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依据
1、《湖北省、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2、湖北省建设厅《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 3、 《东西湖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草案)》,2005.8.5,第八稿;
4、《湖北省骨架公路建设网规划》; 5、交通部《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2001.12; 6、交通部《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2004.12; 7、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8、《武汉市十一五公路规划》; 9、《武汉市港口总体规划》(送审稿);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004; 11、《河港工程设计规范》GB50192-93; 12、武汉市交通委员会《武汉市经济圈快速出口通道规划方案》; 13、《湖北省公路养护建设统计资料》; 14、《武汉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条例》; 15、《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交通部令 2005 年第 10号;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国务院令第 406 号; 17、《武汉交通统计年鉴》,2003; 18、《2004 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19、有关社会、经济、国土等规划、政策、规定等。
二、我区交通发展现状及评价
东西湖区幅员面积 495.5 平方公里,位于武汉市西北近郊,东以张公堤为界与汉口相邻,西以沦河与孝感分界,南与蔡甸以汉江隔江相望,北与黄陂以府河为界。区内有京珠高速公路横穿南北,107 国道纵贯东西,市绕城公路将国道、省道、区场公路串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功能齐全、四通八达、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连接有序、进出畅通的区域公路网络。同时,我区三面环江,区中心距天河国际机场及
武汉客运港均为 35 公里左右,有汉渝铁路横贯全境,已初步形成一个以公路交通为主体,集铁、水、管、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
(一)交通发展现状
1 1 、公路建设发展状况
随着我区经济逐年增长,城市建设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我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地位显得尤为突出。通过对全区 12个农场(办事处)、1 个农科所、1 个牧业园(不含园区),88 个生产大队(行政村),350 个自然村的公路现状普查,具体情况如下:
(1)、从与九五期对比及十五完成情况上看,我区的十五期公路现状如下:
里程(公里)
占总里程 面积比(公里/平方公里)
占全区人口比(公里/万人)
九五 十五 增
值 九五 十五 九五 十五 九五 十五 高速 0 40.3 40.3 ∑243.4 0.00% 4.05% 0.00 0.08 0.00 1.73 一级 73.45 96.23 22.78 8.07% 9.66% 0.15 0.19 3.15 4.13 二级 131.435 197.37 65.93 14.4% 19.8% 0.27 0.40 5.64 8.47 三级 62.25 65.67 3.42 6.84% 6.59% 0.13 0.13 2.67 2.82 四级 411.78 522.71 110.9 45.2% 52.5% 0.83 1.05 17.68 22.4 等外 231.66 73.6 -158.1
25.4% 7.39% 0.47 0.15 9.95 3.16 总程 910.5 995.9 85.3
100% 100% 1.84 2.01 39.10 42.7
我区在十五期间完成公路建设情况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高速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等外九五期间十五期间
(2)、从路面结构上看,我区的十五期公路现状如下:
公里 占总里程 占全区面积(公里/平方 KM)
占全区人口比(公里/万人) 砼路面 467.08 46.90% 0.942644 23.354 沥青路面 266.388 26.75% 0.537615 13.3194 碎石路面 246.331 24.73% 0.497136 12.31655 土路面 16.1 1.62% 0.032492 0.805 总里程 995.899 100.00% 2.009887 49.79495 (3)、从二级以上的公路上看,我区的十五期公路现状如下:
名
称 起
讫 里 等 结 京 珠 高 汉江大桥至打靶 24. 高速 沥青 外 环 高 打靶堤-柏泉-府 15. 高速 沥青 107 国 额头湾至东山大 29. 一级 沥青 金 山 公 107 国道至机场 14. 一级 沥青 柏 银 公 柏泉至金银湖 9.2 一级 砼 革 新 大 吴家山至高桥开 14 一级 砼 广场路 张公堤至府河堤 2.5 一级 砼 宏图路 张公堤至盘龙桥 2.5 一级 砼 荷 沙 公 新沟桥至新沟闸 5.3 二级 砼 陈东线 陈家冲至东山农 4.2 二级 砼 吴新线 吴家山至新沟镇 24. 二级 砼 湖陈线 湖心至陈东 8.7 二级 砼 张辛线 张长湖至辛安渡 5.1 二级 沥青 环湖路 金山至银桥 10. 二级 砼 革新路 五支沟至七支沟 2.5 二级 砼 惠 安 大 慈惠至辛安渡 35 二级 砼 东 柏 公 东山至柏泉 14. 二级 砼 马 池 公 马池至 318 国道 9.2 二级 砼 环 湖 东 五支沟至柏泉互 7.3 二级 砼
金 泉 路 张公堤至柏泉 13. 二级 砼 吴啤线 吴家山至啤酒厂 5 二级 砼 环 湖 中 田园至环湖 8.2 二级 砼 田园路 张柏至水产(径 4.5 二级 砼 吴慈路 七支沟至慈惠 1.1 二级 砼 金 海 工 金山大道至张公 3 二级 砼 神 韵 大 惠安公路至 107 3.5 二级 砼 柏 宋 公 柏泉至宋家台 4 二级 砼 荷 包 湖 场部至 107 国道 1 二级 砼 五 支 沟 107 至汉丹铁路 1.5 二级 砼 慈沙路 场部至沙咀大队 3.5 二级 砼 塔西路 塔尔头泵站至径 3.2 二级 沥青 铁塔路 金山至常青花园 6 二级 砼 小 计 高 速 40.
小
计 一 级①
71.
