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作文大全
小学写人作文教学设计
2025-08-17人已围观
小学写人作文教学设计
小学写人作文教学设计
作文训练要求:
一、知道什么人物的特点,人物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了解围绕人物的特点选择合适材料的方法。
三、通过读、思、议、写等方法指导学生怎样写好人物的特点。
作文训练重点:
指导学生怎样写好人物的特点。
作文训练难点:
怎样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来写好人物的特点。
训练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一、幻灯片若干张。
二、每人一份刻有一好一差两篇文篇的练习纸。
三、原稿纸一张。
作文训练过程:
一、导入:
(板书课题:抓住特点写具体)。大家都知道,在小学阶段,无论是人还是写记事,写景还是状物,都必须做到抓住特点写具体,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二、指导练习如何抓住人物的特点。
1、写人应该抓住人物的什么写具体呢?
板书:人物的特点
2、什么叫人物的特点?
3、一个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呢?
板书:品质 性格 爱好才干……
4、现在进行一个练习,想想这几段话分别写了什么事,各反映了人物哪一方面的特点?
幻灯出示:
1)牛顿在小学念书的时候,特别喜欢做手工。奶奶给他的零用钱,他总是攒起来买锯,买钉锤,买凿子,他整天忙着做手工,学习成绩不怎么好。
这段话写牛顿喜欢——-,表现了他---方面的特点。
2)亮亮又摇头又甩胳膊地哭起来,他哭了一会儿,用手揉着眼睛,断断续续地哼着,还不时地从手指缝里偷着,看大家是不是注意他,他的目光从妈妈身上移到姐姐那儿,一会儿又移到我身上,看到大家都若无其事地各做各的事,也就不闹了,自己拉着小汽车玩去了。
这段话写亮亮的--,反映了他--方面的特点。
3)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白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这段话写邱少云---,反映了他---方面的特点。
交流、汇报。
5、过渡:人物的特点是多方面的,我们作文时要从各方面去考虑,抓住一个人比较明显的某些特点,这样选择的范围就能扩大。
问:人物的品质,性格等方面的特点都是通过什么事情反映出来的?
板书:代表性事情
师:答得对,因此人们又把写人叫做记事表人。
6、记事表人一般有两种方法?
板书:一人一事 一人几事
7、幻灯出示练习:如果要写李明同学乐于助人的好思想,选择下面哪些事情比较恰当?为什么?
1)李明主动担负起保管教室钥匙的任务,每天最早来,最晚走。
2)小红春游时点心袋丢了,李明把自己带来的点心分一半给小红吃。
3)同桌同学考试时作弊,李明发现后立刻报告老师,老师教育了那位同学。
交流、汇报
8、要把代表性事情写具体,应该抓住人物的哪几个方面来写?
板书:外貌 心理 语言动作
三用读读、议议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抓住特点写具体。
1、练习外貌:
1)我们玩一个游戏,看谁能又快又准地猜中这段话描写的是我们班的哪一位同学?
幻灯出示描写本班同学外貌的两个片断(先出示没有抓住特点写的,后出示能抓住特点写的)
2)为什么第一个同学写的全班都猜不中,而第二个同学写的大家都有猜得中呢?
3)小结:记住,写外貌时要抓住人物特点去写,不要像一个同学写那样千人一面。
2、训练语言:
1)幻灯出示两段话,比较哪段写得好,好在哪?
a、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的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b、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他决定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抚养。
2)交流汇报后,齐读写得好的那一段。
3)小结:这段话抓住人物语言来写,写出了渔夫善良、体帖穷人的品质。
3、练习动作。
1)幻灯出示两组句子、看哪一段写得好,好在哪?
a、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b、在这万紧急的关头,董存瑞猛地一拉导火索。、
2)汇报、交流。
3)用“ ”划出好的那段中描写一连串动作的词,齐读。
4)小结:这段话抓住人物的动作来写,通过一串动作动作写
出了董存瑞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
4、练习心理:
1)出示两段话,看哪一段写得好,好在哪里?
a、遇到困难,他总是想办法克服困难。
b、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2)汇报、交流
3)齐读写得好的哪一段话,
4)看板书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都知道了写人必须抓住人物的特点,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才能把代表性事物写具体。
2、下发两篇文章每学生一份(一差一好)
多好的阿姨
(一)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和妹妹在街心花园里玩”捉迷藏”游戏。
突然,妹妹被石头绊了一跤,她的脚趾撞破了,血直往外流。我急忙把妹妹从地上扶起来,只见她的手脚都摔破了皮,伤口上还沾上了石渣和几块黄豆般的玻璃碎片。这下可把我急坏了,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
“登!登!登!”一阵硬底皮鞋触地脚步声由远而近。一个约摸二十来岁的阿姨朝我们跑来。她高高的个子,身着笔挺的西式服装,肩上披着时髦的卷发。“小妹妹,你怎么了?”一个温和的声音传到我耳里。我疑惑地看着她,当我回过身来,她已经抱着妹妹飞也似地朝医院方向跑去了。
我连忙追上去,我发现,她那漂亮的衣服上被妹妹脚上的血弄脏了一大块。
到了医院,她又是挂号又是找医生。等妹妹的伤口包扎好,她又领我们到药房取了针药,忙完了她才拿出一条雪白的手绢擦去自己脸上的汗珠。
不知什么时候,妈妈也找到医院来了,当妈妈知道事情的原委后,感激地望着这位素不相识的阿姨,阿姨微微一笑,把针药递给妈妈说了一声“再见!”回头就走了。
望着这位阿姨远去的背影,我默默地想:阿姨不仅外表美,心灵更美,她真是一位助人为乐的好阿姨啊!
多好的阿姨
(二)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和妹妹在街心花园里玩“捉迷藏”游戏。
突然,妹妹被石头绊了一跤,她的脚趾撞破了,血直往外流。我急忙把妹妹从地上扶起来,只见她的手脚都摔破了皮,伤口上还不知沾上了石渣和几块黄豆般大的玻璃碎片。这下可把我急坏了,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
一个阿姨跑过来抱起妹妹向医院跑去。待妹妹的伤口包扎好后才离开。
望着这位阿姨远去的背影,我默默地想:阿姨真是一位助人为乐的好阿姨啊!
幻灯出示思考题:
1)阅读二篇文章,分别用“——”、“~~”、“( )”、“==”、“ ”划出描写阿姨外貌、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的语句,并说说分别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2)这两篇文章哪一篇好,好在哪?
3、交流 汇报
4、汇报后小结:好在能通过描写阿姨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去反映阿姨助人为乐的特点;
反过来,好在能抓住阿姨助人为乐的特点通过描写阿姨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写具体。
板书:
==
五小练笔
1、导入: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小竞赛,看谁能用10分钟把这个练习做好。并能把刚才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上。
2、出示幻灯,读题:
我的老师
3、指名读读、评评、看看有没有抓住特点写具体。
写人作文教学设计
写人作文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练习写人,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
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3.交流、讲评作文,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学习重难点:
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
指导学生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
师:走进第二单元,我们认识了很多名人,有(尊重和爱护儿童的)的列宁,( 关爱儿童 ) 的高尔基,(善于思考)的李四光,(诚实守信)的宋庆龄,感受到了伟人的优秀品质。这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在我们的脑海中久久回荡,那么作者为什么能写的那么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呢?
2、学生交流反馈。
3、教师总结。
不错,作者他抓住人物特点来写。那么你能不能也向作者一样,使你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传神呢?那么让我们一起翻开31页的习作二。
二、明确要求,指导审题
小黑板出示习作要求:
(1)选择身边的一个人来写。
(2)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或特点。
(3)自己拟题,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三、开启思路,指导选材
(一)说自己熟悉的人
1、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熟悉的人有哪些人,什么样的人是熟悉的人?
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准备写谁?你要写他的一件什么事?你要表现他的什么品质?你要写他哪一方面的特点?(学生思考三、四分钟)
3、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围绕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自由畅谈。
4、全班交流介绍自己熟悉的人
(二)指导写熟悉的人 1、师:同学们可真是有心人哪!别看你们年纪小,可真懂得欣赏别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我们熟悉的人的特点在文章中表现出来呢?你能教同学们一招或几招方法吗?(生思考、讨论)
2、指导学文
师:这样吧,让我们再到老师准备好的两篇文章里去找找答案吧。(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两篇范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文章,这里有我们无声的良师益友。
3、学生认真阅读两篇有关写人作文,教师巡视课堂,并相机指点学生有效地自学。
4、师:如何才能把人物的特点写出来?同学们找到答案了吗?谁来给大家说说?
(1)指导学生进行外貌描写
①生:我懂得了写人要描写人物外貌。
师:写人物外貌特点,要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
(学生交流,此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的板书。)
②教师指导学生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人的外貌。(学生动笔写,教师巡视指导。) ③指生读习作,师生评议。
(2)指导进行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①生:应当注意刻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
师:可我们怎样才能刻画好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呢?(学生交流怎样写人物的语言)
教师总结:写人物的语言,不能只写某某说,要辅以恰当的动作、神态、姿势、语气或情绪,这样写语言会更生动形象,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点。
②可我们怎样才能刻画好人物的动作呢?(学生交流怎样写人物的动作) 教师总结:准确的动作描写,能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描写人物的动作,既要写出做了什么,更要写出怎么做的。首先,要精选动词,把动作写准确具体;
其次,要写出人物的连续动作,活现出人物的动态情景;
然后,尽力写出人物的动作细节,反映出个性风采。
(3)指导学生写事
①生:写人,没有典型事例可不行。
②师小结: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特点,必须用事实说话,必须借助一两件典型、新颖的事例来表现。“典型”,就是要有代表性,鲜明而突出,不能太平淡、一般:“新颖”,就是不落俗套,时尚而前卫,不能总写那些老掉了牙的事。
③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按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人一具体事情。
学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④指名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四、课堂总结:
要想写出人物的特点,必须选择一件突出的事例;
要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里活动;
要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我们写完作文以后认真修改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有位作家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我们写好作文以后,也要反复阅读,仔细推敲,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七、布置作业 将修改后的作文抄正。
板书设计:
外貌:容貌 身材 穿戴
我熟悉的一个人
语言
典型事例 人物品质
动作
荐炸不死的“陶瑞鑫”(350荐荐唉文,静
这“
个猫
人”
(700(600
(800
字字
字)作文 ))
作作
文
文
荐我们班的淘气包字)作文
荐令我惦记的人(500字)作文
写人作文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积累·运用二习作
设计思想
写作文是学生最害怕、最讨厌的一件事情,也是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一个教学过程,特别是农村学生对写作文更为难以下笔。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寻根究底总结出以往的作文教学都习惯按“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写作文——师生共同修改作文或教师单方修改作文”的方法进行作文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成效,但路总是很长,途中也有不少的磕磕绊绊,如写是写、改也改了,但学生对自己写出来的作文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分数高就好,分数低就差,不知为什么)因此,以写人作文这种文体设计这篇习作教学,其教学思路总体框架是:师生共同评析病例作文——师生共同总结——学生深入实践动笔写作——修改习作——评赏习作。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新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通过修改病例,明白了什么才是好词、好句、好文章并运用到实践写作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规律,动手写习作,让学生明白如何修改作文,如何写好作文。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在老师鼓励、引导下课堂处于师生、
生生合作学习的情绪高涨的氛围之中。
教学重点、难点
1、修改病例作文。
2、总结写人作文的规律及完成一篇习作。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一篇典型的写人病例作文。(有条件的发给每生人手一份或多媒体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身边有人吗?
生:(窃笑)有。
师:有你熟悉的人吗?谁?
生:我的爸爸、妈妈……
师:有你喜欢、讨厌、敬佩的人吗?(提问的过程侧重让学困生回答)
在课的开头通过简单易答的提问式谈话能激起学生开口说话,树立对课的兴趣。多提问学困生既不忽视他们,也换回他们一起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为下面的作文作铺垫。
二、修改病例,总结规律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你身边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人的作文。板课题:学习写人作文
在学习写人的作文之前让我们先看看这位小朋友的作文。(出示病例作文)
(一)全班齐读病例作文。
师:同学们读完这篇作文有何感觉?
示意学生先认真看不要急着说话。指名班上朗读较好的学生再把病例作文读一遍,并向学生提要求:认真倾听同学读,把你认为有毛病的地方或优美的句子用你喜欢的方式作记号。
(二)指名朗读病例作文。
1、课堂交流,指名交流
A、听完后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斟酌给学生一定的修改时间。并引导学生可带着这样的问题去修改“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修改——你为什么这样修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B、修改的同时也可以说说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可按“原来怎么写的——你觉得好在哪里”的顺序说出自己的理由。
2、总结规律
在评析这篇病例作文的过程中师生共同总结写人作文的注意事项,即1、拟个什么样的题目,可按人物性格特点拟题如:调皮的××、爱哭的××、幽默的××;
也可按人物品质特点拟题如:坚强的××、勤奋学习的××等方式来拟题。2、写人作文就是通过记叙与所写的人物紧密相关的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某些特点或优秀品质的文章,与写事的文章一样都写到事但不同的是写事是通过事情说明道理而写人是通过事情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品质。它的一般规律:a、要抓住具体的事写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质”也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质”或“一人多事多品质”;
b、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心理等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什么才是一篇好作文的条件,即1、有童真、童趣;
2、想象
力丰富;
3、有真情实感;
4、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5、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6、题材新颖等。
三、构思起草,写作文
同学们在你们身边有很多人,其中把你最想告诉老师的那个人按照总结出来的方法写下来给老师看。学生写作,教师巡视,对写作文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予以解决、指导。
四、学生自行修改和交换修改习作。
五、全班交流评出最佳习作在班上范读,激励成就感。
第五、第四环节,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修改作文的理解,也是为修改好这篇作文再做工作。
写人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通过修改病例,明白了什么才是好词、好句、好文章并运用到实践写作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规律,动手写习作,让学生明白如何修改作文,如何写好作文。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在老师鼓励、引导下课堂处于师生、生生合作学习的情绪高涨的氛围之中。
教学重点、难点
1、修改病例作文。
2、总结写人作文的规律及完成一篇习作。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一篇典型的写人病例作文。(有条件的发给每生人手一份或多媒体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身边有人吗?
生:有。
师:有你熟悉的人吗?谁?
生:我的爸爸、妈妈……
师:有你喜欢、讨厌、敬佩的人吗?(提问的过程侧重让学困生回答)
在课的开头通过简单易答的提问式谈话能激起学生开口说话,树立对课的兴趣。多提问学困生既不忽视他们,也换回他们一起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为下面的作文作铺垫。
二、修改病例,总结规律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你身边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人的作文。板课题:学习写人作文
在学习写人的作文之前让我们先看看这位小朋友的作文。(出示病例作文)
(一)全班齐读病例作文。 师:同学们读完这篇作文有何感觉?
