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图瓦人民间音乐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特殊的历史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纵向的历史发展阐述了阿勒泰山区长期以来形成的地理环境,从横向的民族变迁审视了图瓦人与周边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的现状,特殊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造就了图瓦人独特的民间音乐。
关键词:生态环境 图瓦人 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与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并称为中国的传统音乐,它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如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戏曲和说唱音乐等等。
一、独特的地理环境
民间音乐最古老的传承方式就是自然传承,由民间艺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继承民间音乐。民间音乐通过这样的方式一代代的传承下来,较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能够比较真实、比较完整地保留民间音乐的原始形态,因此被冠以“原生态音乐”的说法。随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民间音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自然传承的方式受到外界的巨大压力,原生态音乐的发展受到了阻碍,所谓自然就是不刻意的为原生态注入新的元素,也不阻止现代生活中的原生态受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生活在中国境内的图瓦人,数百年来一直在阿尔泰山南麓喀纳斯湖周边地区繁衍生息,原始的自然村落与自然、原始的山野风光和谐的融为一体,散落的小木屋与成群结队的牧群以及放牧的图瓦人,与雪山、森林、蓝天构成了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他们依托当地特殊生态地理环境所形成的天然屏障,长时期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从而比较完整地保留了自己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特征。
1.独特的地理与气候环境决定了图瓦人的生活方式
阿勒泰山区属于寒温带地区,寒冷期长,无霜期短。由于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纬度较高,相对高差悬殊,地形复杂,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特征。气象资料表明,这里年平均气温零下0.2℃,极端最高气温29.3℃,最低气温零下37℃,全年有6 个月的气温月平均值低于0℃,冬季长达7个月之久。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零下16℃,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15.9℃,中午也不过20℃。
阿尔泰山区的冬季漫长寒冷,生活在这里的图瓦人往往会选择避风向阳的阿尔泰山南麓生活。如何在常年积雪的雪山中生活?于是图瓦人成为了捕猎高手,因此,出于对当地生存、生产需求的考虑,图瓦人必须学会在雪山中生存,他们利用雪地的优势学会用滑雪的方式在茫茫雪山、雪原中狩猎、运输,就这样,聪明的图瓦人发明了滑雪狩猎这种特有的狩猎方式。除了狩猎之外,放牧也是图瓦人主要维持生计的方式之一,在阿勒泰山南麓广阔的草场上牧放牛、马、羊。入秋以后,由于草原上的粮草不足以供给牧畜食物,以及天气会变得日渐寒冷,于是把牛羊赶回冬窝子居住,这也是所有游牧民族的习惯。
2.图瓦人的生活方式孕育了图瓦人的民间音乐
佛德(Forde)也曾说过“环境既是规定也是提供了一个可供文化发展的范围,影响所及的包括一个社会先前存在着的事物与发展的倾向,以及外来的新观念与新事物。”图瓦人的音乐与这种生计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图瓦的民间艺人既是艺人也是猎人,即便他们不再狩猎放牧,也会在茶余饭后叙述着各自的有趣经历,图瓦人的民间故事、传说,都以音乐说唱的方式交流并且世代相传,图瓦人的音乐就产生于图瓦人的生活方式之中,可以说狩猎放牧几乎就是他们整个生活的缩影,图瓦的民间音乐和民间历史互为载体,歌词记载了丰富的图瓦人历史与生活记忆,而图瓦的民间历史与生活中遍地都存在着图瓦的民间音乐。他们从这样的生计方式中获取资源,使用资源,使其群体能够继续繁衍生存下来,并将其文化依托在这种生计中不断开花结果。
二、独立又特殊的人文背景
图瓦人是跨境跨国的小族群,分别居住在蒙古共和国、中国和俄罗斯图瓦自治共和国,我国的图瓦人是整个图瓦族群中一个很小的部分,居住在我国西北边陲新疆阿尔泰山区南麓,禾木村、喀纳斯村、哈巴河县的白哈巴村以及阿拉哈克乡这几个地方。
图瓦人是个跨界的族群,同时又是人数很少的族群,在周边它民族强势文化的影响下,尽管图瓦人很努力的彰显本民族的特征,但自身文化的变迁与它民族文化的融合现象还是不可避免的。
图瓦人自蒙元以来,在外来政治和文化因素介入下,有了明显的“蒙古化”趋势,同时又保留了自己文化的很多传统内容,社会文化生活中既包含蒙古文化的元素,又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致使他们与其他民族或族群有比较清晰的区别,又存在交融、互通的现象,形成了图瓦人特有的社会文化。
在这种特有的社会文化中,音乐自然是其中一种,作为一种非语言的交流方式,民间音乐在这种交融和变迁中是最为突出的一种形式,图瓦人很乐意接受从图瓦共和国传入的图瓦歌曲,不论是民间歌曲、流行歌曲还是最新的创作歌曲,都是出于一种民族心理的认同感,特别是近年来,图瓦人数出现负增长,图瓦人更是迫切需要一种归属感,和作为一个独立民族,而不是隶属于某一民族的迫切希望。
在图瓦人日常生活和信仰礼仪中,音乐无处不在。民间歌曲更是体现了显著的功能性,唱给阿勒泰山的歌、唱歌动物的歌、在婚礼中唱的歌等等,在图瓦人特有的生活中,图瓦人将音乐融入其中,彰显了自己的独立性与独特性。
近年来,由于阿尔泰山区和喀纳斯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图瓦人的传统文化正在遭受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外来影响。社会的大环境在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的改善,直接导致了图瓦人从封闭的大山里走了出来,外界的人走进阿勒泰山变得容易,图瓦人走出大山的机会也日益增多,这一进一出,带来更多的是文化上的交流。
图瓦人民间音乐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的继承、发展变化,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图瓦族群社会变迁的内容,反映了图瓦人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印记和当下图瓦人及图瓦民间音乐面临的问题。
基金项目: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文化人类学语境中新疆阿勒泰地区图瓦人音乐现状调查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c760051 阶段性成果;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新疆阿勒泰图瓦人仪式歌德调查与研究》批准号:12cys09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美]朱利安·史徒华.文化变迁的理论[M].张恭启译.台湾: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
[2]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生态环境 影响 图瓦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