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水资源工作汇报

水资源工作汇报

时间:2025-08-02 06:54:35 浏览次数:

汉江水资源保护工作汇报

下面,将我县汉江水资源保护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县情

..地处秦巴山区汉水流域,...。境内资源丰富,是全国的高富硒区,瓦板岩储量约60亿立方米,毒重石为目前探明的国内最大矿床,境内流域面积大于5平方公里的河流共104条,多年平均总水量162亿立方米,水能可开发利用量23.4万千瓦。汉江流经我县汉王、金川、焕古、城关、洞河五乡镇,县境内流长70余公里,水域面积3.2万亩,汉江最大支流任河流经6个乡镇,县境内流长56.9公里,县境内汉江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突破发展为主题,全力打造富硒茶、民歌两大品牌,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经济总量三大突破,奋力建设富硒食品、水电能源、矿产开发、民俗旅游四大产业群体,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项建设,着力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经济社会取得突破发展。2008年底,全县国民生生产总值达20亿元,工业总产值5.8亿元,财政总收入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67万元,城镇居民可

- 1闭,全县共关闭小厂小矿20家,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减少了环境污染。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累计投入环保治理资金80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湘贵锰业等3家企业的环保设施建设,对22家矿山企业尾矿库进行了治理。对重点排污企业(单位)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实行持证排放并依法征收排污费,邀请市环境监测站对湘贵锰业、康洪茧丝、红碟化工、浙陕水泥4家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全县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加大生活污染治理力度。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建设了县城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购置了垃圾清运车辆,对县城垃圾实行袋装化处理、定点投放、定时清运、集中处理,由于高速路建设用地,去年,又投资1500万元,在距县城8公里处的城关镇楠木村新建了垃圾填埋场;
对汉江沿线乡镇集镇规划了垃圾堆放点,对垃圾实行集中堆放,并积极争取项目加快集镇垃圾堆放场建设,基本解决了城镇垃圾直排汉江的问题。为解决县城污水直排汉江的问题,2007年,投资200余万元,对县城排污管网进行了改造,实行雨污分流;
积极做好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可研等前期工作,积极向上汇报争取,努力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进程。同时,切实加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严格控制汉江沿岸建房,禁止在汉江沿线341高程以下建房,有效控制了对汉江的生活污染。三是加大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严把环境影响评价关,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新

- 3生态修复3115公顷,新建储水池194口,新修堰渠4.4千米,疏溪固堤5千米,新建沼汽池106口,有效改善了全县的生态环境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认真执行《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制定了《..集中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投资5万元完成了县城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并对一级保护区内100多亩土地实施了退耕还林,投资20余万元完成了县城供水净化工程,达到了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无污染企业,二级保护区内污染企业稳定达标排放。制定了集镇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实施方案,完成了25个乡镇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工作。四是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低山茶叶、中山蘑芋、高山木本药材的立体农业模式,加快绿色产业建设。大力推广运用农业科学技术,引导农民规范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池,推进农村圈厕改造,有效降低了农村面源污染。

4、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科学编制了河流流域规划和水能资源开发规划,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扩大招商引资,加大水资源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建成和在建电站27座,总装机容量8.6万千瓦,其中:已建成电站16座,装机容量4.7万千瓦,在建电站11座,装机容量3.1万千瓦,主要分布在任河、汝河、渚河、八道河等流域。水电能源已成为

- 5水质而不懈努力!

水资源管理工作考察汇报材料

赴外地学习水资源管理工作考察报告

为学习和了解外地水资源管理先进经验,并结合市委部署的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XX年9月18日至23日,由XXX带队,XXX及各区县负责人参加的一行14人赴银川、沈阳、西宁学习考察,重点考察了宁夏自治区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工作,与宁夏水利厅进行了工作座谈。此次考察学习,虽然时间短、行程紧,但很有针对性。通过实地学习,参观考察,大家大开眼界,深受启发,同时也增加了新的思想压力,激发了新的工作动力。

一、宁夏水资源基本情况

宁夏地势南高北低,三面为沙漠包围,国土面积 万平方公里,全区国地面积全部属于黄河流域,黄河干流横贯北部,流程397公里。中部有清水河、苦水河等黄河一级支流,南部有泾河、葫芦河、祖厉河等二级支流。

宁夏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289毫米,年蒸发量1250毫米,平均干旱指数达 。当地地表水资源量 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 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资源量 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 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 亿立方米。平原区地下水与地表水不重复的资源量 亿立方米,加上国家分配的黄河水指标可耗用40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696

