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经济责任审计一经产生就显示了其他审计无法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在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方面,还是在健全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促进廉政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整理的关于农村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范文几篇,欢迎借阅。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报告
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辖区六县一区1529个行政村、9136个合作社共计10665个会计核算单位,止二00八年底已实行会计委托代理的行政村1517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9.2%;实现村级会计电算化的村数143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4%。
市、县(区)、乡(镇)三级已成立审计机构116个,配备专职审计人员146名,其中:持证人员18名。
一年来,我市上下共抽组118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39个审计组,对全市10565个会计核算单位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和财务收支、债权债务以及农村土地征占补偿费、支农惠农补贴等专项资金进行了详细的内审外调工作。
审计资金总额106707万元,查处各类违规违纪资金434.2万元,追回贪腐挪用资金120.9万元。
查处追究任期届满和离任村社干部责任38人,收回各类违规违纪资金11.10万元,结算移交离任村社干部经济手续223人(次)。
二、具体工作 (一)财务审计不留死角 二00八年我市村级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在强化财务混乱村清理整顿的基础上、继续推行“乡镇自查自审、县区就地复审、市站以县区为单位集中送达核审”办法,计划审计1529个行政村10665个会计核算单位,实际审计1529个行政村10665个会计核算单位,累计审计资金60431万元。
审计核实全市村社集体固定资产34007.2万元,较上年净增128.72万元;负债总额17506.5万元,较上年减少10021.58万元;所有者权益42942.5万元,较上年净增7418.84万元。
查处违纪未违规单位348个会计核算单位,清理出不合理开支730笔183万元,不规范条据123张,金额98万元,未入账资金114笔10.8万元,现金白条顶库131张49万元。
对于审计出的问题,工作组进行了及时处理,对一些记账出现的差错进行了纠正;对部分不合理开支进行了账务注销,票据退还有关当事人员不作报销;对一些不规范条据,及时督促有关人员规范手续;对收入没有入账的重新作了入账处理。
(二)专项审计逐年拓展 1、粮食生产直补贴及农资综合补贴。
2008年中央、省财政拨付我市粮食直补资金2522万元、农资综合补贴16513万元,两项合计全市农民人均98.92元。
分别为崆峒区451万元、3104万元,泾川县339万元、2561万元,灵台县459万元、2687万元,崇信县125万元、991万元,华亭县175万元、1373万元,庄浪县435万元、2493万元,静宁县538万元、3304万元。
为了补贴公平合理,全市各县区均以2002年核产定税面积和常产为依据,分解到乡、计算到户,补贴资金直接拨付到各乡(镇)资金核算中心粮食补贴专户。
各乡(镇)信用社给每个农户办理存折,由乡(镇)政府、资金中心、信用社共同监督,在各村社设点集中发放存折,农户凭身份证、印章领取存折,然后再到信用社取款。
从审计监督情况看,全部兑现到42.4户农民手中,兑付率100%。
2、退耕还林补贴。
从2004年开始,退耕还林补助由粮、款并用改为全部发放现金,补助资金实行专户储存,封闭运行,由所在地信用社采取存折直接发放,由退耕农户直接领取。
今年我市拨付2007年农户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3682万元,其中:粮食补助20722万元,现金补助2960万元,全部兑现到29.4户农民手中,兑付率100%,受益农户人均收入191.30元。
3、良种补贴。
2008年国家安排我市实施优质专用小麦推广试验示范面积147万亩,亩均补贴标准10元,共计1470万元。
其中:崆峒区25万亩、250万元,泾川县250万亩、250万元,灵台县250万亩、250万元,崇信县8万亩、80万元,华亭县9万亩、90万元,庄浪县25万亩、250万元,静宁县30万亩、300万元。
经审计,各县区均严格按示范区农户播种面积核发购种卡、农户凭卡在良种专卖点低价购买良种、种子专卖部门再凭卡与财政部门核兑资金规定落实到农户、地块,未发现任何违规违纪问题。
4、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
2008年国家安排我市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专项400万元,其中:崆峒区60万 元、泾川县60万元、灵台县100万元、华亭县30万元、静宁县150万元。
其补贴内容和对象为以农户购买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作业机械为主,兼顾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作业机械;补贴标准为大型农机具买价的10%——30%。
受益农户9.77万户,未发现任何违规违纪问题。
5、“一事一议”筹资筹劳。
二00八年我市“一 事一议”筹资涉及33个乡(镇)586个个行政村72.4万人,筹资总额679.27万元,人均筹资9.40元;筹劳涉及29个乡(镇)554个行政村50万人,筹劳总数191.2万标准工日,劳均3.8个标准工日,其中收集以资代劳资金589.69万元。
从审计情况看,各村级组织都能严格履行农民筹资筹劳项目、数额和事项议事、审批、备案等程序,实行“报审制”和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制”,没有超范围、超标准向农户下达任务和强行以资代劳现象发生。
6、村级财政补助。
二00八年全市各乡镇农经站收到各级财政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2195.4万元,村均1.44万元;村内开支2118.95万元,其中:干部报酬1655万元、办公费用351万元、五保户供养98.5万元、其他支出14.45万元;所有支付均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但因我市多数村级集体经济欠发展,低收入村及“空壳”村较多、尚有521个行政村正常运转相当困难。
7、征地补偿费。
二00八年全市未发生新的农地征占事项,但收回历年补偿费54.44万元,兑付历年应兑付农户土地补偿费1220.76万元、安置补偿费67.59万元;年末集体土地补偿费账户余额3724.02万元。
账务记载清晰、支付手续齐全。
8、干部任期届满或离任审计。
二00八年我们对全市223个任期届满或离任村,414名村社干部进行了全面的经济责任审计监督,查处违法违纪干部49名、违法违纪4.5万元,追究经济责任38人,建议当党政部门谈话戒勉15人。
提出审计建议书1200份,目前已全部采纳。
三、主要做法 1、广泛宣传,统一认识。
二00八年我市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采取重点审计、专项审计和全面审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在工作方式上,采取分层召开村社干部会、民主理财小组会、村民代表或群众大会等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既使农村基层干部消除了思想顾虑,统一了思想认识,全力支持配合审计工作,又使广大农民群众增强了民主理财意识,积极参与审计工作。
