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整改报告 > 草铵膦行业深度报告

草铵膦行业深度报告

时间:2025-08-02 08:36:03 浏览次数:

 草铵膦行业深度报告

 目录 1. 转基因:未来 5 年第一大增长点,需求增长 2.2 万吨,CAGR=22% .......................................................................................... 4 1.1. 增量需求:2019-20 年双抗/三抗转基因种子密集上市,彻底打开草铵膦转基因需求空间 ........................................................... 5 1.2. 存量需求:单抗草铵膦大豆、单抗草铵膦油菜种子渗透率预计维持平稳,未来 5 年需求小幅增长 0.3 万吨 ........................ 20 2. 百草枯/草甘膦禁用:过去 5 年第一大增长点,未来 5 年第二大增长点,需求增长 1.6 万吨,CAGR=10% ........................ 23 2.1. 2020 年泰国、巴西等禁用百草枯,海外百草枯禁用仍将持续,未来 5 年贡献草铵膦需求增量 1.0 万吨 ............................. 25 2.2. 草甘膦在部分国家迎来禁/限用,未来 5 年贡献草铵膦需求增量 0.6 万吨 ...................................................................................... 26 3. 传统应用(含抗性):未来 5 年第三大增长点,需求增长 1.0万吨,CAGR=18% ............................................................................ 28 4. 投资建议:推荐草铵膦,推荐全球龙头利尔化学 .................. 30 5. 风险提示 ......................................................................................... 32

 十年十倍的草铵膦,2020-2025 年 CAGR=15%。2015 年全球草铵膦需求是 0.92 万吨,2020 年草铵膦需求已达 4.7 万吨,我们经过测算,2025 年需求将增至 9.5 万吨,10 年 10 倍,2015-2025 年 CAGR=26%,其中 2020-2025 年 CAGR=15%。

 草铵膦在竞品禁用叠加转基因、传统市场需求发展背景下逐步打开需求增长空间。草铵膦是一个面世接近 30 年的品种,2015 年之前草铵膦需求增长缓慢,需求只有千吨级别,以传统需求为主。2015 年之后草铵膦需求增长主要来源于 2 大变化:百草枯/草甘膦竞品禁用潮,转基因需求亦步亦趋发展。同时,传统需求在草甘膦抗性愈演愈烈情况下,也在复配草甘膦方面打开了传统需求增长空间。

 草铵膦供给端波动较大,而需求端增长路线清晰、空间巨大,本篇将聚焦全球草铵膦需求进行分析。定量来看,草铵膦三大需求:转基因、竞品禁用、传统需求,2020 年各贡献 1.2、2.7、0.7 万吨,2025 年需求预计各为 3.4、4.3、1.7 万吨。未来 5 年三者各自增量中,转基因需求增量最高(2.2 万吨/占 45%),其次是竞品禁用(1.6 万

 吨/占 33%)和传统需求(1.0 万吨/占 22%)。本文将按照草铵膦需求增长贡献大小,以转基因、竞品禁用、传统需求的顺序进行分析。

 1. 转基因:未来 5 年第一大增长点,需求增长 2.2 万吨,CAGR=22%

 未来 5 年转基因是草铵膦需求的第一大增长点,CAGR 高达 22%。2020 年转基因需求 1.2 万吨,在草铵膦总需求中占比 26%,2025 年,转基因需求将达 3.4 万吨,占比提至 36%,占比增加 10%,CAGR 高达 22%。

 转基因需求增长主要包括转基因需求存量增长和转基因需求增量增长。存量增长主要指的是传统单抗草铵膦 LibertyLink 带来的增长,增量增长指的是新推出的双抗三抗大豆、玉米、棉花种子(一般抗草甘膦、草铵膦、24 滴/麦草畏/其它)带来的转基因需求。

 目前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速放缓至 2%左右,趋于饱和,转基因作物在世界五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的平均应用

 率(大豆、玉米和油菜的平均应用率)也都超过了 90%,所以中期转基因需求动力并不来源于种植面积的扩大,而是来源于已有转基因种子渗透率的提升(存量)和新型双抗三抗的推广(增量),未来长期增长主要来源于新兴市场政策的放开以及新产品的研发。

