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二年级律动课模仿动作《两只老虎》
辽宁省本溪市特殊教育学校 蔡巍 律动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模仿动作,《两只老虎》,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能准确做出动作,培养学生的协调性,提高模仿能力。
2.让学生有节奏地读歌词了解歌词大意。
3.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初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教学重点、难点:要求动作连贯、准确到位。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1.布置环境:小树林
2.老虎头饰、音乐《两只老虎》及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准备
1.学生律动进教室。(音乐:春晓)
2复习(1)韵律操,要求有表情自然并大胆表演.(音乐: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设计意图:调整呼吸,热身运动,检复基本步的跳法,为学习本课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老虎在森林中活动的视频,配轻音乐。) 师: 春天到了,在森林里有许多动物同学们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在森林里还有百兽之王。
(课件)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只老虎有什么特点?(课件) 生: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
师:这两只老虎尽管这样,仍然欢快地在森林中跳舞,今天我们一起学模仿动作两只老虎。
揭示课题>
2、欣赏音乐,读歌词,了解大意.(大屏幕呈示歌词,播放《两只老虎》的音乐,听力好的同学边听边看歌词感受韵律,听不到的同学看歌词和老师的节奏提示)
(1)师领读歌词,按节拍断句。
(2)学生汇报歌词大意,师小结。
3、学生试创编动作,表达儿歌大意。师激励性的语言给予评价。
4、教师完整地、有表情地示范舞蹈动作,让学生整体感知。
5、教师示范基本动作,逐步分解,引导学生学习模仿。 (1)预备姿势:身体面向1点,小八字步站立,双手在胸前模仿虎掌。
(2)各小节分解
第1—2小节右脚开始做娃娃步8次。
第3—4小节身体向2点原地小跑步四次,再向8点原地小跑步四次,同时双手握拳在体侧腰部位,前后自然交叉移动。
第5小节第
一、二拍,蹦跳步转向2点,半蹲,右手反叉腰,左手食指指向2点下方。第
三、四拍左手摸耳朵,面向1点。 第6小节第
一、二拍蹦跳步转向8点,半蹲。左手叉腰,右手食指指向8点下方。第
三、四拍右手成掌在臀部后,(手背向1点)自然抖动两下(模仿虎尾)。
第7小节身体转向1点,左脚踏一步,右脚勾脚落地,同时双手叉腰摇头两次。
第8小节右脚踏一步,左脚勾脚落地,左手叉腰,右手指向太阳穴穴位,打手语“奇怪”
6、学生自主练习,重点指导学生左脚脚跟点地,右脚膝盖弯曲, 上身挺直.
7、教师清唱歌曲(打手语),引导学生完成整个舞蹈动作.
8、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有表情地完整跳一遍舞蹈.
三、巩固与拓展
佩戴头饰扮演老虎,完整地再跳一边舞蹈。(引导鼓励两名扮演那两只奇怪地老虎,鼓励大家不排斥另类,和谐欢快地舞蹈)
《两只老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歌曲的学习的轮奏的学习,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2、感受和体验描绘动物的音乐,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懂得人要爱护动物的道理。
3、通过唱歌、游戏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树立学习音乐的愿望。
4、通过学习法国歌曲《两只老虎》,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音乐风格。
5.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二声部歌曲及轮唱歌曲带来的立体饱满、层次感的不同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参与各项音乐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带给人的欢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独特的创造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包括说节奏、轮唱等)
3、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展开听、说、唱等多元自主实践活动,感知速度、力度变化所塑造出不同的音乐情境及传递出的情感变化及轮唱歌曲带来的立体饱满、层次感的不同感受。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用有不同的速度、力度等形式演唱歌曲,展开对歌曲情境的想象。
2、能够准确地拍击二声部的节奏,增强合作意识。
3、能准确地唱出唱名。
4、学习巩固轮唱方法
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培养合作意识。
2.教学难点:轮唱。
3.教学方法:游戏活动激趣法、听唱及视唱法、教师示范引领法、学生合作体验法. 二.课前准备:课堂口号(音乐课堂,歌声飞扬,音乐无限,快乐无限。Yes!) a.语言卡农
1.师:同学们,大家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做个游戏,叫语言卡农。这个游戏需要大家学会用耳朵聆听别人控制自己,要懂得默契配合,能做到吗?
生:能!
