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整改报告 > 接种安全管理自查报告

接种安全管理自查报告

时间:2025-08-03 15:14:24 浏览次数:

2015年是预防接种规范管理年。为做好规范年管理活动,不断提升全乡免疫规划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根据《《XX市预防接种规范管理年活动方案》》要求,为不断提升全乡免疫规划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巩固人群免疫屏障,努力降低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情况

1、加强接种管理,规范接种服务

按照《x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办法(试行)》加强预防接种单位和人员准入管理,对辖区内接种单位进行统一规划,对从事接种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核发接种人员资格证,无接种资质人员不得从事预防接种工作。要求接种单位严格按照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的要求规范实施接种,在实施疫苗接种前先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告知一类苗免费政策,二类苗知情、自愿的前提下,不以任何理由强迫接种二类疫苗,不撤擅自用二类疫苗替代一类疫苗,不擅自开展群体性疫苗接种。

2、加强疫苗管理和冷链运转

县级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能按照国家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做好疫苗出入库登记,保障疫苗储存、运输和使用各个环节的冷链运转,保证疫苗质量。指定专人对疫苗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接收、分发、供应等记录,妥善处理好报废疫苗。

县卫生局加大监督管理,对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一类疫苗分发和二类疫苗购买的情况进行督查。县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依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制订二类疫苗使用计划,实行统一采购,并做好疫苗生产、疫苗批发企业的资质查验,索取疫苗批号合格证明等工作。同时,加大对疫苗储存、运输及接种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做好储存、运输疫苗记录。

3、加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与处置工作

认真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的监测和报告管理。县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医疗卫生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依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县疾控中心及时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专家组对报告的病例进行调查处理和确诊鉴定。对确属异常反应的病例,应按有关规定上报相关材料,落实补偿资金。对于因疫苗接种异常反应而引起相关上访人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妥善处理。

4、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预防接种知识

加强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的沟通,大力宣传预防接种对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意义,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加大今年“4.25全国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力度,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程度和国家扩免政策,倡导社会各界重视、关心支持、理解预防接种工作,消除社会对扩免工作误解。

二、存在主要问题

1、部分接种单位冷链运转运输记录不全,没有途中及到达时温度记录;

2、少数接种单位疫苗接种知情告知内容填写不全,未告知疫苗预防疾病,无监护人鉴名等;

3、部分乡镇防保站未设立生物制品帐目,出入库帐目与冰箱疫苗实物不符、未做到日清月结。

4、少数乡镇防保站存在

一、二类苗捆绑接种现象,违背了二类疫苗自费自愿原则。

5、少数乡镇疫苗报废未按《一类疫苗报废管理办法》进行报废手续。

三、下一步工作意见

1、加强生物制品疫苗管理,做好疫苗储存、运输冷链运转及温度监测工作,确保疫苗质量;

2、认真做好受种者或监护人接种疫苗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知情告知工作,告知后监护人签名。

3、进一步做好常规免疫工作管理,优先确保一类疫苗接种,接种二类疫苗要受种人或其监护人知情、自愿的前提下接种,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迫接种二类疫苗;

4、加强疫苗管理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接收、分发、供应等记录,做到日清月结,帐物相符;

5、报废疫苗严格按《一类疫苗报废管理办法》完善报废手续,不得任意处理。

6、认真组织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重点工作

按照省厅统一布置,5月份将对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第三针补种,对东华理工大学行知分院在校学生乙肝疫苗补种强化;下半年在全县开展麻苗强化活动。这些工作任务重,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制订工作计划和方案落实保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层层分解任务和责任,确保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措施落实。

通道县一人民医院预防接种自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县辖8镇3(撤乡并镇前为21乡镇),246个行政村,总人口235101人,出生率9.44%,其中0—7周岁儿童数24996人,0—14岁儿童数47528人。我院是二级乙等医院,我院产科每年的新生儿出生数有1800多,为落实湖南省卫生厅疾控处关于>,我医院派出产科相关工作人员参加通道县卫生局开展的免疫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培训,现在使用>的产院接种管理信息系统,负责本院产科出生新生儿的乙肝疫苗、卡介苗的一类疫苗预防接种、执行免费接种。

二、二类疫苗购销基本情况

我院无二类疫苗购进情况。

三 、自查结果

1、县疾控中心下拨我院普通冰箱一台,冷藏箱一个,冰排4个,在正常使用。疾控中心备案可查。

产科报一类疫苗需求计划后,由县疾控中心统一调拨。所有疫苗均扫码出库。并有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存档备查。

2、调拨时,疫苗均用带冰冷藏箱运送,有疫苗调拨运输记录表,签字存档备查,县CDC每年督导4-5次。 所有疫苗均在湖南省免疫规划平台扫码入库,并在专柜2-8℃下载调拨单后,才能在产院平台扫码出库使用,使用县疾控中心统一印制的疫苗出入库登记本,分类登记,每天查对冰箱的疫苗出库数和库存数。

3、每天查对冰箱温度,并使用疾控中心统一印制的冷链测温记录本,每天登记冰箱温度。

4、预防接种使用疾控中心统一配送的一次性注射器,并有出入库登记表,每月登记出库数和库存数。

5、从事预防接种人员均执证上岗。

6、未出现疫苗接种事故及较严重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7、杜绝采购二类疫苗。

安全接种管理制度

一、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取得资质。

二、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必须遵守医德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