小
计 二 级①
184
合
计 296
①注:以上对 1 公里以下的公路未作统计,如加上 1 公里以下的公路,我区的一级公路为 96.23 公里,二级公路为 197.37 公里。
(4)、从农村公路投资上看,我区的十五期公路现状如下:
项目 所 在地 行政村 里程(公里)
单价(万/KM)
总投资额(万)
省、市补助 区政府补助 乡镇补助 注备 六 支 沟路 荷 包湖 四大队 5.6 24.138 135.17 44.8 11.2 79.17
油沙路 荷 包湖 一大队 2 34.6 69.2 16 4 49.2
一 大 队路 荷 包湖 一大队 3.4 25.544 86.85 27.2 10.2 49.45
红卫路 径河 先锋水产 2.375 30 71.25 19 7.1 45.15
沿湖路 三店 产业园 1.2 67.5 81 9.6 3.6 67.8
新刘路 新 沟镇 新沟大队 1.4 19.07 26.7 11.2 4.2 11.3
县河路 新 沟镇 县河大队 1.4 17.62 24.674 11.2 4.2 9.2738
陨 口 八米路 新 沟镇 陨口大队 2.9 29.158 84.56 23.2 8.7 52.66
东 方 红路 新沟
东方红 1 14 15 8 3
新六路 新沟
新建 1.8 30 33 14.4 5.4
苗七路 新沟
苗湖 1 14 15 8 3
项目 所 在地 行政村 里程(公里)
单价(万/KM)
总投资额(万)
省、市补助 区政府补助 乡镇补助 注备 苗八路 新沟
苗湖 1.8 25.2 31 14.4 5.4
青锋路 新沟
青锋 1.1 18.4 21 8.8 3.3
高青路 新沟
青锋 2.5 254 310 20 7.5
新九路 新沟
新华 1.9 31.7 35 15.2 5.7
新六路 新沟
六合 2.4 33.6 36 19.2 7.2
黄家路 新沟
青锋 3.1 51.7 60 24.8 9.3
九 支 沟北路 走 马岭 水产大队 3.2 3.2 115.2 25.6 9.6
十 二 支沟南路 走 马岭 金松大队 2.5 2.5 90 20 7.5
台 南 二路 走 马岭 打靶堤大队 2.4 2.4 267.8 19.2 7.2
二 十 一支沟路 慈 惠农场 八向大队 3 40 120 24 9
二 十 三支沟路 慈 惠农场 鸦渡大队 2.3 44.8 103.04 18.4 6.9
蔡八路 慈 惠农场 蔡家、八向 3 86.8 260.4 24 9
沙咀路 慈 惠农场 沙嘴 0.8 85.64 68.512 6.4 2.4
项目 所 在地 行政村 里程(公里)
单价(万/KM)
总投资额(万)
省、市补助 区政府补助 乡镇补助 注备 网 船 湾路 慈 惠农场 沙嘴 0.8 56.25 45 6.4 2.4
西一路 柏泉 西一大队 1 31.85 31.85 8 3 20.85
西二路 柏泉 西二大队 0.8 31.85 25.48 6.4 2.4 16.68
环湖路 东 山农场 前进五一大队 7.6 39.17 297.72 60.8
118.91
光明路 东 山农场 光明大队 2.2
17.6
旭东路 东 山农场 旭东大队 1.5 34 51 12
39
群力路 东 山农场 群力大队 1.4 66.73 93.42 11.2
82.22
卫东路 东 山农场 卫东大队 1 34.5 34.5 8
26.5
灯光路 东 山农场 灯塔光明五七 9.7 23 223.1 77.6 29.1 116.4
胜利路 东 山农场 胜利 1.8 23 41.4 14.4 5.4 21.6
项目 所 在地 行政村 里程(公里)
单价(万/KM)
总投资额(万)
省、市补助 区政府补助 乡镇补助 注备 向阳路 东 山农场 向阳 1.5 22 33 12 4.5 16.5
东风路 东 山农场 东风 1.2 31.28 37.54 9.6 3.6 24.34
水产路 东 山农场 水产大队 2 22 44 16 6 22
东山路 东 山农场 东山大队 1.6 29.46 47.13 12.8 4.8 29.53
跃进路 东 山农场 跃进大队 2.2 29.46 64.81 17.6 6.6 40.61
18 支沟路 吴 家山 新征村 1.5 36 54 12 4.5
友谊路 吴 家山 新华村 1.2 158.3 190 9.6 3.6
团 结 大道 吴 家山 幸福村 10.2 255 2600 81.6 30.6
红 星 牛奶厂路 辛 安渡 红星大队 0.7
27 5.6
5 汉 宜 公路 辛 安渡 汉宜大队 2.7
85.43 21.6
6.7
项目 所 在地 行政村 里程(公里)
单价(万/KM)
总投资额(万)
省、市补助 区政府补助 乡镇补助 注备 共青路 辛 安渡 沙家大队 1.4
46.23 11.2
5 林沙路 辛 安渡 沙家大队 1.5
100.8 12
5 南湖路 牧 业圆 南湖大队 2.5 32 81.2 20 7.5
53.7 李 家 墩路 牧 业圆 新港大队 1.5 23 34.5 12 4.5
18 东湖路 牧 业圆 东湖大队 2.4 32 82 19.2 7.2
55.6 红卫路 牧 业圆 新港大队 0.9 32 29 7.2 2.7
19.1 农 试 站路 养殖 张家墩 1.4 60.56 84.78 11.2 4.4 20 64.78 碧 水 大道 养殖 杨柳村 9.7 23.66 229.5 77.6 29.1 45 59.58 合计
2 2 、水路交通现状
我区位于武汉市西北部,东部与城区接壤,南、西、北三面被汉江、汉北河、沦河、俯河所环抱,三面临水的地理位置为发展水路交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辖区内汉江为三级航道,长 36 公里;汉北河为五级航道,长 5 公里;沦河为五级航道,长 4 公里;俯河为五级航道,长 32.5 公里。
我区的航道与全国航道对比表与航道里程占国土面积比率图 类
别 公里 面积比(KM/KM2) 全国内河航道里程 121557 0.0127 全国三级及三级以上航道 8222 0.0009 我区的内河航道里程 79.5 0.1604 我区的三级及三级以上航道 36 0.0727 现有码头 21 座,利用岸线长约 2 公里,均是汉江上自然坡岸型码头,除省直管的华航集团以外,其它码头机械化作业程度不高、规模小,利用岸线都不超过 150 米,操作工艺上停滞在单一的装卸水平上,未能形成与物流、交易、后场精加工等一体化、高功能化的港区。同时,一些水深、水速、岸稳、腹地经济货物充足等有利于建码头的岸线还未开发,在港区规划与建设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水路交通“十五”发展计划中,基本上未对岸线的利用与开发作规划和控制,大多数港口、码头是历史形成的,经营的多是黄砂、碎石等建材类货物。其主要的特点是:
