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楷书教学设计

楷书教学设计

时间:2025-08-02 22:10:45 浏览次数:

《颜体楷书》教学设计

学校:海南屯昌思源实验学校

授课教师:谢朝李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课时:1-2课时

教材版本:

海南省九年义务教育地方《写字》校本教材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书法的起源,演变过程。理解汉字、书法的审美与实用的关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书法基本技法和造型能力,体会书法的艺术价值。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是体会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即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收藏价值。认识古代四大楷书大家(欧、颜、柳、赵)以及风格特点、笔画特点、结构特点。重点学习颜体楷书的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及体会颜体楷书作品创作方法与步骤,同时强调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执笔方法、运笔方法等。

学情分析:

我校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我县边远落后地区,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毛笔字学习,学生写字水平有所提高,对中国书法有所认识,并产生兴趣。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一定的提高。但是,小部分同学对中国书法的了解和认识不够,需要加强引导,书写水平和书写习惯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中国书法历史地位和社会地位,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国书法无穷的艺术魅力,体会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内涵。了解中国古代四大楷书大家(欧、颜、柳、赵)书风差异和颜体楷书的风格特点、笔画特点和结构特点以及颜体楷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

2、能力目标:

正确掌握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并能独立地书写简单的颜体范字。始终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执笔方法和运笔方法。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书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善于向教师、同学和前人学习,能独立进行简单颜体楷书作品创作。养成临摹——创作,再临摹——再创作的书法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

培养良好书写习惯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在了解了颜体楷书有关知识后,进一步体会汉字的优美和书法的独特魅力。培养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感受祖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懂得做人要踏实的道理。知道各学科学习都需要持之以恒。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中国书法艺术魅力、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难点: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包括起笔(逆锋和顺锋)、行笔(中锋和侧锋)、收笔(回锋和提锋)三个运笔过程。颜体楷书单个范字的书写方法,对颜体楷书对联创作方法步骤的了解,如:笔法、墨法、章法。

教学用具:课件、文房四宝等书写工具、颜体楷书作品对联一幅 学生用具:《中学生字帖》颜体字帖、文房四宝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布置学生带全毛笔学习用具,各个学习小组利用网络、书籍等各种资源查阅中国古代四大楷书大家的生平简介及代表作品。布置学习小组通过网络查阅书法创作的相关知识。

二、导入设计:(8分钟)

过渡:欣赏宋四家之一黄庭坚作品《砥柱铭》,接着播放黄庭坚《砥柱铭》拍卖新闻视频。看完视频后让学生谈谈感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概述:

中国书法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内涵,也体现了中国书法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 ,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无穷无尽的智慧,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 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需要我们青少年继承和发扬光大。特别是在当今我国大发展文化建设的社会背景下和当今我国青少年书写水平下降的现状下,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继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书法。那么,想把书法学好,应该从易到难,从楷书入手,从古代四大楷书(欧、颜、柳、赵)入门。

认识欧体楷书(出示欧楷《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风格特点:端正严谨

认识颜体楷书(出示《颜勤礼碑》局部) 风格特点:雄伟沉厚

认识柳体楷书(出示《玄秘塔碑》局部) 风格特点:瘦硬坚挺

认识赵体楷书(出示《三门记》局部) 风格特点:华贵典雅 教师概述:

古代四大楷书大家他们的书法风格特点不同,即是笔画不同和结体不同。

1、欧阳询其楷书笔力险峻,结构险峻,称为“欧体”,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2、颜真卿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

3、柳公权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他写的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

4、赵孟頫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颜体楷书。

出示课题:颜体楷书

——《颜勤礼碑》

三、新授课设计:(共36分钟)

1、认识颜真卿

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别号应方。琅玡砑临沂(今山东省临沂)人,是中唐杰出的书法家,他曾做过平原太守,官至太子少师,封鲁郡公,故世称“颜平原”或“颜鲁公”。颜真卿少小勤学好问,善于辞令,禀承家学自幼嗜书。742年,34岁的颜真卿被命为醴泉县县尉。他在为官时期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忠君爱民,刚正不阿的品格。74岁时颜真卿被奸臣陷害,77岁时,颜真卿被缢杀。

2、通过欣赏颜体楷书书法作品,体会颜体楷书的风格、用笔、笔画、结构谈谈有什么感受?(2分钟) 学生回答:(略) 教师概述:

首先是颜体楷书风格大气、丰厚、磅礴、雄健、宽博端庄、豪放,自成博大雄壮、气贯长虹的体势,形成以“筋”为主的“颜体”风貌,所以千余年来,与“柳体”一起被世人同誉为“颜筋柳骨”。

用笔特点以篆书笔法入楷,所以颜真卿书法成为中锋用笔的典范。其行笔雄健有力,笔力内含,落笔多藏锋,收笔多回锋,尤其起笔处圆笔远多于方笔。用笔朴素丰茂,结字自然,气势恢宏,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这一时期代表作有《颜勤礼碑》《颜家庙碑》《自书告身帖》等。

笔画特点化瘦硬为丰腴雄浑。横画轻,竖画重(《颜勤礼碑》的横细竖粗对比十分强烈),但两竖同时出现时,左竖常与横画一样细,且两竖常相向状安排(即拱向外面);
转笔常用提笔法,圆转直下,而不作折笔,转折之笔多呈外圆内方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练习颜体时不可一味强调其粗壮的一面,而忽视了颜字点画用笔厚重、挺健、遒劲的主要特征。

结构特点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内松外紧。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

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所谓“作字如做人”“字如其人”,意味人与字,字与人,如鱼水相融,见字如见人。又如清人刘熙载说:“书,如也” 。“如”指的是什么呢?“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

设计意图:

欣赏《颜勤礼碑》书法作品,提高对颜体楷书的再认识和对颜真卿人格魅力熏陶,体会书法作品丰富的文化内涵,陶冶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获得信息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学习书法的兴趣。

3、颜体楷书《颜勤礼碑》基本笔画(书写示范) 教师概述: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无论多复杂的笔画都是由这些基本笔画演变而来。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也是初学者必须勤学苦练的“基本功”,只有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才可能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

(1)、点画

古人人云:“点如高山坠石。”所以点应该有力。颜体的点写得厚重饱满,神完气足。

(2)横画

颜体的横画变化丰富,仪态万千。或长如大戟而不笨重,或短如点画而不拘谨,或细如毫发而不轻浮,这都是由于颜真卿以篆入楷、善于用笔的结果。

(3)竖画

颜体的竖画粗壮有力,通常写五分之四处就提收。中竖竖直,左竖常向左拱,右竖常向右拱。

(4)撇画

撇画运笔速度可快可慢,但要慢而不滞重、快而不轻浮。而且要力到笔尖,防止出锋时出现“鼠尾”。

(5)捺画

颜体的捺画粗重有力,逆锋入笔后,渐行渐重,顿笔后渐出锋收笔,整个运笔过程衔接自然。初学者要认真仔细揣摩其用笔方法,不可写成“翘脚”状。

(6)折画

颜体的折笔通常没有明显的折角,有时甚至作提笔圆转。有折角时变写成圆中有方、外圆内方的转角。

(7)钩画

颜体的钩画多在回锋顿笔蓄势后,用力钩出。钩虽短促,但无丝毫松懈,有时钩画也似钩未钩,含蓄深沉。

(8)提画

挑笔通常逆锋入笔,顿笔蓄势后向上挑出,行笔不可过慢,还要力到笔尖,否则亦会出现“鼠尾”。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颜体楷书的基本笔画的类别、特点及写法。领悟汉字笔画书写的一般规律及结字法则。体会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书法的兴趣。

4、学生练习书写颜体楷书的基本笔画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的书写方法和运笔方法。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书写实践中体会颜体基本笔画的运笔即(起笔、行笔、收笔)。

5、颜体楷书的学习方法及创作示范(播放古筝音乐《高山流水》)

教师概述:

临摹碑帖是初学者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但倘若要和碑帖达到形神一致,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初学者不断地对临、默临、背临、创作。

对联创作示范:

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 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 设计意图:

掌握学习书法的一般方法,体会颜体楷书对联创作的基本方法,如笔法、墨法、章法以及书写姿势和书写动作。理解创作时情感的自然抒发和节奏韵味的把握。

6、学生练习书写“永”字(播放古筝音乐《汉宫秋月》)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的书写习惯、强调颜体楷书的笔画、结构特点等等 设计意图:

体会颜楷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的关系,体会颜体楷书的大气、雄厚等风格特点,同时在美妙的音乐中体会书法美。

7、教师讲评学生课堂作业“永”字,评出

一、二、三等奖并发奖品(对联与横批)。 设计意图:

通过讲评和发奖品的活动,提高并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书法的兴趣和愿望,达到赏识教育的目的。

四、课后作业(1分钟)

颜真卿诗《劝学》后两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五、教学后记:

为了备好这一节课,我专门购买了文房四宝及其它配件。在“书法网”、“中国书法网”、“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艺术网”等相关网站上查阅资料,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书法知识。通过备这一节课,我自己学到许多新知识。书法就是书写的法度,这种法度是千百年经过历代人总结出来的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法度,所以,书法不能简单理解为写字。书法,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学问,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把它放到大的文化背景下,才能理解其意义和价值。

《楷书学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比隶书作品欣赏,培养学生对书法作品的鉴赏能力,使学生明确楷书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书法的悠久历史和艺术成就,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并逐步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审美的情趣。掌握一定的楷书技法,能准确书写楷书的基本笔画和简单的字。

2、过程与方法:

(1)设计循序渐进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着去解决,使学生逐渐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增强自信心,从而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勇气和意识;

(2)通过作品欣赏、感受、体验、讨论、评述等过程,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

(3)通过与隶书书写技法的对比,学生基本掌握楷书的技法,并能做准确的临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课外知识的涉猎和介绍,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增强学生创新的意识并逐渐形成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观察和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通过学习,了解楷书的发展历史,掌握楷书的书写技法,并逐步提高传承本民族艺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楷书的技法学习 【教学难点】楷书笔画横竖的起笔行笔和收笔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毛笔书法工具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射”字的书体演变动画。展示书体有篆书发展到楷书的演变。

学生对书体演变有个整体的印象。

教师出示乙瑛碑和曹全碑的图片并提问:这是什么书体?那么隶书以后发展出什么书体呢? 学生答:楷书

教师继续出示楷书图片

教师引导:这是什么书体,和隶书对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楷书 板书课题:课题

二、学习新知识

1.教师出示钟繇和王羲之的小楷《宣示表》《曹娥碑》介绍魏晋时期小楷。学生说出特点,重点是和隶书的形体关系。

2.教师出示唐楷欧体颜体柳体,引导学生从外形、用笔等方面找共同点,引出拓本的概念。

教师出示元代赵孟頫的《胆巴碑》对比墨迹本和拓本的不同点,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先学习墨迹本。学生小组讨论。

3.教师出示楷书横竖的书写视频,学生练习横竖。

学生练习横竖笔画,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内评价。

三、巩固提高

1.教师出示笔画简单的几个字

学生比照字帖进行练习,教师小组内做示范讲解。

教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引导学生做简单互评。

2.教师出几种起笔方式图片,拓展学生思维,从不同角度起笔,做到笔画的变化丰富。

3深化提高练习

教师着重强调起行收的练习,兼顾字形。学生分小组练习 4学生台前进行自我评价。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和隶书的对比学习了楷书的发展以及楷书的笔法特点,大部分同学的练习比较准确,楷书作为比较常用的书体,在我们的书法学习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家回去后把字帖第四页多练习一下,在练习的过程中也要多体会。

五、板书

楷书 楷书的发展 楷书的笔法特点

学习目标

1、掌握临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学生临帖,让学生准确书写好字帖上的字(尚 云 武),老师做好指导、点评。

3、通过欣赏名家书法作品,让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临帖方法。

2、难点:如何准确把握字体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通过视频及歌曲导入,我们刚才听到的歌曲是解晓东演唱的《中国娃》,其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今天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临帖书写好每一个字,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写好中国字,做个正直人!

二 学习过程

1、老师讲授临帖的方法及要求

临帖,就是对着字帖摩仿练习写字,是书法练习的一种基本方法。毛笔在每一笔画中行走提按和笔势,就能表现出笔画的形态。而每一个字的间架结构都有它结合的巧妙之处。因此,要细细揣摩每个字的间架结构的特点。为了让我们能在临写中更好的把握每一个字的神韵,必须反复练习。

2、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临帖内容?? “尚 云 武”三个字

学生临帖(逐字练习,不要贪快,要耐心、细心、用心)?

老师指导(以鼓励为主,适当点出学生在临帖中的一些问题)

3、学生展示(教学效果的展示)

三、拓展

用课件出示名家作品,通过让学生欣赏进一步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以达到让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王羲之的《兰亭序》 颜真卿的《颜勤礼碑》 老师的书法作品 )

四、布置作业

每个字临写一张(8开纸)

《颜体楷书》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书法的起源,演变过程。理解汉字、书法的审美与实用的关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书法基本技法和造型能力,体会书法的艺术价值。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是体会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即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收藏价值。重点学习颜体楷书的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及体会颜体楷书作品创作方法与步骤,同时强调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执笔方法、运笔方法等。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毛笔字学习,学生写字水平有所提高,对中国书法有所认识,并产生兴趣。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一定的提高。但是,小部分同学对中国书法的了解和认识不够,需要加强引导,书写水平和书写习惯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中国书法历史地位和社会地位,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国书法无穷的艺术魅力,体会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内涵。了解中国古代四大楷书大家(欧、颜、柳、赵)书风差异和颜体楷书的风格特点、笔画特点和结构特点以及颜体楷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

2、能力目标:

正确掌握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并能独立地书写简单的颜体范字。始终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执笔方法和运笔方法。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书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善于向教师、同学和前人学习,能独立进行简单颜体楷书作品创作。

3、情感目标:

培养良好书写习惯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在了解了颜体楷书有关知识后,进一步体会汉字的优美和书法的独特魅力。培养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感受祖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懂得做人要踏实的道理。知道各学科学习都需要持之以恒。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中国书法艺术魅力、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难点: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包括起笔(逆锋和顺锋)、行笔(中锋和侧锋)、收笔(回锋和提锋)三个运笔过程。颜体楷书单个范字的书写方法,对颜体楷书创作方法步骤的了解,如:笔法、墨法、章法。

教学用具:课件、文房四宝等书写工具、颜体楷书作品 学生用具:《小学生字帖》颜体字帖、文房四宝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布置学生带全毛笔学习用具,各个学习小组利用网络、书籍等各种资源查阅中国古代楷书大家的生平简介及代表作品。布置学习小组通过网络查阅书法创作的相关知识。

二、导入设计:(8分钟) 教师概述:

中国书法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内涵,也体现了中国书法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 ,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无穷无尽的智慧,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 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需要我们青少年继承和发扬光大。特别是在当今我国大发展文化建设的社会背景下和当今我国青少年书写水平下降的现状下,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继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书法。那么,想把书法学好,应该从易到难,从楷书入手,从古代四大楷书(欧、颜、柳、赵)入门。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颜体楷书。

出示课题:颜体楷书

——《颜勤礼碑》

三、新授课设计:(共36分钟)

1、认识颜真卿

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别号应方。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人,是中唐杰出的书法家,他曾做过平原太守,官至太子少师,封鲁郡公,故世称“颜平原”或“颜鲁公”。颜真卿少小勤学好问,善于辞令,禀承家学自幼嗜书。742年,34岁的颜真卿被命为醴泉县县尉。他在为官时期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忠君爱民,刚正不阿的品格。74岁时颜真卿被奸臣陷害,77岁时,颜真卿被缢杀。

2、通过欣赏颜体楷书书法作品,体会颜体楷书的风格、用笔、笔画、结构谈谈有什么感受?(2分钟) 学生回答:(略) 教师概述:

首先是颜体楷书风格大气、丰厚、磅礴、雄健、宽博端庄、豪放,自成博大雄壮、气贯长虹的体势,形成以“筋”为主的“颜体”风貌,所以千余年来,与“柳体”一起被世人同誉为“颜筋柳骨”。

用笔特点以篆书笔法入楷,所以颜真卿书法成为中锋用笔的典范。其行笔雄健有力,笔力内含,落笔多藏锋,收笔多回锋,尤其起笔处圆笔远多于方笔。用笔朴素丰茂,结字自然,气势恢宏,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这一时期代表作有《颜勤礼碑》《颜家庙碑》《自书告身帖》等。

笔画特点化瘦硬为丰腴雄浑。横画轻,竖画重(《颜勤礼碑》的横细竖粗对比十分强烈),但两竖同时出现时,左竖常与横画一样细,且两竖常相向状安排(即拱向外面);
转笔常用提笔法,圆转直下,而不作折笔,转折之笔多呈外圆内方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练习颜体时不可一味强调其粗壮的一面,而忽视了颜字点画用笔厚重、挺健、遒劲的主要特征。

结构特点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内松外紧。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设计意图:

欣赏《颜勤礼碑》书法作品,提高对颜体楷书的再认识和对颜真卿人格魅力熏陶,体会书法作品丰富的文化内涵,陶冶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获得信息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学习书法的兴趣。

3、颜体楷书《颜勤礼碑》基本笔画(书写示范) 教师概述: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无论多复杂的笔画都是由这些基本笔画演变而来。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也是初学者必须勤学苦练的“基本功”,只有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才可能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

(1)、点画

古人人云:“点如高山坠石。”所以点应该有力。颜体的点写得厚重饱满,神完气足。

(2)横画

颜体的横画变化丰富,仪态万千。或长如大戟而不笨重,或短如点画而不拘谨,或细如毫发而不轻浮,这都是由于颜真卿以篆入楷、善于用笔的结果。

(3)竖画

颜体的竖画粗壮有力,通常写五分之四处就提收。中竖竖直,左竖常向左拱,右竖常向右拱。

(4)撇画

撇画运笔速度可快可慢,但要慢而不滞重、快而不轻浮。而且要力到笔尖,防止出锋时出现“鼠尾”。

(5)捺画

颜体的捺画粗重有力,逆锋入笔后,渐行渐重,顿笔后渐出锋收笔,整个运笔过程衔接自然。初学者要认真仔细揣摩其用笔方法,不可写成“翘脚”状。

(6)折画

颜体的折笔通常没有明显的折角,有时甚至作提笔圆转。有折角时变写成圆中有方、外圆内方的转角。

(7)钩画

颜体的钩画多在回锋顿笔蓄势后,用力钩出。钩虽短促,但无丝毫松懈,有时钩画也似钩未钩,含蓄深沉。

(8)提画

挑笔通常逆锋入笔,顿笔蓄势后向上挑出,行笔不可过慢,还要力到笔尖,否则亦会出现“鼠尾”。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颜体楷书的基本笔画的类别、特点及写法。领悟汉字笔画书写的一般规律及结字法则。体会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书法的兴趣。

4、学生练习书写颜体楷书的基本笔画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的书写方法和运笔方法。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书写实践中体会颜体基本笔画的运笔即(起笔、行笔、收笔)。

5、颜体楷书的学习方法及创作示范(播放古筝音乐《高山流水》)

教师概述:

临摹碑帖是初学者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但倘若要和碑帖达到形神一致,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初学者不断地对临、默临、背临、创作。

创作示范(名言名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设计意图:

掌握学习书法的一般方法,体会颜体楷书对联创作的基本方法,如笔法、墨法、章法以及书写姿势和书写动作。理解创作时情感的自然抒发和节奏韵味的把握。

6、学生练习书写“永”字(播放古筝音乐《汉宫秋月》)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的书写习惯、强调颜体楷书的笔画、结构特点等等 设计意图:

体会颜楷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的关系,体会颜体楷书的大气、雄厚等风格特点,同时在美妙的音乐中体会书法美。

四、课后作业(1分钟)

颜真卿诗《劝学》后两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楷书的结构规律;
初步认识书法的几种表现形式,并理解用笔轻重和笔画粗细的关系,尝试创作书法作品。

2、德育目标:学习书法艺术,感知优秀传统;
养细心认真的良好习惯。

3、能力目标:明确汉字的笔画均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部分组成;
掌握楷书的结构规律,尝试创作书法作品。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

(1)掌握楷书的结构规律。

(2)尝试创作书法作品。

2、难点分析:

掌握楷书的结构规律是难点,创作书法作品是难点。

三、教法与学法

1、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在教学中,少讲或者不讲抽象的理论,多讲怎样写,在什么地方写。使学生通过记忆、模仿,逐步形成定型动作(即习惯动作)。

2、教学中把知识分散,边讲边练,各个突破。

3、通过例字教学,解决并逐渐掌握楷书的结构规律。

4、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

1、维护课堂秩序;
检查学具。

2、让学生欣赏讲解有关我国的传统书法艺术的趣事。

(二)引言导入新课。

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书法当中楷书的写法。我们汉字的结构呢,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三)讲授新课。

一、格子分类

我们在书写汉字时,书写的格子用的比较多的有两种,一种是“九宫格”,另外一种是“米字格”。

二、楷书的结构规律

1、重心平稳,左右均匀。

就是要使字的支撑点的左右两侧从视觉上保持平衡。

例如:“京、考、季、聿、交”。

教师指导:检查学生作业,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时纠正。

2、疏密匀称,不离不犯。

即在字形结构的分间布白时要疏密适当,须根据字形合理布置其点画间的虚白,调匀其点画的粗细长短,以及偏旁部首的宽窄、高矮、大小和他们之间的远近。即要注意点画间的疏密,又要注意偏旁部首间的疏密。

例如:“無、蠻、馳、鶴”

3、比例协调,因字立形。

比例指笔画与笔画之间,部件与部件之间,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所占的面积,比较其中一个不封是另一部分的几倍,或几分之几,以及它们占整字的几分之几。协调之各部分之间,以及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比例符合审美习惯和结构原则。

例如:“柳、司、匡、制、各、草”。

4、参差错落,突出主笔。

点画的搭配组合不能整齐划一,不同的笔画其长短、轻重、大小各不相同,相同的笔画其长短、轻重、大小也不能一样,应有主次。主笔在一字众多的笔画重,最为长大突出,处在重要的地位,是结体重起决定作用的笔画。其余是次笔。

例如:“未、先、拜、尤、集、右”。

5、外紧内松,有张有弛

是指字的外轮廓一般较为方正饱满,没有过于突出伸展的笔画。相对来说,里面的空间较为舒朗。

例如:颜体:“行、何、食”。

柳体:“行、何、食”。

6、形态变化,生动多姿。

形态变化是指结构造型虽有一定规则,有一定的形态,但其形态只要在不改变字的意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结构造型的美学原则,自出新意,改变古人的程式。

例如:“林、曹、昌、茂”。

三、颜体楷书结构练习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颜体楷书临创练习

五、作品欣赏。

扇面、对联、条幅、中堂、斗方、横幅。

六、临创作前准备:

1、书写的主要内容。(可以是文章诗词,格言警句等等健康向上,吉利祥和的文字等,都可作为书法作品的内容。)

2、颜体楷书集字、拼字练习

3、生宣纸。结合书写内容设计书写形式

4、印章和印泥。

七、出示范作:

八、要求: 实践创作:(在下边的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

九、总结课堂:

①表扬好的作品和学生;
对优秀的要出示全班同学观看。

十、结束语

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颜体楷书的结构规律。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发现?同学们在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书法的样式或者说幅式有哪些?在创作时应注意什么?

握笔姿势儿歌:

小朋友,要注意,跟我一起这样做:
老大、老二对对齐, 手指之间留缝隙, 指离笔尖一寸远, 一拳、一尺记心间。

书写姿势儿歌:

小朋友,要注意,学写字,先坐正,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写一手好字,书精彩人生 ——《硬笔楷书入门》教学设计

莱西市经济开发区中心中学

设计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规范、端正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纵观我们学生的书写现状,却是不容乐观。很多学生的字潦草、不规范,更谈不上写一手好字。因此,开设硬笔楷书这一课程势在必行。本课为硬笔楷书初学第一课,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正确的硬笔书法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硬笔楷书的兴趣,增强对汉字艺术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题:硬笔楷书入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及执笔、运笔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正确的书法学习方法;

2、学习硬笔楷书基本笔画的特点、笔法,了解硬笔楷书的一些基本常识和审美方法,提高学生对于硬笔楷书的审美能力;

3、通过学习和练习,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感受中国硬笔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学习硬笔楷书基本笔画的特点、笔法等。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基本笔画,熟练掌握书写方法。

时:1-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范作、钢笔、纸等 学具:钢笔、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纸,一张是同学的练习作业,一张是XX同学的硬笔书法作品,大家看一下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张? (生答)

说说你对写字的认识,有什么困难和疑惑?(学生:我也很羡慕别人写的字,可是我总是写不好;
老师说我的握笔姿势不对,可是我总是改不过来……)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的困惑就不再是难题了。

(三)授课:

一、欣赏激趣:

师:我们先来欣赏几幅书法作品(多媒体课件展示),大家注意比较楷书与非楷书硬笔作品的不同,感受硬笔书法作品的特点。(配乐:高山流水)

(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中国硬笔书法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目标介绍: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写字姿势、执笔方法、运笔方法和基本笔画的笔法等。(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方向。)

三、学习探究:

1、写字姿势、执笔方法:

师: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是写字最基本的要求。不仅有利于我们青少年骨骼、视力的健康,还有利于发挥书写技能,提高书写水平。

●小组讨论:怎样才是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你在平时都做到了吗?如果没有,应该怎样做?

