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数学
通过参加本次数学教学能力提升送培下乡活动培训,我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的知识内容,新课标的内容变动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增加的主要内容有:
(1)会用根号表示算术平方根. (2)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3)能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4)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 (5)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韦达定理). (6)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 (7)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 (8)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二、删除的主要内容有:
1、有效数字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3、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求方程组的近似解
4、梯形、等腰梯形的相关内容
5、视点、视角、盲区
6、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通过本次活动的参加,我明白一个好老师不仅需要拥有强大的学科知识,而且还要拥有一定能力来培养自己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生兴趣。老师不仅要重视情景创设,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老师而且要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改变数学学习方式,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得更多知识。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在以后的教学中,仍需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养与学科知识。
专家报告心得体会 陈彦莉
上周,我有幸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班主任能力培训讲座,短短一天,我满载而归。在这次培训学习活动中,我聆听了两位专家老师的讲座,下面我就说一下两位老师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的观点。
刁荣普老师主要讲的是《今天,我们应该做怎样的班主任》。在里面,她用实际的案例指出做班主任,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坏情绪带劲课堂。要培养一个会抱团的班集体。在她看来,一个混乱缺乏管理的教室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当时,刁老师问大家了一个问题“下辈子,有谁还愿意做班主任?”当时,整个会堂只有两人举手。可刁老师接着又说“问问我们的孩子,下辈子还有多少愿意做我的学生?”看看我们在孩子们心中有占据怎样的位置。
刘大春老师主要讲《课堂管理中的言语策略》,在其中讲到:作为班主任,你就是一个管理者,管理的秘诀是什么呢?那就是沟通,言语沟通中的表达策略里有一条就是——让人接纳。
教师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是至关重要的,高效的言语沟通=表达+倾听,言语的表达方式不同,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当然对待学生我们要多用学生最爱听的语言,少用破坏性语言。除了让学生接纳,还要想法接近学生,多用询问式、体谅式、认同式、选择式、回避式、模仿式等方式与学生交流。
学会了言语表达还远远不够,作为老师我们还要学会倾听,不光用耳朵还要学会用眼睛、嘴巴。我较有体会的是倾听中要有积极外表,积极的外表包括注视,点头,微笑,前倾,记笔记,口头回应。作为老师、班主任,倾听学生讲话注意要面带微笑,偶尔点两至三次头。而注视更是老师“治生”的法宝,刘教授说“细节”决定专业,从这些点点滴滴做起,我们一定要让自己更专业!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聆听了两位专家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相信通过这次培训,会让我班主任的工作会更加得心应手。
听专家报告心得体会
2006年12月26日下午,值焦作市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培优扶弱结题会召开之际,我有幸聆听了著名教育专家傅东樱为我们作的精彩报告。这位来自东北的著名学者,以他那高深的学识、高尚的品格、风趣幽默如赵本山一样的妙语,向我们展示了他从事教育事业几十年的一个个精彩瞬间。在细细的聆听中,在不停的语摘中,在无尽的回味中,我无不为傅教授讲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感动着,震撼着。连日来,我不断地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作为一位已值不惑之年的教师,我如何才能更好地成长,做一位让学生打心眼里喜爱的好教师呢?