 其中增量部分我们聚焦于双抗三抗草铵膦大豆、棉花和玉米种子带来的草铵膦需求增长;存量部分,我们聚焦于 LibertyLink 单抗草铵膦油菜和大豆进行分析。

  1.1. 增量需求:2019-20 年双抗/三抗转基因种子密集上市,彻底打开草铵膦转基因需求空间

 转基因增量需求主要包括大豆、玉米、棉花的双抗/三抗种子(一般抗草甘膦、草铵膦、麦草畏/24 滴/等)。

 增量转基因需求中,双抗/三抗大豆贡献了绝大部分增量,玉米也略有贡献,棉花贡献最少。根据我们测算,2020 年增量需求共 0.5 万吨,大豆、玉米、棉花三者分别贡献 0.4、0.01、0.1 万吨;2025 年需求为 2.3 万吨,三者分别贡献 2.1、0.1、0.14 万吨。

 1.1.1. 大豆种子推广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未来 5 年贡献需求增量 1.7 万吨 双抗三抗大豆带来的草铵膦增量需求主要集中于四种转基因大豆种子。四种转基因大豆种子分别为拜耳的 XtendFlex(2020 年上市)、科迪华的 Enlist E3(2019 年上市)、巴斯夫的 LibertyLink GT27(2019 年上市)、大北农的 DBN-09004-6(2020 年上市),这四种双抗三抗大豆种子 2020 年贡献草铵膦需求 0.4 万吨,2025 年需求将增至 2.1 万吨,其中 Enlist E3 贡献最多,达到了 0.88 万吨。

 双抗三

 抗大豆带来的草铵膦增量需求增长主要来源于美国、巴西、阿根廷。这三个国家是大豆种植大国,也是转基因种子种植大国。其中美国、巴西带来的增长最多,均达到 0.6 万吨,阿根廷带来 0.5 万吨增量。

 (1)美国大豆市场 种植面积: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根据美国农业部的调查数据,2019 年大豆播种面积预计为 7610 万英亩,短期有所下滑主要是极端天气、下游饲料需求、中美贸易战的升级所致,但未来随着不利因素的消除,依据农民的种植惯性,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会恢复到 2018 年水平,接近 8700 万英亩,我们假设之后的大豆种植面积延续 8700 万英亩。

 市场份额:截至 2018 年,美国大豆种子市场上占比最高的是 RR2 Xtend(抗草甘膦、麦草畏),接近 60%;其次是 RR2Y(抗草甘膦),占比 20%左右;然后是 LibertyLink(抗草铵膦)和 GT(抗草甘膦、HPPD)占比均在 10% 左 右 ; 非 转 基 因 种 子 占 比 最 小 , 占 比 几 乎 为 0 。

 渗透率空间:预计到 2025 年 Enlist E3、LibertyLink GT27、XtendFlex 三种双抗三抗转基因大豆种子在美国的市场渗透率分别为 35%、17%、8%。

 (i)Enlist E3(抗草甘膦、草铵膦、24 滴):根据科迪华预计,到 2020 年 EnlistE3 大豆至少会占据 10%的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但据交易商称 Enlist 占 2020 年春季大豆销售20%至 33%,有望达到或超过科迪华的预期,综合考虑市场推广情况,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35%的渗透率。

 (ii)LibertyLink GT27(抗草甘膦、草铵膦、HPPD):根据 UW-Madison 的调查显示,

 2020 年农场主们愿意将 6%的面积种植 LLGT27 大豆,但根据 Hubner Seed 的一项实验结果,LibertyLink GT27 的除草效果和产量都不如 Enlist E3 和 XtendFlex,所以假设 2025 年市场渗透率低于 Enlist E3 和 XtendFlex,达到 17%。

 (iii)XtendFlex(抗草甘膦、草铵膦、麦草畏):XtendFlex 大豆是拜耳新推出,且预期在未来十年中继承 RR2 Xtend“王位”的新产品,目前因美国法院于 2020 年 6 月提前取消原计划于 2020 年 12 月到期的和 RR2 Xtend 大豆配套使用的麦草畏制剂登记证,我们认为后续麦草畏仍有望取得新的可用于 RR2 Xtend 或 XtendFlex 大豆的新登记证,结合目前 RR2 Xtend 的市场份额和 Enlist E3 大豆的推广情况,预计 XtendFlex 将达到 8%的渗透率。

