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党团工作

钢琴基础教案模板

2025-09-01人已围观

钢琴基础教案模板
  双语学前《幼儿乐曲弹奏》教案

  授课班级:双语学前2011 级

  6、

  7、

  8、9 班

  授课教师:苏 秦

  第一课

  课时:1 课时

  一、授课内容:认识五线谱,了解钢琴,弹琴时的坐姿与手型

  二、教学重难点:

  1:要让学生通过上课,首先让他们认识五线谱,了解中央 C 在钢琴 上的位置。

  2:了解钢琴的基本构造,例如八十八个键,其中三十六个黑键,五 十二个白键,以及踏板的基本运用。

  3:学生要了解弹琴时候的坐姿,臀部要稳定固定的坐在琴凳中部, 坐一半即可。

  4:然后教学生如何摆正确地弹琴手型,把手放在琴上,手掌拱起, 五指分开,手指自然下垂,指尖触键,整个手成半圆形;

  二、

  三、

  四、五指触键的部位应该是指尖,而不是指肚;拇指是指尖的外侧触键; 手背要保持平衡,弹奏时要保持手的半圆形状,不可折枝,并示范给 学生看。

  三、教学过程:

  首先,介绍钢琴,认识88 个键,黑键36,白键52,以及最右边 的是延音踏板,中间那个是弱音踏板,最左边的有轻度减弱作用吧, 然后示范给学生看。

  其次,教学生认识五线谱,认识七个基本音级的音名和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xi (1,2,3,4,5,6,7);认识中央C,并在钢琴中找出它的位 置,弹奏几遍,让学生充分了解; 然后,老师介绍正确的钢琴弹奏姿势以及手的各部位名称和手 型。老师讲解手型时,可以让学生把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旁,体会整 个手臂放松的感觉,然后由手腕带动手提起来放的键盘上,这时学生 就会做出一个自然的、基本合乎钢琴弹奏的手型(或使用握球的手型 方式)。然后老师弹奏一首曲子,让学生充分了解弹琴时的正确手型。

  并铭记在脑子里,学生在练习时,时刻回忆老师的分析、示范

  第二课

  课时:4 课时

  一、授课内容:断奏及五指手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双手五指手位练习。五指手位的基本位置、手型、指法

  2.难点:正确运用指法,运用五指手位弹奏简单儿歌

  三、教学过程

  1.练习手指操,充分活动双手的五个手指

  2、综合练习、固定手位练习:复习中央 C。教师讲解五指手位,右手 12345 指分别放在CDEFG 上,左手54321 分别放在CDEFG 上。

  3.单手练习

  4.双手同向练习

  5.课堂练习并现场抽查

  6.讲解节拍、节奏的概念,讲解2/4 3/4 4/4 拍子

  7.2/4 3/4 4/4 拍子节拍节奏练习

  8.音名及唱名的复习,找到各音在琴键上的位置

  9.音值的讲解,乐谱标记的讲解

  10.视谱练习,视唱练习

  11.弹奏儿歌《我爱我的幼儿园》、《粉刷匠》。要求单手及双手弹 奏,讲解难点及奏法,示范、个别辅导,课堂抽查、分组抽查。

  第三课

  课时:8 课时

  一、教学内容:连奏及手位扩张练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连奏及其奏法 六度音扩张练习

  2.难点:连奏的力量转移,扩指的指法规则、同音换指。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课堂抽查。

  2.手指操

  3.六度音程扩张练习,讲解手位及指法规则,示范并让学生练习

  4.讲解连奏奏法,与断奏相区分,让学生感受力量的转移,手指 指尖的移动和音的连贯。进行单独辅导。

  5.找学生示范,相互交流

  6.复习五指手位,弹奏《划小船》,讲解节奏、手位、指法。

  7.节奏节拍训练

  8.弹奏《小星星》、《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铃儿响叮当》,巩固 六度音手指扩张及连奏的弹法,讲解节奏、指法难点,个别辅导、分 组唱、弹。

  9.个人展示。

  第三课

  课时:3 课时

  一、教学内容:综合练习及伴奏弹奏、C 大调音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连奏与断奏结合,伴奏基本音型