立方米。

按自然地理分为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北部引黄灌区面积占25%,当地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中部干旱区面积占42%,当地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南部山区面积占33%,当地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引黄灌区由于引黄灌溉便利,用水总量占全区的90%以上。中部干旱带由于干旱少雨,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严重,人均占有当地可利用水量仅51立方米,资源型、水质型和工程型缺水并存。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法规健全

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工作为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从法律法规上保障管理力度。面对水资源的枯竭,自治区相继出台了《自治区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和印发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制定了《关于加强我区河流及湖泊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同时加大了水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在出台的《宁夏节约用水条例》的基础上,制定了《宁夏湿地保护条例》、《爱伊河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银川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意见》、《银川市城市供水节水管理条例》、《银川市水资源管理条例》、《银川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条例》。为了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减少地下水开采,银川市通过建设

黄河水厂,利用黄河水替代工业企业自备井地下水,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去年以来,银川市对城镇饮用水源地保护范围打桩界定,设立了水源地保护警示牌。

(二)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并重

一是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支持社会经济发展。完成了《自治区水资源综合规划》9项专题报告,开展了《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完成了《宁夏经济生态系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宁夏地表水功能区划》等报告。

二是加强水源地保护和建设。自治区政府十分重视城乡饮水安全问题,积极加强水资源地保护和建设,并把开展以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作为10件为民办实事之首,进行了一些系列保障饮水安全专项活动。提出了保护措施,要求在XX年底前取缔了城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所有工业企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污口,XX年底前关闭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所有污染源排污口。组织人员普查登记了全区195个入河排污口,排污管理“关口”前移。目前全区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基本符合标准。本着“优化优用”的原则,按照“先地表水、后地下水”的用水秩序,合理配置地表水、地下水。利用现有水利工程体系,实施多水源联合调度和优化调度,保证城乡供水水量和水质,在地下水超采地区,不准开采地下水。

三是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从XX年开展《中华环保世纪行——宁夏行动》以来,积极配合自治区人大专项行动,形成了区、市、县三级联查行动,水利、环保、监察、经委等多部门联合行动工作机制。银川市实施了清洁能源行动计划,石嘴山市实施了碧水蓝天工程,吴忠市大力整治造纸废水,固原市加快治理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中卫市积极推进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XX年全区COD排放量为 万吨,比上年削减 %。

四是实施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提高雨洪水资源利用率。以提高防洪能力,提高水资源效率及城市品位为主要目标,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整治靓化了唐徕渠穿银川市城区段。通过建设艾依河(青铜峡河西总排干)实施防洪及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使防洪工程、排水工程与湿地保护系统联用,地表水综合利用与地下水有效补偿相结合,实现洪水、沟水、湿地资源化,变害为利,既变污染排水为清污分离,又有效利用了城市排水及雨洪水资源,恢复了湖泊湿地,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

五是健全取水许可制度,完善水资源论证制度。在全区范围内实施了取水许可制度,至XX年底,全区发放取水许可证1100多户。

XX年8月1日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对20多个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

水资源论证,新上项目水资源论证达到100%。

六是强化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宁夏水环境监测部门于XX年6月4日深夜进行了宁夏水环境历史上的第一次突发水污染事件处置和暴雨洪水测报应急综合演练。演练单位反应迅速、上报信息及时、数据准确,为今后实战中,做到为领导决策和相关部门及时提供信息,降低水污染危害和损失打下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七是建立预警机制。建立了突发性水污染月报制度和快速反应应急机制,颁布了《自治区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试行),制定了《宁夏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调查处理决定》,大大提高了处理宁夏重大污染事件快速反应能力。

(三)节约用水管理发展快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启动试点建设。自治区专门成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完成了《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确定节水型社会试点期的建设目标和内容。先期开展了综合试点工作,一是启动了灵武市、平罗县两个县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
二是首府银川市开展了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活动;
三是启动了中卫市、海源县和灵武市三个节水型灌区示范区建设;
四是启动了银川市城市水资源实时监测与管理系统;
五是初步完成了三个水权转换试点项目。