 根据 UW-Madison 对来自威斯康星州、拥有 33 万英亩大豆田的 58 位农场主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2020 年农场主们愿意将 14%的面积种植 Enlist E3 大豆,其中,63%的种植面积芽后会施用草铵膦,因此假设渗透面积中 63%会施用草铵膦。

 需求增长空间:整体来看,双抗三抗大豆种子正在侵蚀美国 RR2 Xtend 的销售市场。目前虽然 RR2 Xtend 占据着 60%的市场,但由于麦草畏已被禁用,未来 RR2 Xtend 增长有限,新推出的转基因大豆种子 Enlist E3、XtendFlex、LibertyLink GT27 都同时具有抗草甘膦和草铵膦的特性,有望挤占 RR2 Xtend 的市场,未来 5 年达到 60%的渗透率。

 (2)巴西大豆市场 种植面积:根据美国农业部预测,2020-2021 年度巴西大豆预计播种面积 3850 万公顷,同比增长 4%,且未来随着中国进口数量增多,巴西大豆种植面积将有较大增长空间,假设按照 4%的水平持续增长。

 市场格局:2014 年,巴西 36.7%的面积种植 Roundup Ready 大豆(抗草甘膦),59.8%的面积种植 Intacta RR2 Pro(抗草甘膦、抗虫);2017 年,有 40%面积种植 Roundup Ready 种子,53%种植 Intacta,7%是非转基因;目前,抗草甘膦性状的种子市场份额最多、其次是 24 滴。

 随着草甘膦抗性日益严重,草甘膦复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作为复配使用的草铵膦需求有望增长。同时,草甘膦的竞品百草枯在巴西已被禁用,24 滴也由于漂移污染被巴西最大的大豆生产州之一的南里奥格兰德州限制使用而出现销量下滑,但草铵膦因安全性高,未来需求将保持增长。目前,大豆种植者对新转基因大豆品种 Enlist E3 寄予很高的期望,中国作为巴西最大的大豆出口国也在 2019 年初批准了进口 Enlist E3 大豆,为巴西 Enlist E3 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渗透率空间:巴西的草铵膦市场增长较为缓慢,假设 2025 年巴西 Enlist E3 渗透率只达到 30%。自 2016/2017 年周期以来,巴西就开始使用 LibertyLink®技术(单抗草铵膦),而与草甘膦相比,草铵膦虽然使用量较低,但价格平均比草甘膦高三倍,草铵膦 2017 年和 2018 年的销量均为 0.1 万吨,同期草甘膦销量 17 万吨和 20 万吨。这表明巴西农民通常更愿意继续使用草甘膦,即选择除草剂更多受成本的影响。因此,Enlist E3™技术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它的最终成本,推广进度可能慢于美国。

 需求增长空间:巴西种植面积中占比最高的是抗草甘膦转基因种子,考虑到巴西草甘膦抗性杂草数量只有美国的一半,市场品种较为单一,渗透速度有望加快,假设到 2025 年 Enlist E3 渗透率达到 40%,将带来 0.6 万吨增量。

 (3)阿根廷大豆市场 种植面积:2018 年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为 1800 万公顷,合 2.7 亿亩,100%为转基因大豆,根据荷兰农业合作银行的预测,到 2025 年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将达到 2160 万公顷,合 3.24 亿亩。

 市场格局:阿根廷目前种植的大豆超过 70%为 RR1 抗草甘膦大豆,长期大面积使用草甘膦使草甘膦抗性杂草问题不断加重,阿根廷大豆种植户迫切需求新型耐除草剂大豆技术。

 需求增长空间: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转基因大豆

 DBN-09004-6(抗草甘膦、草铵膦)已获得阿根廷政府的种植许可,2020 年 6 月又获得了中国进口安全证书,可在阿根廷进行商业化种植。阿根廷草甘膦抗性杂草数量和巴西类似,假设和巴西一样将达到 40%的渗透率,将带来 0.5 万吨的需求增长。

