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调度、报表管理、数据分析、终端远程管理、票务管理、车队管理、结算管理、参数配置等环节。
3.2 货物运输管理模拟实验
运用本实验室配套的货物运输管理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多方位的实验项目,内容包括:集装箱码头管理、堆场管理、货物海运代理业务、船代业务、电子口岸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环节。通过该平台,模拟国际货运系统的各项作业环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本实验室还具备SQL SERVER、ACCESS等开发平台,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货运及物流系统的功能定位、设计,并最终完成所需的软件开发项目。
3.3 物流和供应链实验
现代物流工程是货物运输业务的延伸。鉴于我国经济发展对于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东南大学努力培养物流工程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展本科生的就业面,本实验室设立了适应于相关专业的物流和供应链的一系列实验项目,包括认识实验演示、系统流程分析、物流理论验证、物流系统设计等环节。应用Arena、AutoMod、LOGWARE、CAD、MatLab软件,学生可进行物流系统的分析、验证和设计。
3.4 载运工具运用类实验
本校交通运输专业,载运工具的运用以汽车教学实验为主。实验室配备有实验车辆、模拟驾驶仪、侧滑台、灯光仪、尾气分析仪、震动与噪声检测系统等设施,可进行相关课程实验、SRTP实验和本科生学科竞赛等实验项目。
表1 交通运输专业实验项目名称及其类型
实验项目分类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项目类型
客运管理模拟 城际客运组织管理操作实验 操作应用型
智能公交调度系统操作实验 操作应用型
城际客运运营线路设计及调度 设计研究型
公交运营组织策略实验 设计研究型
公交多线路间资源优化策略实验 设计研究型
货物运输管理模拟
集装箱堆场管理系统操作 操作应用型
集装箱运输管理系统操作 操作应用型
集装箱码头管理系统操作 操作应用型
货物海运出口代理系统操作 操作应用型
进出口贸易中报关软件的使用 操作应用型
仓储管理系统操作 操作应用型
船代管理软件的使用 操作应用型
口岸物流仿真模拟实验 基础认知型
物流和供应链
库存策略实验 理论验证型
分拣(运输)策略实验 理论验证型
选址策略实验 理论验证型
牛鞭效应仿真实验 基础认知型
汽车生产线物流仿真实验 设计研究型
供应链可视化仿真实验 基础认知型
物流中心虚拟规划设计实验 设计研究型
自动化立体仓库分拣仿真实验 设计研究型
配送中心分拣策略仿真实验 设计研究型
载运工具运用 汽车一般参数测定 基础认知型
汽车制动性能实验 理论验证型
汽车动力性能实验 理论验证型
汽车燃料经济性实验 理论验证型
4 交通运输实验室建设方案
研究型大学的交通运输实验室,既应围绕现有交通运输专业课程和实验教学体系而构建,又要具备高层次、多样化、开放性和创新性,使实验室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同时,能为学生的课外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项目提供条件,为师生提供有利于知识沟通和学术交流的优良环境。实验室建设的工作重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4.1 围绕目标,服务教学
实验室的规划和布局要紧紧围绕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实验室的软硬件配置要紧密结合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项目,布局清晰合理,主导方向明确。例如,以载运工具运用和汽车构造为主导方向的实验室布局,重点建设汽车实验教学平台,如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检测诊断、汽车运用等;以铁路运输系统为主导方向的实验室布局,则以铁路机车设备、信号设备和铁路运输组织为重点。
4.2 实验系统软硬件配置均衡,设施功能适宜
交通运输专业的实验系统既需要配备合理的硬件设施,进行相关的演示、操作、研究、功能设计等项目,也需要构建配套的软件系统,以及相对应的局域网络,便于进行流程仿真、系统分析、软件开发等实验环节。
4.3 确保实验室设施的维护保养
交通运输实验室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因此,必须在注重建设的同时,注重设备、设施及其软件的维护保养。应对现有的实验设施,建立合理的使用、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地操作,制定并实施维护保养计划。实验室每年应能得到一定的经费,用于设备的维护、保养。
4.4 实验室设施的定期升级
结合教学内容的不断优化和更新,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应定期升级,以便能跟上科技及经济的日益发展,与时俱进,持续为学生提供紧密结合当前科技发展需求的实验教学条件,实现实验室的高层次、创新性进步。
4.5 建设开放性的实验室
现代的实验室,应实践开放化管理,“服务于教学、科研,教学、科研提供实验室的实力”,通过实验室的高效管理与运作,打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为培养一流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东南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实验室构建工作,根据本校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交通运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层次和结构,近几年来,陆续建设了客运管理模拟实验室、货物运输管理模拟实验室、汽车运行性能检测实验室、模拟驾驶实验室、汽车构造实验室(共建),且日臻完善。同时,本实验室又配置了认识实验演示区,包括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模型、综合物流园区模型、立体仓库和堆垛设备、自动化分拣线(共建)等。学生在参观认识实验演示区后,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原理、操作、使用,可增强感性认识,深化理性认识。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实验室结构和功能见表2。
目前,我校交通运输专业教学实验条件还相对薄弱,实验设施有待进一步建设,为此,需要结合学科“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实验室建设,增添必要的仪器设备,以充实实验教学体系,以更好地开展设计研究性实验,进一步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
5 结 语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环节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所探讨的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层次,实验室的结构和具体功能及实验室建设的构想。
主要参考文献
[1]冯树民.交通运输工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2]毛海军,王苏芳,李旭宏,等.高校物流实验室的现状分析与改革建设方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8).
相关热词搜索: 研讨 实验教学 交通运输 体系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