(1)网船湾、慈惠等一带汉江现有 10 座码头,其航道顺直,平均水深在 3.5 米以上,有 1000 吨级泊位 9 个,配有简易皮带运输线 8航道里程占国土面比率00.050.10.150.2全国内河航道里程三级及三级以上航道我区的内河航道里程我区的三级及三级以上航道
条,石油管道运输线 1 条,趸船机吊 2 座,使用水岸线长约 1000 米,均属于自然坡岸型码头。目前以黄沙、盐、纯碱、食用油的装卸转运为主,年货物吞吐量在 105 万吨。
(2)新沟一带汉江航道顺直,航道宽 50 米,平均水深 2.8 米。目前以黄沙、食用油、化工原料的装卸运输为主,吞吐量 65 万吨。
以上各码头年吞吐总量为 170 万吨,其中网船湾、慈惠的码头在东西湖吴家山经济发展地带的腹地,由区域发达的公路网把港口水路运输和 107 国道、京珠高速公路、汉丹铁路、市中环线等公路、铁路运输连为一体,为港口货物的疏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 3 、交通运输现状
(1)公交现状 目前我区的城镇化进程比较快、形成规模的有吴家山地区、金银湖生态旅游居住区两个地区,十五期,我区根据市交委 10 项便民举措,配合“883 社区计划”,以弥补公交空白,方便小区居民出行为目的,对吴家山地区、金银湖生态旅游居住区公交线网进行了优化调整,具体如下:
吴家山地区现有 47、222、505、528、546、560、621、713、737、741 等 10 条公交线路,该区域与中心城区的公交通道较为通畅。
金银湖生态旅游居住区有 47、207、506、603、713、730 路等 6公交线路。该地区东临金银湖生态保护区,西连巨龙湖,南接吴家山中心区,包括水面面积在内,达 33.5 平方公里,规划中的轻轨总站将坐落于此。规划控制范围 42 平方公里,规划容纳人口控制在 28-30 万人。该地区由高尔夫片和马池片组成,高尔夫片是以“高尔夫俱乐部”和“赛马场”为核心的体育休闲度假区;马池片则是相对独立的高尚居住片区,主要的新建住宅小区有马池路上丽水佳园、都市假日;环湖路上有金珠港湾、碧海花园、丁香水榭、恋湖佳园、黄金海岸、顺驰泊林、粹岭小区、武汉奥林匹克花园、万科西半岛等小区。高尔夫片的金珠港湾、碧海花园、高尔夫城市花园、万科四季花城等小区已开通 47、207、506、603、713 路等公交线路。
东 西 湖 区 的 公 交 现 状 表 序号 线路 长/km 台数 首未站 线路走向 1 27 32.6 5 吴家山 东山头 新城六路—107 国道—东山头 2 62 30.2 5 吴家山 辛安渡 新城六路—107 国道—辛安渡 3 222 29.4 40 九支沟路 武泰闸 107 国道—工农路—解放大道—江汉二桥—二桥路—汉阳大道—江江一桥—武珞路—中山路 4 216 20.8 35 山水星晨 武汉客运港 东吴大道—祁家山路—107国道—工农路—解放大道—武胜路(利济北路)—中山大道—三民路—民族路(民权路)—沿江大道 5 603 13.9 30 碧海花园 汉正街 环湖路一金山大道—金南一路—张公堤—常青路一青年路一武胜路(利济北路)一利济南路一沿河大道 6 605 11.7 25 天顺园 永清街 长丰大道—发展大道—青年路—北湖西路—黄菱路—长江日报路—建设大道—香港路—解放大道 7 621 19.2 25 海景花园 古琴台 二雅路—东吴大道—长丰大道—古田一路—南泥湾大道—汉西二路—汉西一路—解放大道—汉西路—京汉大道—月湖桥—琴台路
8 704 13.3 35 美好远景 古琴台 马池路一常青花园一常青路一青年路一武胜路一江汉一桥 9 730 10.6 20 碧海花园 复兴新村 马池路—常青路—发展大道 10 713 18.3 20 恋湖花园 汉口火车站 环湖路—金山大道—金南一路—中环线—常青路—发展大道 11 722 15.4 20 万科西区 七里新村 环湖路一古田二路—江汉六桥—琴台路—二桥路—汉阳大道—龙阳二道—墨水湖北路—罗七路 12 207 15.7 44 万科东区 集家嘴 金山大道一金南一路一常青路一发展大道一新华西路—新华下路一新华路一前进一路(友谊路)一民族路(友谊南路) 13 548 16.3 25 市政府 东风村 一元路(胜利街—北京路)—中山大道—友谊路—解放大道—古田二路—长丰大道 14 737 11.6 15 古田一路 啤酒厂 吴北路—祁家山路—东吴大道—二雅路—107 国道—工农路—古田一路 15 47 22.3 24 循礼门 径 河 解放大道—新华路—新华下路—中环—金山大道—环湖路—金泉路 合计 281.3 368
(2)客运现状 十五期间我区的客运车辆有 630 余台。其中:市区进出吴家山地区的公交客运线路(即一级线路)12 条,车辆计 326 台;吴家山至各农场的交通客运线路(即二级线路)11 条,车辆计 113 台,各场、镇均已通客车,行政村通车率达 80%;市内进出常青花园及金银湖地区公交客车近 200 台。全区客运车辆已发展到快捷、舒适、安全型,客
运班线网络初步形成以吴家山城区为中心,场镇为结合点,辐射到行政村,干支线相连,四通八达的道路客运网络。客运站点现有港湾式客运站 1 个,杆牌站 21 个。
东西湖公交二级线路现状 序号 线路 长/km 配车 起点 终点 线路走向 1 6201 34.6 20 吴家山 东山 107 国道、东山场道 2 6202 30.6 14 吴家山 辛安渡 107 国道、辛安渡场道 3 6203 27 30 吴家山 新沟镇 107 国道、纱厂路 4 6204 19 8 吴家山 新沟场 107 国道、荷沙公路 5 6205 13.4 3 吴家山 鸦渡 场级公路 6 6205 21.6 20 吴家山 柏泉场 张柏路 7 6207 15 10 吴家山 养植场 金山大道、场级公路 8 6208 19 1 吴家山 湖心镇 吴新干线、场级公路 9 6209 28 1 吴家山 东山场 吴新干线、场级公路 10 6210 29 1 吴家山 东山农场花果山 吴新干线、场级公路 11 6211 13 5 吴家山 马池桥 金山大道 合 250.2 113
(3)运管行业管理现状 序 行业名称 现 子 状 行业职能
