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述职报告 > 述职报告,知乎

述职报告,知乎

时间:2025-08-03 08:28:40 浏览次数:

知乎

6.23更新一点点

不定期更新,可以收藏了没事翻翻

去法国之后大概会大量补充书单另外讲一下我列书单的标准:

1、不要太长

外文书籍太长的我都看不下去

2、著名

这一点很好理解,越有名翻译版本越多,越方便我们中法对照地理解。最好是看过中文版的记得大致情节然后看法语版的。

还有一点就是,越著名越容易买到啊……

3、我自己看得懂

因为我就是初学者啊!谢 @树乱 大大邀么么哒! 好吧在法语学习方面我还真是毫不计赞地输出干货啊…… 会持续更新的。1.小说故事类拉封丹的寓言故事不仅短小易读,而且具备了韵律美。

Jean de la Fontaine是与伊索和克雷洛夫齐名的三大寓言家之一。也是法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他的《故事诗》《寓言诗》同时结合了故事和诗的特点。

乌鸦和狐狸这对官方cp知乎专栏

这是我专栏里面的一篇文章,可以做一个了解,感兴趣的话就可以开始读了。

另外他的小说《普叙赫和库比德的爱情》也很值得一读! Les Contes de la Nuit 夜幕下的故事Michel Ocelot的童话故事集。每一篇都很短很有意思。

语言很美,故事很有爱。

没事的时候我会自己给自己读一篇,晚上睡前放。

丁丁历险记 Les Aventures de Tintin et Milou超级适合初学者啊,还有连环漫画。

法国每月出一本,中国没关注。

《鹅妈妈的故事》Les contes de la Mère L"oye夏尔·佩罗 Charles Perrault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说过,是法国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一个人。

这本是他的童话集,由于年代较早所以可能有些词会比较生僻。

里面的童话都很有名,比如《小红帽》《睡美人》《灰姑娘》等等,在知道故事的情况下去看原版是非常不错的一个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本暗黑童话集,结合17世纪的刚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以及正在盛行的沙龙文化来看会读到相当多的内容。

传送门话说,你真的看懂这几个童话了吗知乎专栏

另外,至于《小红帽》等故事的版本,应该最广的是《格林童话》版本的,但是夏尔佩罗在格林童话之前,而这些故事本来在欧洲就有着广泛的民间版本。所以如果有不同版本请理解。

小王子Le Petit Prince小王子要不要读,很多人都有争议。

我觉得看个人兴趣就好了,很多人说看不懂,那就不看,我看了很喜欢,所以就写上来推荐。

但是不管怎么说,对所有的法语学习者,《小王子》是绕不过去的一本书。

Pour oublier知乎专栏

这篇文章里面整理了一部分我很喜欢的小王子当中的句子。

真的非常非常适合入门者看。

不仅语言平白优美,最重要的是因为知名度太高所以各个版本都有。

如果怕看不懂,可以买中英法三语的。

来日方长 La vie devant soiRomain Gary的一本小书,很短,法国买大概6-7欧,中国还没看到过。

Romain Gary我后面在散文类还会推荐到一部他的书。他是法国文学史上唯一一个获得了两次龚古尔文学奖的人。局外人 L"étranger《局外人》在西方文坛的地位和意义不用我多说。

和小王子一样,是一部读不读的问题上饱受争议的书。

但是我很喜欢啊。那样荒谬的却充满思考性的风格,结合了文学和思考。

而且篇幅不算冗长,在那些煌煌巨著的名单当中,这一本算是初学者比较能接受的。

不知道国内有没有原版卖,我是在诚品书店买的。

鼠疫 La Peste仍然是加缪的,端午节逛了一下诚品书店又剁手买了几本书orz 加缪的书其实思想性上还挺难懂的,之所以推荐是因为篇幅不长,我个人在看外文书籍的时候如果篇幅长会很容易看不下去,所以才拿上来推荐的。

情人 L"amant就我所知就有四五个人将这本书列为自己最爱的法语书。

刚入了中法对照版的准备看orz 莎拉的钥匙 Elle s"appelait Sarah 其实这本书吧,它原来是用英文写的,英文名称是Sarah"s key……不能算法语原版书籍了吧,不知道符不符合题主要求。作者是法国人,觉得用英文写这篇故事会更加客观一些。

即便这样,依然非常感人。

二战主题下很棒的一本书。

(这边有一段打漏了,非常感谢评论区 @WongChiachi 指出!) 都德短篇小说集La langue fran?aise, disant que c"était la plus belle langue du monde, la plus claire, la plus solide.(都德《最后一课》)多少人是为了这一句去学的法语? 另外都德的语言很简单平白,不艰涩,修辞少,很容易读懂。

茶花女 La Dame aux Camélias我超级喜欢、超级喜欢的一本书。

放这么后面是因为有点难……

《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题主已经说了不问难易,所以谈及法国文学,雨果不可不提。

非常难……

但是很感人。可以从一些经典的选段开始读,也可以先从歌剧开始,我会在后面的戏剧部分讲。

雨果的文字非常非常美,非常非常。

所以比起小说来,我更推荐他的诗歌。

莫泊桑这个不用介绍吧。

法语水平达到B1之后就可以看他的短篇了。我自己只看过《项链》,没有太大障碍。(评论区提醒福楼拜的,我自己没有看过所以没有办法做出相关的推荐。不过外文名著什么的,个人一直都觉得中外对照着看会比较好。)2.诗歌类 雨果Demain dès l"aube 明日,破晓时分我读诗歌并不是很多,但是大一一首Demain dès l"aube,真的是把我看哭出来了。

所以首推这首。

Vieille Chanson du Jeune Temps 年轻岁月里的老歌还是雨果的,诗歌上我是雨果的脑残粉! Le temps qui me reste 这剩下的时间

不知道作者,网上听到的,一个普罗旺斯的老奶奶朗诵的,非常感人。

给一个视频链接http://www.dawendou.com/programs/view/OmQeyQjzDAs/ Harmonie du soir 向晚的和谐波德莱尔的诗。

Le ciel est triste et beau comme un grand reposoir.天空凄美如同祭坛。

很喜欢这句。讲道理啊,诗歌类的,假如自己有很喜欢的歌曲,可以把歌词当成诗来念啊。3.戏剧类

《巴黎圣母院》《Belle》的高音多么震撼!《La Monture》的低语多么优美!《Florence》多么摄人心魄! 最喜欢的是那位吟游诗人的低音。磁性,震撼人心。

等更……4.散文类

Romain Gary 的 La Promee de l"aube。Romain Gary 是法国文学史上唯一一个获得了两次龚古尔文学奖的人。La Promee de l"aube是一本讲述他与母亲的故事的自传。

放点句子你们感受一下。

On revient toujours gueuler sur la tombe de sa mère, comme un chien abandonnée.我们总会回到母亲的坟前,像条被遗弃的狗一样哀嚎。Il n"est pas bon d"être tellement aimé si jeune, si t?t, ?a vous donne de mauvaises habitudes.在这么早、这么年轻的时候就被爱得这么深刻不好,会产生坏习惯的。Pascal的Pensée(思想录)Pascal的句子充满了他的思想性。像数学公式一样言简意远。Pensées里的警句虽然充满了对人性的思考质问,但是哀而不伤。

拿破仑写给约瑟芬的情书不是很喜欢那个戏剧,所以没放到戏剧里面,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不过这篇情书我是真的很喜欢啦。

Je ne t’aime plus du tout; au contraire, je te déteste.Tu es une vilaine, bien gauche, bien bête, bien cendrillon.Tu ne m’écris pas du tout, tu n’aime pas ton mari; tu sais le plaisir que tes lettres lui font, et tu ne lui écris pas six lignes jetée au hasard ! 我不爱你,一点儿也不;
相反,我讨厌你。