示意学生先认真看不要急着说话。指名班上朗读较好的学生再把病例作文读一遍,并向学生提要求:认真倾听同学读,把你认为有毛病的地方或优美的句子用你喜欢的方式作记号。
(二)指名朗读病例作文。
1、课堂交流,指名交流
A、听完后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斟酌给学生一定的修改时间。并引导学生可带着这样的问题去修改"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修改--你为什么这样修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B、修改的同时也可以说说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可按"原来怎么写的--你觉得好在哪里"的顺序说出自己的理由。
2、总结规律
写人作文的注意事项,即
1、拟个什么样的题目,可按人物性格特点拟题如:调皮的××、爱哭的××、幽默的××;
也可按人物品质特点拟题如:坚强的××、勤奋学习的××等方式来拟题。
2、写人作文就是通过记叙与所写的人物紧密相关的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某些特点或优秀品质的文章,与写事的文章一样都写到事但不同的是写事是通过事情说明道理而写人是通过事情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品质。
写人的一般规律:a、要抓住具体的事写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质"也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质"或"一人多事多品质";
b、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心理等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一篇好作文的条件
1、有童真、童趣;
2、想象力丰富;
3、有真情实感;
4、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5、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6、题材新颖等。
三、构思起草,写作文
同学们在你们身边有很多人,其中把你最想告诉老师的那个人按照总结出来的方法写下来给老师看。学生写作,教师巡视,对写作文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予以解决、指导。
四、学生自行修改和交换修改习作。
五、全班交流评出最佳习作在班上范读,激励成就感。
教学反思
以上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在以下几方面:
1、自主性。学生是习作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何启发学生乐意写和学会写上。从以上作文教学设计来看,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修改、自主总结规律、自主领悟写法、自主选择作文素材、自主评赏过程。并且,整节课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了全体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维持、强化学生的习作兴趣上,从而实现师生互动的和谐共振。
2、规律性。小学作文教学必须遵循小学生习作的认知规律。以上作文教学设计,从"师生共同评析病例作文--师生共同总结--学生深入实践动笔写作--修改习作--评赏习作"几个环节的纵向联系来看,既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认识论原理。
3、开放性:从"学生修改病例--构思起草--评赏习作"这几个环节,老师只是课堂纪律的维持者,学生是课堂的主宰者,应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到的: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是新课程呼唤作文教学的开放性。
写人作文教学设计
一、启发回忆,确定习作素材
1.启发谈话,唤醒学生记忆的表象
教师可采用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经常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在这些人中,有你熟悉的人,有你喜欢的人,有你讨厌的人,有你敬佩的人……能不能把他(她)们介绍给老师呢?今天先介绍你认为最需要尽早告诉老师的那一位。你所要介绍的这个人的哪些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请你按要求写下来:(填表)最需要告诉老师的那个人。这个人给你印象最深的事情(可以几件)
2.分四人小组互议,相互启发,确定习作题目。 教师先组织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以上填内容,让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启发,并允许学生调换所要介绍的那个人。然后启发学生根据自己所要介绍的人,自拟习作题目。必要时,教师可提供一组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自拟题目时,教师要教给学生有关拟题的方法。如:可按人物性格特点拟题,可按人物品质特点拟题,也可按典型事例拟题等等。
二、读写联系,领悟写法规律
学生的习作素材有了,紧接着教师要通过抓读写联系,帮助学生领悟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
1.启发学生从学过的写人的课文中领悟写法。
同学们学过的课文中,有不少是描写人物的,想一想:在这些课文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同桌先讨论一下,然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2.引导学生从读过的优秀习作中领悟写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同学们在课外读了许多有关介绍人物的优秀习作,想一想:哪些习作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篇向大家介绍一下。
3.指导学生从习作“病例”中领悟写法。
把写人的文章写成叙事的文章,人物特点不鲜明,内容不具体,这是学生写人习作中常见的通病。针对这种情况,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篇典型的“病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1)启发谈话:最近老师收到一篇介绍人物的习作,老师看了不够满意。现在我把这篇习作带来了,请你们当小老师,给这位同学的习作提出修改意见,行吗?
(2)出示“病例”。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分小组(或同桌)互议,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篇习作所介绍的人物为什么给人留下的印象不深?
(3)引导学生归纳写法: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从学过的课文和读过的优秀习作,以及从刚才讨论修改的“病例”中,你认为要介绍一个人物,必须注意哪几方面呢?然后教师揭示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第一,要抓住具体的事写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质”,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质”,也可以是“一人多事多品质”。第二,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三、构思起草,修改完善
1.创设情境,激发构思起草的兴趣:
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都想把自己印象最深的那个人介绍给老师,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老师不可能听同学们一个一个来介绍。如果你们将自己最需要告诉教师的那个人写下来给老师看,不就行了吗?现在我们开展一次竞赛,看谁写得既快又好。在起草前先构思一下,然后再起草,凡能在40分钟时间内完成初稿的同学可获得“耕耘奖”。(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快速表达的能力)
2.学生独立构思起草,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3.对在40分钟内完成习作初稿的同学授予“耕耘奖”。没有完成习作初稿的同学可以继续写,已经完成习作的同学可以尝试修改。
4.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1)启发谈话:美玉是琢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你的习作初稿写好以后,通过自己的修改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你有信心把自己的习作初稿修改得更完美些吗?改得好的同学还可以获得本次习作的“百花奖”呢!
(2)学生自改习作。先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是否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3)同桌或分小组相互传阅习作,与对方商讨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然后根据对方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再次修改。
(4)课堂交流。指名交流时,教师可要求按“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修改的-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5)评议“百花奖”。先分四人小组评议,再进行全班评议。
四、指导评赏,成就激励
1.启发谈话,激发评赏的兴趣。
启发谈话:当你手里抓一把沙土放在太阳光下一照,就会看到点点金光。同样,各人的作文都有闪光之处,哪怕是写得不够理想的作文,也有一二句优美的句子或几个闪光的词语。
你的习作通过自己几次修改,一定有许多成功之处。请你将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读给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听听,和他们一起分享你成功的欢乐。如果你认为自己全文写得好,就读全文:如果你觉得只有某一片断写得精彩,就读这个片断。对评赏得好的同学,老师将授予“浪花奖。
2.示例评赏,启发自我评赏
教师先选择具有代表性优秀习作或片断组织学生评赏,然后分组交流自评,畅谈习作收获,分享习作成功的乐趣。
3.教师组织学生评议班级“浪花奖”。
4.创造发表条件,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1)将优秀习作或修改后有明显进步的习作装订成册,在班内(或学校同年级内)传阅。
(2)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寄给远方的亲人。
(3)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向学校广播站或学校画廊投稿。
(4)将班级中的优秀习作推荐给少儿报刊发表。
(5)当学生的优秀习作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后,教师可鼓励学生编自己的优秀习作集,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作文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评析] 以上作文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三性”:
1.情意性。首先,教师采用“迂回”的方式巧妙地向学生提出习作的要求,让学生领悟到“我需要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使学生有了宽松的写作心境,变教师“要我写”的外在要求内化为“我要写”的内在需求。其次,教师采用评奖、提供发表条件等多种激励措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习作训练的过程中受到情绪的激励、情致的唤醒和情感的熏陶。作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他们才能在自己的作文内容中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语言。
2.自主性。学生是习作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何启发学生乐意写和学会写上。从以上作文教学设计来看,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回忆和选择习作素材、自主构思起草、自主领悟写法、自主修改和评赏过程。并且,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了全体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维持、强化学生的习作兴趣上,从而实现师生互动的和谐共振。
3.规律性。小学作文教学必须遵循小学生习作的认知规律。以上作文教学设计,从“积累(生活和阅读)一构思一修改一评赏”几个环节的纵向联系来看,既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认识论原理,也符合学生习作由“感悟生活-理解表达-修改完善-评赏提高”这一心理规律。
《写一个人》习作教学设计
习作内容
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人的一件事,写个片断。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追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2.熟练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
作前准备:结合语文实践活动课,开展“我来夸夸他(她)”的活动。事先有意让学生回忆和收集童年生活中自己喜欢的小伙伴的某一特点的材料,然后通过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让作文和生活紧密联系,为习作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引出课题
前天,老师参加了我班举行的“我来夸夸他(她)的活动”,了解到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中,都结识了不少小伙伴。他们个性不同,有的热心助人,爱管“闲事”;
有的天真顽皮,活泼可爱;
还有的倔强,爱哭、爱闹……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根据小伙伴的特点,写篇文章来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二、出示要求,讨论理解 1.出示要求
在童年生活中,你一定结识了不少小伙伴。他们有的是你的同学;
有的是你的邻居;
还有的……你一定很了解他们,喜欢他们,他们做过的许多事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的一件事来写,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要通顺。
2.小组讨论,并完成填空
我要写的印象最深的是,要突出的人物特点是,选择的一个事例是。
3.大组交流
通过这一个环节,让学生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①写小伙伴的一个特点;
②用一件事来写;
③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要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三、提供情景,打开思路 1.播放录像
这是我们班秋游中的几个画面。(无声,给学生思维空间。) 让学生边看边思考:
①这次秋游中发生了几件事?
②哪件事表现了小伙伴的特点和品质? ③你选择哪件事来描写人物的特点? 2.交流归纳
①秋游中××同学收拾午餐留下的垃圾,体现她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的行为。
②××帮助邻校一位掉队的小同学寻找老师,反映她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通过这一情景,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选择材料,而且让学生懂得最好的材料是自己亲身经历而别人不知道的事,材料的真实、新颖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四、自拟题目,下笔成文
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大家可以更好地条理自己的“构思”。题目自拟,但要认真给自己的作文起个题目,老师也提供一些题目,但仅供参考。(《夸夸我的同学》《我心中的偶像》《任性的表妹》)
五、附:优秀习作:
夸 夸 我 的 同 学
每一次看到曹昀积极向上的手朝天举着,我都会莞尔一笑,因为曹昀以前不是这样的。自从快接近期末以后,曹昀变得更加积极了,而且也变得更开朗了。
有一次,在一堂因为没人积极举手发言而变得无聊乏味的语文课上,刘老师问问题,同学们有的好像知道,不想举手或不敢举手,或者不知道答案在桌子上愣着发呆。刘老师看到这样的情形,大发雷霆,吼着问:“只有这几个知道吗?!”只见曹昀鼓起勇气,举起了手。当时,我举着端正而向上的手,看看曹昀的手,简直就是差了十万八千里!我连忙对曹昀说:“把手举高点儿!老师才看得见!”于是,曹昀再次鼓起勇气,飞快地往上面伸去。老师看了,快手快脚地向曹昀走去,点了曹昀来发言。虽然曹昀以前发言吞
吞吐吐的,但是之后她经常发言,说话也变得很流利了。这就是曹昀突飞猛进的变化。
在上课的时候,她不仅仅很积极,而且在课间的时候,她也是很开朗的。
在课间的时候,只要是一群人在一起玩,曹昀都会参加,并且在无聊的时候她也会想出一种方法来解闷,比如说:抛手绢的游戏,或者是拿出一只玩偶来演玩偶剧…… 而且每天,曹昀都会笑,不管是哈哈大笑莞尔一笑、微笑、大笑,里面都含有开心、高兴的意思。也许,这也是影响她上课那么积极的原因之一吧!
我 的妈 妈
我的妈妈是农村妇女,她身材高大,干活任劳任怨。用奶奶的话说就是:干活不要命的人。在我的印象中,妈妈从没说过累,她总是有使不完的劲儿。
记得上二年级时,因为逃学,妈妈打我,她高高地扬起巴掌,瞪着眼,一幅要打我的恶狠狠的样子,在我惊恐的仰望中,妈妈那么高大,厉害。
现在妈妈已四十多岁了,身体依然健康,天天做饭,拆洗一家老小的棉衣棉裤,再一针一线的缝补,一天忙到晚。
大年初二,难得妈妈有空,我和妈妈到超市买衣服。
在上电梯的时候,妈妈扶着电梯的扶手,胆怯的把脚抬起又落下,几次都不敢踩上去。我赶紧拉着妈妈的手,妈妈就像小孩子一样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每次上下电梯,妈妈和我的手都紧紧的握在一起,我鼓励妈妈,“没事,大胆把脚放上去,别害怕”.也许是因为我的手,也许是因为我的话,妈妈一次比一次大胆。
在和妈妈紧紧握着手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妈妈老了,那曾经天不怕地不怕的妈妈,也有胆怯和无助的时候。曾经在我眼里高大的妈妈,背有点驮,走路时,腿脚已不再利索,平时没有留意,妈妈脸上的皱纹那么深那么多。
不过我也觉得很欣慰,我长大了,我也能给妈妈支持和温暖,就像妈妈曾经给我的一样。
我想对我的妈妈说:“妈妈,在您需要的时候,有我,会握着您的手”。
《记一个印象深刻的人》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能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性格,写一个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2、让学生所写的文章内容具体,叙述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教学重难点:
怎样将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写好,并能同时给读者也留下深刻印象。
教学安排:
一、游戏:
1、教师先讲明游戏规则,全班同学分三组抢答,请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出所描述的人物身份。如:老师、医生、作家、警察、男同学、老爷爷等,竞猜之后老师将手中的卡片随意飞向教室的任意角落。
2、游戏小结:
请同学们回答:为什么大家能迅速抢答出我所描述的人物的身份或职业?
请拾到卡片的同学依次将卡片上的语句朗读一遍,仔细体会别人描绘人物外貌的方法。
二、过渡:明确课的要示
大家猜一猜,这节作文课我们将辅导什么内容呢?(写人)写人的文章可以写很多,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人、敬佩的人,也可以写自己身边的同学、好朋友,也可以写和你有过一面之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但我们今天的课上是要帮大家回忆一下,在我们小学六年的生活当中曾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板书):记一个印象深刻的人。显然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并且前面还有一个修饰语,“印象深刻的”。写人的文章离不开写事,一定是他曾说过什么话或做过什么事曾给你留下深刻印象,那么我们就要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性格,能深层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合理地对人物进行加工。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
三、采访:
1、找朋友。
随意将几首古诗的上下句发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将古诗的上下句恢复原貌。这样拥有上下句的同学刚好成为搭档,师检查朋友是否找对。
2、教师请一名同学配合示范采访,师是记者,生是被采访者。
采访问题:在你小学六年的生活当中,谁曾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他(她)曾说过什么话或做过什么事让你感觉印象深刻?
这名话或这件事对你将来的人生之路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或帮助?