号 1 道路客运 成立有东垦客运有限公司和永兴客运有限公司,客车由 2000 年258 台发展到现有客运车辆 314 台,8388 座,其中高级客车 111 台,中级客车94台,普通客车 109 台,年客运量1803 万人次,客运周转量 64499 万人次公里,行驶区域:跨省际长途8 台,271 座,跨地区137台,4110座,取缔农巴 7 台,至 2004 年更新客车 136 台,按 “三化”、“五定”实现了公交化改造 组织客运力,完善公交网络化建设,搞好运力运量的协调平衡,客运市场与辖区的公路建设相配套,按客流量定时、定线、定点,车编号,路编线,重管二级线路,规划三级网络 2 道路货运 对一家国有企业进行了改制,新发展了 11家民营企业,货车台数达到 5407 台,21743吨,其中,大型 2176台,14242 吨,中型 617台,2357 吨,年货运量为 857 万吨,货运周转量 44514 万吨公里 组织货运力,对普通货运业进行资质和回收,对危险货业进行安全监管,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按照国家有关公路运输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为手段,依法行政,搞好协调监管,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 3 汽车维修 现有汽车维修业32家,其中一类维修业 5 家,二类维修业 18 家,三类维修业 9 家 打击无证经营,加强质量监管,实行资质审查、办证审批,根据汽车维修的基本特点和辖区的实际情况,对汽车维修业实行多家经营,统一管理,协调发展,以吴家山中心区域为重点,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确保经营者和用户双方的权益 4 运输服务业 以货运中心为重点,全区共有运输服务业316家,其中物流公司 22 家,托运部 40 家,信息部 244家 组织物流货运量,对物流运输服务业资质审查,办证审批,规费征收 5 规费征收 达到 480 万元 依法依规对运输企业的规费征收 6 道路运输安全 保持稳定,无重特大安全责 任 事 故 加强行业指导与监管,防止事故,确保运输畅通
(二)评价
1 1 、十五期间交通建设的成绩
十五期间,随着国家“加大投入、扩大内需”和交通部“统筹规划、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各级政府对交通建设的空前重视,投资环境逐步改善,投资力度加大,交通建设取得了
辉煌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我区经济的发展。
(1)公路交通能力、结构、质量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①我区的交通与社会经济完全相适应并适度超前,其交通输送和吸引能力与社会经济状态相适应。
②解决了公路的“相对滞后”,于全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③公路网络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新打通了进出我区的五大门户(京珠 2 个,外环、马池路、金山各 1 个),形成了放射性的快速进出我区的通道,总里程占全区的面积比为 201 公里/百平方公里,占全区的人口比为 42.7 公里/万人。
④公路结构提高,高速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二级以上公路达三百公里以上,沥青路面占 26.75%。
⑤公路质量和服务水平达到了方便、快捷、舒适、安全; ⑥公路建设掀起空前的高潮,投资体系进一步的多元化,建设程序的法治化,建设管理水平科学化。具体为投资是国家、省、市、区各政府分别安排一定额度的资金用于公路建设,其它社会资金也有效地吸收为公路建设之中;建设程序做到了申报项目,发展计划部门与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共同进行项目审批与验收,50 万以上的工程严格进行招投标管理;建设管理水平做到,设计质量的跟踪评估与监理,施工管理进一步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提高,质量终身制的进一步完善;公路建设的科技成果涌现不断,十五期我区先后有东西湖区高架桥的滑模施工创国家科技进步奖,东西湖地区软土路基的处治、桥头跳车处治、刚性砼路面黑色化的相关措施等课题获省级进步奖。
(2)水路交通在投资少、竞争激烈的条件,仍发挥着运输成本低、成批量的优势,完成了近五年内的公路、房地产等建筑材料 60%以上的运输,对其它交通运输方式作了有效性补偿,对社会综合效益不可估量。
(3)我区交通社会经济起到支撑和先导作用 ①促进我区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GDP)成倍地增长,财政收入实现了连续 5 年排名全市第一。
②改善了我区的投环境,促进了我区招商引资,引进 100 多家知名企业入驻我区。
③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推进了我区的医药及生物制品业、食品加工业、机电产品业、现代包装业、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转移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工业化、乡村城镇化。
④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满足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解决了行路难、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我区农业的发展,凸现了“交通建设到哪里,就富到哪里”。
⑤有效地改善了人居环境,区域公路干线环湖公路、金山公路的建成,以及吴家山、金银湖地区公交化的改造,促进了房地产、娱乐休闲、旅游等康居业的快速发展。
2 2 、十五期间存在的问题
虽然东西湖区交通建设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如下:
(1)公路交通 我区公路建设通过广泛融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规模,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公路网骨架有待强化,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重中之重,要建立武汉的出入境内的快速通道,城区与交通出口对接形成瓶颈,交通压力加大; 二是区域内公路发展不平衡。西北部公路等级相对较低; 三是建成的公路管养与绿化程度低,非列养公路的管养在资金、技术上有较大缺口;四是与水运、物流的配套性不够,与水运进出道路有待提高。
(2)水路交通 我区的水路交通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其中汉江为三级航道,千吨级船只可常年通江达海,却由于种种原因未得到充分利用,极大地