2、严肃审计,依法查处。
在具体工作中,每个审计组都能抓住干群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不放,从收支环节入手,按照“坚持两个原则”、“十查十看”和“四个结合”的要求,采取查阅文件资料、审查账据、走访农户的办法,做到了乡、村、社、户“四对口”。
对审计中查出的违规违纪问题,按照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方法,坚持正面教育和经济处罚相结合,做到了宽严适度,秉公执法,彻底处理。
3、突出重点,强化教育。
村级财务管理主体是村社干部,在审计工作中,我们把财务审计与基层班子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对查处的党员干部违规违纪问题,除依据有关法规政策进行处理外,重点进行了政策法规教育,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增强了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对班子散、财务乱,存在一定隐患的村班子,建议所在乡镇进行整改,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组织建设,增强了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4、审计公开,民主监管。
推行财务公开,实行民主理财是强化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了解决部分村财务不公开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审计组对被审计村近几年的财务收支、公益事业建设、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审计结果,除采取张榜、村务公开栏等形式公布外,还采取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的形式,全面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消除了群众疑虑,给了群众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从而使农村财务逐步走上依法管理,规范运作的良性轨道。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的方向 虽然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一是审计工作程序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审计档案管理需进一步规范;三是农村审计工作只限于财务审计和对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
今后我们将根据农村改革发展需要,从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利益的角度出发,在继续抓好对财务管理混乱村审计的同时,重点拓展加大对惠农政策落实,扶贫基金、有偿资金等方面的审计,以促进党和政府各项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使涉农资金得到科学、完整、高效的使用。
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农民负担专项审计。
农民负担审计是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重要内容。
审计的重点放在“一事一议”筹资是否履行了民主程序,筹资标准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强行以资代劳的现象,“一事一议”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政策规定,有无挪用、侵占的现象。
2、加强农村集体土地征、占用补偿费专项审计。
农村集体资金中,集体土地补偿费在部分村社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加强对征地补偿费分配和使用监管,建立农村土地补偿费专项审计制度。
3、加强农村审计的规范化管理。
审计质量是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只有不断提高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质量,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
一是进一步规范农村审计工作程序。
二是加强农村审计档案管理。
三是搞好农村审计结果公开。
四是建立法律责任追究制度。 4、搞好调查研究,不断开拓创新。
要树立“防范胜于纠正”的观念,把事后审计与事前、事中审计相结合,实现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的转变。
要把审计监督与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监督、农村会计委托代理监督相结合,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实效。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要根据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活动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着眼于从源头上制约权利,从管理上提高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率,从完善制约和制度的角度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从而把农村审计的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结合起来,实现以监督为主向寓监督于服务之中的转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审计工作能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为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保驾护航。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报告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确保村“两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的通知》(临农发118号)要求,受板桥镇政府委托,镇经管站成立由宋乾龙任组长、张帅任副组长、闫婕妤、郑晓钰、李扬为成员的审计组,于2016年10月9日至11月30日,对你村2013年11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的财务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审计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板桥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633户,2246人,劳动力1302人,耕地6345.9亩。
201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05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72元。