 综上,转基因大豆预计到 2025 年草铵膦增量需求在 1.7 万吨左右。

 分国家来看,美国草铵膦增量需求贡献最大。预计到 2025 年,美国、巴西、阿根廷三个国家分别贡献 0.6、0.6、0.5 万吨的增量需求。根据美国、巴西、阿根廷的种植面积,与各品种的渗透率相乘,再按照调查结果中草铵膦应用率 63%测算,每亩应用 50g 计算(一般每年打 2—3 次,复配时每亩用草甘膦有效成分 120g 草铵膦有效成分 24g)。

 分品种来看,Enlist E3 草铵膦增量需求贡献最多。预计到 2025 年,Enlist E3、XtendFlex、DBN-09004-6、LibertyLink GT27,分别带来 0.88、0.12、0.50、0.20 万吨增量需求。

 1.1.2. 玉米种子推广集中在美国,未来 5 年贡献需求增量 0.1 万吨 双抗三抗玉米带来的草铵膦增量需求主要来自美国的 XtendFlex 玉米转基因种子。目前市场主要有三种带草铵膦抗性的转基因种子,即单抗草铵膦 LibertyLink、五抗 MON 87429 和 XtendFlex,其中单抗草铵膦 LibertyLink 增长空间较小,我们假设未来无增长需求,拜耳的五抗 MON 87429 处于公共意见征询期,审批过程较难预测,暂不考虑产生增量需求,因此双抗三抗玉米的草铵膦增量需求主要来自 XtendFlex 玉米(2020 年上市),且主要增长来源于美国,中国作为另一大玉米种植国则尚未批准转基因玉米的种植。

 美国玉米种植面积:美国农业部于 2018 年 11 月 2 日发布了《到 2028 年的农业预测》,对未来十年的玉米种植和收获面积进行了预测,我们可据此计算需求增长。

 美国玉米市场格局:截止 2017 年,美国转基因玉米市场份额中占比最高的是孟山都和杜邦先锋,两家公司都以销售抗草甘膦转基因玉米种子为主。根据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的数据,截止 2016 年,草甘膦和乙草胺是用量最大的除草剂,且使用草甘膦的面积中大部分都进行复配,种植者在超过 84%的具有草甘膦抗性杂草的玉米田中进行复配,25%的玉米田增加了草甘膦的使用量。复配时一般会混合草甘膦和莠去津、烟嘧磺隆、硝磺草酮或环磺酮等(Rodrigues&Almeida,2018),也有部分农民将草铵膦与莠去津和麦草畏进行混合。但是麦草畏种子被禁且具有漂移问题,磺胺脲类除草剂(如嘧磺隆)有残留问题,乙草胺引起的药害会导致新芽嫩芽畸形,因此草铵膦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农药,未来增长空间较大。

 渗透率空间:由拜耳推出孟山都开发的 XtendFlex 玉米(抗草甘膦、草铵膦和麦草畏),预计 2020-2025 年正式上市,但在 2015 年提交给 USDA 的文件中,孟山都预测,该性状最终可能会渗透到美国 89%的玉米种植面积(大约 8000 万英亩的玉米)中,而且一旦 XtendFlex 完全商业化,孟山都预测麦草畏可用于所有玉米种植面积的 36%,假设该性状 84%会进行复配,扣除麦草畏的部分,草

 铵膦最终会占据大概 40%的面积,由于推出时间不确定,加上美国麦草畏制剂登记证暂未重新取得,我们保守假设到 2025 年,XtenFlex 玉米渗透率仅为 10%。拜耳新推出的玉米品种 MON 87429 也具有草铵膦抗性,同时可以抗草甘膦、麦草畏、24 滴、精喹禾灵和草铵膦,目前还在公共意见征询期,需要经过一些审批过程,因此暂不考虑这部分的增长。

 综上,转基因玉米到 2025 年预计草铵膦增量需求为 0.1 万吨,主要来自于美国的 XtendFlex 玉米。根据美国玉米种植面积,与美国玉米转基因渗透率、除草剂市场渗透率、XtendFlex 渗透率 10%相乘,再假设其中一半和草甘膦 5:1 复配,每亩应用 50g 计算(一般每年打 2—3 次,复配时每亩用草甘膦有效成分 120g,草铵膦有效成分 24g),可得出 2025 年草铵膦需求为 1290 吨,增量需求约为 0.1 万吨。

 1.1.3. 棉花种子推广集中在美国,未来 5 年贡献需求增量 0.04 万吨 双 抗 三 抗 棉 花 带 来 的 草 铵 膦 增 量 需 求 主 要 来 自 美 国 的

