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力量
一根旧绑带,将母子两人的心紧紧地拴在一起;
一根旧绑带,见证了母子两人之间的至爱深情。含辛茹苦,几年如一日地精心照料患病的母亲,默默无闻,用恒心将“孝”进行到底。他就是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孝敬教师—陈斌强。
陈斌强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中学教师,平时工作很繁忙。在五年前,他的母亲不幸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不仅生活不能自理,而且还会因为乱跑而走丢。经过百般思索,陈斌强决定,他要带着母亲去上班。于是,他就每天骑着摩托车,用小时候母亲绑他的那根绑带把母亲紧紧拴在自己身上,驮着母亲去工作。每天上完课,陈斌强就要给母亲喂饭、擦脸、喂水果、陪她聊天。而且,为了每天都能充分利用时间,他还给自己射了一张作息时间表。工作和生活的两重重担压在身上,如果是常人,早已支持不住了。可是,陈斌强就靠着他坚强的意志和那颗孝心撑了那么多个日日夜夜,这种可贵的品质怎能不令人为之动容呢?
在几千年的岁月流转之中,“孝顺”这种可贵的品质一直被人们所传颂、赞扬。想想从我们出生,开始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父母的关怀无微不至。看看我们现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全部都是爸爸妈妈给予我们的,可是我们却不知道回报双亲,却认为这一切都理所应当。现在我们长大了,也要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他们送上一杯热腾腾的香茶,为他们送上一句温馨的问候,为他们献上节日的祝福。陈老师是我们每个人的楷模,用自己的一份孝心来回报父母。
同时,陈老师的这份“孝”在学生中起到了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作为一个传到授业解惑的教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学生们诠释了什么是“孝”,什么是“爱”,什么是“坚持”,什么是“感恩”。他的学生在思想上支持他,在周记本上也写道:要向陈老师一样孝敬自己的爸爸妈妈。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他教给孩子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做人的原则。
学习先进教师先进事迹有感
今天有幸观看了刘爱梅、吕美胜、刘益刚三位县级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报告会。聆听了教师们的先进事迹感想颇多,受到的教育颇多。与这些教师的事迹相比,深感差距很大。结合学习有感而发,谈几点体会。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教师是一个岗位、一种职业,但更是一种责任。这些教师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只为教育。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靠的是什么?是一种清醒的责任意识。但是清醒的责任意识和在此基础上持久的内在动力,是教师完成卓有成效工作的必备条件。他们就是用执著的信念和博大的爱心播撒着教育的火种,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认真深入开展教科研工作,研究教育对象,研究教学内容,以自己深入的研究带动深入的思考,把教书育人提升到科研的高度,以此支撑和升华教书育人的效果,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和震撼力,以应对互联网覆盖全球的今天,各种思潮以更快的速度、更广的范围、更难以控制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
他们有的抛家舍子,起早贪黑为孩子们备课、批改作业,尤其是刘益刚老师拖着病体还舍不得放下即将高考的孩子,依然凭着毅力为孩子们讲课;
刘爱梅老师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不嫌弃差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象母亲般的爱着她的学生;
他们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学识,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
1 容和方法,以求更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他们有着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任何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我应当学习他们以学生为动力,以育人为首的精神。作为老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时时处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学生是我们的神圣事业。对学生我们既要爱又要严,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是我们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2 心和幸福。
他们的事迹感染人,鞭策人,激励人,让我懂得教师岗位是一种辛劳、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作为一名教学一线上的青年教师,我一定努力,持之以恒,把仅有的光和热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
看《雷锋事迹》有感
3月23日下午,我们在学校集体观看了电影《雷锋事迹》。
电影讲述了雷锋不平凡而又短暂的一生。不满七岁的雷锋成了孤儿,在邻居家的六叔奶奶和六叔公的拉扯和自己的流浪下,艰难地活了下来。解放后,他参加了儿童团,进了小学读书,后来当上了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做过许许多多的好事。
有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得知一个从辽宁去吉林看丈夫的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把车票和钱丢了,他二话不说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没有留下姓名就走了。还有一次,雷锋出差在沈阳转车,在地下通道遇到一位去抚顺看儿子的白发苍苍的老大娘,他一路细心照顾老人,下车后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帮助老人找到儿子。雷锋感人的事迹还很多很多,他的精神值得一代又一代的人学习。
然而,当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的今天,雷锋精神却越来越少。如果佛山的小悦悦被卡车压到后,第一个路人能把她及时送到医院抢救,而不是等到第十九个路人才把她救起的话,也许她还活得好好的。在这里,我呼吁大家都来学习雷锋精神,助人为乐,让爱充满人间!