2、以水权转换为突破口,建立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按照黄委会批复的《宁夏黄河水权转换总体规划》,一是制定了《宁夏黄河水权转换实施意见》、《宁夏黄河水权转换实施细则》和《宁夏水权转换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制度;
二是将初始水权指标按生产、生活和生态三大部门分配至各县市和灌区;
三是加快试点项目节水工程建设,完成黄委会批复的三个水权转换试点项目,合同资金 亿元,并建成宁东供水工程向马莲台、灵州电厂和甲醇项目提供,有力支持了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
四是开展了水权转换相关配套技术政策和专题研究,提高水权转换的科技含量;
五是初步形成了“农业综合节水—水权有偿转换—工业高效用水”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3、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提高非常规水利用率。截至XX年,建成和正在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15座,基本覆盖沿黄各市县,设计总处理能力 万吨/日,全区综合污水处理能力、集污管道总长、污水处理问量,XX年底比XX年分别增长 %、%、%。污水处理率达到 %,减少了污水直接排放黄河,使得黄河水质逐年好转,大武口电厂“上大压小”项目利用污水处理厂中水替代了原地下水源,有效保护节约了地下水资源。

4、改革水价和水费收取制度,促进各行各业节约用水。深化农村水费改革试点工作,实行“三位一体”的水管体制,“三费合一”的水价机制和“一费开票到户、一票收费到户”

的水费收缴方式,自流灌区成立协会860家,注册率85%。XX年调整引黄自流灌区水价,农业用水由试点前的每立方米 分提高到 分,企事业用水水价整体标准比试点前提高了3-5倍,为每立方米2元,其中水资源费每立方米 元,水资源费征收率达到90%以上;
银川市、石嘴山市推行了居民阶梯式水价和非居民用水的超定额加价政策,特殊行业超定额每立方米达到 元,有效地促进了各行业节约用水。

5、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促进田间节水。采取“以奖代补”政策,每年财政拿出近XX万元资金,调动全区开展声势浩大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了灌排设施整治、中低产田改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生态治理、设施农业供水工程建设和高效节水补灌等八大重点建设项目。

6、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完善节水型社会体制保障。全区共成立了17个水务局,5个地级市全部成立了水务局;
相继成立宁东、太阳山、宁西水务公司,积极推进城市、工业和农业的供水管理体制改革,石嘴山市初步实现了工业、农业和生活统一供水,并实行供水、用水和排水的一体化管理;
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在3个水管单位开展了改革试点。

7、健全节水科技支撑,推进自主创新。开展了《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制度设计与专题研究》、《宁夏水权转

换价格体系研究》、《水权转换项目区节水监测分析》、《中石油宁夏石化分公司工业综合节水示范》及《全区工业用水与节水研究》、《宁夏城镇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资源化研究》等节水型社会建设课题研究。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共同成立“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中心”,为我区节水型社会建设与试点提供系统的科技支撑。

三、几点启示和想法

学习借鉴外地的经验,关键是要把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实践中去,转变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断创新的工作方法、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努力开创我市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一)在思想认识上,要转变观念,按照市委“专业、认真、务实”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科学调度、优化利用、合理开采、节流与开源并重、依法行政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大科技投入,继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积极开展各项水资源项目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对水资源管理工作重点投入,为科学研究、优化调度、现代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做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性、完善性、永续利用性的工作,做好水资源开发、保护,湿地利用,城市环境绿化的长远发展规划。

(三)管理和保护并重,加强部门联合执法机制

我市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的威胁是水质型缺水和资源型缺水,资源型水资源的补给是我市被动性接受的,难以操控,今后的水资源潜力重点应放在城市节水和防止水质型缺水方面。怎样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生态绿化工作,是水利及环保、城建、绿化、环卫等部门的共同责任,应共同做好我市经济发展、生态绿化、资源和人文建设、城市规划联合协调执法机制,其中水资源管理重点做好水资源论证和节约用水工作。

(四)建立水污染应急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加快建立市、区县及重点水源的突发性水污染报告制度和快速反应应急机制,出台我市“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我市“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调查处理决定”,进一步提高处理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快速反应能力。

九江水资源执法工作情况的汇报

九江县水资源办

今年来,我县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不断创新水行政执法工作的新思路,狠抓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开拓进取,积累经验,逐步形成了集水法规宣传、纠纷调处、案件查处、规费征收、水资源保护为一体的水行政形象单位。按照市局统一的要求,现将近期开展的水政执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抓水法规宣传,营造依法治水的良好社会氛围。 通过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开展面向全社会的水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力求做到宣传领导和宣传群众相结合,集中宣传和日常宣传相结合,点面结合,城乡结合,出动宣传车辆沿乾佑河、旬河利用10天时间进行广播宣传,印发水行政许可项目、办事流程宣传单4000余份,主要针对涉水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了一次法律知识普及学习,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抓水利综合执法,提高整体执法效果