三、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并严格掌握禁忌症实施接种。

四、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在接种操作前应查验核对接种对象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种类无误后予以接种,并做好接种记录。

五、预防接种服务人员所使用的疫苗必须是从合法的疫苗生产、经营企业采购,并按规定的温度运输、贮藏的疫苗。

六、接种前应严格核对接种疫苗的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瓶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七、安瓶启开后,未用完的疫苗盖上无菌干棉球冷藏。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八、按照免疫程序和疫苗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接种剂量、方法和部位接种疫苗。告知家长或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

留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

九、疫苗接种统一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自毁型注射器)、安全盒,并做到“一人一针一管”,用后毁型、消毒回收。

十、在注射过程中防止被针头误伤。如被污染的注射针头刺伤,应立即清洗刺伤部位,并采取其他处置措施。

一、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副反应时,应及时处置,并按要求记录、报告。

安全接种管理制度

一、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取得资质。

二、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必须遵守医德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

三、备好抢救药品、器械,并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四、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并严格掌握禁忌症实施接种。

五、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在接种操作前应做到“三查七对” ,并做好接种记录,即接种前询查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查对免疫卡册与接种证,查看疫苗外观与批号效期;
核对接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六、预防接种服务人员所使用的疫苗必须是从市疾控中心领购,并按规定温度运输、贮藏的疫苗。

七、接种前应严格核对接种疫苗的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八、安瓿启开后,未用完的疫苗盖上无菌干棉球冷藏。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九、按照免疫程序和疫苗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接种剂量、方法和部位接种疫苗。告知家长或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留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

十、疫苗接种统一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自毁型注射器),并做到“一人一针一管”,用后毁型、消毒回收。

十一、在注射过程中防止被针头误伤。如被污染的注射针头刺伤,应立即清洗刺伤部位,并采取其他处置措施。

十二、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副反应时,应及时处置,并按要求记录、报告。

兴唐寺乡卫生院 预防接种工作自查报告

为全面做好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有效防控疫苗针对传染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县卫计局、医疗集团、县疾控中心联合召开的专题会议,我院立即组织排查,落实整改,现报告如下:

一、我院接种门诊布局合理,干净整洁,资质完备,上墙公示,接种室工作人员全部具有接种资格证。

二、在制度建设方面,按照接种规范要求,已完善各种制度,制作版面上墙,一类疫苗各品种接种程序及接种方法均已上墙公布。

三、所有疫苗都按照冷链运转及贮存规范要求进行运输和贮存,温度监测记录完整。

四、在疫苗购进入库和接种使用中都能够详细登记录入台帐,帐物核对相符,无过期失效疫苗。近期狂犬疫苗事件发生后,所有涉事疫苗均上交疾控中心,留存记录。

五、接种室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预防接种规范和技术操作常规进行所有疫苗的安全接种,同时接种登记项目齐全(包括接种者姓名、性别、年龄、接种日期、疫苗名称、生产厂家、规格批号及失效期等),接种完成后及时录入金苗系统。

六、在接种疫苗前告知儿童家长本次接种的疫苗名称,预防的相关疾病,疫苗接种的禁忌症以及接种后容易出现的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接种实施后嘱咐儿童需要留观半小时,并告知下次接种的时间。

七、我院接种室配备了常规进行接种的预检医疗器材和必备的急救药品,部分儿童在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按照症状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详细登记后通过网络和报表上报各级疾控。

八、在接种室醒目位置设置了狂犬病疫苗接种咨询处,张贴了标识。针对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咨询工作和情况按日上报疾控中心,记录完整。

2018年8月16日

电力社区卫生服务站预防接种自查报告

为做好预防接种规范管理工作,根据规范要求,不断提升电力社区卫生服务站免疫规划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巩固人群免疫屏障,努力降低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为进一步推动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落实和管理,对全本站预防接种工作中的疫苗、冷链进行了自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了存在的问题,督促落实相关的政策,总结经验,现将自查结果总结如下:

1、加强接种管理,规范接种服务:对从事接种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核发接种人员资格证,无接种资质人员不得从事预防接种工作。要求接种单位严格按照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的要求规范实施接种,在实施疫苗接种前先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

2、加强疫苗管理和冷链运转:严格按照国家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做好疫苗出入库登记,保障疫苗储存、运输和使用各个环节的冷链运转,保证疫苗质量。指定专人对疫苗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接收、分发、供应等记录,妥善处理好报废疫苗。同时,加大对疫苗储存、运输及接种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做好储存、运输疫苗记录。

3、加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与处置工作。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遵循及时发现,及时报告的原则,每次开展预防接种时,要求接种医生严格按接种规范执行,接种疫苗时不得出现操作错误,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时及时报告、及时进行调查,及时进行处理,做到处理规范,处理到位,并立即上报。

4、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预防接种知识。加强宣传预防接种对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意义,加大“4.25全国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力度,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程度和国家扩免政策,倡导社会各界重视、关心支持、理解预防接种工作,消除社会对扩免工作误解。

电力社区卫生服务站

2018.7.28

预防接种自查报告

安全管理自查报告2020

小学安全管理自查报告

医疗安全管理自查报告

安全管理自查报告(共15篇)

相关热词搜索: 自查 接种 安全管理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