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党团工作

篮球空切配合说课教案模板

2025-09-01人已围观

篮球空切配合说课教案模板
  《篮球传切配合》说课稿 青铜峡市陈袁滩中学

  陈国

  一、明确内容——说教材

  体育教学要革新传统教学思想,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快乐体育为重点。以学生的兴爱好为切入点,以团结友爱、积极拼搏为德育渗透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以篮球传切内容为主。传切配合是篮球比赛中运用为广泛的进攻基础配合的形式,它是指队员之间利用传球和切入技术所组成的简单配合。包括一传一切和空切两种。重点掌握摆脱对手及传球技术就能很好的利用此战术。在学生配合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配合意识,团队精神。多次运用也是培养学生战术意识的过程。

  学生分析:处于青春后期的高一学生,生长发育非常旺盛,在体能与技能提高的同时,其认知能力特别是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也不断增长,具有临场应变和独立判断等能力;

  但心理发展不成熟、不稳定,特别是意志力还较为薄弱,表现为持续探究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通过传切配合的学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战术意识和体能水平,又能锻炼其应变能力、协作能力和拼搏精神。本课学生虽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和技能储备,但组织教学环节仍不可放松,既要突出学生学练的自主性,又要重视对传切配合学练全过程的引领,以不断增进学生技战术意识和分析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切入路线准确,传球准确及时 教学难点:摆脱防守正确,传切配合默契

  二、形式多样——说教法

  教师在教学方法时,结合学校的场地设施,学生的身体素质及技术基础,顾设计如下的教学方法:

  1、讲解与示范法、教师用形象、生动、精炼的语言讲述篮球技术动作,技术配合方法。运用娴熟的示范,通过学生的模仿掌握重点知识。

  游戏教学法、竞赛激励法。技能迁移法

  1、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运用徒手操、游戏等辅助主教材教学。

  2、结合图示,精讲配合方法与要领,做好示范,激励学生学习。

  3、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设置教学比赛,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随机应变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快乐之中——说学法

  观察模仿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反复练习法

  四、自主探究——说顺序

  从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来看,主要分四个活动部分:

  1、活动一精神饱满进课堂

  调动学生注意力准备上课,了解学生上课情况,明确本节课目标,强调课堂的安全。

  2、活动二准备充分求新知

  打破传统跑两圈的形式,而是以音乐《生命之杯》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拍去完成跑的各种图形,在有趣快乐中完成热身活动。利用关节操充分的调动身体的机能。复习行进间的单手肩上和低手投篮技能,为新知的学习打下基础。

  3、活动三热情协作探新知

  重点内容安排在此过程,先让学生无防守一传一切配合练习,师在引入有防守一传一切的配合,层层深入、循序渐进让学生很容易的理解。由易到难,把空切的知识内容罗列为难点,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的形式进行学习,自己讨论相互配合的方法,最终掌握其知识,在此一方面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另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考虑到本节课知识的单一,所以在解决传切配合学习后,加入体能练习---游戏换球运球投篮,来发展学生腰腹力量和快速跑能力,同时也加强了篮球基本技能。

  4、活动四轻松结束教学

  利用轻音乐使学生在《雪之梦》音乐下身心得到放松。最后进行合理科学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部分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 2.慢跑四圈,慢走一圈 3.做热身操,活动关节 4.球性训练,熟悉球性 第二部分

  1.空切:学生分成AB两组,A组持球在弧顶,B组在右侧45度,先做无防守。B组同学先向右侧做假动作,然后突然向左移动,再向篮下切入并示意向A组要球。接到A组同学的接球完成三步上篮。下面加上防守队员练习,方法如上。

  2.教学比赛 第三部分 1.课后拉伸 2.课堂小结 3.加油下课 4.整理器材

  篮球传切配合课后反思

  篮球传切配合是队员之间利用传球和切入技术的一种基础配合,它包括一传一切和空切两种,因其技术简捷、配合明快而具有实效性,所以比赛中经常采用,也非常适合预高男生学练。

  预高传切配合教学单元设计为4课时,本课为第2次课,是在前一次课学习的基础上巩固摆脱防守方法巩固,并学习传切配合。通过学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进一步体会传切配合的基本方法,学会并尝试运用传切配合,同时发展体能,为今后的篮球学习打下基础。根据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我制定了本课的重点:跑动路线和方法、本课难点:传球的时机把握

  通过各位优秀教师的评课,以及自己的课后反思发现本次课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课堂气氛