(学生常见的问题有:(1)执笔太低、太紧、太直。(2)大姆指在食指前面并且两指相碰;
大姆指压在食指上面;
大姆指不用指肚而用指甲右边贴着笔杆,食指过分弯曲。(3)虎口不呈圆形,而呈细长形。(4)掌心不虚,小指弯到掌心。(5)笔杆未靠在虎口处,较直,与纸面向右垂直。(6)手腕向内弯曲,呈扣状。(7)书写时,手腕空抬等。)

小组交流,学生谈自己的认识,多媒体显示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师生共同参照练习。

(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查找自己的问题,再出示正确的姿势、方法,师生直接参照练习,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1)正确的写字姿势:

1)头正身直:眼睛和本子距离一尺左右,头要端正,背要伸直、自然,向前微倾,切不可扑向桌子,躬身弯腰。

2)臂开肩平:两臂平放桌面上,两肘相对,左右一样,双肩要平,不可左右高低不同。

3)足安胸舒:胸与课桌要保持一拳距离,不能紧抵桌沿。要使全身各部位感到舒服,轻松、自然、灵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平放地上,不可并拢或一前一后,更不可交叠。

4)本子放正:写字时,本子不能斜放,从上到下书写,本子随之由下往上移动。

(2)正确的执笔姿势:

正确的执笔方法是三指执笔,五指并用。

1)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轻握笔杆,食指与大姆指相对不相碰,捏住离笔尖2—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

2)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

3)笔杆斜靠虎口处,笔杆向右下方偏斜,与纸面约45°。

4)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虎口要圆,执笔也不能太紧,特别是切忌大拇指压在食指上面,影响用笔的提按;
食指不能过分弯曲,以免影响三指关节屈伸的变化。

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

2、运笔方法:

师生一起分析运笔方法,教师总结:运笔方法是指书写点画时书写工具移动运行的具体方法,又称“行笔法”。

钢笔的运笔方法借鉴毛笔的运笔方法,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每一种笔画的书写都要按照这个方法。起笔、行笔、收笔等动作各有要领。

1)起笔。有露锋和藏锋两种。钢笔写字大都为露锋。只有个别笔画(如平捺或单独出现的捺)例外。起笔有作顿、轻作顿、不作顿三种,一般起笔有提有按、有轻有重。(教师示范讲解平捺的写法) 2)行笔。是运笔第二步。通常提笔运行。但行笔时不能简单地平拖而过,要讲究轻重快慢,提按顿挫,如人在行走时,两脚必须一起一落,随时结合着才能行走,提按动作也是如此,才按便提,才提便按。

3)收笔。回锋收笔多为重收笔,是完成整个点画书写的最后一步,有起必有收。收笔方式有两种:一是回锋收笔。笔锋行到点画尾处,不能直接提起收笔,而应放慢速度,稍作停顿,如垂露竖画应将笔锋向上回收;
横画则将笔锋向左回收。使起笔与收笔相互照应。点画含蓄,浑厚有力。二是出锋收笔。即笔锋直接顺势出锋,在空中收笔。如撇、捺、悬针竖等,锋芒外露,挺劲犀利。(教师进行相应笔画的示范指导)

如“横”则是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由于用笔有提按、轻重、徐疾的节奏,所以线条才表现出刚柔粗细的变化,字的结构就有了如同音乐、舞蹈等美的造型及韵律,字才耐看,有品味。(教师示范横画的写法)

(教师示范、多媒体展示,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笔方法,形成正确的认识,有利于下一步学习的开展。)

3、基本笔画:

学习了解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提、钩、折等。

多媒体展示基本笔画的图片以及书写视频,学生边看边可用手模仿比划。

(本环节学习可以先通过看图片及视频,对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和初步的练习,然后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细致地分解学习,方能有明显的效果。)

四、指导练习:

1、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适时示范,强调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的重要性,强调书写的速度、力度,笔法的运用等。(教师小范围现场示范,纠正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到位的进行书写。)

2、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强调用笔要“挺”、“准”。(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指导,有利于学生识错纠错,改正提高。)

3、学生继续练习,小组内互相指导帮助,选出组内最佳写手。(小组内自评、互评,可以使学生互帮互促;
评选最佳,则能很好的激励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

五、欣赏感悟:

继续欣赏硬笔楷书作品,提高学生对于硬笔楷书的审美能力,进一步激发书写热情,让学生感悟“写一手好字,书精彩人生”。

六、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的收获,结合自己的练习,说说对于硬笔楷书的认识。

七、课后作业:基本笔画练习,用硬笔书法的标准写一写自己的学习体会。

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对硬笔楷书写字姿势、执笔方法、运笔方法和基本笔画的笔法等的学习,使学生纠正了不良姿势与习惯,了解了硬笔楷书的一些基本常识、书写方法和审美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基本掌握了正确的硬笔楷书学习方法。对于基本笔画的学习,本节课只是一个开始,会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开展教学指导,学生还需强化练习,继续提高。通过学习,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书写热情,培养了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感受到中国硬笔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硬笔书法学习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写好字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成,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有责任言传身教、正确引导,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写一手好字,书精彩人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毛笔字中字结构的正确书写和笔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与竞赛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体会汉字的优美。

3.培养学生的书法素养,提高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继承和发扬书法文化,培养更多书法特长学生,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横折的写法。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中字的结构和笔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复习之前学过的横折的写法,出示教具与范字,让孩子们认真观察,启发孩子们如何找出中字的结构特点。

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调动其积极性,引出本节课内容————中的写法。

二、新课讲授

1.对比分析:通过观察分析,让孩子们说出自己平时写的中字和老师出示的范字之间的差别。培养孩子观察分析的能力,并初步了解中字的结构。

2.寻找方法:通过对范字结构的观察和中字中出现笔画的了解,

让孩子们四人小组进行讨论,用已经掌握的基本结构规律和笔法特点归纳出中字的结构和书写时笔法的运用。培养孩子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探索新知的满足感。

3.总结提炼: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出中字的结构特点和用笔方法,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发现知识,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成就感。

三、互动练习

1.教师在黑板上复习竖折的写法,让学生跟着老师用手来比划,注意其笔锋的变化。

2.出示古帖中的中字,教师做临摹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结构特点和每个笔画的用笔方法。

3.学生练习。让学生在毛边纸上进行书写,练习时强调坐姿和握姿,注意中字特点和运笔方法。对部分学生手把手辅导。

四、及时反馈

1.在孩子们书写练习一段时间后,通过老师的巡视与观察,找出孩子们在练习时存在的错误,并及时在黑板上做出反馈、引导和更正。这样做能在孩子们书写错误的第一时间给予正确的指引,并督促孩子改正,及时纠正孩子们的错误能让孩子们更好更快的学会竖折的书写。

2.在反馈与更正之后进行第二轮的练习,这样能让孩子得到更大的提高。对古贴的临摹,能让孩子们对毛笔字书法有一个更真实的解读,同时也可以慢慢培养孩子们读贴读字的良好习惯。这才是一个书法老师真正要教给孩子们的东西。

3.反馈再练习。将评价贯穿于整个书写学习中去。

五、展示评价

以自评、互评为主,师评为辅。

自评,可以让孩子正确实认识到自己在书写练习时的状态,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和读贴读字能力,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互评,在自评的基础上多鼓励孩子们进行互相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建立起孩子们良好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其他同学身上发现更多的优点学到更多的东西。这也是培养孩子良好读贴读字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师评,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及时正确的评价,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应为更多的鼓励与表扬,去激励孩子们更好的学习书法。

六、拓展延伸

让孩子们在课下继续熟悉中字书写特点和笔法的运用,并在自己的字帖上找出一些中字进行对比观察,分析其用笔方法,更深刻的体会毛笔字中不同的用笔方法。

快乐练字天宫格楷书教案

第一关:横竖组合法

第一课时

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书法老师,我姓于。汉子博大精深,关于姓氏“YU”这个字有很多种写法,比如说“于,于谦;
余,余秋雨。老师这个于被大家成为竿勾于,那它是有怎样的来历呢?下面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下,“于”出自姬姓,为周武王姬发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武王克商后,大举分封诸侯,其第二个儿子邘叔被封在邘国。据《广韵》所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第二子(有说第三子)于邘(故城在今河南省沁阳西北于邘邰镇),称于邘叔。后来,于邘叔的子孙就以国名为氏,有的姓了邘;
有的则去邑旁姓于,是为河南于氏,史称于姓正宗,得姓始祖。

同学们,老师的姓很有渊源吧?那么,同学们你们知不知自己的姓是怎么来的吗?今天老师就布置个任务,回家把自己的姓氏来源查一下,明天给同学们讲一下好吗? 好,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先看看大家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对不对?