3、两人互换角色,生采访师。
4、学生按刚才所找的搭档进行互相采访,师一边提示所采访的问题,一边检查学生采访的情况。
四、集体交流。
请几组同学到讲台上来采访自己的搭档,分别说一说自己印象深刻的人。
五、分析指导怎样写好印象深刻的人
写人的作文中,写出来的人物要有立体感,能够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就叫形象鲜明栩栩如生,这是一种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具备这种能力呢?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外貌、神态、思想、性格均不相同。写人就要写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是写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写人就离不开写事,事情让你感动,此事一定会让你留下深刻印象,那么怎样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性格?要写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可以从三点讲开来:
(一)、抓住特征写外貌
写人物的长相和身材,都要抓住特征和神态,做到写谁像谁,使读者如见其人。外貌绝不只是面容和身段,衣着打扮也很重要,一个人年龄,性别职业甚至学历爱好等都能从衣服上分辨出来,甚至能显示出性格来。例如:同是写老人的片段就各不相同,还有写老师,清洁工的片段等。
二)典型事例写人品
什么是典型事例?就是有代表性、有意义的事。人品就是人物的思想品质,也就是通过一件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中国有句俗语“什么人做什么事”,在写这件事的过程中,人物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也就是通过他的行动和语言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性格。谈到写事,这是有必要讲一下,写人的文章所写的事与写事的文章中的事不一样。记事文的事要交待六要素,把事件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写人的记叙文是根据人品、性格的特点来写事,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或者只写一件事的片断。总之,这些事是根据塑造人物的需要进行取舍的。例如:这里有一个故事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说带有典型的特点。(生读故事)师评。贝利是世界足球之王,是世界上“脚功”最好的人。因此贝利一记漂亮的勾球动作:顺手拿起,轻轻一勾,正好头一顶,落到原处,丝毫不差,就是最好的身份证明(他就是足球之王)。
(三)深层展示写心理
我们说内心世界更能展示文章中人物的思想动态和性格。文中的心理活动分两种:一种是文中的人物的心理描写,沉思、默想、联想都能表现其思想和品格;
另一种是作者的心理描写。最明显的就是“我想”直接表达人物心理活动。这是作者的思想表现,合理想象也是作者的一种心理活动,这里第三点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要写好稍稍难一些,可不必要求。例如: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一生下来就是裂唇。就是作者是直接表达心理活动。
六、练习 请同学们趁热打铁将刚与同伴采访的内容根据老师的指导写一个小片断,通过一件具体事例来表现这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我的爸爸
在我记忆的沙滩上,印象深刻的人犹如海底的贝壳,不信我就拾一颗给你看吧。
我的爸爸长得较高,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别人都说爸爸苗条,我却感觉爸爸苗条过度了。爸爸的职业是老师,他的业余爱好很多,有打篮球、上网看新闻、看电视、打乒乓球……
爸爸对中国的乒乓球赛、排球赛呀,总免不了看上几场,哪怕是半夜赛,爸爸也要起床为中国队加油,有时还会像场上的总教练一样神情激动,在他的影响下,我都快成小球迷了……
在我的心目中,爸爸无所不能,他不仅会修各种东西,而且写作文的构思也极为巧妙。
有一次,我坐着单车从坡上冲下来,车子像风一般向前奔驰,速度到了这辆单车的极限。在第二个坡时,我想再快些,便更加用力地踩。谁知,链条脱出了链盘齿轮,害得我差点摔了一跤,我只好把车停下来,装上链条。可没骑多久,那不争气的链条又脱了。这时候,爸爸向我走来,看着我愁眉苦脸的样子,问我:“怎么了?”我吞吞吐吐地说:“爸爸,我……车的链条脱……了。”爸爸笑着说:“这还不容易?”说着从房间里取出钳子,麻利地把一颗链头去下来,接着又把链条接起来,我的单车又能坐了……
还有一次,我在写《我家的小狗》这篇作文,开头和过程我都写得淋漓尽致,就是不会结尾。爸爸见我抓耳挠腮,知道我又遇到了难题,便和蔼可亲地对我说:“又遇到了难题,对吗?”我点点头,指着结尾说:“我不会写结尾。”爸爸耐心地说:“这就是我家的小狗。”说着顿了顿嗓子,“这就我家可爱的小狗,你喜欢吗?两种结尾都行。”爸爸帮我解决了难题,我高兴地完成了作文……
这就是令我敬佩不已的爸爸。
我的外公 在万家灯火都熄灭时,外婆家的台灯仍然亮着。灯光下坐着一个布满白发而又慈祥的老人,他头戴一副老花镜,手握一支钢笔,在书上不停地圈圈、点点、画画。他时而全神贯注;
时而愁眉紧锁;
时而如痴如醉;
时而面露笑容。他就是我的外公。
外公虽然年纪大了,却非常爱看书。由于外公会捏橡皮泥,因此,我常常缠着他给我捏一些小玩艺。可是,只要外公一看起书,想让外公捏橡皮泥那就是“白日做梦”了。我真想把外公的书都锁进箱里。可之后的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有一次妈妈问了我一道题:“熊猫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啊?”我左思思,右想想,也想不出可靠的答案。还是去问外公吧,我心里想道。我跑到外公跟前,把妈妈的话原封不动地说了一遍。外公摸摸我的脑袋,说道:“你这小子,平日就知道玩,也不看看书。熊猫只有四个指头的啊!”“外公,您的知识可真渊博啊!这么多知识,您都是从书上获得的吗?”我羡慕地问道。“当然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你肯读书,博览群书,你也会跟外公一样,知识渊博的啊!”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读书的种子,书也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
外公不仅学识渊博,还常常无私地帮别人做事,解决问题。一天中午,我家正在吃饭。突然,马伯伯和几位叔叔进来了。他们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笑容,却堆满了焦急与无奈。他们和外公寒暄几句后,便进了书房,我也好奇地跟了进去。只听马伯伯沮丧地说:“我家的茶树不知怎么的,生了一种怪病。先是根部生瘤,紧接着茶树就大片枯萎。我们农民一年就靠这几亩茶园养家糊口,可如今却颗粒无收,这……这可这么是好哇!”说完,便一手撑着书桌,一边低头丧气。这时,一位叔叔拿出了一棵茶树的根,递给外公,外公忙戴上老花镜,左手紧握树根,右手执一个放大镜。只见外公时而拨开树根,不停地端详:他时而握起钢笔,在纸上圈画;
时而放下笔来,愁眉紧锁;
时而回过头去问一两句。马伯伯他们的心情也随着外公的表情而起伏不定。过了好长时间,外公才把一张写满了字迹的纸递给了马伯伯,马伯伯接过了纸,宛如握住了救命的仙丹,他用发颤的声音说道:“太感谢您了,真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您才好。”“嗨,老朋友了,还这么见外。帮这点小事,应该的。”过了一会儿,马伯伯该走了。外公忙拉住他的手,说:“等会儿。”说完,他快步走进书房,拿出了一叠东西,放在马伯伯手中,马伯伯一看,原来是一叠钱,马伯伯执意不要,可外公却说:“你家今年收成又不好这点钱算是我的一点心意,以后有困难,尽管来找我。”马伯伯握着钱的手微微地颤抖着,嘴里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音。望着眼前这感人的一幕,我的心不禁被触动了,外公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他不以专长而肥私,而以助人为乐事,想到这里,外公的身躯不禁在我眼中越来越高大。
外公,他虽然没有干过什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一身华丽的外表但在他平凡的身躯中,却分明隐含着极不平凡的品质。是啊!外公那助人为乐和嗜书如命的精神,将会筑成心中的一座丰碑,将成为我心中的一座丰碑,将成为我习和敬佩的楷模。
《买菜》说话写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由词到句,逐步将句子写具体。
2、由说到写,引导学生把话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请大家来读读这两段话,比比看,你觉得哪段话好?
好在哪里?
*、集合的铃声响了,我们排好队向操场走去,大家一齐做早操。
*、集合的铃声响了,我们像小战士一样,迅速排好队,随着“一二
一、一二一”的口哨声,我们昂首挺胸,迈着整齐的步伐一队队向操场走去,伸伸腿,弯弯腰,大家一齐做早操。
学生比较
2、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买菜,大家愿意吗?
二、新授 投影出示菜场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交流,随机出示菜名(给菜分分类)
2、如果把我们看到的写下来,是不是这样就好了呢?出示内容:
今天,我和妈妈到菜场买菜。看到菜场里菜真多,有青菜,有黄瓜,有土豆,还有鱼肉。我们买了肉和青菜就回家了。
交流点评
3、那我们来把它写具体,大家怕不怕?是啊,其实大家不用怕,只要完成下面的练习就会更不怕了。投影出示:
________________青菜________________土豆 _________________黄瓜_________________鱼 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虾 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螃蟹 螃蟹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选一两种菜说一说吗?指名交流
5、现在我们再来完成刚才那段话还怕不怕?出示投影
⑴同桌互说,⑵指名说,同学点评
6、那把你看到的用笔记下来吧,再选上一两种你最喜欢的菜买回家吧,加上开头和结尾。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菜场买菜。菜场的菜可真多呀!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交流点评
学生习作
(一) 菜 场之 行
今天,我和奶奶去菜场买菜。
我发现菜场真有意思:蔬菜区就像一(1)班的小朋友,有很多名字,有的叫青菜,有的叫蘑菇,还有的叫黄瓜……水产区就像一(2)班的小朋友正在上体育课呢!有举止文雅的虾子,有欢蹦乱跳的草鱼,还有横行霸道的螃蟹……水果区就像二(1)班的小朋友,有害羞的苹果,有好像走了夜路的梨——全身都是金黄,有碧绿的西瓜……生禽区就像二(2)班,个个活泼好动,有鸡、鸭,还有可爱的小鸽子。
我挑了最喜欢吃的西红柿和牛排和奶奶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我今天收获可真不少啊!
学生习作
(二)买 菜
今天,我兴高采烈地跟着外婆去菜场买菜。一走进菜场,哇,菜可真多呀!我们来到蔬菜摊子前,只见青菜碧绿碧绿的,水灵灵的躺在那儿;
萝卜像一个个嫩生生的娃娃,让人忍不住想抱回家;
西红柿像一个个小灯笼,正等着人们去挑选呢……外婆买了我最喜欢吃的青菜和西红柿。我们又来到卖水产品的地方,鱼游来游去,好像在找逃生的办法;
螃蟹在那儿张牙舞爪像个威武的将军。我指着虾子对外婆说:“我们买这个吧。”外婆笑咪咪地说好。我们买好菜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习作《摆玩具 编童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找“饿” 》,了解其主要内容和自编童话故事的一般要求。
2、指导学生动手摆放自己喜欢的玩具,发挥想象力,编一个有意思的童话故事。
3、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4、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让学生敢想、爱说、乐写。
教学流程:
一、消息激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童话吗?为什么?(有趣、运用了拟人手法)那你们会编童话吗?(出示图片)有一位和你们一样的三年级的小朋友就根据这两个熊猫玩具,编了一篇挺有意思的作文,并且还发表在《小小童话林》杂志上,同时还作为我们现在教材中的习作范文。想不想读?(学生可以打开书122页,也可以看屏幕显示)
二、范文引路:
1、请学生读例文《找“饿” 》并思考:
(1) 这个童话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熊猫娃娃为什么要找饿?又是怎么找饿的呢?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2) 你认为小作者哪个自然段写得非常好?为什么?(找出动作、语言、神态的词)
2、同学们,同样是两只熊猫玩具,小作者能想象出故事中如此吸引人的角色。读了这篇童话故事,你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是不是很佩服小作者的想象力?其实我们在座的小朋友也是很棒的,相信你们今天编的故事一定会比《找“饿”》精彩多了。有没有有信心?(出示好消息)
好消息:《小小童话林》里又要征选童话故事啦,谁的想象力最丰富,谁的故事最有意思,谁就是这个《小小童话林》的“童话大王”,他的故事将被编入《小小童话林》,还将制成动画片。
同学们,想不想让你的故事被编入《小小童话林》,也制成动画片?咱们赶快行动吧,
三、提示课题,展示玩具。
1、今天,就让我们来摆一摆,说说它们的童话故事吧。(板书:摆玩具 编童话)
师出示两个动物玩具,让学生大胆想象他们之间可能会发生的事,同时让学生上前板书。
选中黑板上一个最有趣味的题目作深化理解写作过程。(首先是想他们之间会发生一件什么事?再说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接着说明发生这件事的经过,最后还要说明这件事的结果怎样?重点是写清楚事情的经过部分,出示《找饿》的重点段落。相机巩固动作、神态及语言的具体)
出示 温馨提示:
动物选好了,我们就要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件什么事。再写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接着说明发生这件事的经过,最后还要说明这件事的结果怎样?重点是写清楚事情的经过部分,注意主人公的动作、神态及语言哦!
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摆一摆玩具、编一编童话。可以自己编,可以和同桌合作、交流两分钟,试着编童话故事。(教师巡视,适时点拔)
3、学生静思默想,写出童话的经过部分。(出示积累)
4、交流童话中最精彩的片段。注意先说出童话的题目,再共享你的精彩片段好吗?
四、活动总结:老师听了你们编的故事,想对你们说:“小小童话故事家”们,你们可真棒!如果把你们编的故事完整地写下来,送到《小小童话林》杂志社去,你们一定会成为真正的“童话大王”。这个故事的作者既不是安徒生,也不是格林兄弟,而是我们在座的同学,一定不比安徒生、格林兄弟等童话大师差! 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文章读给自己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妈妈听,听取他们的意见,好好修改草稿。改好后把文章誊写在作文本上。
【神态词语】
沉着、诚挚、憨厚、潇洒、羞涩、腼腆、坚毅、傲慢、疲惫、沮丧、失神、诧异、发愣、容光焕发、精神抖擞、生龙活虎、威风凛凛、热情洋溢、热情奔放、和蔼可亲、和颜悦色、心平气和、平心静气、悠然自得、毕恭毕敬、津津有味、若无其事、不露声色、面红耳赤、垂头丧气、风尘仆仆、气喘吁吁、呆若木鸡、哑口无言、交头接耳、笨头笨脑、凶神恶煞、装腔作势、盛气凌人、龇牙咧嘴、神气十足、神气活现、趾高气扬、咄咄逼人、目空一切、不屑一顾、目中无人、冷眼旁观、鬼鬼祟祟、半信半疑、不知所措、漫不经心、心不在焉、垂涎三尺、死皮赖脸、缩手缩脚、丑态百出、兴高采烈、喜出望外、欢天喜地、炎冒三丈、怒气冲天、无精打采、闷闷不乐、欢天喜地、欢蹦乱跳
说漫画 编故事
教学设想:这是一次看图想象作文训练。但是,跟过去学生接触过的看图作文相比所不同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读漫画。孩子们是否会读漫画呢?如果对“漫画”这种艺术形式不了解,就不能很好的写出启示来,所以要适当地简要介绍漫画的特点。教学时,先帮助学生弄懂图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图中的两只小花狗照镜子前后的不同表现,并说说变化的原因,接着想象两只小花狗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体会小花狗心理变化的过程。特别要引导学生抓住小花狗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展开丰富的想象,使故事更具体、更生动。
课时目标:
1、读图:看懂漫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漫画的特点:幽默风趣,寓理其中。
2、想象:抓住小花狗的神态、动作及语言等展开丰富的想象,鼓励学生不仅要“想”得丰富、更要“想”得合理。
3、会文:在以上的基础上,遵循“先说后写”的顺序,引导学生把故事编得具体、生动、有趣。
课前准备:教师备好:数张漫画和印有漫画的习作稿纸。
教学过程:
一、了解漫画,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画,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依次出示漫画四幅)能看懂吗?师相机讲解:第一幅“要钱不要命”;
第二幅是“郑人买履”,情愿相信尺,绝不相信自己的脚;
第三幅是“叶公好龙”,此人只是嘴上喜欢龙,真的龙来了,他却吓得魂飞魄散了;
第四幅一个人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进城门。横着进进不去,竖着进也进不去,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将竹竿一折两段。送他一个字——“笨”!
2、看了这些画大家都笑了!其实这些好玩、有趣的画是“漫画”。(师板书:漫画)漫画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往往不需要一个字就能表达出深刻的思想,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受到启发。
二、欣赏漫画,读懂图意
1、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另一组漫画,一共四幅图。(出示漫画)先整体看,再一幅一幅地欣赏,看你能不能读懂图意?学生读图。
2、谁能简要地说一说这组漫画的主要内容?(指名概括)
3、说一说,填一填:两只一模一样的小狗,照了镜子以后,心态发生了变化:一只 (骄傲自满、妄自尊大、趾高气扬、得意忘形、神气十足、不可一世、目中无人),另一只 (自卑惭愧、妄自菲薄、垂头丧气、胆小如鼠、自惭形秽)。
4、教师指点:什么样的镜子有这么大的魔力?(哈哈镜:凹面镜可以放大所形成的像,而凸面镜则是缩小所形成的像。)
三、发挥想象,创编故事。
1、过渡:这组漫画很有意思,同学们一看就懂!如果让你把这组漫画编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只说主要内容听的人肯定没兴趣。那我们必须发挥想象,让漫画上的两只狗“动”起来,“活”起来?(板书:想象故事)?那怎么想象呢?
2、教师提示:我们以前讲过写人的文章要抓住什么来写?(板书: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其实写漫画中的狗也一样!也要抓住这些方面来想象。接下来,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说一说,写一写。
3、你觉得这组漫画中最惹人发笑的是哪一幅图?(指名口答,师相机分工说写第②幅、第③幅、第④幅)
4、你能发挥想象,说一说你最感兴趣的那幅图的故事吗?注意:为了便于同学们叙述故事,我们暂且叫左边的这只狗“大黄”,右边的这只狗就叫“小黄”。大黄和小黄会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呢?这是同学们想象的重点。先自己练习说一说,看谁想得丰富,说得精彩。
5、分组指名说(3~4名学生)。谁愿意把自己的想象,讲给我们大家听一听?(学生讲时,注意引导学生一起听,并认真组织评议。精彩处及时鼓励,对不当的地方给予纠正,鼓励有创新思想的学生。)
6、接下来,请同学们拿起笔把刚才编的一幅图的故事片断写下来。当然如果你写得足够快,还可以接着写好其它几幅图。(老师巡视指导)
7、集体交流评改习作片断。(认真倾听,看看对方的故事中有没有值得你借鉴的地方,快速添加到你的故事中去。)
四、续编故事,理解寓意
1、同学们,在写漫画作文的时候,我们除了要看漫画上有的内容,更要跳出漫画“看到”漫画以外的东西,有人形象地叫它“画外音” (板书:“画外音”)。
只有这样编出来的故事才会更生动、有趣。故事的结尾你能接着想象一下:被蒙在“鼓”里的两只傻狗它们自己会幡然醒悟吗?还是其他动物“一语道破了天机”?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个故事的结局会是怎样的呢?
