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党团工作

蒙族舞蹈教案模板

2025-09-01人已围观

蒙族舞蹈教案模板
  蒙古族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草原民族,历史上,蒙古族曾在中原建立过政权,从那时起,游牧民族广泛吸收了汉民族的以及其他各民族舞蹈文化,并经过长期的交融变化,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蒙古族舞蹈。蒙古族舞蹈具有粗犷,剽悍,朴实,内韧外刚等特点,它以各种肩,背的动作和马步步伐以及躯干的绕圆,拧转,横摆扭,拧倾等动律来体现它浓郁的民族风格。

  蒙族舞蹈教案的基本动作有:

  (一)常用手位

  一位:双手臂往圆屈平伸于小腹前,手心向下。

  二位:双手臂在身体两旁45度位伸平,手心向下。

  三位:双手臂平举于身体两侧,与肩等高,手心向下。

  四位:双手臂举至头顶斜上方,两手心向外。

  五位:双手在右或左胯前按掌。

  六位:双手臂在身体两侧平举,大臂不动,小臂弯曲,双手指搭于两肩上,手心朝里。

  七位:双手握拳大拇指伸出叉腰。

  八位:双手臂背于体后按掌。

  (二)常用脚位

  蒙古族舞蹈的脚位有:正步位、八字步位、丁字步位、大八字步位、弓箭步位、踏步位(一脚在前,一脚在后,用脚掌踏地)、大踏步位(在踏步位基础上,双腿拉开距离,成为前腿屈膝半蹲,后步绷直的动作)、点步

  (双脚站八字位,但一脚稍前于另一脚,用脚尖点地)、大点步位(在点步位基础上,两腿拉开距离,后路屈膝微蹲,前腿伸直点地)。

  (三)基本舞步

  1,平步:如同平步走路,但又不同于平步走路,它要求挺胸、立腰、后背挺直,双肩随同步伐前后自然晃动,男性全脚着地,以显示质朴、稳健、粗犷的风格,女性则以前脚掌着地走路,以显示轻盈、活泼的风格。

  2,踏踮步:前脚掌踏地到全脚落地,屈膝微蹲,重心在下,后脚以脚掌着地,动作进行中,身体随着舞步上下起伏,起伏动作要有弹性、不可僵硬。

  3,马步

  ●软骑马步:正步位站好,左手臂伸直于胸前,握虚拳,虎口朝里,右手叉腰,躯体稍向右后斜方靠,然后双脆交替屈伸。动作时,左脚尖于右脚足弓处点地,右膝屈伸两次,同时左手做勒马动作两次,身体随之上下起伏,然后再换脚做。

  ●硬骑马步:两脚正步位站好,一手勒马一手叉腰,身体面对正前方。动作时,左脚先干脆、利落地踮起脚跟。膝盖弯曲,身体在右脚上,接着跃起的左脚跟在带有棱角地落地同时绷直膝盖。同时、右脚跟再胎起,腿部弯曲,重心移向左脚、接着踮起的右脚跟在有棱角地落地同时绷直膝盖。动作时,每压脚跟一次,手做一次压腕动作,身体随两脚交替动作而左右摆动。

  ●跑马步:两脚正步位站好,动作时,右脚先向正前方跳迈出一大步,接着左脚向前迈一步,紧接着右脚再上一小步,后脚追前脚,显示马的奔

  ●踏点马步:双腿正步位站好,右手叉腰,左手勒马,动作时左脚掌着地屈膝,右腿屈膝,脚掌离地,然后右脚前脚掌着地,膝盖绷直,提重心,左脚离地。双脚交替连续进行。

  ●进退马步;

  双腿正步位站好,动作开始时,有脚先迈向8点用前脚掌点地,同时左脚离地,腿向上屈膝提膝。然后左脚掌落地,右脚掌着地,接着右脚后撤到4点,以脚掌点地,同时,左脚离地,腿内上屈膝提膝,然后左脚掌落地,再右腿向上做提膝脚离地动作,双腿动作文替进行,以动作的速度显示马儿奔跑的速度。