限制了水路交通的发展。随着各行各业的长足发展,水路交通有很大可开发和利用的空间。目前水路交通存在问题如下:
一是规划滞后,在九五和十五期间未对我区的水域和岸线作科学的分析和论证,所利用岸线均是原始的自然岸坡,而一些水深岸稳的岸线没有得到开发利用。
二是与城市发展相配套性差,基本没有与工农产业结构、物流、交易、后场货物精加工等的配套发展,未能依托运输成本低、运量大、环保、节能、占地少的水路交通优势对产业结构作优化配置,已形成的物流业与水路交通有脱节现象。
三是各水运企业均是打码头、重组、改制等历史原因形成,管理方式落后,资金薄弱,各水运企业没有超前意识,经营的多是黄砂、碎石等建筑材料,水运企业的发展长期处于不良环境中。因此各水运企业、港口码头泊位未能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交通运输 我区道路运输业虽已经初步形成四通八达的道路客运网络,但在客运班线布局不够合理,存在一定的“丢支线、冷线”现象,另外管理模式传统,信息网络技术相对落后,给广大旅客和司售人员带来一定不便。
我区道路运输业的管理达到了新的水平,但随着运输行业的发展,还存在进一步以注重调查研究,加强基础工作,运用法律法规搞好服务,促进运管业的发展壮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交通需求分析与预测
(一)数理分析与预测
分析与预测国民经济发展指标、社会人口等,预测与分析公路、水运的交通流量,研究腹地经济与交通运输方式,预测与分析交通运管的客运、货运、维修等的交通需求是交通规划的一个重要依据,其分析与预测的有关结果如下:
1 1 、东西湖区的 P GDP 预测
交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通过对东西湖的 GDP 进行
预测分析,初步把握未来的经济发展的走向,也就是考察了交通发展的基础。
东西湖区 1999 年到 2004 年国民生产总值(GDP)如下表 序
号 1 2 3 4 5 6 年
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统计值(万元)
284897 320402 370492 436390 439143 506290
利用指数模型函数 ln(y)=ln (α 1 )+ln(α 2 x)进行预测,其中:x为年份号;y 为国民生产总值(GDP),α 1 、α 2 为参数。运用 Eviews3.1统计软件测算(运行过程与结果见说明)由上表得到东西湖 GDP 的回归模型的数学函数如下:
LOG(y)=0.114x+LOG(258823.83) 由函数计算得到东西湖区 2005 年到 2015 年间 GDP 值如下表
东西湖 GDP 预测值(亿元)
序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统计值 57.43 63.46 72.12 80.82 90.56 101.48 113.72 127.44 142.81 160.03 179.34
2 2 、人口预测
在人口预测时,采用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根据东西湖区历史人口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相关模型,再根据模型可计算出未来年份的人口指标及增长速度,以此分析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历史年份人口发展趋势如图
东西湖区历史年份人口发展变化图
东西湖区人口发展变化图y = 0.3788x + 18.388R 2
= 0.973210 15 20 25 30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年份人口(万人)历史值模型值 根据历史年份人口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如下:
Y=0.3788X+18.388
式中:Y—未来人口值(万人);X—年份 根据以上模型,可以计算出东西湖区未来人口数值及增长速度。
3 3 、东西湖区交通运输量预测
(1)东西湖区货运量预测 货运量的多少直接关系着交通功能的发挥与运行质量,通过对超过 500 万规模的 114 家企业的原材与成品的运进与运出,以及过往的服务货物量的多少作统计与预测。
东西湖区货运量(万吨)
序号 1 2 3 4 5 6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统计值 124 137.4 111.3 146.4 890 928.8 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函数 y=β 0
+β 1
x 进行预测,其中:x 为年份号;y 为货运量(万吨),β 0 、β 1 为参数。运用 Eviews3.1 统计软件测算(运行过程与结果见说明),由于趋势及残差检验的 2004 年的数据不符合标准,特对其进行二次回归预测,得到数学式为:y=-214.90+192.12x,根据以上数理统计就预测到我区的货运量如下表:
序号 7 8 9 10 11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统 计 值 : 万吨 1129.94 1322.06 1514.18 1706.3 1898.42 12
13 14 15 16 17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90.54 2282.66 2474.78 2666.9 2859.02 3051.14 4 4 、交通量增长率的确定
交通运输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系统的子系统之一,区域交通出行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需求的反映,反之,交通运输的增长成为反映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交通量的预测选取影响区历年交通工具保有量与社会经济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最后选用相关性较好的武汉市交通工具保有量与东西湖区国内生产总值建立模型如下:
Y=2840.1X2 -8073.5X+119671; R2 =0.9931。
式中:Y——GDP(亿元);X——交通工具保有量(辆); R——相关系数。