听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
宿豫区保安中心学校王元庆
为迎接十八大,我区组织了一批先进的教育工作者,到各个学校做先进事迹报告,今天就来到了我们学校,我有幸聆听了这次先进事迹报告会,他们五位老师的先进事迹报告,让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
第一位老师是来自王官集中学的王老师,他给我们分享了他的两个小故事,讲的都是王老师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的经历,王老师不歧视学生,不会以学生的成绩好坏来看待学生,在他的教室里是平等的,他对每一位学生都很有信心,他的学生也很喜欢这位平等的老师。
要说五位老师里给我印象最深的要属来自宿豫职业中学的李莉老师了,李老师是淮安人,为了自己的真爱,她义无反顾的来到了宿豫,扎根宿豫,为宿豫的职业教师贡献了自己的青春,自己的力量。我也是外地人,能到宿豫来做一名教师,也是因为机缘巧合,李老师的先进事迹就是我的榜样,我要学习李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宿豫的教育添上一份力量,为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添一笔彩色,为自己的每一位学生添一份爱心。
臧艳老师代孙倩老师作的报告也让我感触很大,孙倩老师是以为实实在在的村小老师,但是她却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迹,体现了孙老师一种不平凡的精神,一颗伟大的、无私奉献的心灵。
伟大而又神圣的职业——教师,让我们得到了尊重,让我们的价
值得到了体现,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也让我们承受着一份压力、一份责任。面对这份压力、这份责任,我义无反顾的选择坚守,坚守我的岗位,我的三尺讲台,坚守我心里的那个梦,我要为我的梦想奋斗,为我的学生奋斗,为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奋斗。
观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
观罢先进事迹报告会感触颇多作为一名新时期共产党员,站在时代潮流的风头浪尖上如何适时的把握自己、把握机遇、创造机遇,积极推动时代潮流的发展而不为时代潮流所摈弃,这是此次先进事迹报告会给我最大的感触!
吴胜东、秦正中同志以对事业的至诚、对同志的至真、对自身的至严,塑造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他们的事迹之所以感人至深,我感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高尚的人格。安逸的生活、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这是每一个生活人的共同追求,但他们却为了事业,毫不犹豫的把祖国的召唤、人民的需要作为自 。
被他们的先进事迹所感染,更多的要学习他们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像他们那样把坚持原则、牢记宗旨的政治品格和情系百姓、勤政为民的公仆本色紧密结合,不畏艰辛、不讲条件,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其次要学习他们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正如吴胜东所说,“我”的人生追求就是两句话:“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办事。”当干部,无非是两个“干”字:一是干事,二是干净。干事,体现着一种精神;
干净,则是一种境界。在党的重托和人民的信任面前,只有干事和干净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经受住考验了,我问心无愧。”
三要学习他们不怕吃苦、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要学习他们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面对困难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毅力,工作中廉洁奉公、严格自律的作风,始终做到清正、廉洁、爱岗、奉献,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通过吴胜东、秦正中的先进事迹,我由衷感到,做秦正中式的交通系统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必须不讲漂亮话,实实在在地干好职责范围的每件事。一要真正热爱本职岗位。熟悉本职业务,融会贯通,更好的服务于本职工作,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做一行、精一行。二要主动亲近工作和服务对象。不要因为别人对自身工作高看一眼而自我感觉良好,把自己孤立和封闭起来,而要多上一线,服务群众,真心实意地帮助党员、干部和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把自身工作的良好氛围造浓一些。三要提升境界,倡导奉献情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胸襟宽广,甘为人梯,时时处处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以他人的成长和进步为荣,努力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四要有吃苦精神。甘舍小家为大家,发扬不怕辛苦、连续作战、追求完美的优良传统,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
他们虽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尽是些工作中的细节和生活中的琐事,但就是从这一件件小事上折射出以民为本、牢记宗旨的政治品格,心系百姓、勤政为民的公仆本色和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学习集团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有感
近期公司组织我们学习了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通过学习感觉获益颇丰。我感觉这次学习非常有必要,也非常及时。