本次审计共稽核存根201本,查阅记账凭证111本,账簿6本。
在本届任期内,村两委班子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在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多方争取、量力而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其中:2014年衬砌渠道3.5公里,架设葡萄长廊109户;2015年修建污水站1座,架设污水管道3.6公里,架设路灯100盏,硬化道路5公里,衬砌渠道3公里,建设乡村大舞台一处及文化长廊20米;2016年硬化道路8公里,加固直河防洪坝8公里 ,并修建46道截水墙。
任期内村两委班子注重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狠抓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为全村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证。
二、审计主要内容
(一)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1.板桥村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总收入4972416.18元。
主要包括:
(1)财政拨入的村级转移支付资金55000元,其中2013年财政拨入的村级转移支付资金10000元,2014年财政拨入的村级转移支付资金13500元,2015年财政拨入的村级转移支付资金18000元,2016年财政拨入的村级转移支付资金13500元。
(2)玉米制种劳务费收入347175元,其中2013年玉米制种劳务费收入147500元,2014年玉米制种劳务费收入49000元,2015年玉米制种劳务费收入150675元。
(3)上级单位拨款、补贴、资助、捐赠及借款贷款和利息收入1267971元,其中2013年补助收入135036元,2014年补助收入238285元,2015年补助收入336950元,2016年补助收入557700元,
(4)发包及上交收入10060.39元,其中2015年发包及上交收入94800.9元,2016年发包及上交收入5803元。
(5)其他收入3249168.89元,其中2013年其他收入341608.5元,2014年其他收入309320元,2015年其他收入417923.4元,2016年其他收入2180316.99元。
(6)自筹款收入43040.9元。
2.板桥村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总支出4831104.65元。
主要包括:
(1)管理费用700210.27元,其中2013年管理费用116471.23元,2014年管理费用155265.29元,2015年管理费用367485.66元,2016年管理费用60988.09元。
(2)村社干部玉米制种劳务费支出106137元,其中2013年村社干部玉米制种劳务费支出49837元,2014年村社干部玉米制种劳务费支出49000元,2015年村社干部玉米制种劳务费支出51400元。
(3)其他支出4004755.38元,其中2013年其他支出148726.46元,2014年其他支出282580.7元,2015年其他支出812248.2元,2016年其他支出2761200.02元。
(4)固定资产20002元。
3.债权无变化,债务新增100000元,新增固定资产20002元,其中2013年购4张办公桌2280元,购装订机一套500元,车棚,棋杆6240元,综合服务站柜台4800元,买锁子费用620元。
2014年会议室幕布款2782元,照相机费用2600元,鼓800元。
核销固定资产106635.64元。
(二)玉米制种款结算与发放情况
1、2013年张掖玉源公司向板桥村兑付玉米种子款15545244.99元;板桥村向农户发放种子款15552418.4元,其中:转账14818327.8元、亲本526845.6元、农药款75745元、化肥款50960元、地膜58500元、罚款22040元,多发种子款11477.31元。
2、2014年张掖玉源公司向板桥村兑付玉米种子款10848277.47元;板桥村向农户发放种子款10849511.47元,其中:转账10166173.68元、亲本393856.79元、农药款111016元、地膜155025元、罚款23440元,多发种子款1234元。
3、2015年张掖绿源公司向板桥村兑付玉米种子款12062854.5元,2015年张掖玉米原种场公司应向板桥村兑付玉米种子款2845366.3元,2015年自交系应向板桥村兑付玉米种子款156820.9元,共计兑付15065041.7元;板桥村向农户发放种子款15065683.51元,其中:转账14582461.18元、亲本483222.33元,多发种子款641.81元。
(三)玉米制种劳务费管理使用情况
1、2013年板桥村收到玉源公司玉米制种劳务费147500元,实际发放村社干部玉米制种劳务费49837元,无违规行为发生。
2、2014年板桥村收到玉源公司玉米制种服务费49000元,实际发放村社干部玉米制种劳务费49000元,无违规行为发生。 3、2015年板桥村收到绿源种业玉米制种劳务费120675元,玉米原种场制种玉米制种劳务费30000元,实际发放村社干部玉米制种劳务费51400元,无违规行为发生。
三、审计查出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经查,板桥村在发包平沙墩荒地时均能按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结果进行,但存在集体与农户没有签定发包合同,发包变更不上报,公开不及时等问题。
处理意见:村集体补签土地承包合同,并公开发包变更情况。
根据《甘肃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拒绝接受审计,或不定期公布账目,重大事项不经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的,对责任人给予警告,并责令其限期纠正;拒不纠正,对责任人处以其月报酬2倍以下罚款。
”之规定,对秦武国,沈自国和许岩给予警告,限期于2017年3月前补签完承包合同,并及时公开发包情况。
四、审计评价及建议
经审阅相关单据、账簿及实地调查,该村民主理财制度健全,财务收支规范,资金能够及时存储专户,集体资产处置合法。
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村委班子任期内,能够认真负责地开展工作,较好履行了岗位经济职责。
但在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财务公开不及时,形式单一。
财务公开仅通过公告栏进行公开,群众知晓率低,虽然做到了每季度28号的定期公开,但涉及村民利益的一些需要不定期公开的重大事项还是公开不及时。
(二)集体资产管理,使用中存在固定资产登记不及时、资源发包不规范等问题。
(三)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发挥不明显。
村务监督委会成员参与村务监督工作不够主动,工作职责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没有真正发挥监管作用。
按照县纪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通知》和镇党委政府《关于推进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实施意见(试行)》要求,请你村进一步明确责任,从严管理,严格遵守村级财务管理规定,切实提升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水平,确保农村“三资”科学有序利用,造福全村群众。
(一)严格执行财务规定,认真制定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开支凭证由村两委会负责人、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人审核后,每月25日到镇经管站报账。