你是个淘气、腼腆、愚蠢的灰姑娘。你从来不给我写信,你不爱你的丈夫:你明知你的信能给他带来莫大的快乐;
然而,你却连六行字都没给他写过,即使是心不在焉、潦潦草草地写的也好。这样的一个与战场上完全不同的拿破仑,实在是不能不为他牵动心弦。

等更……5.文学赏析类 这个类别之前没有写,是因为我不是法语专业的学生,法语于我只是工具,并没有涉及太多文学专业的书籍。

我自己没有什么能力推荐这类书啦,所以拿去问了一下法语的老师。

Les grandes dates de la littérature fran?aise这本书比较难买,老师说她是在法国买的,且没有中文翻译…… 初学者还是不推荐了?但是是文学赏析上很好的一本书。

法国文学大手笔楼下很多人都有推荐了,有中文翻译,是很经典的赏析,最重要的是比较容易买到。因为我也是在读,且今年九月就要去法国读书了,所以这个答案应该会一直更下去。

另外去法国之后,很多法语法国方面的知识会在我的专栏La France et le fran?ais - 知乎专栏 里面更新。谢谢关注O(∩_∩)O

题主没搞懂这个问题的实质。不是延长工作年限,是推迟发放退休金的年限,这点很重要。

一个人的寿命是一定的,推迟发放是百分百意味着能领到的退休金的减少,是社保部门打算公然赖掉欠大众的一部分帐。这是其一。

推迟发放同时表示缴纳期限的延长,赖账不说还打算让公众交更多的钱给它,这是其二。

什么人生价值工作意义跟这个部门没有一毛钱关系,它找机会想偷大家的钱却是确定无疑的,这就是为什么公众对这个事情反应这么大。这一条理由足矣。每延迟一年少拿的加上多交的每个人的损失就得一两万块钱起,楼主买三个苹果5s寄给我行不行啊?你不乐意凭什么大家要乐意每人里外里把该拿的大把钱给社保?

另外即使官方公布的人均寿命也才76岁,退休年龄延长5年等于余生从16年缩短为11年,减少近1/3 ,影响比长寿国家要大。比如日本平均寿命83岁,23到18就是不到1/4.另外人不是一直健健康康活到76然后突然死去的,都是从死前好些年随着身体老化逐渐出现各种疾病,慢慢不行的。退休后还相对健康的年数因为退休年龄延长5年会缩水得更厉害,很多人会从工作岗位直接转病榻,甚至带病煎熬。

再说说其他方面,权力部门怕人走茶凉,可能打算多干几年,但事业单位普通职工相对来说还是不希望晚退休的。因为现行双轨制退休金制度下他们的收入在退休前后变化不大,早点退休收入没怎么下降,空闲多出大把,想做喜欢的事情有的是时间。医生也好教师也好多少又有专业技能和职称,想找份劳动强度不大的兼职提高收入也有机会了。

其他大部分行业又是另一种情况,从业人员的雇佣关系比较自由。雇主不会因为延长退休年龄就保障5年比年轻员工高得多的工资,干多少工作给多少钱,愿意出高价雇老骨头的不多。看看生活中你周围吧,你平时能见到的60岁以上还在普通公司里工作的人有多少?很多行业里是看不到老人的,等到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了,干活不行了,雇主不愿雇了,但离领退休金还有好几年,还得找活干交社保,这种晚年怎么样?

延迟退休年龄是跟社会里的绝大多数人过不去,它敢提这个目前还只是在网上挨了挨骂,社保部门应该对此心怀感激。

============================= 补充几句,题主和一些回复没有分清的是“某件事情会不会发生”和“某件事情具不具有合理性”和“公众对某件事情的态度”这些是各自独立的命题。

在这个事情上,我认为将来由于资金缺口无法弥补,退休年龄和缴费标准以及年限的提高是不可避免的结果,但这并不影响我理解大家为什么会愤怒。

我们东边这个邻居因为在不少事情上比我们早经历,从它的经验里可以对将来会在中国发生的一些事情有某种程度上的预判。就好像从几年前铁路大跃进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让铁道部背上了和日本国铁几十年前一样的包袱,从日本国铁的下场不难想象后来一定也会出问题,铁道部也确实没过几年就用它的死来负了一部分责任一样(但事情还远远没有解决,还会有后续),对比日本的养老保险(国民年金)情况,也可以推断出现在的社保制度是不太容易一直持续下去的。

以前写过一个关于日本养老金的回复:日本为什么会出现养老金危机?

日本人准备了又准备,建立起来的可以在世界上引以为傲的养老体系,真的等到养老大潮袭来的时候没几年就显得好脆弱。中国只是由于又多打了几年内战,老龄化高峰期会晚来那么十年八年而已。

等到老龄人口更多、社保保障人口也增多、社保基金钱不够付了的时候,推迟发放年限、调低发放标准、提高对在职人口的征收标准等等,这些手段里的一种或几种会是不得已的选择。但这和公众对此有意见完全是两码事,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人动了还没意见的那是脑子有问题好吗?

我是社保专业的,我来说说,为什么反对退休:

1、违反了契约精神,现行退休制度是养老保险的基本依据,作为合约中的要件,必须严格遵守。换句话说,当年国家和民众是约定了退休时点和缴费政策,是基于这个共识上民众才同意交钱参加社保的,可以认定为契约。所以哪怕现在国家在这项保险“业务”中遇到了困难,也必须让社会各阶层作出让步来缓解,决不能在大部分人“吃亏”的情况下,反而让另一部分本来就“占了便宜”的人因此更加得利。这是有关契约精神下的社会诚信问题,涉及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2、严重影响就业,中国目前有7亿多劳动力,劳动力绝对数和可能的经济状况相比,劳动力数量不缺,这一状况在2020年以前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如果延迟退休年龄,带来就业岗位减少,将使大量青年不能进入劳动力市场,形成青年失业状况,由此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延迟退休“省下”的钱,远远不及三公支出,而大规模的青年失业会让政府付出极大的政治代价。

3、双轨制不改,政府没有资格说延迟退休的问题,社保的理念是公平正义共享,公平就包括横向公平,也包括纵向公平,横向公平就是说同一代人能受到公平的待遇,目前的事实显然不是这样,包括社保在内的再分配政策反而更偏向既得利益集团,如果在一个国家,贫富差距极大,那么这个国家的政府就是非正义的

4、养老金到底缺不缺钱?我的回答是缺,但缺的那一部分绝不该由民众来补,目前缺口主要是当年社保改革的转制成本,即在低工资高积累时代工人对国家做出了很大贡献,国家承诺养老,而现在这些人已经退休也是要发退休金的,没有交但是要领,当然会出现缺口,那么这个缺口本应是划拨专项资金,或者用国企的利润填补,再不济也是发行特种国债,用起码十几年的时间来补空,这才是正义的,但事实呢?是用现在人交的钱给当下已退休的人发,这也是养老一直空帐运行的原因,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当下的人就是交一次钱养两次老!

时间有限,先回答你这么多,简单的说一下解决办法:破除双轨制,废除计划生育,划拨国企利润充实养老基金等等等等,目前唯一不该想到的就是延迟退休!

引用一条搞笑段子:
当延长至65岁退休——

多年后的我60岁的那天早晨5点,我起床,去公园晨练,回来后煮了早餐,送完孙子上学,刚好8点。

来到地铁站,人很多,一小伙子要给我让座,我看了看孱弱的他,说:不用不用,咱们都是上班族。

来到公司,那条刺眼的规定总是让我不适:所有拐杖必须整齐停放在公司门口,违者罚款200元。这个上午,老板又收到了三份辞职信,辞职理由是:与世长辞。

其中一份是和我斗气几十年的同事递交的,点开QQ,他的签名是:感谢国家,实现了长生不老,我这辈子就没等到养老的那 一天。写完这条签 名, 他的头像就再也没有亮起。

中午没有食欲,因为昨天把假牙弄丢了。接着我发现HR在休闲区贴了温馨提示:请大家饭后保管好自己的假牙,我们的下水道再也堵不起了。

下午部门开会。我发现主管的记忆退了许多。说完第8点后,突然一句:好,以上是第1点,现在来说第2点。直到下班,我们还是在说第2点。

主管怪责我为什么没有提醒他,其实我一共提醒了他13次。不跟他计较,明年他65岁,就退休了。

我继续“埋头”苦干。这时,我想起来晨运了,这次又是什么病?老王回复:跑业 务, 扭到腰了。

今天你60大寿,过得怎样?我说:挺好的,晚上公司没什么人,网速也够快,我还偷偷连续发了好多条微博谈60岁人生感悟,加班就是好!