  整堂课的气氛比较沉闷,没有有效的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学生练习认真但缺乏积极性。

  2、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的重点:跑动路线和方法、本课难点:传球的时机把握,相对于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师没有安排足够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予以解决。

  3、时间

  对于教学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前面内容进行相对较快,致使后面时间过长。

  4、教学内容

  对于篮球传切练习可以有多钟形式,而本次课作为第二次课,只进行了一个有球纵切练习,教学内容显得过于单一。

  通过本次公开课,使我学习到了很多,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以后要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自己。最后,感谢位育中学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感谢我的师父——高蓉老师认真的指导,感谢体育组所有老师给我帮助。

  对柯上上老师《篮球传切配合》的评课

  永嘉第三职业技术学校

  柯上上老师的这堂篮球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篮球传切练习,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体育课,是我对这堂课的整体评价。但在课的中间也出现了不少差错和组织欠妥之处,还需要多注意改进一些。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可以说比较理想。篮球技术的教学和学生兴趣培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主体教材为篮球的传和切及和学生的个体学习能力很好的结合,其中穿插的练习以及游戏很好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并对教材的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可以说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提供了保障。下面从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生活动、教师素养四个方面进行评估。

  教学过程。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首先是篮球理论的导入,紧接着是球性练习,这个环节主要是一个热身过程,完成跑到路线和切入时间的把握,运动量适中。整个过程合理流畅,一环扣一环,技术教学和练习都十分扎实,学生掌握也理想。

  教学方法。以提问的方式导入,示范的方式引导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纠正,教学方法多样。

  学生活动。学生的活动从头至尾可以说都充满兴趣,积极参与,和教师配合比较默契。

  教师素养方面。柯老师表现出了较好的教学素养,在示范和教学方法上都表现突出,但唯一不足为口语表达准确性一般。

  教学效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很好地掌握了篮球传切配合,开动脑筋自立创新,积极参与运动,达到较好的效果,这堂课是成功的。

  评课人:李康

  《篮球挡拆配合》

  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篮球挡拆配合。

  篮球运动是深受我国广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对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各项机能有积极的作用。篮球是一项集体项目,因此战术运用显得格外重要,侧掩护战术既是一个独立的战术,又是许多综合战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具有很强的实效性。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挡拆战术配合的练习,加强学生的基本素质,并对基本战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是我校女子篮球队,共20人。她们酷爱篮球运动,个人身体素质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 对学习团队配合对抗性练习特别感兴趣。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新课改教学要求,结合学生身体、思维、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知道挡拆配合的动作要领和方法。

  2、学生基本能做出“挡”的合理动作,拆的大概时机。

  3、提高学生的战术配合意识,发展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

  过程与方法:在练习中学会合作学习,尝试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侧掩护时脚的卡位。( 依据:脚的卡位是掩护的重要一环,如果卡位不正确或不及时会直接造成掩护的失败,影响整个战术的运用。)

  2、难点:挡、拆的时机。(依据:战术是相对的,时机非常重要,如果挡、拆的时机不好,会造成整个战术的失败,而且这个时机是根据实际情况掌握的,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它既是战术的关键又是难点。)

  二、说设计理念:

  本堂课的教学,我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特长的形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课堂是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舞台。在讲解和示范“二对二”挡拆的动作要领后,学生分组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练习中理解,练习中感悟,练习中积累。

  三、说教学准备:

  1、一台录音机

  2、20个篮球

  3、一块篮球场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讲解法和示范法

  2、分解法和完整法

  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让学生对整个“二对二”侧掩护战术有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在把整个战术分成三个部分(跑动、挡、拆)逐次练习,简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最后再进行完整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完整战术。

  3、预防和纠正错误法

  分析学生在练习中产生错误的原因,选择有效的手段,加以纠正。

  (二)学法

  1、观察比较学习

  2、小组合作探究

  3、团结协作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A、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

  B、宣布上课;

  C、师生问好;

  D、宣布本课内容;

  检查穿戴服装(保证练习效果及防止练习过程发生危险)F、安排见习生(如有身体不适和处在生理期的学生安排摆放器材 )

  (二)准备部分:

  1、热身跑:

  方法:播放歌曲《我相信》,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热身跑,在跑的过程中加上运球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和练习效果,同时也降低肌体的惰性,以及肌纤维的粘滞性,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度,为练习作好充分准备。

  2、定位操:①头颈运动;

  ②体侧运动;

  ③扩胸运动;

  ④腹背运动;