公司经常组织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培训,这对员工个人素质与能力的提高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但此次的学习则从精神层面,尤其是思想上给予我们广大员工深刻的教育与鼓舞。就我个人而言,我感觉这次学习是一次洗礼与鞭策。通过学习集团先进共产党员的事迹,深刻地感觉到他(她)们是数千奋战在岗位一线员工中的代表。他(她)在普通岗位上做出了骄人的业绩,既是对本人工作的展示,亦是普通员工工作的一个缩影。通过这次学习,我认为成绩属于过去,未来需要我们倾尽全力地去拼搏、去打造。
先进共产党员既是一面旗帜,亦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与努力的方向,他(她)们可以从普通人完成美丽的蜕变,我们又为何不能尽快地成长与闪亮起来呢?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奋斗的决心与毅力!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为只有付诸坚持不懈地学习,立足本职岗位踏实用心地做事,既不好高骛远,亦不固步自封,每个人皆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建功立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工作的方式、方法仍有提高与改进的空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在继续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还应将工作做出成绩与亮点。我将秉持“干事、干净、以业绩论英雄”的理念去创先争优。
通过学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公司为广大员工树立了学习的典型,指明了公司的发展目标与方向。通过这次培训,必将增强公司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通过优秀党员的示范作用,必将带动全公司上下共同为目标而奋进,也必将推进公司的发展与壮大。
2011-5-28
财务部 乔梅
—观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有感
寒假期间,作为一名共青团员的我,有幸来到位于黄浦江畔的上海档案馆参观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的文献图片。
走进展览大厅,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许多优秀共产党员的照片、事迹和荣誉。有为困难群众的温饱而牵肠挂肚的市民政局救灾处处长杨长海;
有三顾家门而不入,以“平凡的工作中追求不平凡的事业”为信念的好刑警董福明;
还有为我国4500万亩低洼盐碱地开发水产养殖让千百万生活在哪里的贫困农民脱贫致富而不懈努力,无私奉献的水产研究员王慧……。
看着这些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我颇有感触,我想正是因为有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具有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思想,正是因为他们具有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正是因为他们具有奋发有为、顾全大局的意识,使得我们的党和国家茁壮成长。
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应当要此机会学习他们先进的精神,学习他们认真扎实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为上海早日实现 “两个率先”,建成“四个中心”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参观上海档案馆 感受党员先进性
4月6日,我校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做时代先锋,为党旗增辉——上海市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档案文献图片展”。
走进红色的展厅,首先吸引大家目光的是一根泛出光泽的扁担。人们不会忘记,杨怀远36年来用57根扁担演绎出一个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责任:“宁愿自己多吃苦,不愿乘客一时难。”转过了一个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突兀地跃入了记者的眼帘。这辆自行车属于被称为“生命保护神”的全国优秀医务工作者、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俞卓伟。“全天候、全方位,一线作战、靠前指挥”,这辆自行车正记录着他在医院来回奔波的路程,更承载着他对病人真诚的爱。在众多的展品中,还有一本独特的帐册——黄浦区豫园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春根的《社情民意记事帐》。帐册的第一页,赫然写着“关于对当前动迁的一点思考”。这本独特的帐册上每一笔都实实在在地记录着这位好干部为民的衷肠柔情和做人的凛然正气。
一句句体现党员崇高品质的语言,一幅幅生动感人的图片,一篇篇弥足珍贵的文献,一件件凝聚着对人民群众款款深情的实物,讲述了一个个真实动人的故事,展现了上海解放以来全市各条战线具有时代特征和代表性的50名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
老师们参观后纷纷表达参观感想。作为一位已有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顾爱琴书记表示:先进性是历史的,也是具体的,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李钰老师刚入党,她觉得看了展览很受教育,也很受鼓舞,使广大党员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年轻的入党积极分子们也说,看了展览后觉得对自己的思想触动很大,认识又提高了一个层次,这些党员的人生格言应成为自己的座右铭,他们也要成为这些优秀党员的“追星族”。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警备区政治部、上海市档案局主办,上海市档案馆承办的《解放之路——庆祝上海解放60周年档案图片展》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展览精选200余幅图片和60多件珍贵档案史料,讲述“上海解放之路”的故事。