夜晚11点回到家,菜凉了,孩子们都睡觉了。我躺在冰凉的床上,打开工资条,看着扣除养老保险那一栏,转脸朝着老伴躺的那一边,对着空气说:你等不到的,我尽量替你等到。

若干年后,中国会出现一个奇观,年轻人无法就业,每天逛公园,老年人没法退休,每天上班。于是每天早晨的时候,老太婆就喊了:"孙子,你上午去公园遛鸟之前,先扶你爷爷去单位上班!"

日本

钱是不会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怎么可能有国家不差钱呢。养老金的来源不外乎这几种,一是大家按照某个标准交的保险金形成一个基金,进行一定的投资收益,弥补每年收上来的钱和付给老年人的钱的差额;二是不形成基金池,按需要付的数额来制定收费标准,左手收年轻人的钱,右手付给老人;三是个人帐户制度,好像是半强制性的存款一样,你工作时存的养老金是你自己的,替你保管,给你一定的收益,等退休以后可以取出来花。几乎所有的国家的养老金制度都可以归类为其中之一或是它们的组合。日本采用的主要是第一种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日本没有为养老做准备、日本的养老基金没钱,事实上日本做了比哪个国家都多的事情来对付养老问题,也存了比哪个国家都多的养老的钱。日本养老金制度的建立始于1960年,经过40年以上的积蓄,到21世纪头几年厚生年金基金达到了140万亿日元上下、国民年金基金10万亿日元、各种共济组合50万亿日元、民间厚生基金40万亿日元、合计240万亿日元的规模。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没有为养老存这么多钱,只有美国接近,其他任何国家在金额上都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中国的社保基金总资产1万亿人民币左右,只有这个数字的十几分之一。不光金额惊人,就算是相对规模上,这笔钱相当于每年付给本国老年人的养老金的5倍,相比之下瑞典攒的钱的可以付4年,美国和加拿大可以付2年,英国2个月,法国和德国1个月。

那日本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建立这个制度的时候对未来几十年的情况过于乐观。日本的人口出生高峰期出现在二战结束后,之后除了70年代初因为这一波婴儿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有一个小高峰以外一路下滑到现在。1960年建立养老金制度之后又过了5年这批人才刚刚毕业参加工作,而直到2005年以后婴儿潮的这一代人才到60岁,之前一直都是收他们的钱而不是付给他们钱。这就使得在前面几十年里,在资金上极大丰富的日本社会、日本政府、日本养老基金的管理者都没有对这一体系将来有可能遇到的风险有足够的重视。收费标准相对低,而给付标准相对高。以国民年金为例,创设之初的1961年每个月只需付100日元,老人每年可领24000日元。80年代初月付4000日元左右,老人一年可领50万日元。如果一个人1935年出生,1961年一开始就交保险,交足40年,那他一生交费230万日元,退休到死亡可领1300万日元,收益竟达480%。1945年婴儿潮出生的也可以交390万领1300万,收益240%。直到90年代发现这么下去不是办法,继续调高费率,到现在月交15000日元左右,老人一年领70来万日元,70后们预期收益率80%左右。但离收支平衡还有距离。

到了2005年以后随着婴儿潮一代的大量退休,领取养老金的人口增速突然加快,过去几十年里持续下降的出生人口反而使得劳动人口,也就是缴纳养老金的人开始减少,平均寿命越来越长60岁以上老年人越来越多,同时十几年的经济停滞也使得国民收入原地踏步,反映在养老金缴纳上就是缴费金额停步不前,没有如预期一样增加。而且当几百万亿规模的资金在国内投资的时候,年收益率只会与经济增长率差不多,同理投资收益也就比当初的预想低了很多。不巧又赶上了次贷危机,个别年份出现了10%以上的负收益率。这些加在一起的结果就是国民年金每年有五六千亿日元的亏空要靠过去的存款来补,而规模更大的厚生年金光在2011年一个年度就拿出8万多亿日元来补贴收支差额,相当于总资产的近1/10。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不采取任何措施,再有个十年多点养老基金就有耗光的危险。

总起来说,日本是在担心存的一大笔钱花光了怎么办,其他国家看似不担心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么一大笔钱可以花。

真花光了也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好像一个人收入好的时候存了一笔钱,后来存的少取得多,直到没的取了,之后就挣多少花多少就是了。提高缴费率或由政府预算进行补贴,或者延长退休年龄等等到进项足够支付支出为止。反正是整个社会来养社会里的老人,现在一年几万亿日元的收支差额相对日本500万亿日元的GDP规模和50万亿左右的财政预算来说也不是绝对支付不起的数字,就是祖上传下来的金山花光了不再那么安心而已。不再有巨额基金池,大不了去跟其他国家现在一样现收现付嘛。

关于新兴网络社交产品——知乎网的若干讨论

------数字互动时代网站建设与用户体验

如果你现在还不知道“知乎”,那你就OUT了!知乎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们,分享着彼此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见解的一个真实的网络问答社区。知乎网站于2010年12月开放,3个月后获得了李开复的天使投资。截至2014年6月,知乎注册用户已经超过700万,单日每个访问者平均停留时间为7分钟,如今的知乎,不仅仅只是一家知识专业问答社区网站。它更像是一个在网络碎片的时代,网民的狂欢乐园。

在这个网络社交媒体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一部分的时代,网络受众呈现出碎片化的分布,所谓的碎片化就是说受众的需求更加个性化,希望获得更多的能动性和参与性。在报纸,杂志和电视等这样的大众传播媒体里面,受众更多的是单方面接受信息,无法进行有效地互动;
但是在数字互动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人们对信息的获取状态不再是满足自己对信息的需求,而是在海量的信息中寻找到实际能帮助到自己的有用信息。那么知乎就是一直致力于提供对用户有用的正确信息的社交网站。下面我将从知乎的内容架构和运营模式两个大的方面具体谈谈这个新兴的网站。

一、内容架构

内容是网站运营的一个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合理的网站内容架构可以合理布局信息内容,使得信息在有限的页面空间里被最大限度的被用户找到并浏览。

(一)、板块设计

1、个人主页

每个知乎的用户都会有一个注册的账号,而在每个用户的个人页面里,大致分为5个版面:“个人资料”、“个人回答”、“个人主页”、“搜索用户问题和答案”、“关注人和被关注信息”和“关注话题”。

(1)个人主页设计优势

可以充分地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其他人知道你的长处。可以说你的“个人主页”就是你最好的简历。同时也可用于展示你自己的个性,将自己喜欢的东西放在“个人主页”上,让大家都可以来欣赏。用于结识新的朋友。对于好的“个人主页”,将会有很多人访问您的主页,和访问者交流会大大扩大你的生活空间。个人主页充分展示了网络受众个体的主动性,似乎成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媒体机构”。

(2)、个人主页的改进

个人主页的功能设计方面可以进一步细化,比如可追加用户反馈或者效果评估功能等。

2、网站首页

知乎这一版面,按照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部分,即“问题回答”、“关注功能”、“邀请功能”、“相关问题链接”、“分享功能”和“问题状态”。而其中,“问题回答”版面,占到这一板块大约70%位置。在这一板块的版面中,用户可以对相关问题进行修改、评论、举报和管理投票。

