拖垮。
2.外部原因
(1)外部监督缺乏有效性。2009 年金亚科技在深交所上市时就有人发文质疑金亚科技是否满足上市的条件,该公司财务报表信息是否真实,但无论社会公众如何质疑,该公司依旧成功在深交所上市。在整个金亚科技舞弊的事件中,深交所没有严格对将要上市的公司资质严格把关,导致金亚科技的财务舞弊情况愈演愈烈。由于证券交易所的失职,我国证券市场上才会频频出现公司在成功上市后,公司刚过锁定期就有大量的公司高管选择抛售股票全身而退。
(2)会计师事务所失职。金亚科技聘请的某事务所为金亚科技出具了长达七年的审计报告,并且每次出具的审计报告中意见类型都是标准无保留意见。虽然金亚科技运用多种造假手段来掩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但是凭借审计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怀疑应当能够发现金亚科技的舞弊方法。这不禁让人感叹审计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沦丧。
四、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危害及防治建议 (一)财务舞弊事件造成的危害 1.阻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资本市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筹资、融资的场所,调节了整个经济市场上的资金的流动以达到资金最优化配置的目的。然而,资本市场上高效的资金配置离不开各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我国的资本市场较发达的经济体之间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财务信息不具备真实性。不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会导致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影响了资金的有效配置,降低了市场经济下资金的利用率,阻碍了资本市场的成长。
2.严重危害投资者的信心及损害其利益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信息是投资者或者潜在的投资者决策重要依据之一,潜在投资者可以利用财务报表的数据来估计该公司未来的股价走势,从而决定是否应该投资该公司。但由于财务报表数据信息不真实,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可能会导致投资失误,使其蒙受巨大损失,这种事件的发生必然会使投资者的再次投资的信心受挫。
3.不利于建设诚信和谐的社会 如果任由财务舞弊事件的肆意发展,将会严重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判断,并且相关的财务报表的出具、审计报表的出具都将不具备任何意义。因为在一个没有任何诚信的社会,没有人会相信任何公司的财务报表的数据是真实可靠地。这样资本市场的运转机制将会彻底崩塌,失去它本来的功能,导致国民经济的迅速下降。
(二)预防财务舞弊的治理建议 财务舞弊事件的出现对我国的证券市场秩序的造成危害很大,防治财务舞弊事件的发生,对我国证券市场有序运作的意义重大,故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完善监管制度以及处罚机制 证券监督委员会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上市公司资质、信用等级方面的审核,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事务所等审计机构的审计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鼓励各审计机构加强自身业务质量的监管,大力开展以风险导向审计应用,对外部审计的市场制定严格的标准。财务舞弊事件为何层出不穷,其中舞弊成本低无疑是为促成舞弊事件添砖加瓦。故在完善监管制度的同时,还应当完善会计准则和制度,提高财务造假行为的罚金,使其成本大幅度提升。
2.制定科学的战略目标,严格执行内控
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制定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为企业长远运营制定的方向,在制定战略目标时,应当考虑该企业全面因素,不能只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公司长远的利益。
高层管理者在制定重大决策时,应当站在公司长期运营的角度做出决策,而不是只为展现自身价值。内控机制是一个企业的关键环节,好的内控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资源,同样也能在某种方面上的防止舞弊的发生,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最大限度的去执行内控,这样才能使内控发挥最大效用,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加强公司的审计制度
企业内部的审计制度的建设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与外部审计相比较内部审计能够更早的发现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然而,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防范了财务舞弊发生的可能性。因为内部审计部门是独立于其他部门,当内部审计负责人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财务舞弊的可疑迹象会直接向董事会报告,这样可以有效的把财务舞弊扼杀在萌芽中,并且内部审计制度可以让公司更加了解自己的处境以及整个公司的财务等情况。
五、总结与展望 财务造假可以使金亚科技股价从 68 元每股跌至 4.55 元每股,并且该公司即将面临退市的窘境。因此,财务舞弊给公司带来的危害是不可估计的,企业应该严格防止财务舞弊事件的发生。近年来,中国企业财务舞弊问题也是屡见不鲜,财务舞弊问题演变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更有效率的防治财务舞弊事件,将会成为非常重要的工作。
