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党团工作

拉丁舞桑巴教案模板2022

2025-08-31人已围观

拉丁舞桑巴教案模板2022
  桑巴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桑巴》,进一步认识了解拉丁美洲的多元音乐文化。

  2.通过对比欣赏,启发学生探讨拉丁美洲音乐是印第安音乐、欧洲音乐、非洲黑人音乐三种音乐的融合。 3.熟悉简单的“桑巴”舞步。了解热情奔放、粗犷豪迈的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音乐的灵魂。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桑巴”的音乐文化背景。 2.学习简单的“桑巴”舞步。

  教材分析

  桑巴是在巴西的旧首都里约热内卢发展起来的一种音乐形式,以黑人具有的强烈而丰富的节奏感为基础,大量地融进欧洲人的旋律和多声音乐的影响而产生。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地域的不同,有农村桑巴和城市桑巴的区别,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二拍子、大调式、短促的滚动性复合节奏。所用乐器有鼓、摇响器等。每年一度的谢肉祭是桑巴的大舞台,以黑人为主体的桑巴舞蹈活跃在巴西的城镇乡村。在平时,桑巴也是巴西民众喜爱的一种舞蹈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导语: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古巴黑人歌曲《依内妈妈》,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拉丁美洲,继续了解那里的音乐文化。

  二、欣赏《桑巴》

  教师导语:拉丁美洲音乐以其旋律的美妙、节奏的独特、和声的浓郁、色彩的丰富,呈现于世界乐坛。它无比的热情、充沛的活力、神奇的风貌,为世人瞩目。下面就让我们来体验那拉丁美洲音乐的灵魂——来自足球的故乡:热情奔放、粗犷豪迈的古巴“桑巴”和阿根廷的“探戈”吧。

  教师导语:首先让我们欣赏一段“桑巴舞”。

  教师操作:播放视频桑巴舞。

  教师讲解:桑巴(samba),起源于巴西,它是以黑人强烈而丰富的节奏为基础,融入欧洲的旋律和多声音乐而产生的。其特点:大调式、二拍子、短促的滚动性复合节奏。所用乐器有鼓、摇响器等。桑巴舞的音乐热烈,舞态富有动感,舞步摇曳多变,深受人们的喜爱。

  教师操作:播放《桑巴》音频。

  教师导语:让我们大家一起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学生活动:边听音乐边拍打节奏,学做简单的“桑巴”舞蹈动作,并随音乐跳舞。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欣赏乐曲《桑巴》,同学们进一步的了解认识了拉丁美洲的多元音乐文化。又通过对比欣赏,启发学生探讨了拉丁美洲音乐是印第安音乐、欧洲音乐、非洲黑人音乐三种音乐的融合。

  《感受桑巴的舞蹈魅力》

  课题:感受桑巴的舞蹈魅力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2班 授课时数:1课时 授课教师:邓少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巴西桑巴舞蹈的特点及音乐特点,了解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学生观察模仿、即兴创编、交流合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相互间的交流合作,能以积极地态度主动了解世界舞蹈,并进行相关的学习与体验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愉快的环境中,激发学生对世界舞蹈的学习兴趣,能对舞蹈的社会功能做出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桑巴舞动作特点,加深学生对桑巴舞蹈风格类型的认知。

  2、

  三、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舞蹈《天鹅湖》片段,营造课堂气氛。

  1.师生问好!导入语:相信每个同学对舞蹈不陌生吧!那么同学们知道老师刚刚播放的视频是属于什么类型的舞蹈呢?生:芭蕾舞。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世界上还有哪些舞蹈风格类型?生:现代舞,芭蕾舞,当代舞,流行舞,中国古典舞,民族舞。师:下面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舞蹈片段,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舞蹈是属于以上哪个舞种?生:流行舞森巴。师,讲解流行舞包括街舞、桑巴、探戈等。提问:刚刚表演的森巴与今天的课堂内容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在接下来的课堂内容中寻找答案。

  教学难点:学会借鉴桑巴舞的单一动作元素进行舞蹈造型创编。

  2、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感受世界舞蹈的魅力——桑巴舞! (1)观看图片了解巴西,观看视频,介绍狂欢节起源

  狂欢节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主要盛行在信奉天主教的国家。正式节期为“圣灰节”的前三天,因为教会禁止在大斋期内食肉和娱乐,人们就在进入之前狂欢数天,以图尽兴、过瘾。久而久之,演化成一个固定大众狂欢节。

  (2)观看桑巴舞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1> 桑巴舞动作主要特点?以腹部、腰部、臀部为主,反弹动作突出。

  2> 总结桑巴舞曲音乐特点?速度轻快,节奏十分强烈。

  3> 情绪?激情似火。

  3、学一学:学习桑巴舞的基本动作“眨眼睛”,亲身感受桑巴舞的动作特点。 (1)教师示范 (2)学生模仿

  4、课堂活动及拓展训练:

  (1)开发单一动作元素的创编,用成语的接龙形式进行4拍子的动作游戏;

  (2)小组交流合作,进行PK展示;