 XtendFlex 和 Enlist 棉花转基因种子。目前市场上棉花有四种带草铵膦抗性的转基因种子,其中两种为巴斯夫的单抗草铵膦 LibertyLink(2004 年上市)和 TwinLink(2014 年上市),目前这两种增长趋于缓慢且有下降趋势,我们假设未来不会带来增长。其他两种分别为拜耳的 XtendFlex(2016 年上市)、科迪华的 Enlist 棉花(2017 年上市),这两种双抗三抗 2020 年贡献草铵膦需求 0.1万吨,2025 年需求将增至 0.2 万吨,均主要来自于美国的增长,另外两大棉花主要生产国中国、印度市场未完全放开。

 美国棉花种植面积:假设美国棉花种植面积将延续 2019 年 1380 万英亩。

 美国棉花市场格局:目前美国的双抗三抗棉花种子都具有抗草铵膦性状。2015 年和 2018 年,孟山都分别推出了 Bollgard II XtendFlex 棉花(抗草甘膦、草铵膦和麦草畏)和 Bollgard 3 XtendFlex 棉花(抗草甘膦、草铵膦、麦草畏,抗虫),市场反响很好;2017 年,美国 Bollgard II XtendFlex 棉花占比超过 24%。2016 年,陶氏推出了 Enlist 棉花(抗草甘膦、草铵膦、24 滴),2018 年,Enlist 除草剂覆盖了 150 万英亩的 PhytoGen®W3FE 棉籽。由此可见,双抗三抗棉花种子未来是大趋势,且抗草铵膦性状棉花已经被市场所接受。

 渗透率空间:受美国麦草畏制剂登记证暂未取得重新登记影响,预计拜耳的 XtendFlex 棉花渗透率将有所下降,而 Enlist 棉花渗透率则会快速提高。未来含草铵膦的双抗三抗棉花种子渗透率将达到 55%左右,其中我们假设 XtendFlex 达到 20%,Enlist 达到 35%。

 综上,转基因棉花到 2025 年预计草铵膦增量需求 0.04 万吨,主要

 由美国贡献。其中 XtendFlex 渗透率从 46%下降到 20%,对应草铵膦需求将于 2020 年 0.1 吨下滑到 2025 年 0.04 万吨;Enlist 渗透率从 4%到 35%,对应草铵膦需求将增长到 2025 年 0.1 万吨。分品种来看,XtendFlex 棉花将使草铵膦需求用量减少约 600 吨,Enlist 棉花则带来新增草铵膦需求 1000 吨,转基因棉花带来的草铵膦增量需求合计约为 400 吨。根据美国棉花种植面积,与美国转基因渗透率、除草剂市场渗透率、双抗三抗品种渗透率相乘,再假设其中一半和草甘膦 5:1 复配,每亩应用 50g 计算(一般每年打 2—3 次,复配时每亩用草甘膦有效成分 120g 草铵膦有效成分 24g)可得到 2025 年草铵膦使用量 0.14 万吨左右。

 综合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带来的草铵膦增量需求,到 2025 年转基因增量部分草铵膦需求达到 2.3 万吨,增长 1.8 万吨。转基因是未来 5 年草铵膦需求第一大增长点,其中增量部分,2020 年转基因需求 0.5 万吨,2025 年转基因需求将达 2.3 万吨,增长 1.8

 万吨。增量需求主要包括大豆、玉米、棉花的双抗/三抗种子(一般抗草甘膦、草铵膦、麦草畏/24 滴/等),三者分别贡献 1.7、0.1、0.04 万吨,其中双抗/三抗大豆基本贡献了所有增量,玉米、棉花贡献很小。

  1.2. 存量需求:单抗草铵膦大豆、单抗草铵膦油菜种子渗透率预计维持平稳,未来 5 年需求小幅增长 0.3 万吨

 转基因存量需求增长较少,以大豆、油菜转基因种子为主。转基因存量需求主要为耐草铵膦大豆种子 LibertyLink(2009 年上市)和巴斯夫的耐草铵膦油菜种子 LibertyLink(1996 年上市)。