1、坐姿:我们讲求3个一,一尺,一拳,一寸,那么什么是一尺呢,就是我们的眼睛要离本面一尺,胸离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2、执笔:我们要求3支手指执笔,拇指食指和中指,它们各自有自己的功能,拇指负责滑横,食指负责压竖,中指负责弹勾。拇指食指捏住笔,用中指的关节处在下面托住,食指不拇指要略低一点。离笔尖一寸要记住指实掌虚是。三指从外无名指小指向内弯曲,象螺旋状一样,手心可以拿个蛋。只有掌握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才能写出一手好字。就像盖楼需要砖瓦,音乐需要音符一样,比划对字来说非常的重要,比划是字的筋骨。那么同学们首先能想到什么比划呢?

咱们这节课就学习横和竖。大家翻开自己的比划练习本,横分2种,短横和长横(接下来介绍横和竖),

短横: 倾斜5°左右,末端收笔或者稳一些要停下来,不收笔的就叫提了,“一”

长横: 倾斜3°左右,或稍加平稳,长横后侧有顿笔45°“

”,它同时也是由两个节奏组成(

1、2)1要快速划过纸面2要稳的落下来一个小的顿笔。

垂露竖“

”由三个节奏组成(起笔有小的顿笔修饰,在向下走笔,末端原路向回收笔) 悬针竖“

”由三个节奏组成(起笔有小的顿笔修饰,在向下走笔,末端自然向下出锋)注意对学生的比划节奏练习!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几个字(二

王)上面的几个字是由短横、长横,垂露竖组成

长横用于字头起覆盖作用,在中间起承上启下平衡左右的作用,。

横与横的特点: 倾斜、平行、等距横画无论多少个,长横只能有一个。

横画无论多少笔,只有长横有顿笔。

横画无论多少个,长横只能有一个,横画无论多少笔,只有长横有顿笔。

二:

由长短横组成,短横倾斜5°左右,末端收笔或停顿下来,不要向上挑,长横在下起稳托作用。长横作为主笔打开宽度,角度稍平稳,将短横托于中间,结构为1:3的关系,两横之间的距离约为短横长度。

由两个短横一个长横组成,上方两个短横宽度一致,倾斜平行,倾斜角度5度左右,底部长横展开,可稍平稳,将上方短横托中间部位,短横与长横呈1:3比例关系。三横间距相等。

工由长短横与垂露竖组成,垂露竖的写法为3个节奏,先顿笔,然后用力向下运笔,最后末端按原路收笔回锋,末端似露珠。工字是一个扁字,所以竖不能过长,短横倾斜,竖从短横中间垂直下来,长横与短横平行,或是短横可倾斜稍大,但长横一定要平稳下来,长横与短横呈1:3关系,竖将长横等分,除后侧小顿笔外。组字:土、干、贡、江、红、抗、杠、功、攻、巧、项、巩

王 王前两横等长,竖从中间穿透,竖要短,长横打开主笔,将短横托于中间,竖将长横等分,短横与长横呈1:3比例关系,前两横倾斜、平行、等宽,三横间距相等。组字:

好,大家写的都非常的棒,作为奖励,大家猜猜字谜,猜对的有积分

1、出口成章。(打一字)吝

2、火烧横山。(打一字)灵

3、有意无心。(打一字) 音

4、半阴半晴。(打一字)明

5、勿挂心上。(打一字)忽

6、乘人不在。(打一字)乖

7、半硬半软。(打一字)砍

丰 字中有竖竖要长,悬针垂露均可用,笔画少时用悬针,笔画多时用垂露。

两竖相遇,有区分,左竖短用垂露,右竖长用悬针。

丰注意三横要点与王相同,由于竖要从三横中间穿透,所以三横之间的距离稍近,倾斜、平行、等距不变,注意竖是上方露头稍小,下侧延伸要长,下侧竖的延伸是上方竖露头的三倍左右。

写法相同,每一笔的起笔都在上一笔中心的部位

例:证、政、征

第二关 框字组合法

第二节

这节课我们讲框字结构,框分两种,内收框与垂直框,内收框(口,田)瘦长框(日,自贝)国字框(垂直框)

折画:写折画很简单,转折处用小圆角,每一边走直线,直线转折是关键

撇画:写撇画都一样,长短弯斜要适当,收笔都要撇出尖,仔细观察才漂亮。

横斜竖直钩要猛,直线构成汉字形

撇画一般有四种:“平撇、短撇、斜撇、竖撇” 还有一种特殊的叫弧撇,用于贝字,见字。

平撇用于字头略带弧度,角度平缓,向横的出锋,由两个节凑组成 “

禾 短撇用于字的左上方,角度略微立起,也是由两个节凑组成

向 斜撇也叫长撇用于大撇大捺,缓慢出锋,由三个节凑组成

竖撇,起笔是竖,末端出锋,前两个节凑是竖,第三个节凑撇向左打开出锋“

”月

看一下今天要学的几个字

上面的字由短撇,短竖,折画上加个钩,弧撇,长点及长竖组成。单讲一下竖,竖作为最后一笔要往长了写,上面露头短、下面露头长。

延伸:字中有框,框有大小,分为梯形框,上宽下窄:口、田、向、白

日字框均为瘦长框:日、目、自、贝

国字框也称大框

:冈、同、国

还有一种不属于上侧一类的,比日字框大,比国字框小。如:用、周 口诀:

写字框:写字框不用慌,左竖短,右竖长,里面部分稍靠上。

:昔日为富家翁,此日天为累加头,拖下脚来为甲长,伸出头来不自由,田安新上常思过,田局当中虎(慮)不休,当初指只说因为福。谁知田多纍之愁。

字的知识点

左竖短,向里倾斜,横折从竖下方起笔,折内收与左竖倾斜角度对称。短横从竖上一点封口与右竖略超出一点,不要超过上方的转角处,左竖上下留头,左侧包含右侧。整体描一下笔划外侧边框线为一个正方形.例 :吃、喝、叶、唱

左竖短,右竖长,横折钩从竖上方起笔。左右内收一致,里侧十字写中间或略微偏左。里侧横画左右不挨,竖画上下相接。短横封口从左竖的末端到钩的位置,下方不留任何开口,整体是上宽下窄,描边框还是一个正方形 例:由、甲、申、伸

日:属瘦长形,先写左竖,横从左竖上方起笔,里侧横挨左不挨右,右侧留有空隙,短横封口,三横之间倾斜、平行、等距。

例:目,月

贝:还是瘦长的、先写左竖,依然留有透气口,横折起笔左竖上,下方人字打开宽度,撇为一个弧撇“

”可以延伸成一个圆形,从上1/3中点处贴左竖向左边打开。右边捺变长点,贴右竖点,撇高捺低或是撇捺平齐。

例:贞 贡 见 则 财

贝:还是瘦长的、先写左竖,依然留有透气口,横折起笔左竖上,下方人字打开宽度,撇为一个弧撇“

”可以延伸成一个圆形,从上1/3中点处贴左竖向左边打开。右边捺变长点,贴右竖点,撇高捺低或是撇捺平齐。

例:贞 贡 见 则 财

第三节

冈:左竖短,右竖长,属国字框结构,先写左竖,横从竖上方起笔写横折钩,开口保留,钩直钩尖钩猛,最后是撇和点,撇在上,点在下,点穿过撇的中心位置。撇点整体在框的中心偏上。

同:左竖短,右竖长。属国字框结构,先写左竖,横从竖上方起笔写横折钩,开口保留,里侧横与口,包括国字框的横,三横之间,间距相等,也可与左竖等高,或略小,右竖包含左竖,左竖正好在右竖中心位置

例:洞 桐

国:与“同”外框写法一致,里侧的王比单写时小,前两横相等,第三横略长加顿比修饰,注意第三横与左右两竖不相挨,在横上落一细长点,最后写一短横,下方封口不封死,横与横之间倾斜、平行、等距。

例:蝈

中:由一个扁口和悬针竖组成,先写左竖、横从竖里侧起笔写横折横略长、竖短,横从竖里侧写,左侧上下都稍有露头,左侧包含右侧。(特殊的)最后一竖从横的中间垂直下来,前边讲过的竖作为最后一笔,上方露头少,下方要长。

例:串 冲 忠 种 仲

向:短撇出锋,在撇的下方写短竖且内收,与竖的起笔一致起笔写横折钩,横斜竖内收钩猛,左竖短右竖长,下侧框整体呈扁宽形态,里侧的口也随之成扁形,同一方向的笔划注意平行

