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考试教学考试

古琴教学与普及心得体会

2025-09-07人已围观

古琴教学与普及心得体会
  古琴艺术鉴赏心得体会

  在凡事讲求迅捷便利的今日社会,面临在文化层面的冲击与日俱增;

  当人们期待能放慢脚步,寻求身心各面的调和,怡情养性、休养生息似乎越来越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在工商社会的繁忙与竞争压力中,许多人迷失了自我,忘记曾经拥有的文化传承,更不清楚将如何面对未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瑰宝,并赋予人们许多处世的哲学与智慧。逐渐被人遗忘的“古琴”就具有这样的功用。它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古代每个文人修身养性的必修之乐器。嵇康在《琴赋》中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

  所谓“士无故不撤琴瑟”(《礼记·曲礼下》),“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心也”(《左传·昭公元年》) ,可见“琴”在文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中国五千年来,承继儒、道两家的思想,形成极具特色的历史、生活与文化内涵。中国的“古琴”目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本文将以“古琴”为例,说明在久远文化的传承中,“古琴”所具备的深远内涵,藉以明了其中蕴含的修身养性之道,并从中体会“清、微、澹、远”的意境,及面对生命的智慧。谈到古琴,往往相映引出对于“琴德”与“琴道”之探究。中国的“古琴”除了演奏外,更具备修身养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等意义。本文试以古琴的“琴德”、以及琴道美学,来探讨一个社会应具备的文化内涵。

  古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弹弦乐器。古琴艺术在历史上很长时

  1

  期是有知识的人的必修课之一。历代积累的琴学著作,与琴相关的民间传说 、文学作品浩如烟海。琴曲作品和演奏方法代代均有传承与发展。这为古琴的传承与教学积淀了相当深厚的社会历史基础。但随之也使古琴身上附加一些消极甚至玄学的东西,以至于现在很多人还是对古琴的文化功用、社会功用缺少正确的认知。一方面,很多人琴筝部分,对古琴缺乏基本的了解,刚开始我也是这样的,以为古琴就是向古筝一样的一种存在。另一方面,也有人把古琴人为的神秘化,片面宣扬古琴的高深,难学。因此,在当代如何更好的普及古琴知识、发展古琴教学,使这门古老的艺术为现代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是值得深思和进行尝试的。

  古琴,刚开始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我所想到的是像古筝那样多的弦的乐器,抱着学习试试的心态,我选修了古琴艺术鉴赏。当我看到古琴的时候,它吸引住了我的眼球。弹好琴,识谱是基础,同时要对常用的各种指法了如指掌,能够运用自如。根据琴谱掌握所学琴曲的全部指法,能够从头到尾弹下来,这是具体学习琴曲的第一步。然后就要体会琴曲的节奏,以助于清楚地表达琴曲中的含意。当老师开始教我们学习指法的时候,我觉得很新奇,很认真的学习着,我发现很难,因为指法比较重要,所以对应的也就更加的严格。渐渐地我们可以学习弹奏了,我们学习的是《秋风词》这首,而我在弹奏第一行的时候就发现想要流畅得把一整首弹下来是非常困难的,需要非常扎实的基础和能够快速反应出下一个指法你该如何演奏。但是我觉得很快乐,即使学习的过程中手指会有点痛。

  2

  在学习过程中,学校也为我们举办了很多的古琴的公益讲座,举办古琴的公益演出,使我们学习到古琴知识。感受到古琴的无穷魅力。虽然我只学习了短短一个学期,我知道这是远远不够。今后我会努力学习更多的关于古琴的知识和技艺。

  1313字。

  共3页。

  海峡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

  李绵绵 3126108111

  3

  学习古琴的心得体会

  时间转瞬即逝,这个学期选修了《古琴演奏技法与鉴赏》,听到老师耐心的为我们讲解,传授中国古代古琴的历史,一些古人弹琴的技巧,古人对弹琴的感受,使我受益匪浅。古人说:读史可以明鉴,但是在古琴方面,聆听琴声可以陶冶情操,缓解压力。使我的心情变得轻松,愉悦。

  想要弹我琴,弹出动人心弦的琴声,首先,最基本的就是练好指法。指法——顾名思义,现在有一把琴,你要如何弹出美妙的琴音,离不开的就是你的两只手,十指,当然,十指未必每首琴曲都必须用到。但是作为弹奏的基础,他们是不可或缺的。当然有牛叉的才艺演出用脚弹奏,这个可以排除在外了! 纵观古琴史,如何想要弹出一曲动听的琴音,弹琴者在这当中占据了主导的作用。首先弹琴者坐姿要得体,弹琴更要得体,要强调感情的重要性。所以,对于一个出色的琴师,她要把琴曲当做自己的孩子,知音,注入自己的丰富的感情去对待她们!第二:要弹琴如歌,重视作品的曲调性。一首琴曲有她自己的基准,基调,我们弹琴要遵循琴曲的语调,不能本末倒置。古人常说:对牛弹琴,意思很明显,对于不懂曲调,不懂琴音的的听者来说,即使弹奏的不知是否有曲调,我们仍然是无法理解的。因此,在这里要虚心学学弹奏的曲调!第三:弹琴要按节奏谈。一个良好的节奏才能谈出令人难忘的琴声。第四:弹琴还要调节气息。一个人只有稳定的气息,他才能弹奏出一首成功的琴音。第五:弹琴要炼骨。何为炼骨?炼骨一词,在不同的发面有