  ⑤弓步压腿;

  ⑥手腕踝关节运动

  作用:使学生身体充分活动,避免练习中受伤。

  (三)基本部分

  1、进行新课讲解:

  (1)讲解战术的作用。

  作用:“二对二”侧掩护(挡拆)战术,在实战比赛中既是一个独立的战术,又是许多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效性。我边讲解边和三个学生进行分解动作的练习,让学生了解“二对二”侧掩护(挡拆)战术配合,各个分解动作的概念,以及完整的跑动路线。

  (2)在挡拆过程中要注意的是:

  ① 明确跑动路线,负责掩护的队员为队友挡拆时,动作要快,要扩大挡拆的空间和掩护的范围。

  ② 注意姿势,身体下蹲,双脚分开,宽于肩膀蹲稳,双手握拳护于胸,不要移动,避免移动犯规,与此同时,队友的手臂和脚擦着快速通过,防止防守人员从两人间穿过。

  掩护时,挡,两脚分开一定要卡住防守队员的脚;

  转向时,拆,要以靠近篮筐一侧的脚为轴,向远离防守队员一侧转体,把其挡在自己的身后。掩护后转向切入篮下。所以在挡拆配合中,负责挡拆的队员非常关键,如果她能很好的抓住挡拆时机,就会有效提高挡拆的成功率。

  2、分组练习

  作用: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达到动作定型。

  自由组合5个小组,2人参与防守,另2人参与进攻。进攻方必须用上本节课学的侧掩护(挡拆)战术配合。由于小学生对动作的正确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让她们自己交流与探讨在练习中运用侧掩护(挡拆)战术配合出现的问题,从而进行指导和纠正。

  3、完整练习(检查练习效果)

  通过进行3对3半场底线发球挡拆配合练习,学生基本掌握动作及挡拆的时机,完成一次有效的进攻。

  (四)结束部分:

  1、整队放松,放录音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做放松操。 2、总结本次课优点及不足,并提出今后练习要求。

  3、安排收器材,下课。

  六、说教学反思:

  本课我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无论是讲解、示范,还是练习,都采取了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方法。其次,遵循了实践性与主体性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和谐情境中去理解与体会,从而获取知识,提

  高能力。再次,加强了挡拆配合的训练,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发展。教学中,学生情绪的共振效应,让学生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力量和集体荣誉感,凸显自我的准成就感,使得整堂课充满了欢乐。

  当然,我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讲解动作的语言过于平淡,缺乏激情、缺少感染力。其次,我在课堂上想让学生充分练习,以练促悟,但又担心学生不能完全理解,因此我的课堂讲解示范有点多,顾此失彼,导致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少,且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够,因此,在这方面我还应该多向其他教师多请教,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仍要多多研读文本,寻找教学的切入口和突破口。

  一位青年老师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但是每一次锻炼都是一次打磨,每一个教训都将成为日后的经验。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导!谢谢!

  王竹平——《篮球—传切配合》观摩课反思

  长安初中

  陈晓磊

  2012年的1月24号,通过江苏学校体育网直播,有幸观摩了王竹平老师的一节《篮球——传切配合》的课堂教学,并听取了三位专家的现场点评,现就本节课及研讨活动呈现的技术及学术思想,说说个人的观摩反思。

  一、课堂呈现朴实化、简洁化、常态化的教学形式。

  通过观摩王老师的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了以往教师满堂课十分牵强、作秀式的夸张表演,没有了毫无无价值的讨论、探究,没有了牵强附会的情景设置和无意义的音乐配合,有的只是教师紧扣课堂教学目标展开的学练活动,通过简单而多样的练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练习,成功学会技能。

  简单有效的组织形式,清晰简洁的教学路线,言简意赅的讲解示范,这些都表现了现在的公开课、观摩课等都由表演课转化为实效课,同时也转变为可示范、可学习的常态课,但其中又蕴含体育课教学的新思想、新理念,具有各种特色的教学环节。这种类似于常态课的教学情境,是值得我们老师学习与思考的,因为我个人觉得,公开了、优质课、观摩课的成功,它是建立在常态课的点点滴滴之中。

  二、教学教法与运动技能习得的相互把握。

  在观摩课结束后,听王老师的自我点评时,才知道这节课他是在一所农村初中开展的教学活动,而他也谈到了学生因地区的差异性,男、女生个体差异性,呈现出了运动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随之他在教学手段上进行了一些调整,这种调整,让我看到了,现在的体育课堂更应该呈现的是“教师应认真教学生真本事,让学生学到真本事”的态势,在我们日常的备课、教学或教研活动中,也更应该关注“怎么教”,凸显“教”的专业性,当然,我们也应把握教育教学的多元价值取向。