 LibertyLink 大豆预计到 2025 年新增草铵膦需求 0.3 万吨。全球草铵膦需求中大豆约占 17%,增长主要来自于美国、巴西、阿根廷,LibertyLink 大豆因为上市时间较早,市场已经趋于成熟,目前在美国的渗透率达到了 15%—20%,假设未来在美国、巴西、阿根廷的渗透率还能增长 2%,将带来 0.3 万吨的草铵膦新增需求。

 LibertyLink 油菜种子预计到 2025 年新增草铵膦需求 0.05 万吨。

 全球草铵膦需求中油菜约占 20%,且增长主要来源于加拿大。种植面积方面,假设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减小,加拿大逐步恢复油菜种植,保持 2018 的油菜种植水平 870 万公顷。渗透率方面,假设LibertyLink 油菜种子将提高 5%的渗透率,根据 FBN 最新数据,LibertyLink 油菜从 2010 年 50%的渗透率提高到目前 55%的渗透率,说明加拿大油菜存量市场在保持较高水平的情况下略有增长,草铵膦仍存在增长机会,假设 LibertyLink 油菜种子市场份额再增长 5%到 60%,仅加拿大会带来约 0.05 万吨新增需求。

 LibertyLink 棉花、玉米预计到 2025 年无新增草铵膦需求。全球草铵膦需求中棉花约占 15%,增长空间较少,单抗棉花近年来已经呈现出下降趋势,单抗玉米的市场空间也在被双抗玉米所挤占,所以假设未来单抗棉花、玉米没有需求增长。

 综合转基因大豆、油菜带来的草铵膦存量需求,到 2025 年转基因存量部分草铵膦需求达到 1.1 万吨,增长 0.35 万吨。存量需求部分,2020 年转基因需求 0.75 万吨,2025 年转基因需求将达 1.1 万吨,增长 0.35 万吨。存量需求主要包括大豆和油菜,两者分别贡献 0.2 和 0.05 万吨,其中棉花和玉米市场增量小暂不考虑需求增长。存量部分,LibertyLink 油菜单次草铵膦施用 50g/亩,LibertyLink 大豆单次草铵膦施用 60g/亩,按照一年施用两次,与种植面积和渗透率增长相乘计算,同时,2020 年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较少,假设存量增长在 2021—2025 年均匀释放。

  2. 百草枯/草甘膦禁用:过去 5 年第一大增长点,未来 5 年第二大增长点,需求增长 1.6 万吨,CAGR=10%

 百草枯、草甘膦相继禁用,催生草铵膦市场替代的巨大需求。草甘膦、百草枯、草铵膦和敌草快是四大非选择性除草剂,2018 年这四种除草剂的市场份额占非选择性除草剂总量 95%。目前非选择性除草剂使用最多的百草枯因其毒性被多个国家禁止,第二多的草甘膦因为伤根和抗性问题受到质疑,敌草快除草效果欠佳有返青问题,所

 以目前禁用主要利好草铵膦,并催生出巨大的市场替代需求。

 草铵膦市场替代需求增量约为 1.6 万吨,CAGR 高达 10%。百草枯/草甘膦竞品禁用带来的替代需求是草铵膦需求的第二大增长点(我们一分为二,将草甘膦抗性导致的自然需求增长放在传统需求部分),对应未来 5 年 CAGR 高达 10%。2020 年竞品禁用需求 2.7 万吨,在草铵膦总需求中占比 58%,2025 年,竞品禁用带来的草铵膦需求将达 4.3 万吨,新增 1.6 万吨需求,占比降至 46%,占比下降 12%。这部分我们区分百草枯和草甘膦的替代分别进行分析。

 2.1. 2020 年泰国、巴西等禁用百草枯,海外百草枯禁用仍将持续,未来 5 年贡献草铵膦需求增量 1.0 万吨

 百草枯因其毒性受到多国禁用,市场萎缩严重。百草枯对人毒性极大,且无特效解毒药,口服中毒死亡率极高,达 90%以上。欧盟、韩国等二十个国家和地区较早已禁用百草枯,2016 年中国也宣布禁用停止销售百草枯,2020 年 1 月、6 月、9 月斐济、马来西亚、泰国、巴西也相继禁用百草枯,菲律宾和巴拉圭等则限制了百草枯的最高含量。受到百草枯禁用影响,百草枯市场严重萎缩,2019 年泰国进口百草枯总量 8562.64 吨,2018 年巴西使用 13000 吨,禁用后产生的市场需求将超过 2 万吨。