傅教授已年过花甲,荣誉退休,但他离岗不离业,终日在教育研究领域笔耕不辍。已出版54万字的《泛舟诲海》被称为中国的“教育诗”,78万字的《圣元之魂》及刚版的《教育大境界》。虽然我还没有机会拜读傅教授的大作,但从他报告的点点滴滴里,我懂得了:要做一个好教师,就要不断在自我发展方面下功夫,除了“三力”和“三点”外,我认为更要在师德方面锤炼自己。
傅教授告诉我们:师德是教师的发动机,良好的师德是教师职业的根本。我曾经在激情中度过每一天,在品味中思考过每一天,从教近二十年来,我深深地明白:师德的真谛是师爱,她高于母爱,所以,我们对待学生,首先要有一颗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艾青曾在诗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们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博大无私的爱,如海洋一般宽广。基于这一点,在课堂中我们就能珍视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爱护他们,善待他们。其次,要有一颗童心。我们所面对的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的认知水平较浅显,对事物的看法还不够成熟,如果我们老师一味地以成人的眼光、的原则去看待他们,规范他们,对于处于精神断乳期的中学生来说,必定会与教师的意见相左,这就需要我们忘记自己的年龄,将自身融入学生当中,保持一颗圣洁的童心,与学生共融共处,想他们所想,才能真正走入他们的心灵深处,与他们共同成长。再次,要有一颗慈母心。母爱之所以受人颂扬,母爱之所以伟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宽容。宽容应是教师心灵的底色。我们做教师的,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宽容之心恰似春风化雨,丝丝渗入学生的心间,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时时处处被母爱般的慈爱包围,在中学阶段,度过心灵的迷茫期,走向人格的成熟期。而作为教师,也必将在助推学生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更好更快的成长。
专家报告 学习心得体会
2013年2月20号至21号,临沂临港一中报告厅举行了由临港教体局举办的专家报告会。我通过两天的专家报告学习,受益匪浅,感受颇深。2月20号这一天聆听了山东省教育社主编陶继新老师的报告“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及由临沂第二十中学刘建宇校长作了关于《教育教学的思考与实践》的报告。2月21号上午听取了临沂光耀实验学校王立华老师的报告《靠“谁”拒绝教育的平庸》,下午听取了山东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李秀伟老师主讲的《与教学一起走向卓越》。通过四位专家的报告,使我认识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多读书,会读书,会思考,会探索。要心中有爱,会爱、用心、用智慧,才能找准定位,轻松自如的搞好自己的教学。
陶主编在报告中说到,教师读书是生命成长的必需,教师读书必需取法乎上,要读就要读经典中的经典,只有读书才能让我们疏离浮躁,淡泊名利,读书与教学是相得益彰的,读书应该成为生命成长的双翼,思考与读书同行„„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读书与教学相得益彰。
教育工作者与书是分不开的,故有“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之感。《学记》“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刘建宇校长的报告从教育的实质、教师应树立的课堂教学观念、教师的定位等方面,结合生动的教学实例,通过个人的教育实践,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思考与教学建议: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一个过程,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一条途径,教育要实现学科教学与教学管理的有机结合,教育要通过建立发展的生态圈(价值、理想、意识、策略等)使学生个体融入班级文化氛围中,从而实现学生个体的成长;
课堂不能只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而要把课堂从知识的传授场转向发展学生的
生命场,让学生的习惯、价值观、情趣得到发展与完善,培养学生的思考、合作、交流、展示、团队能力,真正把课堂变成教与学的实验场,情感生活的体验场与学生生命的发展场;
教师仅仅是一种职业吗?教师是自主互动的组织者、学习热情的助燃者、是知识活化的催化剂,数学教师更要充分挖掘数学学科所唯有的能让学生获得发展的资源,让学生从独特的视角、路径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完善自己的发展。
王立华老师的报告《靠“谁”拒绝教育的平庸》,我感触最深的是要想时刻保持工作的积极性,时刻拥有追求卓越的激情还必须善于调整心态。要“学会阳光思考”、“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开心工作”、“学会开心生活”。
“一个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教师积极阳光的健康心理直接决定着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重复着许多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作业、考试,甚至还要应对各种检查,职称评聘,难免有些枯燥乏味无奈。如果过分纠结于这些负面情绪,何来快乐可言?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承受冷落,学会历经磨难,学会创新工作,我们就能体会“工作着是快乐的!”的内涵。
李秀伟老师主讲的《与教学一起走向卓越》,主要从5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自己对“与教学一起走向卓越”这个问题的创作思路。具体的如:
1、质量视角:把住生命线
2、课程视角:找到依据
3、内省视角:说服我们自己
4、模式视角:谁都可以做
5、行为视角:对学生有效 最后,李老师表示,真正的教学工作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教会学生阅读、思考和反思。他希望老师们不仅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且让学生树立“渔”的观念和思想,真正由有效教学提升到卓越教学。
以上就是四位专家的精彩报告,也更使我认识到:作为教师也好,或作为班主任也好,为了教育教学,为了自己的事业,多读书、读好
书、读百卷书、读百遍书吧!让读书教学相得益彰。对待工作要有点精神,不是被动的应付工作,而是把他作为一种价值体现的必需,以兴趣快乐的心态去对待,工作着并快乐着。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学习、反思,不断进步,用心、用智慧,去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也就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专家对教学心得体会
教学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专家指导教学心得体会(共10篇)
专家点评教学心得体会(共7篇)
家教心得体会
相关热词搜索: 心得体会 报告 教学 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