回:左竖内收,横折钩从竖的上方起笔,左右内收一致,里侧为扁口,占框的中心位置。最后短横封口,注意横与横之间平行、等距。

第四节

习: 先写横折钩,里侧点的起笔与横的起笔一致,提在外,点与提不要交叉。钩的方向是横起点。

句:短撇出锋,横折钩从撇的下侧1/3处起笔,里侧口稍扁,左侧不超过短撇的末端。口在横折钩的中心靠上完成。

刀:横折钩,倾斜、内收、钩直钩尖钩猛,弹钩的方向为横起点,里侧短撇从横的正中心的位置起笔,注意撇不甩出横与钩的外侧。钩是最低点。

办:上方没有笔画了,所以撇露头要少,在横折钩的中心位置写左右两点,散开间距不要过远,要匀称,两点由原来的八字点改成左点向有连带,先重后轻,右点不变。

为:先写点后写撇,点低撇高,交于一点,横从点与撇的交叉点穿透,注意前侧处延伸短,后侧处延伸长,接近于前侧的两倍,最后一点与起笔点就像一条线断开一样,最后注意里侧短撇与折钩接近于平行。

第三关同类归纳法

第五课

汉字有两大主笔,横向和纵向,一定要找到主笔,让主副有对比

内收的横折钩与撇的搭配,撇与竖弯钩的搭配,横竖与横竖撇捺的组合。

前边学了横、竖、撇、捺、折、及横折钩,今天我们学一下捺及竖弯钩的写法捺分两种有斜捺、平捺:

斜捺“

平捺“

口诀:学写捺不用怕,倾斜下沉右下滑,有斜捺有平捺,应用角度有变化。

独体结构:独体结构的难点,平衡均匀最关键,有时收,有时放,独立成型要稳当。

口诀:先写竖画右转弯,地步横画不宜短,钩画之前要稍停,钩尖用力向上行。

斜钩:向右下方略带弧度,然后向上弹钩

八笔画是关键除撇捺以外走直线,特殊笔画特殊待,这个斜钩要除外。

口诀:

独体结构:独体及认购时难点,平衡均匀最关键,有时收,有时放,独立成型要稳当。

八笔画并不齐,增添笔画来迁移

看一下今天要学的字

这些都是由横折、撇、点、竖弯钩、竖、捺组成,竖式最后一笔要往长了写,撇捺做为主笔要打开宽度。

引申的小故事:

舌:从前有个县官,写字十分潦草。这天他要请客就慌忙写了一张菜单让吓人去采购。

眼看吃饭的时间就要到了,可吓人还没回来,急的县官满头大汗。正在这时之间吓人带着一群人急匆匆赶着几百头猪走进衙门。县官闻着满屋的臭气,大发雷霆,喝问道,我让你买猪舌,你买这么多猪回来干什么?吓人慌忙解释是你让我买猪千口的呀?我好不容易才买到这几百只,喏,纸条上不清清楚楚的写着吗?县官结果纸条一看,顿时傻眼了,原来他把字写得太潦草,竟将舌写成千口。

字的知识点

人:斜撇略短一些,斜捺从斜撇一半落笔,自然出锋。撇短捺长,收点一致。

例:大 认

大:在人字的基础上加一横,短横倾斜,在中点处竖撇,竖撇也稍微倾斜一点,从横撇交叉点斜撇捺。

例:太 犬 天 夫

午:在短撇的中点1/2或下1/3处写短横,下面长横把短横托中心。两横间距不要过远,从中点处(短横)写悬针竖。

例:许不出头是“午”字,出头就变“牛”字了。

朱:在“牛”字基础上加撇捺,竖为垂露竖,应为它不是最后一笔,第二横比第一横稍微长一点,突出撇捺,撇起笔在横竖交叉点位置,捺起笔在捺上。

儿:由竖撇和竖弯钩组成,两侧距离不要过远,竖撇不要过长,竖弯钩起笔比左侧撇稍高一点,末端平齐或超出一个圆角,竖长横短。

例:几 凡 允 充

兄:上方口写法不变,儿写在口中心,儿撇不超过上方口太多。竖弯钩把上方托起,竖短横长。

例:兑 脱 税

第六课

古:长横倾斜,后侧顿笔,口写法不变,上宽下窄,落横的正中心,比例1/3 舌:上方是平撇,下方古把撇托在正中心,长横打开宽度,比例为1/3

例:甜 刮

电:由古文的曰与竖弯钩组成,与田字写法相同,在中间上下延伸加个弯钩即可,弯钩打开宽度,如同小船两端翘起,中间稍带弧度。

例:龟 绳 蝇

曳:在曰中点写斜钩,略带弧度,上方露头少,下方延伸长,在曰的钩的位置起笔写短撇穿过斜钩与曰紧凑一些。

例:拽、跩

皿:通常用于字的下方,竖短横长,竖向内收,里侧两竖要匀称,底横加长稍平,两侧等长延伸。

血:先写短撇,在短撇的下方写短撇,两竖内收。

第七课

中:由一个扁口和悬针竖组成,先写左竖、横从竖里侧起笔写横折横略长、竖短,横从竖里侧写,左侧上下都稍有露头,左侧包含有侧。(特殊的)最后一竖从横的中间垂直下来,前边讲过的竖作为最后一笔,上方露头少,下方要长。

例:串 冲 忠 种 仲

吕:两个口组成,口的写法不变,下面的口要宽一些,把上面的口拖中心。

夕:注意两撇角度不一致,第一撇稍立,在短撇中心起笔写横撇,撇稍长,稍平,点在长撇1/3处,与短撇不相连。

例:多 歹 残 外

名:在夕的基础上,加口,在长撇的下1/3斜竖内收,衡在竖的里侧起笔斜横折,短横封口,口要宽出夕的转角处。

例:铭

云:上方是二的写法,两横距离稍近,在长横的中点,写撇折(撇提)和点 呈三角形形状,折(提)与上方横平行,等距,等宽的。

例:坛 运

去:在云的上方加一竖,竖在短横中点,上下露头一样多

例:丢 却

引申小故事:

却:晋朝时,敦煌刺史派手下一名文官去外地出差,日程都安排好了。可这文官突然说昨晚做了一个梦,不知此行是凶是吉,刺史非常迷信,一听这话吓了一大跳,马上找个术士来解梦。术士来了请文官讲梦,文官说他在梦中正顶着月亮疾行,猛的窜出一条恶狼对自己的左脚咬了一口且撕去了一大块肉,指导梦醒以后,脚上还火辣辣的痛,术士听罢连声说不吉利,让他别出远门,否则刺史都会跟着一起倒霉,刺史一听决定取消此行。当晚捺文官悄悄给术士捎来一份厚礼,门徒不明白,就向师傅请教,术士笑着说古代月代表“肉”部左脚撕去一块肉,就是左边去掉一个月字,脚剩下是个“却”字,就是推辞的意思,他分明就是借占梦推却这差事,我何不乘机做个顺水人情。

第四关

重心均衡

第八课时

写重心均衡字时,最主要的一定要做到“垂直连线”这一大要点,这可使汉字达到平稳对称的目的

竖折折钩:横竖中间两个折,横画竖画均稍斜,每个笔画走直线,直线转折是关键;

垂直狐竖钩:起笔收笔一致略带一个均匀的狐度“

” 重心均衡例字:

万:长横展开,下方先写右,后写左,从中心起笔稍留顿笔的距离,右侧起笔是45º稍短,折在向下延伸要长,把整个字的高度延伸开,下方折收点与起笔折起点一致,撇从中心打开要短小,与折接近于平行,整体比例结构1/3 例:方

子:短横倾斜,折向里收到横的右三分之一的位置,下方竖是起笔收笔一致中间略带弧度,钩向上弹出,长横从折稍偏下的位置起笔,注意前方延伸长,后侧延伸短,顿笔结束。

例:孟 仔 孙

女:基楷的“女”撇长点短,中间90°,中楷与基相反,撇短点长大于90°,在上方撇的一半处写短撇穿透点女长横贯穿左右,垂直连线部位“撇的起笔点与撇捺交差点形成一条垂直线“

”女两点一线形似走道前脚低,后脚抬起,也就是撇高点低“

”例:娘 妈 好 如 姓

马:记住三点“头瘦、背宽、脚前伸”上方要瘦长,横短竖长,竖折折钩,折比横长,左上角留个马嘴,不与上方接上,马背的宽度是头的两倍,下方折收到上方头的圆角处在向上提钩,这样会形成一条垂直线“