 竞品百草枯禁用,草铵膦替代需求到 2025 年将达到 2.8 万吨。除了中国、巴西、泰国等国家外,其他国家没有明确禁止进度,但我们预计未来五年依然会有禁用,我们假设除已禁用泰国、巴西国家外,其他国家(明确禁止百草枯外的国家)未来也将禁用 1/3 的百草枯。百草枯禁用带来的草铵膦需求目前是 1.8 万吨,未来将达到 2.8 万吨,增加近 1 万吨,来源于泰国、巴西等其他国家的禁用,分别占到 21%、32%、47%。具体测算,按照单次亩用量草铵膦原药约 60g,百草枯原药约 45g,而使用频率百草枯约为草铵膦的 2 倍,因此草铵膦与百草枯的年用量之比为 2:3,假设百草枯一半的市场被草铵膦替代,一共将带来 1 万吨需求,在此假设明确禁止百草枯的国家在禁用后两年替代,其他国家假设在 2023—2025 年替代。

  2.2. 草甘膦在部分国家迎来禁/限用,未来 5 年贡献草铵膦需求增量 0.6 万吨

 草甘膦致癌风波导致禁限用风险加大,全球草甘膦需求受挫。2015 年世卫组织声称“草甘膦可能致癌”,2019 年美国联邦法院认定拜耳(原孟山都)草甘膦致癌并勒令赔偿 8000 万美元,受此影响越南宣布禁止所有含有草甘膦的除草剂产品的进口和贸易,并且将在不久的将来彻底禁止草甘膦在越南使用,德国、法国也相继宣布禁用。美国草甘膦致癌案件也进一步引发各国及地区对使用草甘膦态度的转变,草甘膦禁限用的风险逐渐加大,2019 年全球草甘膦需求创近七年低点,较 2015 年的需求量高点下降超过 8%,需求明显出现萎缩。

 草铵膦可部分替代草甘膦,禁限用国家及地区草铵膦优势明显。在温湿度等环境条件较严酷的北方地区,对环境依赖性不强的草甘膦优势将会更加明显,而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地区,因常年具有草铵膦发挥效果的优势因素存在,已经成为了草铵膦的主要市场,未来草铵膦与草甘膦或许会达到类似区域上的某种平衡。此外部分国家认为草甘膦不存在危害,并扩大了其在玉米、大豆、棉花、油菜和甜菜等 100 多种食品作物上的登记使用,因此未来草铵膦新增需求主要在禁限用的国家,草铵膦可部分替代草甘膦的应用区域,我们假设草铵膦会替代草甘膦一半的市场空间。

 目前草甘膦禁用带来的草铵膦需求是 0.9 万吨,未来需求将达到 1.5 万吨,增加近 0.6 万吨。草铵膦替代需求主要来自越南、德国、法国等其他国家的禁用,越南草甘膦折纯用量 2092 吨,德国每年

 消耗大约 5000 吨草甘膦,法国每年消耗 7000 吨草甘膦,未来几年内可能还有一个体量为 7500 吨左右的国家禁用,分别占到 10%、23%、32%、35%。越南、法国、德国分别在 2019 年、2022 年、2023 年禁用草甘膦,其他国家没有明确禁止进度,但我们预计未来五年依然会有禁用,我们假设除已禁用国家外,其他国家(明确禁止草甘膦外的国家)未来也将禁用 7500 吨的草甘膦,同时按比例扣除第一部分草铵膦传统应用领域已经替代的草甘膦,在此假设明确禁止草甘膦的国家在禁用后两年替代,其他国家假设在 2023-2025 年替代,将带来 0.6 万吨左右的增长。

  3. 传统应用(含抗性):未来 5 年第三大增长点,需求增长 1.0万吨,CAGR=18%

 传统应用(含抗性)市场是草铵膦需求第三大增长点,CAGR 为 8%。传统应用(含抗性)主要是指在果园和非农上的应用,由于草铵膦除草效果好、安全性高,因此传统应用市场是草铵膦需求的第三