  2.难点:基本伴奏音型,指法。

  3.C 大调音阶练习,转指的指法,双手同向的指法配合

  三、教学过程

  1.手指练习,双手同向、反向练习

  2.节奏节拍练习,

  3.弹奏《两只老虎》、《凑数歌》,讲解指法、节奏。

  4.有表情地演奏,要求有表现力。

  5.简易伴奏练习,双手配合。

  6.“前奏”及其演奏,要求为所学过的歌曲加前奏。

  7.完整演奏歌曲的练习。

  8.C 大调音阶,单手、双手练习。

  右手指法:12312345。左手

  指法:54321321 强调:左右手指法上行和下行是相反的

  第四课

  课时:2 课时

  一、教学内容:总复习

  二、教学过程:复习所有内容,五指手位、手指扩张、五指同向、反向练习、节奏节拍练习、C 大调音阶练习。

  复习《我爱我的幼儿园》、《划小船》、《粉刷匠》、《铃儿响叮当》、《小星星》、《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两只老虎》、《凑数歌》

  第五课

  课时:4 课时

  一、教学内容:C 大调音阶、五指手位复习、连奏、断奏的复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连奏与断奏结合,伴奏基本音型

  2.难点:基本伴奏音型,指法。

  3.C 大调音阶练习,转指的指法,双手同向的指法配合

  三、教学过程

  1.复习C 大调音阶,复习上学期内容

  2.《春雨沙沙》,体验小雨轻柔的感觉,触键强弱要有区别

  3.《两只小鸟》,跳音、断奏的奏法,体会小鸟轻快、轻盈的姿 态,演奏要求有一定的速度,并注意休止符的准确。

  4.《小河之歌》,体会连奏的感受,小河流水的平稳、连贯,体 会三拍子的节奏特点,注意节奏的准确。

  5.简单伴奏的奏法,讲解固定音型伴奏,要求左手单独练习

  6.个别辅导、单独抽查、接龙式弹奏

  7.节奏节拍练习,视谱练习

  第六课

  课时:10 课时

  一、教学内容:C 大调音阶、五指手位复习、连奏、断奏的复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连奏与断奏结合,伴奏基本音型

  2.难点:基本伴奏音型,指法。

  3.C 大调音阶练习,转指的指法,双手同向的指法配合

  三、教学过程 《秋叶》:视谱、节奏训练、基本奏法、伴奏音型训练 《法国号》:视谱、节奏训练、基本奏法、伴奏音型训练 《找朋友》:视谱、节奏训练、基本奏法、伴奏音型训练 《幸福拍手歌》:视谱、节奏训练、基本奏法、伴奏音型训练 《小兔乖乖》:视谱、节奏训练、基本奏法、伴奏音型训练 《小海军》:视谱、节奏训练、基本奏法、伴奏音型训练 《娃哈哈》:视谱、节奏训练、基本奏法、伴奏音型训练 《青春舞曲》:视谱、节奏训练、基本奏法、伴奏音型训练 分别将这些曲目学习练习,分别讲解其中的乐理知识点,讲解节 奏节拍、指法及手位,伴奏音型等内容。让学生分组练习、分手练习, 然后个别辅导、个别抽查、课堂接龙。

  第七课 总复习:复习一学期所学的所有内容,讲解重难点节奏、指法及 伴奏的弹法。个别辅导,根据学生不同程度和问题进行个别化指导。

  钢琴基础教案2

  第二单元 连音奏法

  教学内容:连音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连音奏法的基本方法;

  2、体验连奏中手指力量的传递;

  3、学习穿、跨、扩指技术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

  1、手指的独立性。

  2、穿指、跨指的弹奏要领。 教学难点

  1、连奏中手腕的放松与手指支撑的协调。

  2、跨指的弹奏要领。 教学方法

  分析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评价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

  1、数码钢琴、音响、摄像头、电脑。

  2、错误弹奏方法的音像资料。

  3、乐曲演奏音像资料。 教学时量 五课时 教学进行:

  一、回课

  1、《玛丽有只小羔羊》、《伞兵》、《芦松舞》。

  2、《扬基歌》、《黄河船夫曲》。

  3、双音练习曲《回声》。 演示:各请3—4位学生回课。

  讨论:学生评论、教师点评。

  分析:弹奏中不良音色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欣赏:教师范奏。

  归纳:

  1、左右手交替动作协调。

  2、双音整齐,弱指站稳。

  3、解决手指的支撑与臂腕的协调放松。 创造:齐奏、合奏、小组接龙竞赛。

  二、天天练练。(讲述-示范-模仿-练习)

  1、手臂放松、协调的练习。

  2、手指独立支撑的练习。

  3、连音奏法(落提、落连提)的练习。

  4、穿指、跨指、扩指的练习。

  三、连音的弹奏方法和表现特点。 导入

  欣赏:教师用连奏的方法弹奏《雪绒花》。

  讨论:这种奏法与非连奏有何不同?它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从音响、触键方式上分析。

  讲述:连音奏法(Legato)是较复杂的一种基本弹奏方法,手指的运动如同生活中的“走路”,你落我离,连绵不断,手腕的横向转动使手指力量不断传递从而将音连起来。它要求手指有一定的力量和独立性。主要表现优美、如歌、抒情的音乐形象。记谱方法是用连线将需连奏的音置于一个弧线之内。

  练习:

  1、按照非连音奏法弹奏第一个音,手指站稳,腕、臂放松。

  2、第二个(或以后的多个音)弹奏的手指放松地抬起,自然落下,将第一个音落下时手指承受的重量转移到第二个音,体会重心的转移。

  3、弹完最后一个音,手腕放松地将手指带离琴键。

  4、从两个音、三个音过渡到多个音一连的练习。 感知:让学生感受触键方法与音响效果之间的关系。

  探究:通过摄像头摄影观察几位学生弹奏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连奏中手指独立性及臂腕放松的重要性。

  四、基本练习

  1、C大调一组音阶、琶音。

  讲述:大调式音阶由七个音级构成,琶音是主三和弦的分解。美妙的音乐往往是由调式及长短不一的音阶、琶音组成的,其练习就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乐曲的内容。

  C大调音阶从C音开始弹到高一个八度的C再返回。

  练习:分手练习,注意指法正确及规律。

  感知:体会技术要领:穿指时一指需提前准备,动作放松;

  跨指时手腕灵活转动;

  扩指时臂、腕放松。

  探究:通过摄像头摄影观察几位学生弹奏中出现的问题,分析穿、跨、扩指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臂腕放松的重要性。

  2、G大调音阶、琶音

  讲述:调号:黑键为升F ;

  指法同C大调。

  练习:分手分别练习。

  感知:弹奏黑键的要求及准备。

  五、练习曲——《拜厄》第23首 练习:读谱、视唱、找键、数拍、视奏。

  讲述:本曲用连奏进行练习,主要训练右手,注意指法的准确性,及分句的自然。

  练习:根据教师提示,抽难点分手练习。

  感知:

  四、五指是弱指应多进行练习,教师根据不同的方法带学生进行训练。

  六、乐曲 《布谷鸟》

  练习:

  1、读谱、找键,注意指法的准确性。

  2、数拍、视奏。

  讲述:本曲是双手落提的练习,双手起落动作的配合协调,

  必须先分手练好再合。五指注意放松站稳,下落的动作自然,连线后的每个音都要独立运动,声音干净,力度不求大。

  练习:根据教师提示抽难点分手练习。

  感知:师生讨论、分析音乐形象。(表现了清新的树林中布谷鸟此起彼伏的歌声。) 《在公园里划船》

  练习:

  1、读谱、找键,注意指法的准确性。

  2、数拍、视奏。

  3、节拍练习。

  讲述:本曲主要是练习双音与三个音及多个音的连奏的配合,双音注意弱指的支撑,手架子立稳。三个音中注意力量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力量的转移,确保手腕的通畅自如。手指抬起的动作干净,音色才能干净。

  练习:根据教师提示抽难点分手练习。

  感知:教师范奏,学生体会、分析音乐形象。(本曲表现了在公园里玩耍的愉快心情。) 《在五月》

  练习:

  1、读谱、找键盘位置,注意指法的准确性。

  2、数拍、视奏。

  讲述:本曲主要练习右手分句与左手全分解伴奏音型的配合。左手可将不同的和弦组合起来进行练习,注意五指的独立性,手腕可做由下而上的转动,但注意手指仍是主动的,声音连贯均匀的。双手配合时注意两手的协调性,右手保持独立的提腕动作。

  练习:根据教师提示抽出难点进行练习。

  感知:教师示范,学生分析音乐形象。(抒情、歌唱) 《热闹的街道》

  练习:

  1、读谱、找键盘位置,注意指法的准确性。

  2、数拍练习。

  讲述:本曲主要练习一组音阶的上下行进行和和弦的配合。注意穿、跨指动作迅速,节奏平稳;

  声音连贯、均匀,尤其注意一指的灵活性和放松,避免出现不当的重音。和弦弹奏时注意手指的支撑,五指的声音放下去,勿漏音。

  练习:根据教师提示抽出难点进行练习。

  感知:教师示范,学生分析音乐形象。(流畅、活跃的。)

  七、布置作业,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课堂练习情况,提出鼓励和要求。

  2、布置复习作业及新作业。

  钢琴基础教案4 第四单元 单纯音符的双手配合练习

  教学内容:单纯音符的双手配合练习 教学目标:

  1、掌握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中单纯音符的双手配合,提高弹奏的协调性,加强双手的控制能力。

  2、使学生能够完整、连贯地弹奏乐曲。 教学重点:

  不同拍子的弹奏特点。

  教学难点:

  双手的协调配合。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解法、欣赏法、评价法、练习法等等。

  教学时量: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课:

  1、请2—3名学生到台上演奏《快乐的罗嗦》。

  2、请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3、请学生回答上周教师提出的探索问题 *跳音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视听感受? *如何获得干净、弹性的跳音效果?

  4、教师总结跳音的弹奏要领并范奏《快乐的罗嗦》。

  二、天天练练:通过讲述、示范、模仿、练习四个步骤来完成。

  1、放松协调练习。

  2、手指独立支撑练习。

  3、节奏、节拍的练习。

  三、节奏、节拍的练习。 讲述:

  1、节奏、节拍的概念。

  节奏:长短相同或不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叫做节奏。

  节拍:指相同时值的强拍与弱拍有规律地循环出现。

  在音乐中节奏和节拍总是交织在一起同时存在的。

  2、常见节拍的节奏练习。

  在进行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等常见音乐节拍的弹奏时,注意强弱规律。

  二拍子——强弱、三拍子——强弱弱、四拍子——强弱次强弱。

  练习:

  1、从以前弹过的练习中,分别抽出有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节奏练习片段。

  2、双手结合节奏、节拍的训练。

  四、基本练习:

  1、D大调和F大调音阶琶音 (两个八度) 练习:复习两个八度的C大调音阶、琶音。

  讲述:音阶:将C大调音阶中所有的音向上移高一个全音。第一个音从Re开始,结尾在Re上,将Fa和Do升高半个音(弹黑键),指法同C大调。

  琶音:先找到Re升Fa、La三个音的位置反复进行练习。右手指法同C大调,左手上行指法5321321,下行原路返回。

  归纳:扩指时手指伸开,手掌支撑到位,手腕横向移动重心转移快。

  2、F大调音阶琶音(两个八度)

  讲述:音阶:第一个音从Fa 开始,结尾在Fa上。将Si 降低半个音(弹黑键)。

  右手上行指法12341

  23、12341234,下行原路返回。 结尾在4指上。左手指法同C大调。

  琶音:找到FaLaDo三个音的位置反复进行练习。

  右手指法同C大调,左手上行指法5421421,下行原路返回。

  归纳:

  1、手臂、手腕放松,指尖力量集中。

  2、转指、跨指动作迅速。

  3、先分手慢练,熟练后再合手。

  4、双手弹奏时声音要整齐统一。

  五、练习曲 1:

  599 第13首

  感知:

  教师示范该曲,学生初步感知旋律的节奏特点。

  讲述:

  这是首四四拍的练习曲,左手以两个声部的形式出现即在保持一个四拍全音符的同时,弹出三个四分音符的断奏在第一小节的右手最后一个音的上方出现了一个“>”记号,这是一个重音记号,要求有“>”记号的音要弹得重一些。

  练习:

  * 带学生划拍唱谱,连奏连贯,跳奏断开。

  * 带学生练习第一段,熟悉节奏型,八分音符、二分音符节拍弹准确。指法规范,连跳分明。

  * 右手在第二行的第二小节出现了连续四个八分音符的小连线,即“落滚”,速度加快后可能会由于方法不当而造成手腕和声音的僵硬。左手也可能在照顾两个声部时出现手腕、手臂紧张的现象,所以要重点练习。

  * 在练习左手二声部的伴奏时,若能让手腕在弹完第一个四拍的音后立刻放松下来,后面的断奏将会容易很多。

  * 左手在第三和第四小节之间要求五指的B音和四指的C音保持连贯。在本练习里出现了5次,一定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连贯弹奏。

  2、599 第28首

  感知:教师示范,学生找出需要重点练习的小节。

  讲述:这是首四四拍的练习曲,右手部分以大跨度的音符组成,旋律明亮,富有朝气,多为小连线结构。左手为连贯的分解和弦。

  练习:

  * 带学生划拍唱谱,连奏连贯,跳奏断开。带学生练习第一行,熟悉节奏型,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节拍弹准确。指法规范,连跳分明。

  * 区别左右手在弹法、音色、力度上的变化。右手有连有跳,音色明亮而富有弹性,左手要弹得均匀、柔和、连贯。

  * 单手熟练之后由两位同学进行合奏。

  六、乐曲练习:《湖上天鹅》

  感知:教师示范该曲,学生初步感知乐曲的音乐情绪。

  讲述:湖上天鹅是一首四三拍的乐曲,旋律体现了音调的明暗法正如画家用明暗法绘制美丽的图画似的,我们用音调的明暗法为音乐的景象增添色彩。要尽一切使我们的乐曲流动起来。乐曲由四句构成,八小节为一句。

  练习:

  * 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练习一句旋律。

  * 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进行旋律接龙。

  * 让学生自由配对进行合练。

  * 记忆本首乐曲中所用的表情记号的意义。

  七、课堂练习:

  学生分手练习新学乐曲,熟练后,两个人一组合练,相互纠正。

  八、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正确的练琴方法。布置新作业。

  钢琴基础教案5 第五单元 附点节奏的双手配合练习

  教学内容:附点节奏的双手配合练习 教学目标:

  1、掌握附点节奏的双手配合,进一步加强弹奏的协调性,双手的控制能力。

  2、使学生能够完整、连贯地弹奏乐曲。 教学重点:

  附点节奏的弹奏特点。

  教学难点:

  附点节奏的双手协调配合。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解法、欣赏法、评价法、练习法等等。

  教学时量: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课:

  演示:请2—3名学生到台上演奏《湖上天鹅》。

  讨论:请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归纳:教师总结弹奏要领并范奏《湖上天鹅》。

  二、天天练练:通过讲述、示范、模仿、练习四个步骤来完成。

  1、放松协调练习。

  2、手指独立支撑练习。

  3、附点节奏的双手练习。

  三、附点节奏。

  讲述:附点节奏的概念。

  附点就是记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带有附点音符的节奏叫附点节奏。

  练习:附点节奏练习。

  1、列举两条附点节奏练习片段(重点练习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

  2、二声部附点节奏练习。

  四、基本练习:

  1、降B大调音阶琶音(两个八度)

  练习:

  1、降B大调音阶:主音从黑键开始,右手指法是2指弹主音,凡黑键后的白键转1指;

  左手指法是主音,凡1指后的第一个黑键跨4指。

  归纳:手臂、手腕放松,指尖力量集中,转指、跨指动作迅速,先分手慢练,熟练后再合手。双手弹奏时声音要整齐统一。

  练习:降B大调琶音:由学生找到降B大调的主三和弦(降Si、Re、Fa)三个音的位置反复进行练习。右手上行指法2124124,左手上行指法3213212。左、右手下行原路返回。