2、学生续编故事,指名交流。
3、同学们,文章快完成了,还缺个什么?以前都是老师出题你们写,这一次能根据你写的文章自己出个题目吗?(师相机板书:《两只傻狗》《照镜子》《调皮的哈哈镜》《都是哈哈镜惹的祸》《两只被蒙在“鼓”里的狗》等)
4、集体交流:这些题目中,你欣赏哪一个?为什么?
五、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漫画,交流心得,编写故事。短短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和你们一起写作的时光真是很快乐!课后请同学们认真修改之后誊写在作文本上。
附板书设计:
漫画 想象 故事 “画外音” 图1:一模一样 互不理睬 互不服气 互不搭理 旗鼓相当 图2:高大威猛 高人一等 肌肉发达 腿粗如桩 英俊 威风凛凛(狂妄自大)
图3:矮小瘦弱 矮人一截 骨瘦如柴 瘦骨嶙峋 四肢细弱 弱不禁风 渺小丑陋 自卑惭愧(自惭形秽)
图4:大摇大摆 昂首挺胸 垂头丧气 瑟瑟发抖 胆战心惊 低垂着脑袋
趾高气扬 骄傲自满 霜打的茄子——蔫了耷拉着耳朵(妄自菲薄)
得意忘形 神气十足不可一世 目中无人 (妄自尊大)
《学会待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待客这一语言交际训练使学生学会待客的基本礼节,并能将自己待客的过程说清楚。
2、培养学生与别人交谈时自然大方、有礼貌的态度与习惯。
3、培养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教学准备:
1、情景表演
2、有关招待客人的用具:沙发、茶杯、茶几、水果、报纸等。
教学过程:
一、在回忆复述中交际
1、小朋友们,最近去别人家做过客吗?那次你们玩得开心吗?评:那肯定是与主人热情地招待分不开的吧!那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他们玩得开心吗?评:那一定是你们招待得很周到,能不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2、是啊!生活中,常有客人到家里来玩,学会待客很有必要,今天,我们的话题就是学会待客。(板书:学会待客)
二、在观察情景表演中交际
1、我们先来看看小伙伴芳芳是怎样待客的,好吗?
2、(情景表演):门铃响 芳芳:谁呀? 王阿姨:是我,王阿姨
芳芳:(打开门)王阿姨,您好,快请进 王阿姨:你好,芳芳,妈妈在家吗?
芳芳:妈妈去单位加班了,阿姨,您快请坐。
王阿姨:哎!好的,好久不见,芳芳又长高了,你也坐。
芳芳:(倒来一杯水)阿姨,请喝水。这是我爸爸刚从杭州带回来的龙井茶,味道可香了,尝尝!
王阿姨:谢谢!嗯,真香!
芳芳:王阿姨,找我妈妈有事吗?
王阿姨:对了,光顾了说话,都忘了正事了,这个星期天,阿姨过40岁生日,邀请你们全家去做客!
芳芳:好的,我一定转告妈妈,星期天,我们全家一定准时去!
王阿姨:那好,阿姨还有事,就先走了。
芳芳:好吧,我送你。(打开门)再见王阿姨,欢迎你常来玩! 王阿姨:好的,再见,芳芳!
3、引导刚才芳芳待客的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评议。 (1)客人来了,芳芳先是怎样迎接客人的?你能学着芳芳的样子说一说吗?(阿姨,您好,快请进)指生说,女生说。
(2)阿姨进屋后,芳芳又是怎样做的?(阿姨,快请坐)指生说,男生说。
(3)阿姨坐下后,芳芳又做了些什么?(阿姨,请喝茶)学生一起模仿说一说。小结板书:客人来了,您好、请进、请坐、请喝茶,芳芳多——(板书:礼貌)
(4)阿姨要走了,芳芳又是怎样做的?指生说。(小结板书:热情)
2、谁能把芳芳接待王阿姨的过程连起来说一说?
3、哎,假如今天王阿姨到你家去做客,你准备怎样接待她呢?(出示小黑板:王阿姨来了,我先( ) ,再( ), 然后( ) ,阿姨要走了,( )。
(师评:看来,你们和芳芳一样,对待客人既有礼貌又热情。)
三、创设情境,在实践演练中交际
过渡:哎呀!门铃响了,芳芳家又来客人了。(表演)
芳芳:谁呀?
叔叔:是我,隔壁李叔叔。
芳芳:来了。(打开门)王叔叔好!快请进,请问有什么事吗?
叔叔:芳芳,真不好意思,叔叔接到电话,要去单位开会,不巧,童童他妈又去买菜了,能不能先把童童丢在你家呆一会儿。
师:假如你是芳芳,你会怎么招待童童呢? 1.小组讨论。
师:咱们先在小组内讨论讨论,看看你有什么好主意。
2.大组交流,老师适时点拨。(你还有什么好主意?他这样做能行吗?)(让叔叔放心、拿好吃的招待弟弟、询问弟弟想玩什么)
3、师生同演,引导评议 师:说得好,关键还得看做得好,我现在就是童童了,芳芳姐姐在哪儿?(情景对话)
4、学生模拟对话。
过渡:你们看,芳芳多能干,童童玩得正起劲呢,这时——(画外音:童童,妈妈回来了。)师:童童,你妈回来了,该回家了。快跟姐姐再见。生:——芳芳姐姐再见;
)芳芳你该说——童童再见,下次再来玩)
四、设立又一情景交际,巩固成果
过渡:送走童童,芳芳刚想看书,电话铃又响了。
(1)表演 芳芳接电话(和妈妈说话的情景) (2)芳芳:喂,你好!请问找谁?
妈妈:芳芳,我是妈妈,作业写好了吗? 芳芳:写好了。
妈妈:那赶紧收拾一下,外公在乡下把脚扭了。
芳芳:是吗?厉害不厉害?
妈妈:我刚刚带外公去医院看了,医生说不要紧,注意休息就行。我把他接咱们家住几天。呆会儿我们就回来。
芳芳:哎,好的。(挂电话)
过渡 师:这次要来做客的可是芳芳好久不见的外公,芳芳该怎样接待外公呢?
1、小组讨论说说,自由组合交际。
2、学生表演展示。师生评点,适时颁发五星。(开门、询问病情、如何招待、陪爷爷聊天)(适时板书:热情)
过渡:芳芳招待客人真是礼貌、热情又周到啊!
五、交际延伸,强化本领。
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客人,比如:来了陌生人,你准备怎样接待呢?(指生说说。评:同学们的办法很多,在礼貌热情待客的同时,更要学会灵活应对,提高警惕,小心谨慎。)
六、回忆生活,动笔练写。
生活中,你独自一人招待过客人吗?回忆一下,把只、这一过程用几句完整通顺的话写下来。(学生练习写话)
招 待 客 人
星期六,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里写作业。
突然,门铃响了,我就去开门。啊,原来是李叔叔和王伯伯呀!我连忙请他们坐在沙发上,然后问他们说:“李叔叔,王伯伯,你们要吃水果吗?”李叔叔说:"不用啦,谢谢!你爸爸妈妈呢?”我马上回答说:“他们去上班了,可能要很久才回来!”李叔叔说:“原来是这样。”我就问:“王伯伯,李叔叔,你们要看电视吗?”王伯伯说:“好吧!”
我把遥控器递给他们,自己就到书房里学习了。可我刚到房里时,就想起妈妈爸爸对我说过:要好好招待客人。我便走到客厅里,想要好好招待客人。可李叔叔却说:“时间不早了,我们该走了。等你爸爸妈妈回来时,我们再来找他们。”我对李叔叔和王伯伯说:“我会告诉他们你们来过的!再见!”李叔叔和王伯伯对我说:“再见!”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有客人来时要好好招待他们,这样才是一个惹人喜爱的好孩子
招 待 客 人
晚上,爸爸妈妈有事出去了,我一个人在家津津有味地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忽然,“叮铃铃"门铃响了,这时候有谁会到我家来呢?记得爸爸妈妈出去时关照过我,没看清楚门外是谁,是不能随便开门的,为了谨慎起见,我从门上的猫眼仔细地看着门口,原来是叔叔带着堂妹来了。
我热情地把叔叔和堂妹请进了家门,招呼他们在客厅里就座,我拿出了家里现存的水果,又从冰箱里拿了两支棒冰给他们解解渴,说:“叔叔,爸爸妈妈有事出去了,你们先吃点东西,看看电视,爸爸妈妈一会就回来。”堂妹今年八岁了,刚读小学一年级,我拿出一些故事书给堂妹阅读,并领着堂妹去阳台观赏我家养的那只会讲话的聪明伶俐的八哥和那很有灵性的乌龟。
不一会,爸爸妈妈回来了,叔叔一个劲地在爸爸妈妈面前夸我招待他们的那种热情,只见爸爸妈妈笑着说:“应该的,乐乐长大了嘛!”
《我的手》“说话写话训练”教学设计 培养目标:
1.按句式说几句完整、连贯的话,再连成一段话写下来。
2.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爱劳动的品质。
3.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及初步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揭示课题
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积累运用二 习作
设计思想
写作文是学生最害怕、最讨厌的一件事情,也是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一个教学过程,特别是农村学生对写作文更为难以下笔。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寻根究底总结出以往的作文教学都习惯按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写作文师生共同修改作文或教师单方修改作文的方法进行作文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成效,但路总是很长,途中也有不少的磕磕绊绊,如写是写、改也改了,但学生对自己写出来的作文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分数高就好,分数低就差,不知为什么)因此,以写人作文这种文体设计这篇习作教学,其教学思路总体框架是:师生共同评析病例作文师生共同总结学生深入实践动笔写作修改习作评赏习作。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新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通过修改病例,明白了什么才是好词、好句、好文章并运用到实践写作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规律,动手写习作,让学生明白如何修改作文,如何写好作文。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在老师鼓励、引导下课堂处于师生、生生合作学习的情绪高涨的氛围之中。
教学重点、难点
1、修改病例作文。
2、总结写人作文的规律及完成一篇习作。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一篇典型的写人病例作文。(有条件的发给每生人手一份或多媒体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身边有人吗?
生:(窃笑)有。
师:有你熟悉的人吗?谁?
生:我的爸爸、妈妈
师:有你喜欢、讨厌、敬佩的人吗?(提问的过程侧重让学困生回答)
在课的开头通过简单易答的提问式谈话能激起学生开口说话,树立对课的兴趣。多提问学困生既不忽视他们,也换回他们一起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为下面的作文作铺垫。
二、修改病例,总结规律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你身边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人的作文。板课题:学习写人作文
在学习写人的作文之前让我们先看看这位小朋友的作文。(出示病例作文)
(一)全班齐读病例作文。
师:同学们读完这篇作文有何感觉?
示意学生先认真看不要急着说话。指名班上朗读较好的学生再把病例作文读一遍,并向学生提要求:认真倾听同学读,把你认为有毛病的地方或优美的句子用你喜欢的方式作记号。
(二)指名朗读病例作文。
1、课堂交流,指名交流
A、听完后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斟酌给学生一定的修改时间。并引导学生可带着这样的问题去修改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修改你为什么这样修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B、修改的同时也可以说说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可按原来怎么写的你觉得好在哪里的顺序说出自己的理由。
2、总结规律
在评析这篇病例作文的过程中师生共同总结写人作文的注意事项,即
1、拟个什么样的题目,可按人物性格特点拟题如:调皮的、爱哭的、幽默的;
也可按人物品质特点拟题如:坚强的、勤奋学习的等方式来拟题。
2、写人作文就是通过记叙与所写的人物紧密相关的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某些特点或优秀品质的文章,与写事的文章一样都写到事但不同的是写事是通过事情说明道理而写人是通过事情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品质。它的一般规律:a、要抓住具体的事写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质也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质或一人多事多品质;
b、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心理等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什么才是一篇好作文的条件,即
1、有童真、童趣;
2、想象力丰富;
3、有真情实感;
4、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5、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6、题材新颖等。
三、构思起草,写作文
同学们在你们身边有很多人,其中把你最想告诉老师的那个人按照总结出来的方法写下来给老师看。学生写作,教师巡视,对写作文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予以解决、指导。
四、学生自行修改和交换修改习作。
五、全班交流评出最佳习作在班上范读,激励成就感。
第五、第四环节,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修改作文的理解,也是为修改好这篇作文再做工作。
Composition (英文写作)
公主岭市岭西小学
刘新楠 教学目标:Let the students write a paage of people.教学重点:Can use the sentence patterns: He/She is ...(表示外貌特征或性格特点的形容词)He/She has...(形容词+名词)He/She is good at (sth/doing sth) He/She likes ...He/She wears...(穿戴...)He/She can do sth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描写人物性格特征与外貌特点的形容词,如:nice,clever,lazy /hardworking, quiet/active,friendly, strict /kind, shy, lovely,
brave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Led-in: T: Before the new cla, let’s play a little game“Gue who it is?” T: Look at the scream, I have 3 points on it, behind each point you can 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eople.If you gue it according to the first point, you can get 10 scores.The second point will be 5 scores.And the third one will be 2 scores.Each point you can gue two times.Are you clear? T: OK, stop here, can you tell me how do you gue? Why? Yes, you got some speci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people.And put the three points together, it is a short paage of people.Today we will learn how to write a paage of people.2.The new leon: How to write a paage of people? (怎样写好一篇写人的文章?)
T: First I divided it into four steps.(读一下四个步骤) (1) Make sure a title of the paage (确立主题) T:If let you write a paage of people, who is first in your mind,your family members or your relationship in school? (提问几名同学) (2) Introduce the gentl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eople who you want write to.(要对人物绍的概况进行介) T: You can tell us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eople who you want to write.Such as the name, age and job.First, tell me what’s his/her name? (叫几名同学回答) Second, tell me how old is he/ she? If you don’t know the age, you can use some adjectives.Such as young, old and little.Third, tell me what does he/she do? For example, she is a teacher.…… 总结职业名词(略)大屏幕出示
Look, today I will introduce my favorite actor to you.(大屏幕出示例文)How about yours? Let the students say their first paragraphs.(找几名同学口头作文)
(3) Describe the one in different ways, such as appearance and disposition.(要对人物进行多方面描写,如外貌、性格等) T: look, who is he? He is Yao Ming.He is young.He is a basketball player.Let’s try to describe his appearance.
Look, here are some adjectives and phrases about appearance.(出示一些描写人外貌特征形容词和短语,找生泛读) 例词略,大屏幕出示。
T:Look, who are they? You all know them.What is Sun Wukong like? He is clever.What is Tang Sanzang like? He is kind.What is Zhu Bajie like? He is lazy.What is Sa Wujing like? He is hard-working.Look, I summarize some words about disposition.(出示一些描写人性格特点的形容词,找生泛读) 例子(略),大屏幕出示。
This paragraph should be a little longer than first one.So I summarized some useful patterns for you.Who can read it? (大屏幕展示一些常用的句型结构和例句,找生泛读) T: OK, I will go on write mine.(大屏幕出示例文)师范读,或找生泛读。It’s your turn now.(找一些同学口头叙述他们的描写)
(4) Give your opinions about the people, love or hate.(要对人物进行评价,表达爱憎) T: At last, we should judge them by ourselves, or give our opinions about the people.For example …(大屏幕出示两个例子)OK, now tell me your opinions bout the people who you write to.(找几名同学说) 3.T: Now put the three paragraphs together, it is a paage of people.Today we learned how to write a paage of people.If a paage just likes a person.The first paragraph is the head of her, you can write about the name, age and job.Just two or three sentences are OK.The second paragraph is the body of her, you can write about her appearance, disposition and hobbies and so on.It should be a little longer.And the third paragraph just like the foot of her.It is the end of the paage, it can’t be too long.Just two or three sentences are OK.Now ,try to write a paage with the title《My xx》. Pay attention to the rules: we usually use simple present tense; we usually use the third person to write it.And make sure Subject-verb Agreement, when the subject is he or she, the verb will use third person singular.(给学生5到10分钟把作文写在纸上,泛读几篇并评价) T:Cla is over, goodbye everyone.