根据上述模型,将东西湖区未来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值代入,得出
交通工具保有量预测结果,反算其增长率,以此作为东西湖区未来年交通量增长率的参考值,预测过程中考虑经济指标按规划值的 90%计。根据其在交通中的重要性确定其交通量增长率,预测结果见下表:
交通量增长率预测结果 位
置 增长率 2004-2006 2006-2010 2010-2015 2015-2020 2020-2026 东西湖区 21.05% 19.43% 15.79% 12.27% 11.47% (二)主要的结论
根据以上的预测与分析,东西湖区作为武汉市西大门,一个经济强区,具有良好的交通发展基础和增长态势,同时有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主要表现在:
1 1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和布置,交通发展具有巨大的机遇
在 2004 年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以全国的六大经济任务提出了“中部崛起”,这将给我区的交通带来巨大的发展和严峻挑战。一方面, “中部崛起”将给武汉的交通注入强劲的动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西北、东北之间的互动势态必需要得到中部的中转与依托,武汉恰恰是中转和依托的枢纽,而东西湖区正是武汉西边一大门户,一个经济强区,一个大枢纽的关键点;另一方面,“中部崛起”强化我区的交通发展依托,国家政策的倾向和投资的支持,将推动农业、工业、贸易大幅度增长,同时迎接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及转移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内容,世界转向中国,移入内地是必然趋势,这是我区的交通发展的巨大机遇。
2 2 、振新武汉制造业,加大对外贸易加工业,交通发展具有巨大的机遇
武汉经济要新的突破和腾飞,必须利用好自身的条件,特殊的地理位置,廉价和过剩余的劳动力,振新武汉制造业,加大对外贸易加工业。武汉市将力争用 10-15 年时间,投资 2000 多亿,构筑具有自身
特点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使武汉工业水平整体跨入中国先进城市行列,加大对外贸易量。因此,这要求交通方便、通畅,作为武汉西大门的东西湖区,在未来五年发展有巨大的机遇。
3 3 、“八+ + 一城市圈”战略的提出和布置,交通发展具有巨大的机遇
“八+一城市圈”,即以武汉为圆心,包括周边 100 公里以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 8 市。由于武汉与周围城市落差大,产业关联度不强,小而全、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迫在眉睫对“八+一城市圈”加强合作与关联,这要求提高武汉与周围交通运输的联系,这给我区的交通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
4 4 、区域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形成强大的带动效应,交通发展具有巨大的机遇
把东西湖区建设成为经济发达、城乡一体、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新兴城区,按城市化发展,以开放、开发为先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突出工业支撑、园区带动、城镇载体的三大作用,形成“工业强区、物流大区、生态兴区”的三大特色,转移农村的现有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工业化、乡村城镇化。据预测分析年增长率保持在 12%左右,到 2010 年,国民生总值达 101.48 亿,各交通需求为:货运量达 2090.54 万吨,日通行量28 万辆/日。
综上所述,东西湖区处全国中部武汉的关键点上,发展机遇巨大,其交通的发展是发展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全区未来五年建设中的重中之中,是满足各项各业长期有效性增长的必然选择,是缩小社会差距和满足人民生活的条件。
四、交通总体规划
(一)交通总体规划的定位
东西湖区交通的发展应该把握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的良好机遇和加入世贸组织及一系列的区域性战略优势带来的良好局面,依托武汉地区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东西湖的区位和经济优势,以建设新兴的东西湖新城的和谐交通为目标,
形成高效、经济、快捷、安全的运输网络及通道,各运输方式共同构筑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实现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运营智能化,安全与环境进一步优化。
具体指标为:
序号 项 目 指
标 备注 1 公路网络 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组成的国道主干线与国家重点干线公路构成的骨架公路网络全面建成,高速公路网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各层次公路网建成,服务水平达到国际先进级水平
2 公路结构 所有相连的周边区县均实现高等级公路的有效连接。绝大部分行政村通油路。
3 公路里程 总里程达一千公里以上,高速和一级公路超 300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 2 公里/平方公里
4 港口能力 港口能力与吞吐量之比达到 1.2。港口深水泊位和大宗散货、集装箱、特种货物运输满足柔性化发展的需要
5 内河航道 内河三级以上航道达到 36 公里,实现主要水系沟通、干支直达、区域成网,内河航运的优势充分体现
6 旅客 能够满足旅客个性化的出行需要
7 货运 与现代综合物流运输有机融合
8 智能化程度 交通智能化达到现在的先进水平,
9 公水系统 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公路、水路交通系统