  归纳:手指伸开,手掌支撑到位,手腕横向移动重心转移快。

  五、练习曲 1:拜厄 第48首 感知:

  教师示范该曲,学生初步感知旋律的节奏特点。

  讲述:

  这是首四三拍的练习曲,右手重点练习同音连线及附点音符的节奏,左手是和弦的全分解形式。弹奏时用连音奏法,右手一个连音线起一次手腕,左手连绵不断的弹奏。

  练习:

  a、找到高音DO、RE、MI、FA、SOL五个音的位置,右手指法为12345,教师带学生练习一到四小节的右手,重点练习同音连线及附点音符的节奏,。

  b、学生自行练习9到12 小节的右手,教师个别辅导。

  c、学生总结左手伴奏声部的和弦及弹奏指法。

  d、学生自由配对重点练习1到4小节及9到12小节的合练。

  2:

  拜厄 第51首

  感知:

  教师示范该曲,学生初步感知旋律的节奏特点。

  讲述:

  这是首四四拍的练习曲,右手重点练习附点音符的节奏,左手是全分解和弦的交替形式。弹奏时用连音奏法,右手一个连音线起一次手腕,左手连绵不断的弹奏。

  练习:

  *带学生划拍唱谱,连奏连贯。

  *找到高音DO、RE、MI、FA、SOL五个音的位置,右手指法为12345,教师带学生练习一到四小节的右手,重点练习附点音符的节奏,。

  *带学生练习左手,教师个别辅导。

  *学生总结左手伴奏声部的和弦及弹奏指法。

  *学生自由配对重点练习1到8小节的合练。

  六、乐曲:《平安夜》

  感知:教师示范该曲,学生初步感知乐曲的音乐情绪。

  讲述: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曲子动听,歌词优美,充满了一种属天的安宁。可以想象当年的默默无闻的Mohr神父在圣诞节前的晚上在山坡上望着奥地利乡村月下的景色,遥想圣经中关于救主降生的记载,感慨上帝借着道成肉身的圣子成就的救恩,是任何心被恩感,灵感奔涌,写下这"Stille Nacht!Heilige Nacht"的不朽诗句。Mohr神父一生微寒,仅有的财富全部奉献给当地的学校和养老院,病逝的时候身上不名一文,真正体现了圣诞传统“博爱惠施”的精神。

  练习:

  *带学生划拍唱谱,连奏连贯。

  *将学生分为三组,练习三种手位。

  *由学生找出三种手位在旋律中的位置并进行练习。

  *由学生找出左手的和弦及弹奏规律,教师总结。

  *让学生自由配对进行合练。

  *记忆本首乐曲中所用的表情记号的意义。

  七、课堂练习:

  学生分手练习新学乐曲,熟练后,两个人一组合练,相互纠正。

  八、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正确的练琴方法。布置新作业。

  钢琴基础教案3 第三单元 跳音奏法

  教学内容:跳音奏法 教学目标:

  1、熟练把握跳奏的弹奏要领,掌握跳奏触键快、离键快的弹奏技巧,臂、腕放松,弹出轻巧而有弹性的声音。

  2、从理论上了解三种跳音的奏法。 教学重点:

  跳奏动作规范,正确的触键方法。

  教学难点:

  手臂、手腕的放松,声音轻巧而富有弹性。

  教学方法:

  分析法、讨论法、评价法、练习法、欣赏观摩法等 教学时量: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课:

  演示:请3——5名学生到台上弹奏《热闹的街道》以及F大调音阶琶音,并与其他学生讨论弹奏的优点和缺点。

  讨论:对弹奏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练习难点部分。

  练习:分组齐奏,选出几名熟练的学生采用“接龙”的形式进行弹奏。

  二、天天练练:通过讲述、示范、模仿、练习四个步骤来完成。

  1、放松协调练习

  2、手指独立支撑练习

  3、跳音奏法练习

  三、连奏和跳奏的区别:

  欣赏:

  钢琴曲《沂蒙山小调》和钢琴曲《勇敢的骑士》

  讨论:

  这两种演奏形式有何不同?音乐风格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从触键方式、声音效果、音乐情绪等方面进行分析。

