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欢声笑语议动画【改】

欢声笑语议动画【改】

时间:2025-08-02 16:06:09 浏览次数:

 欢声笑语议动画 —— 论 利用动画学习塑造 人 物的 细节描写方法

 [ 内容摘要]

 在辅导写作兴趣小组活动中发现写人文章是学生写作的难点。细节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作用突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动画的特点,尝试利用动画资源教学学生塑造人物的细节描写方法。总结出利用动画引路,准确把握塑造人物的典型细节,模仿动画,掌握塑造人物的高密度细节,感受动画,学习塑造人物的生动细节等塑造人物的细节描写方法。利用动画资源教学,即教会学生一些习作的技巧,也保持了学生习作的“童化性”。

 [ 关键词]小学生

 动画

 塑造人物

 细节 描写

 在辅导写作兴趣小组活动中发现写人文章是学生写作的难点。主要表现为没有反映人物特点的亮点,总是被自述事件所代替,给读者一种雾里看花,明知是花但看不清花的模糊感觉。

 细节就是细枝末节,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对白,一次心理活动,都可以成为文章的细节。细节描写在文章中应用广泛,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作用突出。古今中外的写作大家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如何让学生掌握细节描写方法,使学生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曾看到有的老师利用儿童文学、影视资源教学生写作的方法。由此我受到启发,以动画为资源来教学学生塑造人物的细节描写方法。

 一、 以动画为教学资源的依据 动画以其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声音、夸张的动作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伴随着他们的成长。

 1、 以动画为教学资源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动画中美好的情感,鲜活的人物,多彩的世界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应他们的智力兴趣爱好,能给他们带来现实生活中无法拥有的体验,丰盈他们的生活,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所以动画资源在教学资源中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2、 动画中蕴藏着丰富的细节 人物是动画片最耀眼的商标,塑造人物形象是动画片的第一任务。动画片中的人物性格塑造是丰富多彩、手法多样的。通过对人物行为动作、夸张的语言,展现人物性格的真正魅力,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度。让观众看到一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动画角色。由此可见,动画片中有丰富的细节,一些刻画性格的艺术方法和手段是值得作文教学借鉴的。

 二、利用动画,学习塑造人物的细节描写方法 在辅导活动中,教师用画面和镜头逐渐引导学生了解细节这个概念, 细节塑造人物的好处,细节描写的方法,让学生喜欢细节,进而主动学习细节,运用细节塑造人物。

 1、 动画引路,准确把握塑造人物的典型细节

 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性格,要想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需要准确把握人物典型的言行举止,典型的言行举止细节描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辅导这一环节时,我选取了动画片《西游记》中偷吃人参果的一个片段。唐僧师徒四人性格各异,在对待同一件事情时,表现出来的言行迥异。如来到万寿山五庄观门前,师徒四人看到了门上的一幅对联,孙悟空见多识广,武艺高强,对对联上的大话嗤之以鼻,还说“当年大闹天空时在太上老君的府前也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大话。”猪八戒好吃懒做说“别管大话假话,多说好话能吃把肚子就行。”唐僧胆小怕事说“我们不应该嘲笑人家。”放映动画之前,先让学生说出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看后分析这段对话,怎样准确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分析,学生认识到只有典型细节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典型细节,需要围绕人物性格特征精挑细选。

 2、 模仿动画,掌握塑造人物的高密度细节 人物的性格决定了该人物在一些事情中表现出特有的言行。如动画片《没头脑和不高兴》中的人物“不高兴”,在一系列小事中都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而且在每一件小事中都会说“不高兴。”这一经常性的表情和语言突出了“不高兴”的特点。曾拜读过哈尔滨三中孙长江老师的一篇文章《文学性,对我们已不再渺茫》。在这篇文章中孙老师称这些一连串的细小情节为高密度细节。利用高密度细节表现出的人物具有独特的魅力。引导学生模仿《没头脑和不高兴》中表现人物的细节,说一说认识的人当中他们有那些“经常性的言行举止”。学生发言踊跃。在模仿习作环节中,学生非常喜欢这个高密度细节描

 写法。因为它不用写出事情的全部经过,只要抓住人物一些细小的动作、语言、神态就可以成功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学生用这种细节描写方法塑造的人物形象很成功,涌现出了很多优秀学生作品。

 3、 感受动画,学习塑造人物的生动细节 善用修辞显才气。人物细节描写中运用修辞会使人物变得生动形象。如鲁迅笔下的杨二嫂,这一细脚伶仃的圆规,给读者留下了永久的印象。动画片中的一些造型为了有更好的表现效果,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夸张色彩。如《等明天》中的小猴淋了一夜的雨,解说中描写它当时的样子是“像一个落汤鸡”,配合的画面是小猴全身是水,它抖了抖,水珠四溅,一个特写镜头是一滴水慢慢地从小猴尾巴尖上落下来。老师引导学生找出动画中表现小猴狼狈样子的情节,分析这些情节运用了什么方法,这样表现的好处是什么。通过带领学生深入地感受动画,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运用修辞进行细节描写带来的生动效果。

 三、 利用动画教学塑造人物的细节描写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1、 动画片的选择问题 在有限的辅导活动时间里要想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对动画片的选取至关重要。动画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尽量选取那些主题单一、明确,具有教育性;情节简单、紧凑,矛盾冲突激烈;人物形象可爱,性格鲜明;动作夸张,幅度大;画面色彩鲜艳,配乐优美,具有欣赏性;篇幅短小;学生比较熟悉等特点的动画片。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分析、讨论时学生易理解,有话说。

 2、 教师把握活动过程的问题 在活动过程中,由于要观看动画片,学生必然情绪高涨,有可能出现“跑题”的现象。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掌握住整个活动过程,既要向课前预设的方向前进,又要灵活利用好生成的内容;既要维护好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又要辅导过程有效率,使学生认知和体验不断加强,掌握塑造人物的细节描写方法。

 利用动画资源教学塑造人物的细节描写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很快地抓住细节,运用高密度细节、修辞等方法进行细节描写,学生笔下的人物有了亮点。动画的引入,不但教会学生一些习作的技巧,而且保持了学生习作的“童化性”,让每一个孩子说童真的话,写童趣的事,抒童心的情,张扬个性。

 参考文献 [1] 朱立方 《儿童文学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教学与管理》(太原)

 2006.11.87~88 [2] 田梦萍《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与管理》(太原)

 2006.10.57~59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 孙长江《文学性,对我们已不再渺茫》《作文通讯》2000.5 [5]陈秋玲 《组织动画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学前教育研究》1998.3 [6]聂欣如

 《动画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12

相关热词搜索: 欢声笑语 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