(二)公路总体规划
东西湖区公路建设总体规划的思路:加强公路的互补性,公铁相连,水陆相通,完善主干线,延伸支干线,促进干支相连,以城镇布局优化为方向,加速路网连通,形成区域路网棋盘化,对外联系四通八达的格局,对区域干线进行“黑色化”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改造。公路规划具体为“五纵、四横、一辐射”,即五纵为纵贯我区东西的外环
和武荆、G107、G107 复线(惠安路)、吴东和金山公路,四横为横穿我区的京珠高速、改扩为一级的张柏公路、五环公路、吴东公路,一辐射为我区内能辐射到全区各地的中心地区为京珠高速公路、G107、外环高速公路及武荆高速公路交汇点打靶堤互通,总里程达一千公里以上,高速和一级公路超 350 公里。具体层次如下:
第一层次:以京珠高速公路、市绕城高速公路、武荆高速公路、G107、G107 复线、荷沙公路等东西湖区段形成对外的快速通道,保证对外交通快捷、高效,减少区域交通环境的压力。
第二层次:以区域外环(惠安大道-辛星线-陈东线-东柏路-柏银路-金山大道-惠安大道)和区域干线(辛光路-吴新路-新径路-五环路-107 国道复线-107-318 国道连线)构成区内交通主骨架,有效组织区内的交通,使区内客货运输高效、经济,促进东西湖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层次:农场、镇与产业园区干线(陈东线、全新线、革新大道等)连接区域主干线与各农场、镇与产业园区,有效服务各连接点的对外交通联系,为各农场、镇与产业园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第四层次:以主干线为依托,以城镇合理布局为方向,加快农村路网建设,作好家园行动的各中心村的道路建设,更好地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2006-2010 年公路规划图请见附图。
(三)港区总体规划
东西湖区水路交通建设总体规划的思路:港区专业化、多功能化,汉江航道的充分利用,船队与船型的合理化与实用化。水路交通具体规划为“三港区、一休闲、八自控”,利用的港口岸线达 7.88 公里,利用率为 21.5%(7.88/36.62*100%)。具体如下:
1 1 、我区的汉江岸线规划
序 名
称 起
讫 长 岸线利用 备注
号 /m 1 舵落口港区 东西湖取水厂口下游 100m-长丰桥上游 500m 1770 港口岸线
2 青峰港区 胡家台-白鹤咀水厂取水口上游 1000m 2410 港口岸线
3 高家台渡口-大蔡家湾 3700 港口岸线
4 白鹤咀休闲区 东西湖取水口下游 100m-白鹤咀取水口上游 1KM 860 城市生活岸线
5
大蔡家湾-京珠高速公路桥上1000m 13250 自然岸线
6
京珠高速公路桥-胡家台 3930 自然岸线
7
新沟汉北河-高家台渡口 5700 自然岸线
8
长丰桥上下游 500m 1000 控制保护岸线 桥区 9
胡家台上游 300m 300 控制保护岸线 高压线 10
京珠高速公路桥上下 100m 1500 控制保护岸线 桥区 11
白鹤咀水厂取水口上 1000m 下游 100m 1100 控制保护岸线 取水口 12
东西湖区取水厂口上 1000m 下游 100m 1100 控制保护岸线 取水口 小计港口岸线 7880
小计城市生活岸线 860
小计自然岸线 22880
小计控制保护岸线 5000
合
计 36620
2 2 、港区岸线、城市生活岸线建设方向
序号 名
称 建 设 方 向 备注 1 舵落口港区 整合、集并管理落后、资金少的水运企业,港区改扩,对威港的共用道路改建 改、扩 2 青峰港区 接通与全国铁路集装箱中心、公路运输的港区公共道路,招商引资建设经营性的港区设施 (渔门) 新建 3 接通与物流、公路运输的港区公共道路,招商引资建设经营性的港区设施 新建 4 白鹤咀休闲区 接通与区内的各人文景观点,招商引资水运企业(经营各类游艇、准载 20 人以内的水上快巴)
新建 5 各自然岸线 接通与物流、公路运输的旧港区公共道路(新沟码头的共用道路)
改、扩
3 3 、船队预测
考虑到我区的汉江为三级航道,同时与在汉江渔门港区的全国十八大铁路集装箱中心相配套,特对未来五年的船队预测。
十一五期间,我区的船队发展为下表:
序号 船 型 技术指标 载重量(吨)
总长(米)
型 宽(米)
满 载 吃 水(米)
1 自航货轮 500 55.00 8.00 2.20 2 300 41.00 7.00 1.90 3 内 河 驳 船(一列式拖带)
500 52.00 9.00 1.75 4 300 38.00 8.00 1.80 5 100 25.00 5.20 1.60 6 大型货船 1000 65.00 12.00 2.5-3.1
7 散装水泥船 500 55.00 8.00 2.20 8 300 41.00 7.00 1.90 9 内河集装箱船 24TEU 41.00 7.00 1.90 10 36TEU 55.00 9.60 2.00 11 72TEU 65.00 12.00 2.5-3.1 12 24 米拖轮
24.00 5.50 1.85 13 客(游)轮 200 客位 31.40 5.80 1.60 14 80 客位(双体) 28.70 7.70 2.20 15 80 客位(单体) 27.50 6.30 2.00 16 8-10 客位小型游艇 5.5-6.0 1.5-1.8 0.60
十一五期间,我区的规划船队尺度表 船舶 驳船尺度(米) 拖轮尺度(米) 编 队型式 船 队 尺 度(米) 长×宽×满载吃水 总长 型宽 平 均吃水 总长 型宽 平 均吃水 500吨级 53.0 9.0 1.75 24.0 5.5 1.85 一 拖三 183 × 9.0 ×1.85 300吨级 38.0 8.0 1.80 24.0 5.5 1.85 一 拖四 176 × 7.5 ×1.85 100吨级 25.0 5.2 1.60 24.0 5.5 1.85 一 拖十 274 × 5.5 ×1.85 (四)交通运输总体规划
1 1 、公交规划
(1 1 )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优化线网,合理调整运力,满足客运需求,逐步由道路客运过渡到公共交通化。
(2 2 )原则
坚持系统性原则,调整与新辟线路以短途衔接为主,避免与现状线路重复;
坚持开放性原则,加强城乡结合部、边远经济组团、居民小区与武汉市中心的联系; 坚持协调性原则,与城市总体规划与道路建设相一致,提高公交线网覆盖率; 坚持可行性原则,将需要与可能相结合,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
(3 3 )具体规划