师:静静观察教师里有什么东西?默默地记在心中。
师:(过一分钟)请同学们把看到的一一说出来,声音不要太大,注意语速。
提问:为什么会乱?(没有节奏,没有指挥,没有一起开始。)
师:现在由老师指挥,老师指到什么大家读什么,加上节奏,大家按节奏拍手。
师:(总结)学会聆听别人,控制自己,培养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和配合要默契. 2.语言卡农
师:这次老师先开始,等老师读到第二个词时你们在开始读,要重复同样的内容.(试一试,强调聆听,控制.)
生练习语言卡农,加上节奏,教师指挥.
3.总结:真了不起孩子们,这种轮读的方式会出现什么情况?注意到了吗?(置疑)生:不能一起结束.师:那大家想想为什么?
二.导入新课:学习卡农式二声部歌曲<两只老虎>.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26页,仔细观察,在<两只老虎>这首卡农式二声部轮唱歌曲中找出答案.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齐唱,加上表演,注意表情和形象,唱时注意强弱对比.
2.这次我们唱旋律家表演,边唱边观察答案,默记在心里.(学生观察第一声部) 3.学生唱二声部再观察. 4.提问:观察到了吗?怎么办?与以前的歌曲相比记谱方式有什么不同?小组可以互相交流.
5.教师讲解不同之处.
三.体验歌曲,学会简单的二声部唱法―――轮唱.
在这一环节我们目的不仅局限于让孩子回用轮唱的方式演唱歌曲,而且我们还力求渗透两点。
(1)、让孩子知道歌曲有很多演唱形式,比如现在接触到了齐唱、轮唱。
(2)、让学生初步体验声部之间和谐之美,为今后和声部教学打下良好基础,让孩子感受到音乐魅力。
1.解决难点
二声部开始空四拍
一声部结尾重复一次真奇怪 2.学习轮唱
要求:配合默契,节奏准确,声音不要太大. 3.拓展:加入三只老虎,四只老虎轮唱. 4.两拍后跟进轮唱. 5.加入节奏数板旁白.
四.师总结: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1.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动物;
2.在了解国外音乐法国民歌<还要睡吗>和法国童谣<两只老虎>的对比表现中,我们知道了在相同旋律不同速度力度下所表达的不同情绪.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思考:在相同旋律下相同歌词下,独唱,齐唱,还有我们刚学的轮唱在听觉上有什么不同? 生:轮唱形式听起来更加立体饱满有层次感.
师:这种轮唱形式要求大家学会什么? 生:聆听别人控制自己,默契配合,团结.
五.总结:歌曲演唱的方法有很多,为了增加歌曲气氛可以加入很多种形式,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共同学习.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web.5ykj.com/ying/46963.htm
二年级音乐下册歌曲《两只老虎》教学设计
兰城四小
赵争艳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掌握轮唱的演唱方法,并能创编歌词。
3、能视唱歌曲简谱。
教学难点:
轮唱方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
幻灯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引一引
师:(唱歌问好)同学们呀,同学们呀,早上好,早上好。
刚才老师唱的歌和一首歌很像,是什么歌?
这首歌同学们在还没读小学前就会唱了,今天我们要通过学习这首歌,学习很多新的知识,来,听一听。
二、听一听
1、听歌曲。
2、说一说:速度、情绪、拍子、节拍的强弱规律。
3、复习小节线、终止线、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
三、学一学
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会唱歌曲简谱,能用葫芦丝吹奏,注意音准和节奏。
1、小组合作学唱简谱,练习吹葫芦丝,
2、小组展示、评价。
3、跟琴唱简谱。
4、按节奏念歌词。
5、跟琴唱一遍,
四、唱一唱:
1、跟伴奏唱、表演唱。(2遍)
2、怎样唱好歌曲:
老师指挥,在演唱时引入音的强、弱和速度的快慢变化。(4遍)。
3、学习轮唱:
(1)师:刚才我们的演唱方法叫齐唱,现在两只老虎不愿齐唱了,住在上边的老虎说它先唱,住在下边的老虎在后唱,怎么唱呢?
学生讨论。复习四分休止符,老师讲解唱法。
(2)练习轮念歌词
(2)用轮唱的方式演唱(2遍:左右、男女轮唱)要求:声音和谐、学会倾听、控制音量。
五、玩一玩:
1、给方框内填歌词:小组合作填词。
2、小组展示。
3、这首歌还可以这样唱:老师编歌词范唱。
4、师:你们也会像老师一样编一编,唱一唱吗?