用户可以对自己觉得不合适问题、问题标签和问题补充进行修改。

(1)、网站首页设计优点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知识理解角度或兴趣对问题回答进行个性化管理。可以对自己觉得不合适问题、问题标签和问题补充进行修改。同时,如果发现不合适或自己感兴趣问题,用户也可以评论或举报。在问题回答上,用户可以按照相当适合自己方式对问题回答进行排序操作(知乎提供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和按用户关注人显示三种内容呈现方式)。

(2)、网站首页设计改进

知乎的关注功能并不是关注具体的用户而是关注问题,这是区别于微博的地方,虽有它的独特之处,但对于有些用户来说,不喜欢频繁更换问题的回答者,特别是像雷军和李开复这样的名人,用户更希望经常看到他们的分享。

3、板块和视觉设计的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这是网站运营策略的一个重要基础,网站设计人员根据用户的体验来对网站建设进行改进。

那么,知乎网在用户体验上面准确的把握了用户的需求,不光重视信息的数量,更加注重信息(对问题的回答)的正确性,相比较其他类似的网络产品,这就是知乎的特色。用户通过正确的信息帮助自己解决了问题,获得一中愉悦的感觉,这就是一钟非常好的用户体验。但同时,对问题进行误导的回答也是大量存在的,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标题的吸引力和文章的可读性

1、标题的吸引力

对于知乎的标题,也就是所提的问题,具有非常强的交叉型。有的问题由于设计的专业性极强,普通的用户都无法读懂。而也有很多问题涉及到我们日常的生活。这从侧面反映出,知乎的用户的分布层次层次不齐,不同职业、年龄或者收入的人们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2、文章的可读性

说到文章的可读性。大部分内容是值得阅读的,文章的内容涉及到体育、经济、健康、科技等等。而且每个大类下面又有很多小的细分,比如体育下面又分为篮球、足球等。一个问题下面可能会涉及很多的回答,对提问者最有用的回答肯定会让眼尖的用户眼前一亮。举个例子,某用户提问:淘宝上可以网购哪些美食?其中一条回答有几万字,包括了几十张图片,从南方美食介绍到北方美食,从国内美食介绍到国外美食。这几乎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啊!

但是呢,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些所谓的垃圾问题,没有实际的意义,相应的,回答者也是寥寥无几。

二、运营

(一)、内容对于用户的吸引

知乎的源起是集体博客apple4us,一小撮专业的人探讨专业的事。2013年3月开放注册后,知乎在更广的话题领域有了较大发展。虽然互联网仍是知乎话题的重头领域,但因为其他行业从业者和大众用户的加入,IT互联网从业者所占用户比已经被稀释到10%以下,金融、法律、健康、医学甚至生活领域等相关话题都有了很大拓展。

2013年5月,知乎有发布一款新闻资讯应用——知乎日报。这款产品形容为“一个超级印刷机”。这台印刷机每天印一张“报纸”,内容是知乎社区中的十来条问答,它们大多结合时事热点,人们喜闻乐 见。随后,知乎又连续推出了知乎周刊、月刊,已在多看阅读、豆瓣阅读和 Kindle 商店上架。知乎在用互联网的方式创造一种阅读方式。知乎的核心功能是,如果用户想讨论(问题),发到知乎上来,整个社区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让这个问题得到合适的回答。并且把它沉淀下来,这是一个用户场景,并一直在围绕这个用户场景在推进产品。

无论是从内容的本身还是从内容的发布渠道,知乎都是做到用最畅通的渠道发布最有用的内容。内容为王!

(二)、推广

我们在一开始就说到,在数字互动的社交时代,受众更注重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有用性,即不要求信息多而要求信心对解决问题有用;
另一方面是受众在信息内容的制造、发布、反馈的整个过程中的参与度,即用户更希望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这对网站运营的推广可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对于知乎网站的推广,给予一下几个建议:

1、推广创意的娱乐化

传统的叫卖式的推广方式不能适应数字互动时代的需要,新的推广策略必须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只有这样,受众才会来访。在视觉体验上,就是要注重页面和板块的设计,要符合大部分人的审美需求,最好的建议是进行定制化的设计,因为无论怎么样的设计,都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唯一的办法就是开房一定权限,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我设计;
而在内容体验上,同样的内容要用更加符合用户喜好的方式进行表达。

2、实现精准的网络推广

数字互动时代由于受众碎片化的分化,要改变以往那种集中轰炸式的广告宣传与投放方式广告,转而建立在数据采集分析基础上的精准投放。网络具有计算机数据库精确的特性,透过许多渠道可以轻易记录用户的网络社交习惯,利用简单的模式挖掘目标用户的潜在偏好,更好的为受众定制个性化的网络社交服务。

特别是现在很多社交网站集合了大批具有同样爱好的群体,在这些群体中进行精准推广往往会取得更大的效果。

3、推广的课搜索性、可参与性和标签化

可搜索性对于网络受众来说十分重要,现在的网络用户都是从需求出发,只有当自己对某个网络产品产生需求时才会使用该产品,成为其用户,而搜索的途径大多是是搜索引擎。

可参与性是为了充分满足受众对于知乎的参与或者体验,这种参与式的体验可以是受众更好的了解产品。知乎就是这样一款,一个用户提问,一个或者多个用户参与回答的网络社交产品,这几乎是该产品的全部。

标签化意味着再次传播的可能性,因为只有当一个信息有趣时,且可以用一两个标签进行概括的时候,才会被广泛传播,这一点我们可以在一些视频网站上经常看到。

(三)、关于本校网站建设的几点建议

1、高校网站健在的必要性

安庆师范学院作为一所有百年历史的学校,有一定的历史底蕴。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这些文化或者通过校园活动来表达,或者通过学校代表任务的行为来表达。那么在表达方式和宣传方式上,网站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也尽可能的扩大了信息的传播面积,成为学校各个环境下人员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

2、运营与推广 (1)、内容

一所高校几万人的规模,相比较整个大的社会,相对较小,信息的传播量也是有限的。校园生活的更多内容还是学生的在校生活和学习为主。所以在网站内容的建设方面要以学生为主,尽量围绕学生来进行内容建设,同时注重学生思想的引领工作,传达社会的正能量。但同时,拥有了内容素材之后,内容的表达形式又是一个关键。校园官方网站的建设既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又要保持对于学生来说的可亲近性。

(2)运营与推广

对于地理范围并不大的校园来说,进行网站的推广并不是难事。但是在网站推广之后,学生的接受程度和使用程度才是更应该被网站建设者关注的。在新媒盛行的时代下,涌现出了像微信、微博这样的全民性的网络社交产品,同时也出现了果壳网、知乎网等新兴的网络产品。总结这些网络产品的推广方式,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十分注重用户的互动性。那么对于高校的单个网站来说,互动性的大幅度提高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导致无法完全实现,比如技术问题等。

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像微博微信这种大众性的社交网络,来帮忙推广我们的高校网站,使新媒体和传统的高校网站找到一个契合点,相互作用,进一步更准确地船舶达给学生正确的声音,那么同时,学校领导层也要通过网络的方式积极倾听来自学生的心声。双方共同建设一个美好的高校网络信息交流环境。

知乎每日精选

为什么润滑油可以减少零件之间的摩擦?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但我知道你们没图看不下去,所以我上图图图图图图图!