(二)定期进行资产登记和财务报账,坚持每季度末对新增资产进行清理登记和账务核对。
(三)严格落实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合同签订、验收决算等环节工作。 (四)进一步规范村级事务管理,涉及本村重大事项必须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做到村级事务决策民主,程序公开,管理透明。
及时主动开展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做到公开内容全面,公开时间及时,公开形式科学,公开程序规范。
(五)要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对村集体资金使用、资产处置、集体财务活动进行民主监督,协同管好用好村集体资金。
农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农村干部的考核、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农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促进其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职责,根据《黑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哈尔滨市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操作指南》、《哈尔滨市领导干部(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办法(试行)》、《阿城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及农村干部管理、监督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村干部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因调动、辞职、免职、撤职等原因离任的,应当接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第三条 农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四条 农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根据农村干部考核、管理和监督工作的需要和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的意见,按照任期届满审计、临时提请审计两种基本形式,合理安排计划。
第五条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村干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和目标完成情况。包括村集体资产是否增值、债务是否下降、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和民主理财等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等。
(二)财经法规执行情况。各项收入是否及时、足额纳 1
入委托管理,有无侵占、坐支挪用、私分集体资金和私设“账外账”或“小金库”等问题;
是否存在通过虚增债权的手段虚增收入以及将收入或非法收入挂在往来账上虚增债务等问题;
有无未经村民会议通过而私自举债现象;
有无滥用职权侵占、挪用、平调集体资产或长期占用集体资金的问题;
是否存在未按民主程序私下交易、变卖土地等问题。
(三)减轻农民负担政策落实情况。主要审计“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是否存在违背农民意愿或超范围、超标准向农民筹资筹劳以及强行以资代劳等现象;
是否存在报刊费超过规定标准限额等问题。
(四)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1、集体资产处置情况。在村集体企业改制、集体资产处置过程中,有无非法转让、转卖或侵吞集体资产等行为。
2、债权、债务管理情况。举债是否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是否按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
是否存在以兴办公益事业为由擅自高息借债的问题;
是否擅自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抵押,导致新增债务;
有无借债进行达标升级活动等情况。
3、土地发包、承包情况。村集体土地、机动地、“五荒”等资源型资产发包是否合理合法,是否签订了规范的承包合同;
村级基建工程是否公开招标,有无“人情”承包或“仗权”承包情况等。
4、专项资金管理情况。上级划拨或接受社会捐赠的资金和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
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
村级财政补助收入的使用是否合理、是否纳入账内核算等。
5、财务公开情况。财务公开是否全面、真实、及时、规范;
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程序是否规范;
资金收取是否超标准、超范围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等。
6、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根据村实际,对党(工)委、政府和群众要求的其他热点问题进行审计。
第六条 农村审计机构(农经部门)审定审计报告,对农村干部本人任期经济责任做出客观评价,并按以下规定提交审计报告: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向乡镇(街道)组织人事部门提交;
村民(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向村民代表会议提交。审计报告应同时抄送被审计的农村干部。
第七条 农村审计机构对被审计的农村干部及其所在单位违反财经法纪的问题,认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应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做出处理、处罚的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处理建议:被审计的干部违反财经法纪的问题,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交由纪检部门处理;
确有问题,又不构成党纪处分的,交由其任免管理部门处理;
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八条 农村审计机构要做好农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有关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保证审计资料的完整性。
第九条 审计结果的公布,应按以下规定办理:村党支
部书记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由乡镇(街道)组织人事部门决定公布有关事宜;
村民委员会主任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由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向村民公布有关事宜。