”,底侧长横里一半外一半,不与后侧相连,两横三竖、平行,最后一点,头与下方高度一致“

” 例:笃 驰 骋

鸟:上方鸟头稍瘦一些,所以左竖是垂直的,还要留个鸟嘴的地方,中间点要点在中心,相当于鸟眼睛,其它与马写法相同。

例:鸡 鸭

第五关

主笔突出

定义:将汉字中的某个笔画或部位进行强调突出的方法(如:斜勾突出〈戈钩突出〉、中竖突出) 口诀:

点:写点画要多练,上面尖,下面圆,由轻到重画直线,长短斜平把握好。(倾斜接近45º) 宝盖写法:点左倾,横靠上,末端顿笔原路反回中心弹出钩 竖提与竖钩一样只是方向不同,提直,提尖,提直线

第九课

我:撇出锋,写横略长,在撇的中点过横写竖钩,在竖钩的中间写提,右侧戈钩上下突出,下侧出的比上侧多,在下1/3写撇,撇的末端不超过钩的底侧,最后在横右侧落一点。

例:哦,俄

成:先写横在横里侧一点的位置写撇,在撇的上1/3处写横折钩,“横与上方横平行,折与撇平行”,戈钩突出,在戈钩上写短撇,同样撇不超过左侧部位,最后落一点在横的末端上。

例:城 诚 盛

事:六横要平行等距,除长横外,其余五横等宽,横与横之间倾斜、平行、等距,长横两侧露的一样多,中间有竖,竖要长,下方竖要与上方倒山等高“

”。

例:争

有:长横短撇,因为下侧月为一个瘦长型,有高度(上方的长短取决于下侧的汉字,当下方是纵向瘦长结构时,上方横要加长,当下方是横向结构时上方横要短,撇要长),短撇从中点穿透,月在下方组字时,撇变为竖,而且与上方横距离不要过远,而且平行,把月放在横下侧中心。

例:郁 随 布 希

左:短横长撇,里侧工第一横末点与上边一横收点一致,起笔不要挨在撇上,第二横与撇末端起笔一致。

右侧要比前两横长。

例:茬

也:横折钩,横长竖短,横后1/3处写竖,上方露头多,下方少,竖弯钩在横前1/3处,竖短横长,上方露头少,第一竖高,第二竖低,露头就行,两竖把上侧分为三份。

例:池 他 地

民:有斜钩,斜钩要突出,但注意斜钩是一条直线不带弧度,左侧竖勾要稍短,中间横与竖钩不相连,向外延伸,末端超过上方扁口“

”,斜勾起笔从第二横中间起笔,斜钩长出。

例:抿

第六关

结构对比法

结构分多种,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均衡状态。上中下,左中右 等等

左右结构和左中右要分高和矮的变化,上下和上中下结构要分出宽和窄的变化

左右结构主要是对纵向进行突出,那么什么属于纵向(如:月、舟、木、竖、等等) 那么什么属于横向(如:

一、撇捺、竖弯钩、或上方有竖但被横截住的笔画“正”)

一、左右结构有四种状态:

1、一侧是框字结构时,另一侧要进行突出(如:扣、如、略、吃、睛、晴)

2、当一侧是纵向,另一侧是横向时,要对纵向进行突出(高),横向要小(矮)

3、当两侧都为纵向时,要左让右,也就是左小(矮)右大(高)

4、当两侧都为横向时,要跟据笔画的多少来定,多的占大(高),少的占小(矮)

5、左右结构也有均衡状态,也就是两侧都是横向出现时,而且笔画大体相等,我们就可以按均衡去处理。

6、在左右结构里,当右侧占竖时,右侧一定突出并加长,如当右侧是竖钩时,超出左侧一钩即可。 口诀:汉字的结构变化大,把握特点不用怕,左右结构两边站,收放自然才好看。上下结构要分段,上边紧,下边松,黄金分割才成功。包围结构并不难,只有包住才好看,独体结构是难点,平衡均匀最关键,有时收,有时放,独立成型 稳当。

左右结构:两点、三点言提手。工字提土,日山口,弓马王,竖心旁。贝石目,左耳上,这些偏旁左边站,只有写小才好看。

口诀:左右结构两边站,收放自如才好看。

字的知识点:

第十课

饮:左侧小偏旁,所以横稍短,横沟写在短撇1/2或下1/3处,接近“横钩”起笔处写“竖提”右侧短撇起笔略高于左侧,横略长于左侧,“横钩”中心位置起笔写撇,并与左侧“竖提”收齐,捺与左侧收齐或低于左侧。

的:左小右大,短撇出锋,竖短内收,横折钩起笔时左上方要留有开口,框内有横挨在左竖上,右侧保留空间,右侧顿笔出锋,在撇的末端写横折钩,在中间落一点,单点细长,它的整体要注意,撇与下侧是一上一下的结构。

林:左右相同的字要左小右大,木是横竖相遇,在横右1/3处写竖,撇写在交叉点,但不超过横的起点,右侧捺变点,(做偏旁时)“木”右木的横起点低于左侧横,竖还是偏右,但上下都超出左侧,撇从横竖的交叉点自然出锋,捺穿透竖从撇上1/3处写捺出锋。

例:淋 梦 麻

羽:左右相同,左小右大,写横折钩,在横里侧一点写点,在横的起点一致处写提,点提交于一点,点后提前,右侧写法相同,从第一个转角处写横折钩,上下都高于左边。

例:扇 翅

从:先写撇点,捺变点。然后再写斜撇,起笔略高于左侧的撇,捺从撇的中心位置起笔,捺从撇的中心位置起笔,末端出锋,收笔比左侧略低

第十一课

到:左侧四横之间,倾斜平行等距,短横倾斜,在横的中点写撇折注意折中提上去的,下侧土的横变提,右侧立刀,要长,长于左侧一个钩的长度。

例:钊 利 左小右大的,立刀写在中间。

材:“木字旁”写法,右侧横竖交叉在横右侧1/3处写竖,撇把左侧点拖住。

作:单立人,纵向,右侧也是纵向,两纵相遇左让右,短撇出锋,在撇中心落竖,竖不能长,撇长竖短,右侧,小顿笔向左下出锋,从中心位置写横,下方竖写横的中心或偏左处,竖上两横要写在长竖中心偏上位置,注意写单立人要撇长、竖短。

例:诈、昨

科:“木”字旁上方加平撇变“禾”字旁,斗两点倾斜一致,分布在“禾”横画上下,“斗”的横画倾斜并且把左侧三点托起,挨着两点写悬针竖,整体左小右大。

彩:左小右大的字,平撇,下侧三点,一点比一点高,左侧两点平行,第三点向回弹收,于第二点交于一点,三点匀称,下方木,横前长后短,竖在三点的中心写竖,偏横右侧,竖变短,

从横竖交叉点斜撇点,右侧三撇稍带弧度,前二撇平行,第三撇略超出,彩 把左侧包住,三撇起点一致,或前二撇起点一致,第三撇略超出

情:竖心为小部首,先写左点,再写右点,然后写垂露竖,两点在竖上1/3完成,而且起点一致,右侧三横平行,距离匀称,长横把竖心旁的右点“

”托起,下方月与上方短横等宽,尽量等距。

例:怕、惨、倩、请、晴

神:偏旁的写法:首点与横的末端对其,对应横的中心位置写垂露竖,在竖的起点处写末点。右侧“申”左竖右竖内收一致,悬针竖上伸下延。

第十二课

红:由撇折和撇提加一个提组成,第一个撇长,第二个撇短,与第一撇起点一致,提与第一撇或第二撇的末端一致都可,间距相等,工字写在左侧中间且长横缩短。

例:组 纲

汪:三点水“里外里”的写法,一三点起笔大体一致,二点稍靠外,三点间距匀称,分布呈弧形,右侧王的写法。

杨:木字旁写法:短横倾斜,竖画过横画偏右,横画截取竖画1/3处,撇基本平分横竖夹角,撇不超过横起点,捺变点,收笔与横收笔一致,整体左大右小。右侧横起笔比左侧略低,第一个折折到短横起笔处,第二个折折到超出短横的末端一点,竖内收向左上弹钩,最后两撇起笔等分横,第一撇稍短,第二撇稍长,且不超过下侧钩。

能:左大右小,左侧月是纵向,先写撇提点,上方略宽,起笔撇稍长,点的倾斜角度与撇一致,下方月撇变竖,放在上方的中心,右侧先写哪一笔都行,上下两竖对齐,下方横臂上方横略长,右侧在左侧中间。

独:先写撇,在撇的中点处斜入,在垂直下来,在中间写撇,两撇基本平行,右侧虫是小部首,也就是中的写法,竖要短,在下方写个平提和点,便是虫的写法了,左大右小,落中间位置 例:

初:左大右小,右侧放在左侧中心,偏旁的写法在“神”的偏旁基础上增加一点。

和:左大右小,“禾”字旁写法同科,右侧口放偏旁中心位置,

第十三课“

丁属于错位下沉字,与左侧部首总是一上一下的结构”

钉:短撇出锋,横从撇的中点写短横,第三横微宽,三横之间倾斜、平行、等距,且末端一致,注意第三横虽长,但起笔不要超过撇的末端,竖提从第二横中间起笔竖不要过长。右侧的丁是错位下沉的,丁的横起笔在左侧第二三横中间,竖钩偏横右侧。下方超过左侧钩的长度。

例:钟 铅 钢

灯:火是部首,左点低右点高,中间竖撇,在撇的下方落一点,点不超过撇,右侧横起在右点的下方,竖钩靠右,末端超过左侧钩的长度,错位下沉。

例:灶 炸

好:左右稍错位一些,左侧撇点打开角度约为九十度,短撇从左撇中心打开,不要超过点,提向上弹出,右侧”子”的起笔与提的起笔一致,下侧钩略微超过左侧。

即:左侧三横起点一致,距离匀称,竖提以第三横为中心,上下距离一样长,提到横的末端再写点,然后写横折钩,起笔对应左侧的第二横,最后写悬针竖,下沉。

都:“者”撇画起笔在第一横的收笔,长横收笔与下侧框右竖大体在一条垂直线上,“右耳刀”在者一半的位置起笔,悬针竖下沉。

动:左侧两横前靠,右侧对齐,其余同“云”,右侧有钩,错位下沉。

第十四课

左中右结构分两种区分:一种是中间大两侧小,另一种是中间小两侧大。

班:左中右结构,中间是纵向大,左右是横向小,王作偏旁底横变提,王 横一与横间倾斜、平行、等距,中间是竖撇上方露头少,下方多,两侧王高度一致,中间点与左侧第二横基本一致。

谁:小大小的字型,言字旁要小,横折提的竖画是直的,不能歪。中间单人旁的竖写在撇下1/3处,竖要长,右侧三横平行等距等长,最后长横在竖上方完成,右侧要长。

树:大小大的字型,先写木字旁,然后“又”字要小,最后写寸,竖钩下沉。

十五课

上下结构对比:

口决:

四点底:四点均匀散开,第一点向左,后三点向右,可一点比一点大,不可前大后小。

皿字底:上方要写小,主要靠底横打开宽度“皿”

心字底:卧钩先写左点向下按,斜入平走向里钩,右点写在钩外。

草字头:有两竖和横组成,两竖要上开下合,右侧竖可改为短撇。

宝盖头:点画要写在宝盖头的右侧,也不要写的太大。

诀:上下结构有字底,上窄下宽要托起。上下结构要分段,上边紧下边松,黄金分割才成功。

字头:

诀:写字头不用愁,应把中线足为轴。各个笔画靠边站,上紧下松才好看。

是:上方日是T形框,日在字头均为T形框。上宽下窄,下方横将日托于中心,因为下方有撇捺,横不要过长,在横中点写竖,竖要短,在竖中间写短横与上方平行,在左侧写短撇,捺长,捺从撇起点下处写,微留小头。

美:相对点左低右高,第四个横突出,长横把上方托起,下方大字撇要在竖的位置起笔,收点不要超过横的起点,捺变点,撇捺,不相连,且撇在上,点在下,四横之间倾斜,平行,等距。

例:羔 镁

要:上方西要扁宽,下方女把上方托中心,女撇短点长,大于90°第二撇从第一撇一半处写,撇在上点在下,最后长横贯穿左中右,打开宽度。

例:耍

家:宝盖要小,短横与宝盖距离不要过远,在短横中点写短撇,在短撇中点,写弧钩,下方二撇一撇比一撇长,三撇之间。平行,等距,右侧撇短捺长,所有撇捺都在弯钩一半以上完成。

例:嫁

恩:上方因的框同田,里侧大捺变点。下方心首先写左点,由上往左下按,卧钩斜入平出往里钩,第二点写在心中间偏上的位置,第三点写在钩相对应的位置,上下除左右两点,宽窄基本一致。

然:四点底出现都为上窄下宽,上方夕两撇平行,而且纵向运笔,右侧的撇稍高一些,与左侧基本平行,收点一致,撇捺不相连,捺变点,下方四点分布均匀,起点一致,几乎等大,把上方托中心(右侧横与左侧上第一点一致)然

例:热 烈

益:先写两点,左点低右点高,短横向上倾斜,下面是八字点,“皿”字框比上侧略款,长横突出。

第十六课(上宽下窄的字型)

军:先写短竖向左倾斜,横钩起笔和短 竖分开,下面“车”的长横不要超过“秃宝盖”的宽度。

空:“宝盖”第一点要在横钩的中心位置,八字点向左右打开,不能超出宝盖,工写在上侧的中心位置,不能超过上侧的宽度。

学:起笔两点平行,第三点向回弹收,与第二点交于一点,三点距离紧凑,宝盖头突出,子落中间的位置,注意子不要超过宝盖的宽度。

雪:短横,然后是“秃宝盖”的写法,短横中点起笔短竖,两侧写“平行点”(倾斜角度一致,

收笔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上方雨字头稍宽,倒山放中心,三横间距相等。

李:打撇大捺出现,突出撇捺,为字最宽的部位,把下面字包住一半,露出一半,即“大撇大捺,包一半,露一半”。子的长横不能超过撇捺的宽度。

岁:上宽下窄,山竖画平分底部,两短竖向里倾斜。下方夕字第一撇写在上方竖相对应位置,下方夕字体现高度,撇要向纵向延伸。

例:崖 多

常:“掌字头”中间短竖最高,两侧一点一撇,点低撇高,收笔一致,宝盖最宽,中心写吊,两竖内收一致。

第十七课(上下窄中间宽的字型)

春:上侧是三的写法,倾斜,平行,等距,前两横等宽,第三横微长,从横的中心向右顺着方向向外打开撇,右侧写捺,撇捺打开宽度,下侧日字写在撇捺中心,包一半露一半。

例:泰 奉

塞:主笔为撇捺,宝盖要稍小,与下方横几乎等宽,里侧先写两横在写左竖短、右竖长,写第三横与宝盖等宽就行,撇捺打开宽度,撇从左竖起笔,捺从右竖,下侧土包一半,露一半。上方四横处理成。平行、等距。

例:赛 寨

管:竹字头两撇平行,第二撇比第一撇起笔略高,宝盖稍宽,下侧两口上面一个横画稍短,整体放中心,横间距大致相等。

帝:点向右斜着站,下方短横,里侧相对点,左点在横的起点,右点在横的末端,中间宝盖要突出,下侧的巾字,两侧内收,横折钩的横与立字横平行,把三横的间距写成等距“

”,比例1/3,主副要有鲜明对比。

例:旁 市 立

意:上下宽中间窄的字型,上面是“立”字的写法,中间扁日略窄,下面心字底与上侧等宽或略窄。

这:文字,点悬在短横中心,捺变点的写法,点从撇的中心位置穿过,撇低点高,点不与横相连,最后写“走之”,平捺出锋,托起文字。

建:“先写里侧,多个横出现,注意平行,等距,只有第二横稍长,其余横几乎等宽,竖的下方要留一点,别将横写的太靠下,在长横处起笔写,横折折折撇的撇不要超过横起点太多,平捺要穿透撇把里侧字托起。

例:津 健

压:先写短横,在短横起笔处写斜撇,“土”短横不超过上侧横,长横超过上侧横,整体撇的收点最低。

庆:先写点,然后写短横,使点在横的中心位置,在短横起笔处写斜撇,里面是“大”字的写法。两横右侧收笔一齐,两撇末端收笔一齐。组字:庄,度,庙

巨:先写短横,然后写横折,再写短横,最后写横折,四横等距,上侧三横大体等宽,然后最后一横略长。组字:拒,距

用:左侧竖撇,横折钩与撇末端一齐或略低。中间两个短横既不挨左也不挨右。最后写悬针竖,不超过竖钩的长度。组字:拥,佣,甬

风:左侧是小弧撇采用画圆法顿笔撇出锋,短横倾斜与左侧弧撇不相连,横倾斜折要内收画圆,钩向里弹钩。撇点整体在中心稍靠上位置。,

如:凤 飞

楷书教学计划(共16篇)

楷书书法教案模板(共5篇)

石头书教学设计(共8篇)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共8篇)

网页设计 教学设计(共8篇)

相关热词搜索: 楷书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