  ●摇篮马步:双腿小腿前后交叉,两脚踝紧靠,双脚外侧着地。右脚全脚着地,重心在右脚,经过双膝屈伸动作之后,重心移向左脚,左脚全脚掌落地,右脚外缘着地,同时双腿屈膝,动作边续做。

  ●跟马步:左脚在前右脚稍后、动作时,右脚经擦地向左脚后跟靠拢,微屈膝同时右脚立即提起,然后再做另一脚。双脚交替动作。

  ●滑步马步:双脚正步位站好,双腿并拢,自然屈膝,右脚z掌原地踏一步,紧接着左脚掌再原地踏一步,然后右脚落地屈膝、重心在右腿,同时左腿向旁伸腿踢起,紧接着迅速收回成自然位,动作可连续做。

  (四)腕与肩的基本动作

  1,腕的动作有硬腕与柔腕。硬碗动作至干脆有力,有棱角地上下提压腕,硬腕有单手,也有双手,还可双手交替提压碗、横腕;

  柔腕:手腕柔韧地上下提压腕。

  2.肩的动作:

  ●硬肩:双脚一前—后踏步,双手叉腰、动作时,双肩有节奏、有棱角地前后摆动,一拍一次,动作要求快而有力。

  ●软肩:双脚一前一后踏步,双手叉腰,动作要柔韧,双肩摆动时,左肩先向前拱,左肘向后摆,同时右肩向后摆,右肘向前拱、双肩一前一厉交替摆动,动作均匀连贯。

  ●耸肩:双脚—前一后踏步,双手叉腰,动作时,单肩或双肩每拍上下耸动。

  ●笑肩:双肩同时上下快速耸肩。

  ●圆肩:双脚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做踏步,双膝微屈,双肩按前、上、后、下的顺序做绕圆运动,节奏可快可慢。

  ●碎抖肩:双脚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做踏步功作,双膝微屈,双手松弛叉腰,上身松弛,以脊柱为轴点,使肩、背快速、小而碎地前后抖动。

  ●甩肩;

  肩向上用力甩出,接着肩随之扣下,动作幅度一定要大。

  ●收肩:双手臂伸向前,手心朝下,肩向后快速收问,再快速还原位,然后再做另一肩。

  ●软于:双脚一前一后踏步,身体面向正前方,双手臂两旁抬举与肩平,五指并拢,动作时,双肩上下起伏并连续向肘部、腕部手指各关节部位推及,整个肩、臂、肘、腕、手指关节的起伏动作做起来如同连绵起伏的波浪,但动作幅度不要大。

  ●揉臂:双脚一前一后踏步,双手平举至身体两旁与肩平、动作时,以肩背带手臂、肘部、腕、手指做交替揉动动作。动作要有柔韧性,像大雁展翅飞翔。更多内容可点击:蒙古舞组合,蒙古舞音乐。

  第次 课 教 案

  年

  月

  日

  星期

  ════════════════════════════ 章 节:

  蒙族民间舞:硬手柔硬肩组合

  (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任务:

  掌握蒙族舞蹈肩的单一动作,动作准确,姿态优美;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及观察模仿能力;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及难点:

  肩的单一动作

  动作的风格及协调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内容提要: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蒙族:《体态动律练习》

  二、新授:

  1、肩的单一动作

  ⑴硬肩:

  ⑵耸肩:

  ⑶送肩:

  ⑷软肩:

  ⑸笑肩:

  ⑹收肩:

  ⑺碎抖肩:

  三、复习、巩固

  四、结束:

  1、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复习:肩的单一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小结:

  蒙族舞蹈组合

  教学内容:

  1、学习蒙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基本手型、基本动作

  2、组合的学习 教学任务:

  1、掌握蒙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和韵律特点,掌握基本手形、基本体态;

  掌握蒙族舞蹈动律要求,动作规范;

  2、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及观察模仿能力;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重点及难点:

  1、动作的风格及协调性

  2、动律要求 教学内容提要: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导入

  用《敕勒川》这首古诗导入,让学生感受草原上美丽的风光。并简单介绍蒙古族这个民族的特点,引出蒙族舞蹈。

  二、新授:

  介绍蒙古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动作韵律:

  1、蒙古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

  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欢快,具有粗犷、剽悍、质朴、庄重的特点。

  2、动作韵律特点:

  肩部动作丰富、灵活、富有弹性;

  腕部动作主要是在掌与腕平直的姿态上,以脆韧相间地上提、下压手腕来带动整个手臂的舞动。头要稳,上身端庄,身体多为摆身、推身和靠身的动律。做各种步伐时双膝的屈伸要沉而柔韧,双脚落地扎实,脚下稳重,强调下沉的力量。

  3、基本体态:

  挺胸立腰,上身略后倾,后背略后靠。仰头,颈部稍后枕。

  4、手型:

  四指伸直、并拢、拇指稍翘自然旁开,五个手指在一个平面内,形成“板手”。

  叉腰为一字叉腰。

  三、基本动作练习

  硬腕:(1)双手同时提压腕 (2)双手交替提压腕

  揉臂:以肩背肌肉推动锁骨,肩胛骨、肋骨做前后圆形揉动,同时向肘、腕、手指做大波浪形传导。肩背揉起,肘、腕、手指连续相跟揉起。

  揉肩:左肩向前拱,左肘向后摆,同时右肩向后摆,右肘向前拱,左右交替前后扭动,同时肩略耸。

  硬肩:动作基本与柔肩相同,动作要硬,干脆,节奏分明有棱角。

  四、组合的学习

  前奏四个八拍:走园场步,双手做揉臂,注意手与脚的配合

  四个八拍:手分别在一位、二位、四位、五位手上做硬腕每个手位一个八拍

  四个八拍:前两个八拍双手划一个圈,右脚往右迈一小步到点步位,身子往后仰,眼看右上方的手,反方向来一遍。后两个八拍,双手在胸前交叉再向上划半圈到三位手,接着右脚向右迈一步做一个冲还原。反方向来一遍。

  四个八拍:进入慢板,前两个八拍蹚拖步加揉肩,后两个八拍加上揉臂,要注意身体的重心要向下,往下沉的感觉。两个八拍往前走,动作同前,后两个八拍转身往后,手在四位上做揉臂,身体要找到仰豪放的感觉。

  四个八拍:步伐和手上的动作基本同前,只是是往旁走,先往右走,加上腰的力量带动身体转一圈点地仰。反方向再来一遍。

  最后四个八拍:前两个八拍,往后转重心前后交替一次点地仰,再转身做左右手交替硬腕,反方向来一遍。后两个八拍,右脚吸腿立后往前形成弓步,胸腰出来,双手经上往旁打开。反方向来一个。

  结束四拍:重心移到左脚,做软手,摆造型。

  五、合乐表演

  注意节奏的把握,不能抢拍或拖拍,

  六、课后小结:

  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布置作业:复习:蒙族民间舞组合

  体会音乐情绪,有表情的表演。

  蒙族舞蹈特点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

  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

  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蒙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蒙古族主要集中居住在内蒙古草原上,辽阔的草原畜牧生活培养了蒙古族人民勇敢,热情,爽直的性格。蒙古族民间舞蹈热情彪悍有力的基本风格特点,蒙古族民间舞是通过模仿矫健的大雁,活泼多样的马步。蒙古族民间舞的音乐特点是热情奔放,悍健有力,节奏欢快,富有草原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调式多为羽调式,音乐宽广,音程跳动较大马步音乐活泼跳跃,表现雁为主题的舞曲多为民歌,经常使用散板的自由节奏以衬托辽阔草原的意境,摔跤舞一般在节**进行。

  蒙古族舞蹈教案模板

  名族舞蹈教案模板

  舞蹈教案模板启蒙班

  幼儿傣族舞蹈教案模板

  启蒙舞蹈教案模板(共5篇)

  相关热词搜索:

  蒙族

  教案

  舞蹈

  模板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