第十条 农村审计机构在审计中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并遵守审计回避制度。
审计人员在审计期间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二O一O年六月二十日
我县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基本结束
发布时间:2009-10-14责任编辑:nh点击:216来源:宁河县农业局农业科
根据农业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关于做好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的通知》农经办[2005]12号文件精神,按照县委“5132”工程切实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利益的要求,结合今年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全县14个乡镇农经站对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开展了专项审计,现已基本结束。主要做法是:
1、加强领导。各乡镇党委、政府对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高度重视,纳入重要工作日程,精心组织,抓好抓实,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2、健全组织。在审计工作中,乡镇党委、政府抽调了精干的人员,健全了审计组织,一般由党委副书记挂帅,由农经站、纪检监察、财政、统计等部门参加,并在审计前进行了培训。
3、制定工作方案。审计组织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根据相关法律和地方法规及农村审计程序的规定,审前认真研究,确定重点,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编制具体的审计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
4、搞好档案管理。编制的审计项目计划,工作方案、各种资料、数据、证明材料、审计结果等,都及时归档,专人负责,做到规范化管理。
由于各级领导重视,主管部门积极指导措施得当,使我县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工作按时圆满完成。
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施方案
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施方案 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施方案作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干部从政行为,强范化对农村干部在履化
职期间经济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共公厅《关于公健全和完善村务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意见》,中办发〔XX〕171号,有关精神,经市纪委常委会议研究,制定纪本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神科学科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加本强对农村干部强的监督,客观观公正的评价农村干部工作业绩,充分保障群众作
的知情权,从而进一步规范知农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促促进农村基层的和谐稳定,,为第七届村委换届打好基基础。
二、审计对象、范范围和重点
,一,审计对对象,行使村集体财务审批权和参与村级经批 济活动决策的村两委干部。决
,二,审计范围,二XX年换届以来村集体财务收支及届有有关经济活动,必要时可根根据实际情况追溯和延伸。。
,三,审计重点
1、农村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情况。任期内村级集体资产产是否增加,村级债务是否否下降等。
1 / 5 2、村级财务务收支情况。村级各项收入入是否纳入“三资”代理中心管理,是否及时、足中额入账,有无坐收坐支,额有有无侵占、挪用、私分集体资金和私设“账外账”体或“小金库”,各项或
支出是否合理规范,是否按规是定进行审批后入帐,是否定超超标准发放村干部工资、奖奖金和补贴,财务公开是否全面、真实、否
及时、规范,有无滥用职权侵占、范挪挪用集体资产和长期占用集集体资金的问题。
3、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情况村。村级建设项目和资产资。源源的发包、租赁、拍卖等是否经过公开招投标,有是无无“人情”承包和“以权””承包等,是否签订规范的的承包合同,租金是否及时时收缴,有无非法转让、工业滤布转卖和侵吞集体工资产等行为。资
4、债权、债务管理。村集体举债、是是否经过“四议两公开”,,是否按规定的审批程序办办理,是否存在以兴办公益益事业为由擅自高息借款,是否擅自为企业贷款提,供供担保、抵押,导致新增债务。债
5、专项资金管理。上级划拨或接受社会理捐赠的资金和捐 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民政资金使、用情况,土地补偿费管用 理、使用情况,粮食直补等、强农惠农资金的发放情况强等。等 6、农民群众反映的的其他热点问题。
三、审计的方法步骤审
农村干部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由乡镇镇办事处负责组织实施,市农业局、财政局负责业市务指导和人员培训。具体务方方法
2 / 5 为, 1、成立组织。。各乡镇办事处成立审计委委员会,由乡镇长担任主任任,纪检、财政、司法、民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民,,负责本辖区农村干部经济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组织实施施。抽调财政、农经等部门工作人员,聘请有资质门的专业人士和业务水的
平较高的农村会计等,建立审高计中心,组成若干个审计计小组,小具体负责开展各行政村的审计工作。政
2、开展审计。农村干部经济开责责任审计采取报送审计或实实地审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可以由村委会和“三行资资”代理中心报送所需会计资料,集中在乡镇政府计实施审计。对个别情况实
复杂、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杂村,审计人员可进村实施村实地审实计。审计过程中,发现有疑问而经手人无法发做出合理解释的,做
必须实施实地审计。工作步骤一施般般按制定审计计划、抽调业业务人员建立审计小组、确定审计方案、下达审计确通知书、在通村内发布审计公告、实施审计工作、出公具具审计报告、作出决定或意见等进行。意
3、公开审计结果。审计报告经审审计计小组全体讨论后,与被审计对象反馈,征询被审审计对象的意见。如被审计计对对象提出不同意见的要进行复核,复核属实的应予行纠纠正,复核无误的要向被审计对象作出解释。滤布审审计结束后,召开村民审
代表大会公开审计报告,并表在村务公开栏内向群众公在布。布 4、严格责任追究。。对审计出来的问题,要根根据有关政 3 / 5 策,及时处理到到位。对党政机关干部和村村干部侵占集体资产、资金给集体造成损失的,要金责令其如数退赔和赔偿,责并给予并有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应纪当移交司法机关当 依法追究当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5、建立长效机制。认真总、结结审计工作经验,建立健全全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长长效机制,每年有计划的开开展一批任中或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农村干责部部的监督。结合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健全完善管理现制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体“三资”管理。