基于公交首末站规划,依据各新开发区域公交客流的主要分布、充分利用已有及规划的道路网,以扩大公交线网覆盖率为目的,兼顾各线路间的相互衔接及客流片区间及与市内交通的联系,并在运力配备上保持运力与运量基本平衡。共规划公交线路 15 条,其中新辟线路9 条,调整线路 6 条。
① 合理规划公交线路、填补公交空白区域
吴家山台商投资区:拟新辟公交 790 路由湖北现代五金机电城至常青花园,途经航天嘉园小区。调整后该线路可填补该区域的公交盲区,且线长仅为 15 公里。由于湖北现代五金机电城及航天嘉园小区将分别于今年底和明年初完工开业和交付使用,因此本线路调整方案可于明年初实施。
位于吴家山五环路附近的 TCL 产业园将于 2006 年建成,届时作为边远经济组团的 TCL 产业园将产生巨大的交通需求,需要合理的公交线路为其提供方便的出行方式。拟延伸公交 505 路,终点至 TCL 产业园,使其可以与市内直接连通,另新辟公交 788 路,由 TCL 产业园始发终点至沙咀,可连通吴家山内部的经济组团。
② 增加公交线路运力,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金银湖生态旅游区:目前环湖路上有 713 路运营,发车间隔约为1 小时,可连接黄金海岸、马驰泊林、粹岭小区、武汉奥林匹克花园、万科西半岛等新建住宅小区。随着沿线住宅小区陆续完工并交付使用,客流规模将不断增大,因此需对现有公交线路进行调整。由于万科西半岛已预留的公交首末站用地 3500 平方米,结合该首末站拟调整原713 路至万科西半岛,调整后 713 路由汉口火车站始发,经常青路、
环湖路至万科西半岛。调整 71 路由武胜路枢纽站经常青路、花园中环路、马池路、环湖路至万科西半岛。新辟公交 750 路由万科西半岛沿环湖路向西行驶,经金山大道、古田二路、解放大道至江汉二桥桥下。同时奥林匹克花园也预留了 1300 平方米用地作为公交首末站,结合该站新辟公交 792 路由奥林匹克花园始发沿环湖路向西行驶,经啤砖路、三店中路至二雅路。以上四条公交线路可覆盖环湖路上已建和待建的全部住宅小区,并分别由东西两个方向与市内主要枢纽站连接,可以为新建小区居民提供既经济又快捷的出行。同时应根据小区居民出行要求,适当增加现状线路与规划线路班次。
③ 调整公交线路走向、优化线网。
区域的人口将显著增加,公交出行需求将明显增长。目前该区域两条公交线路 716 路与 706 路重复路段过多,且该区域没有从黄浦大街直行的线路,难以满足小区居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因此拟新辟公交 791 路,由黄浦大街直行,沿中山大道、晴川桥至阳新路。另外调整 76 路,由铁机村经长江二桥至幸福人家。
综上所述,我区的公交规划如下:
东西湖区公交线路调整一览表 序号 路别 长/KM 配车 ( 台) 起点 终点 线路走向
备注 1 790 17.1
15 湖 北 现代 五 金机电城 常 青 花园 金山大道一环湖路—马池路—常青花园 新辟 2 505 20.6 18 TCL工业园 六渡桥 五环路—解放大道—前进一路 调整 3 788 12.4 8 TCL工业园 沙咀 TCL 产业园—四支沟路—东吴大道—六支沟路—慈沙路 新辟 4 738 13
15 鲁巷 银河湾 民院路—江夏大道—银河湾 调整
5 713 18.3
20 万 科 西半岛 汉 口 火车站 环湖路—金山大道—金山一路—常青路—发展大道 调整 6 71 22.3
25 万 科 西半岛 武 胜 路停保场 环湖路—马池路—四小区西门—中环北路—花园中路—常青路一青年路—武胜路停保场 调整 7 750 11.8 10 万 科 西半岛 江 汉 二桥 环湖路—金山大道—古田二路—解放大道 新辟 8 792 12.9 10 奥 林 匹克花园 海 景 花园 环湖路—啤砖路—三店中路—二雅路 新辟 9 791 16 25 幸 福 人家 阳新路 金桥大道—黄浦大街—中山大道—晴川桥—汉阳大道 新辟 10 237 15.7 15 枫树 四 新 中路 后官湖大街—车城西路—神龙大道—芳草南路—四新中路 新辟 合计 160.1 161
2 2 、客运规划
我区“十一五”交通线路站点建设总体规划的思路:客运线网的主骨架将建成“三纵三横”,交通线路站点具体规划为“四线、两五级、四简易、十二客站、多杆棚”,基本上达到“有路必有车、有车必有站”。功能上,一是做到专业化,实现长途客运结点化,中途客运公交化,出租车客运规范化;二是通公路的行政村班车率要达到 100%;三是客运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客运“三优、三化”服务明显加强;四是客运站布局更加规范、合理。具体如下:
(1 1 )交通线路规划(三级网络)
序号 线路编号 长度(公里)
起 讫 站 名 行驶路线 1 6301 29 慈惠沙咀-辛安渡红星 惠安公路
2 6302 10 东山-毛庙集 东柏公路 3 6303 26 新沟镇-毛庙集 吴新干线 4 6304 15 毛庙集-养殖张家墩 环湖公路
合
计 80
(2 2 )客运站点建设规划
序号 站点名称 类别 地理位置 年限 投资(万)
性质 占地(亩)
1 东山客运站 五级 东山场部 05-06 60 新建 3 2 柏泉客运站 五级 柏泉景德寺 05-07 60 新建 3 3 辛安渡客运站 简易 辛安渡大桥 06-07 30 新建 1.5 4 新沟镇客运站 简易 新沟镇街 07-08 30 新建 1.5 5 将军路客运站 简易 养殖场部 07-09 30 新建 1.5 6 新沟场客运站 简易 新沟场部 07-08 30 新建 1.5 6 港湾式客运站 12个 国道金山道 05-08 48 新建 9.01 7 棚式站 13个 市场、办事处 06-09 65 新建 0.44 8 杆
牌 118个 行政村 05-08 10 新建 0.04
合
计
363
20 3 3 、运输管理行业
我区“十一五”交通运输管理规划的总体思路:道路运输全行业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经营程度显著提高;科技进步主导作用明显增强;道路运输法制化进程取得明显进展;运输能力、运输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能力明显增加;运输结构基本合理,骨干运输企业主导市
场的作用明显增强;行业科技进步、运输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取得显著成果;基本建立起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体系和安全、优质、高效的道路运输服务体系;构建统一、高...
相关热词搜索: 武汉市 规划 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