  (3)从学生的展示推荐四人比较优秀的动作中,整合为两个八拍的舞蹈小组合,进行表演和模仿。

  四、小结

  1、

  2、

  3、总结讲评巴西桑巴舞蹈特点;

  总结学生在课上能否达到了计划目标中的能力;

  作业:请同学们课后了解本市文化特征,运用单一动作元素编创出四个八拍的舞蹈小组合。

  一、教材资源分析

  《足球和桑巴舞的热土》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主题七的内容。本课以巴西的风俗习惯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对不同国家文化的了解,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因此本课的教学引导要素设计为:

  1、了解巴西的社会概况、人民的生活。

  2、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

  3、学会正确地看待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加强个人的辨证思维能力。

  二、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指导学生在了解巴西的社会概况、人民的生活基础上,进一步增进国际意识情感,形成并强化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意识。(体现主观性)

  2、知识与技能:从而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归纳资料的能力、解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行为与习惯:引导学生在小组中积极交流,并能深入探讨现状,养成运用知识和发现问题的良好习惯。(体现生活性)[=www.dawendou.com=]

  4、过程与方法:通过开展“走进巴西”的活动,引发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生用说、演、议等方式展现了解到的巴西资料,个人与小组活动交替,既拓展了知识也发展了创造力。(体现活动性)

  三、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开展“走进巴西”的资料收集与整理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巴西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

  2、物质准备:自制power-point课件,巴西国歌,地球仪,桑巴舞和足球音乐。

  四、教师引导方案:

  足球和桑巴舞的热土

  足球和桑巴舞的热土

  教学目标

  1.了解巴西的社会概况、人民的生活。

  2.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有关巴西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

  2.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教学过程

  1.导入。“如果从中国的东海乘船出发,向东南航行,就到了位于太平洋另一端的南美洲,国土最辽阔、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巴西,对于这个国家,同学们都知道些什么呢?”

  2.识图练习。在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上查找巴西的位置和范围,教师帮助学生在地图上看清楚巴西在南美洲的具体位置,与哪些国家相邻,有哪些大城市等。

  3.阅读与探究。阅读教科书第48页的课文和其他文字,欣赏照片和说明,教师将自己准备的材料提供给学生。

  思考:(1)巴西有怎样的气候特点?(2)巴西的环境和社会风貌有哪些特点?

  4.交流与讲解。学生根据前面的活动,充分展开讨论:(1)我所熟悉的著名的巴西足球队和球员。(2)亚马孙是怎样的一条河流?(3)巴西的桑巴舞和狂欢节是怎样的?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给予补充和讲解。

  5.自由讨论。阅读教科书第48页豆博士的话,可以分别就南美洲其他国家讨论,教师给予讲解和补充。

  6.教师总结本课,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要准备好有关巴西环境、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

  2.要准备好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3.教学中对巴西和其他南美国家的介绍,不要搞成地理知识介绍;

  只要侧重与比较简单的一般社会状况、特点就可以了。

  1 / 3

  家庭作业

  预习与探究关于澳大利亚的社会状况。

  评价建议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羊背上的国家

  教学目标

  1.了解澳大利亚的社会概况、人民的生活。

  2.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有关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

  2.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教学过程

  1.导入。“在世界七大洲中,大洋洲基本处于南半球,谁知道在大洋洲有哪些国家?其中面积最到的又是哪个国家?对于这个国家,同学们又了解些什么那?”

  2.识图练习。在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上查找澳大利亚的位置和范围,教师帮助学生在地图上看清楚澳大利亚在大洋洲的具体位置,与哪几个大洋连接,与哪些国家邻近,有哪些大城市等。

  3.阅读与探究。阅读教科书第49页的课文和其他文字,欣赏照片及说明,教师将自己贮备的材料提供给学生。

  思考:(1)澳大利亚有怎样的气候特点?(2)澳大利亚的环境和社会风貌有哪些特点?

  交流与讲解。学生根据前面的活动,充分展开讨论:(1)我所熟悉的澳大利亚著名的野生动物。(2)为什么澳大利亚有这么多独特的野生动物?(3)为什么澳大利亚被称为“羊背上的国家”?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给予补充和讲解。

  自由讨论。可以分别就大洋洲的其他国家展开讨论,教师给予讲解和补充。

  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2 / 3

  给教师的建议

  1.要准备好有关澳大利亚环境、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

  2.要准备好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3.教学中猤澳大利亚和其他大洋洲国家的介绍,不要搞成地理知识介绍;

  只要侧中与比较简单的一般社会状况、特点就可以了。

  家庭作业

  1.总结这一主题的学习内容。

  2.搜集有关灭绝动植物的资料。为下一课作准备。

  评价建议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3 / 3

  民舞舞教案模板(共16篇)

  活动拉赞助方案(共4篇)

  游戏拉新活动方案(共4篇)

  少年宫舞蹈活动方案(共4篇)

  舞蹈组合教案模板(共8篇)

  相关热词搜索:

  教案

  拉丁舞

  桑巴

  模板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