四、工作要求工
开展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农经村基层组织建设村
和党风廉政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是加强农村干部监督管理的的重要环节。今年,我市将将进行第七届村委换届。做好农村做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计工作,既能客观公正地评评价前任村干部,又能保证村民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证,有利于农民群众选出作,风风正派、廉洁公正、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各乡镇众办办事处和有关市直部门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高度,精心组织,强化的措施,认真做好今年的农措村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和的工作日程,编编制具体的审计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计
作。今年。8月底前,要对各村村开展一轮全面的审计。
4 / 5 开展审计和确定经济责任任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客客观公正的原则,既要找准问题,又要肯定成绩,准分清前任与现任、分
个人与集体、失误与舞弊等责任集的的界限。在提出处理建议和和审计决定时,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既要解决存取在问题,又在要保持农村稳定,既不能放纵违纪违法定行行为,又不能单纯脱离实际情况找问题,挫伤干部际的的积极性。
各乡镇办事处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处工作总结请于工8月15前报市纪委农村党风室。报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为界定某行政企事业单位领导的经济责任,我们采取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某领导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1、首先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企业实际情况。2。了解财务状况及结果、财务业绩定量评价结果。
3、评议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绩效评议参考标准,独立打分。
根据已建立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共有6个方面,前五个方面每个方面有五个层次,即好、较好、一般、较差、差,第六方面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分为5个层次,如:好++、好+、好、好-、好--。根据实际情况组成了10人的小组,分别独立对每个方面打分,再对5个细分层次打分,最后将结果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计算平均评价值(Ep):平均评价值(Ep)=各评委的评价值之和/评委数。计算加权平均评价值(Epw):加权平均评价值(Epw)=平均评价值(Ep)×权重(W)。
计算综合评价值(Ez):综合评价值(Ez)=加权平均评价值(Epw)之和。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该领导干部的最后得分为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述职报告
一、任职期间的基本情况。
(一)任职起止时间。需要注明任、免文件上的时间(在任审计的只需注明任职时间)、接手工作后开始签字的时间;
(二)本单位基本结构。内部机构设置情况、所属单位(部门、科室)的个数、名称。与本单位在人、财、物方面关系较为密切的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也应列出。
(三)人员情况。截止任职期末(离任审计)或审计通知时间(在任审计),本单位人员结构状况:在职人员情况、离退休人员情况等,须附经组织、人事及劳动等部门核实的人员基本情况花名册。
(四)财务管理制度。适用哪种会计制度;本单位建立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公开情况;本单位财务方面分工;大额开支、固定资产处置、对外投资等民主决策情况。必要的,可另附制度文件或复印件。
二、财务收支情况。
(一)任期内每年税收或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二)任期内每年收入、支出情况。收入主要包括:拨入经费、上级补助收入、预算外收入、事业收入、专项收入、其他收入等;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公务费支出,招待费支出以及专项支出等)。对出让土地使用权、购置和出售机械设备、车辆、厂房、林木等大额收入、支出项目及基本建设支出情况和对外投资情况单独叙述;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按资金来源、性质单独叙述。
三、资产、负债情况。
(一)对任期内资产、负债增减变动的原因,尤其是债务增加的直接原因要详细说明,要对债权、债务增减变动单独列出明细。
(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或安全完整情况须做详细说明。
(三)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原因说明;
(四)说明应当落实到具体事项上。
四、财经管理情况。
在任期内财政、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自身有无违反财经纪律问题,其中对拖欠职工、教师、离退休干部工资情况、高息借贷情况和财务管理有无混乱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五、个人使用的公共物品的登记、交接情况。
六、评估重大经济决策效果。
对在任期内由集体决策或个人行为进行的重大招商项目、有关建设大项投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建项目等,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实际效果要进行综合评估。如果有工作失误,就要评估本人应负的领导责任和教训等。
七、其他事项
(一)需要特别说明的,可注明知情人及联系方式;
(二)与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历史遗留问题,需要提前在报告中予以说明,不便说明的应当及时对审计组通报或向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汇报,问题说明时需要提供有效的证据;
(三)述职报告正文不得少于xx字,繁简得当;
(四)附件需要逐一整理,列好目录;
(五)述职报告不规范的,五日内重新上报。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谢谢支持!
×××公司审计部