  不同的解释。作为古琴,炼骨就是掌握弹奏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比如高音与低音间的过渡。第六:弹琴要学会取音。只有熟练地了解琴音,才能恰到好处地取得琴声的节奏与音感!第七:弹琴要明白琴谱的道理。知道琴谱的作用,意义。感情的最终从哪里获得?最后,弹琴要辨别门派。不同历史时期,每个古琴名人都有不同的门派。他们代表这这一时期的琴声,代表着这个时期的古琴发展的主体方向。因而,每个时期的琴音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瑰宝。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传统文化之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弹琴是需悟性的,需要点时间和过程。有人可以学的很快,一年流水梅花,有人三年弹个平沙。其实这些好比速生杨树和黄花梨的区别,前者适合如方便筷子,后者需洗洗考量制成传世器具。没有那个是一定正确的,只是满足了不同学琴者的需要。

  弹琴需多读书,多亲近自然。作诗的功夫在诗外,弹琴亦然。关于琴谱,我个人觉得从少儿学古琴,琴学备要打好基本见识再从晚清看起,古文的解释和文字的识别和体会有一点积累后再入明代琴谱比较顺手。

  琴器,有张好琴可以促使你提高学习古琴的兴趣,一张好琴光听听散音看看外形就是一种享受。至于对音色的鉴赏力,我个人来说是学琴一年之后的某一天去郑州买琴挑了一会又挑挑弹弹一下午,之后开窍了。当然这不是一下午就可以练就的,之前北京,苏州,乌鲁木齐也扒拉了很多琴。只是没有鉴赏力,浪费了很多机会。

  另外就是对外形的理解,有人说看到仲尼和伏羲就有审美疲劳,我觉得你没有见到好的,仲尼历代有很多,当今以曾琴见长,方正饱满,有儒生味。审美的确有层次之分,但通过历练也会不断提高。

  (字数:1279 共3页)

  闽江学院 海峡学院 2012级会计2班

  商若楠 3126110203

  古琴演奏技法及鉴赏

  心得得体会

  ——浅析古琴古韵

  姓名:李孟婕

  专业:2012级服装时尚设计 学号:3126101119 日期:2014年5月18日

  浅析古琴古韵

  古人云:“乐者,心之动也”,又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心动之“乐”和情动之“言”如同广阔的大地上巍峨屹立的高山和蜿蜒流淌的江河一样,相伴相生互相辉映,在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熠熠闪光。这些琴歌或咏怀抒志,或借物抒情,无不向我们展示着古人彼时彼刻的悲喜忧欢,承载着身后的历史和文化精华,古韵悠悠,世代相传,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也许在当今社会她只是一个并不波澜壮阔的小支流,但却以其独特、古老和优美而在乐府诗集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在经过这一学期李皞老师所教授的古琴演奏技法及鉴赏课程之后,才开始逐渐开始领悟古人云中寄托情感,化言形于乐于古琴之中悠远代代相传的真正原因。古琴不同于琵琶古筝二胡般地被人熟知,多数人更会为古琴、古筝所混淆。在我看来,想真正的走近她需要的是静下心来,学习基本技法后靠每个人不同的领悟,潜心探究才能接受着古韵的悠悠来袭,真正领会她身体中的不同。

  古有琴棋书画,而因我本是美术专业的原因,十几年的美术学习中对画也有些基本的感悟,不论是中国画中的大师的齐白石,徐悲鸿,还是西洋画的梵高、达芬奇,甚至是平时我们自己的素描色彩画作,真正需要的是有一颗安静的心,和个性不羁的随性,对绘画本身的热情。当心与大道汇合,画中有了对人生的思考总结,对自然事物卡子百态发展的体现,那么画才是拥有灵魂和生命的存在。只有拥有娴熟

  1

  技法之后用心领会画的真正妙趣,每张画面才会完整。画如此,书如此,旗如此,琴亦如此。

  在李皞老师教授我们的第一堂课中,我们先了解了琴,她又称“七弦琴”、“瑶琴”、“丝铜”。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崇高的乐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古琴乐教,义实大哉!在接下来的几堂课中,从古琴的外观,如何发出声音的认知到学习正确的坐姿手法再到古琴的琴谱学习琴弦运用曲调的辨别开始了系统化的学习。如同黛玉在《红楼梦》中对宝玉传授的几方面:

  一、是要环境好,

  二、是时候好,

  三、是心态要好,

  四、是听着要好,

  五、是仪表要好,

  六、是姿态要好,七是修养要好。说到底,弹琴首先讲究的就是弹琴者的“心”,李皞老师也多次强调了心是弹琴的根本,只有根本厚实才能传达出琴有价值的内涵。我也在多次练习后基本掌握了抚琴的手势。由于古琴的技法甚多,古时有超过一千种,今常用指法也有几十种,我在右手和左手指法上只掌握了托、抹、挑、勾和一部分按音和滑音。

  当自己基本做到自立认谱,手法正确后,很荣幸的听了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古琴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林莅先生的专题讲座,从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历史、古琴的演奏规范、古琴的摆放方法及弹奏古琴的坐姿等重新学习复习了古琴。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古琴文化知识,认识到弘扬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重要性。最后亲身听林莅先生现场古琴弹奏了几首的名曲后,让我亲身体验古琴的艺术魅力。

  2

  在古琴一个学期的学习领会中,我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其中,感受继承古琴这个独特、美丽又优美的古老礼物,传承这一历史瑰宝。(1223字)

  口风琴教学心得体会(共17篇)

  小钟琴教学后心得体会(共18篇)

  钢琴教学实践心得体会(共20篇)

  钢琴教学经验心得体会(共11篇)

  教学理念及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共3篇)

  相关热词搜索:

  古琴

  心得体会

  普及

  教学

随机图文