  归纳:

  连奏讲究的是音与音之间的连贯无缝,如同“走路” ,重在力量的转移,而跳奏是讲究的是“音断意不断”,下键之后必需有反弹的动作。从声音效果上,前者连贯圆滑,后者断开干净;

  从情绪上来看,前者优美如歌,后者轻快愉悦。不同的触键方式能表现出不同的音乐情绪。

  四、跳奏的弹奏要领:

  讲述:

  手指贴近琴键(有一种触摸感),手指着力反弹,触键敏捷,手指离键迅速,手臂、手腕放松,声音集中透亮而富有弹性。

  体会:

  结合跳音辅助练习,教师带学生练习跳奏。体会“触键——反弹——放松”这一动作要领。关键做到触键快、离键快,声音才会干净而有弹性。触键时指尖力量集中,有爆发力。反弹时手腕有弹性,往上蹦的感觉。随后手背放松,积蓄力量弹下一个音。

  延伸 跳音有单音跳音、双音跳音、和弦跳音之分。单音跳音可以选择跳音辅助练习,双音跳音与和弦的跳音的弹奏要领与单音跳音相同。钢琴基础教程

  (一)第21页的席特《练习曲》是很理想的双音练习曲。24页的《前进》左手有和弦跳奏。

  五、基本练习:C大调和G大调音阶琶音(两个八度)

  1、复习一个八度的C大调和G大调音阶、琶音。

  2、在弹第二个八度音阶时,导音到主音右手增加大指从四指下穿过的动作,左手增加四指从大指跨过的动作。琶音相同。带学生练习。

  3、要求:手臂、手腕放松,指尖力量集中,转指、跨指动作迅速,先分手慢练,熟练后再合手。双手弹奏时声音要整齐统一。

  六、乐曲练习《啄木鸟》

  感知:教师有表情地示范该曲,让学生初步感知乐曲的音乐情绪。

  练习:

  * 学生划拍视唱右手旋律,跳奏声音断开,唱出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 带学生用击掌的方式打出右手的节奏,掌握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附点二分音符的节拍。熟练后,加上左手的节奏,在桌上击出双手的节奏进行。

  * 该曲为G大调,调号中要升F。带学生找到升F音,并熟记其位置。

  * 教师示范跳奏动作,提问:动作象什么?从侧面看,非常象小鸡啄米,与《啄木鸟》的音乐形象相吻合。带学生体会手腕放松动作,弹奏跳音时,如同一只孜孜不倦工作的啄木鸟,嘭嘭。。

  探索:

  1、组织学生讨论在弹奏跳音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碰到相类似的跳音练习时,学会举一反三。

  七、乐曲练习《快乐的罗嗦》

  感知:

  教师有表现力的示范,学生跟唱旋律,初步感知音乐情绪。

  讲述:《快乐的罗嗦》取材于彝族,彝族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每年农历6月24日、25日是彝族最热闹的节日——火把节,这些天彝族人民都会身着盛装,弹着月琴、大三弦,吹着芦笙来庆祝火把节。本曲描述了火把节上彝族人民欢歌起舞的热闹情景。

  练习:

  * 学生划拍唱谱,跳奏声音断开,唱出欢快、喜悦的情绪。

  * 带学生用击掌的方式打出右手的节奏,掌握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的熟练后,加上左手的节奏,在桌上击出双手的节奏进行。

  * 带学生在琴键上摸出左手的和声变化。最后两小节音区位置跳动大,左右手分别做了反向的八度跳跃,要求手指找音迅速、准确。

  这是本曲的难点。协助学生准确找出音高。

  探索:

  1、跳音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视听感受?

  2、如何获得干净、弹性的跳音效果?

  八、课堂练习:

  学生分手练习新学乐曲,熟练后,两个人一组互相检查,指出问题。

  九、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正确的练琴方法。布置新作业。

  钢琴基础 教学工作总结

  拜尔钢琴基础教学工作总结

  钢琴教案模板

  599钢琴教案模板

  钢琴课教案模板

  相关热词搜索:

  教案

  钢琴

  模板

  基础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