小学课文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设计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共4篇)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设计(共6篇)
小学作文教案设计模板
相关热词搜索:
作文
教学设计
写人
小学
2022/0604/61126
小学写人作文教学设计
作文训练要求:
一、知道什么人物的特点,人物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了解围绕人物的特点选择合适材料的方法。
三、通过读、思、议、写等方法指导学生怎样写好人物的特点。
作文训练重点:
指导学生怎样写好人物的特点。
作文训练难点:
怎样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来写好人物的特点。
训练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一、幻灯片若干张。
二、每人一份刻有一好一差两篇文篇的练习纸。
三、原稿纸一张。
作文训练过程:
一、导入:
(板书课题:抓住特点写具体)。大家都知道,在小学阶段,无论是人还是写记事,写景还是状物,都必须做到抓住特点写具体,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二、指导练习如何抓住人物的特点。
1、写人应该抓住人物的什么写具体呢?
板书:人物的特点
2、什么叫人物的特点?
3、一个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呢?
板书:品质 性格 爱好才干……
4、现在进行一个练习,想想这几段话分别写了什么事,各反映了人物哪一方面的特点?
幻灯出示:
1)牛顿在小学念书的时候,特别喜欢做手工。奶奶给他的零用钱,他总是攒起来买锯,买钉锤,买凿子,他整天忙着做手工,学习成绩不怎么好。
这段话写牛顿喜欢——-,表现了他---方面的特点。
2)亮亮又摇头又甩胳膊地哭起来,他哭了一会儿,用手揉着眼睛,断断续续地哼着,还不时地从手指缝里偷着,看大家是不是注意他,他的目光从妈妈身上移到姐姐那儿,一会儿又移到我身上,看到大家都若无其事地各做各的事,也就不闹了,自己拉着小汽车玩去了。
这段话写亮亮的--,反映了他--方面的特点。
3)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白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这段话写邱少云---,反映了他---方面的特点。
交流、汇报。
5、过渡:人物的特点是多方面的,我们作文时要从各方面去考虑,抓住一个人比较明显的某些特点,这样选择的范围就能扩大。
问:人物的品质,性格等方面的特点都是通过什么事情反映出来的?
板书:代表性事情
师:答得对,因此人们又把写人叫做记事表人。
6、记事表人一般有两种方法?
板书:一人一事 一人几事
7、幻灯出示练习:如果要写李明同学乐于助人的好思想,选择下面哪些事情比较恰当?为什么?
1)李明主动担负起保管教室钥匙的任务,每天最早来,最晚走。
2)小红春游时点心袋丢了,李明把自己带来的点心分一半给小红吃。
3)同桌同学考试时作弊,李明发现后立刻报告老师,老师教育了那位同学。
交流、汇报
8、要把代表性事情写具体,应该抓住人物的哪几个方面来写?
板书:外貌 心理 语言动作
三用读读、议议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抓住特点写具体。
1、练习外貌:
1)我们玩一个游戏,看谁能又快又准地猜中这段话描写的是我们班的哪一位同学?
幻灯出示描写本班同学外貌的两个片断(先出示没有抓住特点写的,后出示能抓住特点写的)
2)为什么第一个同学写的全班都猜不中,而第二个同学写的大家都有猜得中呢?
3)小结:记住,写外貌时要抓住人物特点去写,不要像一个同学写那样千人一面。
2、训练语言:
1)幻灯出示两段话,比较哪段写得好,好在哪?
a、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的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b、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他决定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抚养。
2)交流汇报后,齐读写得好的那一段。
3)小结:这段话抓住人物语言来写,写出了渔夫善良、体帖穷人的品质。
3、练习动作。
1)幻灯出示两组句子、看哪一段写得好,好在哪?
a、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b、在这万紧急的关头,董存瑞猛地一拉导火索。、
2)汇报、交流。
3)用“ ”划出好的那段中描写一连串动作的词,齐读。
4)小结:这段话抓住人物的动作来写,通过一串动作动作写
出了董存瑞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
4、练习心理:
1)出示两段话,看哪一段写得好,好在哪里?
a、遇到困难,他总是想办法克服困难。
b、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2)汇报、交流
3)齐读写得好的哪一段话,
4)看板书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都知道了写人必须抓住人物的特点,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才能把代表性事物写具体。
2、下发两篇文章每学生一份(一差一好)
多好的阿姨
(一)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和妹妹在街心花园里玩”捉迷藏”游戏。
突然,妹妹被石头绊了一跤,她的脚趾撞破了,血直往外流。我急忙把妹妹从地上扶起来,只见她的手脚都摔破了皮,伤口上还沾上了石渣和几块黄豆般的玻璃碎片。这下可把我急坏了,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
“登!登!登!”一阵硬底皮鞋触地脚步声由远而近。一个约摸二十来岁的阿姨朝我们跑来。她高高的个子,身着笔挺的西式服装,肩上披着时髦的卷发。“小妹妹,你怎么了?”一个温和的声音传到我耳里。我疑惑地看着她,当我回过身来,她已经抱着妹妹飞也似地朝医院方向跑去了。
我连忙追上去,我发现,她那漂亮的衣服上被妹妹脚上的血弄脏了一大块。
到了医院,她又是挂号又是找医生。等妹妹的伤口包扎好,她又领我们到药房取了针药,忙完了她才拿出一条雪白的手绢擦去自己脸上的汗珠。
不知什么时候,妈妈也找到医院来了,当妈妈知道事情的原委后,感激地望着这位素不相识的阿姨,阿姨微微一笑,把针药递给妈妈说了一声“再见!”回头就走了。
望着这位阿姨远去的背影,我默默地想:阿姨不仅外表美,心灵更美,她真是一位助人为乐的好阿姨啊!
多好的阿姨
(二)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和妹妹在街心花园里玩“捉迷藏”游戏。
突然,妹妹被石头绊了一跤,她的脚趾撞破了,血直往外流。我急忙把妹妹从地上扶起来,只见她的手脚都摔破了皮,伤口上还不知沾上了石渣和几块黄豆般大的玻璃碎片。这下可把我急坏了,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
一个阿姨跑过来抱起妹妹向医院跑去。待妹妹的伤口包扎好后才离开。
望着这位阿姨远去的背影,我默默地想:阿姨真是一位助人为乐的好阿姨啊!
幻灯出示思考题:
1)阅读二篇文章,分别用“——”、“~~”、“( )”、“==”、“ ”划出描写阿姨外貌、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的语句,并说说分别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2)这两篇文章哪一篇好,好在哪?
3、交流 汇报
4、汇报后小结:好在能通过描写阿姨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去反映阿姨助人为乐的特点;
反过来,好在能抓住阿姨助人为乐的特点通过描写阿姨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写具体。
板书:
==
五小练笔
1、导入: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小竞赛,看谁能用10分钟把这个练习做好。并能把刚才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上。
2、出示幻灯,读题:
我的老师
3、指名读读、评评、看看有没有抓住特点写具体。
写人作文教学设计
写人作文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练习写人,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
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3.交流、讲评作文,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学习重难点:
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
指导学生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
师:走进第二单元,我们认识了很多名人,有(尊重和爱护儿童的)的列宁,( 关爱儿童 ) 的高尔基,(善于思考)的李四光,(诚实守信)的宋庆龄,感受到了伟人的优秀品质。这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在我们的脑海中久久回荡,那么作者为什么能写的那么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呢?
2、学生交流反馈。
3、教师总结。
不错,作者他抓住人物特点来写。那么你能不能也向作者一样,使你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传神呢?那么让我们一起翻开31页的习作二。
二、明确要求,指导审题
小黑板出示习作要求:
(1)选择身边的一个人来写。
(2)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或特点。
(3)自己拟题,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三、开启思路,指导选材
(一)说自己熟悉的人
1、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熟悉的人有哪些人,什么样的人是熟悉的人?
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准备写谁?你要写他的一件什么事?你要表现他的什么品质?你要写他哪一方面的特点?(学生思考三、四分钟)
3、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围绕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自由畅谈。
4、全班交流介绍自己熟悉的人
(二)指导写熟悉的人 1、师:同学们可真是有心人哪!别看你们年纪小,可真懂得欣赏别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我们熟悉的人的特点在文章中表现出来呢?你能教同学们一招或几招方法吗?(生思考、讨论)
2、指导学文
师:这样吧,让我们再到老师准备好的两篇文章里去找找答案吧。(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两篇范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文章,这里有我们无声的良师益友。
3、学生认真阅读两篇有关写人作文,教师巡视课堂,并相机指点学生有效地自学。
4、师:如何才能把人物的特点写出来?同学们找到答案了吗?谁来给大家说说?
(1)指导学生进行外貌描写
①生:我懂得了写人要描写人物外貌。
师:写人物外貌特点,要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
(学生交流,此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的板书。)
②教师指导学生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人的外貌。(学生动笔写,教师巡视指导。) ③指生读习作,师生评议。
(2)指导进行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①生:应当注意刻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
师:可我们怎样才能刻画好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呢?(学生交流怎样写人物的语言)
教师总结:写人物的语言,不能只写某某说,要辅以恰当的动作、神态、姿势、语气或情绪,这样写语言会更生动形象,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点。
②可我们怎样才能刻画好人物的动作呢?(学生交流怎样写人物的动作) 教师总结:准确的动作描写,能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描写人物的动作,既要写出做了什么,更要写出怎么做的。首先,要精选动词,把动作写准确具体;
其次,要写出人物的连续动作,活现出人物的动态情景;
然后,尽力写出人物的动作细节,反映出个性风采。
(3)指导学生写事
①生:写人,没有典型事例可不行。
②师小结: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特点,必须用事实说话,必须借助一两件典型、新颖的事例来表现。“典型”,就是要有代表性,鲜明而突出,不能太平淡、一般:“新颖”,就是不落俗套,时尚而前卫,不能总写那些老掉了牙的事。
③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按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人一具体事情。
学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④指名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四、课堂总结:
要想写出人物的特点,必须选择一件突出的事例;
要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里活动;
要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我们写完作文以后认真修改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有位作家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我们写好作文以后,也要反复阅读,仔细推敲,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七、布置作业 将修改后的作文抄正。
板书设计:
外貌:容貌 身材 穿戴
我熟悉的一个人
语言
典型事例 人物品质
动作
荐炸不死的“陶瑞鑫”(350荐荐唉文,静
这“
个猫
人”
(700(600
(800
字字
字)作文 ))
作作
文
文
荐我们班的淘气包字)作文
荐令我惦记的人(500字)作文
写人作文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积累·运用二习作
设计思想
写作文是学生最害怕、最讨厌的一件事情,也是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一个教学过程,特别是农村学生对写作文更为难以下笔。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寻根究底总结出以往的作文教学都习惯按“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写作文——师生共同修改作文或教师单方修改作文”的方法进行作文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成效,但路总是很长,途中也有不少的磕磕绊绊,如写是写、改也改了,但学生对自己写出来的作文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分数高就好,分数低就差,不知为什么)因此,以写人作文这种文体设计这篇习作教学,其教学思路总体框架是:师生共同评析病例作文——师生共同总结——学生深入实践动笔写作——修改习作——评赏习作。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新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通过修改病例,明白了什么才是好词、好句、好文章并运用到实践写作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规律,动手写习作,让学生明白如何修改作文,如何写好作文。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在老师鼓励、引导下课堂处于师生、
生生合作学习的情绪高涨的氛围之中。
教学重点、难点
1、修改病例作文。
2、总结写人作文的规律及完成一篇习作。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一篇典型的写人病例作文。(有条件的发给每生人手一份或多媒体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身边有人吗?
生:(窃笑)有。
师:有你熟悉的人吗?谁?
生:我的爸爸、妈妈……
师:有你喜欢、讨厌、敬佩的人吗?(提问的过程侧重让学困生回答)
在课的开头通过简单易答的提问式谈话能激起学生开口说话,树立对课的兴趣。多提问学困生既不忽视他们,也换回他们一起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为下面的作文作铺垫。
二、修改病例,总结规律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你身边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人的作文。板课题:学习写人作文
在学习写人的作文之前让我们先看看这位小朋友的作文。(出示病例作文)
(一)全班齐读病例作文。
师:同学们读完这篇作文有何感觉?
示意学生先认真看不要急着说话。指名班上朗读较好的学生再把病例作文读一遍,并向学生提要求:认真倾听同学读,把你认为有毛病的地方或优美的句子用你喜欢的方式作记号。
(二)指名朗读病例作文。
1、课堂交流,指名交流
A、听完后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斟酌给学生一定的修改时间。并引导学生可带着这样的问题去修改“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修改——你为什么这样修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B、修改的同时也可以说说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可按“原来怎么写的——你觉得好在哪里”的顺序说出自己的理由。
2、总结规律
在评析这篇病例作文的过程中师生共同总结写人作文的注意事项,即1、拟个什么样的题目,可按人物性格特点拟题如:调皮的××、爱哭的××、幽默的××;
也可按人物品质特点拟题如:坚强的××、勤奋学习的××等方式来拟题。2、写人作文就是通过记叙与所写的人物紧密相关的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某些特点或优秀品质的文章,与写事的文章一样都写到事但不同的是写事是通过事情说明道理而写人是通过事情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品质。它的一般规律:a、要抓住具体的事写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质”也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质”或“一人多事多品质”;
b、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心理等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什么才是一篇好作文的条件,即1、有童真、童趣;
2、想象
力丰富;
3、有真情实感;
4、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5、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6、题材新颖等。
三、构思起草,写作文
同学们在你们身边有很多人,其中把你最想告诉老师的那个人按照总结出来的方法写下来给老师看。学生写作,教师巡视,对写作文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予以解决、指导。
四、学生自行修改和交换修改习作。
五、全班交流评出最佳习作在班上范读,激励成就感。
第五、第四环节,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修改作文的理解,也是为修改好这篇作文再做工作。
写人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通过修改病例,明白了什么才是好词、好句、好文章并运用到实践写作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规律,动手写习作,让学生明白如何修改作文,如何写好作文。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在老师鼓励、引导下课堂处于师生、生生合作学习的情绪高涨的氛围之中。
教学重点、难点
1、修改病例作文。
2、总结写人作文的规律及完成一篇习作。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一篇典型的写人病例作文。(有条件的发给每生人手一份或多媒体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身边有人吗?
生:有。
师:有你熟悉的人吗?谁?
生:我的爸爸、妈妈……
师:有你喜欢、讨厌、敬佩的人吗?(提问的过程侧重让学困生回答)
在课的开头通过简单易答的提问式谈话能激起学生开口说话,树立对课的兴趣。多提问学困生既不忽视他们,也换回他们一起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为下面的作文作铺垫。
二、修改病例,总结规律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你身边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人的作文。板课题:学习写人作文
在学习写人的作文之前让我们先看看这位小朋友的作文。(出示病例作文)
(一)全班齐读病例作文。 师:同学们读完这篇作文有何感觉?