按照谢耳朵提出的经典教学法,在我们可以讨论任何润滑相关的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润滑”,“润滑”之所以能够“滑”的原因在...全文↓为什么大量吃荔枝会引起低血糖?呃...看了一会了...好像大家都不是很注意回答题主的问题,有的反而歪倒减肥上了...真是¥#%&*……WE……* 我试着答几句,欢迎批评指正

————————————————————————...全文↓那些室内手绘图怎么都没有实物照片,难道都是凭空自己想象出来的吗?这是一张自己杜撰出来的室内手绘图,基本没有参考照片,可是,谁也不会知道,在画这张图之前,对着多少照片参考过,临摹过,才能做到表达想要的环境和材质质感。石材、玻璃、不锈钢、钛金、绿化、布艺沙发、贝雕、铸...全文↓抢沙发评论高铁机车顶上的滑触线是怎么工作的?低速的用碳刷,那高速高压的呢?下雨咋绝缘?来自:赵汉卿

2015-03-23 08:00:00 |阅读原文这个问题可以简单的说说。题主说的触滑网不知道是哪个领域的命名,我们是叫做“接触网”的。

和接触网接触的结构叫做“受电弓”或者“电弓”。

接触网的供电电压在电气化铁路既有线路以及客运专线(即高铁)上是一样的,都是27.5千伏,也就是27500V,所以不涉及到高压和低压的问题,统一规格是为了在变电站的维护投入上降低花费,如果多一个类型的变电站就说明需要专门的人员以及设备投入到后期的维护中,我国铁路上万公里的运营里程,统一制式是保证维护维修保养运营安全的最佳途径。先说受电弓,由于在不同的供电区段设计到切换的问题,切换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比较猛烈的放电打火情况发生,受电弓与接触网的接触面是采用石墨材质的,我们不做机车,但是我们在做供电试验的时候取过一些样品,分别有高铁列车的受电弓以及普通列车的受电弓和地铁的受电弓,比对发现,三种受电弓的耐磨程度接近。高铁列车以及普通列车的受电弓都是经过加固的,地铁列车的受电弓耐磨性低一些。题主提到了工作原理问题,接触网是分为两部分的,一部分是电力传送部分一部分是承载部分,电力传送部分采用铝合金,这也是现在能找到最经济而且损耗最小的折中方案了。和碳刷接触的是铝合金的部分,承载部分采用钢丝,为什么用钢丝?因为钢丝的刚性和韧性有很好的折中点,前几年南方电气化铁路霜冻压塌了不少供电塔,可是钢丝断的却很少,所以钢丝在承载接触网上面是不二的选择。受电弓以及接触网结合到一起之后就组成了通路,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受电弓的磨损是一大难题,受电弓只要石墨部分被磨损到极限就必须更换,题主观察一下,受电弓很宽,如果说接触网只是在受电弓的一个位置磨损,那么磨损的很快,所以接触网在假设的时候并不是直线假设的,而是呈一个“之”或S字型,这样在列车行进的时候,接触网和受电弓的接触面就能在大概30cm的一个范围内左右移动,上一张图,题主仔细看看,接触网的铺设并不是直线,而是斜线(图中上方为承载钢缆,下放为供电接触网)。不用质疑为什么搞个既有线的上来,铁路上铺设的接触网方式是一致的。这幅图在观察起来比较直观。

接下来题主问到了绝缘的问题,我看了一下我们用的抗静电绝缘橡胶(铁路标准)的参数,其电阻率为10800欧姆每米,我们暂且算买到了十分好的材质的,那么电阻率算作20000欧姆每米。空气的电阻率是多少?由于这个不好界定,我们就采用一个实验室数值好了,3乘以10的13次方欧姆每米。这俩数是两个量级的,所以对于铁路的供电网,直接裸露就是了,同理,我们用的高压输电网也都是裸露的,因为用任何的绝缘体往上贴都等于是找死,空气来的最直接。和供电研发部门的聊天时候,他们告诉我基本上1米厚的空气,其电阻率相当于16米优质的绝缘橡胶。题主关心下雨的问题,雨水绝对是良导体,但是下雨和水淹是不一样的,雨滴不是水柱,除非雨大到了瀑布一样,天上流下一条河一般,这个时候一定会导电。可是严谨的砖家连这个也考虑到了。什么???请见下图:

作者:赵汉卿【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此问题还有 2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直线电机和中低速磁悬浮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

京沪高铁正式开通 13 天发生 2 次断电停运事故 1 次列车故障,究竟是什么原因? “接触网故障” 是怎样造成的? 收起转发▼评论收藏Cyclophenacene今天刷文献的时候看到一直关注的Cycloparaphenylene终于出review了(Chem.Soc.Rev.2015, Advance Article)

[n]Cycloparapheny...全文↓会骑马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看了上面这么多答案,似乎还没有专业骑手来回答。“骑马”和“会骑马”还是有质的差别的。在旅游景点或者马术俱乐部骑过几次就敢自称“会骑”,然后来写答案,是不是不太符合知乎的认真精神呢?作为一个初级菜鸟骑手...全文↓电视剧《雍正王朝》服装考究吗?这种清宫戏服装是不是能做到考究,我眼中有个重要指标是看皇帝平时穿什么?如果剧中皇帝天天都是明黄缎子云龙纹的朝袍龙袍,那我一定不给及格分。

朝袍属于礼服,一年也就穿十几次,非重大宫廷典礼或祭祀典礼不穿;
...全文↓上海有哪些地方还保留着比较完整的老上海特色?【多图】忙里偷闲~终于来答了,说些别的回答中没有的东西,主要是生活中的老上海特色!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作为九零后,我赶上了上海最好的时代,见证了上海在城市建设、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最后一跃。幸...全文↓在国外开车和在国内开车有何不同感受?在美国开车,说说和题主相对的几点感受吧 第一点,在晚上开车,对面车辆的远光灯实在太讨厌。

来美国基本没看见人打远光灯,有次我同学在一个plaza打远光灯出来(我同学都不知道自己开了远光灯),被警察看见...全文↓作为一个职业交易者,你是怎么训练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我不刻意训练自己的心理承受力,但想方设法让我的资金曲线适配我的心理承受力。

对于量化交易者,面临较大心理压力的情况往往来源于回撤幅度或者回撤时间长度超过预期。回撤会超预期的原因一般有:
策略实际e...全文↓美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在哪些方面比中国优越?为什么?最近正好在研究个税制度,看到这个问题,从两国总体税制上简单回答一下,有错误的请指正。

美国的个税制度是综合制,我国的个税制度是分类制。

综合制个税所得税下,纳税人的全部所得无论其来源和性质,都纳入...全文↓为什么有些人会坚称「XX 应该 / 不应该是怎样的」,虽然给不出丝毫理由?我是在电视机前长大的,大人们一直忙工作,所以小时候我看电视盒子的时间,可能比看父母的两倍还长。那时,家里只有黑白电视机。也没有闭路电线,只靠房顶的自制天线,收三四个台。有的台只有晚上有、有的台周二全天...全文↓从城市经济学角度来看,城市规模是否存在瓶颈?赞同 @cly:
“大城市的确存在很多城市问题,但是从经济效率上来讲,可能比小城市要来的更好”。个人生活便利性的主观判断可以作为提出城市发展瓶颈的动因,但是不可作为预测和评价城市发展瓶颈的指标。

同时...全文↓如何认定经营者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承担退赔等民事责任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第

(八)项规定:经营者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全文↓如何把握住大脑第二次发育和可塑期(20-29岁)?neuroscience major来答一个。

看到第一名的答案有好多刚学过的plasicity比较感兴趣就多看了一眼,不过很失望的发现那些答案里面那些PPF LDP LDD,包括截图里“neuro...全文↓经济思想史上,对「钻石与水悖论」的解释是如何演化的?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

因为「钻石与水悖论」问题的核心就是:价值、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因此借这一问题,通过不同发展阶段,乃至不同经济学派的理论对于该问题的解释是可以窥见经济学价值理论的演化。

