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喉结核误诊为急性会厌炎体会

喉结核误诊为急性会厌炎体会

时间:2025-08-02 01:59:41 浏览次数:

摘 要 急性会厌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1],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可引起喉阻塞而窒息死亡。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被误诊为急性会厌炎的喉结核之临床表现、CT检查特点,并总结、分析了误诊原因及治疗经验。

关键词 喉结核 急性会厌炎 误诊

近年结核病的发病有增多趋势,喉结核是呼吸系统结核中常见的肺外病变[2],常继发于肺结核或胃肠结核,通过接触、血行或淋巴途径传播,原发性甚少,耳鼻喉头颈外科结核以喉结核最多见。病理分型分3型:浸润型、溃疡型和增生型[3]。由于其表现复杂,早期表现不典型,可有喉部烧灼、干燥不适,常有喉痛,吞咽加重,出现溃疡时甚至吞咽困难,且大多数患者在门诊就诊,因业务或经验不足者,常易造成误诊。在门诊遇到1例,现就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病历资料

患者,女,26岁,孕7个月,因“吞咽困难4+天,加重伴气紧、呕吐1+天”入院,伴咳嗽、声嘶,无张口受限,无畏寒、发热等症状。间接喉镜检查见患者咽部黏膜充血,咽后壁无明显淋巴滤泡增生,会厌苍白、肿胀明显,呈球形,表面溃烂,覆盖白膜,梨状窝及声带不能查见。

喉部CT检查:会厌及杓会厌皱襞增厚、肿胀,会厌呈结节状,边缘不光滑,会厌谿变浅,梨状隐窝消失,喉咽壁肿胀。右侧声带边缘不光滑,双侧喉旁间隙变窄。双侧颈部见淋巴结,右侧明显。胸部CT检查:双肺纹理增多,见散在分布点状影,小结节状影,以双肺中上部明显,双肺上部局部见磨玻璃影,双上肺见纤维条絮影,钙化灶,密度不均,上述改变考虑感染性病变可能,亚急性血源播散型结核。纵隔见小淋巴结,纵隔内右肺门见钙化灶。

治疗:常规予以一代头孢菌素及地塞米松10mg静滴,并予以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当激素减量时患者病情反复,时好时坏。

讨 论

喉结核为喉部的结核病变,多发生在20~30岁人群。有报道近年发病年龄有增大趋势,男女比例2:1[4],临床以喉后部的鼠咬状浅溃疡和局部增殖肥厚为特点[5],多为肺结核的继发感染,也可为原发。病因考虑为:①直接接触感染,主要为含有结核杆菌的痰液经喉部咳出,使之发生感染或滞留喉部隐蔽处,如杓间隙或喉室,患者多仰卧休息,痰液易滞留于此,长期由黏膜损伤处或黏液腺管侵入,发生病变。②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的感染,少数无痰的喉结核多以此解释。③变态反应学说,某些喉部水肿病变也可能属于这一型。④可能与吸烟有关[6]。

误诊原因分析:急性会厌炎是多发病、常见病,尤其多见于冬春之交,临床又以咽喉部疼痛、吞咽困难,甚至气紧表现较为突出,而喉结核临床相对少见,症状有时与会厌炎相似,有报道误诊率高达80%~100%[7]。结合本例患者,孕7个月,入院时患者拒绝行纤维喉镜、胸部X线片、CT等检查,更易造成误诊。现分析误诊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医生临诊时缺乏全面系统询问病史,未问及患者既往有无长期低热、夜间盗汗及长期咳嗽等病史。②缺乏全面的体格检查及合理实验室检查。③临床思维广度不够,把疾病局限于某一系统、某一专科、缺乏局部联系全身及综合分析的观点。④在治疗上,第一反应就是该患者为孕妇,并受患者及家属影响,在检查上太多的顾及胎儿,必要的常规检查不及时,等到一般治疗无效时才考虑行CT检查及喉部活检。

综上所述,喉结核误诊主要是在基本功上下功夫不够。因此,对患者病史的全面采集,对喉结核的立体认识,对喉结核的临床表现及喉镜下表现要熟练掌握,及常规用药效果不佳时应考虑到本病可能,以免引起误诊。

参考文献

1 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王欣.喉结核误诊断原因分析.山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2000,4(14):235-236.

3 田勇泉,主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 王少植.喉结核临床特征分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98,5(3):155.

5 姜泗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与鉴别诊断.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589-590.

6 杨帆,唐享力,陈万楷.喉结核误诊原因分析.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2005,2(4).

7 李善强.肺结核继发喉结核误诊3例误诊分析.临床误诊误治杂志,1999,12(3):183.

相关热词搜索: 会厌 喉结 误诊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