示意学生先认真看不要急着说话。指名班上朗读较好的学生再把病例作文读一遍,并向学生提要求:认真倾听同学读,把你认为有毛病的地方或优美的句子用你喜欢的方式作记号。
(二)指名朗读病例作文。
1、课堂交流,指名交流
A、听完后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斟酌给学生一定的修改时间。并引导学生可带着这样的问题去修改"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修改--你为什么这样修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B、修改的同时也可以说说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可按"原来怎么写的--你觉得好在哪里"的顺序说出自己的理由。
2、总结规律
写人作文的注意事项,即
1、拟个什么样的题目,可按人物性格特点拟题如:调皮的××、爱哭的××、幽默的××;
也可按人物品质特点拟题如:坚强的××、勤奋学习的××等方式来拟题。
2、写人作文就是通过记叙与所写的人物紧密相关的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某些特点或优秀品质的文章,与写事的文章一样都写到事但不同的是写事是通过事情说明道理而写人是通过事情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品质。
写人的一般规律:a、要抓住具体的事写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质"也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质"或"一人多事多品质";
b、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心理等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一篇好作文的条件
1、有童真、童趣;
2、想象力丰富;
3、有真情实感;
4、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5、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6、题材新颖等。
三、构思起草,写作文
同学们在你们身边有很多人,其中把你最想告诉老师的那个人按照总结出来的方法写下来给老师看。学生写作,教师巡视,对写作文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予以解决、指导。
四、学生自行修改和交换修改习作。
五、全班交流评出最佳习作在班上范读,激励成就感。
教学反思
以上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在以下几方面:
1、自主性。学生是习作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何启发学生乐意写和学会写上。从以上作文教学设计来看,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修改、自主总结规律、自主领悟写法、自主选择作文素材、自主评赏过程。并且,整节课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了全体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维持、强化学生的习作兴趣上,从而实现师生互动的和谐共振。
2、规律性。小学作文教学必须遵循小学生习作的认知规律。以上作文教学设计,从"师生共同评析病例作文--师生共同总结--学生深入实践动笔写作--修改习作--评赏习作"几个环节的纵向联系来看,既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认识论原理。
3、开放性:从"学生修改病例--构思起草--评赏习作"这几个环节,老师只是课堂纪律的维持者,学生是课堂的主宰者,应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到的: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是新课程呼唤作文教学的开放性。
写人作文教学设计
一、启发回忆,确定习作素材
1.启发谈话,唤醒学生记忆的表象
教师可采用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经常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在这些人中,有你熟悉的人,有你喜欢的人,有你讨厌的人,有你敬佩的人……能不能把他(她)们介绍给老师呢?今天先介绍你认为最需要尽早告诉老师的那一位。你所要介绍的这个人的哪些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请你按要求写下来:(填表)最需要告诉老师的那个人。这个人给你印象最深的事情(可以几件)
2.分四人小组互议,相互启发,确定习作题目。 教师先组织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以上填内容,让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启发,并允许学生调换所要介绍的那个人。然后启发学生根据自己所要介绍的人,自拟习作题目。必要时,教师可提供一组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自拟题目时,教师要教给学生有关拟题的方法。如:可按人物性格特点拟题,可按人物品质特点拟题,也可按典型事例拟题等等。
二、读写联系,领悟写法规律
学生的习作素材有了,紧接着教师要通过抓读写联系,帮助学生领悟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
1.启发学生从学过的写人的课文中领悟写法。
同学们学过的课文中,有不少是描写人物的,想一想:在这些课文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同桌先讨论一下,然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2.引导学生从读过的优秀习作中领悟写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同学们在课外读了许多有关介绍人物的优秀习作,想一想:哪些习作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篇向大家介绍一下。
3.指导学生从习作“病例”中领悟写法。
把写人的文章写成叙事的文章,人物特点不鲜明,内容不具体,这是学生写人习作中常见的通病。针对这种情况,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篇典型的“病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1)启发谈话:最近老师收到一篇介绍人物的习作,老师看了不够满意。现在我把这篇习作带来了,请你们当小老师,给这位同学的习作提出修改意见,行吗?
(2)出示“病例”。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分小组(或同桌)互议,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篇习作所介绍的人物为什么给人留下的印象不深?
(3)引导学生归纳写法: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从学过的课文和读过的优秀习作,以及从刚才讨论修改的“病例”中,你认为要介绍一个人物,必须注意哪几方面呢?然后教师揭示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第一,要抓住具体的事写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质”,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质”,也可以是“一人多事多品质”。第二,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三、构思起草,修改完善
1.创设情境,激发构思起草的兴趣:
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都想把自己印象最深的那个人介绍给老师,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老师不可能听同学们一个一个来介绍。如果你们将自己最需要告诉教师的那个人写下来给老师看,不就行了吗?现在我们开展一次竞赛,看谁写得既快又好。在起草前先构思一下,然后再起草,凡能在40分钟时间内完成初稿的同学可获得“耕耘奖”。(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快速表达的能力)
2.学生独立构思起草,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3.对在40分钟内完成习作初稿的同学授予“耕耘奖”。没有完成习作初稿的同学可以继续写,已经完成习作的同学可以尝试修改。
4.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1)启发谈话:美玉是琢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你的习作初稿写好以后,通过自己的修改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你有信心把自己的习作初稿修改得更完美些吗?改得好的同学还可以获得本次习作的“百花奖”呢!
(2)学生自改习作。先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是否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3)同桌或分小组相互传阅习作,与对方商讨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然后根据对方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再次修改。
(4)课堂交流。指名交流时,教师可要求按“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修改的-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5)评议“百花奖”。先分四人小组评议,再进行全班评议。
四、指导评赏,成就激励
1.启发谈话,激发评赏的兴趣。
启发谈话:当你手里抓一把沙土放在太阳光下一照,就会看到点点金光。同样,各人的作文都有闪光之处,哪怕是写得不够理想的作文,也有一二句优美的句子或几个闪光的词语。
你的习作通过自己几次修改,一定有许多成功之处。请你将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读给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听听,和他们一起分享你成功的欢乐。如果你认为自己全文写得好,就读全文:如果你觉得只有某一片断写得精彩,就读这个片断。对评赏得好的同学,老师将授予“浪花奖。
2.示例评赏,启发自我评赏
教师先选择具有代表性优秀习作或片断组织学生评赏,然后分组交流自评,畅谈习作收获,分享习作成功的乐趣。
3.教师组织学生评议班级“浪花奖”。
4.创造发表条件,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1)将优秀习作或修改后有明显进步的习作装订成册,在班内(或学校同年级内)传阅。
(2)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寄给远方的亲人。
(3)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向学校广播站或学校画廊投稿。
(4)将班级中的优秀习作推荐给少儿报刊发表。
(5)当学生的优秀习作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后,教师可鼓励学生编自己的优秀习作集,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作文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评析] 以上作文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三性”:
1.情意性。首先,教师采用“迂回”的方式巧妙地向学生提出习作的要求,让学生领悟到“我需要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使学生有了宽松的写作心境,变教师“要我写”的外在要求内化为“我要写”的内在需求。其次,教师采用评奖、提供发表条件等多种激励措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习作训练的过程中受到情绪的激励、情致的唤醒和情感的熏陶。作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他们才能在自己的作文内容中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语言。
2.自主性。学生是习作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何启发学生乐意写和学会写上。从以上作文教学设计来看,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回忆和选择习作素材、自主构思起草、自主领悟写法、自主修改和评赏过程。并且,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了全体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维持、强化学生的习作兴趣上,从而实现师生互动的和谐共振。
3.规律性。小学作文教学必须遵循小学生习作的认知规律。以上作文教学设计,从“积累(生活和阅读)一构思一修改一评赏”几个环节的纵向联系来看,既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认识论原理,也符合学生习作由“感悟生活-理解表达-修改完善-评赏提高”这一心理规律。
《写一个人》习作教学设计
习作内容
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人的一件事,写个片断。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追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2.熟练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
作前准备:结合语文实践活动课,开展“我来夸夸他(她)”的活动。事先有意让学生回忆和收集童年生活中自己喜欢的小伙伴的某一特点的材料,然后通过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让作文和生活紧密联系,为习作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引出课题
前天,老师参加了我班举行的“我来夸夸他(她)的活动”,了解到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中,都结识了不少小伙伴。他们个性不同,有的热心助人,爱管“闲事”;
有的天真顽皮,活泼可爱;
还有的倔强,爱哭、爱闹……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根据小伙伴的特点,写篇文章来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二、出示要求,讨论理解 1.出示要求
在童年生活中,你一定结识了不少小伙伴。他们有的是你的同学;
有的是你的邻居;
还有的……你一定很了解他们,喜欢他们,他们做过的许多事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的一件事来写,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要通顺。
2.小组讨论,并完成填空
我要写的印象最深的是,要突出的人物特点是,选择的一个事例是。
3.大组交流
通过这一个环节,让学生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①写小伙伴的一个特点;
②用一件事来写;
③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要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三、提供情景,打开思路 1.播放录像
这是我们班秋游中的几个画面。(无声,给学生思维空间。) 让学生边看边思考:
①这次秋游中发生了几件事?
②哪件事表现了小伙伴的特点和品质? ③你选择哪件事来描写人物的特点? 2.交流归纳
①秋游中××同学收拾午餐留下的垃圾,体现她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的行为。
②××帮助邻校一位掉队的小同学寻找老师,反映她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通过这一情景,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选择材料,而且让学生懂得最好的材料是自己亲身经历而别人不知道的事,材料的真实、新颖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四、自拟题目,下笔成文
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大家可以更好地条理自己的“构思”。题目自拟,但要认真给自己的作文起个题目,老师也提供一些题目,但仅供参考。(《夸夸我的同学》《我心中的偶像》《任性的表妹》)
五、附:优秀习作:
夸 夸 我 的 同 学
每一次看到曹昀积极向上的手朝天举着,我都会莞尔一笑,因为曹昀以前不是这样的。自从快接近期末以后,曹昀变得更加积极了,而且也变得更开朗了。
有一次,在一堂因为没人积极举手发言而变得无聊乏味的语文课上,刘老师问问题,同学们有的好像知道,不想举手或不敢举手,或者不知道答案在桌子上愣着发呆。刘老师看到这样的情形,大发雷霆,吼着问:“只有这几个知道吗?!”只见曹昀鼓起勇气,举起了手。当时,我举着端正而向上的手,看看曹昀的手,简直就是差了十万八千里!我连忙对曹昀说:“把手举高点儿!老师才看得见!”于是,曹昀再次鼓起勇气,飞快地往上面伸去。老师看了,快手快脚地向曹昀走去,点了曹昀来发言。虽然曹昀以前发言吞
吞吐吐的,但是之后她经常发言,说话也变得很流利了。这就是曹昀突飞猛进的变化。
在上课的时候,她不仅仅很积极,而且在课间的时候,她也是很开朗的。
在课间的时候,只要是一群人在一起玩,曹昀都会参加,并且在无聊的时候她也会想出一种方法来解闷,比如说:抛手绢的游戏,或者是拿出一只玩偶来演玩偶剧…… 而且每天,曹昀都会笑,不管是哈哈大笑莞尔一笑、微笑、大笑,里面都含有开心、高兴的意思。也许,这也是影响她上课那么积极的原因之一吧!
我 的妈 妈
我的妈妈是农村妇女,她身材高大,干活任劳任怨。用奶奶的话说就是:干活不要命的人。在我的印象中,妈妈从没说过累,她总是有使不完的劲儿。
记得上二年级时,因为逃学,妈妈打我,她高高地扬起巴掌,瞪着眼,一幅要打我的恶狠狠的样子,在我惊恐的仰望中,妈妈那么高大,厉害。
现在妈妈已四十多岁了,身体依然健康,天天做饭,拆洗一家老小的棉衣棉裤,再一针一线的缝补,一天忙到晚。
大年初二,难得妈妈有空,我和妈妈到超市买衣服。
在上电梯的时候,妈妈扶着电梯的扶手,胆怯的把脚抬起又落下,几次都不敢踩上去。我赶紧拉着妈妈的手,妈妈就像小孩子一样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每次上下电梯,妈妈和我的手都紧紧的握在一起,我鼓励妈妈,“没事,大胆把脚放上去,别害怕”.也许是因为我的手,也许是因为我的话,妈妈一次比一次大胆。
在和妈妈紧紧握着手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妈妈老了,那曾经天不怕地不怕的妈妈,也有胆怯和无助的时候。曾经在我眼里高大的妈妈,背有点驮,走路时,腿脚已不再利索,平时没有留意,妈妈脸上的皱纹那么深那么多。
不过我也觉得很欣慰,我长大了,我也能给妈妈支持和温暖,就像妈妈曾经给我的一样。
我想对我的妈妈说:“妈妈,在您需要的时候,有我,会握着您的手”。
《记一个印象深刻的人》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能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性格,写一个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2、让学生所写的文章内容具体,叙述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教学重难点:
怎样将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写好,并能同时给读者也留下深刻印象。
教学安排:
一、游戏:
1、教师先讲明游戏规则,全班同学分三组抢答,请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出所描述的人物身份。如:老师、医生、作家、警察、男同学、老爷爷等,竞猜之后老师将手中的卡片随意飞向教室的任意角落。
2、游戏小结:
请同学们回答:为什么大家能迅速抢答出我所描述的人物的身份或职业?
请拾到卡片的同学依次将卡片上的语句朗读一遍,仔细体会别人描绘人物外貌的方法。
二、过渡:明确课的要示
大家猜一猜,这节作文课我们将辅导什么内容呢?(写人)写人的文章可以写很多,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人、敬佩的人,也可以写自己身边的同学、好朋友,也可以写和你有过一面之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但我们今天的课上是要帮大家回忆一下,在我们小学六年的生活当中曾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板书):记一个印象深刻的人。显然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并且前面还有一个修饰语,“印象深刻的”。写人的文章离不开写事,一定是他曾说过什么话或做过什么事曾给你留下深刻印象,那么我们就要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性格,能深层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合理地对人物进行加工。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
三、采访:
1、找朋友。
随意将几首古诗的上下句发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将古诗的上下句恢复原貌。这样拥有上下句的同学刚好成为搭档,师检查朋友是否找对。
2、教师请一名同学配合示范采访,师是记者,生是被采访者。
采访问题:在你小学六年的生活当中,谁曾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他(她)曾说过什么话或做过什么事让你感觉印象深刻?
这名话或这件事对你将来的人生之路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或帮助?