这次展览分运筹帷幄迎解放、决胜千里战上海、克难攻坚建家园、今昔巨变创辉煌四大板块,向世人再现了解放上海、接管上海、建设上海、振兴上海的历史轨迹。
本次展览中,首次向社会公开了20多件珍贵档案,其中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司令部于1949年5月11日下达的京沪杭战役上海外围作战命令和5月20日绘制的上海市区外围作战分界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于1949年5月11日下达的作战命令和5月12日绘制的淞沪战役部署图、粟裕于1949年5月9日电报中央的围攻上海部署图等。
此外,主办方还精心挑选了一批珍贵档案史料与图片:毛泽东主席于1949年5月20日以中央军委名义对攻打上海作出“打上海,要文打,不要武打”等指示的专电;
陈毅同志于1949年5月10日就入城纪律问题作著名丹阳讲话的记录原稿;
华东局总前委1949年5月10日关于进占上海各部驻地及指示;
反映1949年5月26日国民党上海市政府在代市长赵祖康主持下召开最后一次会议讨论向人民政府移交权力的记录稿;
上海永安公司经理郭琳爽致香港亲人表达其坚持留在上海意愿的函件;
上海市军管会成立的布告;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出的第一份布告以及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等总前委领导合影、上海市第一届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合影等。
展览开幕的同时,上海市档案馆编辑出版的《上海解放》图册首发,生动讲述了60年前上海这座中国最大城市获得新生的故事。该展览将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中山东二路9号四楼展厅免费展至8月31日。5月25日起,展览将制作成展板到校园、社区、军营巡展。
完
海纳百川-上海变奏曲
不论从经济,文化,消费,上海都以先行者的身份,见证了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上海,正以她独特的魅力和活力演绎着属于自己的花样年华。
战上海-不能忘却的历史
这是一场特殊的战斗。毛泽东战前指示“打上海,要文打,不要武打”,战士们亦将此仗喻为“瓷器店里捉老鼠”。而这场战役,历时仅仅15天,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观“全国高校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报告会”视频有感
一个人,从出生、到童年、到入学、到长大成人......我们大致都经历一样的过程。我们都很平凡。但是,在这大致相像的轮廓中,我们每个人的经历又有各自的不同。在这些不一样中,有的对社会是贡献的,有的对社会是危害的。我们这一群生得一副好皮囊的当代大学生当然应该选择前者。
作为一名正在在党课培训班接受培训、学习的一名大学生,在看过“全国高校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报告会”视频之后,我深感我们身上是有责任的。小到我们自己、我们的家人、朋友,大到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人民。而这个责任能否承担以及承担的好坏,关键是靠我们平日的学习,平日的积累。
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总会有些事情感动着我们,一方面是他们和他们的那些事情感动着我们,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心还是有血有肉有情的。有血有肉有情的人总会为他人奉献的,因为那是他们的快乐,他们的责任!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的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件事情。那是学校安排她到镇上开一次会,而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让参加会议的老师们讲述一件自己在教书育人方面的事情。其中有一个女教师讲了她的故事。“她是一个农村女教师,很年轻。她的课一般是安排在上午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因为她中间要必须回家做一件事情。有一次下暴雨,她依旧要回家,她撑着伞骑着自行车,全身湿透了。由于农村的泥巴路,她在暴雨中,和自行车一起倒下了,她顾不得身上的泥巴了推着车往家赶,她哭了,泪水和雨水交杂在一起往下流,“不行不能停下,要赶回家,一定要快点回家”她想着。她疯狂着推着自行车奔跑着。到家了,终于到家了,她立刻掀开衣服给那个躺在婴儿床上大哭的婴儿喂了奶水,哭声没有了,女教师的脸上露出了微笑。”这件事情很感动我,从小学到现在一直记在我的脑袋里。一个女教师,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她一个人一边工作还要一边带个孩子。但是肯定的是她对工作很认真,认真到可以把还在吃奶的孩子扔在家里。她是一个热爱教育的教师,不能耽误学生们一堂课;
她是一个善良的母亲,她在下课后冒着大雨赶回家照顾孩子,她哭了,那是感觉自己没用,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孩子,一个还在吃奶的孩子啊!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太多太多感人的事情,遇到这些或者那些,我们会不自觉的流泪,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是因为没有痛到心底。父母、亲人、老师、在跌倒时给你一个伸手的人、在迷茫时给你方向的人、在饥饿中给你食物的人......这些人都是流淌在我们每个少年血管里的生命之血,他们让我们带着感恩的心从少年走到现在以至未来!能带给我们感动的那些人,是因为他们身上有责任!
张超先进事迹有感
吴光美先进事迹有感
孟二冬先进事迹有感
吴天来先进事迹观后感
相关热词搜索: 先进事迹 有感 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