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输尿管上段结石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泌尿科专业46例实施输尿管上段结石微创手术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在住院费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 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能缩短输尿管上段结石微创手术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生理痛苦和心理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理专业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输尿管上段结石;护理;治疗
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经皮肾镜顺行取石、开放手术取石以及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等方法[1,2]。怎样使患者得到最满意的治疗与护理,是我们临床工作中的一个课题。我们通过改革护理工作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对我院2012年06月~2014年01月46例实施输尿管上段结石微创手术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护理,取得的效果显著,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22~68岁,平均44.3岁;均为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左侧26例,右侧20例;结石1.2~1.5cm×1.5~3.6 cm,结石停留的时间为6个月~3年。所有患者均通过了B超检查、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检查;44例逆行造影检查,患侧肾脏均有不同程度积水,输尿管结石梗阻远端狭窄3例;其中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因息肉包裹或输尿管迂曲失败患者2例,院外多次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失败患者为6例。术前将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采取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护理。对照组患者24例。观察组2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结石数目及结石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 患者的主治医生由科主任统筹安排。2名责任护士由护士长按科室床位来安排,每人各负责10例患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工作由主班、治疗班及辅助班护士协助责任护士共同负责。
1.2.2 观察组采取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 医护一体化诊护小组本着科室医生、护士按分层级使用的原则,建立3个医护一体化诊护小组,每组由二线医生、一线医生、二级责任护士(护理组长)、一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组成。每组负责10张床位,由于分管的床位一直固定,因此,同一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一直都由同一组小组医生、护士共同分管。患者在入院之初,小组医生、护士对其进行全面评估,治疗和护理方案根据病情和评估的结果来制定。在患者住院期间医生、护士共同查房,2次/d。对于心理压力较大的患者,增加对其查房次数以便能更全面地掌握病情变化,了解患者精神和心理状态及治疗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心理压力极重的患者,小组医生、护士认真分析和探讨,制定并实施新的治疗和护理方案。护士时常进入病房,将患者的特殊情况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小组成员共同负责实施患者的心理干预和康复指导。疾病的原因、主要症状、诊断依据以及治疗方案由主管的医生向患者及家属负责讲解,而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应注意的事项、疾病预防等知识则由主管护士负责讲解、宣教,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将家属纳入宣教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属参与护理的能力。诊护小组成员协助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出院时,小组成员相互协作配合,做好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指导和随访工作。
1.3 评价指标及方法 观察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采用问卷的调查方式调查了解患者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版本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在住院费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医患关系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矛盾一直困扰着医疗卫生机构。过去我们的服务模式,主动权在于医护人员,患者只是被动地接受医务服务[3]。医院硬件设施的优劣,通过资金在短期内就能得到很好的改善,而服务质量则往往是体现在软件建设上,必须要通过长期的规范才能得以提高。社会关注的焦点更多体现在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上,现在国家卫生部门也将住院患者的体验与对医院的满意度评价作为检验医院服务的重要指标[4]。
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是指由医师、护士、治疗师根据自我意愿、自我专业技能按专业组成一个组,以组工作模式开展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5]。实行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改变了医患之间的关系,使他们从被动接受服务到主动积极参与医疗康复服务的整个过程,形成了相互促进的新型朋友式关系,从而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采用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患者由入院至出院,再到随访都由小组的医护人员全程负责,减少了患者住院期间因频繁更换医护人员而导致的不适应和不信任感;护士与医生同时查房,参与对疑难危重病案的共同讨论,制定出最佳治疗护理方案,参与患者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更全面细致地掌握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病情、饮食、睡眠、精神状态,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有效地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文资料显示,在住院费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输尿管上段结石微创手术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显著提高。
通过实施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医护人员既能明确分工,又可互相合作,对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起到很大作用。诊护小组减少了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加快了交流速度。在更好、更全面的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护士通过参与查房,参与制定诊疗护理方案,既开拓了护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也提高护理了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书尚,朱凌峰,杨顺良,等. 后腹腔镜、经皮肾镜和输尿管镜手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2,77(1): 5-7.
[2] Neisius A, W?llner J, Thomas C, et al. Treatment efficacy and outcomes using a third generation shockwave lithotripter[J].BJU Int,2013 ,112(7):972-981.
[3] 周一思,李凯,黄俊,等.影响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因素分析与对策[J]. 中国医院,2011,15(9):58-61.
[4] 雷巧玲,郎红娟,余咏,等.创新模式与优化流程推进优质护理服务[J].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645-1647.
[5] 陈佳丽,宁宁,李欢,等. 临床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的实施现状调查[J]. 护理研究,2013,27(7): 2092-2094.编辑/许言
相关热词搜索: 输尿管 医护 结石 微创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