 大增长点,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 8%,近两年复合增长率为 13%。传统应用包括自然增长和草甘膦抗性催生的草铵膦复配需求两部分。2020 年传统需求 0.7 万吨,2025 年将达 1.7 万吨,共新增草铵膦需求约 0.9 万吨,其中自然增长贡献较少约 0.1 万吨,主要由草甘膦抗性催生的复配需求贡献约 0.8 万吨的增长。按自然增长、草甘膦抗性催生复配我们进行分开分析。

 自然需求增长较少,预计至 2025 年草铵膦需求增长至 0.7 万吨。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农药

 作为刚性需求也随之持续增长。假设按照 3%的速度自然增长测算,自然需求将从 2020 年的 0.6 万吨增至 2025 年的 0.7 万吨,增长约 0.1 万吨。

 草甘膦抗性催生复配带来较多增长,预计 2025 年草铵膦需求增至 1.0 万吨。经过长期频繁、广泛的使用,对草甘膦产生抗性的杂草作物种类日渐增多,果园使用草铵膦安全性好,因而复配比率有望达到 20%。2018 年全球草甘膦需求量为 71.36 吨,扣除大豆、棉花、玉米、水稻、麦类之外的其他需求量为 26.09 万吨,假设其中新增 20%和草铵膦以 5:1 的比例复配,2020 年草铵膦抗性催生复配需求为 0.2 万吨,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1.0 万吨,增长 0.8 万吨。

  4. 投资建议:推荐草铵膦,推荐全球龙头利尔化学

 (1)推荐草铵膦行业 整体而言,本篇聚焦于草铵膦未来的需求分析,我们认为草铵膦是一个十年十倍的品种,也极有可能是下一个

 复制草甘膦成长路径迅猛增长的品种。2015 年全球草铵膦需求是 0.92 万吨,2020 年草铵膦需求已达 4.7 万吨,经过我们测算,2025 年需求将增至 9.5 万吨,10 年 10 倍。

 定量来看,草铵膦三大需求:转基因、竞品禁用、传统需求,2020 年各贡献 1.2、2.7、0.7 万吨,2025 年需求预计各为 3.1、4.3、1.7 万吨。未来 5 年三者各贡献 2.2、1.6、1.0 万吨。转基因需求增量最多,其次是竞品禁用和传统需求。悲观部分是扣除了政策替代部分还没有明确禁止的国家带来的增量,悲观下,草铵膦需求也达到了 8.6 万吨的水平。

 我们看好行业未来转基因增量部分的市场空间,随着新兴转基因市场的开放、新种子的推广应用,抗草铵膦转基因种子渗透率和应用率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草铵膦需求还将迎来更大的增长。

 (2)推荐全球草铵膦龙头企业——利尔化学 核心观点:草铵膦量价双升,带动草铵膦行业由竞争转向竞和,价格中枢向上修复;公司拜耳法低成本新工艺落地,夯实竞争优势并重获定价权,未来成本有望下降盈利能力将继续改善。利尔化学未来成长性的释放也会持续超

 市场预期。

 草铵膦竞合格局支撑价格中枢向上修复。草铵膦国内四大厂商 CR4>90%,行业龙头的定价意愿变化使得国内草铵膦行业格局优化,从竞争转向竞和,加上全球各国因环保要求逐渐出台百草枯、草甘膦禁用、限用政策,草铵膦替代需求稳步增长,竞合格局维持叠加百草枯及草甘膦禁用、转基因等催生的需求增长,草铵膦价格有望维持在较好的水平。

 拜耳法新工艺落地有望重构竞争优势。公司现有草铵膦产能规模位列全球第一,同时公司广安拜耳法新工艺落地,将在国内率先采用先进的拜耳工艺,未来公司草铵膦生产成本有望下降,将建立起巨大的成本优势并提高盈利能力,公司竞争优势将得到重构,草铵膦行业话语权进一步夯实。

 公司成长性释放将继续超出市场预期。公司丙炔氟草胺、氟环唑、唑啉草酯等小品种,康宽、敌草快、L 草铵膦等新产品有望逐步释放,公司丰富的土地、基地未来将助力公司成长性持续落地。

 5. 风险提示

 (1)

 转基因作物推广不及预期; (2)

 百草枯退市不及预期; (3)

 利尔化学拜耳法工艺成本优化不及预期。

相关热词搜索: 深度 报告 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