5、学生展示。
六、教师小结:
今天,同学们不但将这首歌唱得很棒,而且还会创编歌歌词了,你们真棒。
《两只老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两只老虎》这首歌曲是一首法国童谣,旋律简洁,优美,歌词生动、有趣,唱起来朗朗上口,也是一首儿童喜爱的游戏歌曲。
教学目标:
1、用自然、幽默的声音演唱歌曲《两只老虎》,并有感情地进行歌表演。
2、能听辨出《两只老虎》的演唱形式和齐唱形式的不同,能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歌曲的基础上二声部轮唱。
3、编创歌词、边唱边表演,培养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与唱歌相结合的合唱练习;
创编歌词 学段衔接:歌曲演唱形式 学科融合: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激趣导入
师:咱们班同学都非常聪明,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好吗?“说它是猫不是猫,体型它比猫还大,身穿一件花皮袄,森林之中它为王。”同学们猜猜它是什么动物? 2、介绍老虎相关的知识
师:你见过老虎吗?它长什么样?谁来说说? 二、齐唱歌曲 1、初听
师:在神秘的大森林里生活着两只可爱的小老虎。它们团结友爱,形影不离,听见我们这儿这么热闹,它们也急急忙忙的跑来了,我们快来欢迎它们吧!
师:这首歌都会唱是吗?叫什么名字? 2、引出歌词
师:这两只老虎可调皮了!它们经常在一起玩,比赛谁跑得快,还经常给自己喊口号: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
师:但是它们长得特别奇怪,老虎妈妈给它们取了非常有趣的名字,一个叫“奇奇”,一个叫“怪怪”。你们知道为什么老虎妈妈给它们取这么有趣的名字吗? (学生根据发言)
师:由于这首歌同学们在幼儿园早已学过,所以对这首歌曲都很 熟悉,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齐唱这首《两只老虎》,比比哪只小老 的声音最动听。
3、齐唱歌曲。(钢琴伴奏) 4、指名学生演唱(介绍这是独唱) 三、体验歌曲、学习两声部轮唱 (一)聆听、观察二声部曲谱找发现 1、聆听范唱,初次感受二声部旋律
师:一首好听的歌曲,总是会被人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传唱, 就象这首 《两只老虎》 我们刚刚进行了齐唱,接着又听了独唱, 现在我请同学们听一听另外一种版本的《两只老虎》,然后想一想它 与我们刚刚演唱的有何不同? 2、播放歌曲范唱,听后讨论。
3、简单介绍轮唱
师:这样的演唱就像是鹦鹉学舌,你说一句他学一句,最后同时结束。在音乐王国里这种形式被称为“轮唱”。
4、导入学习
师:今天,我们就来尝试一下这首带有轮唱的《两只老虎》。
5、出示歌谱,找出歌谱的特点,再唱一唱
师: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记录轮唱歌曲的曲谱与以往我们所学的有何不同? 6、观察歌片,生找发现
(两行的歌词相同,只是结尾处有一点不同,第二行多了四 个休止符 ,以往都是一行词一行谱,而这个是两行谱被一个括号连在 了一起) (二)跳格子游戏引入轮唱练习
师:这样的歌谱把老师也看糊涂了,幸好,虎哥哥悄悄告诉我, 这样的谱子是它和虎弟弟玩游戏时经常使用的地图,游戏的名字叫跳格子,和刚才的鹦鹉学舌的游戏差不多,同学们,你们愿意参加吗? (三)示范
1、讲解玩法这里是起跑线,这里分别是哥哥和弟弟的入口,虎哥哥先跳,到第三格时再和虎弟弟同时向前跳。
2、老师与一学生表演读歌词。 ①生当虎哥哥,师当虎弟弟。
师提问:虎哥哥明明先跳的,可为什么会和虎弟弟同时结束呢?
(生:哥哥多唱了一个真奇怪)
② 再来一次,师当哥哥,全体学生当弟弟妹妹 ,注意“跑得快—”中快要保持住两拍, ③学生自己扮演哥哥与弟弟练习一次,学生分组分角色练习 。
师:下面同学们要来当虎哥哥和虎弟弟的拉拉队,跟着跳格子的同学一起轻轻念, 并比一比谁的声音更轻巧。
(四)学唱轮唱版《两只老虎》 1、复听范唱
师:跳格子的游戏可真有趣,小朋友们,虎哥哥和虎弟弟还能边唱边玩呢。我们再来听一听吧。(播放范唱)
2、师指挥看歌词,生演唱,交换声部。 3、由老师指挥学生分组唱
师:
同学们,现在我们在心里跳格子,眼睛看着老师的指挥手势,用我们的歌声来玩跳格子游戏吧!不借助图片的帮助,试着在心中看教师指挥演唱一次 。
四、创作歌词:
1、交流
师:可老师始终有一点不明白,老虎明明是森林之王,可为什么还会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呢?同学们,你们猜一猜,它们为什么会受伤呢?