第二个问...全文↓斯坦福大学校方对于创业的支持资源都有哪些?有哪些是别的大学没有或者不可比拟的?哎哟。先谢邀。

学渣我不是stanford的,但是cofounder是stanford的大神,跟着大腿混了不少stanford的资源。

先从课程来说,本科和研究生都有一个叫做management s...全文↓可以像锻炼肌肉一样锻炼大脑,使它更加积极乐观吗?这是教育神经科学和情绪交叉的领域,问题在于目前还没有这个领域。不过我们不要着急否定题主的猜想,也不要否认“情感脑”(猜测翻译affective regions)的概念,事实上除了定位说还在坚持脑区-情...全文↓在经济学理论上,考虑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是一回事吗?在经济学政策分析上呢?不是一回事。

成本最小化可以有两种理解:

一、从利润最大化出发,成本最小化其实是一个阶段。具体来说:

1.利润最大化可以陈述为“没有给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大化”问题,其产量是由模型内生决定,也就是可以通过...全文↓Ramsey和他的三篇论文下面的内容来自于@石顺长在问题:经济学有哪些著名的论文?下的答案,向这位为经济学做出伟大贡献的人致敬。

下面我要介绍的三篇论文,来自于同一个人,或者我只是想介绍一下这么一个人——弗兰克.普兰顿.拉姆齐...全文↓高铁机车顶上的滑触线是怎么工作的?低速的用碳刷,那高速高压的呢?下雨咋绝缘?来自:赵汉卿

2015-03-23 08:00:00 |阅读原文这个问题可以简单的说说。题主说的触滑网不知道是哪个领域的命名,我们是叫做“接触网”的。

和接触网接触的结构叫做“受电弓”或者“电弓”。

接触网的供电电压在电气化铁路既有线路以及客运专线(即高铁)上是一样的,都是27.5千伏,也就是27500V,所以不涉及到高压和低压的问题,统一规格是为了在变电站的维护投入上降低花费,如果多一个类型的变电站就说明需要专门的人员以及设备投入到后期的维护中,我国铁路上万公里的运营里程,统一制式是保证维护维修保养运营安全的最佳途径。先说受电弓,由于在不同的供电区段设计到切换的问题,切换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比较猛烈的放电打火情况发生,受电弓与接触网的接触面是采用石墨材质的,我们不做机车,但是我们在做供电试验的时候取过一些样品,分别有高铁列车的受电弓以及普通列车的受电弓和地铁的受电弓,比对发现,三种受电弓的耐磨程度接近。高铁列车以及普通列车的受电弓都是经过加固的,地铁列车的受电弓耐磨性低一些。题主提到了工作原理问题,接触网是分为两部分的,一部分是电力传送部分一部分是承载部分,电力传送部分采用铝合金,这也是现在能找到最经济而且损耗最小的折中方案了。和碳刷接触的是铝合金的部分,承载部分采用钢丝,为什么用钢丝?因为钢丝的刚性和韧性有很好的折中点,前几年南方电气化铁路霜冻压塌了不少供电塔,可是钢丝断的却很少,所以钢丝在承载接触网上面是不二的选择。受电弓以及接触网结合到一起之后就组成了通路,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受电弓的磨损是一大难题,受电弓只要石墨部分被磨损到极限就必须更换,题主观察一下,受电弓很宽,如果说接触网只是在受电弓的一个位置磨损,那么磨损的很快,所以接触网在假设的时候并不是直线假设的,而是呈一个“之”或S字型,这样在列车行进的时候,接触网和受电弓的接触面就能在大概30cm的一个范围内左右移动,上一张图,题主仔细看看,接触网的铺设并不是直线,而是斜线(图中上方为承载钢缆,下放为供电接触网)。不用质疑为什么搞个既有线的上来,铁路上铺设的接触网方式是一致的。这幅图在观察起来比较直观。

接下来题主问到了绝缘的问题,我看了一下我们用的抗静电绝缘橡胶(铁路标准)的参数,其电阻率为10800欧姆每米,我们暂且算买到了十分好的材质的,那么电阻率算作20000欧姆每米。空气的电阻率是多少?由于这个不好界定,我们就采用一个实验室数值好了,3乘以10的13次方欧姆每米。这俩数是两个量级的,所以对于铁路的供电网,直接裸露就是了,同理,我们用的高压输电网也都是裸露的,因为用任何的绝缘体往上贴都等于是找死,空气来的最直接。和供电研发部门的聊天时候,他们告诉我基本上1米厚的空气,其电阻率相当于16米优质的绝缘橡胶。题主关心下雨的问题,雨水绝对是良导体,但是下雨和水淹是不一样的,雨滴不是水柱,除非雨大到了瀑布一样,天上流下一条河一般,这个时候一定会导电。可是严谨的砖家连这个也考虑到了。什么???请见下图:

作者:赵汉卿【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此问题还有 2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直线电机和中低速磁悬浮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

京沪高铁正式开通 13 天发生 2 次断电停运事故 1 次列车故障,究竟是什么原因? “接触网故障” 是怎样造成的?

知乎新人在知乎怎么混?

知乎是一个很受网络达人及各行业专业人士喜爱的问答社区,社区氛围友好、理性、认真,有很多专业人士的回答,为广大知友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专业知识、经验、见解。那么新加入知乎网的菜鸟如何混知乎呢?这个问题,知乎上也有达人们的回答。

一、知乎怎么混?知乎达人笑忘书的回答如下

知乎怎么混,要看你来知乎的目的是什么:

【情况一】你是来汲取经验学习知识开阔思维的

我自己符合这个情况,所以说一下我的做法。

【1】去浏览足够多的问题和回答,浏览永远放在第一位。

如果遇到提的特别好的问题,就耐心把所有回答都看一遍。

如果遇到特别好的回答,就直接去回答者的页面,把他的其他回答也看一下。

如果这个人高产高质,你可以考虑follow这个人了。比如keso先生,李淼先生,匿名用户先生。

另外,你浏览一个好回答的时候,留意右侧的收藏夹,如果遇到很精品的收藏夹,也是很大的收获。

还有一个地方可以每天看下,http://www.dawendou.com/wiki/%E7%9F%A5%E4%B9%8E

【4】学会鉴别虚高票的渣回答和无人问津的好回答。

不存在一个绝对完美的筛选机制,即便是在知乎。遇见不靠谱的请顺手反对加没有帮助,这也是做贡献。

【5】最重要的一点,保持思想的独立。借鉴归借鉴,千万别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知乎上有些人,逢政治必喷国民逢军事必渣我共逢两性必捧非处逢爱情必劝分手逢小白必泼冷水。

一笑而过就好。

【情况二】你是来打人脉想认识更多大牛的

这个情况我没实践过,诌几点理论上的做法。其实和在其他网站的自我运营差不多。

【1】去关注足够多的有靠谱潜力的人,有三分之一回粉,就算成功了,这是取得一定人气最快最机械的方法。

【2】遇到适合大牛的好问题,去右上角邀请他回答,逢好问题必邀请,他也乐得有人邀请。次数多了,他就记住你了,要勾搭应该不难了。

【3】多多参与回答下面的评论区。聊天灌水打屁搞基是人之共性,无论多大的牛都不能免俗,包括李开复。一来二去,如果你的见解被欣赏了,目的就基本达到了。

【4】最重要最靠谱的一点,贡献高质量的回答。

【情况三】您是来传道授业解惑的

知乎最需要的就是您这种人。

【1】一般来说,在您擅长的领域下随意回答几个,就可以在自己的个人主页候着了。此后,会有源源不断的问题邀请您去回答。所以,从这些问题里挑一些靠谱的,回答就是了。答的越多越好,答的越深越好,答的越犀利越好。

