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堰灌区始建于1957年10月,于1958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该灌区由东、西两条干渠和3座提灌站组成。东干渠全长6480米,启闭机闸门10座,覆盖噪口、龙坪、水车三个行政村,灌溉面积4045亩;
西干渠全长3680米,闸门4座,覆盖长潭村,灌溉面积1228亩。2012年东、西干渠通过县小农水工程进行渠道硬化,2016年在县水利局的帮助下新建了灌区办公场所;
今年我镇根据县里水价综合改革的要求,成立了渣津镇苏区堰农业管理中心,并挂牌办公。
1、
2、
3、
1、加快苏区堰灌区东干渠部分渠道过高及支渠工程改造。目前灌区支渠部分地段渠道过高,渠水无法通过,影响农户农田灌溉及其龙坪村境内灌区支渠多为土渠,渗漏损失较为严重,加快以上设施进行改造,对于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节约用水、推进水价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建议推行“终端水价”制度。水利主管部门根据国有水管单位供水价格和末级渠系水价,合理确定农民用水价格,这样即可增加水价的透明度,也可有效避免各种形式的乱加价、乱搭车等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减轻农民负担。
3、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水价改革工作。修水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目前处于起步试点阶段,整体基础较为薄弱,比如苏区堰灌区由于建造时间久,62年来一直延续水费收缴惯例,相关地区群众服从意识较高,相对来说较容易推行此项工作,但对于其他地区群众来说这是个新鲜的事物,思想观念无法短时间扭转过来,短时间内不利于水价改革工作的推行。建议加强水价改革工作宣传并在试点地区做出成果之后再逐步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
改革 调研报告
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汇报
农牧业调研报告
深化改革 调研报告(共8篇)
农业工作调研报告
相关热词搜索: 调研报告 水价 改革 农业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