  三、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的稳步与发展。

  一堂好的体育课,除了关注技术技能、教学教法等,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也是不可缺的一方面,能够做到正确的示范是体育教师的基本专业技能,能够很好的教会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是更重要的专业技能,能够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把握课程目标、贯彻课程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正确运用评价是更高层次的专业技能。在现场直播观摩时,有很多的同仁对王老师的各种动作的示范,都给予了很高的肯定与赞扬,同时专家组老师在点评时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这也就激励了我们体育教师,在自我的专业技能稳步前提下,要不断的成长,关注专业化的多元发展,使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体育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器材设施是确保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物质保障。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环节中,有一条:体育设施和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节课,王老师在这方面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尤其是在农村学校器材相对缺乏的学校教师。课例中,因受场地、篮球架等因素的影响下,王老师自制了一个从四面八方都可以进行投篮的篮筐;

  除这之外,在进行体能练习——俯卧撑数数抱球与快速左右移动触球的环节中,为了防止球的滚动,王老师利用废弃的跳绳圈圆,作为控制篮球滚动的底座,从而顺利的展开教学活动。这些自制器材在课堂中恰到好处的应用,第一增加了练习形式的多样化,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

  第二,促进了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加强了学生技术技能的感知与形成。

  主教材:篮球——基本战术“二攻二”侧掩护(挡拆)战术配合。

  副教材:1、技巧---复习垫上技术;

  2、游戏---运球接力。

  选 自: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主编的《体育》教材,以及相关篮球和技巧的动书籍。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篮球运动是深受我国广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对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各项机能有积极的作用。因篮球是一项集体项目,因此战术运用显得格外重要,“二攻二”侧掩护战术即是一个独立的战术又是许多综合战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因此篮球“二攻二”战术在篮球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用:本次课战术“二攻二”既是对上次课基本技术的巩固提高和结合实战的运用又为今后战术练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任务

  一、能力目标:

  1、使学生掌握终身体育锻炼方法,初步学习篮球“二攻二”侧掩护(挡拆)战术;

  巩固提高各项篮球专项技术。

  依据:因为是第一次战术练习所以初步掌握“二攻二”战术,使80%学生初步掌握,同时战术是由基本技术组成的,因此练习战术的同时也巩固提高了篮球的专项技术。

  2、技巧巩固提高垫上的动作技术,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男同学:前滚翻接慢起头手倒立;

  女同学:燕式平衡、站立、分腿前滚翻。

  依据:因为技巧是复习内容所以是巩固提高阶段,达到9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

  3、发展学生速度、力量、协调、灵敏素质。

  依据:在整个篮球技、战术中和技巧对发展学生速度、力量、协调、灵敏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二、德育目标:提高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依据:篮球战术本身就需要队友密切配合,掩护给同伴创造得分机会,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游戏比赛又对提高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拼搏进取的精神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重点:侧掩护时脚的卡位。

  重点依据:脚的卡位是掩护的重要一环,如果卡位不正确或不及时会直接造成掩护的失败,影响整个战术的运用。

  难点:挡、拆的时机。

  难点依据:战术是相对的,时机非常重要,如果挡、拆的时机不好会造成整个战术的失败,而且这个时机是根据实际情况掌握的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它即是战术的关键又是难点。

  教材的处理

  1、根据学生的状况分析:本班学生共40人(男同学24人;

  女同学16人)学生整体素质比较好,根据男、女同学的身体素质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按男、女进行分组教学,安排相应的内容。

  2、对于重点内容脚的卡位处理:采用精讲,边讲解边示范的方法。

  对于难点内容掩护时挡、拆时机处理:采用看幻灯片,突出讲解,边讲解边示范方法,先完整法再分解法再完整练习的方法。

  3、因为本次课主教材是篮球战术和技巧运动强度相对不大,因此安排游戏内容,提高运动负荷;

  并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附合快乐体育的要求。

  教学方法

  依据: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A、讲解法和示范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形象,启发思维,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

  B、分解法和完整法。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让学生对整个二攻二战术有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在把整个战术分成三个部分(传球、掩护、分球)逐次练习,简化教学提高学习的信心及较快的掌握完整战术,最后再完整练习更好地掌握完整战术。