生:它们打架了,它们被猎人打伤了„
师:森林里常常会有猎人出没,也许下一次老虎会有什么地方受伤呢?谁能唱给我们听听?
2、启发学生创编歌词 3、各组唱一唱自己创作的新歌。
师:同学们想想,谁能用歌声唱给我们听听。(一直没有耳朵、一只没有鼻子) 五、德育渗透
师:看来,森林里可能常常会有猎人出没,危险时时都会发生,可怜的小动物们即使生活在森林里,生活也不能平静,连森林之王老虎的生命都受到了威胁。
你们知道吗?由于气候, 环境,人为等原因,老虎的数量正在极剧减少,逐渐走向灭绝,也许,过不了多久,老虎这种动物就会从地球上消失了,那时我们只能从电视或图片中回忆老虎的样子了,多可惜啊!对于人类拯救爱护老虎的方式有很多,做为小朋友,我们能做什么呢?让更多的人了解老虎,知道它们的处境,让人们产生保护老虎的想法,你能做到吗? 六、小结
师:我替老虎谢谢你们啦!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吧!
音乐《两只老虎》教案
活动目标:
1.愿意在教师的示范和鼓励下大胆地用肢体动作来表达歌曲。
2、尝试创编歌曲。
活动准备:
进场音乐《母鸭带小鸭》,两只老虎图片(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各部位可灵动的大象两只,小猫、小兔、小狗图片各两张。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母鸭带小鸭》
二、复习歌曲《两只老虎》
1.出示图片
师:“小朋友们,瞧,这儿有两只老虎,《两只老虎》的歌都会唱吧?快,唱给大家听听!”
师生共同练习第一遍
师:“刚才小朋友唱得真好,我发现有的小朋友还做出了好看的动作呢,让我们一起加上好看的动作来唱一唱,跳一跳吧。你们可以和老师做不一样的动作哦!”
三、创编歌曲
1.教师引导学生创编大象
师:“刚才两只老虎哪里奇怪?”
生:“没有耳朵和尾巴。”
师:“对了,真棒,我们这儿还来了两只大象呢!跟大象打个招呼。”
幼:“大象你好。”
师:“如果要把它们变成奇怪的大象,可以把什么地方变没了?”
生:“(1)、(2)”
师:“现在,它们变成了两只奇怪的大象。一只没有(学生:)一只没有(学生:)真奇怪,真奇怪!”
师:“真棒,唐老师忍不住想把它唱出来呢,我们来听听。”
师唱
师生一起唱。
师:“还可以把大象的什么地方变没了,让它们变成奇怪的大象呢?”
生:“(3)(4)”
师:“一只没有(学生:),一只没有(学生:),真奇怪,真奇怪。”
师:“小朋友你们也来唱唱吧?看谁最能干!”
生大声唱,教师可小声引导学生唱。
师:“真棒!小朋友们真聪明。瞧,我们班还来了一些小动物呢。看看都是谁啊?
教师一一出示小动物给学生观看,幼儿分别认识并说出小动物名称。
师:这些小动物也想请小朋友帮帮忙,想想看它们如果没有了什么,就会变奇怪了,然后再与好朋友试试,怎么把它唱出来。”
生操作,谈一谈、说一说
师:“好,小朋友们有没有想好?”(学生:)那哪组的小朋友想先来唱给我们听听的?(学生唱,一起唱)
师:“你们是把什么地方变没有的?”(学生:)
师:“那我们来唱唱看。”(边唱边做动作,一起进行表演)
师:“我们再来看看,你们是把什么地方变没有的?”(猜谜形式,学生做动作,让其他小朋友先猜)
师:“我们来唱唱吧。”
四、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把这么多的小动物变奇怪了,真棒。外面还有好多小动物呢,我们去瞧瞧,也把他们变奇怪吧!
爬山虎脚教学设计(共7篇)
狐假虎威优秀教学设计(共8篇)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共13篇)
词两首教学设计(共8篇)
两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设计(共4篇)
相关热词搜索: 两只 教学设计 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