×××单位×××(职务)×××同志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审字[200×]第××号
主送单位:单位主管领导或审计机构
[导语部分:简要说明审计概况,包括审计立项依据/背景,审计工作时间及方式,审计内容及涵盖的空间/时间范围和重点,所采取的主要审计手段/程序及所受到的重大范围/手段限制等;
并明确被审计单位责任和审计责任]
[审计背景段]根据XXX会议决定/文件规定/年度计划(进行审计的原因/依据),公司审计部组成以YYY为负责人的Z人审计组,于200X年XX月XX日至YY月YY日对XXX(被审计人)200X年XX月XX日至YY月YY日(审计涵盖的时间段)担任YYY(被审计单位)ZZZ(职务)期间的任期经济责任/财务收支情况/物资采购内控专项等(审计内容)进行了现场审计/送达审计(审计方式)。
[工作情况段] 本次审计的范围包括XXX总部及其下属YYY、ZZZ等W个机构,审计的重点是XXX(被审计人)担任YYY(被审计单位)ZZZ(职务)期间的财务指标和经营绩效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重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益性,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效果,存在的潜在风险或遗留问题,以及廉政情况等(简述审计目标,此处所列为一般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本次审计组重点实施了包括检查会计记录、监盘实物、函证往来款项,以及核对业务和管理记录、外部信息等审计组认为必要的程序;
但由于XXX等原因,本次审计组未能进行YYY等审计程序/未能获取ZZZ等审计证据(详见本报告最后“重要事项说明”部分)。
此处涉及的问题是如何详略得当地阐述审计工作情况,如具体的审计内容及范围、实际实施的审计手段/程序及过程,审计遇到的重大范围/手段受限等。
解决建议:根据本次审计的内容、范围或实施的手段/程序是否特殊(相对于报告使用人对其的了解程度),以及这些审计情况(特别是遇到的重大范围/手段受限情况)是否可能对报告结论产生重大影响而定:
(1)如属一般性的审计,且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重大审计范围/程序受限情况不足于对报告主体内容产生重大影响(仅可能在局部或极端情况下产生影响),则此处宜简略,且仅需在报告最后“重要事项说明”部分补充说明审计遇到的重 1
大审计范围/程序受限情况。
(2)如属针对某一方面内容进行的专项审计,或根据预定目的在审计过程中采取了非常规式的或大工作量的审计手段/程序(如专项稽核、外部调查等),或审计遇到的重大范围/程序受限可能对报告结论产生重大影响时,则此处宜较为详细,并说明重大范围/程序受限的情况及原因,以便报告使用人预先清楚地了解本次审计的针对性和局限性。
[双方责任段]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资料及相关的业务、管理和外部的原始记录和信息,是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的责任;
审计组的责任是依据中国内部审计准则/XX单位内部审计制度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鉴于本次审计是依据审计目的在有限时间内所进行的抽查审计,审计所获得的资料主要来源于被审计单位或通过被审计单位获得,以及本次审计未能进行YYY等审计程序/未能获取ZZZ等审计证据等原因,本次审计可能未能涵盖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的所有相关事项,本审计报告也不能替代被审单位及被审计人对相关财务信息和事项的会计责任和内部报告责任。
一、被审计单位概况:简要介绍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的背景概况,包括被审计人员任职期间和分管职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与特点、规模及组织机构、内部管理及考核方式、主要管理人员、员工数量等。
此处涉及的问题是是否需阐述被审计单位主要财务数据,以及是使用未审数据(账面数据)还是本次审定数据:不阐述可能不便于报告使用人了解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概况,使用未审数据可能误导报告使用人,而使用审定数据放在这里介绍被审计单位背景处似又与下面“审计发现/审计结果”分开了。
解决建议:根据被审计单位平时是否另行报出财务报表,本次报告使用人是否知悉这些报表数据,以及本次审计的重点之一是否是审计财务报表而定:
(1)如被审计单位平时另报报表,且本次审计报告使用人知悉这些报表,则此处仅需简要陈述经本次审计审定的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的总额等概况,而无需进一步分项阐述报表各主要项目的最近一期的金额及构成内容等详情,可另附附表具体反映。
对于本次已审定报表项目仍存在的质量方面的问题(如呆坏账、物资积压、大量收入为新增应收帐款等),此处也不必详述,应列在“审计发现/审计结果”部分具体反映。
(2)如被审计单位平时不另报报表,或本次审计报告使用人不知悉这些报表,或本次审计的重点内容之一为财务报表时,则宜另单列为一大项“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财务数据”专门反映,并进一步分项阐述报表各主要项目的最近一期的金额及构成内容等详情。
同时,将本次审计所做的主要调整情况,以及本次已审定报表项目仍存在的质量方面的问题,也归入该大项一并分析阐述。
无论列在此处概略反映、还是另列为一大项“经审定的主要财务数据”专门反映,阐述时应尽可能包括本次审计涵盖期间的各会计期,最少应包括被审计人任期初及最早一期、任期末及最后一期的数据,以便对比。
二、审计结果、发现的问题以及审计意见:对审计得出的具体结论及发现的问题逐项给予揭示和评价,包括问题的事实现状,该问题所应遵循的政策、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已经或可能造成的影响或后果,产生的原因(包括内在原因与环境原因)等。
(一)分析及评价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效益性:
1、重点说明本次审计对被审计单位账面数据(即未审报表)或已报出报表的重大调整,必要时列表对比说明;
2、分项阐述经本次审定的报表主要项目仍存在的质量方面的问题(潜在风险或遗留问题,如呆坏账、物资积压、大量收入为新增应收帐款等);
3、分析评价被审计人任期初、末的财务状况变化(指资产、负债情况,特别是资产质量、潜亏挂帐、潜在风险和表外资产、负债情况),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趋势(环比+关键经济技术指标对比);
4、分析评价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对上级考核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尤其需结合资产及绩效质量、潜在风险及遗留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如本次审计的重点内容之一为财务数据审计,则此部分应另单列为一大项“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财务数据”专门反映,不要与审计发现的“问题”混在一起。
(二)分析及评价被审计人做出重大经营决策(含固定资产、技术改造、对外投资等)和管理变革(如用人和薪酬机制、流程和控制体系等)的决策过程的科学性、实际结果的效益性及对后任的主要/潜在影响:
鉴于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所限,此处评价决策过程时应注重程序性、以