  C、游戏比赛法。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规定目标,有效发展学生体力和智力,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激发学生兴趣。

  D、预防和纠正错误法。根据产生错误的原因,选择有效的手段。

  E、电化教学法。采用幻灯、录音机生动形象直观形式,加深学生对体育知识、技术的理解,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教学手段

  1、根据男女同学身体素质不同,接受能力不同采取分组等时轮换教学。

  2、利用录音机放音乐配合准备活动,游戏和放松部分练习,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愉快的练习,提高练习效果。

  3、利用投影使学生了解战术练习中跑动路线,帮助学生明确动作过程,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技术的掌握。

  4、利用游戏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对篮球基本技术的掌握,提高运动强度,并对学生讲只要坚持完成就是成功,第一的是成功中做得最好的,并利用表扬和鼓励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ˊ)

  课堂常规:A、体委整队;

  B、宣布上课;

  C、师生问好D接受报告;

  E、宣布本课内容;

  检查服装(保证练习效果及防止练习过程发生危险)F、安排见习生(帮助摆放器材及保护帮助)

  二、准备部分:(8ˊ)

  1、热身跑:(降低肌体的惰性,以及肌纤维的粘滞性,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度,为练习作好充分准备)

  方法:放录音《健康歌》的曲子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热身跑,在跑的过程中加上侧身跑、后退跑练习(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和练习效果)。

  2、行进间操(符合人体运动从高强度运动逐渐恢复的生理规律,充分利用时间):①扩胸运动;

  ②体转运动

  3、定位操(根据本次课的需要):①头颈运动②体侧运动③全身运动

  三、基本部分(32ˊ)

  教学形式:分组教学(男、女分组),男同学先随教师学习篮球内容,女同学由体育小组长带领复习垫上技巧,13ˊ后轮换。

  (一)篮球(13ˊ):

  1、新课导入:巩固提高篮球的各项专项技术为战术学习做好充分准备。男同学:两人一组行进间传球上篮。(4ˊ)(女同学:跑动传接球练习。)

  注意:传球的提前量以及行进间投篮的节奏。

  2、新课讲解:学习“二攻二”侧掩护(挡拆)战术。

  作用:在实战比赛中既是一个独立的战术又是许多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方法:⑤号队员把球传给④号队员跑到4号侧后方做掩护,④接球后先向左做突破假动作,然后突然从右侧贴着⑤身体运球突破上篮,⑤掩护后转身切入篮下,5补防时⑤将球分给④投篮。

  注:掩护时(挡)两脚分开一定要卡住防守队员的脚,转身时(拆)要以靠近篮筐一侧的脚为轴,向远离防守队员一侧转体,把其挡在自己的身后。

  (1)教师讲解战术的目的作用。

  (2)看幻灯片,教师讲解,明确跑动路线,和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找同学由教师带领模仿练习。

  (3)做“挡拆”的练习。

  (4)找典型学生示范。

  附图

  (5)在消极防守情况下练习。

  (6)易犯错误及纠正:

  易犯错误:脚卡位不正确。

  纠 正:1、讲明卡位的目的和作用。

  2、多做掩护模仿练习。

  (二)技巧:复习垫上技术,由体育小组长负责组织,安排保护与帮助,学生依次按顺序练习。(13ˊ)

  男同学:复习前滚翻接慢起头手倒立。

  附图

  女同学:复习燕式平衡接直腿前滚翻。

  附图

  (三)游戏:运球接力(6ˊ)。放录音让学生在激烈的锣鼓声中进行练习。------体现快乐体育、成功教育。

  方法:把学生平均分成4队,站成四路纵队同学前后间隔1.5米,每队间隔3米,每队最后一名队员蛇行运球到排头,用地滚球把球传给后面的同学,依次最后一名同学完成后运球跑回起点,先到者为胜。(最慢的一队每个同学“奖励”俯卧撑10次)做2组。

  四、结束部分(3ˊ):

  1、整队放松,放录音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做放松操。

  2、总结本次课优点及不足,并提出今后练习要求。

  3、安排收器材、下课。

  场地布置及效果预计

  练习密度:30%

  平均心率:125次/分

  小结

  通过以上几个部分我把本次课进行了讲叙,主要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案篮球空白模板

  篮球说课教案模板(共19篇)

  《快乐篮球》说课稿

  大学篮球说课教案模板(共8篇)

  篮球课程教案模板

  相关热词搜索:

  教案

  说课

  配合

  模板

  篮球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