随着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等机制也会越来越完善。中国的产业也会进一步的丰富,使得中国的企业需要保持一定的危机意识以及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我国应当不断的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做到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信我国的资本市场的各种制度会越来越完善,中国的企业能在一个良好的资本环境下长远发展,中国经济能不断上升。
参考文献 [1]Alberecht, W.S.,WERNZ,G.W. & Williams,T,L,Fraud:Bring the Light to the Dark Side of Business[J].New York Irwin Inc,1995,22(3):15~52 [2]Rezaee,The Three Cs.Zabihollah.Internal Auditor[J].2002.10,59(5):p56,6p. [3]浅析东芝财务造假丑闻的原因及启示[J].时代金融, 2015, (12): 56-57. [4]李玉. 金亚科技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启示[J].时代金融, 2017,01(649)1-2 [4]郑贤龙. 浅析 IPO 造假动因、手段及防范对策[J].商业会计,2013,(17);92-93 [5]包柳柳. 金亚科技财务舞弊分析[J]. 时代金融, 2016, 29:184 [6]李克亮. 金亚科技财务造假事件的反思[J]. 财会月刊, 2016,13:86-88. [7]周志红. 试论如何应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J]. 现代商业, 2010,14:219-220.
[8]骆良彬,曹佳林.基于公司治理的财务造假问题探析---以日本东芝为例[J].会计之友, 2017, (3): 2. [9]雷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J].时代金融,2016(36):150-151. [10]周欣. 基于 GONE 理论的南纺股份财务舞弊案例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6. [11]尤祺. 新大地公司财务舞弊审计案例分析[D].辽宁大学,2016. [12]夏春瑞.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南纺股份财务舞弊案例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5. [13]成洵磊. 新中基财务舞弊案例分析[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 [14]杨诗堤. 三峡新材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与启示[D].长沙理工大学,2015. [15]张微.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财务舞弊审计中的应用[D].云南大学,2015. [16]雷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J].时代金融,2016(36):150-151.
[17]李嘉. 基于海联讯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审计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6.
[18]陈姝燕.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体系的构建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
[19]张程. DW 公司财务舞弊案件中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6.
[20]郭亚琳. 基于 GONE 理论的 W 公司财务舞弊研究[D].安徽大学,2016.
[21]张微.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财务舞弊审计中的应用[D].云南大学,2015.
[22]陈佳声.上市公司、审计师与监管机构的财务舞弊博弈研究[J].审计研究,2014(04):89-96.
[23]赵春伟. 内部控制与财务舞弊[D].天津财经大学,2014.
[24]杨芹. 关联方交易舞弊及其审计对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
[25]王道军.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审计策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26]余玉苗,吕凡.财务舞弊风险的识别——基于财务指标增量信息的研究视角[J].经济评论,2010(04):124-130.
[27]张建伟.企业财务舞弊审计研究——以 H 上市公司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3):189-190.
[28]王安,杨婉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处罚的市场反应研究[J].中国商论,2018(02):137-140.
[29]肖康.浅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01):84-85.
[30]刘志洋,韩丽荣.财务报告舞弊识别效率改善研究——基于分类技术改进和数据信息优化兼容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18(01):99-107.
致 谢 回顾在立信的这五年求学生涯中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指导老师,他们教会不仅我很多财务的理论知识,还在我遇到困惑迷茫时给我指点迷津,我很感谢他们。
我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徐银娟老师,从我论文选题、收集文献、整理文献、拟定初稿、到最后定稿的这整个过程中徐银娟老师都对我悉心指导。在论文初稿到定稿过程中,徐银娟老师都耐心的阅读我的论文,并且给我了很多修改的建议,让我能够保证我的论文顺利通过考核。对此,我对徐老师至于最衷心的感谢和敬意。
相关热词搜索: 舞弊 治理 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