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湖 市教育教学微型课题申请·评审表
负责人 A 工作 单位 玉湖县玉湖镇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主要 参加者 姓
名 职
称 学
历 工 作 单 位 B 一级教师 本科 玉湖县玉湖镇中心小学 C 二级教师 本科 玉湖县玉湖镇中心小学 课 题 名 称 小学一年级朗读训练课题研究 选 题 缘 由 语文课标对低年级学生朗读的基本要求是: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种种原因使得目前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朗读能力较低,唱读现象仍然存在。所以,开展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训练课题研究刻不容缓。通过朗读训练使学生从对文本的初读,读准、读通、读流利这些朗读的基本要求,到有感情朗读,达到以情发声,以声传情,才是真正的“情动于衷而发与言”。其研究成果,对小学生的语感培养以致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及推广价值。
研 究 设 想 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读出适当的语气。针对这一要求,我认为朗读方法上应该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一年级的课文篇幅短小,琅琅上口,对课文内容的要求只是了解。因此,一年级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要求,不拔高,对课文内容不做过多地讲解、分析,真正潜下心来带领学生读书、读书、再读书,直到读正确为止。
2、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全体学生创造读书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朗读中去。
3、要体现朗读训练的层次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逐步提高的。具体到每一课,首先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课文;其次是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再要求读流利;最后要求读出课文的感情。做到不唱读、不丢字、不添字、不读天书。
单位 审查 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玉湖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课题管理的规定,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请.评审表》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县(区)
意
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市级 审查 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注:1.课题组成员不得超过三人(含课题负责人),且当年只能承担参与一项课题研究; 2.正文宋体小 4 号,篇幅控制在 A4 纸 2 页的范围内。
登记号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课题名称:小学一年级朗读训练课题研究 注意事项:本活页中一律不得出现申报人、主要参与者及有关单位等有效信息,否则按放弃申报处理
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选题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限 2000 字内)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语文课标对低年级学生朗读的基本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种种原因使得目前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朗读能力较低,唱读现象仍然存在。所以,开展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训练课题研究刻不容缓。通过朗读训练使学生从对文本的初读,读准、读通、读流利这些朗读的基本要求,到有感情朗读,达到以情发声,以声传情,才是真正的“情动于衷而发与言”。其研究成果,对小学生的语感培养以致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及推广价值。
二、研究目标、内容、假设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2、.探索一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可操作方法。提高朗读的能力,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研究内容 1、以一年级语文课堂为实践基地,探索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形成一套更加科学、有效的课堂朗读指导方法,使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学好语文。
2、通过本课题研究,使教师掌握较成熟的朗读指导技巧和方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3、制定一套有效朗读的评价体系。
—— 活页 1 ——
(三)、研究假设 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读出适当的语气。针对这一要求,我认为朗读方法上应该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一年级的课文篇幅短小,琅琅上口,对课文内容的要求只是了解。因此,一年级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要求,不拔高,对课文内容不做过多地讲解、分析,真正潜下心来带领学生读书、读书、再读书,直到读正确为止。
2、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全体学生创造读书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朗读中去。
3、要体现朗读训练的层次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逐步提高的。具体到每一课,首先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课文;其次是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再要求读流利;最后要求读出课文的感情。学生也要经历一个逐步读通、读熟、读懂的过程。一年级朗读课文的主要任务是学生在教师的有效训练下,能够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做到不唱读、不丢字、不添字、不读天书。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研究的思路方法 1.文献法:以《语文新课标》理论为指导,广泛吸纳国内外朗读指导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在确定课题、分析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时使用此方法。
2.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摸索出经验和规律的东西。
3.比较分析法: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对学生个体的观察和整个班级水平的比较,及时调整研究的方案与措施,以便增强操作性。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对课题研究作总结、验证、提炼,概括有关教学现象,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
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9.1——2019.2 主要工作:搜集与课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确定理论假说,进行前期研究。全
面了解低一年级学生朗读现状,理清教学思路,深入学习新教材新理念。多方搜集资料,结合实际情况,集体研究探讨出具体的方法、方式,初步形成研究方案。
2.具体实施阶段:2019.3——2019.7 主要工作:摸清学生的朗读现状,结合实际分析,找准有效教学的切入点;加大宣传,利用各种途径,向家长宣传教改实验的目的、意义,力争家长的最大支持和配合。根据研究方案,确定研究重点,在朗读教学中进行具体实施研究。进行阶段性成果小结。研究初步形成可操作的模式,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及时调整研究方案,继续开展课题研究。挑选出典型课例进行推广交流。
3.总结阶段:2019.8——2019.10 主要工作: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分析、处理各种实验数据,总结出学生在风格迥异的教学模式中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学习时的情感等变化,写出学生在朗读能力等方面变化的科研论文,写出《小学一年级朗读训练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或论文。同时,提交结题申请。
—— 活页 2 ——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 800 字内,本页不够可加页)
本课题的研究成员都是具有高级或者一级教师职称,学历为本科或大专。三位老师都曾参加了市级课题的研究,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且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参与研究者都曾经取得市级课题研究结题证。获过省、市县级论文奖。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学校领导向来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并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作为学校办学的理念之一,学校负责教育科研的领导亲自担任本课题的主持人,对本课题的研究做直接、有效的筹划、组织和协调、领导。无论从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还是研究时间和研究人员的保障等,都给予充分的优先考虑。课题参与的教师制作的课件、学件在全县各级各类评比中都获得了一、二、三等奖。每位教师都开通了自己的教学博客,坚持每周写教学随笔与反思。学校为了便于教师们互相学习,实行集体备课制,并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从多方面给教师的学习创造了浓厚的氛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研究资料:
学校领导向来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并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位办学的理念。学校为了给教师提供学习的环境,订阅了各个学科教学杂志: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量多,老师个人自费订阅教育教学杂志不少于三种。学校的各类多媒体资源丰富,学科网站、各类专题学习网站;还有每年购置的各种学习光盘素材与资源,都为课题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 活页 3 ——
相关热词搜索: 研究课题 朗读 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