为全面贯彻依法行政、依法治水的方针,努力建立权威、高效、规范、廉洁水行政执法体系,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等问题。认真办好水资源相关的水事纠纷、案件,做好相关的前期证据、资料的收集,交由水政股统一处理,以水利综合执法为突破口,集中人员集中办理,进一步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使水利执法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三)抓制度建设,为依法审批提供制度保障

为了规范水行政审批行为,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审批,狠抓制度建设,主要开展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许可法的规定,减化了当事人的办理手续,改变了以往的审批多、单位多、耗时费力的状况;
二是依据职责,细分了行政审批事项及受理人、办事时限及送达、告知等相关要求。三是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考核机制,年终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考核,规范受理人的行为及办事的过程,接受全程的监督。

(四)抓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

加强了制度建设,最终还要落实到工作中去。为了建设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水行政执法队伍。全体职工利用周一时间,集中学习了《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行政许可法》、《水行政处罚法法》等法规。做到秉公执法、廉洁执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和廉洁执法。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全县水政执法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

(五)抓典型案件,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

深化水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的管理和改革,强化水利各项规费的征收,全面推进了我市水利行业的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以查处重特大水事违法案件为契机,全面推进了水行政执法工作,维护了正常的水事秩序。要想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效果,就必须抓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子,力求做到查处一起镇一方,提高法规的震慑力。

二、主要开展的工作

1、全面清理取水许可用户。经过清查,在全县内所有的23户取水用户中,仅有5户企业能正常运营,18户因市场原因,断断续续经营。

2、全面清查自备井。城区自备井主要集中在永乐镇,经过清查,共有8户,有4户是自来水无法延伸到的居民取水,3家洗衣车用水,1家为开元酒店的冲洗厕所用,暂无工业企业取水。

3、全面清查排污口。经过一个月的实地检查,对全县的涉水排污企业进行了一次详细的普查,弄清了排污口的位置、年排污量、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要求各企业加大新设备、新技术的使用,废水回收处理利用力度,做到少排、安全排直至零排放,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

4、督促检查新增的地温空调井取水工作。对新增的县医院、锦湖公园及龙腾大厦的地温空调取水进行了督促检查,要及时办理相关的取水许可手续,报水务局会议研究。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水行政执法物质基础薄弱,装备差。由于我县属国家贫困县,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执法装备得不到配置,没有必要的交通工具和必要的的通讯、勘测装备,严重制约了水资源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

2、缺乏良好的外部执法环境。部分工作人员的观念一时转变不过来,还习惯于过去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加之相关的配套制度还不够健全,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行政许可还不能完全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来实施,行政执法遇到的阻力还较大。在实际查处案子中水行政执法人员会遇到很多困惑,涉及单位的比涉及个人的难,涉及上级的比涉及下级的难,涉及形象工程的比涉及一般工程的难,行政干预比较多,使正常的执法难以进行或打折扣,一些正常的合法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3、水行政执法环境不宽松

一些部门和地方无视水法律、法规的规定越权行政,一些地方行政领导肆意干预水利部门依法行政的现象还时有发生。部分干部职工、部门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不习惯依法管理各项水事活动。

4、执法力度偏软,影响了水利部门的社会地位和执法权威 在水行政管理方面,无论是在水行政许可、审批和各种收费制度的落实上,还是在水法规规定的各项管理义务的具体履行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落实力度不大,尽管每年都处理了一批水事违法案件,但从执法状况和效果来看还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对一些国家级或市级的重点工程如铁路、招商引资单位,在水土保持和河道方面违法行为屡屡发生,由于种种因素的制肘,无法对其进行应有的查处,在社会上造成了较坏的影响,影响了水利部门的执法地位和执法形象。

4、抓好执法制度、能力和保障工作,为执法创造的条件 继续稳步推进水政执法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完善水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评议考核制、执法巡查制、水政执法公示告示制度,进一步加强水政执法队伍的装备建设,改善执法手段。,执法队伍的装备和解决水事纠纷的经费除财政安排。

5、在执法中宣传,在宣传中执法。实践证明,能达到良好效果的好办法、好经验。我们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发扬光大。要紧紧抓住政府关心、群众瞩目、舆论关注的典型水事案件,边执法边宣传,同时充分借助新闻媒体通过以案说法、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对水事违法案件进行跟踪报道或舆论监督,以达到更佳的宣传效果。

水资源科工作汇报

水资源管理工作汇报

水库水源保护工作汇报

清洁水源工作汇报

水电能源工作汇报

相关热词搜索: 水资源 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