【2】常回来看看。

【情况四】你是来灌水的

二、知乎怎么混?知乎达人王成的回答如下

1、你的问题被别人修改了,不要恼羞成怒,知乎上的问题是属于公共的,不是仅仅属于提问者的。提问不能自私(请深刻理解这句话)。

2、对别人的答案要尊重。有错误就可以指出,不同意就点反对,但是不要跑到评论里面骂人。

3、善于利用评论来交流。知乎也是一个可以社交的地方,不要不好意思。

4、没有把握就别乱说,杜绝瞎猜或半懂不懂型答案。

5、如果有一人指出你这个问题问得没水平,那就应该反思自己了。千万不要觉得「知乎不就是有什么不明白上来问的吗?」,还真不是。

三、知乎怎么混?知乎达人jokeraaron的回答如下

1、知乎本身就是学习的。回答问题者本身可能对你问的问题不甚了解。他们可能也需要翻阅大量的资料和文献。记住千万不要只看不回答。

2、回答问题可以提高你的措辞和组织文字的能力。并且如果回答的好可以获得大家的赞赏甚至被邀请工作或者变成朋友以后见面或者邮件通讯。

四、知乎怎么混?知乎达人付栋的回答如下

我在知乎时间不长但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个人在没问题的时候很喜欢去看各种问题和答案,能有很多计划外的收获,这种收获很多都是经验之谈,这也是平常学习生活最难也是最需要的

五、知乎怎么混?知乎达人艾静逸的回答如下

我目前的状态就是先让自己活跃起来,也就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要么关注要么回答... 然后就是邀请人回答,也就是拼命像个脑残粉一样让知乎上你觉得牛逼的知乎名人回答问题.比如我现在就老会邀请张佳玮公子和三表哥回答

六、知乎怎么混?知乎达人Peter的回答如下

用专业换专业

七、知乎新人必读(来自知乎达人GayScript的回答)

写在前面

1、「知乎」不等于「知乎阅读」、「知乎热门问答」、「知乎精选」。你也许是通过「知乎阅读」或者「知乎精选」来到知乎的。可能会觉得,哇,知乎好厉害,各种专业传道授业解惑。其实不然。我首先要告诉你的是,「知乎」跟「知乎阅读」、「知乎热门问答」、「知乎精选」不同,后者是知乎官方运营精心挑选的精华浓缩,前者是一个藏龙卧虎、鱼龙混杂的社区。所以不要因为对后者的过于喜爱,而对前者太过失望。

2、你来知乎,首先就要端正心态地明白——「知乎」是个很好的地方,但同时,「知乎」也是个普通的社区。社区,就会有人,人多了,就会有是非,所以不管你看到什么、发现了什么,都不代表整个知乎,而只代表个人言行。不要因为一些大专家的言论,就觉得知乎很高端;
同时也不要因为某些人的无礼,就觉得知乎很糟糕。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你不能一叶障目,就不见泰山。知乎运营人为编辑后的「知乎阅读」跟「知乎精选」才代表了知乎的大势所趋。

搜索

不要一有问题就提问,先搜索!先百度或者google一下。比如说「电脑死机了怎么修」这类问题,就别麻烦知乎啦。如果百度、Google不到,你再试试知乎的搜索,知乎的搜索还在优化,可能不太好,但大体还是能满足需求啦。等你确定没有同类问题的情况下,可以问啦。并不是要求高,难能大家都喜欢知乎,就为了自己喜欢的社区贡献一份薄力呗,也减少运营的负担啊,你说对不?

提问

1、首先是提问框。记住,这是提问框。有许多人问「XXXXX可以吗?我的情况是……」。这很不好。提问框,主要就是你的提问内容,简单点说,就是一个问句,没有别的。比如说你想问「现在创业还来得及吗?我30了,没钱,有老婆,有孩子……」。你的问题应该只是一句「现在创业还来得及吗?」而没有后面的那些。后面的那些是什么?是补充说明。

2、其次是补充说明。我在知乎看到不少人把提问框跟补充说明混淆起来。要么在提问框里输入一堆,题目被塞到两三行之多,要么就是在补充说明里什么都不写,完全不知道什么情况。为了更好地让我们解答,你好歹在补充说明里多说几句相关情况嘛!亲,不要羞涩!

3、再者是话题标签。合适的标签能够帮你的提问吸引到更多的浏览者。许多新人抱怨自己提问没人看——亲!你只提一个问题,没给他加标签,大家怎么看到啊。知乎的后台有两种推送方式,一种是人,也就是主页推送,如果你的关注者多,你的提问看到的人就多(新人自然没有);
另一种就是话题标签推送,你给你的提问多加几个合适的话题,他们就会推送到知乎的话题一栏,这样才会被更多的人看到。亲……下次明白标签的重要性啦?——当然,恶意添加标签可不好。

4、最重要的还有格式的问题。近来在知乎看到许多类似「怎么嘛。。。。」「求助!!!!」「怎么办?????」的提问……亲,既然你通过「知乎精选」、「知乎阅读」来了知乎,必然知道知乎的目的是在于发掘更好的知识而不是打酱油灌水,你都明知了,干嘛还故犯呢。不要恶意卖萌嘛!毕竟你一个提问,全知乎的人都看到了,你要卖给几十万人嘛!好丢脸的好嘛!亲!乃不要酱紫好嘛!标点格式什么,小学不就学过了嘛!还有,尽量不要在补充说明里用很多换行号,你补充说明那么长,估计吓退一半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人了。

内容

1、建议多一些共性问题,少一些个性问题。比如「如何学好C语言」而不是「我这道C语言程序哪儿错了」。前者对更多的人有帮助,后者只对你一人有帮助。自然,不是说就不帮你了。只是,你也希望更能够从别人的问题从有所获得对自己有所帮助的内容吧。太个性化的,更适合百度知道,或者私信单独问一些领域之人。

2、建议多一些理性问题,少一些感性问题。对于情感类的一些问题,建议少问。你问了,本来就是想得到一个答案,可这类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你很难得到你想要的结论。所以建议,多问共性化的问题。

3、建议多一些精确问题,少一些泛性问题。不要总是「你最喜欢谁」、「你的座右铭是什么」、「你什么星座的」这类略感无聊灌水酱油的问题。你如此喜爱知乎,想必原因之一就是它跟百度知道、百度贴吧的大不同——专业而精湛。如此,何不为知乎的堡垒砌一块砖呢?

公共编辑。知乎的所有提问、补充说明、标签都是可以公共编辑的,你能编辑我的,我能编辑你的。为什么知乎的问题都是可以公共编辑的?

邀请

你的问题不仅仅需要好的话题标签来点缀,更需要邀请一些专业人士来回答。前者是堆送到话题页面,后者是你主动拉取别人来回答。新人常常苦恼自己的问题没人回答,其实原因无非以下几个:

1、你的问题太广泛、太个性。别人想回答什么,感觉一口气回答不完整,所以放弃。或者觉得这种问题大家想法都不一样,懒得再说。

2、你的问题一个准确的标签都没,别人没法看到这个问题。

3、你的问题没有邀请相关人士回答。

知乎上每个话题都有最佳回答者,知乎都在右侧邀请栏提供了,你甚至点击一下就好。或者你可以搜索用户的名字和介绍。一般来说,知乎都有一句话介绍。知乎邀请的搜索功能是囊括了用户名和一句话介绍的。比如你问的是IT方向的问题,你就可以在邀请输入框内搜索「互联网」或者「IT」,那些一句话解释中包括这些描述词的,就会出现在下面。

这里也同时提醒,知乎的一句话介绍不要随便乱写哦,最好写上自己相关专业的介绍,这样别人邀请的时候,才有可能会邀请到你。

回答

切记第一要素,不要恶意伤人。

切记第二要素,如果别人回答了你的回答,请赞同。如果你有更多的意见,再回答。

切记第三要素,不要抄袭别人的内容,不要抄袭网上的内容。但可以引用。引用的,一定要标示是引用内容,最好再注明来源。不要显麻烦,你喜欢知乎,不就喜欢它的专业和精湛吗?举个引用的例子:

我这段话是引用的 来源:http://……

切记第四要素,你不赞同的,可以反对,可以没有帮助,但不要恶意骂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你不能因为别人跟你意见不同就骂人。知乎喜欢礼貌的人。

最后,如果你觉得这个页面回答太多了,想单独看这个回答,点击回答下面的那个时间链接,就是这个回答的单页。怎么样,速度快多了吧,不卡了吧。

赞同

对于新人,我再三强调,「赞」是评论的「赞」,是评论下面那个「赞」字,「赞同」是问题的「赞同」,是问题左边的上面的那个小三角形。

根据评论指出,Iphone客户端的赞同在问题的右上角(木有Iphone,所以Iphone客户端什么状况我没法儿说啦)。

如果你喜欢一个回答,同意一个回答,就赞同它。不要光评论不赞同呀。赞同了,才能让更多人看到,才能让更多人分享到。有好儿大家分嘛!独乐了不如众乐乐!你说是不是!(看我写得这么好,是不是很想赞同呀,还不快点左边上方的那个小三角形!)