3、两人互换角色,生采访师。
4、学生按刚才所找的搭档进行互相采访,师一边提示所采访的问题,一边检查学生采访的情况。
四、集体交流。
请几组同学到讲台上来采访自己的搭档,分别说一说自己印象深刻的人。
五、分析指导怎样写好印象深刻的人
写人的作文中,写出来的人物要有立体感,能够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就叫形象鲜明栩栩如生,这是一种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具备这种能力呢?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外貌、神态、思想、性格均不相同。写人就要写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是写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写人就离不开写事,事情让你感动,此事一定会让你留下深刻印象,那么怎样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性格?要写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可以从三点讲开来:
(一)、抓住特征写外貌
写人物的长相和身材,都要抓住特征和神态,做到写谁像谁,使读者如见其人。外貌绝不只是面容和身段,衣着打扮也很重要,一个人年龄,性别职业甚至学历爱好等都能从衣服上分辨出来,甚至能显示出性格来。例如:同是写老人的片段就各不相同,还有写老师,清洁工的片段等。
二)典型事例写人品
什么是典型事例?就是有代表性、有意义的事。人品就是人物的思想品质,也就是通过一件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中国有句俗语“什么人做什么事”,在写这件事的过程中,人物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也就是通过他的行动和语言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性格。谈到写事,这是有必要讲一下,写人的文章所写的事与写事的文章中的事不一样。记事文的事要交待六要素,把事件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写人的记叙文是根据人品、性格的特点来写事,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或者只写一件事的片断。总之,这些事是根据塑造人物的需要进行取舍的。例如:这里有一个故事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说带有典型的特点。(生读故事)师评。贝利是世界足球之王,是世界上“脚功”最好的人。因此贝利一记漂亮的勾球动作:顺手拿起,轻轻一勾,正好头一顶,落到原处,丝毫不差,就是最好的身份证明(他就是足球之王)。
(三)深层展示写心理
我们说内心世界更能展示文章中人物的思想动态和性格。文中的心理活动分两种:一种是文中的人物的心理描写,沉思、默想、联想都能表现其思想和品格;
另一种是作者的心理描写。最明显的就是“我想”直接表达人物心理活动。这是作者的思想表现,合理想象也是作者的一种心理活动,这里第三点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要写好稍稍难一些,可不必要求。例如: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一生下来就是裂唇。就是作者是直接表达心理活动。
六、练习 请同学们趁热打铁将刚与同伴采访的内容根据老师的指导写一个小片断,通过一件具体事例来表现这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我的爸爸
在我记忆的沙滩上,印象深刻的人犹如海底的贝壳,不信我就拾一颗给你看吧。
我的爸爸长得较高,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别人都说爸爸苗条,我却感觉爸爸苗条过度了。爸爸的职业是老师,他的业余爱好很多,有打篮球、上网看新闻、看电视、打乒乓球……
爸爸对中国的乒乓球赛、排球赛呀,总免不了看上几场,哪怕是半夜赛,爸爸也要起床为中国队加油,有时还会像场上的总教练一样神情激动,在他的影响下,我都快成小球迷了……
在我的心目中,爸爸无所不能,他不仅会修各种东西,而且写作文的构思也极为巧妙。
有一次,我坐着单车从坡上冲下来,车子像风一般向前奔驰,速度到了这辆单车的极限。在第二个坡时,我想再快些,便更加用力地踩。谁知,链条脱出了链盘齿轮,害得我差点摔了一跤,我只好把车停下来,装上链条。可没骑多久,那不争气的链条又脱了。这时候,爸爸向我走来,看着我愁眉苦脸的样子,问我:“怎么了?”我吞吞吐吐地说:“爸爸,我……车的链条脱……了。”爸爸笑着说:“这还不容易?”说着从房间里取出钳子,麻利地把一颗链头去下来,接着又把链条接起来,我的单车又能坐了……
还有一次,我在写《我家的小狗》这篇作文,开头和过程我都写得淋漓尽致,就是不会结尾。爸爸见我抓耳挠腮,知道我又遇到了难题,便和蔼可亲地对我说:“又遇到了难题,对吗?”我点点头,指着结尾说:“我不会写结尾。”爸爸耐心地说:“这就是我家的小狗。”说着顿了顿嗓子,“这就我家可爱的小狗,你喜欢吗?两种结尾都行。”爸爸帮我解决了难题,我高兴地完成了作文……
这就是令我敬佩不已的爸爸。
我的外公 在万家灯火都熄灭时,外婆家的台灯仍然亮着。灯光下坐着一个布满白发而又慈祥的老人,他头戴一副老花镜,手握一支钢笔,在书上不停地圈圈、点点、画画。他时而全神贯注;
时而愁眉紧锁;
时而如痴如醉;
时而面露笑容。他就是我的外公。
外公虽然年纪大了,却非常爱看书。由于外公会捏橡皮泥,因此,我常常缠着他给我捏一些小玩艺。可是,只要外公一看起书,想让外公捏橡皮泥那就是“白日做梦”了。我真想把外公的书都锁进箱里。可之后的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有一次妈妈问了我一道题:“熊猫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啊?”我左思思,右想想,也想不出可靠的答案。还是去问外公吧,我心里想道。我跑到外公跟前,把妈妈的话原封不动地说了一遍。外公摸摸我的脑袋,说道:“你这小子,平日就知道玩,也不看看书。熊猫只有四个指头的啊!”“外公,您的知识可真渊博啊!这么多知识,您都是从书上获得的吗?”我羡慕地问道。“当然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你肯读书,博览群书,你也会跟外公一样,知识渊博的啊!”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读书的种子,书也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
外公不仅学识渊博,还常常无私地帮别人做事,解决问题。一天中午,我家正在吃饭。突然,马伯伯和几位叔叔进来了。他们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笑容,却堆满了焦急与无奈。他们和外公寒暄几句后,便进了书房,我也好奇地跟了进去。只听马伯伯沮丧地说:“我家的茶树不知怎么的,生了一种怪病。先是根部生瘤,紧接着茶树就大片枯萎。我们农民一年就靠这几亩茶园养家糊口,可如今却颗粒无收,这……这可这么是好哇!”说完,便一手撑着书桌,一边低头丧气。这时,一位叔叔拿出了一棵茶树的根,递给外公,外公忙戴上老花镜,左手紧握树根,右手执一个放大镜。只见外公时而拨开树根,不停地端详:他时而握起钢笔,在纸上圈画;
时而放下笔来,愁眉紧锁;
时而回过头去问一两句。马伯伯他们的心情也随着外公的表情而起伏不定。过了好长时间,外公才把一张写满了字迹的纸递给了马伯伯,马伯伯接过了纸,宛如握住了救命的仙丹,他用发颤的声音说道:“太感谢您了,真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您才好。”“嗨,老朋友了,还这么见外。帮这点小事,应该的。”过了一会儿,马伯伯该走了。外公忙拉住他的手,说:“等会儿。”说完,他快步走进书房,拿出了一叠东西,放在马伯伯手中,马伯伯一看,原来是一叠钱,马伯伯执意不要,可外公却说:“你家今年收成又不好这点钱算是我的一点心意,以后有困难,尽管来找我。”马伯伯握着钱的手微微地颤抖着,嘴里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音。望着眼前这感人的一幕,我的心不禁被触动了,外公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他不以专长而肥私,而以助人为乐事,想到这里,外公的身躯不禁在我眼中越来越高大。
外公,他虽然没有干过什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一身华丽的外表但在他平凡的身躯中,却分明隐含着极不平凡的品质。是啊!外公那助人为乐和嗜书如命的精神,将会筑成心中的一座丰碑,将成为我心中的一座丰碑,将成为我习和敬佩的楷模。
《买菜》说话写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由词到句,逐步将句子写具体。
2、由说到写,引导学生把话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请大家来读读这两段话,比比看,你觉得哪段话好?
好在哪里?
*、集合的铃声响了,我们排好队向操场走去,大家一齐做早操。
*、集合的铃声响了,我们像小战士一样,迅速排好队,随着“一二
一、一二一”的口哨声,我们昂首挺胸,迈着整齐的步伐一队队向操场走去,伸伸腿,弯弯腰,大家一齐做早操。
学生比较
2、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买菜,大家愿意吗?
二、新授 投影出示菜场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交流,随机出示菜名(给菜分分类)
2、如果把我们看到的写下来,是不是这样就好了呢?出示内容:
今天,我和妈妈到菜场买菜。看到菜场里菜真多,有青菜,有黄瓜,有土豆,还有鱼肉。我们买了肉和青菜就回家了。
交流点评
3、那我们来把它写具体,大家怕不怕?是啊,其实大家不用怕,只要完成下面的练习就会更不怕了。投影出示:
________________青菜________________土豆 _________________黄瓜_________________鱼 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虾 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螃蟹 螃蟹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选一两种菜说一说吗?指名交流
5、现在我们再来完成刚才那段话还怕不怕?出示投影
⑴同桌互说,⑵指名说,同学点评
6、那把你看到的用笔记下来吧,再选上一两种你最喜欢的菜买回家吧,加上开头和结尾。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菜场买菜。菜场的菜可真多呀!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交流点评
学生习作
(一) 菜 场之 行
今天,我和奶奶去菜场买菜。
我发现菜场真有意思:蔬菜区就像一(1)班的小朋友,有很多名字,有的叫青菜,有的叫蘑菇,还有的叫黄瓜……水产区就像一(2)班的小朋友正在上体育课呢!有举止文雅的虾子,有欢蹦乱跳的草鱼,还有横行霸道的螃蟹……水果区就像二(1)班的小朋友,有害羞的苹果,有好像走了夜路的梨——全身都是金黄,有碧绿的西瓜……生禽区就像二(2)班,个个活泼好动,有鸡、鸭,还有可爱的小鸽子。
我挑了最喜欢吃的西红柿和牛排和奶奶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我今天收获可真不少啊!
学生习作
(二)买 菜
今天,我兴高采烈地跟着外婆去菜场买菜。一走进菜场,哇,菜可真多呀!我们来到蔬菜摊子前,只见青菜碧绿碧绿的,水灵灵的躺在那儿;
萝卜像一个个嫩生生的娃娃,让人忍不住想抱回家;
西红柿像一个个小灯笼,正等着人们去挑选呢……外婆买了我最喜欢吃的青菜和西红柿。我们又来到卖水产品的地方,鱼游来游去,好像在找逃生的办法;
螃蟹在那儿张牙舞爪像个威武的将军。我指着虾子对外婆说:“我们买这个吧。”外婆笑咪咪地说好。我们买好菜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习作《摆玩具 编童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找“饿” 》,了解其主要内容和自编童话故事的一般要求。
2、指导学生动手摆放自己喜欢的玩具,发挥想象力,编一个有意思的童话故事。
3、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4、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让学生敢想、爱说、乐写。
教学流程:
一、消息激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童话吗?为什么?(有趣、运用了拟人手法)那你们会编童话吗?(出示图片)有一位和你们一样的三年级的小朋友就根据这两个熊猫玩具,编了一篇挺有意思的作文,并且还发表在《小小童话林》杂志上,同时还作为我们现在教材中的习作范文。想不想读?(学生可以打开书122页,也可以看屏幕显示)
二、范文引路:
1、请学生读例文《找“饿” 》并思考:
(1) 这个童话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熊猫娃娃为什么要找饿?又是怎么找饿的呢?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2) 你认为小作者哪个自然段写得非常好?为什么?(找出动作、语言、神态的词)
2、同学们,同样是两只熊猫玩具,小作者能想象出故事中如此吸引人的角色。读了这篇童话故事,你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是不是很佩服小作者的想象力?其实我们在座的小朋友也是很棒的,相信你们今天编的故事一定会比《找“饿”》精彩多了。有没有有信心?(出示好消息)
好消息:《小小童话林》里又要征选童话故事啦,谁的想象力最丰富,谁的故事最有意思,谁就是这个《小小童话林》的“童话大王”,他的故事将被编入《小小童话林》,还将制成动画片。
同学们,想不想让你的故事被编入《小小童话林》,也制成动画片?咱们赶快行动吧,
三、提示课题,展示玩具。
1、今天,就让我们来摆一摆,说说它们的童话故事吧。(板书:摆玩具 编童话)
师出示两个动物玩具,让学生大胆想象他们之间可能会发生的事,同时让学生上前板书。
选中黑板上一个最有趣味的题目作深化理解写作过程。(首先是想他们之间会发生一件什么事?再说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接着说明发生这件事的经过,最后还要说明这件事的结果怎样?重点是写清楚事情的经过部分,出示《找饿》的重点段落。相机巩固动作、神态及语言的具体)
出示 温馨提示:
动物选好了,我们就要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件什么事。再写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接着说明发生这件事的经过,最后还要说明这件事的结果怎样?重点是写清楚事情的经过部分,注意主人公的动作、神态及语言哦!
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摆一摆玩具、编一编童话。可以自己编,可以和同桌合作、交流两分钟,试着编童话故事。(教师巡视,适时点拔)
3、学生静思默想,写出童话的经过部分。(出示积累)
4、交流童话中最精彩的片段。注意先说出童话的题目,再共享你的精彩片段好吗?
四、活动总结:老师听了你们编的故事,想对你们说:“小小童话故事家”们,你们可真棒!如果把你们编的故事完整地写下来,送到《小小童话林》杂志社去,你们一定会成为真正的“童话大王”。这个故事的作者既不是安徒生,也不是格林兄弟,而是我们在座的同学,一定不比安徒生、格林兄弟等童话大师差! 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文章读给自己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妈妈听,听取他们的意见,好好修改草稿。改好后把文章誊写在作文本上。
【神态词语】
沉着、诚挚、憨厚、潇洒、羞涩、腼腆、坚毅、傲慢、疲惫、沮丧、失神、诧异、发愣、容光焕发、精神抖擞、生龙活虎、威风凛凛、热情洋溢、热情奔放、和蔼可亲、和颜悦色、心平气和、平心静气、悠然自得、毕恭毕敬、津津有味、若无其事、不露声色、面红耳赤、垂头丧气、风尘仆仆、气喘吁吁、呆若木鸡、哑口无言、交头接耳、笨头笨脑、凶神恶煞、装腔作势、盛气凌人、龇牙咧嘴、神气十足、神气活现、趾高气扬、咄咄逼人、目空一切、不屑一顾、目中无人、冷眼旁观、鬼鬼祟祟、半信半疑、不知所措、漫不经心、心不在焉、垂涎三尺、死皮赖脸、缩手缩脚、丑态百出、兴高采烈、喜出望外、欢天喜地、炎冒三丈、怒气冲天、无精打采、闷闷不乐、欢天喜地、欢蹦乱跳
说漫画 编故事
教学设想:这是一次看图想象作文训练。但是,跟过去学生接触过的看图作文相比所不同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读漫画。孩子们是否会读漫画呢?如果对“漫画”这种艺术形式不了解,就不能很好的写出启示来,所以要适当地简要介绍漫画的特点。教学时,先帮助学生弄懂图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图中的两只小花狗照镜子前后的不同表现,并说说变化的原因,接着想象两只小花狗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体会小花狗心理变化的过程。特别要引导学生抓住小花狗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展开丰富的想象,使故事更具体、更生动。
课时目标:
1、读图:看懂漫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漫画的特点:幽默风趣,寓理其中。
2、想象:抓住小花狗的神态、动作及语言等展开丰富的想象,鼓励学生不仅要“想”得丰富、更要“想”得合理。
3、会文:在以上的基础上,遵循“先说后写”的顺序,引导学生把故事编得具体、生动、有趣。
课前准备:教师备好:数张漫画和印有漫画的习作稿纸。
教学过程:
一、了解漫画,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画,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依次出示漫画四幅)能看懂吗?师相机讲解:第一幅“要钱不要命”;
第二幅是“郑人买履”,情愿相信尺,绝不相信自己的脚;
第三幅是“叶公好龙”,此人只是嘴上喜欢龙,真的龙来了,他却吓得魂飞魄散了;
第四幅一个人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进城门。横着进进不去,竖着进也进不去,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将竹竿一折两段。送他一个字——“笨”!
2、看了这些画大家都笑了!其实这些好玩、有趣的画是“漫画”。(师板书:漫画)漫画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往往不需要一个字就能表达出深刻的思想,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受到启发。
二、欣赏漫画,读懂图意
1、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另一组漫画,一共四幅图。(出示漫画)先整体看,再一幅一幅地欣赏,看你能不能读懂图意?学生读图。
2、谁能简要地说一说这组漫画的主要内容?(指名概括)
3、说一说,填一填:两只一模一样的小狗,照了镜子以后,心态发生了变化:一只 (骄傲自满、妄自尊大、趾高气扬、得意忘形、神气十足、不可一世、目中无人),另一只 (自卑惭愧、妄自菲薄、垂头丧气、胆小如鼠、自惭形秽)。
4、教师指点:什么样的镜子有这么大的魔力?(哈哈镜:凹面镜可以放大所形成的像,而凸面镜则是缩小所形成的像。)
三、发挥想象,创编故事。
1、过渡:这组漫画很有意思,同学们一看就懂!如果让你把这组漫画编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只说主要内容听的人肯定没兴趣。那我们必须发挥想象,让漫画上的两只狗“动”起来,“活”起来?(板书:想象故事)?那怎么想象呢?
2、教师提示:我们以前讲过写人的文章要抓住什么来写?(板书: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其实写漫画中的狗也一样!也要抓住这些方面来想象。接下来,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说一说,写一写。
3、你觉得这组漫画中最惹人发笑的是哪一幅图?(指名口答,师相机分工说写第②幅、第③幅、第④幅)
4、你能发挥想象,说一说你最感兴趣的那幅图的故事吗?注意:为了便于同学们叙述故事,我们暂且叫左边的这只狗“大黄”,右边的这只狗就叫“小黄”。大黄和小黄会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呢?这是同学们想象的重点。先自己练习说一说,看谁想得丰富,说得精彩。
5、分组指名说(3~4名学生)。谁愿意把自己的想象,讲给我们大家听一听?(学生讲时,注意引导学生一起听,并认真组织评议。精彩处及时鼓励,对不当的地方给予纠正,鼓励有创新思想的学生。)
6、接下来,请同学们拿起笔把刚才编的一幅图的故事片断写下来。当然如果你写得足够快,还可以接着写好其它几幅图。(老师巡视指导)
7、集体交流评改习作片断。(认真倾听,看看对方的故事中有没有值得你借鉴的地方,快速添加到你的故事中去。)
四、续编故事,理解寓意
1、同学们,在写漫画作文的时候,我们除了要看漫画上有的内容,更要跳出漫画“看到”漫画以外的东西,有人形象地叫它“画外音” (板书:“画外音”)。
只有这样编出来的故事才会更生动、有趣。故事的结尾你能接着想象一下:被蒙在“鼓”里的两只傻狗它们自己会幡然醒悟吗?还是其他动物“一语道破了天机”?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个故事的结局会是怎样的呢?
