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一、在科长的指导下,做好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
二、负责全院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工作。
三、负责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工作,并督促、指导各科室做好传染病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
四、每天对医技科室登记的传染病阳性结果进行自查,及时和主管医师沟通,确保传染病及时、准确上报。
五、每天查看出院病历中疫情病历的记录情况,指导每位医师规范记录。
六、做好传染病防治管理知识培训。
七、每月对传染病报告卡进行订正、统计、整理、装订、汇总。
八、每月对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进行考核、汇总,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预案
一、成立传病预防控制工作小组,并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关开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各项工作要求,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和各季节传染病流行特点制定和实施工作计划。
二、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由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小组主管,其他员工、幼儿家长有参与和配合各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责任和义务。
三、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度包括晨检制度、疫情报告制度、预防接种制度、消毒隔离工作制度等。
四、实行晨检制度,并对每天因病缺勤者、出勤但有身体不适者情况进行登记,同时督促病患师生到医院就诊。晨检工作主要由保健医、行政人员、班主任承担。
五、认真执行幼儿园消毒隔离制度。
六、实行疫情报告。一旦发现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或同一症状的师生、其他员工人数增多时,及时向当地防保所、医院防保科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以便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疫情报告工作主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
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进行。
七、实行预防接种工作制度。新生进行入园前预防接种查证、验证工作,并做好登记。结合各时期传染病预防重点,开展必要的预防接种工作,并做好登记和效果跟踪。避免集体接种,防止群体性不良反应(癔病)的发 生。
八、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分期做板报宣传,并要求家们不要带幼儿去公共场所,室内经常通风,服用中药板蓝根、大青叶等预防疾病,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少吃零食。
九、严格按照卫生保健制度,食堂、厕所等坏境进行清扫和物品清洁消毒;
教学场所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由任课教师负责。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患病幼儿、职工及密切接触者立即隔离观察;
并加强通风、消毒工作。
十、强化食堂管理工作。从业人员定期体检持证上岗;
严格操作程序;
餐具、容器彻底消毒。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措施
为保护全园幼儿的身心健康,维护我园的稳定发展,根据省、市有关加强幼儿园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园实际,将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形成工作常规。特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一、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保健室的医护人员、各班班主任、教研组长、年龄组长、保育员组长。
职
责:负责组织、宣传、预防全园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争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严守幼儿身心健康第一防线。
二、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防预措施
1、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责任部门:保健室的医护人员)
2、通过多种形式对幼儿、家长、教师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如:手足口、流感、流脑、水痘等,出好宣传专刊。(责任部门:保健室的医护人员)
3、利用健康教育课、游戏对孩子开展好以预防常见传染病为目的的健康知识教育。(责任部门:各班老师)
4、根据上级指示开展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根据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做好环境消毒工作。(责任部门:各班级老师、清洁员工)
5、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
6、按规定有计划地协作医疗部门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责任部门:保健室的医护人员)
7、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
教育孩子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责任部门:各班级教师)
8、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责任部门:保安)
三、畅通报告渠道
1、要坚持每日对孩子进行晨检,发现发热、头晕、呕吐、或手、足出现丘疹现象要求家长立刻带孩子到医院进一步诊治。
2、教职工生病被诊断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要及时主动报告传染病预防领导小组成员。
3、班级教师要坚持做好每日出勤登记,缺勤儿童要进行电话跟踪,做到发现疫情能快速、准确的向我园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成员报告。
四、应急处理方法
当发现传染病疫情时,班级教师要马上把孩子带到保健室进行隔离,医护人员诊断疑似传染病时立即通知其家长送医院检查治疗。如果是本园教职工出现疑似传染病,要立即去医院检查治疗。
五、跟进管理
1、保健室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幼儿、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并建立档案。迅速切断感染源,防止疫情扩散。要求班上保育根据质控中心的要求对出现传染病病人所在的班级教室或卧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迅速、严密、彻底、全面的消毒。
2,对住院治疗的幼儿和教师进行跟进,了解病情,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作好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3、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幼儿、同事前往探望。
4、当患者病愈要求回园时,需向保健室的医护人员出示医院出院证明或病历,经过经医护人员的同意后方可回园。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制度
一、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成立幼儿园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计划和方案,落实园长负责制及各部门相应职责,规范幼儿园传染病防治工作,确保传染病防治措施在校内实施。