组织已有的程序性规定为依据,评价决策结果时应根据客观指标、以可对比的参照标准为依据。——也就是说,更应由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的上级主管领导对此作出评价,审计人员配合核实上级领导评价所依据的财务数据及信息的可信赖程度。盲目扩大审计责任范围往往导致审计深度及结论可靠性受到质疑。
(三)揭示被审计单位在财务、资产、业务运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分析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在管理、内控方面的合规性、科学性及效益性:
应特别注意职工考核、晋升和薪酬机制,以及企业文化等配套机制(控制环境)对内控制度实际执行效果的影响,并考虑控制本身的成本效益,以免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理解为审计人员“找茬”或书呆子气。
(四)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面临或潜在面临的重大风险,如重大的合同纠纷、未决诉讼、或有负债及职工意见较大的问题等。
忽略此点往往导致汇报审计结果时被动,故内部审计不应仅局限于财务资料审计。如因外界因素影响而无法实施诸如审计入场公告、接受职工举报及职工走访座谈等程序,应作为重大审计范围/程序受限予以明确说明。
(五)被审计人及被审计单位其他重要领导人员遵守财经纪律和廉政情况:指审计有无发现其个人侵占或挪用企业资产、违反财经纪律和廉政规定,以及其他违法违纪问题。
鉴于审计的固有局限性,审计报告对此一般采用消极保证措辞(本次审计未发现被审计人有明显或重大的„„迹象,或未发现有证据表明被审计人有„„行为),而不做积极保证(明确断言被审计人无„„行为)。
三、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接受历次监督检查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整改情况,以及被审计者前任遗留的需要披露的问题。
四、审计综合评价
1、根据审计结果,综合评价被审计者任职期间的主要业绩、存在的重要问题、消化前任遗留问题情况,以及对被审计单位后续的重大影响;
2、根据审计结果,指出被审计人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应当负有的责任,包括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管理责任和领导责任)。
3、如果必要,还应包括对出色业绩的肯定。
五、审计建议
1、针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潜在倾向,提出可供选择的具体建议及配套
措施。也可以是对显著经济效益和有效内部控制提出的表彰和奖励的建议。
提出建议时,须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或倾向;
但阐述建议时不必与前面审计发现部分的问题逐条对应,而应重新梳理归类,并注意重要次序。
审计报告的建设性就体现在,审计不仅应当发现问题和评价过去,而且还应能解决问题和指导未来。
2、可进一步说明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对上述建议的态度及已开始采取的实际行动。
六、重要事项说明
1、重大审计范围/程序受限情况的说明,应明确陈述具体情况、受限原因(注意区分被审计单位原因、审计组原因和外部客观原因),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对审计结论和整个审计项目质量的影响;
2、审计报告理解、分发及使用方面的声明,特别是涉及违反外部法律法规或涉及保密时。
附件:
1、分栏对比式的财务报表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审计发现的重大或敏感事项的详细说明及关键证据;
3、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责任人对审计报告的反馈意见;
4、需要另行专门解释和说明的其它内容。
签章:审计机构负责人
审计项目负责人
P/S:内审报告较难处理的三个地方:
1、审计责任的阐述:说少了不利于保护审计人员,许多领导认为审计人员通过审计应能直接得出被审计事项的全部真相,而不知道现在进行的都是抽查审计,且审计时已不可能再现事发当时的实况;
而说多了又被理解为逃避责任,毕竟不是外部审计机构、需要强调双方责任。为此建议尽可能将责任段控制在一小段内容内,但同时明确说明不能涵盖所有问题、也不能替代被审计单位的报告责任(要问清楚先问被审计单位去)。
2、重大审计范围/程序受限情况:列在报告主体内容(审计发现)之前,易
被报告使用人理解为审计进行得不到位;
放在报告主体内容最后,又与有时需在报告中先介绍审计的具体情况(审计范围、程序)相分离。建议处理原则是将可能对报告结论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列在审计发现之前予以说明,以便使用人正确理解报告;
而将局部受限放在报告主体最后,以规避极端情况下审计人员被动。
3、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的阐述:报告中不列吧,许多领导擅长看文字而不擅长看报表;
列吧一来体现为审计人员直接所说(其实只是审计抽查未发现重大异常,审计人员无法保证其全部绝对正确),二来报告内容冗长,还难以文字布局(是放在被审计单位概况部分还是放在审计发现/问题部分)。建议处理原则是:
一、尽可能少说;
二、要详说就连同存在的问题一起说,不要分为两处说。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前言:审计基本情况说明
(审计时间、审计范围、审计责任、企业管理层责任)
一、基本情况
包括被审计单位企业的历史沿革、现况简介、财务状况等。
二、财务绩效和经营情况
包括总体审计调整情况、调整科目及调整金额、经审计确认的财务状况,可列式财务简表。
(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
(二)上级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三)企业财务绩效情况
包括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分析(应列示主要财务指标情况表)。
(四)主要产业经营情况
以合并范围内的、企业审定的单户汇总数据为基础、分行业板块进行分析。
三、企业管理和制度执行情况
(一)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制定与执行情况
(二)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
(三)机构设置、编制、使用以及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
四、xx同志任职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个人任职情况
(二)个人收入及廉政守纪情况
(三)任职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及考评情况
五、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六、需要关注的重要事项
七、审计评价
八、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说明
九、审计建议
十、审计报告使用范围
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述职报告(共4篇)
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总结
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述职报告(共13篇)
村干部经济责任述职报告(共20篇)
村干部离任经济述职报告(共3篇)
相关热词搜索: 经济责任审计 总结报告 干部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