2、学生续编故事,指名交流。
3、同学们,文章快完成了,还缺个什么?以前都是老师出题你们写,这一次能根据你写的文章自己出个题目吗?(师相机板书:《两只傻狗》《照镜子》《调皮的哈哈镜》《都是哈哈镜惹的祸》《两只被蒙在“鼓”里的狗》等)
4、集体交流:这些题目中,你欣赏哪一个?为什么?
五、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漫画,交流心得,编写故事。短短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和你们一起写作的时光真是很快乐!课后请同学们认真修改之后誊写在作文本上。
附板书设计:
漫画 想象 故事 “画外音” 图1:一模一样 互不理睬 互不服气 互不搭理 旗鼓相当 图2:高大威猛 高人一等 肌肉发达 腿粗如桩 英俊 威风凛凛(狂妄自大)
图3:矮小瘦弱 矮人一截 骨瘦如柴 瘦骨嶙峋 四肢细弱 弱不禁风 渺小丑陋 自卑惭愧(自惭形秽)
图4:大摇大摆 昂首挺胸 垂头丧气 瑟瑟发抖 胆战心惊 低垂着脑袋
趾高气扬 骄傲自满 霜打的茄子——蔫了耷拉着耳朵(妄自菲薄)
得意忘形 神气十足不可一世 目中无人 (妄自尊大)
《学会待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待客这一语言交际训练使学生学会待客的基本礼节,并能将自己待客的过程说清楚。
2、培养学生与别人交谈时自然大方、有礼貌的态度与习惯。
3、培养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教学准备:
1、情景表演
2、有关招待客人的用具:沙发、茶杯、茶几、水果、报纸等。
教学过程:
一、在回忆复述中交际
1、小朋友们,最近去别人家做过客吗?那次你们玩得开心吗?评:那肯定是与主人热情地招待分不开的吧!那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他们玩得开心吗?评:那一定是你们招待得很周到,能不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2、是啊!生活中,常有客人到家里来玩,学会待客很有必要,今天,我们的话题就是学会待客。(板书:学会待客)
二、在观察情景表演中交际
1、我们先来看看小伙伴芳芳是怎样待客的,好吗?
2、(情景表演):门铃响 芳芳:谁呀? 王阿姨:是我,王阿姨
芳芳:(打开门)王阿姨,您好,快请进 王阿姨:你好,芳芳,妈妈在家吗?
芳芳:妈妈去单位加班了,阿姨,您快请坐。
王阿姨:哎!好的,好久不见,芳芳又长高了,你也坐。
芳芳:(倒来一杯水)阿姨,请喝水。这是我爸爸刚从杭州带回来的龙井茶,味道可香了,尝尝!
王阿姨:谢谢!嗯,真香!
芳芳:王阿姨,找我妈妈有事吗?
王阿姨:对了,光顾了说话,都忘了正事了,这个星期天,阿姨过40岁生日,邀请你们全家去做客!
芳芳:好的,我一定转告妈妈,星期天,我们全家一定准时去!
王阿姨:那好,阿姨还有事,就先走了。
芳芳:好吧,我送你。(打开门)再见王阿姨,欢迎你常来玩! 王阿姨:好的,再见,芳芳!
3、引导刚才芳芳待客的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评议。 (1)客人来了,芳芳先是怎样迎接客人的?你能学着芳芳的样子说一说吗?(阿姨,您好,快请进)指生说,女生说。
(2)阿姨进屋后,芳芳又是怎样做的?(阿姨,快请坐)指生说,男生说。
(3)阿姨坐下后,芳芳又做了些什么?(阿姨,请喝茶)学生一起模仿说一说。小结板书:客人来了,您好、请进、请坐、请喝茶,芳芳多——(板书:礼貌)
(4)阿姨要走了,芳芳又是怎样做的?指生说。(小结板书:热情)
2、谁能把芳芳接待王阿姨的过程连起来说一说?
3、哎,假如今天王阿姨到你家去做客,你准备怎样接待她呢?(出示小黑板:王阿姨来了,我先( ) ,再( ), 然后( ) ,阿姨要走了,( )。
(师评:看来,你们和芳芳一样,对待客人既有礼貌又热情。)
三、创设情境,在实践演练中交际
过渡:哎呀!门铃响了,芳芳家又来客人了。(表演)
芳芳:谁呀?
叔叔:是我,隔壁李叔叔。
芳芳:来了。(打开门)王叔叔好!快请进,请问有什么事吗?
叔叔:芳芳,真不好意思,叔叔接到电话,要去单位开会,不巧,童童他妈又去买菜了,能不能先把童童丢在你家呆一会儿。
师:假如你是芳芳,你会怎么招待童童呢? 1.小组讨论。
师:咱们先在小组内讨论讨论,看看你有什么好主意。
2.大组交流,老师适时点拨。(你还有什么好主意?他这样做能行吗?)(让叔叔放心、拿好吃的招待弟弟、询问弟弟想玩什么)
3、师生同演,引导评议 师:说得好,关键还得看做得好,我现在就是童童了,芳芳姐姐在哪儿?(情景对话)
4、学生模拟对话。
过渡:你们看,芳芳多能干,童童玩得正起劲呢,这时——(画外音:童童,妈妈回来了。)师:童童,你妈回来了,该回家了。快跟姐姐再见。生:——芳芳姐姐再见;
)芳芳你该说——童童再见,下次再来玩)
四、设立又一情景交际,巩固成果
过渡:送走童童,芳芳刚想看书,电话铃又响了。
(1)表演 芳芳接电话(和妈妈说话的情景) (2)芳芳:喂,你好!请问找谁?
妈妈:芳芳,我是妈妈,作业写好了吗? 芳芳:写好了。
妈妈:那赶紧收拾一下,外公在乡下把脚扭了。
芳芳:是吗?厉害不厉害?
妈妈:我刚刚带外公去医院看了,医生说不要紧,注意休息就行。我把他接咱们家住几天。呆会儿我们就回来。
芳芳:哎,好的。(挂电话)
过渡 师:这次要来做客的可是芳芳好久不见的外公,芳芳该怎样接待外公呢?
1、小组讨论说说,自由组合交际。
2、学生表演展示。师生评点,适时颁发五星。(开门、询问病情、如何招待、陪爷爷聊天)(适时板书:热情)
过渡:芳芳招待客人真是礼貌、热情又周到啊!
五、交际延伸,强化本领。
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客人,比如:来了陌生人,你准备怎样接待呢?(指生说说。评:同学们的办法很多,在礼貌热情待客的同时,更要学会灵活应对,提高警惕,小心谨慎。)
六、回忆生活,动笔练写。
生活中,你独自一人招待过客人吗?回忆一下,把只、这一过程用几句完整通顺的话写下来。(学生练习写话)
招 待 客 人
星期六,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里写作业。
突然,门铃响了,我就去开门。啊,原来是李叔叔和王伯伯呀!我连忙请他们坐在沙发上,然后问他们说:“李叔叔,王伯伯,你们要吃水果吗?”李叔叔说:"不用啦,谢谢!你爸爸妈妈呢?”我马上回答说:“他们去上班了,可能要很久才回来!”李叔叔说:“原来是这样。”我就问:“王伯伯,李叔叔,你们要看电视吗?”王伯伯说:“好吧!”
我把遥控器递给他们,自己就到书房里学习了。可我刚到房里时,就想起妈妈爸爸对我说过:要好好招待客人。我便走到客厅里,想要好好招待客人。可李叔叔却说:“时间不早了,我们该走了。等你爸爸妈妈回来时,我们再来找他们。”我对李叔叔和王伯伯说:“我会告诉他们你们来过的!再见!”李叔叔和王伯伯对我说:“再见!”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有客人来时要好好招待他们,这样才是一个惹人喜爱的好孩子
招 待 客 人
晚上,爸爸妈妈有事出去了,我一个人在家津津有味地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忽然,“叮铃铃"门铃响了,这时候有谁会到我家来呢?记得爸爸妈妈出去时关照过我,没看清楚门外是谁,是不能随便开门的,为了谨慎起见,我从门上的猫眼仔细地看着门口,原来是叔叔带着堂妹来了。
我热情地把叔叔和堂妹请进了家门,招呼他们在客厅里就座,我拿出了家里现存的水果,又从冰箱里拿了两支棒冰给他们解解渴,说:“叔叔,爸爸妈妈有事出去了,你们先吃点东西,看看电视,爸爸妈妈一会就回来。”堂妹今年八岁了,刚读小学一年级,我拿出一些故事书给堂妹阅读,并领着堂妹去阳台观赏我家养的那只会讲话的聪明伶俐的八哥和那很有灵性的乌龟。
不一会,爸爸妈妈回来了,叔叔一个劲地在爸爸妈妈面前夸我招待他们的那种热情,只见爸爸妈妈笑着说:“应该的,乐乐长大了嘛!”
《我的手》“说话写话训练”教学设计 培养目标:
1.按句式说几句完整、连贯的话,再连成一段话写下来。
2.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爱劳动的品质。
3.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及初步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揭示课题
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积累运用二 习作
设计思想
写作文是学生最害怕、最讨厌的一件事情,也是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一个教学过程,特别是农村学生对写作文更为难以下笔。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寻根究底总结出以往的作文教学都习惯按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写作文师生共同修改作文或教师单方修改作文的方法进行作文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成效,但路总是很长,途中也有不少的磕磕绊绊,如写是写、改也改了,但学生对自己写出来的作文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分数高就好,分数低就差,不知为什么)因此,以写人作文这种文体设计这篇习作教学,其教学思路总体框架是:师生共同评析病例作文师生共同总结学生深入实践动笔写作修改习作评赏习作。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新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通过修改病例,明白了什么才是好词、好句、好文章并运用到实践写作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规律,动手写习作,让学生明白如何修改作文,如何写好作文。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在老师鼓励、引导下课堂处于师生、生生合作学习的情绪高涨的氛围之中。
教学重点、难点
1、修改病例作文。
2、总结写人作文的规律及完成一篇习作。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一篇典型的写人病例作文。(有条件的发给每生人手一份或多媒体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身边有人吗?
生:(窃笑)有。
师:有你熟悉的人吗?谁?
生:我的爸爸、妈妈
师:有你喜欢、讨厌、敬佩的人吗?(提问的过程侧重让学困生回答)
在课的开头通过简单易答的提问式谈话能激起学生开口说话,树立对课的兴趣。多提问学困生既不忽视他们,也换回他们一起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为下面的作文作铺垫。
二、修改病例,总结规律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你身边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人的作文。板课题:学习写人作文
在学习写人的作文之前让我们先看看这位小朋友的作文。(出示病例作文)
(一)全班齐读病例作文。
师:同学们读完这篇作文有何感觉?
示意学生先认真看不要急着说话。指名班上朗读较好的学生再把病例作文读一遍,并向学生提要求:认真倾听同学读,把你认为有毛病的地方或优美的句子用你喜欢的方式作记号。
(二)指名朗读病例作文。
1、课堂交流,指名交流
A、听完后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斟酌给学生一定的修改时间。并引导学生可带着这样的问题去修改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修改你为什么这样修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B、修改的同时也可以说说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可按原来怎么写的你觉得好在哪里的顺序说出自己的理由。
2、总结规律
在评析这篇病例作文的过程中师生共同总结写人作文的注意事项,即
1、拟个什么样的题目,可按人物性格特点拟题如:调皮的、爱哭的、幽默的;
也可按人物品质特点拟题如:坚强的、勤奋学习的等方式来拟题。
2、写人作文就是通过记叙与所写的人物紧密相关的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某些特点或优秀品质的文章,与写事的文章一样都写到事但不同的是写事是通过事情说明道理而写人是通过事情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品质。它的一般规律:a、要抓住具体的事写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质也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质或一人多事多品质;
b、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心理等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什么才是一篇好作文的条件,即
1、有童真、童趣;
2、想象力丰富;
3、有真情实感;
4、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5、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6、题材新颖等。
三、构思起草,写作文
同学们在你们身边有很多人,其中把你最想告诉老师的那个人按照总结出来的方法写下来给老师看。学生写作,教师巡视,对写作文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予以解决、指导。
四、学生自行修改和交换修改习作。
五、全班交流评出最佳习作在班上范读,激励成就感。
第五、第四环节,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修改作文的理解,也是为修改好这篇作文再做工作。
Composition (英文写作)
公主岭市岭西小学
刘新楠 教学目标:Let the students write a paage of people.教学重点:Can use the sentence patterns: He/She is ...(表示外貌特征或性格特点的形容词)He/She has...(形容词+名词)He/She is good at (sth/doing sth) He/She likes ...He/She wears...(穿戴...)He/She can do sth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描写人物性格特征与外貌特点的形容词,如:nice,clever,lazy /hardworking, quiet/active,friendly, strict /kind, shy, lovely,
brave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Led-in: T: Before the new cla, let’s play a little game“Gue who it is?” T: Look at the scream, I have 3 points on it, behind each point you can 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eople.If you gue it according to the first point, you can get 10 scores.The second point will be 5 scores.And the third one will be 2 scores.Each point you can gue two times.Are you clear? T: OK, stop here, can you tell me how do you gue? Why? Yes, you got some speci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people.And put the three points together, it is a short paage of people.Today we will learn how to write a paage of people.2.The new leon: How to write a paage of people? (怎样写好一篇写人的文章?)
T: First I divided it into four steps.(读一下四个步骤) (1) Make sure a title of the paage (确立主题) T:If let you write a paage of people, who is first in your mind,your family members or your relationship in school? (提问几名同学) (2) Introduce the gentl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eople who you want write to.(要对人物绍的概况进行介) T: You can tell us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eople who you want to write.Such as the name, age and job.First, tell me what’s his/her name? (叫几名同学回答) Second, tell me how old is he/ she? If you don’t know the age, you can use some adjectives.Such as young, old and little.Third, tell me what does he/she do? For example, she is a teacher.…… 总结职业名词(略)大屏幕出示
Look, today I will introduce my favorite actor to you.(大屏幕出示例文)How about yours? Let the students say their first paragraphs.(找几名同学口头作文)
(3) Describe the one in different ways, such as appearance and disposition.(要对人物进行多方面描写,如外貌、性格等) T: look, who is he? He is Yao Ming.He is young.He is a basketball player.Let’s try to describe his appearance.
Look, here are some adjectives and phrases about appearance.(出示一些描写人外貌特征形容词和短语,找生泛读) 例词略,大屏幕出示。
T:Look, who are they? You all know them.What is Sun Wukong like? He is clever.What is Tang Sanzang like? He is kind.What is Zhu Bajie like? He is lazy.What is Sa Wujing like? He is hard-working.Look, I summarize some words about disposition.(出示一些描写人性格特点的形容词,找生泛读) 例子(略),大屏幕出示。
This paragraph should be a little longer than first one.So I summarized some useful patterns for you.Who can read it? (大屏幕展示一些常用的句型结构和例句,找生泛读) T: OK, I will go on write mine.(大屏幕出示例文)师范读,或找生泛读。It’s your turn now.(找一些同学口头叙述他们的描写)
(4) Give your opinions about the people, love or hate.(要对人物进行评价,表达爱憎) T: At last, we should judge them by ourselves, or give our opinions about the people.For example …(大屏幕出示两个例子)OK, now tell me your opinions bout the people who you write to.(找几名同学说) 3.T: Now put the three paragraphs together, it is a paage of people.Today we learned how to write a paage of people.If a paage just likes a person.The first paragraph is the head of her, you can write about the name, age and job.Just two or three sentences are OK.The second paragraph is the body of her, you can write about her appearance, disposition and hobbies and so on.It should be a little longer.And the third paragraph just like the foot of her.It is the end of the paage, it can’t be too long.Just two or three sentences are OK.Now ,try to write a paage with the title《My xx》. Pay attention to the rules: we usually use simple present tense; we usually use the third person to write it.And make sure Subject-verb Agreement, when the subject is he or she, the verb will use third person singular.(给学生5到10分钟把作文写在纸上,泛读几篇并评价) T:Cla is over, goodbye everyone.
小学课文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设计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共4篇)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设计(共6篇)
小学作文教案设计模板
相关热词搜索:
作文
教学设计
写人
小学
2022/0604/61126
上一篇:工作报告标题大全
下一篇:农村干部复垦耕地总结作文十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