二、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1、规定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保证传染病发病信息获取渠道通畅、及时。
2、幼儿园卫生保健老师承担疫情责任报告人,主要负责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收集、核实、登记、报告和分析工作。
3、幼儿园发生的各类传染病应及时填写报告,在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内上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主管单位。
4、建立幼儿园传染病登记专册,做好传染病病例的登记工作。
5、禁止瞒报、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三、加强幼儿健康情况检查工作
1、开展每日幼儿晨午检工作,掌握幼儿传染病发病信息,及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建立晨午检工作登记专册,做好每日晨午检记录并执行相关工作制度。
2、每周一次由卫生老师对全校师生健康、传染病发病及出勤情况进行巡查,并做好定期巡查记录。 四、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1)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采取及时、有效的隔离措施,并严格掌握患病返校幼儿传染病的隔离期限,同时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和必要的干预措施,严格控制传染病在校内传播。
(2)按照上级要求,健全和执行幼儿园消毒管理制度,实施预防性消毒和传染病终末消毒工作。
五、严格幼儿预防接种凭证入学制度,积极实施国家免疫规划要求,保证幼儿完成各类疫苗预防接种,提高幼儿免疫水平。
六、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对幼儿开展卫生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
传染病防控预案
一、目的
为有效控制传染病在我园的传播,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工作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以及市卫生局、市教育局的有关规定,以幼儿园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主体成立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三、领导小组
组 长 :园长——负责组织、协调、上报工作
副组长:保健医——负责医疗保障、晨午检、幼儿健康、卫生消毒落实及检查
组 员:各班级老师、保育老师——负责本班幼儿全日健康观察、缺勤追访及日常卫生消毒。
四、措施
(一)保健室
1、加强晨检: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重点检查幼儿有无发烧、口腔疱疹和皮疹等,如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幼儿,立即通知家长带幼儿到医院确诊;
一旦确诊为传染病,及时上报镇教委、区疾控中心。
2、加大宣传:利用EGD、宣传栏向家长进行有关防控传染病的宣教,培训班级保教人员加强消毒、检疫和观察,提高家长和班级保教人员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3、指导消毒隔离:指导班级保教人员加强班级各种物品的消毒;
督促疑似或确诊病儿在家隔离治疗,痊愈后,凭医院证明、经保健医检查,确认无传染性后方可进班。
(二)班级
1、开窗通风:班级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加强消毒:每日消毒班级如:空气、毛巾、水杯、门把手、水龙头、玩具、被褥、厕所等,必要时增加84配比,适当延长消毒时间。
消毒液配比:1:200(1份84消毒液,200份清水)
3、正确洗手:师生餐前便后都要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六步洗手法——手心、手背、指尖、指缝、大拇指及腕部);
保育老师清扫和消毒时要戴手套,清洗工作(特别是处理幼儿大小便)后应立即洗手。
4、观察护理:班级老师每天注意观察每位幼儿进餐时有无口腔疼痛、午睡前检查有无可疑皮疹,一旦发现可疑,立即通知保健医。保健医随时观察班级人员情况,有疑似症状及时上报园长,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上报、早治疗。
5、缺勤登记:检查班级幼儿出勤情况,因病缺勤者及时联系家长明确原因,告知家长送医院诊治并及时了解病情。
(三)食堂
1、个人卫生:食品加工人员应当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不露帽外;
操作直接入口食品时应戴口罩;
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
操作食品前,应用流水肥皂洗手消毒;
不穿戴工作衣帽入厕。
2、食品采购:食品定点(大型超市-家乐福、华冠)采购,并索要相应的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确保食品来源的安全、卫生;
不采购腐败变质、霉变及其他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
3、食品加工: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必须洗净;
荤菜、蔬菜应分池清洗;
禽蛋在使用前应当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食品加工要生熟分开,按生进熟出流程严格操作;
食品烹饪应烧熟煮透;
带皮水果进班前要清洗和消毒。
4、食品留样:每餐烹饪好的食品留样(250克)一份,存放在冰箱冷藏保存48小时,并做好留样记录。
5、餐具消毒:餐具的清洗、消毒、存放,必须严格按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程序操作,防止餐具消毒后的再污染。每餐餐后及时清洗餐具,餐前高温消毒餐具。
(四)家长配合
1、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 子流水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孩子处理 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2、进餐卫生: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幼儿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有条件最好高温消毒。
3、环境卫生: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请假制度:如果孩子不能入园,应及时向班级老师请假,说明缺勤原因;
如果孩子确诊为传染病,务必及时告知幼儿园。
5、及时诊治:如果孩子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和皮疹等相关疑似症状,应暂缓入园,并及时到医院确诊。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在家隔离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在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6、提高免疫:适当锻炼身体,平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
教育幼儿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
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五)上报程序
发现疑似病例:班长-保健医-园长-防保科-街道教委-区教委-区疾控
隔离措施:疑似患儿-保健室、隔离室、专用通道-通知家长-班级消毒-班级隔离、密切观察-排除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汇报(共5篇)
幼儿园传染病工作计划(共12篇)
幼儿园传染病工作汇报(共15篇)
幼儿园保健医生传染病工作总结(共16篇)
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岗位职责(共17篇)
相关热词搜索: 传染病 防控 岗位职责 幼儿园 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