评论

切记,不要恶意中伤他人。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说到这一点,因为我最近被中伤了好几次。感觉好累,不会再爱了。

关闭评论。如果你害怕被别人恶意中伤,或者评论太多了,你懒得接受,可以更改评论选项,关闭评论。

感谢

如果你觉得他说得对,请赞同他。如果你觉得他说得好,请感谢他。

有时候你觉得这人虽然说得离题了,但说得很棒,请反对他,并感谢他。

每个回答下方都有四个按钮:感谢、分享、收藏、没有帮助。字体颜色比较暗,而且只有鼠标位于该答案时所在位置时才会显示。不要找不到哦。

折叠

如果你觉得这人回答得天花乱坠,文不对题,请点击「没有帮助」。一个回答被「没有帮助」 得多了,就会被折叠。

被折叠的,不一定就是不好的答案。你懂的。

收藏

喜欢一个回答,不仅可以赞同、感谢,还可以收藏。

分享

有时候你觉得这个回答太好了,我太喜欢了,深入我心。你觉得赞同、评论、感谢、收藏还不够表达你的心意。于是你决定分享。知乎目前提供两种分享:新浪微博分享和腾讯微薄分享。绑定微博。

转载

出于知识分享的角度,欢迎转载到人人、微博、豆瓣、天涯、猫扑、Facebook、Twitter…… 出于对原作者和知乎的尊重,希望大家在转载回答的时候,记得附上知乎答案的源地址,最好再附上作者的在知乎的用户名。我就遇到过转载我答案,不仅没附上源地址,还更改了我的答案的……感觉很憋屈,感觉好累,不会再爱了。

首页

1、我的草稿。知乎在这一点很人性化。你在编辑答案的时候,会时不时自动保存一下,防止你的浏览器忽然死机,或者你忽然关闭浏览器。这个时候不要着急、不要心慌、不好焦躁……去你的草稿箱看看,它躺在里面安祥地等着你。

2、我关注的收藏夹。

3、我关注的问题。知乎默认你回答一个问题后,就自动关注了这个问题。关注一个问题后,这个问题有新的回答都会通过消息推送给你。你可以在我关注的问题里查看到你关注的所有问题。当然,嫌烦的话,也可以在这里一一取消关注。

4、邀请我回答的问题。顾名思义,所有别人邀请你回答、你还没回答、也没忽略的邀请都在这里面。

5、时间轴。时间轴是首页的主要组成部分,即首页的左侧部分,主要是你所关注的用户的一些动态,这些动态有:
提出问题。(非匿名) 回答问题。(非匿名) 赞同回答。(非匿名)

6、看出来了吧,除非你匿名,否则你提问题、赞同、回答,都会显示在你关注者的首页里。如果你真心喜欢一个人答案,希望更多的人看到,那就赞同吧。感谢、反对、没有帮助都不会显示在时间轴里的。

匿名

1、用户提问时,如果觉得暴露太多个人隐私,或者这个问题不想让自己的关注者看到,那你可以选择提问框右下方的「匿名」。匿名提问,不会出现在关注者的时间轴里。

2、用户回答问题时,可以选择匿名。匿名的设置在右上方关注按钮的右边,点一下就看到了。这样你回答、赞同、感谢都只会显示你为「匿名用户」。所以新人们不要以为「匿名用户」是一个具体的人哦,「匿名用户」是个伟大的群体。

3、匿名状态随时可以撤销。你对某个问题匿名提问、匿名回答了,都不显示在你的时间轴里,也无法从你回答的问题中找到,你想要它显示,没关系,找到那个问题,在匿名设置里再取消匿名就行了。

话题动态

话题动态是跟首页动态类似的一个动态。首页动态是你所关注的用户的动态,话题动态是你所关注的话题标签的动态。

细心的用户可能会发现,某些话题动态里显示的某个问题里并没有添加那个标签啊?我来告诉你知乎另一样很重要的东西:话题组织。以完整话题结构 - 情感为例。

父级话题。父级话题的动态会包括所有子级话题的动态。「情感」的父级话题是「生活」。那么任何添加了「情感」话题标签的问题,不仅仅会出现在话题动态 - 情感里,还会出现在话题动态 - 生活里。同时不停递归,所有「生活」的父系话题的动态里也会有这一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问题稍一更新,就会出现在许多话题动态顶部的原因。

子级话题。对应于父级话题。

再次强调,不要恶意更改话题组织。曾经有人把「互联网」的父级话题设置成了「食品」。导致「食品」的话题动态里全部都是互联网的相关内容。当然,后来改过来了。但还是想说一句,知乎提供开放的功能,是信任大家共同建立一个和谐的社区,而不是让你胡作非为。我们要对得起知乎的信任,亲!

消息

新版消息点此处消息设置可进行设置相关屏蔽。新版消息主要为以下几点:

消息第一栏:有人邀请我回答问题、有人评论我的问题、有人修改了我修改过的提问等(最后一项无法屏蔽)。

消息第二栏:有人关注我。

消息第三栏:有人赞同、感谢我的答案。

我的主页

1、个人信息。点此处编辑个人资料。你编辑什么,就显示什么咯。

2、最新动态。你的最新动态就差不多是别人在首页看到的你的动态。看到了吧,只有非匿名的赞同、回答、提问才会显示,感谢、评论、反对、没有帮助是不会显示的。

3、我的问题。不显示匿名问题。

4、我的回答。不显示匿名回答。可按赞同数或回答时间倒序。

5、我的收藏。

6、编辑日志。你在知乎所有的提问、回答、赞同、编辑、删除都会显示在这里。

知乎阅读

1、有人在评论里问我知乎阅读在哪儿。往下拉,一直不停地往下拉,对下面的页脚最左边就是。

2、知乎阅读不需要注册登录即可阅读。

3、知乎阅读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回答。

话题。

用户。

4、当然啦,这些回答、话题、用户都是知乎运营管理员精心挑选的。这些内容才代表了知乎的整体趋向。这样有好也有坏,好的是,这是知乎对外的门面,不需要注册登录就能看,而且都是精挑细选的问题,带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但不好的是,有些人以为这就是整个知乎,对知乎期望太大,然后注册了发现知乎也有水的问题,就很失望。其实不用这样,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你喜欢凤凰也不能秒杀乌鸦啊是不?物种的多样性使然。一个好的回答也是建立在一群不好的回答对比基础上的,不是么。不要对每个人都要求那么高嘛。

5、更新速度貌似半个礼拜到一个礼拜会一次,也就是说,你看到的通常是这一周内的知乎动态整理。

热门问答

更新速度是每天一次。每天知乎运营都会选择15到20个左右任意行业的很不错的回答。通常都是比较专业性的,不少医学、法律的都很不错哦。

建议反馈

遇见恶意辱骂的、页面出现漏洞BUG的,可以点击页面页脚右下方的建议反馈给管理员打小报告哈。优秀的社区环境需要大家一起来维护嘛。

求职信 知乎

岗位职责编写 知乎

述职报告通知

自我评价 知乎(共16篇)

银行保密工作心得体会知乎

相关热词搜索: 述职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